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与健康校本教研总结
体育与健康校本教研总结
王保强 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体制的构建顺应了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满足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阶梯。学校是校本教研的前沿,教师是校本教研的具体实施者。因此,我们的认识、态度和作为直接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效果。下面,我把我校开展校本教研情况向大家做一汇报,敬请各位指正。
(一)游戏形式多样化
通过大家的实践与研究,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有了不少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学生自主活动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初步学会了“四会”。
1、会玩——学生在体育课中普遍比以前会玩。如在5分钟自锻活动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活动能力,较合理地利用场地器材,进行无拘无束地锻炼。在开展游戏和小型竞赛中(例如:我校的跳绳项目是强项,学生基本上每天在锻炼。),学生能自主结伴、自行分队、自任裁判。这种能力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强。
2、会选——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的项目、练习的难度和练习的方法。如:在进行综合素质练习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身体需要,在上肢练习、下肢练习、腰腹肌练习中,进行选择;又如,在进行跨越障碍物练习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障碍高度和运用相应的跨越方法。
3、会创——音乐一响,学生已初步具有自己创想动作的能力。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学生会自主创想、徒手游戏。他们也会利用现有的器材一物多用,多物组合。
4、会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些评判他人和评判自己的能力。如:能说出哪位同学跳高姿势优美;会根据一定的标准评价自己体育成绩的优劣。高年级极大多数学生掌握了脉搏测定的方法,判断自己运动后脉搏恢复状况,判断自己的心脏功能水平。
(二)校本教研促进了教学
在校本培训中,我们力求做到形式多样,贴近教师工作实际。具体有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在培训效果上体现了“新、活、实”三个字:内容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教学方式和新型的师生关系;方法活──采用教师座谈、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效果实──备课时要想到、教学中要做到、课后要反思到。校本教研给我校的体育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我们以课标为指导,制定的教学计划,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
1.学生反映:这样做很好。我们是有目的的上体育课了,不在盲目的玩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表现积极,练习自觉性提高。尤其是四、五年级女生,学习态度较以前更积极,练习更认真,情绪更高昂。
2.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学有依据了,有计划了,摆脱了教学的盲目性。教学中出现的矛盾得到了较好的解决。3.教学效果。因为我们刚开始,所以明显的效果要等到一学年后才会显现。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学生在技能学习上已初现效果。
(三)校本教研带来的反思
教师缺乏内在的需求和能力。目前,影响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巨大阻力主要是教师的负担过重。教师的工作量大,除了学校体育教学任务外,还要兼带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反思。总体看来,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和参与程度不高。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和实施。
校本教研是现实的,它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是紧密相关的。从实际出发,研究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校本教研的精髓。用校本教研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校本教研带来了教师之间的和谐氛围,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学会了反思,在相互尊重中学会了交流,在虚心中学会吸纳,在领悟中学会调整,在合作中获得成长。今后,我们学校将乘着校本教研的东风,在课改的浪潮中努力拼搏,更好地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工作做得更好。
2014年5月
第二篇:体育校本教研总结
体育校本教研总结
时光匆匆流走,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我校体育教研组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各位体育教师的协助下,顺利的按照学期初制订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为今后我校体育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本次校本教研活动总结如下:
明确目标和任务
学期初我们制定了完整的体育教研工作计划和体育校本教研计划,在第一次体育教研活动中确立本学期校本教研的主题为《规范大课间》,使全组教师认识到体育教研是课改深入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创新的需要,是教师发展的需要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在课改的新形势下,根据我校自身的特点,找准自己的位置,确立了自己的教研目标和任务。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
本学期,我校体育教研组的校本教研这题是《规范大课间》,我校形成以冬锻项目为特色的学校体育校本课程,使之达到健康育人的教育目的。
(1)课程目标: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构建出适合我校体育发展的体育校本课程,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扩大学生个体所需的选择面,增加社会所需的培养面,同时,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为社会培养出时代所需的健康人才。我们的宗旨是:让学生们能快快乐乐的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掌握1——2种体育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现在我们的体育课程按照一二年级每周上4节体育课,三到六年级每周上3节体育课,每学期各班有10节冬锻活动课。每天大课间活动时间一小时,大课间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全校学生共同在操场上进行健康长跑。第二部分国编操、集体舞、自编操、瑜伽操、跳绳、队列组成。
三、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教师必须将冬锻项目纳入全年教学计划中、有进度、有教案。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每学期冬锻项目教学内容不少10课时,实现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四、我校校本教研成果
1、抓理论学习,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通过体育教研组长召集、组织体育教师学习体育心理学和教学法。让教师把握教育与心理的基本常识,并在教育实践不断印证理解,从而提高自我对学生,对教育的认识能力,从而为抓好体育教学打好基础。运用教育理论指导体育教学实践、总结体育教学经验,按照教育规律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不断研究新课题,发现新问题,探索体育教学新问题,从而实现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又进而总结实践,使之升华为理论,从而更有效地指导教学,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课(常规课、研究课)和教师基本功培训为重点,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我们以课(常规课、研究课)为切入点,以体育教研组为龙头,通过集中体育教研活动,组织体育教师每月有针对性的对兼职教师听课1节并进行集体研课,帮助兼职教师上好常规课;每学期让兼职教师上1节体育研究课,来帮助兼职教师更快成为合格的体育教师;每学期学校组织1次集体备课,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战能力;同时,我们还鼓励体育专、兼职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和教学反思,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
加强教师基本功培训,每学期我们组织一次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主要包括教师口令、队列操练、身体素质的比赛,加强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大练内功,使整个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一支处处为学生发展着想的、具有凝聚力的教师队伍;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资源优化,用我们仅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现有的场地器材为学生打造一方天地、营造一片乐土,让孩子们在我们的校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育华小学体育组
第三篇:体育与健康总结
小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上册教学总结
科任:高雪
本学期的体育工作将要结束了,在本学期我较好的完成了体育工作,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在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首先,我特别重视人体心理、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通过自制环保教材,用小纸球来投掷,用纸棒做接力棒,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学习来激发学生爱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等环保教育。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基础。
最后,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这三点的有机结合会使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广播操工作
在开学初我重点抓了广播操,因为学生是一年级的新生,对广播操有些陌生,因此,一节一拍地认真反复练习,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的。
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
第二,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
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另外,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还得到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所以,广播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训练工作
我能够长期带领学生坚持业余训练,并做到训练有计划,阶段有测验,测验有记录,带领学生科学系统的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我努力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使家长能够让学生训练。
第四篇:校本教研总结
南川区太平场镇中心校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一期来,学校教科室坚持“务本求实、追求卓越、树立品牌、持续发展”的原则,各项教研活动为教师的发展铺路,为学生的发展奠基,为学校的发展出力。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形成了“务本求实”的校本教研特色,教科研气氛活跃,教师整体业务素质和学生能力明显提高。为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现将一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理论以先导,加强教师培训。
理论指导实践,教师的理论水平高低是新课程的实施的关键。本期来,我们按教师培训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培训工作。做到了培训工作经常化;培训内容广泛性;培训形式多样化。学习中做到了“三个结合”,即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结合;课后反思与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结合;选择了贴近教师工作实际,适合学校实情的内容进行学习。如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课堂实验理论推广学习等。具体形式有:
1、集中业务培训。教科室与中小学教务处共同组织集中学习培训,这期我们安排了学校中层干部主讲的三次业务讲座,培训时有讲稿,有课件;学习后,教师做好记录。
2、利用网络学习。除集中学习外,每位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优势,上网搜寻新的观点,好的经验进行学习,通过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动态,开阔视野,确保研究的前瞻性。
3、外出观摩学习。学校结合教师培养的需要,安排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先后到重庆,南川听课观摩学习达20人次以上。对我们这些很少外出学习的乡村教师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同时,参加学习的教师回校后对学习到新的理念,教学经验进行了交流,上汇报课等,让在家的教师资源共享,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以活动为载体,提高教师能力。
1、集体备课活动。各年级组采用了个人自备、集体议课、专人整理、反思修改的程序。①个人自备:由年级组长将教材内容按备课任务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备课分工表。每位教师根据集体备课任务。从教和学两方面设计教学,并阐述设计理由和意图,列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供集体议课时交流、研讨。②集体议课。为营造议课的氛围,集体议课时采用“问、说、议”的程序进行。③专人整理。集体议课后,自备教师作专门整理。整理时对议课中不同思路提出不同方案,供备课组内教师选用。整理方案要留有空白,以便其他教师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再作个性化修改。④反思修改: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或上课后,对集体设计的课堂进行修改,添补可行措施。
2、组织“说作评”研讨活动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本学期各年级(段)分学科,落实主讲人,以说作评的形式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在各年级开展的6次互动研讨活动中,结合本学期的教研主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通过说课,作课,参与互听互评,在体现新课改理念中存在不足及缺陷等方面着重思考,研究课后的评课活动做到自由交流、讨论,达成共识。让教师品味、体验到研究课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引领教学改进传统的教法,推进新课改工作全面、健康、深入地发展。
3、组织理科有效教学课堂展示活动
在10月份,继上期组织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展示活动以来,我们又组织了一次初中理科课堂展示活动。四位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倡导“三主”——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交流,认真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摒弃了不必要的形式,强化目标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数学规律,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实现课堂教学的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全体教学通过听课观摩,教师议课,引导了广大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探寻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同时给教师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4、在实践中反思
为了促使教师教学观念转化,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做到“教中有研,研中有教”,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在一节或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记下自己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是积累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一是提倡教师在教案后开辟“教学后记”板块,把当堂所悟,随机简要记载;二是在教学后,通过对教学设计执行情况的回顾;对教学原则、目的、内容、方法、手段、教学语言、教态和板书等诸要素、诸环节进行反思;针对教学片断、教育教学实例分析得失;抓住教学活动中的“精彩一刻”,捕捉师生思想碰撞的火花,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等,分析、解剖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总结概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等等方面,要求每位教师每期至少写2—3篇教育教学案例反思,择优在全体教师中交流;三是通过反思形成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思考,提出初步的解决思路和方案,然后设计教学,开课后再作反思改进。我们在教研组中开展了研究课——组内针对研究问题,确立研究主题和专题,通过集体备课,专人上课,集体评析,达成解决的共识,形成教学案例。
这样促使教师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新课程的理念。教师们对教学工作进行了很好的反思和总结,部分教师所撰写的论文、教学案例在县评比活动中获奖。同时,还鼓励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积极向各级刊物投稿发表论文。
三、以过程管理为保证,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工作以质量为中心,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我们继续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人人重视课堂、研究课堂的热潮。在校本教研的实施中,我们与教务处共同注重过程管理,依计划而行,用制度制约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开展活动时都强调活动的实效性,在重过程的同时,更重效果。
(1)、领导成员抓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教学常规工作,深入教研组参加集体备课、推门听课、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教案,坚持平时检查与期中、期末集中检查相结合,加大随机检查力度。以教学管理、常规管理,学生管理为重点,落实教育教学工作责任制,教学常规定期检查制,加强了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的管理。突出过程,使监控与考核挂钩,与评价同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教育教学中突出的问题,保证教学质量。
(2)、切实抓好提高教学质量教研活动,定期组织学月测试,并组织年级组进行学情分析,提高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组织召开提高质量经验分析会和教学质量经验交流会。
(3)、随时跟踪监测尖子生及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建立学困生立档案,教导处组织召开学期初的学困生动员会,学期末对这些进步大的学困生及时表彰,及时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1、个别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不够高,没有从思想上认识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只有在学校施加压力的条件下,为完成任务而勉强参与其中。表现在教研材料准备不够充分,推却上公开课的安排,业务学习不积极,记笔记应付检查等。在今后应建立健全教研工作制度,努力营造教学研究气氛,把教研与考核挂钩。
2、教师理论欠缺,学习处于被动局面,至使课堂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教师特别是村校教师教学方法较传统,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教科室要进一步引领教师加强学习,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促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还有部分教师工作不务实,流于形式,教学反思没结合具体教学实际,写作水平有待提高,不能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
总之,一期来,我们在各级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抓教学质量年为契机,狠抓教学研究。活动有序、内容具体、成效显著,每位教师都在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今后,我们将群策群力,规范学校的教学管理,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扬长补短,积极探索科学的管理模式,使我校教学教研工作走向健康、规范化的持续发展之路。
2011-1-5
第五篇:2011校本教研总结
强化校本教研 提高教学质量 2011学年业土小学校本教研总结
本学期,我校教学教研工作以市教研室工作重点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核心,狠抓常规工作的落实,积极推进校本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1、学校采取了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的方式,强化新课程、新理念的学习。学校给每个教研组订阅了教育教学报刊杂志和教育理论专著,和教师订阅的书籍集中起来设立教师阅读角供教师自学。每月组织一次学习心得交流。
2、每周业务学习采取“教师推荐好文章”的学习形式,要求推荐教师提前认真学习,在集中学习时谈谈为什么要推荐这篇文章,学完后再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实践证明,这样的学习方式教师感觉新鲜,乐于接受,学习实效性强。
3、实施“访名师学名师”行动,每位教师都从网络上拜访了一位名师,每月观看一堂名师课堂实录,每月学习一篇名师教学经验。通过“访名师学名师”活动,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4、加强理论专著的学习,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学习一本理论专著,学校将一些好的专著名称推荐给每位教师,让教师有选择,有目的的学习。一学期下来,每位教师都能完成理论专著的学习,平均做笔记5000字以上。
5、将教研活动和业务学习结合起来,每次教研活动,教研组长都必须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文章,以理论做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教师的理论知识。
二、狠抓常规工作,规范教学管理
1、学校推出教学工作“七字”方针,并把这“七字”方针作为学校强化教学中心意识,开发教师潜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同时,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得到了体现。
a、备课要“深”。教师能深入学习课标,深入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深入探讨教法。
b、上课要“实”。教师上有充分准备课,不搞花架子,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c、作业要“精”。教师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代表性,有目的性。d、教学要“活”。教师教学不局限于教材,不局限于现成的模式,不死用教案,做到教有特色,教有风格。
e、手段要“新”。在创设情境方面,在学习方式、教学方式选择方面,在训练设计方面要能突出一个“新”字。
g、反馈考试要“勤”。实行单元考试、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并重管理的方法,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h、批改辅导要“细”。所有学科作业或笔记类,都能详批、详改,建立学困生辅导记录,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
2、建立了校领导侧重包学科制度。副校长主抓语文教研组,教务主任主抓数学教研组。直接组织并参与教研活动,并通过听“推门课”、“家常课”等形式,一方面了解掌握教学实际,另一方面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困惑,指导教师搞好教学工作。一学期下来,每位校领导听课节数达到40节以上。
3、坚持教学工作月考核制度,及时对月考核进行反馈,使教师清楚自己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改正。
4、实施“七个一”工程:在实施新课程的同时,重点抓好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的转变与更新,实施“七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一学年研究一个小专题;每位教师一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设计一节优
秀教学设计;讲一堂精品课;写一本教学反思;制作一件优秀教具(课件、教具);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进而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学校在学期末对七个一工程进行考核,和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七个一工程的实施,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
三、创新教研方式,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的力度,有计划地组织了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同课异构”、专题研讨等活动,使每一堂课都成为达标课、高质量的课。一学期当中,每一位教师都能承担一次活动。各教师在个人反思的基础上,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学习,共同研究教学,真正做到“个人反思、同伴互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2、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先进促后进。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进行专题讲座、和非骨干教师结对子等形式。切实实现“本土化”专业引领。
3、以小专题引领教学研究。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科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小专题研究,人人有专题研究计划,将专题研究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科教学研究的科技含量。每个教师所研究的专题都是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学期末开展了一次专题研究成果评比展示会,学校将优秀成果编辑成册,供大家学习交流。
4、坚持活动汇报制度。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部门开展的学习培训、教研活动达20人次,并坚持活动汇报制度。凡参加区地级以上学习培训、教研活动的教师,回校后要在学校范围内上汇报课,凡参加市教研室开展的活动的教师要在本教研组进行一次专题讲座。真正做到一人参加活动,大家都受益,都有提高。
5、重视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学校和教师非常重视反思,使反思成为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最经常、最有效的校本研究活动。为了提高反思的质量,减轻教师负担,学校明确要求:语文每单元一反思,数学一周一反思,每篇不少于500字;其它学科两周一反思,每篇不
少于300字。教师设有专门的反思笔记本,学校每月对教师的反思考核一次,并做好评价记录,将评价结果向教师公布,对反思质量较差的教师要提出改进要求,令其重新反思,确保反思质量。
6、校领导积极承担公开课和专题讲座,本学期,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都承担了一次公开课,并结合公开课进行了专题讲座,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也受到了老师的好评。
7、积极和周边学校联系搞教研,加强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本学期,我校和杜木桥回小积极合作,先后开展了两次同课异构活动,一次是由吴学智老师和杜菊兰老师共同执教的二年级数学《分桃子》;一次是由杨蕴花和王云霞共同执教。两次活动,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搭建了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如何使这样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落实在常态化的教学管理和实践中是今后两校结对共建努力的方向。
8、开展录像课自我反思活动,学校将每位教师的课都进行了录像刻盘,然后集中组织教师观看自己的课,教师通过观看自己的课,发现了自己课堂教学中许多的不足,对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9、进行网络观课议课活动,本学期共开展了四次观课议课活动,每位教师在观课后谈自己的收获,从而达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目的。
四、加大对学困生转化力度,提高整体成绩。
我校学困生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因此,本学期,在学困生的转化上力度较大,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1)、对学困生实现“二”优先:提问优先、面批优先。
(2)、对学困生做到“九个一”:帮助制定一个小目标;有一个锻炼的岗位;每学期一次获奖的机会;每节课至少一次发言机会;一次成功的体验;每月一次谈心的时间;给每个学困生找一个好伙伴;每月一次和家长联系;每学期家访一次。
五、开展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学期,我们在教师中开展了“优质课”评比、“我讲我的教学小故事”竞赛、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设计比赛。在学生中开展数学综合知识竞赛、作文竞赛、古诗文诵读竞赛、配乐朗诵竞赛等活动,通过活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