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成效
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成效
残疾人康复工作是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改革开放而被引进、消化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型社会工作。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健康发展不仅对于为残疾人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完善我国社会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十七大”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残疾人康复工作的20多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中,现代康复医学引入华夏,残疾人康复机构从无到有,康复业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项目逐步增加,专业队伍逐渐壮大,工作体系、业务格局、运行机制逐步建立,服务能力日益提高,康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康复事业[1]。1.1 传播了现代康复理念和知识
1988年10月,我国建成了第一个现代化综合性的残疾人康复研究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此后,各省、地、市及部分县相继建立起康复中心、康复站等康复训练服务机构,截止2007年已发展到19600多个。1996年,卫生部发布了《关于综合医院康复科管理规范的通知》,现代康复医学研究和实践开始进入我国。十几年来,国内医科院校逐步开设康复治疗专业,许多医学专业开设了康复医学类课程,大部分综合性医院开设了康复科室,康复医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代康复的理念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康复知识开始得到推广与普及,社会公众尤其是残疾人的康复意识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及其亲属逐步懂得并愿意接受康复治疗和训练,恢复、改善功能,提高社会参与能力。
1.2 初步形成了适合国情的康复工作模式 1.2.1 建立了管理、指导与服务统一协调的社会化工作体系 各级政府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组成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管理、制定规划、筹措经费、协调实施;医疗及康复机构、专业学(协)会和各类专家组成技术指导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培训人员、传授方法、提供咨询服务;依托城乡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网络和残疾人家庭,搭建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工作平台。3个层次各有分工,有机结合,协调运作,初步形成完整、有效的社会化工作体系。
1.2.2 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康复工作业务格局 康复工作业务领域不断拓展,由最初抢救性的3项康复工作,即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和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发展成为包括精神病综合防治康复,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脑瘫、孤独症儿童早期康复,辅助器具适配与供应服务等多个领域,覆盖各个类别残疾人的需要,预防与康复并重的比较完整的业务体系。在大力推进康复工作的同时,还注重开展残疾预防工作,宣传普及优生优育和残疾预防知识。针对遗传、疾病、药物中毒、事故、环境污染和其他致残因素,制定政策规划。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爱耳日”、“爱眼日”和“精神卫生日”等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逐步增强全社会“预防残疾,增进健康”的观念,减少残疾的发生。
1.2.3 重点工程与社区康复相结合,逐步满足残疾人多样化的康复需求 针对广大残疾人最迫切的康复需求,选择聋儿听力语言训练、白内障复明手术、肢体残疾矫治手术、装配假肢和矫形器等受益广、见效快、效益好的项目,作为重点康复工程,集中力量强力推行。同时,大力推进社区康复服务,从康复需求的多样性出发,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推广实用、易行的康复方法,广泛开展康复医疗、训练指导、知识普及、家庭培训、咨询转介等康复服务,点面结合,突出重点,使残疾人普遍受益。
1.3 130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通过组派赴基层医疗队,加强县级医院眼科建设,培训眼科医护人员,实施白内障无障碍区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建立、完善了白内障复明工作机制和技术体系,近600万白内障患者复明,实现了白内障致盲人数负增长的历史性突破。通过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帮助盲人朋友融入社会生活。通过配用助视器,进行视功能训练,30万低视力者走出朦胧世界。
通过普遍开展学前聋儿听力语言训练,为贫困聋儿免费佩戴助听器并补贴康复训练经费,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及术后听力语言训练,帮助25万多个聋儿开口说话,进入普通幼儿园、普通小学接受教育,结束了“十聋九哑”的历史。广泛开展耳聋预防宣传,普及耳病防治知识,提高了公众爱耳防聋意识。
在全国覆盖8亿人口的县(市)推行“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使274万精神病患者得到治疗和康复,被国际社会誉为“世界精神卫生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社会实践”。在31个试点城市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工作,建立康复设施,培训技术人员。
通过为农村贫困残疾人减免费用安装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普及型假肢,实施儿麻后遗症及其他肢体残疾矫治手术,装配假肢、矫形器,帮助170万肢残者改善功能,回归社会。广泛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组派医疗队为麻风畸残者实施矫治手术、配备辅助用具,改善了他们的生存状况。开发研制提供上百品种、近400万件残疾人辅助器具,帮助残疾人改善了功能。
99个国家级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创建,共设立594个各类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建立8014个残疾人康复站,在277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康复科(室),配备社区康复协调员11420名,为86万名基层残疾人提供深入、规范的社区康复服务。365个省级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创建进一步扩大了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受益面。
1.4 奠定了残疾人康复工作持续发展的基础 残疾人康复工作虽然起步晚、起点低、基础薄弱,在起始阶段只能着眼于救急救需,许多工作带有抢救性质,但却在发展的同时就十分注重打好基础,增强持续发展的能力。白内障复明工作逐步由组派基层医疗队到加强县级医院眼科建设,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肢体残疾康复从时效性较强的儿麻矫治手术入手,发展到建立假肢装配点,推广普及型假肢,开展社区、家庭康复训练。各地普遍建立了专业的残疾人康复设施,农村乡(镇)村和城市社区建立康复站点,医疗、保健、预防机构和城乡卫生服务网络积极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建立了技术指导网络,健全了各项康复工作的技术标准和工作规程,培养了一支热爱残疾人事业、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康复人才队伍,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康复服务模式,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实践证明,残疾人康复工作解放了残疾人的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最困难群体的关怀,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树立了我国良好的人权保障形象。
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回顾
2.1 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发展历程 我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大致经历3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残疾人康复工作被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为主要标志,到“九五”末期,为探索积累阶段;第2阶段始于“十五”初期,以第三次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的召开为主要标志,到“十五”末期,为拓展提升阶段;第3阶段始于“十一五”初期,以第四次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的筹备召开为主要标志,到2015年,为全面发展阶段。
2.1.1 探索积累阶段 我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国务院进行了全国首次残疾人状况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残疾人状况亟待改善,康复是他们最迫切的需求之一。这一结果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88年,残疾人康复被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同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成立并开始发挥技术资源中心作用。与此同时,开展抢救性“三项康复”。经过“八五”、“九五”两个五年计划纲要,残疾人康复工作内容从首创之初的“三项康复”扩展到低视力康复、精神病防治康复、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等诸多领域,初步建立起社会化的康复训练服务体系,残疾人康复工作发展的基本格局和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得到发展,康复工作薄弱环节得到加强,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2 拓展提升阶段 进入新世纪,残疾人康复工作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本着坚持一手抓机构建设,一手抓社区康复的工作方向,加强协调沟通,推动政策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康复工作全面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新拓展到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成年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服务和麻风畸残康复等新领域。社区康复真正成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战场,“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成为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基础。2005年,民政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共同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典型示范,以点带面,促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蓬勃开展。在大力开展社区康复的同时,不断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建设,制订机构建设规范化标准和康复人才培养规划,为康复机构建设提供导向,提高康复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提升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影响力和服务面。
2.1.3 全面发展阶段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制定并实施以来,残疾人康复工作不仅继续关注康复面的扩大、康复数量的增长,同时兼顾康复质量的提高,在全面推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康复工作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促进康复工作协调发展方面,首先,推动工作机制的创新,国务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际联席会议、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和国务院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等政府议事机构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工作计划,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政策制订在国家层面上提供了机遇和平台。其次,将残疾人康复工作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工作相结合,社区康复与社区建设、社区卫生的广泛深入开展联系起来,农村残疾人康复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卫生工作的改革联系起来,形成互动,协调推进。第三,积极协调重点工程和社区康复之间的关系,重点工程易于获得政府支持,可以使康复工作亮点频出,也可以带动社区康复的开展;社区康复可以在解决残疾人康复受益面的同时,普遍掌握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为重点工程的开展奠定基础。
在促进康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上,重在建立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长效机制。首先,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政策法规建设。目前,我国在残疾人康复立法方面的条件和时机日益成熟,部分地区以残疾儿童康复为突破口,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今后需要进一步促进有关残疾人康复的地方性、国家性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加强残疾人康复立法调研工作,全面而系统地保障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权利。其次,大力加强康复人才培养,提高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目前全国残联系统已经制定《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2005-2015年)》及实施细则,制定《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员培训学分管理办法》、《社区康复协调员资格认证管理办法》,明确了残联系统康复人才的培养目标、原则、内容、形式、组织管理、考核评估、经费筹措和管理等相关要求。康复工作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各项基础性建设的不断强化,为康复工作的全面发展积蓄着力量。2.2 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基本经验
2.2.1 立足国情,讲求实效 任何一项工作的形成和发展都要以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社会现实为依据,都要符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残疾人康复工作创建之初,面对当时财力有限,技术匮乏,人才队伍和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的现实,只能从抢救性的“三项康复”工作做起。事实证明,这一工作选择起到了救急救需,扶贫帮弱的特殊作用,107万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近6万聋儿开口说话,36万儿麻后遗症患者经矫治手术改善了功能,残疾人的命运从此改变。2.2.2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各级政府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投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关部门摆上日程,纳入职责,组织、实施重点康复项目。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各类民办康复机构快速发展,以多种形式支持、帮助残疾人康复。残疾人康复成为一项各界广泛参与的社会工程。
2.2.3 统筹协调,分类指导 残疾人康复工作必须与社会发展其他领域有机结合,统筹协调。如康复工作与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相统筹,与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相结合。2007年11月,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卫生部力争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是这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统筹能够促进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有力推动康复工作的开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大。这一国情决定了康复工作不能实行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而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东部地区重在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提高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中部地区重在健全康复服务体系,解决康复服务覆盖面的问题,西部地区重在建立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制度,满足残疾人的基本医疗和康复需求。当前,在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各项政策中,也应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其中。
2.2.4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要如期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全面是指康复工作的对象应覆盖不同残疾类型,不同年龄层次的所有残疾人,要针对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提供多样化、针对性的服务。协调是指康复工作不仅要协调不同部门,不同社会发展领域,而且也要与残疾人教育、就业、维权、文化体育等工作相互协调,与各康复工作领域之间相协调,共同推动整个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可持续重点在于使康复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在立法、人才、网络、经费等方面建立保障制度,着眼于长效机制的建立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长远发展。3 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展望
在过去的20年中,残疾人康复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进入新世纪以来,残疾人康复工作发展迅速。20年前,我们关注的是通过重点工程解决残疾人急迫的康复需求。今天,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文明的进步,残疾人康复工作作为残疾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内容,已经到了需要进一步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阶段。面对这一目标,应该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残疾人康复工作体系和一整套组织管理服务网络,但支撑残疾人康复工作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机制体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更深刻的“忧患意识”来自于残疾人庞大的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的局限性之间的张力和矛盾。
第二篇:残疾人康复工作安排
残疾人康复工作安排
残疾人康复工作安排
20xx年残疾人康复工作安排
20xx年,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这一目标,认真抓好社区康复、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康复机构建设和康复人才培养四个重点;加快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十X五”各项康复工作任务;制定“十X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推动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全面快速发展。
一、全面组织实施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
㈠严格按照省下发《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配套实施办法》,认真组织实施好每个康复项目。
㈡指导和督促我市智力残疾儿童,聋儿康复定点机构,做好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工作。
㈢实行精细化管理。依托“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管理系统”这个软件,对“工程”实施实时、高效精细化、销账式管理。
㈣抓质量控制。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抢救性”,可抢救性的内在要求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残疾的可逆性,二是康复的最佳时期,三是康复效果好。这就要求在康复对象上,要选择低龄的,最具康复潜力的,家庭配合的;在医疗康复机构上要选择优质价廉的、积极高负责的;在康复质量上,康复有效率和家长满意率都要达到优良以上;在康复过程中,要定期组织康复效果评估;在康复完成后,要追踪问效、定期回访,真正把事办好,办成政府满意、社会满意,残疾人及亲友满意的“民心工程”。
二、加快残疾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㈠加强康复人才培养力度。结合我市实际,投入专项工作经费,加大康复人才培养力度。一是选拔基层有实际经验康复技术人员参加省级举办的各类专业知识培训班。二是积极组织举办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别的专业技术培训班,着重培养0—6岁实用性康复技术人才。三是各县(市)区要按照省残联下达的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任务,制定培训计划,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
㈡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的建设。对已被省残联确定的智力残疾儿童、聋儿康复机构,要在人才培养、康复设备、训练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三、迎接全国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检查验收
20xx年是创建国家社区示范区验收年,阳新县作为创建全国社区示范县,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验收标准,做好迎检工作。
四、确保全面完成“十X五”康复工作任务,各县(市)区残联要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攻克任务完成有困难的康复项目,确保全面完成省和市级下达的各项康复工作任务。
㈠做好终期检查、自查工作。按照国家残疾人事业“十X五”规划和国家彩票公益金项目,对贫困精神病患者救助、聋人康复训练、残疾人辅助器具发放、假肢安装等项目的要求,完善受益对象的数据库和档案资料清理归档,在各地做好自查工作的基础上,由市康复办择期进行抽查。
㈡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实施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做好贫困白内障患者筛查工作。
㈢在各康复项目实施过程中,注意收集典型事迹和康复成果资料,为将要进行的“十X五”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表彰做准备。
五、谋划好“十X五”残疾人康复工作
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调研,为“十X五”期间残疾人康复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康复工作计划。
第三篇:残疾人的康复工作
残疾人的康复工作
残疾人康复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多学科、多领域,涉及法律法规、制度设计、政策制定、工作规范、科技研发等多个层次,卫生、人口计生、民政、教育、劳动与人力资源、工商、公安和残联等多个部门,其中,卫生部门的主导作用是很突出的。
据我区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区有残疾人1.49万人。按照中国残联对于残疾人康复需求的推算要求,全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应为0.9万人。2014年,全区进行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已经建有康复需求档案的残疾人有0.85万人,其中持证残疾人0.6万人。在0.6万人中,视力残疾人0.03万人;听力言语残疾人0.12万人;智力残疾人0.04万人;肢体残疾人0.38万人;精神残疾人0.06万人。
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卫生、民政等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实施了康复救助、社区康复达标等重点项目,扩大了康复服务覆盖面,全面提高了我区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自2012年以来,全助区有2.2万残疾人得到了机构训练、假肢装配、白内障复明、辅助器具配发等基本的康复服务,其中,有1.4万贫困残疾人得到了康复救助,初步满足了残疾人基本的康复需求。
残联要针对各个专业政府部门进行的医疗康复、教育康复、社区康复和职业康复做具体的配合工作。配合的目标要以完成专业政府部门的康复工作任务为导向。配合的方式方法主要有:
1、通过残疾人建档立卡,摸清相关的康复需求;
2、经费支持或者购买其专业服务;
3、开展相关的残疾康复知识的宣传;4,购买服务要组织专家进行服务评审;
5、通过人大、政协提案的方式督促、提醒各专业部门重视和履行康复工作的职责。
具体而言,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残联组织系统主要职责:
1、健全组织机构。目前,全区6个街道63个社区,共配备兼职残联理事长、专干、残疾人专职员73名,社区康复协调员53名,做到了基层康复管理人员配备到位,社区康复协调员配备率达到100%。
2、保障康复工作资金。2002年以来,区财政投入经费累计***万元(以前投入多少,宋科不知道,叫问杨阳),实现年均递增**%以上(中残联要求按辖区人口每年人均0.3元的要求投入康复经费)。卫生、人口计生、民政、教育、劳动与人力资源、工商、公安也投入了相应的康复资金。但从总体上看,我区康复经费做到了财政为主、多渠道投入、逐年增长,有力保证了各项康复工作的顺利开展。
3、建立服务网络。目前,我区残联系统建有1个区级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3个街级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发挥龙头示范和辐射指导作用。全区康复服务网络依托和平区中医院、劝业场街社区医院、南营门卫生院、天津安定医院和特教学校,建立了区级视力、智力、听力言语、精神、肢体和辅助器具康复资源中心,在辖区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普遍设立康复服务指导站、康复站。街道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实施率达到100%,残疾人康复服务建档率达到99.7%,康复服务有效转介率90%以上,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83.76%。在视力残疾康复、残疾儿童康复、肢体残疾康复、精神残疾康复和辅助器具服务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白内障致盲患者手术率达到100%以上,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配置率达78.54%,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率达到90%以上,残疾儿童机构训练率达到80%以上。
4、康复救助。我区在民政、卫生等部门的配合下,开展了白内障手术、假肢装配、辅助器具配发、残疾儿童进机构训练、贫困精神病人和成年智力残疾人减免费康复训练、家庭无障碍改造等康复救助工程,受益贫困残疾人累计达到**万多人,有效满足了贫困残疾人的医疗康复需求。
根据20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康复”部分第20条的规定,残疾人康复器械、辅助器具的研制、生产、供应、维修服务的任务明确划给政府有关部门,不属于残联康复工作的范畴。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逐步将符合规定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内容,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即医疗康复应该由卫生部门负责。还有教育康复,残疾儿童少年的特殊教育是康复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教育部门承担了学龄儿童少年的特教工作。“高中阶段特殊教育,普通高等学校开办特殊教育专业”也是由教育部门承担的。同样,依照残疾人保障法第17条规定,残联组织不宜承担社区康复工作责任。因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指导城乡社区服务组织、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康复工作。”残联只能负责组织和指导“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而不能组织和指导城乡社区服务组织、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开展社区康复工作。而社区康复的主体工作是由民政部门主管的城乡社区服务组织和卫生部门主管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开展的,按照残疾人保障法第15条、17条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为残疾人康复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并分阶段实施重点康复项目,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残联作为“政府和有关部门”中的“有关部门”,在“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并分阶段实施重点康复项目”上,在“采取多种形式对从事康复工作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向残疾人、残疾人亲属、有关工作人员和志愿工作者普及康复知识,传授康复方法”上,都具有康复工作的责任。残联自主进行的专业服务项目,目前集中在聋儿语训、盲人定向行走、低视力康复和智力残疾康复、肢体康复、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等领域。
其他部门的职责不好说,说多了,得罪其他部门。
第四篇:残疾人康复工作安排
2011年,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这一目标,认真抓好社区康复、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康复机构建设和康复人才培养四个重点;加快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项康复工作任务;制定“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推动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全面快速发展。
一、全面组织实施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
㈠严格按照省下发《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配套实施办法》,认真组织实施好每个康复项目。
㈡指导和督促我市智力残疾儿童,聋儿康复定点机构,做好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工作。
㈢实行精细化管理。依托“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管理系统”这个软件,对“工程”实施实时、高效精细化、销账式管理。
㈣抓质量控制。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抢救性”,可抢救性的内在要求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残疾的可逆性,二是康复的最佳时期,三是康复效果好。这就要求在康复对象上,要选择低龄的,最具康复潜力的,家庭配合的;在医疗康复机构上要选择优质价廉的、积极高负责的;在康复质量上,康复有效率和家长满意率都要达到优良以上;在康复过程中,要定期组织康复效果评估;在康复完成后,要追踪问效、定期回访,真正把事办好,办成政府满意、社会满意,残疾人及亲友满意的“民心工程”。
二、加快残疾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㈠加强康复人才培养力度。结合我市实际,投入专项工作经费,加大康复人才培养力度。一是选拔基层有实际经验康复技术人员参加省级举办的各类专业知识培训班。二是积极组织举办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别的专业技术培训班,着重培养0—6岁实用性康复技术人才。三是各县(市)区要按照省残联下达的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任务,制定培训计划,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
㈡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的建设。对已被省残联确定的智力残疾儿童、聋儿康复机构,要在人才培养、康复设备、训练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三、迎接全国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检查验收
2011年是创建国家社区示范区验收年,阳新县作为创建全国社区示范县,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验收标准,做好迎检工作。
四、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康复工作任务,各县(市)区残联要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攻克任务完成有困难的康复项目,确保全面完成省和市级下达的各项康复工作任务。
㈠做好终期检查、自查工作。按照国家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和国家彩票公益金项目,对贫困精神病患者救助、聋人康复训练、残疾人辅助器具发放、假肢安装等项目的要求,完善受益对象的数据库和档案资料清理归档,在各地做好自查工作的基础上,由市康复办择期进行抽查。
㈡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实施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做好贫困白内障患者筛查工作。
㈢在各康复项目实施过程中,注意收集典型事迹和康复成果资料,为将要进行的“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表彰做准备。
五、谋划好“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
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调研,为“十二五”期间残疾人康复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康复工作计划。
第五篇:残疾人康复
残疾人康复
一、概念:由于躯体功能或精神心理的障碍,不能或难以适应正常社会的生活和工作的人。因病致残称病残。因伤致残称伤残残。残疾人应当得到社会的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在家庭生活、教育、就业、住房、参加政治社团、利用公共设施、谋求经济自主等方面,有权充分参与社会并获得和健全人同等的机会。
对致残的10大原因(疾病、遗传变异和先天畸形、营养不良、药物毒物伤害、社会和家庭变革中的心理冲击、交通事故、职业病和职业劳动事故、环境污染、自然灾害、战争)应进行有地区针对性的逐年的统计分析,为地区具体的预防决策提供依据。另外,从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两个方面,推行综合性的两级预防方案,并使之逐步落实。儿童残疾预防的关键是控制先天性及遗传性疾病。严格控制近亲结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妊娠遗传学检查,是预防工作的中心。
二、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
一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b.意识消失;
c.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d.社会交往完全丧失。二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c.不能工作;d.社会交往极度困难。三级伤残划分依据a.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c.明显职业受限;d.社会交往困难。四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c.职业种类受限;d.社会交往严重受限。五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c.需要明显减轻工作;d.社会交往贫乏。六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b.各种活动降低;c.不能胜任原工作;d.社会交往狭窄。七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b.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c.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d.社会交往降低。八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b.远距离流动受限;c.断续工作;d.社会交往受约束。九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b.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c.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十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b.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c.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三、截瘫患者的护理
截瘫病人恢复期较长,往往会产生急躁悲观情绪,对治疗信心不足,影响疗效,家庭护理人员及亲友则应从各方面倍加关心体贴、耐心照料,帮助病人正确对待自 己的疾病,使病人逐步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病情好转。预防并发症
1.保持褥单及下身衣裤清洁、干燥、平整,易患褥疮的部位要垫以橡皮气圈(充 气1/2-1/3即可)、环形棉花或泡沫塑料圈垫。做到四勤: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换衣。通常每2-4小时翻身一次,用温水或50%酒精做局部按摩,每天至少一次。失去知觉的肢体不宜滥用热敷。必须用热水袋时其温度不宜超过 50℃,不能直接贴近皮肤以免烫伤。天冷时注意肢体保暖。如已有皮肤湿疹或早 期褥疮,可用红外线灯(白炽灯)照射,每次15分钟,每天3次,以促使干燥收 敛。必要时用新鲜鸡蛋内膜结合氟哌酸外敷治疗褥疮效果更佳。
2.预防便秘,饮食应含粗纤维,多饮水,定时排便。也可于晨起空腹时饮用热饮 料,促进肠蠕动而刺激直肠上端内容物往下蠕动以协助排便,必要时帮助患者用手 指挖出肛门内粪块。如腹泻应及时清洁肛部,涂擦油膏,以保护肛周皮肤。
3.有尿失禁应随时更换尿布,保持被褥清洁干燥,每天清洁尿道口,预防感染。恢复期积极进行瘫痪肢体按摩与被动运动,进行功能锻炼,预防肢体挛缩畸形,延 缓或减轻肌萎缩的发生。
四、偏瘫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偏瘫的治疗除了必要的药物介入外,主要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治疗、心理治疗、文体治疗、传统的物理疗法、祖国传统医学等。运动疗法:是通过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来改善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的总称。主要内容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强肌力训练、姿势矫正训练和神经生理学疗法等。脑血管病患者约有80%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主要是偏瘫痉挛模式,也就是我们常看到的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痉挛模式。在脑血管病卧床期,主要进行体位转换、被动运动、保持良肢位、起坐训练以减少压疮、关节挛缩等并发症,为日后康复训练打好基础;在离床期应进行坐位训练、平衡训练、起立训练等促使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提高;在步行期则主要以步行训练改善步态为主。为了增进运动功能进行的运动训练,常采用多种治疗技术的综合方法及运动再学习疗法,以达到恢复肢体运动的目的。
作业疗法:是运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为治疗手段来改善和补助患者功能的方法,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自理、工作、休闲等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是有利于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理想方法。它主要包括机能障碍的评价与训练、认知和知觉训练、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训练、自助具的选择制作、环境改造的设计和指导、开具轮椅处方等等。它和运动疗法的理论原则是相同的,所不同之处在于它将肢体需要的运动设计成一项作业活动,比如说利用陶艺制作来训练手指的精细动作,这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兴趣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
语言治疗:约有22%-32%偏瘫者伴有语言-言语障碍,因此,语言训练必不可少。语言训练人员应先根据患者的语言情况和病变部位诊断出障碍类型,然后运用不同的方法,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途径的刺激引发并强化患者的正确语言反应。
心理治疗:身体的残疾和功能的障碍常引发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并且疾病本身也会造成记忆力、注意力及定向能力等方面的认知障碍。有效的心理治疗能增强患者的学习能力和主动参与精神,主要方法为支持性心理治疗、理性情绪疗法和行为疗法等。
文体疗法:是采用体育运动项目及娱乐项目对患者进行训练,使患者的身体机能得到改善、提高,并且可以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的一种方法。这对于提高身体运动素质,增强体质和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轮椅技巧、偏瘫体操和各种球类是主要内容。
传统的物理疗法:对偏瘫的康复也有特殊的作用。尤其水中运动疗法是通过水的浮力等作用,使患者的肢体在水中更容易完成正确的运动。
祖国传统医学早已用于治疗偏瘫,特别是利用针灸配合肢体运动具有独到之处。
五、残疾人及其亲友如何参与康复训练?
首先应从感情上对残疾人予以支持和理解,使其感到家庭和亲友的关爱及依恋,并及时引导残疾人的不良心理反应,如内疚、焦虑、失望等,帮助增强战胜残疾的信心和勇气。因为,只有在健康、良好的心理状况下进行康复,训练效果才可能最理想、有效。
由于残疾人亲友最了解残疾人,也是康复训练全过程最忠实、可靠的督促、监护和辅助训练人,因此,应积极配合和参与医学康复人员制定康复目标、进行康复评估、实施康复训练计划,并应尽可能多的利用各种方式学习与其残疾有关的医学、康复理论知识和训练技能,有条件的话最好能接受专业的培训指导,以便掌握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技术,在家庭和社区中帮助残疾人进行长期的康复。残疾人亲友还应学会观察残疾人的一些常见病情及残障变化,在训练中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和向康复人员报告,以避免因某些病情发生变化,却未能及时报告、处理而导致残障程度加重和出现意外,如脑血管病后遗症再次发生脑梗塞或脑出血等。另外,在协助康复人员实施康复训练时,应做到耐心、细致,既不能急于求成,也应适当调整训练速度,以保证其训练效果。特别要提请注意的是训练中的安全保护措施非常重要,残疾人在家庭使用的专用康复设施一定要牢固,并经康复人员认可,以防止残疾人在训练时摔倒和发生意外。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