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8年苏州市科技工作总结
2008年苏州市科技工作总结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科技部门的指导下,在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全市科技系统深入实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较好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为支撑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在省科技厅、省统计局发布的“江苏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与科技进步统计公报”中,我市科技进步综合评价首次位列全省第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组织了全国城市创新效能测评,我市跻身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强市”行列。在科技日报社等机构主办的“2008创新型城市论坛”上,我市被评为国内最具创新环境、最具创新绩效的地级城市。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和苏州市科技局还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
1.强化政府引导,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去年年初召开了全市推进自主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表彰奖励了首届科技创新创业市长奖、科技合作贡献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并为首批“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授牌。大会的召开,极大的激发了广大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激情,促进了“增强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的深入开展。在苏州,科技创新已成为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普遍共识和主要任务。工业园区始终把“科技跨越计划”作为率先发展的突破工程强势推进,全方位打造我市科技创新的高地;高新区抓住“二次创业”的契机,积极推进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建设;昆山着力引进大项目建设大载体,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张家港突出产学研相结合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攀升,争创发展新优势;常熟立足镇域特色产业优势,积极探索高校人才资源服务地方科技工作的新路子;太仓的惠民工程、吴江的专利工作、吴中的医药服务外包、相城的科普基地建设都独具特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沧浪、平江、金阊三个老城区立足自身特点推动了科技创业园进街道、进社区。各市(县)区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各展所长,竞相发展,形成了我市科技工作蓬勃向上的生动局面。
为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激发社会各界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各级科技部门精心组织、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国际发明展览会,被万钢部长誉为国际科技发明的民间“奥运会”;二是举办了首届中国名校苏州创新合作论坛,全国30多所著名高校与800多家苏州企业进行“科技对接”。三是开展了第四届电子信息科技服务周活动,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为600多家企业进行了技术咨询与辅导。四是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三届软件工程过程改进组中国大会,为我市软件企业走向国际外包市场搭建了平台;五是举办中日科技高层圆桌会议、国际纳米分子医学与工程论坛暨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纳米分子医学与工程专题第二届年会、国际纳米技术发展论坛等一系列活动,扩大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六是举办科普宣传周、创业投资论坛、留学生交流会及各类学术交流会、成果对接会30余项。
2.落实科技政策,全力推动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去年全市全社会R&D投入达到120亿元,较上年增长23.7%,其中大中型企业R&D投入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R&D占GDP的比重达到1.8%左右,完成了市政府确定的指标。一是充分发挥政府投入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去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达到21.8亿元,位列全省第一,其中工业园区财政科技投入超过6亿元,吴江、高新区、昆山都超过2.5亿元,太仓达到1.25亿元,位列全省县级市区的前五位。在财政科技资金的安排上,市本级科技经费80%以上用于支持和服务企业创新活动,苏州市级科技计划组织了研发和应用类项目 326项,财政下达资金 6146.5 万元,带动项目总投资25.2亿元,其中主要是企业自身的投入,带动比率为1︰40,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二是将政策激励作为科技工作的第一抓手,推动加大科技投入。制定出台了《苏州市推进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抵扣政策落实专项行动方案(2008—2010年)》。全市落实各类科技政策共计减免税收约7.5亿元。其中在税务部门办理并享受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244家,同比增长121%,涉及当年企业研究开发费11.56亿元,实际免征企业所得税达3.36亿元,同比增长67.2%。全市还落实其它科技政策共减免税收约4.15亿元,其中,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减免所得税约2098万元;国家高新区内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约2.45亿元;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减免四税2487万元;18家转制科研机构免征所得税约1.2亿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技术性服务收入免征所得税约189万元;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成果转让等收入30万元以下免征所得税约145万元;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额792万元。创新政策的落实,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带动企业研发投入大幅增长。三是大力发展创业投资,集聚社会资本助推科技创新。园区发挥创投集团的龙头作用和创投跟进、风险补贴基金以及引导基金的辐射效应,加快组建风险创投集群,目前园区风险投资与担保企业累计达56家,资金规模150亿元。苏州高新区高新创业投资集团公司揭牌运作,首期发起设立高新国发、信泉、高锦、新缘四个创投基金,资金规模达20亿元。目前,全市范围内已有创业(基金)投资企业60余家,管理的创业投资资本超过200亿元,创业投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为引进高科技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培育新兴技术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3.加强扶持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巩固。一是新高企认定工作有序展开,市科技、财政、税务等7部门联合成立了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协调小组,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今年全市共有363家企业通过新的省高企认定并全部开始享受15%的所得税税率,占到全省新高企总数的26.4%。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建设稳步推进。参照国家新标准重新制定了《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实施办法》,重点对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开展市级高企的认定,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申报“预习”,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的梯队培育机制。二是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持续开展。沙钢集团进入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行列,昆山龙腾光电、苏州固得电子等15家企业被确定为省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21家。为加强企业的前期培育,我市还评审认定了两批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80 家。三是推进本土科技型企业的快速成长。新备案确认民营科技企业394家,全市在省科技厅备案的民营科技企业达2086家,占全省总量的20%。我市23家企业被评为“2008中国民营科技企业500强”企业,其中,沙钢、隆力奇分别列第4、第9名。张家港海陆重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4.强化项目组织,向上争取不断创出新高。科技计划工作围绕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打造创新创业城市品牌两大目标,更加重视人才、项目、基地的统筹,努力发挥科技计划在组织创新活动、集成配置科技资源的主导作用。去年全市组织申报各类市级计划项目1534项,比上年增长39%,组织申报部省级科技计划项目722项,国家科技计划立项277项,获得科技经费1.4亿元;省级科技计划立项248项,获得科技经费3.3亿元,共争取部省科技经费4.7亿元,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我市获得的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省工业支撑计划等项目数和经费数均列全省第一。
获立项的国家级项目是:国家863项目7项2691.5万元;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44项2245万元;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项819万元;国家自然基金68项1858.8 万元;社会发展与农业科技项目70项1978.8万元;基础设施项目3000万元。
获立项的省级项目是:省高层次人才27项2700万元;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6项1.5亿元;省工业科技支撑计划32项1690万元;省创投专项8项1650万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26项780万元;省国际科技合作15项188万元;省社会发展与农业科技69项1806万元;省软件与集成电路11项、CMMI补贴项目10项共4150万元;省基础设施项目4100万元。
5.加强产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质态稳步提升。组织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预计达到61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4%。全市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达到4.5万件和1.75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3.3%和91.1%。一是集聚创新要素,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型平板显示”和“太阳能光伏”两个千亿级产业基地正式启动建设,苏州光伏产业特色产业基地、昆山电路板特色产业基地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总数达到12个,保持全省第一。全市特色产业基地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150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20%。二是市级科技专项进一步加大了对新兴产业、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扶持了盛科、灵芯、真宽、威望等一批高科技新兴企业,光电子、软件和集成电路等优势领域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重大目标产品。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大规模生产线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集成电路与软件、现代装备等领域已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三是软件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形成了以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软件服务外包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全市软件产业实现销售额380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纯软件实现销售180亿元,出口13亿美元。涌现出新宇等一批知名软件外包企业和浩辰CAD等知名品牌。
6.引进培育并重,创新载体建设取得新进展。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经过两年的筹备,于去年5月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标志着我市历史上第一个中科院系统研究机构的诞生;11月,由中科院与江苏省、苏州市联合共建的又一个研究所--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正式揭牌筹建,医工所的建设将改变我国生物医疗设备与器械工程领域科研与产业化薄弱的局面;苏州大学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建设;常熟白雪电器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依托昆山龙腾光电的江苏龙腾平板显示技术研究院,列入省重大研发机构建设行列;此外我市还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新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9家;新认定内资研发机构37家,累计认定内资研发机构93家。我市重大研发机构较为缺乏的局面已得到有效缓解。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增了2家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苏州电器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获国家认监会批准成为国家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苏州大学化学电源研究所获得国家认监会批准筹建国家化学电池产品监督检验中心。依托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组建了西交大快速制造国家工程中心苏州中心等一批开放实验室;园区还投资4亿元,建设了软件测评、应用软件网络服务(SaaS)、纳米加工与检测、动漫游戏等十大公共服务平台。
创业园建设实现新突破,新增7个省级、2个国家级创业园,省级以上累计达到21家。高新区科技城微系统园正式启动,苏州创业园与土耳其梅尔辛科技园签约共建姐妹园,新加坡腾飞集团腾飞苏州创新园开工建设,苏州东创科技园项目在吴中区正式启动,木渎金枫创新创意街区也正式开街。全市创业园孵化面积达13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900余家。
7.聚焦姑苏计划,高层次人才工作加快推进。新一轮“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启动实施,去年我市在美国纽约和硅谷地区分别举办了两场推介会,吸引了近400位海外留学科技人员到会。推介活动经当地主流媒体报道后引起很大反响,扩大了该计划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去年姑苏人才计划项目申报达到210项,较上年翻了一番。经技术评审、产业化投资评审、面试答辩三轮评审和实地考察,26人被市政府确定为“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各市(县)区高度认识人才对科技工作的重要意义,科技人才工作已成为各地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新的抓手。工业园区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去年支持了19名创业项目的带头人,单个项目支持力度最大达到2000万元。高新区2.3亿元资助了33个科技领军人才,张家港、昆山、吴江等市也先后启动了高层人才计划,苏州大学实施了“科技创新四大培育工程”,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重大成果转化。市、县联动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去年全市共有108名高层次人才获各地人才计划的支持,27人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再次名列全省第一。
8.开放利用资源,科技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在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院校合作的基础上,丰富了合作内容,扩大了合作领域。组织了科技企业科技行、名校创新合作论坛,与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展开了密切的交流。各市(县)区也举办了富有成效的产学研活动。常熟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乡镇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来自省内各高校的14位科技专家在乡镇或开发区担任副职,指导企业的科技工作,此举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成效已初步显现。张家港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规模企业设立研究生工作站的试点工作,昆山与东南大学、相城与浙江大学、吴中与同济大学、园区与苏州大学、高新区与上海交通大学和苏州科技学院等开展了深层次合作。在各级科技部门的推动下,企业和院校实现了合作双赢。去年市成果转化中心举办了20场科技成果对接洽谈会,签约项目30项,合同金额2.2亿元。全市登记技术交易合同1091 项,技术交易成交额12.75亿元,增幅49.3%。全市科技服务业(不含软件)收入超过32亿元,增长速度超过30%。
国际科技合作更加活跃。中英科技合作成果推介会在苏州成功举办;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软件研究院苏州办公室升级为中国办公室;市科技局组织企业家代表团赴欧洲进行科技招商洽谈,在纳米技术、软件外包等方面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第六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吸引了来自39个国家20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其中境外参展商人数270人,成为历届规模最大、成果最多的一次盛会。外资研发机构入驻我市步伐加快,伊顿全球研发中心、华硕研发中心等大型外资研发机构分别落户工业园区和高新区,去年认定外资研发机构65家,累计191家,其中外资独立研发机构7家,累计19家;新认定省级外资研发机构40家,累计114家,占全省61%。园区加快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建设,开展了与美国加州大学、芬兰国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俄罗斯纳米集团的合作。高新区有效整合国际、国内科技资源,积极开拓国际科技合作渠道,被科技部命名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9.狠抓科技支农,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提升。一是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作取得新进展,太仓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示范”被列为江苏省科技示范专项,“长江三角洲现代农业区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集成示范”被列入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均获得上级科技部门500万元经费支持。二是农业科技创新又有新突破。围绕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加强农业科研攻关,一批关键技术相继攻克。“农产品废弃物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鳡鱼引种池塘养殖、繁育技术推广”项目在全省首先突破了鳡鱼的人工繁育技术。三是农业科技载体建设再上新台阶,太仓现代园艺科技园、吴中设施蔬菜科技园入选第一批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园,吴江市苗圃集团等六家企业入围第一批江苏省农业科技型企业。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科技项目的支撑下,科研条件、成果转化能力、产业带动能力有了新的提升。四是农业科技培训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全年各级科技部门组织举办培训班1378次,培训农民23.37万人,实施科技富民项目261个,新增产值4.4亿元,新增利税9510万元。
10.实施民生工程,社会发展领域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围绕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健康、交通、环境、安全等民生领域,联合市卫生、交通、环保、税务等部门实施十大民生科技示范工程。市环卫处实施的“苏州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科技工程示范”项目列入省科技惠民十大工程,在全省率先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示范模式;卫生局“构建临床适宜技术三级推广网科技示范工程”,提高了社区医疗水平;环保局建成“污染源自动检测系统”,130个重点污染源全部实现联网监控;交通局的“智能公交信息化管理系统科技示范工程”,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智能公交信息化管理系统,改善和缓解市民出行难问题;“金阊区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科技示范工程”结合市政府蓝天工程,选择经营规模较大的餐饮点进行油烟净化与监控科技示范。公安局在各市(县)区全面开展科技强警示范区县(市)的建设,苏州公安警务通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被评为公安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经贸委等部门加强了与清华大学的合作,设立循环经济科技专项,开展了废弃物资源化处置的研究、示范和产业化。苏州市区(中心城区)和张家港市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探索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苏州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协调小组,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批准了《苏州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日前已通过了科技部等16个部委考评。昆山、常熟、太仓等被评为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第二篇:2005年苏州市科技工作总结
2005年苏州市科技工作总结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科技工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率先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积极推进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十大工程建设,在大力发展当代先进科技生产力的基础上推动与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科技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经省科技厅、省统计局测算,按照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四个方面35项指标的评价,我市科技进步综合实力为93.14分,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的12.71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领与带动效应显著提高。苏州市及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吴江市、太仓市全部通过科技部考核,苏州、昆山、张家港和常熟成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常熟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吴江市、吴中区被评为全省科技进步先进市(区)。
(一)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创新载体建设成效显著
1.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085.17亿元,较上年增长26.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1.14%,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中占比预计超过41%。全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2家,省双密企业9家,累计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04家;新增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31家,累计达到1057家;新增高新技术产品290个,累计达到1621个。
2.软件和IC设计产业增长势头强劲。今年市级三项经费中设立了软件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扶持软件企业的发展。新认定软件企业38家,累计达到116家,新增软件产品166只,累计达到443只;3家企业通过CMM认证,7家企业被评为中国软件欧美出口企业,有10个项目获得省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专项经费的支持,获得经费1250万元,列全省第二。苏州软件园被科技部评为“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软件产业基地,被国家广电部评为“国家动漫产业基地”,苏州软件产业产值超过80亿元,形成了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动漫软件及软件外包特色的苏州软件产业。
3.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继苏州软件园、昆山传感器、吴中医药、吴江光电缆、常熟高分子新材料、太仓特种功能新材料、昆山特种模具等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建立以来,2005年常熟电气机械、张家港精细化工、苏州汽车零部件等三个特色产业基地又获得科技部批准,苏州的特色产业基地达到了10家,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基地实现销售收入超过600亿元,其中软件(含嵌入式)、光电缆、高分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4个产业基地达到上百亿规模,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4.科技创业园数量与规模同步发展。科技创业园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新建了相城区脱颖科技创业园、苏州吴中(木渎)科技创业园,太仓软件园,扩建了沧浪创业园和金阊创业园,规划启动了园区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园区国际科技园三期工程投入使用,四期工程也已奠基。尤其是苏州科技城、苏南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正式启用掀起了科技创业园新的建设高潮。全市科技创业机构达到23家,名列全省第一,孵化面积68.6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400多家。2005年,全市在孵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5000人,预计销售总收入超过30亿元;累计毕业企业400多家,累计毕业企业就业人数达13000多人,累计毕业企业总收入预计超过20亿元。
5.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围绕服务产业发展、提升创新水平的要求,在2005年的科技计划中,进一步加大对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园区的IC设计平台、软件测试平台,新区的新药创制平台、吴中区的实验动物服务中心在全省甚至全国都较有特色,在集聚企业、服务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今年新建了IC测试平台,新建了城市空间信息系统、生物医学电子等4家实验室(研发中心),新建了新型客车、特种阀门、集成电路芯片应用、化工新材料等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引进国内研发机构取得进展。呼应中科院知识创新三期工程的实施,建立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研究所设想已经与中科院高层领导进行了重要沟通,取得重要进展。信息产业部电子第5研究所在新区建立了中国赛宝华东实验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2研究所、中国兵器集团214研究所等3家部属研究所在新区建立分支机构,中科院半导体所在园区建立半导体集成技术研究中心也已正式签约。
7.外资研发机构持续增长。外资或合作的研发机构不断增长,新建了微软苏州联合实验室等机构,2005年认定外资研发机构38家,累计认定48家。在省科技厅公布的第二批16家江苏省外商研发机构名单中,我市有14家单位入围,占全省的87.5%。
8.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共拥有生产力促进中心7家,科技情报研究所1家,技术产权交易机构1家,技术市场、科技开发服务机构3家,各类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机构10家,专利、商标事务代理机构7家,技术贸易机构180家,各级咨询机构230家,初步形成了技术贸易、投融资、成果转化、信息咨询等较为完整的科技服务体系。
(二)产学研合作走向深入,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推进
1.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江苏梦兰集团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共建了龙芯产业化基地,“清华紫光产学研基地”落户苏州工业园区,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创新基地落户在园区国际科技园。苏钢集团引进了北京科技大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锡系易切削钢”、昆山引进了清华大学的重大科技成果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项目、太仓莱克电子公司引进了的上海交大的国家863攻关成果“ADTB数字电视综合业务接收终端”,常熟引进了大连理工大学863成果“微流控芯片通道成形与自动对准装配系统”,张家港引进了上海交大“金属喷射成型工艺”等一批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项目,极大的提升了苏州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水平。目前,苏州企业已与全国10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250多个产学研联合体,并在技术转化、成果推广、人才培养以及研发中心、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实施了1000多个合作项目。
2.百强民营科技企业科技行活动取得成效。为创新科技工作,探索一条借助外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重大成果转化的新途径,结合民营科技企业培育发展的要求,组织了三次百强民营科技企业科技行活动。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全市116家民营科技企业参加了活动,分别赴北京、东北、南通(国防科工委)等地,与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北京分院、沈阳分院、长春分院和国防科工委系统的研究院所、大专院校进行产学研对接,帮助企业引进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解决企业的技术需求与难题。苏州市政府和清华大学签订了“苏州市与清华大学全面加强科技合作协议”,市科技局与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签署了建立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的协议,太仓与中科院软件所就建立太仓软件园正式签定了协议,此外还有30余个科技合作项目的达成协议,取得明显成效。
3.科技攻关深入开展。通过近几年来的项目引导和扶持,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高分辨力数码有机光导鼓攻关、DK7632-全闭环无电解低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的研制和开发、准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矫正系统的研究和开发、3吨、5吨、10吨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的开发等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掌握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向上争取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组织申报并争取部省立项339项,其中部级项目171项,省项目168项,省项目中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两批7项;争取部省经费13392万元。其中,部科技经费3619万元,省经费9773万元,包括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经费7280 万元,工业攻关目11项,430万元,农业攻关14项295万元,社会发展7项181万元,条件和平台建设3项900万元;火炬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33项1710万元,自然科学基金55项1023万元,其他1573万元。
4.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推进。2005年在科技计划中安排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资金450万元,对具备承接省重大成果转化资金专项项目条件和拥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进行前期培育,重点支持了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产业化等9个项目,支持企业加速成果转化,同时为申报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培育项目源。安排在更广的范围推动成果转化。继梦兰龙芯CPU产业化、星恒锂电池等两个项目获得04第二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以后,05年又申报了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项。其中吴江万工的“WG2000型高速喷气织机”、张家港七洲的“耦合工艺生产γ丁内脂和2-甲基呋喃”、六六视觉的“准分子激光视觉光学矫正关键技术及其装备”、新区苏福马的“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工艺”和园区兰鼎的“重组人尿激酶原”再获05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资助。
(三)科技对农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1.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丰产、富民、生态”为目标,围绕水产、畜牧、大宗农作物、果树、蔬菜、农机等六大类农业科技项目,组织实施了农业科技攻关、成果推广计划等项目。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常熟市农科所培育了杂粳新组合常优2号和常优3号,并通过江苏省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州市蔬菜研究所筛选、培育了符合育种目标的萝卜新品种——太空一号和姑苏小甜椒新品系;太湖地区农科所培育了二个双低油菜新品系。农业科技示范取得新成效,吴中区推广枇杷无公害栽培技术3万亩,新增产值2620.7万元;太仓市推广金星獭兔良种3万多只,带动4500农户饲养商品兔,农民增收1800万元;张家港市推广设施茄果类蔬菜连作障碍的克服和生态修复技术1.6万亩,新增效益380万元;吴江市推广螃蟹、鳜鱼、青虾混养技术3.75万亩,新增效益2915万元。农业科技企业有新发展,首批认定了苏州市水产研究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为 2005市农业科技企业;相城区阳澄湖蟹王水产有限公司、常熟市紫荆花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成为省级星火龙头企业。科技培训有新突破,组织开展51880(我要帮帮你)行动和百万农民培训项目,全市星火学校和培训基地培训基层干部、农村党员和农民7.7万人次。
2.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作用日益明显。针对城市化、城镇化过程中的重大社会需求,深入推进社会事业的科技进步。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不断拓展。国家863项目“苏州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工程示范”已经基本完成,即将验收。在南园水系和拙政园、沧浪亭等示范点水质明显改善,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初见成效。2005年继续实施了省社会发展项目“甪直古镇水景观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应用示范”,并将示范延伸至其它古镇;由苏州科技学院承担的市级“社区生活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在常熟市沙家浜镇等示范点获得成功,“印染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与示范工程”项目进展顺利。江苏省“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现代化人居环境构建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的科技示范招标项目已在昆山市淀山湖镇实施,围绕人口与健康、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信息化应用示范等领域,组织实施了一批社会发展科技项目,推动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持续创新,国家攻关引导项目一类新药“人内皮抑素”取得数项专利,进入一期临床。在医疗卫生领域围绕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疾病等疑难疾病的防治组织实施了一批临床研究科技项目,促进了我市医疗卫生领域科研水平的提升,苏州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等单位完成的“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实施专利战略,知识产权培育与保护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1.专利申请、授权量稳步增加。全市专利申请6780件,较上年增长44.6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14.57%,比2004年提高近三个百分点;专利授权3315件,增长19.12%。2005年,企业专利申请量占到全市申请总量的6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我市的企业成为专利申请的主力军。
2.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有效展开。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市药监局下发了《关于在医药领域开展专利保护专项行动的通知》,集中查处医药领域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的违法行为,检查了958件专利商品,立案处理专利侵权纠纷9件,并对2件涉嫌销售冒充专利商品行为的企业依法作出了处理。
3.专利技术产业化有力推动。组织申报国家优秀专利奖5项、省优秀专利奖27项,已获得省优秀专利奖11项,分别为银奖3项、铜奖4项、优秀奖4项。组织申报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5项。继续实施了市级专利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实施了“F24系列氨制氢装置”等专利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9项。
4.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效果良好。2005年4月1日颁布实施了《苏州市专利促进条例 》,建立了苏州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围绕《苏州市专利促进条例》的出台在全市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开展“4.26知识产权日”活动,组织重点企业进行专利业务的培训,举办了50余期高层次专题讲座与培训,组织20家企业及新闻单位参加了市中级法院民事三庭对专利侵权案审理的旁听,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成了“苏州市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的调研。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科技宏观管理能力 1.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提高科技管理队伍素质。2005年年初,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科技系统扎扎实实地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集中学习、专题报告、个人自学、警示教育、分析评议、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广泛征求意见,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具备整改的及时进行了整改,推动了机关作风建设。在教育活动中提出了科技工作“坚定信念,讲求科学;倡导创新,锐意进取;廉洁服务,乐于奉献”的要求,提高了科技系统人员的工作水平,促进了科技工作的全面发展。市科技局在市级机关“争先创优”活动中获得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在政风行风评议中名列前茅;昆山市科技局被省人事厅、省科技厅评为“全省科技系统先进集体”,市科技局钱龙同志、常熟市科技局王国藩同志被评为“全省科技系统先进工作者”。2.加强调查研究,编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为加快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开展了针对苏州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通过调查研究,编制了苏州市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完成了提升苏州自主创新能力、发展苏州科技服务业等调研报告,编纂出版了《中国苏州发展报告》。在认真总结苏州“十五”科技工作的基础上,编制了《苏州“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3.开展重大科技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有效地提高了科技工作显示度。开展对县级市、区党政领导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在全市农村开展“学科学技术、做现代农民、建文明家园”活动以及科技活动周暨科普宣传周活动、科技三下乡、科技拥军等活动,获得圆满成功。承办第四届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科技论坛、科技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专题研究班,协办第28次国际科联大会、第八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留交会,扩大了科技工作的影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2005年苏州的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长期困扰苏州科技发展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主要表现在苏州科技自主创新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苏州本土的科技型企业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技术开发能力、掌握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组织和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还比较缺乏,科技创新的环境包括科技服务业的数量和服务能力,风险投资机构的数量和活跃程度还比较缺乏,跨国公司和外资研发机构与本地企业的技术合作与互动还不多,外向型经济对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拉动提升作用有限。尤其是,苏州拥有创新能力、具有创业冲动的高层科技人才和企业家队伍更是非常缺乏。2006年的工作中要针对制约苏州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问题加以重点突破。
第三篇:2007年苏州市科技工作总结
2007年全市科技工作总结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科技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全市科技系统紧紧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的要求,按照“破解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支撑能力较弱、科技服务业相对落后三道难题、构筑人才和知识产权两个高地、发挥开放型经济一大优势”的工作思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省科技厅公布的2007全省科技工作19项统计数据中,我市在财政科技拨款、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与产值、专利申请与授权等10项数据名列第一。我市被列为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在2005-2006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县、区)考核中,我市再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我市的科技工作在以往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努力破解企业科技投入不足的难题,强化企业的创新能力
1.科技创新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市政府召开落实科技政策座谈会,科技部门把落实科技政策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下发了《关于做好2007技术开发项目备案确认工作的通知》、《企业技术开发费单独建帐的建议办法》等文件,与税务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建立了苏州市与各县级市、区两级协调联动机制。推动政策落实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政府舍得免税、企业舍得投入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截止目前,共有301家企业、453个项目拟进行备案确认,涉及技术开发费约为18亿元。
2.全社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全市科技活动经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费用(R&D)将接近1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7%左右。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大幅增长,达到9.04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57.6%,其中自主创新专项资金达1.55亿元,增长55%。我市工业园区、高新区、昆山、张家港财政科技投入都超过了1亿元,名列全省县(市、区)前4位。全年受理各类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100多项,立项314项,下达项目经费6501万元(当年拨款5963万元),区县级配套3126.5万元,带动社会科技投入18.2亿元,带动比率为1:18,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3.向上争取工作取得新突破。随着政府引导力度加大,国家鼓励创新政策的落实,企事业单位创新研发积极性高涨,全年组织申报部省各类项目1738项,其中申报科技部项目266项;批准立项486项,其中科技部项目154项;获得上级科技经费4.28亿元,其中科技部经费1.0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获得国家级项目是:国家863项目22项5079万元;国家973项目4项1570万元;国家支撑计划11项2062万元;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26项1907万元。
获得省级项目是: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9项2.245亿元;工业攻关、高技术研究11项625万元,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29项905万元;农村科技7项505万元;社会发展49项895万元;基础研究与基础设施11项1500万元;国际科技合作8项353万元;创新服务机构建设2项60万元;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3项2300万元;软件与集成电路专项16项1195万元。此外,新增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7家、累计达到93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86家,累计达到1430家;新增省级民营科技企业435家,累计达到1726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725个,累计达到2851个。沙钢、常开、亨通等6家企业被确定为江苏省创新试点企业,沙钢等22家企业被评为江苏省百强民营科技企业,名列全省第一。
4.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随着市科技专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863项目等科技计划的深入实施,随着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稳步开展,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264亿,占全省的35.8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3%,比去年再提高了一个百分点。
新兴高技术产业快速兴起。围绕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及通信的应用开发,成立了以盛科、灵芯、创达特、儒豹、真宽、威望、国华、苏州大学等企业和院校为核心的“苏州IPV6融合通信产业联盟”,建设了IPV6示范应用试验网络。该产业联盟成员单位掌握了下一代网络通信和无线通信的核心技术,拥有了尖端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围绕软件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软件服务外包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出现了浩辰CAD等全国知名品牌,以信息技术外包(BPO)、业务流程外包(ITO)为重点的软件外包已达40多家,业务收入26亿元。全市软件业务收入达到250亿元(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220亿元),同比增长50%。
围绕光电产业形成四大板块,规模均可达千亿元。一是平板显示,以龙腾、凌达“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和维信诺“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产业化”为核心,带动一批相关配套企业;二是光电缆,以亨通“低水峰光纤预制棒”和通鼎“光纤传感定位系统”为核心,形成了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光器件等高新技术产品群;三是太阳能光伏,以阿特斯、纳米所为核心,形成了硅片制造、光伏电池生产、组件封装、系统集成、应用产品等较完整的产业链,并在积极组建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四是光电技术应用,恒久“有机光导鼓”形成了多品种系列化产品,维格“精密数码激光光刻”、“光导薄膜”、“微纳米压印设备”的关键技术已取得突破,并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现代装备业在若干领域具备了一定优势。吴江万工、常熟纺机、昆山凯宫在全国高性能纺织机械设备制造占有重要地位;海陆重工、振吴电炉、江苏科林等节能减排、新型环保成套设备制造企业迅速崛起;以电加工所、中特机电、三光科技、新火花机床为代表在电加工设备制造领域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丝绸、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走向高端。作为全省首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沙钢的“高强度PC钢绞线用小方坯连铸连轧盘条”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在两年多的实施期间内,该项目实现申请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销售收入54.44亿元、净利润8.73亿元、缴税4.77亿元,全面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
(二)努力破解科技支撑能力较弱的难题,强化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1.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取得成效。省“十一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江苏(沙钢)钢铁研究院和苏南工业技术研究院项目进展顺利,取得很好的成效。工业园区承建的“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得到了科技部和商务部的批准,成为科技部和地方共建的第三个国家级国际创新园,科技部万钢部长亲临苏州揭牌,纳米创新园将建成一个集基础应用开发、创新技术孵化、公共技术平台支撑、产品开发与生产、技术咨询与服务为一体的国内最大的纳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高新区的科技资源进一步向科技城集聚,苏州科技城微系统园、高博软件学院、索迪软件实训基地如期建成,相继投入使用。筹建中的中科院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已作为苏南工研院的重点项目列入省科技基础设施计划,研究所的先期研发区已装修启用。
2.研发机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东南大学、西安交大、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纷纷将其优势学科在苏州研究院内建立了重点实验室,独墅湖高教区形成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机构的群体。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创元合作成立了新材料研发中心,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北京化学所分别在太仓设立了氟化工联合实验室和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东南大学软件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苏州研究院也在启动筹建。
外资研发机构入驻苏州呈现高速高质增长趋势,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在苏州设立研发机构,德国西门子在高新区投资1.2亿元成立了低压电器研发中心,三星、和舰、格兰富也纷纷成立研发机构。全年共认定外资研发机构52家,累计达到126家,其中省级74家,占全省的78%。
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沙钢、常铝、亨通等三家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我市企业研发机构首次进入国家级层面。全市还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累计达到19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累计达到50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累计达到4家;新增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5家,累计达到15家;新增部、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累计达到10家;新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家、市级公共服务平台10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12家。
3.科技创业园建设提质增速。创业园的专业特色更加明显,园区创意泵站、新区X2创意街区、金阊精英创意园开园,吸引了大量的动漫、游戏和工业设计企业入驻。新区节能环保高新技术创业园、园区生物纳米园和太仓科技创业中心通过验收,成为省级创业服务中心。我市的创业园(企业孵化器)累计达到27家,其中省级6家、国家级8家。“苏州大学科技园”正式揭牌,这标志着苏州有了大学科技园这样重要的创新创业载体;昆山启迪科技园高起点快速发展,成为苏州企业与清华大学的又一个合作平台。遍布城乡的创业园孵化器集聚了大量创新资源、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创新人才,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环境。
(三)努力破解本土科技资源相对匮乏的难题,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
1.产学研活动更加丰富多彩。2007年我市举办了第三届电子信息科技服务周,第二届院士专家论坛、第四届中国国际专利博览会、东南大学苏州产学研合作展示会等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了江苏首届产学研合作成果展示洽谈会、第六届苏州电子博览会,既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也为我市的企业牵线搭桥,引来了一批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各市(县)区的产学研活动更是好戏连台,工业园区、高新区分别在武汉、长沙等地举办了科技招商和招才引智活动,张家港举办了首届科技节,昆山举办了“百校百企”对接会,其他各地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产学研合作更加注重实效。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专人专职常年开展产学研活动,先后为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东南大学电子信息学科、上海理工大学等举办了16场对接洽谈会,为企业引进了6项重要的科技成果,合同金额786万。在以往与各高校成立的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的基础上,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还邀请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大、东南大学派出科技管理人员常年入驻,联合办公,实现科技部门与高校的无缝对接,这一新举措已经取得了实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交易更趋活跃,全市全年登记技术交易合同1028项,技术交易成交额达到8.54亿元,列全省第二位。
3.产学研活动更加面向国际。2007年我市举办了APEC科技资源共享与合作机制研讨会,来自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16个APEC成员体的代表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举办第二届SEPG中国大会,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专家及国内嘉宾近300人参加了会议。通过这些活动加强了与世界科技发达国家或地区、国际性科技组织间的联系。07年市科技局还与英格兰东北经济发展署签定了科技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纳米材料、纳米仿生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及其产业化进程;与芬兰国立技术研究院签署了双边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纳米陶瓷材料关键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工业园区、高新区更是发挥对外交往活跃的优势,积极开展国际科技招商活动,引进了一大批国外高科技企业落户和海外人才回归创业。
(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构筑自主创新的人才高地
1.加大了人才工作的推进力度。根据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县级市、区党政领导干部科技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的意见》要求,对2005—2006市(县)区党政领导干部科技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进行了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在全市通报,张家港、昆山、工业园区、高新区被评为科技和人才工作先进地区。通过对党政领导科技人才工作的考核,进一步加强了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和人才意识,促进了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促第一要务的良好格局。2.加大了科技人才的激励力度。市政府制定颁布了《苏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设立了科技创新创业市长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科技合作贡献奖四个奖项,将科技奖励工作由单一的奖励项目拓展到奖励科技人才、奖励科技企业家,突出政府重视创新创业人才、重视发明创造、重视科技合作合作、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导向性作用。已经评出7位创新创业市长奖、3位科技合作贡献奖的获奖者,4项技术发明奖和104项科学技术进步奖,将在年初召开的全市推进自主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上颁奖。
3.加大了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2007年市政府制定颁发了《关于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的意见》,专门设立了“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办公室”,市科技局增挂了“科技人才处”,负责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工业园区、高新区也分别制定了和实施了各自的高科技领军人才计划,科技人才工作成为了科技部门新的重要工作手段。“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的启动,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为我市营造人才引进和培育的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该计划接受申报110人,经过技术评审、产业化评审和面试答辩三轮评审后,16人被市政府授予首届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称号。此外我市先后有23人入围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人数名列全省第一。
(五)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与保护,构筑知识产权高地
1.知识产权工作环境日益优化。专利工作纳入党政领导一把手考核指标体系,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列入苏州统计月报,各市(县)区专利工作竞相发展的大好局面已经形成。全年专利专项资金投入超过4000万元,与去年相比翻了一番。我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张家港、常熟、苏州高新区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区),吴江被省知识产权局批准为省级示范市,昆山高新区被省知识产权局批准为省级试点园区。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16个国家与地区的企业与个人,集中展示了数千项专利技术与高新技术成果。吴中集团等4家企业荣获“中国专利十佳企业” 称号、苏州莱克电子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荣获“中国商标十佳企业”称号。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常熟开关有限公司和昆山好孩子集团被列入首批“国家企业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
2.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和关心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对弗克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被侵权案件多次作出批示,弗克科技被侵权案的公开审理,表明了苏州净化创新环境的坚强决心,增强了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极大地促进了知识产权的创造活动。市中院在2007新收知识产权案件159件,结案172件,其中专利纠纷案件42件,结案43件。各级科技部门积极配合司法机关,通过组织观摩知识产权法庭庭审等活动,放大了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打击力度,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3.专利实现质与量的双突破。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呈“井喷”式增长态势,全年专利申请量突破3万件大关,达33752件,同比增长162.2%,专利授权量突破9千件,达9157件,同比增长88.6%。尤为可喜的是,我市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4666件,同比增长133.1%,首次超过了南京,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92件,同比增长62.2%。我市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在全国大中城市的排名,预计分别达到第4位和第6位。
(六)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优势,努力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1.积极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科技计划中对引进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项目予以立项,支持引进设备或流水线新工艺的应用性研究,2007年市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中设立专门经费,用于发现、培育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在项目成熟后通过科技专项进行放大支持,从而实现科技计划的有效衔接。龙腾光电、晶方半导体等4个再创新项目获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立项,资助经费达到9200万元。龙腾光电引进、消化、吸收七项关键技术,建立第五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有望在笔记本电脑用面板行业中位居全球第四位、国内第一位。晶方半导体引进消化吸收以色列Shellcase的侧面电极(WLCSP)封装技术,形成8英寸晶圆级芯片封装规模化量产。我市封装测试产业已经成为国内封测企业最集中、封测技术水平最高、封测人才最多、配套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
2.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业。工业园区被财政部等四个部门批准为全国唯一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试点区”,109家企业被授予“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称号,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07年苏州工业园区被被商务部等三个部门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苏州软件园、国家级吴中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成为我市主要的国际服务外包基地。我市承办的第二届SEPG中国大会,作为国际软件外包服务业品牌会议,中国大会以更具号召力的国际演讲嘉宾团队以及丰富多样的大会活动赢得国内外嘉宾的普遍赞誉。大会举办专业学术演讲及交流会55场次,共吸引了国内外144家企业、295人参会、参展,对推进我市软件外包业务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07年,我市新增省级软件企业63家,累计达225家;新增软件产品387个,累计达1090个;登记的软件著作权400多个,均创出历史新高。CMMI认定工作加快推进,13家(次)企业通过CMMI认证,另有4家企业启动CMMI5的认证。
(七)强化农村和社会事业领域的科技工作,积极打造民生科技
1.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引领与带动效应显著提高。大力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农业技术集成使用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深入开展“学科学技术、做现代农民、建文明家园”科普活动,新建“相城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等科普教育基地3家,培育认定农业科技企业20家,科技系统全年开展农技培训规模达到15万人次以上,支持农业产业化,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取得突破性进展。组织实施出口鲜切花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太湖流域特种果蔬贮藏保鲜关键技术和设备开发、高品质大豆磷脂系列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等重大科技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常熟市农科所培育的常优系列杂交粳稻新组合“常优一号”通过国家审定,成为太湖地区首批通过国家审定的晚杂粳新组合,育种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2.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关注民生、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科技资金进一步向环境保护、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水环境治理等方面倾斜。重点组织循环经济科技专项“苏州市区餐厨垃圾资源再生利用科技示范”、“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科技示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综合示范项目示范实施工程”、“环太湖农田养分减量化使用成套技术示范推广”等项目。循环经济科技专项目前进展顺利,设备安装均已结束,可望在明年第一季度投产运行;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工程已建成高产优质绿色稻米生产基地1000亩,形成示范杂交粳稻机插秧高产优质绿色稻米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杂交粳稻全程机械化耕作;环太湖等12个水环境治理项目下达后,有关部门与承担单位及时组织了实施,有的项目边试验边推广,项目完成后将对科学治太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第四篇:2006年苏州市科技工作总结
2006年全市科技工作总结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科技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全市科技系统努力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技大会精神,按照《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的部署,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推动全社会参与自主创新,各项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科技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营造了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1.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做出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2月下旬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是对新时期我市科技工作的总动员,明确了我市 “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具体部署。大会后各地相继召开了本地区的科技创新大会,部署工作,出台政策措施,切实把科技创新大会的精神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去。各级科技部门以大会的召开为契机,以报纸专版、电视专题的形式大力宣传科技创新,努力使自主创新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2.制定政策措施,激励自主创新。一是制定和颁布了《苏州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到2020年远景目标》。二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苏州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确定了2006、2007和2010三个节点17项主要任务的分解指标。三是制定发布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意见》及其实施细则。四是制定了《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计划(送审稿)》。五是推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科技计划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着手修订23个相关的计划管理与操作规程。六是发布了《关于技术开发项目备案确认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各地科技部门普遍会同税务机关举办培训班,近千家企业参加了培训。
3.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促进年活动,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为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激发各个层面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各级科技部门精心组织、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举办首届院士苏州论坛,请周光召、韦钰等著名专家为苏州科技和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二是举办各类科技形势报告会,邀请科技部、省科技厅领导解读政策。三是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处级干部“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专题研讨班”。四是举办各类创新投资论坛,邀请科技部、深交所专家为科技企业进行资本投资讲座、园区还邀请以色列专家进行科技企业孵化器运作与管理的专题培训。五是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主办了第三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六是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举办了软件工程过程改进组(SEPG)中国大会。七是大力推动全社会参与的科技活动,与信息产业部电子五所联合举办“第二届电子信息科技服务周”、与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联合举办“通信-电子行业湖畔论坛”、与南京大学苏州校友会联合举办“南京大学暨校友会科技成果展示洽谈会”等一系列活动。八是举办科普宣传周、知识产权宣传周、节能宣传周等活动,开展学术交流、科普报告会等各类活动700余项。九是协办了第九届中国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十是在全市农村开展“学科学技术,做现代农民、建文明家园”活动,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联系点的科技工作。
(二)加大政府引导力度,积极推动全社会的科技投入
1.加强引导、积极推动,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2006年,市本级首次设立了1亿元的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各市(县)区的科技投入比往年都有了较大幅度增加,全市的政府科技投入超过5亿元。在财政科技资金的安排上,市本级科技经费的80%以上用于支持和服务企业创新活动,企业投身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年企事业单位申报各类市级科技计划达到572项,申报数量创出历史新高。苏州市和各市(县)区两级科技计划新组织研发和应用类项目452个,共投入财政科技资金7892万元。其中,市本级262个项目投入4583万元,投入资金比2005年增加一倍,带动项目总投入达到18.12亿元,其中主要是来自企业的投入,带动率超过1:30。创业风险投资在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日渐显现,我市5家主要的创投公司,累计投资了54家高新技术企业64个项目,投资额达18亿元,吸引了高分辨率光刻胶、高宽带多功能WLAN芯片等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作用大的项目进入苏州。园区的中新创投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成效最为显著的创投公司之一。
2.集成资源,突出重点,提升重大项目的扶持力度。为了突出重点,加强集成,2006年市级科技计划调整为“基本计划+科技专项”的架构,启动了软件与集成电路、光电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现代园艺、节能环保等5个科技专项,投入政府科技资金近1400万元,组织了34个项目,带动社会和企业投入6.43亿元,最大的单项支持达200万元。通过科技专项的集中和持续支持,可望较大地提升我市光电子、软件和集成电路等优势领域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一批重大目标产品,并带动相关产品群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使这些领域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
3.加强管理、精心组织,向上争取获得重大突破。一年来全市科技部门抓住机遇,精心组织,大力推动,向上争取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全年组织申报并争取部、省立项358项,其中争取部级立项142项、省级立项216项;争取部、省科技经费30672.5万元,是“十五”期间下拨经费的总和。其中部科技经费3090万元,省科技经费27582.5万元。具体包括工业攻关11项700万元,农业攻关13项300万元,社会发展11项1908万元,基础研究与基础设施12项1550万元,苏州纳米研究所研发平台建设1亿元,火炬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32项1320万元,自然科学基金23项187.5万元,软件与集成电路专项18项1800万元,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214亿元。另外,“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系统开发”、“低成本先进计算机单机”等9个项目通过国家863计划专家组评审,已进入公示阶段。4.培育扶持、加强集成,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04、05年立项的9个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项目进展顺利,已累计申请专利67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正在快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沙钢集团的“高强度PC钢绞线用小方坯连铸连轧盘条”项目实施后,成功解决了高碳钢氮含量控制、钢丝在镀锌后扭转性能大幅下降等技术难题,06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提前完成了产业化任务。2006年受理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42项,昆山维信诺的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产业化、苏大维格的“高速微米级激光直写设备”、苏州恒久的有机光导器件等9个项目正式立项,立项数和支持金额双双名列省辖市第一。省成果转化资金与创业投资共同出资的创业投资项目,我市又有南大光电的MO源等4个项目获得立项,立项数和支持金额同样居于全省第一。
5.广泛培训,加强协调,加快落实科技优惠政策。市税务部门召开了千人大会就自主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专题培训,并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自主创新等有关税收政策汇集》等4份手册。各地科技部门已培训、辅导各类企业916家,为落实技术开发费加计抵扣政策向税务机关备案确认了101家企业、145个项目,涉及技术开发费预算总金额达83697.43万元,完全覆盖了苏州各市(县)、区。吴江亨通成为全市最先落实该政策的企业之一,除3个创新项目的技术开发费1810万元全部进入成本外,税务部门按照150%加计抵扣政策,为其另外抵扣了299万元的所得税。全市8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享受到四税减免政策,园区国际科技园06年免税300余万元。苏州现有的各家省以上工程技术中心科技人员实发工资额税前据实扣除政策也已启动,正在落实之中。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1.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经济质态进一步提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促进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016.7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32%,提高了0.9个百分点。新增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5家,累计达73 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162家,累计达844家;新认定软件企业48家,累计达164家;新增双密集企业12家,累计达60 家;新认定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12家,累计达到1261家;新认定省高新技术产品432只,累计达2126只;新增软件产品260只,累计达716只。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户均产值超过3亿元。张铜高新、苏州固锝、新海宜在深圳中小板成功上市。全省首次评定的“百强高新技术企业”中,我市佳通科技、江苏永鼎等29家企业榜上有名,这标志着我市本土高新技术企业正在快速成长。
2.加快创新载体建设,集聚创业创新人才。科技部已正式同意工业园区共享国家高新区政策,财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局已同意工业园区进行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试点工作。高新区苏州科技城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50多亿元,近20万平方米的功能配套设施投入使用,30多家知名科研机构和设计开发企业先后入驻,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工业园区、高新区作为苏州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人才高地,引领作用更加突出。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在加强科技服务业配套、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吴中创业园、张家港创业园被批准为国家级创业园,沧浪创业园、金阊创业园被批准为省级创业园,吴江科技人员暨留学人员创业园、苏州创新科技创业园、工投科技创业园先后开工建设,创业服务机构实现了5市7区的全覆盖。目前,全市各类科技创业孵化机构已达26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3家,孵化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5000人,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超过2000人、本科学历的1.2万多人。
3.着力引进和培育研发机构,做强做大创新主体。中科院苏州纳米和纳米仿生研究所、苏南工业技术研究院、江苏(沙钢)钢铁研究院列入省“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院、省、市合作共建苏州纳米研究所的协议正式签署,各方投入资金逐步到位,基建、人员招聘和科研工作已经展开;苏南工研院组织机构已经建立,正在积极筹划先期启动项目;沙钢研究院作为我省冶金行业的重点研发机构,筹建工作快速推进。2006年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全市累计省级达到15家、市级达到54家,培育认定内资研发机构11家,新启动建设公共技术平台4家,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引进内资研发机构取得新突破,中科院物理所苏州研究院、中科院半导体集成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信息产业部部电子五所华东分所(中国赛宝华东实验室)开工建设,中科院化学所在太仓建立高分子材料测试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2研究所、中国兵器集团214研究所也分别在高新区建立了研发与生产相结合的分支机构。
(四)促进产学研合作走向深入,积极推动拓展自主创新新空间
1.科技合作交流扎实推进。一年来,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带队开展民营科技企业西安行、中南行和东北行活动。西安行促进了西安交大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快速成型制造国家工程中心与苏州的合作,中南行与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签署了全面合作的协议,东北行在巩固现有合作成果的基础上,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立了新的合作渠道。工业园区成立了科技招商中心,并到日韩、成都、西安等地进行科技招商活动。高新区先后在北京、南京、上海和深圳成功举行了科技城推介会。各地科技部门都开展了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科技交流活动。
2.产学研联合层次不断提升。产学研活动从点对点、项目与项目的合作,逐渐走向共建创新基地、开展载体与载体之间的合作。清华大学在昆山建立了紫光产业化基地、同济大学在吴中区建立了大学科技园苏州基地、东南大学设立了苏州研究院。上海理工大学与张家港海陆锅炉公司的余热锅炉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常熟华银焊料公司的焊接研发中心。华恒焊接、隆力奇集团分别在清华大学建立了智能化自动焊接技术装备研究所、生物科技研究所。以连接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与我市企业,打通产学研合作渠道为目的的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已经启动建设。2006年申报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0项,其中16个项目的技术直接来源科研院所或高校,13项技术依托于科研院所或高校。
3.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更加广泛。围绕软件产业、汽车零部件、信息与通信技术、科技风险投资及APEC技术合作等领域,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APEC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与APEC科技及创新合作中心(俄罗斯)在苏州签定了合作备忘录,并成功召开了以二国三地企业家为主的网络视频会议。组织参加“2006马六甲国际贸易交易会”、“南非国际科学创新与技术展览会”,加强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国际性科技组织的联系。组织实施双边科技合作项目,引进国(境)外研发机构落户苏州的工作初见成效,新认定省级外资研发机构18家,累计达到41家;新认定市级外资研发机构26家,累计达到75家。通过开拓境外投资来促进本土科技取得进展,中新创投实施了境外投资项目19个,投资金额4.6亿元,通过“走出去”投资控制技术输出企业,引进了晶方半导体等国际先进技术企业,确保了先进技术转移的完整性和后续研发支撑能力。
(五)加强农村和社会事业领域的科技工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持续发展
1.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的集成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农村科技工作全面进步。市本级财政投入资金140万元,带动企业总投入1860万元,组织实施了花卉苗木科技专项。加强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调整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规划,完善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技术组装集成和成果转化力度,形成以国家、省级示范园核心区为重点,一镇至少一个专业园的一区多园新格局。培育认定了云兰奶业等10家市级农业科技型企业,新民纺织等3家企业省级星火龙头企业。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吴中区中等专业学校被批准为国家星火学校。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新编培训教材5套,依托国家星火学校,培训农民6万多人。重点推广的杂交水稻常优1号新品种扩大种植面积20 万亩,平均亩增产70 公斤,合计增产增收1400万公斤和2380万元,促进了农民增收。
2.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增强。重点是深入实施社会发展科技示范工程,国家863项目“苏州市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经过连续三年的科研攻关,在生态修复和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方面形成突破,示范区水质明显改善,全面达到了合同规定的考核指标,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我市和清华大学合作的“苏州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示范”项目,国家计生委与太仓合作的“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适宜技术应用示范与检测评价研究”项目被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电子废弃物处理及其相关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示范工程、吸毒人群监控救治与戒毒关键技术示范研究被列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6年社会发展领域争取的部省科技经费同比增长了83%,并且由于在市级社会发展项目方面尝试与水务局、卫生局等主管部门开展联合招标活动,有效放大了政府的科技经费。
(六)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积极推动企业成为专利申请的主力军
1.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工作。贯彻落实《苏州市专利促进条例》,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进行十大优秀专利奖评选活动,张家港、昆山分别在《张家港日报》和《昆山日报》上举办知识产权知识竞赛,社会公众踊跃参与。在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的同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培训活动,全年全市共组织培训、讲座、座谈会和研讨会等75期,参加人员超过5400人。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上开设了知识产权高层论坛,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研讨,进一步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2.知识产权的行政执法面和力度都得到加强。结合创建全国消费放心城市的活动,组织34家企业参与省“正版正货”承诺推进计划试点工作。加大了知识产权执法力度,苏州中级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优化自主创新法治环境的意见》,积极受理并及时裁决大量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006年苏州中院共新收知识产权一审案件141件,依法审结136件,解决争议金额6127万元。通过依法审理好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加大对知识产权民事侵权行为的制裁和惩罚力度,有效维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为促进自主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在“以案说法”的教育活动中,经常性地组织企业科技人员参加苏州中级法院专利诉讼案件的旁听活动,组织记者采访报道专利诉讼案件,以此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意识。
3.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度增长。制定出台了《苏州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2006—2020年》,工业园区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各级科技部门鼓励专利申请的措施陆续出台,全市专利专项资金超过1600万元。2006年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2874件和4855件,分别比上年增长89.7%和46.5%,连续第十年位列全省第一。发明专利申请达到2002件,比上年增长102.6%,占比达到15.6%,比上年提高一个百分点。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在科技政策制定、科技计划和管理体系改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引进和建设、科技项目的组织和向上争取、专利申报等重点工作上都展现出了不少特点和亮点,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倾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科技系统团结拼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结果,浸透着各级科技部门的辛勤劳动,科技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提高。
第五篇:2009年苏州市科技工作总结
2009年苏州市科技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科技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市科技系统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作为首要任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最新公布的全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我市连续第二次名列全省第一。苏州市和各市(县)、区全部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首次实现了满堂红,苏州市及张家港、昆山、常熟、太仓、吴江、虎丘区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区)。高新区和工业园区进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行列。继苏州市(城区)和张家港之后,太仓、常熟、昆山分别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此外苏州市还被列入全国16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行列。
1.科技投入实现大幅增长。2009年我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费用(R&D)投入达148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占GDP比重首次突破2%。一是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全市财政科技投入超过27亿元,同比增长23.9%。市本级科技计划组织了研发和应用类项目 452项,带动项目总投资24.6亿元,其中主要是企业自身的投入,带动比率超过1︰20,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二是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深入实施“企业研发费加计抵扣政策落实专项行动计划”,开展“百人千企”科技政策辅导活动,举行“5+1”科技政策巡回宣讲,有效地激发了企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2009年全市落实各类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减税、免税18.9亿元,其中,538家企业落实企业研发费加计抵扣政策免征所得税8.3亿元,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为企业减免税收7.8亿元,其他政策性减免2.8亿元。在科技政策的激励下,我市企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30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90%以上。三是加强科技金融结合。2009年全市共有22个重点科技项目获银行贷款9.5亿元,贷款额度较上年增长265%。工业园区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建立了中小企业统贷平台,为企业130个项目贷款1.5亿元。高新区开展科技保险试点工作,全年累计投保1331万元,保险总金额超过58亿元。市政府还出台《关于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5个具体办法,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集成资源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以支持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一是科技资源更加向企业倾斜。新设立200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扩大了科技计划对中小企业的覆盖面;在科技专项中安排工业技术专项2500万元、科技基础设施专项4800万元、人才专项3000万元支持企业创新,企业研发项目立项达347项,较上年增加了一倍以上。二是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和企业的前期培育、重点辅导,形成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梯队培育机制,新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5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4家,累计达695家,占全省总数的25.5%。另有36家企业通过省级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占全省总数的66.7%。三是推动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新增3个国家自主创新产品、81个省自主创新产品,累计省级以上自主创新产品103个,占全省24%,龙芯电脑被列入首批国家和省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已获得15万台政府订单。四是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沙钢成为国家创新型企业,亨通进入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行列,龙腾光电等14家企业成为省首批创新型企业。五是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张家港32家规模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全面启动;全市439家本土大中型企业有266家建立了研发机构,占60.6%;梦兰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到5家;新建院士工作站2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46家,累计达到142家。
3.高技术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缓解的形势下,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呈现了良好的回升态势,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91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4.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中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智能电网、新型平板显示和传感器六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056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29.7%,成为带动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力量。2009年我市集成资源组织实施自主创新重点扶持项目112项,建设总投资263亿元,其中年内完成投资59.4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使企业实现了部分关键技术的突破,提升了产业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得到优化,特色产业基地进一步加强,全市特色产业基地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80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0%。昆山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成为我市的第13个此类基地;“新型平板显示”和“太阳能光伏”等百亿级、千亿级产业基地加速发展。工业园区的软件与服务外包、吴中的生物医药、昆山的平板显示已成为区域发展品牌。
4.向上争取再创历史新高。2009年全市共争取部、省科技项目超过600项,经费6.3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创新基金、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立项数和经费数,均为历年最高。
获立项的国家级项目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0项、8461万元,国家863计划14项、2854万元,国家973计划3项、616万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项、3326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9项、4132万元,国家千人计划9项、900万元,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15项、6112万元,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7项、2054万元,国家火炬计划10项、180万元,国家金太阳工程1项、1100万元。
获立项的省级项目是: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资金41项、1040万元,基础设施项目66项、2800万元,工业支撑计划38项、2640万元,社会发展14项、620万元,农业支撑10项、325万元,国际科技合作18项、260万元,自然科学基金97项、627万元,人才专项37项、3400万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15项、1.12亿元,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10项、5710万元,软件和集成电路专项21项、5288万元。
5.创新载体建设提质增速。2009年我市的创新载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苏州纳米技术和纳米仿生研究所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列入中科院序列,填补了我市国家级高技术研究机构的空白;中科院苏州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一期工程边筹建边开展科研,已发布了6项重要的科技成果,二期工程也规划启动。同济大学苏州研究院落户吴中。全年新认定内资研发机构38家,外资研发机构76家。苏州大学纺织产业创新支撑平台成为我市首家国家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增生物与新医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备检测等6家省级公共服务平台,累计达23家,形成了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一园三区的(沧浪、吴江、工业园区)苏州大学科技园通过科技部、教育部验收成为我市首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金阊区工投创业园等5家单位成为国家级创业园,常熟理工大学科技园等8家单位成为省级创业园。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科技园、苏州大学平江科技产业园等启动建设。全市拥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机构38家,其中省级以上29家,继续位居全省首位。
6.创新创业人才加速集聚。2009年我市科技部门与组织、人事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抢抓海外人才回流机遇,吸引大批高层次人才来苏创新创业。一是深入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举办了首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在美国华盛顿和旧金山、德国慕尼黑和法国巴黎举办了四场推介会,扩大了姑苏人才计划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9年姑苏人才计划共受理国内外303人(或团队)申报,同比增长44.3%,立项支持38人(团队)。工业园区、高新区和各市(县)区招才引智工作蓬勃开展,成果丰硕。两级科技部门共引进了161人(团队)来苏州创业,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引才的大格局。2009年我市有9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35人入选省“双创人才计划”,双双名列全省前茅。二是全面推进科技镇长团工作。常熟科技镇长团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科技特派员们很好地发挥了科技政策宣传员、校地合作联络员、科技资源组织员、科技项目辅导员的作用,共建了常熟大学科技园。常熟科技镇长团的成功经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并在全省推广,目前53名科技镇长团成员已全面进驻五市(县)乡镇开展工作,成为我市科技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三是鼓励引导大学生科技创业。2009年我市首次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扶持资金,认定了10个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基地,聘任了55位大学生科技创业导师,举办了“创业姑苏”青年精英科技创业大赛,吸引了国内各高校的115个大学生团队参赛,支持了一批大学生来我市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沧浪科技创业园等15家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
7.科技合作渠道日益拓宽。产学研合作是破解我市科技资源相对缺乏的重要手段,2009年我市产学研工作的内涵进一步提升。一是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产学研活动。第二届中国名校苏州创新合作论坛暨科技成果对接交流会、第五届电子科技服务周、第三届张家港科技节,昆山(重庆)科技产业对接说明会,这些活动在营造氛围的同时取得了实效。二是加强科研机构和科技成果的引进。围绕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与技术需求,组织开展科技企业北方行活动,在引进智能电网产业科技项目、共建研发机构等方面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太仓与上海交大、华东理工、中科院上海分院共建了国家技术转移联盟太仓工作站,吴江与浙江大学、吴中与同济大学、相城与苏州纳米所加强了合作,共建了一批产学研联合体。2009年全市在建和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达到1138项,销售收入近200亿元。三是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加强与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性科技组织的联系,成立了国际工业分包中国联盟苏州分中心;举办了亚太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世界材料高峰论坛、第四届亚洲EA论坛、中国苏州-芬兰科技环保合作洽谈会等。继高新区后,吴中区启动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8.科技惠民工程成效突出。积极组织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工程、农业科技攻关、应用基础研究等计划项目,大力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农业科技集成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市农科院等单位承担的“万亩水稻亩产650公斤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畜禽养殖粪便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模式”等民生项目成效显著,江苏田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健浩荣获“2009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称号。农业创新载体建设取得新突破,市蔬菜研究所成为“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苏州试验站”,张家港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被批准为省级园区,相城新埂村联姻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培育认定了19家市级农业科技型企业,新增6家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由相城的阳澄湖大闸蟹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中国河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常熟的江苏东盾木业集团牵头组建的“中国意杨产业技术战略创新联盟”进展顺利,有望成为全国性的农口技术创新产业联盟。以增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技术储备为目标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得到了农业科技人员踊跃申报,为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特定应用目的的基础性研究渐次展开,增强了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能力。
民生科技工作加快推进。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工作部署,针对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组织实施了一批社会发展科技项目和示范工程。由苏州市循环经济推广中心等单位承担的“电子废弃物及其他相关废物的循环再利用示范工程”项目,通过了省级验收,为我国电子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提供了样板。由常熟富士莱包装材料厂承担的“保持废纸制浆造纸零排放废水持久稳定循环回用技术”,开发出了新工艺,实现了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由市卫生局等单位组织申报的“苏州市农村地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优化及适宜急救技术示范工程”、“常熟市民生服务科技网络示范工程”、“昆山市电路板产业基地废水回用及综合处理研究与示范”等项目,被省科技厅立为2009科技惠民工程重大专项。
9.科技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以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创业投资、公共平台、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完善,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009年全市科技服务业(不含软件)收入超过40亿元,同比增长25%,科技骨干服务机构达169家。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有效推动了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一是加强了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设。2009年全市技术贸易持续增长,技术合同登记1359份,技术贸易额达到14.3亿元。上海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进驻市院校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入驻高校总数已达11家。2009年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举办成果推荐会20场,完成技术交易额超亿元。二是创业投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全市备案创投机构达47家,注册资本117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0%和70%,创投机构管理资金超过300亿元,涌现出苏州创投集团、苏高新创投等有影响力的投资机构。创业投资的发展为我市引进高科技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培育新兴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提升了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南京代办处苏州分理处成立,成为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获批设立的专利代办机构。全市全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5.5万件和3.6万件,列全国大中城市前茅。
10.科学发展观学习深入展开。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结合科技工作实际,紧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技工作新突破”主题,全市科技系统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一是思想认识有了新提高。科技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务来谋划推进科技工作,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把学习实践活动成效落实到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之上。二是工作面貌有了新气象。市科技局机关将2009年定为“企业服务年”,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形成了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应企业之所求的良好风尚。三是工作举措有了新突破,全市科技系统将科学发展理念落实到行动上,努力工作,破解难题,通过落实科技政策、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强化科技金融结合等举措,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