第一篇:个别学生个案辅导总结
个别学生个案辅导总结
王建云
一学年过去了,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人采取相应的方法,关心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及问题学生.现将本学年转化工作总结如
我班的刘喜源同学,该生性格孤僻古怪,对班级和学校里的事都不感兴趣,漠不关心,老师问话装傻不愿意和老师家长交流,但下课后非常活跃,偶尔还有欺负同学的现象。由于性格的原因,该生在学习方面也表现的很不积极主动,常是在老师督促批评的情况下完成学习任务。随着年级的增高,该生对学习更是没有兴趣,每天只是混日子,家长对其也是没有任何办法。造成的原因:
1.家庭因素:通过走访发现该生的家庭环境普遍较差,家长都是在家务农,文化素养较低,也没有多大的辅导孩子作业的能力,更没有充裕的时间来教育管理孩子,对孩子的学习状况缺少期待,听之任之。
2.心理因素:该生发音较差或基本发不出正确音的一类学生。除听力障碍程度的影响外,现今的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对口语教学,发音教学和语言康复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大,而从他们接触语文便由于发音不正确而很少得到教师的表扬,甚至常常得到发音较好的学生的嘲笑,长此以往使他们形成了一些心理障碍:自卑心理、懒惰心理和畏惧心理。3.自身基础因素: 这其中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分。它们都是直接或间接造成语文“学困生”缺乏学习自主性的原因。智力因素主要有:记忆力差,表现为识字障碍、积累有困难;语言表达能力差,表现为说话不连贯、词汇贫乏,写作文困难很多、想象力差等。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如胆小、自卑、沉默、懒惰,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克服困难的意志薄弱……。
为了让其不掉队,我对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针对他厌学这一现象,我没有去批评他,而是针对他在班内的良好表现进行表扬,表扬他比以前有进步了,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重视,让他重塑学习的自信。布置作业时,我给其 “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
课堂上尽量考虑他的因素,因为他喜欢画画,比如在语文课堂中需画出来的实物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我就让他在黑板上画出来,同时让学生送给他热烈的掌声,这样不仅增强了他的自信,也培养了他学习的兴趣。
2、由于他性格比较孤僻,课后也很少有其他同学主动找他玩,针对这一现象我鼓励其他同学多与他接近,提高他在同学中的地位,鼓励他多与其他同学交往,找回自尊和自信,使他变得开朗起来。提高在公众场合讲话的机会,从而增强自信心。
同时我又给他安排了一个小职务,这样他与同学有了更多的交流,也变得活跃了。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性格孤僻的形成原因。及时与家长沟通,区别对待,进行个别帮助和指导。只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加上教育的艺术和技巧与孩子沟通,交流,走进他们的心里,多给予关爱、抚慰,用真心去爱孩子,用真诚的爱去改变孩子,相信这些性格孤僻的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活泼少年。
3、针对他在班内经常欺负小同学的现象对其提出批评并和家长进行长谈,需要家长来协助班主任的工作帮其改掉这一坏的习气。对学困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我们每位教师一定要亲自走下讲台、走到身边、弯下腰来,亲切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力量与自信,使这些掉队的学生也尽努力追敢队伍,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帮教小结:
通过一段时间的帮扶教育,我觉得该生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性格也开朗多了,在班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相信在今后他还会有更大的进步。帮教小结:
虽然在学习方面态度还不是很端正,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他会更出色,更进步,做的更好。
第二篇:个别学生辅导总结
个别学生总结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思品等学科的教学。本着培养优等生,辅导潜能生的目的,我就采取了不同的辅导方法对学困生进行了辅导,收到了一些效果。为了今后的辅导效果更上一个台阶,能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更好地落实“亲亲课堂”,现将本期辅导反思如下:
首先用爱和宽容去看待他们的言行,相信每一个孩子们都是渴望成功的,都希望自己在学习和表现等各个方面表现出色。因此我始终都用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与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我觉得爱学生,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学困生会受到周围很多人的训斥、讽刺、挖苦、冷眼相待而感到孤立、无所依靠,他们也需要温暖、需要爱。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我,平时让学生深深感到老师是始终如一地爱护着自己,为自己操碎了心,费尽了心血,再不努力学习实在对不起老师,从而使这一小部分学生慢慢在学习自尊心,尊重和信任他们。作为教师的我,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和闪光点,积极激励孩子上进。对于学习品行均落后的学生,除了加强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外,还尽力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找时间给他们交流、沟通,并适时进行知识点的补课学习,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的信心,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的进步。各个方面都有上进心,都努力向前看。
其次是尽力发掘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发他们学好每一门功课的信心。因为每一个孩子们都渴望自己是成功的,都希望自己在学习或某一方面出色出众。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孩子,或者他在劳动方面、在体育活动方面、在手工制作方面、或在歌曲演唱方面、在舞蹈表演方面、美术画画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的长项,让他们在不同的地方亮出自己的强项,体验自己成功的快乐。
坚持依靠集体的力量,实现一帮一或联邦一的互助互动学习转化。为了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我把学困生的教育置于班集体中,以集体的力量去转化个人,能够学多少,就学多少,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经常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让家庭、社会等有关方面密切配合教师的工作,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大家一起共同努力。
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学困生在进步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回潮。作为班主任的我,一是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的反复。利用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抓反复,反复抓,耐心细致地、坚持不懈地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通过找家长来单独交流,让家长也来管理原来她们写字的速度也相当慢,经常性的让其他同学在等着(如听写),这就影响了整个班,近两个月以来,她们完成作业的速度也逐渐快了些,读书、听写、作文等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让老师也倍感欣慰。
潜能生也是家长的宝贝,更是老师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成为优等生的美好愿望,只是有个体差异而已。相信他们都会做好,都是棒孩子,学困生的不合时宜的言行,我们当老师的都能够理解和容忍。通过一学期的辅导工作,学困生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起色。我坚信,只要不断地给予诱导帮助,树立起他们学习的信心,发掘他们细小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尊重和信任他们,加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相信他们的学习会越来越更上一个台阶。
第三篇:个别学生辅导计划
个别学生辅导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根据班级特点和学生个性特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智能训练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努力激发学习兴趣,时刻注意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争取期未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特制定如下计划:
二、学情分析:
本班有78名学生,有40名同学聪明伶俐,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各方面表现突出。有38名同学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学习成绩差。为了全面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我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力求做好学困生的辅导的工作。
三、学困生名单:
王鹏黄明园王倩等38名同学
四、学困生形成原因:
一是学生基础差,缺乏必要的自信心,意志薄弱,由于基础没打好,随着年级增 高、科目的增多,以至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丧失信心。二是因为学习是一种艰苦而长期的连续而不能任意间断的脑力劳动,需要学生付出艰辛和努力,否则就不会有好的学习结果。所以它要求学生具备勤奋、刻苦、不怕困难和不怕挫折等一些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果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往往知难而退,在挫折面前萎靡不振,丧失斗志,甚至放弃学习,久而久之,学习上的问题越积越多,学业就越落越远。
五、学困生辅导措施:
1、坚持以课堂辅导为主,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帮助。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帮助。
2、课堂联系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抓住重点、难点,采取小组指导或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辅导。
3、对学习暂困生要给予厚爱、尊重、热爱、信任他们,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励他们上进。
4、对学习暂困生实施“一帮一”措施,让好学生在课余空闲时间给予辅导帮助。
5、严格要求孩子,作业、练习、测验中所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正。做好学生错题的采集,分析错题的成因,研究解决的办法。
6、教师在课余时间要对后进生进行辅导,以免一拖再拖,耽误最佳辅导时机。
7、加强家校合作。教师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家庭,做到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随时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8、对学困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让他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以教师特别的爱奉献给特别的学生。“帮学生一把,带他们一同上路”。对差生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以最大限度的耐心和恒心补出成效。
第四篇: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学生姓名 王潇 班级 4(4)辅导老师 刘艳华 时间
地点
学校心理咨询室 家庭住址 保盛社区 父母联系方式 *** 个案分析:
自卑畏怯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一旦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不具备和他人同等的条件,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小强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也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玩具等方面。这样给他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他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2.家庭因素
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我从少言寡语的他身上看到的是更多的自卑和无奈。原来小强的爸爸是一个精神病人,妈妈先天双目失明,爷爷做杂工,小强的日常生活起居只能由身患严重糖尿病的奶奶照顾。虽说他也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但他所要面对的和承受的确实其他同龄孩子无法想象的。奶奶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爷爷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表达的方式也十分粗暴。爷爷奶奶对他的望子成龙,导致他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他未能达到大人的期望时,便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小强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于是他渐渐变得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有时还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由此他产生了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老师们对小强了解不够全面,关注不多,久而久之,让他便逐渐产生失落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及时完成课外作业,得不到老师适时的表扬和鼓励,甚至是另眼相待,因而否定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自卑感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家境较好,乖巧可爱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小强这种状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过多的自我否定产生了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他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总是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辅导过程: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为了消除小强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课间让他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有意无意中,全班同学都能感受到小强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渐渐的,他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小组间的演讲比赛,胆小的小强被所在小组选上了,我知道这是小组成员给他的机会,我就发动他的好朋友动员,并让他们一起上。开始他不愿意,最后加上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他上了。而且表现得还不错。我和其他老师都在自己所任课上以他为典型进行了表扬。他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从此他变了好多。对好多课也有了一定的兴趣。她真的开始努力了,成绩也有了飞跃。
3、沟通交流,转变观念。
小强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因此,我把她的爷爷奶奶请来,详细地分析小强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他们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进步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为自卑的小强提供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我专门登门拜访小强双目失明的妈妈,劝她乐观些、开朗些,多与儿子交流,多给儿子关爱,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儿子,让他感受到应有的温暖和快乐。同时,我我拿来家中的衣裤、床单、被套,买来钢笔、本子送给他,微笑着告诉他:“要想摆脱困境,关键还得自己努力呀!解决不了的困难找我们,我们会一直关心你,帮助你!”当得知小强凑不了拍照的钱,即将错过医保办理手续时,我毫不犹豫地掏出十元钱给了小强,让他有了和其他孩子同等的机会。
4、多元评价,促进自信。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让他自主设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让他通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在评价中,小强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他的自我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他以正确的评价,把小强突出的个人事迹在班集体中、家长会上集体表扬。这样充分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使他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辅导后记:
面对小强的转变,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对因缺少关爱等因素造成的问题儿童,更应为他们创设平等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环境。儿童是在不断发展的,心理还不成熟,在爱与友善的环境中更容易纠正错误,使他以健康的心态正视自己,以积极的行为超越过去,向好的方面发展。因而,针对类似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家人、老师、同伴身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学习,乐于生活。
效果反馈:
点滴的付出,平等的关爱,让小强渐渐变了:课堂上,他开始充满信心地回答问题;活动中,他开始闪现积极的身影;作文里,充溢着他对生活的信心,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激之情„„
社区心理健康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魏艳红
辅导 对象 王某 年级 四年级 性别 男 年龄 10 辅导 时间 2010.3.3 问题 表现
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搞一些惹人注意引人发笑的恶作剧。当老师批评他,同学反击他时,毫无不愉快的表现,反而感到高兴;下课时,经常无缘无故的欺侮同学,偶尔也有偷窃行为发生,如翻同学书包。有时还鼓动一些其它班级中品行较差的学生在社会上结帮打架。所有这一切行为其目的都是为了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感觉到他的存在。原因 分析
对于王某所出现的攻击性行为,我经过仔细调查,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条:
1、没有理想的家庭教育环境;
2、教师和家长的批评强化了他的攻击性行为;
3、同学对他的不友好、不信任造成了他的逆反心理;
4、社会的负面影响。
辅导 对策 及过程
1、改变其家庭教育环境。首先,我同他的父母和爷爷奶奶进行一次诚恳的谈心。通过谈话使他们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要求他的父母多抽一些时间来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当孩子有错时,应耐心开导,而不应用辱骂、殴打的教育方式。爷爷奶奶不能一味地放纵,要跟他多讲些他们那时学习生活的艰苦环境,使他从中受到一些启发。
2、采取情感导入策略正面转化。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都需要爱,尤其是王某,平时受到批评、冷落太多,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当他犯错时,如果再进行指责、辱骂,那只能强化他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王某的这种心境,我决心想办法和他沟通心理。首先用我的热情来换取他的信任,对待他的困惑我热心帮助,对待他的忧思我热心化解,偶尔有点进步,我就在晨间谈话上大加表扬。了解了他的这种心理,我就适时地对他指出不文明的行为和语言不能赢得同学们的好感,应该用真心和诚实来获得同学们的信任。随后,我又对他说老师愿成为你的第一个朋友。后来在班级活动中,我尽量给他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帮助他树立信心和培养他的荣誉感,并经常把他的进步告诉他的家庭。
3、多给他以榜样教育。我采取积极措施,从身边的榜样教育他,让他认识到自已的不足,让他体验到榜样的荣耀,要给他寻找一条做榜样的途径,鼓励他争做别人的榜样。
4、和其他任课老师积极配合。改变和他在一起的小伙伴的思想品德行为,为他创造一个健康、理想的活动环境。
社区心理健康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黄莲花
辅导 对象 张某 年级 三年级 性别 男 年龄 9 辅导 时间
2010.3.24 问题 表现
该生不适应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纪律较差,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都很少沟通,不愿意交流.上课听讲极不专心,有时还会发出怪叫声,故意破坏纪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原因 分析
不良的家庭教育使他慢慢养成了自卑,散漫的个性.进入学校后,又因为学习成绩,行为习惯较差,经常受到批评,指责,产生了逆反心理,变得性格孤僻,行为偏激,自暴自弃而甘居落后.辅导 对策 及过程
1,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经常性与其家长交谈,了解孩子最近在校内校外的表现情况,并希望家长改变教育的方法,多加引导,逐渐使他走上正轨.2,讲究辅导的方式平时我对他多加关注,发现他的闪光点:热爱劳动,与同学能友好相处等后及时表扬.以平等,商讨式的方式与其交流,培养他在校有事常与老师,同学交流的好习惯.课堂上,多加鼓励和启发,引导他慢慢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树立信心后他也不再恶意破坏纪律了.3,帮助制定近期目标 我帮助他制定每个阶段的近期目标,如有进步,马上鼓励,推动他养成爱学习,守纪律的好习惯,并不断改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辅导结果 通过半学期的耐心帮助,该生现在在学习上树立了自信心,能按时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作业的质量也有所提高.他感受到了老师,同学,家长平时对他的关爱,表示要做个文明,守纪的好学生.社区心理健康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魏艳红
辅导 对象 刘某 年级 五年级 性别 男 年龄 10 辅导时间 2010.4.14 问题 表现
乖巧,能说会道,对人热情,肯帮助人,尤其喜欢帮老师干活.但容易激动,脾气暴躁,贪吃贪玩,不吃半点亏.学习怕困难.原因 分析
个人因素:性格放纵,不受约束,性情变化无常为其行为不良的主因.其聪明机灵,善于察言观色又使之显得狡猾善辩,不承认,不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家庭因素: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缺少家庭温暖,缺少正确细心的引导和良好的表率作用.学校因素:对案主未能跟踪教育,老师之间未能达成共识,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案主对大多学科已失去兴趣.辅导 对策 及过程
1,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利用上课及课余时间,多与案主接触沟通.上课时,尽量多提问他,多给他表现和发言的机会,并对他进行适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做,一来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二来帮他树立自信心.下课后,还经常与他聊天,利用他喜欢帮老师做事的特点,找一些事给他干.在密切的接触过程中,我遵循一条原则:在帮教关系中,无论是认识还是情感,我都是以忠诚,真挚的态度对待他,树立个人的完整性和可信赖性.使自己成为受教育者喜欢的人,成为对受教育者有吸引力的人,消除案主的敌意和戒心,理解老师的善意,这是帮教问题学生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2,系统脱敏训练.通过导入式或自我想象的方式让案主去想象犯错误后的后果,这样多次的反复后,自觉地对自己的言行加以控制,降低犯错率.3,提供学习榜样.提供可模仿的老师,同学的榜样示范来增强行为的认知.如把案主跟优秀学生编在一起坐,编在一个学习活动小组.4,激励法.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观点,学生的任何行为都可通过一定的强化物来塑造.在辅导中,我用奖小红花等方法,只要案主能按教师的规定去做,就能获得教师的一次特殊奖励.如在老师那儿借书,实现他的一个愿望,奖给学习用具,纪念品,或带他去参加某一项活动,社会实践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曾将案主带回家中,从此以后,我发现案主特别喜欢来我家,于是,我就把来我家作为一种奖励,与他约法三章,只要他做得好,我就把他带回家中,既可以辅导他功课,又可以加强沟通,一举两得!
社区小心理健康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魏艳红
辅导 对象 黄某 年级 四年级 性别 女 年龄 9 辅导 时间 2010.5.5 问题 表现
性格耿直,脾气倔强,有些以自我为中心.虽说是一个女孩子,可她的个性却一点不像女孩子,顽皮,好动,喜欢接老师的话,而且总在当面或背地给同学或老师起绰号.她不像有些同学基础扎实,但也不像一些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她想学却不勤奋,有目标但缺乏毅力.原因 分析
性格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天生的,或是由于家庭,社会等因素造成的,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狭隘的,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是部分青少年身上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不守纪,单纯地从她身上看,有两种情况:不是完全的无理取闹,可能是在认真听课的前提下发生的;起绰号也说明他乐于观察,思考,能较为准确地抓住人的特征,是个聪明的学生.对待学生不能简单,武断地下“好与坏”的结论,某些做法也可能是现代青年学生不加分析判断而追求的另类呢.从情况分析,她的所作所为只是爱出风头,卖弄小聪明,迫切想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辅导 对策 及过程
(一)热情谈心.通过这种方法了解她的思想变化情况,多鼓励,少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其目的是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她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人,事.首先,我找了几个平时和她接触比较多,比较好的几位同学,进一步了解她在学校,在同学中间的情况,并鼓励同学要积极,热情,诚恳地接近她,帮助她.其次,与本人谈,通过面对面地坐下谈,了解她的全面情况和心理承受能力.我告诉她老师对她的期望是很高的,在老师心目中她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谈心过程中,我一直肯定她的优点,鼓励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诚恳地指出她的不足,要求她必须改掉给同学,老师取绰号的坏毛病,上课专心,塌实学习,给予明确的努力方向,希望在潜移默化之中实施教育,引导.再次就是找家长谈.了解其在家表现及家长对她的要求和期望,告知老师的帮教措施,并希望每隔一段时间,就和家长沟通,有的放矢地通报其在校表现,同时告知在家情况,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帮教链.(二)主动帮助.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自我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成绩的好坏,为此我利用业余时间为她补课,教给她更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她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由于她头脑灵活,经常耍小聪明,学习中最大的弱点,就是不塌实,情绪波动较大,于是我对她注意观察,作好预防工作.凭借她的聪明和努力,相信在学习成绩上一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三)诚恳激励.学生的成长进步,我认为不在于批评多少,而关键在于激励多少.针对她的特点,一是在她的聪明劲上做文章.我为她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鼓励她赶上去,超过去.二是在她爱表现上想办法.我较多地给她布置工作任务,让她担任班干部,为她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
社区心理健康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宋娴茜
辅导 对象 赵某 年级 五年级 性别 男 年龄 10 辅导 时间
2010.5.19 问题 表现
喜欢管闲事,喜欢惹人家,因而大家都不喜欢他。他也经常受到众人的嘲笑,感到自尊心受到损害,就喋喋不休地骂骂同学,一旦家长批评,他会发脾气,骂家长,对家长提出的要求总是讨价还价讲条件。
一次课间,他又去戏弄比他小的同学,同学把这事告诉老师,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他,他马上情绪激动,暴跳如雷,大嚷嚷起来,还冲着老师拍桌子,直到老师让全班同学评理,他渐渐冷静下来。事后,老师把这事告诉他家长时,他还要在一旁争辩。他经常下课大玩特玩,到了上课时间却要求去小便。老师不同意,刘某就在课堂上大吵大闹,或是唱歌,吵得大家不能上课。
原因 分析 从小受到长辈们的百般呵护,听惯了好话,习惯了别人让步,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使他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和惟我独尊、自由散漫的个性。进入小学后,因行为习惯不好,与同学们不能友好相处而经常受到批评指责,产生了逆反心理,并形成了心理障碍。他感情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只要有一件不如意的事就会使他忘记场合,忘记对象大闹一番,以发泄心中的不满。另一方面他思维方式偏激,心胸狭隘,敏感多疑,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总认为是别人和他过不去,对老师、同学与家长的批评极为反感,老是怀疑人家说他的坏话。辅导 对策 及过程
(1)加强家校联系:我经常打电话或直接与家长交谈,让家长及时了解刘某在校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并严格执行。
(2)讲究辅导方式:用尊重、平等、商讨问题的方式与其沟通。并逐步培养他有话好好说,心平气和地与他人交流的习惯。
(3)多表扬鼓励:全面分析陈某的优缺点,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多给他一些机会参加集体竞赛活动,满足他的自尊需求。
(4)采取行为分析矫正技术,帮助夏霖制定阶段目标,并督促其实现。如有进步,马上给予表扬,推动他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刘某在老师、家长的特别关怀下有了一点儿进步。上课专心时,情绪特别高涨,能积极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特别响亮。有时他不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也能虚心接受,表示要改正。与同学之间的摩擦也减少了。当然,夏霖的许多毛病不是一下子都能改过来的,经常还会反复。需要我们耐心帮助。我相信在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心理问题会得到疏解,他的不良行为会得到矫正。
第五篇:偷窃行为学生的辅导个案
我校四(7)班的李思辰同学两周内,在学校里两次进入老师办公室翻抽屉,多次偷偷趁没人溜进教室翻同学的书包。班主任老师说:经过几次值日老师发现该生的实施偷窃的行为,获取一些如钱、牛奶卡、卡片等物品。经教育后行为仍未得到改变,于是叫来其家长来学校交流教育。李思辰父亲来学校之际,见到李思辰后当着老师的面将学生踢飞两米远,并不停踢该学生。当在学校德育处进一步寻求学校领导的共同教育时,其父亲竟拿起水果刀欲往学生手上插。对此案例的分析处理、辅导策略以及案例反思。
一、一般资料
李思辰,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两兄弟,长子。体态发育正常,但学习困难。8岁二年级时才和父母生活,之前一直由奶奶照顾生活起居,是半个留守儿童。居住环境与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父亲性格暴躁、固执、偏激;只要孩子有错即责打,甚至暴打。母亲是打工人,溺爱孩子。该生顽皮好动,学习上较为困难,语言表达能力差,时常借同学的钱买东西。
二、观察与他人反映
同学反映:在班上同学反映李思辰偷同学的东西,如游戏卡片、牛奶卡、钱等。若不是当场捉到,或证据确凿,该生绝不承认,且说谎时神色自若,面不改色。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也难以完成作业,成绩差。
父亲反映:在李思辰就读三年级时,老师也反应其有透气行为。母亲反映:孩子出生半年就去工作,孩子由老人照顾。两兄弟经常打打闹闹,和母亲的交流、沟通良好,但兄弟两和父亲的交流少、沟通不畅。父亲曾经用刀割过李思辰的手,留下疤痕。
老师反映:这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对课上的知识掌握不牢,属于学习困难的学生。
三、分析与诊断
第一个阶段:有意识、有动机地进行偷窃,主要有以下方面动机:
1.为引起关注:小时候由于父母忙于工作,长期不在身边,使李思辰借偷窃等问题行为引起父母的关注及师长更多的关怀。
2.为报复:李思辰无所有权满足欲望。有错时,父亲则以责打管教,缺乏适当疏导。
3.为满足虚荣心:家庭对零用钱严格管制,当同伴间使用新奇物品时,自己也很想拥有,于是便加强李思辰的欲望,以致于偷窃。
4.为填补缺失的“爱”:对于父母的长期不在身边,李思辰一知半解,也正因为婴儿时缺乏母亲的爱抚和有效的亲子陪伴,再加上偷窃对班级上形成恶性影响,他不得不争取友谊来填补他所缺失的“爱”。
第二阶段:变成了强迫型偷窃行为,在潜意识下已形成偷窃—兴奋快感的心理条件反射。此阶段,个案对偷窃行为已难以有效控制。
四、辅导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与诊断后,了解到李思辰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来自家庭的爱与关怀。为引起父亲及师长的注意,李思辰才出现偷窃偏差行为,于是跟李思辰监护人共同确定辅导策略:
1.个别谈话:定期约谈。
2.行为改变技术。
3.加强亲子教育:利用家庭访视、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其家庭联系,寻求共识以配合学校辅导措施,使李思辰能充分感受到家庭的爱。
五、与李思辰监护人共同拟定短期目标
去除偷窃行为;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放学后按时回家;改善李思辰当前的人际关系。
六、与李思辰监护人共同拟定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了解自我的问题所在,完善其个性,增强道德感,增强其人际适应能力;增进道德意识,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达到自信、自控,健康有序地人生发展。
七、辅导过程
1.第一阶段:
(1)了解情况;
(2)与李思辰的奶奶个别谈话;
(3)与李思辰个别谈话;
(4)家庭约访建立共识。
2.第二阶段:
(1)了解情况:奶奶反映其撒谎、“拿”别人东西的情况还是会有。老师反映课堂注意力较之前集中,也会举手回答问题,但班上同学的人际关系尚紧张。
(2)运用认知疗法:李思辰认为只要送东西给同学就可获得友谊,心理老师运用产婆术跟其辩论。让其知道这是不合理的想法。
(3)运用厌恶疗法:向李思辰详细介绍厌恶疗法的操作方法和具体实施方法。给李思辰几根橡皮筋,套在自己的手腕上。当他有“拿”别人东西的冲动时,就拿这根橡皮筋狠狠地弹一下自己的手背。
3.第三阶段:
(1)让父亲以平常心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和孩子多沟通、多陪伴,用不同的方式和孩子交流。
(2)强化厌恶疗法的效果:李思辰对于偷窃行为有愧疚感。
八、辅导反思
(1)本个案需跟踪。
(2)本案例中,李思辰要家庭配合下,当事人能配合,在心理老师运用厌恶治疗,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时。
(3)个案的辅导绝对需要团队的合作,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在此个案中,不是单凭心理老师或社工就可以完全解决问题,合作期间适时的联系及检讨修正是必要的。
(4)本案中由于父亲与孩子缺少情感交流,在学校又被忽视和孤立,导致李思辰的快乐取向转向于不良行为,并被不断地强化,以致越陷越深。潜意识中以这种消极行为作为自我精神补偿。心理老师及学校多次向李思辰父亲提出建议要改变不良行为,家庭必须从陪伴开始,陪伴是用心陪伴而非流于形式,其实孩子更多的是需要静静倾听,以朋友对朋友的眼神交流。孩子从来都很清楚父母亲对他们的重视,但是重视比不上一次面对面的注视。
在班主任工作中,处理学生盗窃问题是非常棘手的。从个人意识层面讲,现在的班贼心理素质普遍很好,除非抓个现行,否则,他们不会轻易低头认错。从法律层面讲,盗窃是一种犯罪行为,应该交与司法机关处理,但由于嫌疑人是学生,班主任处理此类事件重在“治病救人”,并帮被盗的学生找回钱财,不能以公安机关的办案方式来解决。我们就要一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过程,才进行有效教育的关键。
小学生偷窃行为成因有多种多样,我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来,分析我们学校学生的一些偷盗案例。
主观原因:逆反心理、妒忌心理、捉弄心理、炫耀心理、攀比心理。
客观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学生接触社会的面越来越大,各种知识、文化激荡、充斥校园,学校难以脱离社会而成为一个真空场。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思想教育不力,有的教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所谓的问题学生冷眼相看。
九、中学生偷窃行为对策
1.加强与家长的密切沟通。当学生出现偷窃行为时,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2.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出现偷窃行为,心理负担较重。担心被人发现暴露后又担心教师责骂、同学讽刺。
3.依托社会资源,共护心理健康长成。可以聘请校外辅导员,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克服攀比心理,杜绝超前消费。
相信只要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关心,努力和重视,小学生的偷窃行为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学生将朝着健康的、诚实的心灵之路不断迈进。教育工作比其它工作更具有复杂性,做好它更艰巨,我们只有耐心,耐心,再耐心,用心,用心,再用心,才能做好这项塑造人灵魂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