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孟津双语“节日小报”“文明小博客”活动总结
孟津县双语实验学校 “节日小报”活动总结
我校积极落实《孟津县中小学生自办“节日小报”活动方案》为扎实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增强未成年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过好“我们的节日”,在我校学生中开展“节日小报”创作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在自办“节日小报”的活动中认知民族传统、增强民族意识、尊崇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从而增强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感。
二、活动内容
(一)创作节日小报。
我校要把学生自办“节日小报”主题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常规工作,要根据我校自身情况,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细化主题,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倡导创作主体的自主性,注重创作内容的丰富性,突出表现形式的多元性,增强活动的广泛性和实效性。根据不同节日的类型,如传统节日、法定节日、纪念日、校园节日,特别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挖掘节日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年段特点和实际需要,确定小报主题,组织学生自办“节日小报”。在活动中注重创新形式,可灵活采取个人、小组、班级等方式,创造性地编制各具特色的小报,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
注重社会实践,深化传统美德教育。在学生自办“节日小报”的过程中,学校、老师、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中小学生去收集并参与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如春节贴春联、元宵观灯、清明祭祖等,用心用脑去理解、体会、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拓展活动内容。充分利用经典诵读活动、民俗知识讲座、传统手工艺作品制作、参观博物馆,组织引导学生在节日期间,亲近家庭,走入社区,走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践行传统美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用知识享受节日快乐并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
(三)校园文化建设。我校结合地域优势、人文资源,建设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独有的办学理念,引导学生创作集聚本校特色和个人风格的“节日小报”;我校积极开展学生自办“节日小报”评比活动,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熟悉了我国传统的节日活动的氛围,亲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孟津县双语实验学校
孟津县双语实验学校中学 “文明小博客”活动总结
当前,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文明小博客”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用科学、健康的思想占领网络这块新阵地,网络的及时性、交互性、广泛性等特点,为“文明小博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小博客、大朋友及家长们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主动、及时、生动、客观地交流思想、学习知识,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
我校在开展“文明小博客”活动的过程中,注重正面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与身心健康发张。
1、全面创建班级博客。依托新浪博客所建立的班级博客圈,与学校网站相链接,学校德育室、年级组长、班主任担任及时关注,形成全员育人的生动局面。将“文明小博客”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借助举办校园文化汉语节、英语节、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充分在班级博客中展现师生的风采,不断拓展师生精神文化生活新空间,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三是积极推进德育数字化建设。鼓励师生积极创新,把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学校大队部和各中小队也建立了微博,更加便于及时发现身边有意义的人和事,进行正面宣传和积极引导,不断探索运用互联网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形成各具特色、吸引力强的德育新模式。
2、引导学生参与,促进健康成长。把“文明小博客”建设成为未成年人的知识学园、文化乐园、精神家园,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好教育引导:一是引导学生记录生活、展示自我、收获快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通过博客,记录、展示自己的成长过程、日常点滴、思想感悟等,从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和更多的同学分享心得乐趣,不断激发学生积极性。二是引导学生交流互动、释疑解惑、获得帮助。引导学生积极打开心扉,把自己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疑惑,以及不易、不便表达的心理活动,通过博客进行倾诉,寻求老师、家长以及同龄人的帮助。帮助未成年人解释困惑,培育良好心理品质,引领他们快乐成长。三是引导学生涵养心灵、践行道德、促进提升。指导同学们在写博的过程中,也要遵守规则,认真落实中小学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引导他们养成文明行为习惯。依托小博客平台,广泛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学雷锋、创建文明城市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在参与中修身立德、提升素养。
3、整合多方资源,优化网络环境。大力运用新媒体整合各种道德教育资源,加强网上网下互动联动,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一是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充分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设置教育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博客主题教育,弘扬主流价值观念,使“文明小博客”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阵地。二是组织老师开博。邀请班主任老师开通个人微博,向同学公开,便于与学生交流互动,增强“文明小博客”的吸引力,同时,发挥老师的人格影响力,以他们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不断提升未成年人综合素质。
“文明小博客”活动的开展,对于未成年人增强网络道德观念、掌握科学用网知识、养成健康上网习惯具有积极意义,我们深深感到,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尊重未成年人主体地位、适应他们需求特点,更加积极主动地运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开展工作,才能更好地达到促进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效果。
第二篇:节日小报活动总结
“我们的节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2013年节日小报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丰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工作部署,决定在我校开展自办“节日小报”活动,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和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未成年人节日精神文化生活。
各年级积极响应活动要求,全面、广泛开展“节日小报”创办活动,根据不同节日的类型,挖掘节日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年段特点和实际需要,确定有时效性的小报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节日小报”创作。截止到目前,我校各年级创办各类“节日小报”300多份,其中包括春节小报、清明节小报、元宵节小报、安全教育小报、经典诵读小报、社区公益活动小报、敬老小报、爱幼小报等10余种。各年级节日小报的创办,注意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来组织小报内容,注重创新形式,灵活采取个人、小组、班级、家庭等方式,发动学生通过报纸、电子杂志、博客、网页等形式创造性地。
自办“节日小报”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小报的创作,更为注重引导未成年人走进生活,尤其注重在活动中实现“知行合一”。利用传统节日、法定节日、纪念日、地方文化节日、校园节日等时间段,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践行传统美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同时,全市各中小学也通过橱窗、板报、横幅、校园网站、校园小广播等多种形式对“自办小报”活动进行宣传,配合“节日小报”的创作活动在校园内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也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也是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实践活动的号召与鼓励,促进青少年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开展自办“节日小报”活动,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营造“和谐、互助、团结、友善”文明氛围的需要,也是加强对未成年人教育、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节日小报”的自办以制作“节日小报”为主要载体,以“体验
感悟”为活动重点,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促进全市广大未成年人在创作中培养综合素质、在参与中感悟民族精神、在实践中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节日小报”创作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新突破。“节日小报”的制作倡导创作主体的自主性,注重创作内容的丰富性,突出表现形式的多元性,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充分利用节假日,发动学生收集活动的相关资料,精心设计青少年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项目,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教育形式,把“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开进家庭、开进社区,增强活动的广泛性和实效性。
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
2013年12月
第三篇:“节日小报”活动总结
辽中县第一高级中学
“节日小报”活动总结 我校积极落实《辽中县中小学生自办“节日小报”活动方案》为扎实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增强未成年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过好“我们的节日”,在我校学生中开展“节日小报”创作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在自办“节日小报”的活动中认知民族传统、增强民族意识、尊崇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从而增强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感。
二、活动内容
(一)创作节日小报。
我校要把学生自办“节日小报”主题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常规工作,要根据我校自身情况,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细化主题,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倡导创作主体的自主性,注重创作内容的丰富性,突出表现形式的多元性,增强活动的广泛性和实效性。
根据不同节日的类型,如传统节日、法定节日、纪念日、校园节日,特别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挖掘节日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年段特点和实际需要,确定小报主题,组织学生自办“节日小报”。在活动中注重创新形式,可灵活采取个人、小组、班级等方式,创造性地编制各具特色的小报,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
注重社会实践,深化传统美德教育。在学生自办“节日小报”的过程中,学校、老师、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中小学生去收集并参与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如春节贴春联、元宵观灯、清明祭祖等,用心用脑去理解、体会、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拓展活动内容。充分利用经典诵读活动、民俗知识讲座、传统手工艺作品制作、参观博物馆,组织引导学生在节日期间,亲近家庭,走入社区,走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践行传统美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用知识享受节日快乐并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
(三)校园文化建设。我校结合地域优势、人文资源,建设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独有的办学理念,引导学生创作集聚本校特色和个人风格的“节日小报”;我校积极开展学生自办“节日小报”评比活动,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熟悉了我国传统的节日活动的氛围,亲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的认同感
和自豪感。
辽中县第一高级中学
2012年8月
第四篇:节日小报活动总结
“节日小报”活动总结
为营造中国传统节日喜庆、祥和、团圆、美好的节日气氛,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民俗文化魅力,加强爱国、爱乡、爱家的思想教育和亲情教育。寒假期间,我校组织学生积极创编春节、元宵节两大传统节日的“节日小报”活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全校每位同学们都积极参与,精心收集春节、元宵习俗等资料,绘制了许多优秀的节日小报作品。在“节日小报”创作过程中, 学生充分发挥在“节日小报”创作中的主体作用,。明确小报创作主题, 把握版面设计要点,学习了解报纸的基本构成要素,精心选题、编排和美化版面,感受到学习和创造的无穷乐趣。开学初学校统一组织开展“节日小报”的班级、年级、校内评选、展出活动。选取优秀作品呈上区少年宫,市教育局参与评比。
通过开展创作“节日小报”活动,同学们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用心用脑去理解、体会、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文化积淀、道德素质、人格熏陶、习惯养成等方面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丰富了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熟悉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亲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孩子们度过有意义的节日。这种独特的教育形式,以趣味性浓、参与面广、简便易行、寓教于乐等特点,将传统文化教育物化为孩子们需要和乐于接受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创作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成为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好载体和新平台。
教育处
2014年3月
第五篇:节日小报活动总结[定稿]
坡家初中“节日小报”创编活动总结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在自办“节日小报”的活动中认知民族传统、增强民族意识、尊崇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从而增强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感。我校积极落实《坡家初中“节日小报”活动实施方案》,为扎实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增强未成年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过好“我们的节日”,在我校学生中开展“节日小报”创作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细化主题,创作节日小报
我校把学生自办“节日小报”主题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常规工作,根据我校自身情况,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细化主题,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倡导创作主体的自主性,注重创作内容的丰富性,突出表现形式的多元性,增强活动的广泛性和实效性。
根据不同节日的类型,如传统节日、法定节日、纪念日、校园节日,特别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挖掘节日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年段特点和实际需要,确定小报主题,组织学生自办“节日小报”。在活动中注重创新形式,灵活采取个人、小组、班级等方式,创造性地编制各具特色的小报,展示节日收获和
感悟。
注重社会实践,深化传统美德教育。在学生自办“节日小报”的过程中,学校、老师、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收集并参与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用心用脑去理解、体会、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拓展活动内容,深化“节日小报”
充分利用经典诵读活动、民俗知识讲座、传统手工艺作品制作、参观博物馆,组织引导学生在节日期间,亲近家庭,走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践行传统美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用知识享受节日快乐并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宣传节日小报
我校结合地域优势、人文资源,建设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独有的办学理念,引导学生创作集聚本校特色和个人风格的“节日小报”;我校积极开展学生自办“节日小报”评比活动,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熟悉了我国传统的节日活动的氛围,亲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