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上好一节感觉统合课
如何上好一节感觉统合课
我园开展幼儿感觉统合训练的活动已有多年的时间,这是一项深受广大幼儿喜爱的活动。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应强调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发展的影响,感觉统合训练活动正在立下汗马功劳。我园的感觉统合训练活动面向全体幼儿,根据各年龄段的幼儿发展特点的不同,体能的不同,我们制定出符合各年龄段训练活动的学习计划,以发展带提高,针对个别感觉统合失调的幼儿,我们悉心指导,以求得到每一个幼儿在不同程度上的统合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上好感觉统合课是幼儿感觉统合能力提高的基础,那么如何上好一节感觉统合课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1)首先要熟读教案,了解本阶段、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之处并找出解决方法。
(2)其次准备活动中所需的器具,掌握器具的使用方法、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3)然后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将教学目标安排到活动中。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做到心中有数。设想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4)以上三点都应该根据本班幼儿能力进行准备,所以了解幼儿是我们完成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运用感觉统合理论分析幼儿,了解幼儿的不足之处,掌握幼儿能力提高训练方法,以便幼儿能力在训练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第二、完成教学环节。授课过程分为:
(1)引导过程,引起幼儿的参与兴趣,为整个训练活动做好准备活动。感觉统合课多以游戏形式出现,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的进行练习,使幼儿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所以,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训练氛围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安排一定的情境,让幼儿更愿意参与到其中。
除此之外,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感觉统合训练多是身体的大肌肉运动,在正式活动开始前应安排一定的准备活动,让幼儿身体的关节活动开,避免对幼儿身体造成伤害。
(2)讲解活动的操作方法,并请个别幼儿示范。讲解要简明,示范的动作要标准。
讲解中教师要使用幼儿易懂的语言,简单、有效的让幼儿掌握动作的要领。示范的动作一定要标准,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良好的训练效果。
(3)全体幼儿进行练习。根据情况我们在训练中可采用个别与集体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在活动中注意幼儿的安全。注重个别幼儿的训练。两位教师的配合,使全体幼儿都能活动起来。(4)总结授课的重点,检验授课效果,了解幼儿掌握情况。
第三、授课完成后的反思。总结是我们能力提高的基础,在教学环节结束后,我们还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记录。记录每名幼儿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作为下次训练的依据。
(2)分析原因。分析教学环节中的优点与不足,对今后的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第四、与家长进行沟通,根据幼儿情况对其提出训练建议。
向家长反应幼儿在园的训练情况,让家长也能够了解幼儿能力的发展,并学习提高幼儿能力的方法,使幼儿在家中也能够得到良好的训练,对幼儿能力的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五、园中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个别训练。
进行的训练可以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所以除在课上的训练外,还应该利用更多的灵活时间对班内的个别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使个别幼儿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按以下的教育原则进行:
1.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室内活动场所,在游戏中进行快乐教学。
2.给孩子们自由选择项目的权利,根据幼儿的自然活动,调动他们活动训练的积极性,从自选动作过渡到规定动作,以此调动他们的参与兴趣。
3.在训练活动中,大多数幼儿感到快乐、轻松、主动性强,而个别幼儿会恐惧、害怕、紧张。为此,我们以强带弱,在演示活动中,给予弱者更明确的意见、鼓励和帮助。如大滑梯上小滑板滑下,会先演示给他们要领,扶他们一起下来,这样,他们会有一定的安全感,和尝试一下的愿望。由此,他们在活动中会增强信心,为他们建立了自然情绪,也避免了对弱小的幼儿的弃之不顾。
4.通过多样翻转的活动,使幼儿在平衡感、触觉感、手脚及身体协调方面,前庭固有感觉、投、拍、爬等方 面,有着乐此不疲的兴趣,以完成其训练目标。
5.建议家长与幼儿园同步地进行训练活动,让幼儿尝试多种身体体验,帮助他们在一起感觉中感受到身体的多种体验,并帮助他们控制自己的身体感觉、健康发展。
6.要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对幼儿同步地进行活动常规的培养、器材的摆放及游戏场地的规则、自我防护的要求。
7.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加强幼儿的意志品质的培养,表扬他们的勇敢、自信、相互学习、欣赏、互相友好的态度,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调动他们各种优良品质并加以赞扬,使他们感到自信、快乐,使身心健康发展。
以上内容与大家共同探讨、研究,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感觉统合训练的全面推广而努力。
感觉统合(Sensory Lntegration)是由美国 South Colifornia University 的心理学博士 Jean Ayres 于 1969 年提出的崭新的幼儿教育概念。
它是指个体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视、听、触觉等),在中枢神经中形成有效的组合的过程。
我国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相当严重,它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儿童的智力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障碍,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心理素质差等。
实施儿童感觉统合教育,可以纠正和治疗这些症状,先从单纯的各种感觉发展到初级的感觉统合,即身体双侧的协调、眼手协调、注意力、情绪的稳定及从事目的性的活动,进一步发展到高级的感觉统合,即注意力集中、组织能力加强,自我控制、学习能力、概括和推理能力不断发展
感统的训练内容
感觉统合训练包括提供前庭、本体和触觉刺激的活动。训练中指导儿童参与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是对儿童能力的挑战,要求他们对感觉输入作出适应的反应,即成功的有组织的反应。新设计的活动逐渐增加对儿童的要求,使他们有组织的反应和更成熟的反应。在指导活动目标的过程中,重点应放在自动的感觉过程上,而非指导儿童如何作反应。在一个学习活动中,涉及的感觉系统越多,学习的效果越好。
感觉统合训练过程几乎总是让儿童感到愉快,对儿童来说,治疗就是玩,成人也可以这样认为。但训练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因为训练中有老师或训练人员的指导,儿童不可能在没有指导的游戏中取得效果。设计一个游戏气氛不只是为了愉快,而是让儿童更愿意参与,从而他们从训练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为儿童获得一个肯定的成长经验而设计这样一个训练。
训练前先由家长填写感统测评表,然后依据小海龟北京总部专家制定的感统训练计划,通过一些特殊的训练器材,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做到针对学习与生活中感统失调的儿童的对症训练。
形式:为幼儿创建丰富多彩的室内活动场所,在游戏中进行快乐教学。
方式:给孩子自由选择项目的权利,根据他们的自然活动,调动他们的活动训练的积极性,从自选动作过渡到规定动作,以此调动他们的参与兴趣。
方法:通过多样活动,使孩子在平衡感、触觉感、身体协调方面,前庭固有感觉、本体感、视觉等方面,有着乐此不疲的兴趣,以完成其训练目标。
对年龄幼小的儿童,我们在活动中,本着适应幼儿平等游戏特点的原则,用带领引导的方法与幼儿沟通互动,以此帮助他们体验各种活动而达到训练目的。
感统的训练宗旨:
我们针对在学习与生活中感统失调的儿童对症训练,训练前先由辅导员测查孩子的感统失调的种类和程度,然后制定训练课程,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器材,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
为幼儿创建丰富多彩的室内活动场所,在游戏中进行快乐教学。
给孩子自由选择项目的权利,根据他们的自然活动,调动他们的活动训练的积极性,从自选动作过渡到规定动作,以此调动他们的参与兴趣。通过多样翻滚的活动,使孩子在平衡感、触觉感、手脚及身体协调方面,前庭固有感觉、投、拍、爬等方面,有着乐此不疲的兴趣,以完成其训练目标。
对年龄幼小的儿童,我们在活动中,本着适应幼儿平等游戏特点的原则,用带领引导的方法与幼儿沟通互动,以此帮助他们体验各种活动而达到训练目的。
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加强孩子的意识品质的培养,表扬他们的勇敢、自信、相互学习、欣赏、互相友好的态度,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调动他们的各种优良品质并加以赞扬,使他们感到自信、快乐,使身心健康发展。
训练目标
感觉统合训练是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采取交互式的训练来对儿童的记忆及思维进行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的一般目标
1.提供给儿童感觉信息,帮助开发中枢神经系统; 2.帮助儿童抑制或调节感觉信息;
3.帮助儿童对感觉刺激作出比较有结构的反应。一般经过3个月的训练或持续的训练,都会取得明显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记忆能力、运动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绪等方面都会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
感觉统合训练原则
1、提供给儿童感觉信息,帮助开发中枢神经系统;
2、帮助儿童抑制和调节感觉信息;
3、帮助儿童对感觉刺激作出比较有结构的反应,最终目标是达到儿童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如行为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
4、训练当中要让儿童感到快乐而不是压力;
5、训练中儿童是主角,要尊重儿童对感觉刺激的需要和选择;
6、通过控制环境给儿童以适当的感觉刺激,从而改善其感觉统合能力,使儿童能作出适应性反应,不要教孩子如何做;
7、训练过程中,给孩子以积极的反馈,并与家长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
感统训练的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同时给予儿童视、听、触、关节、肌肉、前庭等多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儿童注意力集中程度、运动协调能力、情绪稳定和提高学习成绩等都具有明显效果。
一、感觉统合训练对脑神经生理抑制具有改善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主要通过改善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使运动速度和稳定性都得到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协调能力增强。感觉统合训练对提高儿童精细操作能力、视觉辨别能力和反应能力均有明显作用。同时能有效的提高有意注意力。
二、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协调能力。
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运动平衡能力差及动作不协调效果显著。对那些运动协调能力差的儿童,训练后能得到显著改善。从而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形成良好的自信心有关键性的作用。
三、感觉统合训练可提高儿童学习成绩,改善其厌学情绪。
感觉统合训练不仅是对生理功能的训练,还涉及心理、大脑、和躯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儿童通过训练可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开发内在驱动力。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行为集中训练后,动作变协调,情绪变稳定,注意力改善,对于学习困难的儿童,参加感统训练后能促进内在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运动训练协调感觉统合 有针对性的训练
感觉统合的训练主要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训练,可细分为触觉、前庭平衡觉、运动感觉等等项目的训练。具体介绍如下:
▲触觉训练
强化皮肤、大小肌肉关节神经感应,辨识感觉层次,调整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度。
使用器械:按摩球、波波池、平衡触觉板。
适应症:爱哭、胆小、情绪化、怕陌生、笨手笨脚、怕人触摸、发音不正确、偏食、挑食、注意力差、自闭、体弱多病等。
▲前庭平衡觉训练
调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经体系自动反应机能,促进语言神经组织健全、前庭平衡觉及视听能力完整能力。
使用器械:圆筒、平衡踩踏车、按摩大龙球、滑梯、平衡台、晃动独木桥、袋鼠袋、圆形滑车。
适应症:身体灵活度不足、姿态不正、双侧协调不佳、多动、爱惹人、语言发展迟缓、视觉空间不佳、阅读困难、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方向感不明、学习能力以及习惯培养不起来。
▲弹跳训练
调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觉神经体系,强化触觉神经、关节信息,促进左右脑健全发展。
使用器械:羊角球、跳床。
适应症:站坐无相、姿态不正、情绪化、身体灵活度不够、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发展迟缓、阅读困难、胆小、情绪化、笨手笨脚、视觉判断不良、触觉发展不佳、关节信息不足。
▲固有平衡训练
调整脊髓中枢神经和对地心吸力的协调,强化中耳平衡体系,协调全身神经机能,奠定大脑发展基础。
使用器械:独脚椅、大陀螺、脚步器、竖抱筒。
适应症:坐无坐相、站无站相、多动不安、容易跌倒、脾气急躁、好惹人、语言发展不佳、缺乏组织力及推理能力、双侧协调不良、手脚不灵活、、自信心不足。
▲本体感训练
强化固有平衡、前庭平衡、触觉、大小肌肉双侧协调,灵活身体运动能力、健全左右脑均衡发展。
使用器械:跳床、平衡台、晃动独木桥、滑板、S形垂直平衡木、S形水平平衡木、圆形平衡板。
适应症:语言发展迟缓,笨手笨脚、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安、情绪化、组织力及创造力不足。董燕梅
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就是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介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我们本身的反应,又是一个新的回馈刺激,提供大脑有关我们行为的信息,帮助我们发展出更有效的行为反应。籍着这种持续不断的感觉统合过程,大脑的分工愈来愈精细,功能愈来愈好,个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就愈来愈强。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从身体各感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大脑的不同部位必须经过统一协调的工作,才能完成人类高级、复杂的认识活动,包括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概括和理解能力。当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综合发生问题时,就会使机体不能有效运作,称为感觉统合失调,主要分为平衡统合、触觉统合、本体感统合、视觉和听觉统合五大方面。
对于感觉,人们一般比较关注视觉、听觉和嗅觉,但实际上人类自下而上需要的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觉是触觉、前庭平衡觉和运动觉。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等方面的感觉。前庭平衡觉是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来探索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位及身体的平衡。运动觉(又称深感觉)是来自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韧带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
人类的各种感觉是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几乎有80%的学习是在婴幼儿时期进行的。因此,应该重视孩子的早期运动能力训练。若孩子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现象时,会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活动带来不便,因此家长应对这方面加以重视。感觉统合训练是通过特殊、专业的器械,配上特殊设计的活动刺激矫正失调孩子的神经系统的不协调现象。感觉统合能力的提升能综合培养孩子各方面技能 ,锻炼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优秀品质,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孩子是个有机体,只有大脑及身体感官的组合互动,才能形成学习能力。
二、感觉统合的功能
综合起来说,感觉统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组织功能。我们身上的不同感官,把内外世界的众多感觉刺激传递到脑中,这众多的感觉刺激各有各的传入和传出通道,在此情况下,人要根据这些信息顺利进行活动,脑就必须把这些感觉信息组织好。脑部一方面对各种感觉刺激做出反应,下达指令;另一方面又要对各种感觉信息做综合处理。如果各种感觉信息传入和传出的通道畅通,整体协调得当,人的神经系统就会利用这些纷繁的感觉刺激来形成认知、动作等各种适应性活动。这便是感觉统合的组织功能。
(2)检索功能。输入人脑的感觉刺激是非常多的,人脑在意识水平上不可能对此都做出反应。而感觉统合把各种信息中最有用、最重要的那部分从中检索出来,以供脑使用。脑对统合过的主息进行反应,就更为准确、及时。
(3)综合功能。感觉是局部的、分散的,而外部世界常常是以整体的形式呈现给人的,感觉统合的功能便把各种感觉综合,形成整体。
人是如何形成对一个苹果的认识的?对苹果的感知是由眼睛、鼻子、嘴巴、皮肤、手指以及关节等各种感觉器官共同来完成的,但是为什么我们会形成一个苹果的整体认识,而不是许多人?这是因为人对苹果的各种感觉刺激进行了统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苹果。
(4)保健功能。如果一个人的感觉统合很好,他就能很好地适应内外环境,人就会产生胜任、满足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感觉
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加强孩子的意识品质的培养,表扬他们的勇敢、自信、相互学习、欣赏、互相友好的态度,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调动他们的各种优良品质并加以赞扬,使他们感到自信、快乐,使身心健康发展。
感觉统合训练特点是以游戏的方法使幼儿乐意参加,训练的关键在于控制感觉的输入,着重于深部感觉中的触觉、前庭觉、本体刺激,感觉统合训练还涉及到幼儿心理、大脑和躯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只是一种生理上的功能训练,幼儿在训练中获得熟练的感觉,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感觉统合训练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幼儿的实际情况组织适宜的活动
感觉统合的器械有很多,而且每种器械都有不同的玩法,如:海洋球游戏、大龙球压滚游戏等可以促进触觉功能的发展;平衡台、滚筒、吊揽等可促进前庭功能的发育;跳床、滑板、拍球等对于身体协调能力有促进作用等。教师在制定计划时要切实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制定相应的计划。如环节的设计要做到动静交替,要科学合理同时在活动中还要注意安全性。
2.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到快乐
感觉统合指导最重要的是培养幼儿想做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到快乐使感觉统合训练的基础。教师设计的游戏方法如果让孩子感到挫折、害怕或痛苦,轻则会使学习遭到失败,重则会产生副作用,因此在活动中要丰富有趣。如在活动中以游戏的形式创设一些故事情节,儿歌、诗词等让幼儿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及时使用鼓励,有效的化解孩子对器械使用中的焦虑和紧张,让孩子逐步认知自己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建立足够的自信心,而且又能结合身体和大脑的协调反映,可以协助幼儿的感觉运动的自我健全发展。如张霁霞老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就充分体现了让幼儿有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
3.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学习常规
幼儿园的感统教学不同于其它机构的感统训练是一对一的训练,幼儿园上感统课最少也有15个孩子,幼儿多,有些器械不够安全。因此建立良好的教室常规是幼儿正常训练的保证,教师应制定一些教室的常规要求,如器械的摆放,活动时有秩序的排队,每种器械玩多少次等,使幼儿建立良好的秩序感和规则意识。
大笼球
A 俯卧大笼球,头抬高,双臂平伸 B 俯卧大笼球拿东西; C 坐在大笼球上,弹跳;
D 仰躺大笼球,双臂自然夹球。
蹲起站 宝宝双脚并拢,保持上身直立,臀部完全放松下蹲,然后起立。
钻山洞 爸爸和妈妈手、脚分别着地,形成两道拱形门,让宝宝背驮着沙包爬过去。
第二篇:感觉统合课考点整理
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
一、概念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3.神经可塑性理论:指神经系统在结构或功能上发生动态变化以适应不断改变的内外环境的特性,这一特性体现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动物的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以及在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代偿和修复过程中。
4.丰富环境刺激理论:是指具有可操作的多个物品、社会整合因素刺激与体力活动(或运动)的联合体的特征性环境。5.运动控制理论:包括神经系统和运动有关的组织结构,以及实施运动的骨、关节、肌肉组织等。正常运动控制是指中枢神经系统运用现有及以往的信息将神经能转化为动能,并使之完成的有效的功能活动。
6.感知觉训练:是指对一些有各种障碍或功能限制的儿童,通过特别的训练使其感知觉、智力、情感等各个方面的以改善,并掌握相关技能的方式。
7.感觉统合: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基础。
8.被动训练:训练对象被动进行训练活动的训练方法。训练人员主导训练活动,儿童受限制程度较高,它在促成儿童尽快适应训练要求、掌握训练规划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9.主动训练:儿童能够根据训练人员的安排,独立自主开展训练活动的训练方法,有2个前提: 1.2.儿童要有较为强烈的实现训练目标的愿望和动机,能自觉组织自身的心智资源,有效地控制行为定向于训练活动上。儿童掌握了训练活动的操作要领,并且具备防止意外发生的意识和应对措施。
10.助动训练:儿童在训练活动的某些环节得到他人协助的训练方法。儿童掌握训练活动的意识和能力较被动训练大为增加,但在训练的环节存在问题,需要训练人员的支持和帮助。
二、解答
(一).各类特殊儿童感知觉特点:
1.智障儿童感知觉特点表现:(1)感官的感受性普遍较差;
(2)感知速度慢、范围窄、容量较小;
(3)感知分化较弱,主动选择性差;(4)感知恒常性、整体性差,感知水平和质量都低于健全儿童;
(5)在感知动作协调性方面比健全儿(6)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发展较落后。
2.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儿童特点:(1).智力基本正常
(2).较好的运动能力
(3).沟通交流有障碍但不严重
(4).注意力存在缺乏
(5).多动—冲动
3.自闭症儿童感觉异常的表现:(1)视觉方面:害怕与人目光接触,却过分留意其他外在光线的转移;
(2)听觉方面: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却喜欢自己制造声音;
(3)触觉方面:对痛觉、寒冷、烫凉等表现,或者敏感或极迟钝,有些还会出现严重自伤
(4)感知恒常性、整体性差,感知水平和质量都低于健全儿童;
(5)在感知动作协调性方面比健全儿童差;(6)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发展较落后。4.学障儿童感知觉异常的表现:
(1)难以从背景中察觉出对象,在视觉识别或听觉理解方面困难;
(2)空间知觉发展很差,在判断举例、方向和大小方面有困难,难以区别部分与整体、左与右等;(3 走、跑姿势不佳,动作协调性差,不自然,常常表现为同手同脚;(4)运动技巧差,不灵活,动作不是太快就是太慢,常常跌倒,撞伤自己;(5)眼手协调不好,经常打翻东西,弄脏或损坏作业本;(6)本体感较差,身体或肩部肌肉僵硬,不能放松。5.脑瘫儿童特点:
1.运动方面,整体运动能力差、姿势异常;
2.感知能力,存在视觉、听觉异常,触觉、前庭觉异常敏感或吃端,本体感觉不足,一项或几项感觉异常; 3.言语语言方面,出现构音障碍,发音不清,肿着完全无言语能力;
4.身体状况,身体状况较差,多瘦弱、免疫能力弱、体质差,可能还伴随其它疾病。
(二)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的意义:
1.协助特殊儿童充分发挥其感官功能,形成敏锐的感觉反应。
2.促进特殊儿童感知活动能力的协调发展。3.协助特殊儿童提高其独立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质量。
4..培养特殊儿童利用感知能力去探索环境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5.养成特殊儿童欣赏美好生活的意识。
6.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其融入社会。
(三)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原则(也可以是注意):
1.目标导向原则
2.理论指导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综合性原则
6.因人而异原则
7.激励强化原则
8.效果反馈原则
(四)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的实施程序:
1.评估特殊儿童感知觉能力
2.拟定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的方案
3.设计训练活动
4.安排训练环境及分析
5.实施训练与评估
6、进行反馈评估,检测训练效果、情况
(五)感知觉能力的评估工具: 标准化评估工具:
1.希—内学习能力测验
2.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3.韦氏儿童智力测验
4.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5.中国儿童发展量表
6.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7.PPVT图片词汇测验 非标准化评估工具:
1.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2.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
3.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
4.Berg平衡量表
(六)评估内容:筛查性评估、诊断性评估、过程性评估、终结性评估(评估内容:视、听、触、味、嗅觉能力、本体觉、前庭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时间知觉能力)
(七)评估方法(P67-68):测验法、直接观察法、晤谈法、评定量表
(八)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的方法(书P106-114):
1.游戏训练法:是一种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训练特殊儿童感知觉能力的主要方式。(目的是通过游戏的趣味性,激发特殊儿童的好奇心、兴趣及参与意识,从而完成训练任务,实现训练目标,提高特殊儿童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2.感觉统合训练法:是一种以神经发展及神经生物学为基础而发展出来的治疗方式。该法通过设计轻松有趣的游戏刺激儿童的感觉神经,强化儿童的学习效果,并协助老师和家长了解儿童的特性及个别的困难,进而有效的帮助儿童建立信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3.动作教育法:以身体运动为核心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育方法。他是通过身体动作活动或创造性运动经验的曾进,是个体的身心获得最充分发展的教育或历程。(MEAP方案:动作教育程序评估,是巧妙地运用动作这一中介实现促进儿童整体发展的一些列程序化的活动方案)
4.行为改变技术:是指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只在减少、消除个体不良行为,塑造、增进个体良好行为的各种原理、方法。(目的是为了增进个体的社会适应,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九)感知觉训练活动设计的原则(书P80-81):
1.形式上具有规范性、趣味性
2.训练功能上具有准确性、综合性
3.在训练目标上具有针对性、科学性 4.在训练方法上具有适切性、可操作性
5.在训练过程上具有层次性、循序渐进性
6.在训练实施上具有可行性、安全性
(十)训练活动设计(参考课件:感统训练教案):1.热身活动;
2.正式课;
3.告别阶段。
(十一)训练内容:视、听、触、味、嗅觉能力、本体觉、前庭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时间知觉能力
(十二)感统器材(PPT---感觉统合训练器材、PPT---感统器材的作用与运用)
1.滑板
2.大滑梯
3.平衡台
4.网缆
5.蹦床
6.竖抱筒
7.横抱筒
8.大陀螺
补充:9.徒手训练
第三篇:如何上好一节汉语课
如何上好一节汉语课
心得体会
如何上好一节汉语课 精妙绝伦的花园需要独具匠心的园丁,绮丽多姿的语文课堂需要优秀博学的教师。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上好一节好的汉语课?这恐怕是所有辛勤耕耘在汉语教坛的老师们的困惑。近段时间,我有幸聆听了一些优秀老师的公开课,悟得一节好语文课应该是这样的。
一、驾驭教材的高超能力
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才有可能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辩证关系出发,把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一个质与量统一的整体性的教学目的;才有可能设计出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推进教学过程,使小学汉语教学大纲的精神落实到每篇教材的教学中,教材才真正地发挥“凭借”作用。教师只有拥有驾驭教材的本领,有”一览众山小”的宏大气势,在教学语文课的过程中才能信心百倍,气势恢宏。教师用这种恢宏的气势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学习好汉语课,从而提高汉语课的教学质量。
二、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有的人说汉语教师应该是一个书法家,应该是一个播音员,应该是一个作家。当然这话说得有些太严重,但是我想其实这就是让所有的汉语教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执教的几位老师专业知识扎实,普通话发音准确,上课语速适中、声音响亮;并用适当的动作姿势助说话,使语言形象生动、高低抑扬有致、感染力强。有的甚至巧用修辞,典故、古诗名句。语言幽默风趣,妙语连篇,听了简直是一种享受。教师教态自然亲切,富有表情、感情,语言循循善诱。三笔字工整规范,对教材熟悉,运用多媒体设备娴熟自如,得心应手。如果汉语教师的基本功不过硬,不会教出好学生来,也不会有如此精彩的课堂。
三、主动参与的全体学生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教案并非一定要一步一步的精心设计,学生都还未参与进来,怎能完全确定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一定会是什么样?如果课前就能预设整个教学过程,写好详细的教案,那学生就成了教师手下控制的机器了。几位老师在课堂上,始终都能关注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设计,因此,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上来,每一节课都显得生机勃勃。这样的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好的汉语课堂,是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真正实现平等、民主、和谐交流的过程。一堂课如果仅仅是老师在忙碌,而学生很少参与,老师的水平再高,对学生自身而言也没有得到发展,这样的课就不能称之为好课。
四、激情飞扬的学习情境 作为一个老师,首先我们得十分明确,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儿童”(虽然他们比儿童要大点,但我仍想把他们归为一类)。人小情多,说儿童是“情感的王子”并不夸张。儿童的情感会形成一种驱动的“力”,聪明的汉语老师应该利用学生的情感,使其成为他们主动投入、参与教学过程的“力”;责任心强的语文老师更应该培养、发展学生的情感。只有恰如其分的运用孩子们的情感,使他们把情用在课上,情到深处课自优。艾里克老师在教学《慈母情深》时首先通过三次读题使学生在上课之初就入情;接着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做到以情感动学生,让学生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入情”“动情”以外,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移情”,也就是通过自己的感受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情。这时,艾里克老师就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使激起的情感深化,从而实现了移情。听一节好课是一种享受,听好几节好课是一种震撼!我决心以这几位老师为榜样,精心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第四篇:如何上好一节消防课
上好一节消防课
一、教学活动目的:
1、通过了解火灾事件,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自身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从而做到重视安全,珍惜生命。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学会正确使用液化气,煤气,电器,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与逃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3、通过电脑、书籍以及其他各种工具学习,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二、教学活动重难点:
掌握消防常识,学会灭火自救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三、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一些“消防安全事故”视频。
四、教学方法:
1、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式。
六、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出示火灾视频,导入新课。
1、展示各种火灾现场视频,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想到了什么?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这样惨不人睹的场面?有什么感受?(小组交流把所见所闻讲述给同组同学听。)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谈谈感受以及还在哪见过类似事件。(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火灾的严重危害性,以增强火灾预防等安全意识。)
(二)合作交流,了解火灾自救方法
师:同学们说的特别的棒,当我们遇到火灾时又该怎么逃生呢?
1、小组交流讨论消防安全应注意的事项,火灾扑救的方法,及逃生方法。
2、全班展示。
3、教师总结。(播放幻灯片学习自救知识 及几种逃生方法的总结:(1)、关门求生(2)、测试门的温度(3)、从窗户逃生(4)、高层建筑火灾逃生(5)、公共场所火灾逃生(6)、安全出口逃生)
(三)小组内交流讨论发生火灾的原因。
(四)既然我们大家都知道了发生火灾的原因,那我们应该做到正确使用液化气,煤气,电器,提高自身的防火意识。
七、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安全教育课别开生面,很有教育意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自由发言)
六、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制作一张防火宣传手抄报。如:“火”的可怕,“火”的预防,灭“火”的方法,逃生常识及发生火灾时如何拨打求助电话。
第五篇:上好一节创新课
新课程下,怎样上好一节课
上好一节课,是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自然流露的激情、深刻独到的知识见解,广博丰富的综合知识和精湛的授课技巧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形成师生之间智慧与情感的和和谐交融,共同进步。
同一个学校,经常有很多学生说他们喜欢、崇拜某个教师,盼着上他的课,也有很多的学生说不喜欢某个教师,烦或怕上他的课,同样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就值得我们深思:“究竟教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什么样的课才是受学生喜欢的好课呢?”
何为一节好课?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是从直觉上,学生学习情绪很高,学习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状态。二是从效果上,学生都懂了,会了,而且知道怎样去学。扼要地说,一节好课,应该做到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和会学,爱学是学会和会学的动力,只有爱学,才能学会。课堂上形成一种生气勃勃,兴趣盎然的学习气氛,就能提高学习的热情。如果教师讲课有气无力,枯燥无味,千篇一律,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现在的知识,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激起学生积极思维和创新意识。创造课堂上生机勃勃,兴趣盎然的情调,主要靠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要热爱自已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要有灵活的教学艺术。有经验的教师总是通过自己的语言、音调、节奏和表情,用自己对所教知识的情感,诱发和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教学成为一种和谐而又充满乐趣的过程。
上好一节课不是一个单
一、独立的问题,而是一个有机综合体的外在表现,这个有机体大概由以下四方面组成:
第一,积极备课,寻找激发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备课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此间,教师不但要备知识,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努力寻找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备课主要为:备教材、备观点、备学生、备教法。1.备教材
备教材首先要有三读:粗读、细读、精读。粗读就是对教材能理解,把内容搞清楚,细读是在粗读的基础上,体会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它的内容实质,与前后教材的联系,明确目的要求、重点、难点等,形成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钻进去)。精读是在粗读、细读的基础上,再全面地、完整地、深入一步地深思熟虑,做到高瞻远瞩,胸有成竹来。钻研教材,先是钻进去,再钻出来,如渔民撒网,既要撒得开,又要收得拢,要争做驾驭教材的主人,不做屈从教材的俘虏。掌握主动权,另外,还要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因材施教,能够将呆板的知识生动化、形象化、系统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整体掌握。
2.备观点
任何一位教师在备课和讲课中,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选题,如何归纳知识,总有他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就形成了他的观点。这个观点是否完整和正确,有无片面和偏见,都值得重视。教师必须在备教材的基础上备观点,观点统帅教材,教材服从观点,二者密不可分。随着教改形势的发展,教学中教师既要激励学生学好书本知识,还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这是教书和育人的统一。观点和教材的统一,是指“教材体现观点,观点从教材中来”,如果离开观点的统帅作用,仅是知识的堆砌,就失去了灵魂和方向,认为就教材讲教材就是传授知识的观点是孤立片面的。教师不把自己所理解、认识、感受的观点带到课堂里去,就不能说是教书育人,教师对教材的钻研越深透,所体现的观点就越鲜明、精确。3.备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只备教材,不备学生,只研究教师如何教,不研究学生如何学,就必然产生教学中的盲目性,导致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缺陷。因此,教师必须以教师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学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培养能力为中心,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协调,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基础差异、接受能力高低、年龄、性格与爱好的不同、体质的强弱、家庭的状况等,都与他们的学习质量有关,教师要深入调查,备课时要有针对性地面向大多数学生·,启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做到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备学生时,不能只着眼于课本知识的简单传递,更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前,思维定势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方式,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教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健康发展,不要因循守旧,可以发散思维,改革创新。备学生,本身是符合唯物论中的认识论的。“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教师讲课必然要“量体裁衣”地备学生。要在课前备学生,课上察颜观色,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失。4.备教法
教学法简洁地说,可以概括为教师怎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以往只备“教师如何教”,不考虑学生如何学,这是带有盲目性的。教师应该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钻研教法,当然,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法,也没有千篇一律的教法,即使对同一教材,也允许有不同的教法。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当的教法,为使教学中的提问恰到好处,教师要深入钻研如何提问,有利于对学生启发思维,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会质疑、善答疑,学中有问,问中有学。教学中除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明确、牢固地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还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自学能力。学生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逐步获得。教师“钻研教材”时应注意运用类比法将概念、定理、法则等延伸、拓宽和迁移,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避免思维的片面性和狭隘性。
第二,认真授课,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针对学习内容,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等,设计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积极、宽松的学习环境。一节完整的课通常分为5部分:
1.复习导课:语言简洁、切准正题,吸引学生、调动兴趣。引起好奇是课堂教学方法的第一质量要求。
2.呈现教材: 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后,教师分层次,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有次序地呈现教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3.巩固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4.归纳小结:教师与学生要把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纲挈领地加以归纳概括,勾勒重要的概念,找出学习点的关键,从而使学生掌握要点,促进记忆。5.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是对学生的一种操作要求,通过练习、复习、以加强巩固和深化理解。
第三,语言和板书,是课堂的通行证。
教师应做到:语言准确,精炼简洁,形象生动。好的板书,简洁、形象、字迹工整清秀,带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欣赏价值,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第四,充满热爱之情,给课堂注入不竭的动力。
如果教师本身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教师教学中自然流露的激情、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技巧都能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形成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
总之,上好一节课是需要许多方面的因素,我们所上的每一节课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但无论怎样的课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懂得反思。反思是让我们在失败中前进,反思是使我们锦上添花。所以上好一节课,对于每一个老师都不是简单的事情。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使自己真正上出一节好课,上的每一节课都是好课。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赢得课堂、赢得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