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年上学期小学教研组工作小结
2011年上学期小学教研组工作小结
2011年上学期小学教研组工作小结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的重点是以学校总体教学工作为依据,以提高教研质量和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探索教师培训的新模式,发掘教研工作的增长点,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终生发展,全面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
同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依据开学初制定的各项教研计划,坚持以数学教学课堂和多媒体教学为主阵地,认真贯彻落实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抓好各年
级的课堂常规教育,逐步探索各年级数学教学新模式。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全体组员共同努力下,踏踏实实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积极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校数学教学质量得到稳步上升,忙忙碌碌的一学期又将结束,回顾一学期教研工作,主要从以下几各方面谈起:
一、发挥群体优势,以教学为中心,力求常规和创新有机结合
本组14位数学教师,思想态度端正、对工作兢兢业业,平时能积极学习、深钻教材。这学期,我组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每位教师都有严谨、扎实、高效的良好教风,并努力培养学生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能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能认真探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注重教法与学
法的指导,及时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尽可能的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越性,并依据自己的教学感受做好教学后记。对作业能严格要求,认真及时批改、及时反馈,效果明显,大家能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学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立足课堂。每个月都要根据《三小课堂教学评价表》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辅导学生和学生的作业等教学常规进行自查和教研组的互查。本学期教研组绝大部分教师都能达到公开教学1节或以上,听课20节或以上,教学反思20节或以上。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为了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本学期以来,我校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规范备课管理,加大有计划的随堂听课,辅以学业质量检测进行评价反馈。
加强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本学期我组开通数学教研博客,加大教师的宣传力度,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同时教师公开课都能采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能自觉地、经常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并能利用网络上网了解教学信息。对于测试与反馈,依照教学规划与实际教学效果,合理组织各种形式的测试与训练,教师能有计划地组织单元测查,并且能密切关注优秀率和及格率,做好每次测试后的分析与讲评。
三、共同关注学困生的发展
对学困生进行分析, 以此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交流中, 老师谈得最多的是对学困生采取了哪些好的方法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更多的关注学困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的教育, 再教给他们一些好的学习方法, 培养他们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们在平时对学困生辅导的时候, 能注意进行分层辅导, 对不同的学困生采取不同的辅导方法和辅导不同的内容, 给不同的学困生制定不同的目标, 以此来激励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四、开展的活动
1、骨干教师上数学展示课。
2、年轻教师上数学汇报课。
3、三小庆“元旦”数学比赛活动。
4、派年轻教师外出学习。
5、选送优秀教师参加“”联盟和联盟的教研活动。
6、鼓励年轻教师参加学区的第二届教坛新秀评选。
五、取得的成绩和前进的方向。
一学期来,通过全体数学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组老师分别在市“领雁”工程展示汇报会和市小学数学教研组长会议上座专题讲座;我们组、、三位老师入围学区教坛新秀第二阶段比赛;我们组老师的课题在市立项;我们组、两位老师分别在联盟和“”联盟开出两堂精彩的公开课。
但我们组在教师获奖情况还远远不够,课题研究工作也远远不够。
六、存在的的不足与改进的方向
1、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够。今后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使大家的教学艺术进一步得到提高。
2、课题探索研究工作力度不够,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把加强课题的研
究作为一个工作重点。
3、营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有待于提高。
4、教师课件的制作水平有待提高,今后我们应在这方面加强检查和督促。
5、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
6、加强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教育改革,教学研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总之,一学期以来,数学组教师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深深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以及学校其他学科老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取得的。我们还知
道,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提高改进的地方,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让我们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http://
第二篇:中班上学期教研组小结
中班上学期教研组小结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革,同时呼唤着学前教育的优质化和均衡化方向发展。本学期是我园二期课改尝试和发展的阶段。对于二期课改还刚接触,对其中的内涵还不甚了解,于是我带领我教研组老师不
断学习、探索。下面我来回顾一下本学期工作。
(一)学习和领会二期课改精神
孩子们是一群具有丰富情感、生动的人,他们虽然生活经验不丰富,但也有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有自己的交往态度,有自己的情绪情感。所以老师要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对孩子与众不同的特质(包括认知风格、情感表达方式、个性心理)的研究。注重激发孩子的内在情感,培养健康的人文精神。二期课改正体现了这样的精神和目的。刚开始面对二期课改我们还不能很好地了解,于是我带领我教研组的老师认真学习了《课程指南》、通读了新教材,对二期课改有了基本的认识。尤其吸引我们的是新教材中还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案例,提供了形式纷呈的资料库,这些引导我们教师在实施教材中,要注意差异,关注本班孩子的特点,关注个别经验,关注新问题和新情况,学会仔细倾听和观察,学会记录、分析与解释。
(二)互相学习、探讨,进一步学习二期课改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对教材的按部就班,要以整体的联系的眼光来看新教材,把教材融会贯通地内化。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我教研组运用集体研讨方式进行逐一分析和讨论,人人亮观点、说原因、讲对策。在互动问答与争辩中,逐步理顺了自己的想法,进一步领会和理会二期课改的精神。针对主题,我们研究了每节课,大家试着从幼儿的实际和实际水平着手,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活动中孩子是否有探究的空间;教师如何预设和生成等方面去提问和评议,逐步改变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三)不断创新,善于利用周围的资源进行课改
在我们完整浏览、认真阅读了教材,全面地了解新教材的基本框架,了解每个活动中蕴含的特定功能和作用中。我们认为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空间,利用周围的资源,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选编和开发利用。同时,处理好“预设性”和“生成性”的关系,因为“生成”和“预设”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既让幼儿有机会参加成人设计的活动,也使其有机会自己设计活动,投入到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活动之中。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地探索、试验、活动。如在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活动中,我们带领幼儿外出寻找,发现有的树的叶子掉了,有的树叶子还绿绿的。从中丰富了常绿树和落叶树,同时通过摸树叶比较了解它们的区别。同时调动幼儿回家与父母共同找资料、上网等,进一步丰富其中的知识。在认识动物过冬方法和了解冬天的特征是,也运用互动找资料等方法,使幼儿兴趣和浓,同时对所发现的也记得很牢。在一次认识冰雪的教学中,当知道明天最低温度是零下二度,于是我们就在阳台上放置了水,第二天带领幼儿观察。幼儿从中对冰有了更深的了解,回去也纷纷尝试。在其他的教学中,老师也时时进行师生互动,使幼儿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从几个月的实践中,我教研组老师对新课程有了基本的了解,但还远远不够。因此还要不断学习和探讨,深入理解二期课改的精髓之处,去设疑解惑,以求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
大班案例 好玩的稻草
案例背景:
稻草在我们农村是取之不尽的,在我们孩提时代就有许多玩具就是用稻草来做的,并且都有是自己动手做的。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玩价格昂贵的现成的玩具,很少有自己制作,这些玩具可能阻碍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孩子的动手能力。而稻草玩具即可以让孩子动手制作,还能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会给孩子一种成功的喜悦,并且这些玩具还会有一不同的玩法,更能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玩的兴趣。因此通过一次次的活动目的一是为了让孩子享受自己制作的快乐,其二就是为了提高幼儿基本动作的协调发展。其三就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加喜爱我们的大自然,喜欢我们农村的一草一木。案例描述:
当我们在教室出现了许多精致的稻草小人后,很多孩子都非常欣喜。每次玩区角游戏的时候,孩子们总是喜欢钻到那个角落,部分小朋友会连续几天去制作漂亮的稻草人。在他们制作的稻草人作品中,细细地观察,可以发现很多他们的智慧。有的扎了在做运动的运动员,有的扎了小学生在做操,有的扎了可爱的小动物等等。我们老师也该孩子提供了丰富的辅助材料让幼儿打扮自己的小人,使作品更美观。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乐。案例分析和反思:
从上面的表可以证明,在农村幼儿园的活动材料缺少已不再是问题,教师们可以充分挖掘我们身边的一些现有材料,让它们再现利用价值,成为我们孩子手中宝。并且它还能体现一物多玩,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从中在收集稻草的过程中,孩子和家长也是共同参与的,其过程是非常可贵的。
第三篇:实验小学自然教研组学期工作小结
实验小学自然教研组学期工作小结
本学期自然教研组学校教导处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小学科教师的大力协作下,圆满完成了开学初期制定的各项计划,在工作中加大了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实现了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评价的大转变,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有较大的提高,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为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将工作做得更好,现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具体工作:
一、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本学期,我校自然教研组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包括定期的校教研组研讨活动,组内课堂教学以及区级各类教学研讨。
根据区教研员本学期的要求和我校三个校区的特殊情况,本学期的教研形式不采用单一的教研而是以网络教研为载体,通过市教育资源库,二期课改平台,进行网络教学探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另一方面,本学期开展教研活动有两项重要任务,完成小学自然牛津教材各册实验反馈表,进行育人价值案例的撰写,并向区级进行汇报。
二、努力践行百堂研讨课,提升教师课堂实践能力
本学期,自然组继续依托我校百堂研讨课的传统,从学期初就进行教研课的申报工作,得到本组广大教师的支持,并且取得不错的效果。
本学期主要以我组吴斌老师的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课和陆开老师的青年教师录像课为主体。本组对吴斌老师的市级评比课,在区 1
教研员的指导下,从教材内容的梳理,教案的设计,实验方案的设计等进行全面的研讨。同时,进行多次试教,在区级层面又进行了一次研讨课活动,以形成较为成熟的教案。陆开老师在借校教学和研讨不的困难之下,仍能克服诸多困难,并出色地向大家展示了本次的教学。
三、参与各类科技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本学期,本组教师继续组织参与各类科技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从学校层面来看,本学期主要有两项主要活动,其一是科技节活动;其二是学生半天活动日。
本届科技节在形式和内容上与以往相比,进行了新的尝试,特别是开幕式设计和加入了一些新的活动项目,虽然在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但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学生对此有相当的积极性,并且通过活动也获得了很多成果,为提高我校学生的科技方面的综合素质奠定一定的基础。
另一方面,本学期以学生半天活动日为依托,开设部分科技课程,本组教师也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尝试。
从区级层面来看,本学期除了常规的各项比赛外,还进行了劳技展评、自然专用教室的检查。从结果来看,既有收获的地方,也暴露出不足,与兄弟学校间还存在一定差距。
四、下一阶段的工作展望
反思我们组的教学和教研工作,发现了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失误和不足:我们的教科研计划的制定和具体步骤相应的实施还不是百分
百落实,有时候只流于形式;学科与学科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教科研方面明显“底气”不足;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以“课程改革”为导向,通过规范的教学活动和丰富的教研活动,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创造力,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还有在教学硬件设施的不完善的现在,还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尽自己所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篇:2014学年第一学期大教研组工作小结
2014学年第一学期大教研组工作小结
未来之星幼儿园 2015-01 光阴似箭,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在这一学期的大教研组活动中,我们切实根据大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扎扎实实开展每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前,有准备;活动中,有讨论;活动后,有提升,从而保证不同层面的教师都有所收获。
开学前我们就教研活动的重点进行研讨,发现我园科学区个别化学习创设薄弱。教师们创设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实践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我园个别化学习在科常区材料提供上的薄弱,教师们幼儿科常活动不够熟悉,缺乏科常知识的积累,对幼儿适宜的科常游戏了解不多,尤其是主题背景下的科常区活动更是不够丰富有趣,因此,在上学期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提供研究的基础上,科常区材料提供仍需进一步研讨实践。
基于以上的问题,本学期,我们大教研组重点以“个别化学习活动科常区材料提供的实践研讨”为研究重点,提高教师创设科常区的能力,除此之外,科研带动教研,配合科研组的梳理结题工作,还将“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情境阅读区语言游戏材料提供的实践研讨”作为二级重点。
一学期即将结束,现将一个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科常区材料提供”的实践研讨, 努力提高教师投放材料及科常区环境创设的能力。
我们首先学习并梳理各年龄段幼儿可以理解或掌握的科学小常识,通过梳理,我们达成共识:兴趣是幼儿认识科学的动力,它表现为儿童对事物的心理倾向性。而游戏却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最快乐、最生动、最丰富的活动。因此。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科学活动,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促进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游戏中,幼儿通过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效果更加。
随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个别化学习活动科常区材料的有效投放”,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讨活动初步形成了科常区材料投放的四个“注重”及四个“原则”:即注重与开展的主题内容结合的紧密性;注重材料投放的可操作性;注重材料投放的多样性;注重材料投放的开放性;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丰富性和层次性相结合性原则、探索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有了理论的支撑,学期中我们进行了一次各班科常区观摩活动,活动中体现了教师们良好的科学素养,也看到了青年教师们的智慧与心灵手巧,大家在各班科常区都找到了亮点,观摩后我们还进行了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将研讨活动做扎实。
二、梳理各年龄段个别化学习活动情境阅读区语言游戏材料提供,紧密围绕科研课题。
同样通过理论与观摩实践活动相结合,我们组织2部教师进行观摩活动,分部的老师走进总部,总部的老师走进分部,取长补短,通过理论学习、观摩研讨,我们总结了各年龄段阅读材料投放的特点:小班幼儿喜欢色彩明亮,主要形象突出,可爱的情节简单的图书;中班侧重于认知类、社会类的阅读材料。另外情节有变化,不过于曲折、鲜明生动的图书;大班侧重于社会类、生成类阅读材料,如标志、重大新闻等有图加较多文字的材料。
三、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形式,满足不同层面教师的需求:
本学期我们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形式:互动交流、理论学习、观摩研讨、个体反思、集体反思、网上教研、信息传递主讲等形式将教研活动的氛围又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通过不同形式的教研,老师们收获得更多,青年教师谈困惑、成熟教师解答,研讨氛围较好,网上教研的形式更受青年教师以及平时较为胆怯的新教师欢迎,通过网络老师们更加勇于表达自己的困惑、想法和经验,有效性更强。而互相观摩的形式,让教师们结合理论更直观地吸收他人的长处,扬长避短。
四、注重实践与反思,通过每月撰写教研感想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反思----实践”是教师研究的关键,教师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不同,其目的是为了改进教育工作,我们的研究是为了教育的研究,具体来说,教师进行“反思----实践”是为了促进教师对其行为的理解,使教育活动更趋于专业化,更好的促进幼儿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获得提高和成长,这也是我们在学习新课程中真真切切感受到的。本学期,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结合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主题,教师们记录下自己的教研感想,注重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实践,反思---实践----实践的改进----进步的反思就是这个不断循环、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中,从中教师获得了成长,教育实践得以改进。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例如:本学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讨缺乏具体案例的支撑,青年教师们更多得想从实践中获得提升,或者能从成熟教师的展示以及优秀案例中学习更多的方式与方法。在下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将朝以上几方面进行努力,从而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学期紧张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项活动的开展,成功都离不开我们每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在这个充满挑战、充满朝气、聚满人气的新世纪,我们将不断努力,不断摸索,再创佳绩!
第五篇:2007学年第一学期大教研组工作小结
2007学年第一学期大教研组工作小结
赵翊
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与推进,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得以不断的拓新,我们教研组以“二期课改”为指导,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为抓手,继续保持和发扬良好的教研氛围,以一级园的目标来要求自身,加强学习与研究,注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提高,从而提高保教质量,最终促进每个幼儿发展。围绕这个目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专题研讨为切入点,教师实现教育行为的转变
1.深入开展二期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园本研究,以《课程指南》为指导,进行运动环境的创设与材料调整。
我园由于场所条件的限制,运动活动场地小,运动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提供比较单一,户外空间环境挑战性不足,无法满足幼儿创造性、自我挑战性地获取更多的运动经验。本学期我们以《课程指南》为指导,共同寻找本园运动环境与材料的问题及对策,对运动环境进行重新设计与调整,使幼儿得到更好的身体锻炼。
1、现场勘查,合理规划,巧用资源
我们先对本园的活动场地进行时间上、空间上的全面规划。我园幼儿活动场地非常狭小,以前可被利用的社区草坪也已成为建筑工地。因此我们调整幼儿作息,让小、中、大班分三批外出活动,这样降低了活动空间的单位密度,从而保证幼儿能有充足的活动空间。接着,我们还组织教师们共同讨论,在小小的活动场地上科学合理地安排出活动区域。在积极的讨论中教师的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根据各活动区域的特点和活动量大小,兼顾场地的有限条件,我们划分出钻爬区、投掷区,平衡区、摸高区、运行区、弹跳区等。还利用小花园添加了竹梯桥、梅花桩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利用围墙和教学楼的狭长过道设置摸高的器械;幼儿爱玩车,但玩车需要较大空间,我们就充分利用紧邻园舍的小区通道设置车道,既满足幼儿的需求又相对将车辆与其他活动区域分隔开便于管理,减少安全隐患。
2、收集、投放材料和自制器械
丰富生动的运动材料,能满足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运动能力自制了不少运动材料,激发了幼儿的运动兴趣,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纸板箱做成了无底洞、小汽车,废报纸成了手榴弹,包装带和小铃铛做成了会响的小球,装满各色颜料的饮料瓶摆成崎岖的小路,我们还在场地四周安放了自制的飞标、飞盘、降落伞供幼儿活动时自由取用。丰富的运动材料为孩子们提供和创设了良好的运动环境,满足了幼儿对运动的需要。
3、注重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挑战性和情景性
我们利用年级组活动这个交流的平台,共同分析、研究幼儿的年龄特点、个别差异。小班的孩子喜欢有趣的,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材料,他们对活动的投入程度更依赖游戏材料的支持,教师更注重了使活动富有情趣性和情节性。把报纸团紧扔给张着大嘴的狮子吃;帮着兔妈妈钻过山洞、爬过篱笆网采到大蘑菇;快快躲开大怪兽的追赶„„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幼儿的投、钻、爬、跳、跑等多种运动能力得以提高。中班的孩子在兴趣爱好、运动速度、耐力、运动量等方面都开始显现出一定的差异,教师们有意识地注重多种运动能力的发展。大家在了解孩子的不同特点后,根据他们能力发展差异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制定不同难度的规则,以尽可能开发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如跳跃区中孩子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接受跳圈、跳格子、跳布袋、跳箱、高跳下等不同的难度挑战。大班幼儿活动能力更强了,教师们更注重增加活动的挑战性,并组织孩子们进行竞赛性的活动。富有挑战的运动材料能给幼儿提供充分的运动机会,为他们创建一个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
此外教师们还尝试为孩子提供具有野趣的材料与空间,用来激发幼儿活动的乐趣。轮胎、布袋、报纸、黄沙、纸板箱、可乐瓶、蛇皮袋等平时较少接触的比较原始的东西汇聚到了这里,使都市生活留下的一些废旧物也成了幼儿运动材料中的一员。
2.继续深入进行新教材使用的研究,开展“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数活动的开展”的研究。
在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中,数学向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存在,在二期课改的整合课程中,值得思索的是如何将数教育这样自身有很强的序的活动放到主题背景下来考量。在开展主题背景下的数活动时,由于我们面对的孩子是不同的,生成的主题就可能不一样,而主题不同,主题中所涉及得数学知识也会不同。在主题活动进行时教师们往往会忽略或者根本不知到如何将数学知识融入主题活动中,学会寻找和挖掘主题中所隐含的数学知识成为大家的一个难题。
本学期我们进行“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数活动”系列教研,我们先对新课程背景下数活动与以往有何不同进行了一些讨论,大家对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活动要改变传统数学教育中幼儿从知识到知识,从概念到概念的被动学习状态,使数学跨出学科的束缚回归生活,提高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理念有了清楚的认识。接着我们共同学习《幼儿数学优化教程》一书。在了解了整套活动方案的操作原则、活动样式、操作要点后,教师们参照书中的活动方案开展数活动。这本书提供了一系列操作方法,帮助大家理清了思路,降低了操作难度。教师们就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思考本班主题开展的实际情况中,如何根据
本班孩子的发展水平与生活经验,对主题与相关内容进行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有效的选择和重新创造活动内容的问题。
为解答教师们心中的各种疑惑,我们还有幸请到了教研员王正可老师为我们作了《处理好以学科逻辑和主题线索设计的数学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讲座。在讲座中围绕“主题线索式”数学活动的设计、“主题线索式”和“学科逻辑式”活动设计两者的关系等话题展开探讨,解答了教师们心中的不少疑虑。
慢慢的,教师们发现数学在幼儿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生活中有着大量的数学资源,主题活动中的数学活动不会减少,而会更多。如,教师在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时,通过“我的家人”、“我家的门牌号”、“我家的电话号码”等一系列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我生活的城市”这个主题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住宅楼号、门牌号、车牌号、日历、商品价格等,在幼儿生活中寻找合适的主题课程资源,为幼儿提供可能发展与学习的平台。此外,教师们还注意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与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如,在娃娃家、电影院、医院、超市、公共汽车、菜场等幼儿喜欢的情景游戏中设置许多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何找到自己的家,如何给娃娃买袜子,如何设计公共汽车的座位与电影院的座位?如何设计公交线路和站牌?银行需要多少储备钱款?手中的十元人民币,在超市买了饮料,剩下的钱去菜场买菜,还能买些什么菜?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幼儿运用以往的生活经验,并结合前期活动中有关的数学知识,这样实现了从数学到生活的迁移。
二、开展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培训,使教师教育教学课堂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我们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将教师个体的教学改进与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的团队教研结合起来,实现教师群体的共同进步,从而实现学校的教育品质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我们注重营造一种氛围。特别重视唤起教师的群体互助意识,在教师群体中营造一种携手共进的氛围。让全体教师共同实践、相互学习、经常交流、同获发展。
其次,强化集体学习和个体实践两项抓手。新教材的低结构性和选择性对于长期习惯于依赖高结构教材进行教学的老师来说,是教育教学方式的一次变革。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集体教研可以帮助大家实现一个统一的梳理、汇集与提升,这样既可以减少大家盲目操作的现象,还可以及时地将一些好的策略与做法进行宣传与推广。同时我们也强调老师的个性化操作,要求大家将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作为自我的探索与实践的一个窗口,及时汇总整理自己实际工作中的做法与经验。其实日常工作中我们的老师身边都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提炼,只是很多时候我们缺少这样一种习惯或者有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一种
日常操作的价值与内涵,只是就事论事地操作。现在有了这样一个要求,我们的老师变得更关注孩子,更注重分析班级实际,更重视自身经验的积累了。
再次,我们以现场案例,行为研究的方式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园教师年龄结构偏大,虽然大家具备丰富的带教经验,但在接收新理念、新信息时观念转变与实践、行动的脱节,因此教研集体反思和实践反思是比较有效的途径。这种案例本位的培训加速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结合“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数活动”、“运动环境的创设与材料调整”的系列教研,我们多次组织教师进行活动观摩。首届浦东教学展示周活动中教研员、特级教师的现场公开活动成为整个活动的焦点。我们派老师现场录像并利用多种途径收集到教学活动现场资料,在教研活动中大家观看教学现场录像,在观摩中捕捉教研员在活动中体现出的先进教学理念及睿智,大家都觉得深受启发。
由于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颇具实力的教师队伍已初见雏型。我园已经有部分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幼儿园赢得了一定的声誉。赵翊老师连续两年在区骨干教师考评中被评为优秀,王琦老师也在积极参评区骨干教师,黄勇老师在全国幼儿棋文化试验总课题组组织的教师比赛中荣获国际象棋比赛第三名的好成绩,张慧萍老师在教育署ppt制作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三、科研先导、促进提高
我们教研组坚持运用科研手段,对已编教材及其实施方案进行实证性研究。从而提高教材质量及实施方案质量。同时,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使我们的园本课程得到可持续发展。
本学期,我们的市级课题结题活动也顺利进行。我们邀请了市教委何幼华处长、市教发院何天所长等专家领导来我园进行课题结题论证。专家领导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做了充分肯定,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具有研究时间长、教师参与度大、研究程度深、研究内容广、研究成效显著等特点,专家们还对我们的课题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在深入开展幼儿国际象棋活动的同时,幼儿对于其他棋类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题组成员根据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和培养目标,自己动手设计各种棋类游戏,并精选出一部分组合成幼儿玩具棋参加幼儿教玩具比赛,荣获全国一等奖、上海赛区第一名的佳绩。
在学前教育不断更新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从未停止过质疑和思考,如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活动设计中专门性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应注意些什么?如何提高数活动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在幼儿游戏中如何对材料进行功能定位?教师应如何解读幼儿的游戏经验去投放玩具和材料?等等。下学期,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我们将一如既往的积极探索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新思路、新策略,在与幼儿同生共长的过程中,在与新课程的亲密接触中,使我们的教学实践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