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与反思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与反思
[导读]
现如今,许多小学生面临着语文难,学语文难的困境,那么如何才能学好语文,学语文有什么好的技巧呢,希望这篇文章能带你走出学语文难的困境。
巧顾网语文专家认为语文复习重在对整册书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梳理,然后形成自己的知识树。2007年10月16日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与反思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需要一种超越于功利、科学实证主义之上的人文关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要遵循科学精神;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恰当运用导致了语文教学本体的缺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同时要注意价值取向;人文教育必须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而不是外在于学生的空洞说教。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程 教学案例 反思
新课程实施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理念能否转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公开课作为架设教育观念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最鲜明地折射了教育观念的最新走向,成为教育改革最生动的表情。当前,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经历了几年深入的实践、探索和反思之后,似乎渐渐归于某种“平静”。然而,冷峻地审视当前举行的各类语文公开课,依然,我们不难发现存在于这种“平静”之下的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种种悖离。
语文教育:必要的乌托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必要的乌托邦。教育承载着人类对美好未来全部的憧憬和梦想,必须具备一种超越于功利实用主义之上的人文关怀。
案例:《雪地里的小画家》
师:同学们,咱们平时是怎么画画的?
生:我们平时画画要用纸和彩笔。
生:„„
师:那,小动物们又是怎样画画的?
生:他们用脚在雪地里踩,没用纸和笔。
师:真轻松,真简单,走一走,跑一跑,几步就成了一幅画,太了不起了!难怪大家都说他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
师:咦,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生:它在洞里睡着啦!
师:多好玩的冬天啦!青蛙为什么要在洞里睡觉呢?
生:青蛙身上没毛。
生:青蛙怕冷。
生:„„
师:大家说的都没错。青蛙的确怕冷,冬天它只能睡在暖和的地方,不吃也不动,一直睡到第二年的春天,天气暖和了,才出来活动,这种现象叫冬眠。
„„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一年级课标教材的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用诗歌的形式将小动物们在雪地里玩耍的情景想象成在雪地里画一幅幅美丽的画。诗歌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贴近儿童的想象世界。它有利于唤醒儿童的本真,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价值观。试想:在银装素裹的冰天雪地里,“小画家”们丹青妙笔,无拘无束尽情地写意作画,若梅花,似枫叶„„多么美丽的画卷呀!多么幸福的生活啊!令人遗憾的是,在这里,教师缺乏一种超越于科学精神之上的人文关怀。教学中,完全从成人的经验世界出发,从科学的角度去解构文本,生硬地将学生从理想的童话王国拉回到现实的科学世界。于是,小画家画画,就成了动物在雪地里走路,画笔就是它们奇形怪状的爪子;青蛙的恬然入梦,被科学地解构为动物的冬眠。美丽的童话世界不复存在,诗歌的情趣荡然无存,缺乏对教育作为必要的乌托邦的切身理解,教育作为价值引领的作用也烟消云散。
譬如星空,譬如月亮,不仅仅是人类征服与主宰的对象,不仅仅是元素,环型山以及直径、质量、体积等枯燥的物理学数据。
假如没有月亮,也就没有月光如水,人淡如菊;没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没有杜牧的“夜泊秦淮”,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月亮是嫦娥奔月,月亮是吴刚伐桂;月亮是亲情的召唤,月亮是远方的思念„„
直到永远,月亮都是岁月的诗意,人类情感的一个空间,一片背景,一种弥漫不已的气息,人类心灵深处的家园。
而这才是真正的星空,才是作为语文教育应该拥有的情怀。如果没有这样一种背景,没有一份超越科学实证主义的情怀,就永远无法喷涌语文教育的激情,焕发语文教学的魅力和光彩!语文教育需要一些浪漫的理想主义情结!雪融化后变成春天,应当成为语文教学最美丽的追求。
新龟兔赛跑:科学精神的失落
一次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会上,观摩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教学案例: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老师让六年级的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题目是“新龟兔赛跑”。作文的结果:90%的学生仍然是乌龟又一次获得了比赛的胜利!夺冠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有的是兔子又一次骄傲了,躺在树下睡大觉;有的是乌龟贿赂裁判,大搞权钱交易暗箱操作;有的是乌龟投机取巧,趴在兔子的身上;有的是乌龟神奇地长出了飞翔的翅膀„„
看到这样的作文题目和习作结果,一股悲凉从心头涌起。兔子居然又一次成为失败者!“龟兔赛跑”作为一个经典的童话故事,其教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的阅读指向大多是学龄前儿童。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和人生经验之后,还用这样的题目进行作文训练,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只能说,我们的教师缺乏必要的批判精神和反思能力。我们的教育实践在培植“愚民”,我们的教育价值在走向理论的虚无。同时,从学生表现出来的所谓“求异思维”里,也彰显了学生价值观的严重偏移,何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兔子当然比乌龟跑得快,这是不争的科学事实,而我们的教学却把道德判断和价值判断凌驾于科学知识之上,偏执一端,完全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培养。科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石。语文与科学之间关系缜密,语文是传播、普及科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是语文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科学素养”的概念,其内涵就是要求培养作为现代公民必备的科学精神。著名科学家拉比曾经说过:“只有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融为一体,我们才能期望达到与我们的时代和我们这一代人相称的智慧的顶点。”
语文是一门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的课程,在充分彰显人文精神的同时,也要大力培植科学精神。
多媒体:小学语文无法言说的痛
毫无疑问,近几年来,多媒体教学真可谓“风风火火闯九州”。其动感的画面,缤纷的色彩,悦耳的音乐,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格局,让语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为语文教学改革减负增效新的生长点。但是,过多过滥地运用多媒体,课堂上声光色影,斑驳迷离,严重地导致了语文本体的失落,审美价值的缺席。课堂上愈是花样翻新,喧嚣浮躁,语文的本色则越发消失殆尽。
一次市级语文公开课上,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万紫千红”的含义,体会春天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于是,随着音乐,屏幕上出现了一块碧绿的草地,其间点缀着些微五彩缤纷的小花„„
课堂上,笔者看到这幅图画,顿时哑然失笑。生机盎然的春天怎区区一块绿草地,几朵小花了得!多媒体展现的图画与真实的大自然比起来是多么的渺小,多么苍白无力!读到“万紫千红”的春天,我们浮想翩翩:“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文学是凭借形象说话的,具有飘忽、朦胧、含蓄、多元等特点。“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此,对文本的感悟、凝思、审美要借助读者丰富的想象,对文本进行梳理、整合、思维等形式来补白,获得审美愉悦。
有研究表明,当前,在快餐文化、流行文化、娱乐文化、偶像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的阅读在严重退化,表现在阅读兴趣上卡通化、电子传媒化;阅读价值取向上庸俗化、低品位。①疏远经典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严重积弊。
阅读教学活动中,不能静水流深,不能正确引导学生静心涵咏,潜心会文,超越时空,与文本、作者对话,进行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砥砺和情感的交流,而简单地诉之以多媒体的视觉冲击,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语文教学正在成为学生功利性阅读、浅阅读的罪恶与帮凶。
英国作家毛姆曾经断言: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阅读直指人心灵的深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令人兴奋;“小桥流水,水村山郭”的南国情调,叫人温婉;“大江东去”的豪迈旷达,“晓风残月”的缠绵悱恻都会让人获得一种无法诉诸言语的美感与快意。而这种审美愉悦恰恰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在沉醉的书香中去寻觅,去探求,而不是在浮光掠影的多媒体演示中潇洒走一回。那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只能流于形式,止于肤浅和庸俗。
个性化阅读:小学语文美丽的期待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在美国的美术课上,老师让学生画苹果,怎么画呢?先让每个学生咬一口,然后让学生自己画,画出来的苹果自然千姿百态,别具一格。而中国呢,学生画同一个苹果,画出来的苹果大同小异,缺乏个性和创造精神,从这个侧面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们教育追求的是齐步走,一刀切,一锅煮。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研究发现:在世界27个关键技术领域,美国有24项领先,这恐怕与教育的个性化不无关系,个性就是风格,个性就是创新。中央电视台有几则广告颇耐人寻味:“我运动,我健康”、“我炫故我在”、“我的舞台我主宰”。这都强调人性的复苏、个性的张扬。也启示着教育必须重建一种新的课程文化——个性化的课程形态。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诠释了这种个性化课程形态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那么,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与个性化的要求有多远呢?我们只能感慨:个性化阅读,想说爱你不容易。
1、话语霸权:失衡的课堂教学生态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片段:②
(生阅读课文)
师:我看见,读完以后,你们的脸色变得凝重了。王老师知识大家的心情在发生着变化。来,和大家交流一下,读完课文以后,你的心情怎样?
生1:我很惭愧
师:继续往下说,你为什么惭愧?
生1:我为人们这样滥用资源而感到惭愧。因为他们贪婪。师(充满激情):你为那些贪婪的滥用资源的人们感到惭愧,因为你感到你也是他们中的一员!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1:我感到吃惊。
师:为什么吃惊?
生1:因为全世界这么多人,如果人人都像课文中所写的哪些人一样随便破坏地球环境,我们的地球将无法生存了。
师(激情赞叹):是啊,如果地球上的人都像文中那些贪婪无耻的人的话,那么我们的地球将毁于一旦。你的心情如何呢?
生3:我感到憎恨。
师:对那些愚蠢的无知的人们感到憎恨。
课堂教学生态包括四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健康的教学生态追求一种师生的亲和性,学生发展的建构性,动态的调节性和不受约束的创新性。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没有积极转变角色,不是成为课堂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而是变成了知识的权威,以自己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感悟,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强加给学生,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严密控制者,学习结果的鉴定者和裁判员。教师宏大的话语霸权淹没了教学活动中民主、互动的对话氛围。
上面的教学片段加点的部分,我们是否可作如下的追问:
A、人们非常贪婪,滥用资源,造成生态灾难,因为与他们同类,所以我们一定也要感到惭愧。换言之,社会上那么多犯罪分子,是不是因为我们与他们是同类,就应该为他们的犯罪行为进行忏悔,就要担当他们罪恶的名声?
显然,我们的孩子是无辜的,人类犯下的错误,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去救赎,让他们的心灵从小就背上沉重的十字架。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不是忏悔的教堂。
B、人文教育的基石和归宿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真、是善、是美!从小就在学生的心灵里埋下一种仇恨的种子,未来将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课堂教学生态的意义在于一种调节,是一种弹性和非线性的行为,而不是一种控制和强权。控制是一种外力,是服从和强迫;而调节是一种内力,是调和和人文关怀。如:一位教师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多媒体出示黄鹤楼的画面后,要求学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看到黄鹤楼的感受。这就是一种控制,它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学生有关黄鹤楼的诗歌没落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美丽传说缺失了。
2、贴标签,主题先行:阅读教学是封闭的预设,还是动态的生成?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意义生成的过程,不完全是教的结果。《课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新课程背景的阅读教学不应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间多向、开放、动态的对话过程。这种交流过程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如:对“落叶”这个文本的感悟,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思维能力不一样,对文本的解读、体验也是不同的,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儿童看到落叶,可能想到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打雪仗、掷雪球等有趣的童年活动便会纷至沓来;青年人看到“落叶”可能会想到希望和成功,落叶孕育着希望和未来,失败了没有什么了不起,一切还可以从头再来;中年人看到落叶,便觉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然对于中年杜甫而言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徊”,李清照则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落叶”对老年人而言则是叶落归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正是这种动态生成,才成就了课堂教学无法预约的精彩。但是,审视当前的阅读教学,教师给文本画蛇添足,穿靴戴帽,贴上种种标签或戴上别里科夫式的帽子的现象比比皆是。
一位全国知名度很高的特级教师作示范课,教学《可爱的草塘》时,就给文章贴上“物产丰富,景色优美”的标签。草塘怎一个“物产丰富,景色优美”了得!“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仅仅是为了说明草塘物产丰富?“雪天里捉野鸡最有意思:野鸡怕冷,把脖子伸进雪地里,我们拔萝卜似的把它拔出来。”这段话多有意思呀!读到这里,快乐的童年生活:打雪仗、堆雪人„„沓至纷来。如果从这里开掘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审美价值取向,该多好啊!阅读的过程应该是认识生活,享受生活的过程,语文教学应该改变学生生存的方式,提升生命的质量!
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就贴上资本主义制度黑暗的标签,什么“过渡句”作用,“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等等,各种概念化的东西层出不穷,大行其是,充斥着语文课堂,唯独缺失了温暖的形象的力量感染。语文教学陷入各种观念的黑洞。
3、多元解读:乱花渐欲迷人眼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于是各种虚幻“多元解读”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粉墨登场而泥沙俱下。《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成为聪明的代名词;《景阳冈》中的打虎英雄武松成为滥杀国家保护动物的“元凶”;《去年的树》被解读为对人类破坏环境的控诉„„如此种种,数不胜数。
多元解读虽然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但是这一切都应该立足文本,立足文本历经时间冲刷而积淀下来的主流文化价值。如《狼牙山五壮士》所弘扬的就是中国人民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去年的树》只有从忠贞不渝的友情这个角度去解读,才能真正彰显文本的价值和文学的魅力。
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不顾文本的倾向性和已确定的价值,听任学生天马行空地发表意见,甚至对一些价值虚无、思想混乱的意见也不及时予以评判和澄清,这无疑会给我们的语文教学蒙上尘埃,从而迷失了多元解读的正确方向。
个性化阅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还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阅读方式和学习伙伴的权利,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同时要注意价值取向。反观当前不少的阅读教学只有消极的追随,没有自觉的参与;只有他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创见;只有被动的接受,没有主动的发现;只有虔诚的信仰与顺从,没有平等的交流与对话。③学生随声附和,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造成思想上的僵化,思维的退化,品质的惰化,道德的伪化。学生盲从于教师,屈服于权威,少有怀疑和批判,造成学生人格上的多重缺陷。
政治家主宰国家的今天,教育塑造民族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阅读的品质,关乎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个性化是阅读教学中永恒的主题。
德育无痕:人文教育应有的关怀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课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这里强调了学生沐浴人文光辉的科学途径是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而不是急功近利、空洞的说教。
《两只小狮子》教学片段④
„„
师:“不过,这些天狮子妈妈正为一件事情苦恼呢。是什么事情呢?原来是他的两个孩子还没有合适的名字呢!就让我们来帮助狮子妈妈消除这个苦恼吧!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给这两只小狮子分别起一个你认为好听的名字。”
(学生又读起了课文)
师:“现在,课文大家都读完了,那么第一只小狮子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纷纷举手表示要回答,老师叫了几个学生回答)
生:“小狮子王!”(老师对答案似乎不满意,又叫了一个学生回答)
生:“壮壮!”(老师还不是很满意,继续请学生回答)
生:“勤狮子!”
生:“勤勤!”
师:“我们就叫它‘小勤’吧!”(老师大概没有听到自己希望中的答案)
师:“那么第二只小狮子叫什么名字好呢?”(受到老师的诱导,再给另外一只小狮子起名字时,答案相对就比较统一了)
生:“懒狮子!”
生:“小懒!”
在这里,我们撇开教师的话语霸权不说。两只狮子勤快也好,懒惰也罢,我猜想,出于孩子的天性,这两只狮子在他们心目中都是可爱的小动物、好朋友,恐怕没有好坏的概念,顶多是一个小狮子有些微的缺点罢了。教学中,教师为什么一定要将这种好恶进行刻意放大呢?显然,这里,教育从小就在孩子的心灵强化一种好与坏的概念,缺乏一种理解与包容。由此,我想起了许多童话故事的教学:《酸的和甜的》里的猴子是聪明的,狐狸是狡猾的,其它的小动物则是愚蠢的;《小猫钓鱼》中的小猫是三心二意的代名词,是学生口诛笔伐的对象;学习了《自己去吧》就要告诉学生:只有亲自实践才能学会真本领;学习了《孔融让梨》就马上要求学生具有谦让的美德„„
苏霍姆林斯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真正的教育是无痕的。想想《两只灰雀》中的列宁吧,教育真的不必赤裸裸地拷问学生的心灵!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探索实践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思和重建的过程,需要我们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努力。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案例 《自选商场》第一课时
实验小学
范入叶
认知目标: 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女”和“竹”字头
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生活目标: 了解自选商场的购物方式,体会它给购物人带来的便利。
拓展目标: 认读商品包装袋上的商品名称,自主认识课外的字。课前准备:
1、课件
2、学生准备若干商品包装袋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今天学习识字课文“自选商场”,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正音。
2、你知道自选商场是怎样的吗?我们武义有自选商场吗?哪些商店是自选商场。
二、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师:听说三联超市正在搞促销活动,有的商品可以免费赠送。想去买免费商品吗?闭上眼睛老师带你去。
2、学生睁眼,欣赏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课件出示:
自 选 商 场 里 东 西 真 多。
学生自拼,自读,指名读。
3、“东、西”两个字认识吗?在哪儿看到过?
说明:“东西”连起来是一个词,指物品。
三、活动中学习课文内的字
1、师:我看有些小朋友迫不及待想去买免费商品了,可我听说并不是所有商品免费,到底什么商品免费,有什么要求呢,我们去看个明白。(课件出示“商场海报”与物品照片)
2、师:呀,还要过关,有信心吗?开始闯关!
第一关:请你看拼音,读出免费商品名称!Mian bao xi yi fen qian bi niu nai ya gao huo tui chang zuo ye ben chi zi mao ji 指名拼读,齐声拼读,齐声直呼。第二关:请你直接读出免费商品名称
面 包 洗衣粉 铅 笔 牛 奶 牙 膏 火腿肠 作业本 尺 子 毛 巾
(1)在小组内互读,认读有困难的组员互想帮助。(2)各组派一位代表认读。第三关:请你想办法记住下面的字
包 笔 奶 牙 作业本 尺 毛巾 记字形,记住了哪个字就说哪个字
结合学习新偏旁“女”和“竹”,并说说“女”的字还有哪些用“笔”扩词。
3、师:我们终于拿到了免费商品,让我们交给收银台的阿姨,请她包装一下。可收银台阿姨说:“小朋友,请你帮忙分类,我好分类装袋。” 学生分类说理由。
四,活动中拓展识字:
1、师:今天到自选商场购物大家都很感兴趣。我们在自己教室里也办一家超市,好吗?
2、超市开张:
(1)师当总经理,佩戴“总经理”牌子。(2)请各小组的组长佩戴“销售经理”牌子。(3)招聘营业员,佩戴“营业员”牌子。
条件:基本读准教师准备的商品名称,并会用一两句话介绍商品。
(4)各小组就是下家超市连锁店,学生摆出各自准备的商品包装袋,超市开张。
3、促销活动:
(1)顾客基本认准包装袋上的商品名称,就算买到商品。(2)文明的顾客由销售经理,营业员奖励小红星一颗。(3)顾客凭小红星到总经理处领小礼物一件。(4)活动小结
4、活动小结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反思 《自选商场》第一课时
实验小学
范入叶
在本课识字教学案例设计中,我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去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1、活动型教学
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也是最具有体验感的,因此活动型教学也是新课改大力提倡的新理念之一。本课案例中,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活动:一是到学生熟悉的三联超市购物,参加海报上所说的促销活动,通过闯关赢取免费商品,在闯关过程中,由浅到深逐步撑握了课本中的生字,二是通过办模拟小超市的活动,孩子们认读商品包装的商品名称进行购物,拓展认识了课本外的许多生字。整个课堂是活动型的课堂,孩子们在活动中兴趣盎然地进行了文中识字,拓展识字。
2、生活化课堂
生活化的大语文观也是新课改力主体观的新理念之一,语文学习要紧密联系生活,到生活中学语文是现在大力提倡的新观念。本课案例中,我所设计的两个层次的活动都紧紧联系了生活:
一、“闯关得免费商品”活动,孩子们去的是熟悉的超市,看到的是熟悉的超市画面,闯关之后又由收银台的阿姨负责把商品装入袋中,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过这样的体验,二、“模拟小超市”活动也是在孩子们体验基础上办起来的,这一层活动更是把生活搬进了课堂。总之,两个活动都充分体现了“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
3、合作学习到位,分工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力主体观的又一新理念。本课案例中,合作学习得到了充分体现,而且学习到位,分工合理。如认读生字时,孩子们在小组内互读,有困难的组员之间可以互相帮助。“模拟小超市”活动中,每组的孩子们有人当“销售经理”,有人当“营业员”,有人当“顾客”,有序到位地在活动中进行了拓展识字。
第三篇:语文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反思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 1
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我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反思二:新课程需要什么教学语言
1、教师语言之大忌
一忌病语。教师使用不规范的语言,会导致学生用语混乱,思维混乱,遗害无穷。二忌冷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一些言行举止看不惯,觉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对学生讽刺、挖苦、嘲弄,什么“小聪明”、“大美人”等。这样会使学生受到不应有的刺激,使稚嫩的童心受到伤害。
三忌脏语。有的老师不能正确对待有缺点或缺欠的同学,对他们使用鄙视、侮辱性的语言,什么“丑小丫”、“笨猪猡”、“榆木疙瘩”等。这样会在学生的心里播下自卑的种子,给学生造成相当严重的心理负担。
四忌咒语。有的老师会对班里的个别学生使用揭短和盲目定论式的语言,如“天生的坏”、“从小就熊”、“神经病”、“傻子”、“没出息”、“没救”等。这类语言会在学生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有的学生会千方百计报复老师、报复同学、报复社会;有的则会失去做人的信心,自甘沉沦,破罐子破摔。
五忌浮语。有的教师对学生喜欢用浮夸、吹嘘和不切实际的语言。这会使学生爱虚荣、爱吹擂,不能踏踏实实地为人、学习、做事。
六忌烦语。个别教师说话讲课总是啰嗦重复,唠唠叨叨;或东山一犁,西沟一耙,废话连篇,离题太远。这样会使学生滋生厌烦情绪、逆反心理。
2、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语言?
对学生所听:
A、孩子们对这些问题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B、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C、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D、“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对学生所言:
A、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很佩服你的勇气。
B、你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帮帮他,再补充。
对学生所读 :
A、“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B、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
C、默读,要讲究速度。现在我请大家在十分钟内看完这段文字,并请思考„„对学生所问:
A、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是个善于动脑筋的孩子。
B、有一个问题,是我要请教大家的,谁能帮我解决。
对学生所写:
A、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本很整洁,书写也端正。我为你们高兴。
B、用自己的笔写自己心里的话,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班×同学做得比较好,他的作文虽然也有缺点,却给人一种真诚的感受。
C、“没有老底子,就没有新文章”,有积累才能够表达。我们有些同学作文中的词语是丰富的,看得出他们课外有较大的阅读量。
D、××同学从生活中积累写作材料的本领很大,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观察,作为原始材料积累起来,他的写作材料总是那么新鲜、独到。
三、语文课堂的问题意识--学生没问题,教师有问题。
学生没有问题,教师就有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不积极理睬,教师有问题;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有问题。有效的问题: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位置,用适宜的方式提出。读应是语文教学的主干,想象,思维,技能,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是附着在这一主干上的,是融合于其中的。课堂是要放手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的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了。
四、怎样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
1、自主的教学模式
在语文课上,教师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开展课堂讨论。语文课堂组织形式本身也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教师和学生围坐在一起共同参与讨论是很常见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也是无拘无束的。教师应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的心理氛围,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因此,语文课堂气氛往往轻松活跃,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
以下是课堂实录的片段:
师:通过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是那么生机昂然,鸟儿是那么生机勃勃,如果请同学们再这两者之间选择其一的话,你会选择“树”还是“鸟”? 请你作出决定。(生选择 XX)
师:选择“树”学请齐读 7、8 自然段)
师:选鸟的同学请齐读第 12、13 自然段。(生齐读)
师:其实你们不知不觉的已经进行了第一次较量。觉得过瘾吗?待会儿要进行第 2 回合的较量,看看大榕树和鸟儿谁更有魅力,喜欢“树”和“鸟“的界限要分明一点:”鸟“往那边去,”树“朝这边来。(交换位置集中)
师:现在请“树“和”鸟“仔细品味一下描写自己的段落,找出形容自己的词语,分别写到黑板上。(生朗读,交流后,争先恐后的上台写词语)
师:现在“树“和”鸟儿们“把写自己特点的词都写在黑板上了。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里面有些词不太合适,不合适的要修改,重复的要删去。(生思考交流后上台修改)
师:刚才我们只是各管各的,把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写上去,现在我们能不能把这些词语组织起来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一下自己?(生准备,小组讨论交流)
师:请“树”先来,可以吗?生:大榕树枝叶繁茂,颜色明亮,有数不清的枝桠,没有大榕树,小鸟不能生存。
师:如果这样介绍可能会更好一点:“我们枝叶„„.”(师把“我们”念成重音,暗示学生角色变化)。生:我是一棵南国的大榕树,我有数不清的枝桠,枝叶是那样的繁茂。我颜色明亮,每一片树叶都在闪耀,好象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生命力特强,没有我,我们可爱的朋友——小鸟就不能生存。
师:鸟儿们。你们上来吧!两女生:(甲)我聪明伶俐,(乙)我活泼可爱。(合)我们羽毛美丽。没有我们可爱的小鸟,榕树就没有这么旺盛的生命力。两男生:我们是南国的小鸟,我们的羽毛色泽明亮,我们的歌声婉转动听,我们聪明伶俐,我们活泼可爱,没有我们的身影,大家就不会去看榕树。
师:我听出来了,大家去看大榕树,是冲着他们去的。(面向“树“组同学)你们同意吗?众“树“:不同意;两女生:我们是南国之树-----榕树,我们枝叶繁茂,能让鸟儿筑窝栖息;我们枝叶繁茂,能为鸟儿挡风遮雨。我们是鸟儿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我们大榕树,小鸟就不能生存,我们就是鸟的天堂。
师:多有诗意的表述!榕树就是充满诗意地生活在这个空间里。老师想请教一下,你们是怎样想的?生:刚才鸟儿说,没有他们可爱的身影,人们就不会去看我们,您也说人们去看我们是冲着“鸟“去的,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因为我们本生也是很美丽的,是充满艺术感的。换位整合师:请你们考虑一下,在这篇文章中树和鸟是什么关系?生;我认为树和鸟应该和睦相处,就像花和绿叶一样,有了绿叶陪村,花才显得更美。生:我赞成刚才着位同学的话。我认为榕树和鸟是朋友关系,而且关系非常密切。生:大榕树是鸟儿生存的基础,鸟儿在大榕树上栖息为大榕树增色添彩,使他富有生命力。我认为鸟和榕树是相互依赖的。
师:你不但善于倾听,而且善于思考。生:我认为鸟和树是形影不离的,就一定会有鸟窝,一定有鸟儿,如果没有鸟儿的话,树就没有生命力。生:树和鸟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没有鸟,树很快就会衰老;如果没有大榕树,鸟儿也唱不出动听的歌。
师:可以说树因鸟而年轻,鸟因树而可爱!生:如果说大榕树是一幅美丽的画,那么有了小鸟,这画才更完美。生:我觉得要是把大榕树比做一个人的躯体话,那么鸟儿就是这个人的灵魂。
师:树和鸟都真心地感谢你,你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同学们。树和鸟密不可分,还留着这条线干吗?(师将黑板上划分树和鸟的线擦去)我们应该互相欣赏。
师:有了这个认识,“树“读写鸟的部分,感觉可能会更好;同样,”鸟“读写”树的部分,也会更有新意。(“树”齐读写鸟的自然段,“鸟”读写树的自然段)
师:你们有什么感受?生:我觉得鸟儿的确非常活泼可爱,歌声也那么清脆动听。我认为有了鸟儿,大树才会更有情趣。生:我认为大榕树枝叶繁茂,给我们鸟儿带来了生存的空间。大榕树养育着我们呵护着我们,我们应该感谢大榕树。生:我认为这些鸟儿的确
是羽毛美丽,歌生动听,活泼可爱,聪明伶俐。我想,如果它们是在为榕树塑造灵魂的话,塑造的应该是活泼的天真浪漫的孩子灵魂。生:读了这段话,我仿佛来到一棵十分美丽、茂盛的大榕树下面。听鸟儿欢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生:鸟儿可爱,大榕树美丽。宛如一幅漂亮的风景画。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看看,让这幅美景永远留在我的心里。生:但愿我也有这个眼福。生:我不是很喜欢写景的文章,一开始没在意这棵大榕树,现在觉得这大榕树就是我们鸟儿真正的家园,我们不能没有大榕树!
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而刚才,你们已经识得庐山真面目了,真不错!互相欣赏本生就是一种和谐的美!
2、有趣的作业形式五花八门的教学内容和名目繁多的作业任务也兼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理想,并常以自主活动的方式进行。为了解决自己热衷的问题,学生要做很多的工作,如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到社会上做调查、写出报告等等。由于这些活动多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所以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带给学生由衷的快乐。对问题的答案教师并不做统一要求,而重在有自己的思考观点。学生可以探索,可以怀疑,可以批判,也可以标新立异。也许正是这种自主的精神,孕育出创新的火花,也使语文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吸引力。
3、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面向生活的教学内容在面向生活的宗旨下,美国语文教学的内容多向社会生活各方面拓展,教材选文以“时文”为主,报纸、杂志及各种单行本都可以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甚至路标、图表、时间表、新闻栏目等也被选入教材中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成为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维生素;新的语文教学应用全人类文化的神韵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引领他们登堂入室,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充分享受徜徉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新的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作心灵的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从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一年级在学习中最先接触的是拼音,拼音学习的枯燥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为此,我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在拼音教学课堂上,合理地运用多种形式的趣味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拼音王国里快乐的遨游,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案例一:《a》教学案例:
教具准备:一家人图画、写有儿歌的小黑板、字母及音节卡片。老师在在大黑板上写好“一家人→儿歌→卡片→海边”的路线图。
[一]师:今天天气好极了,阳光明媚,拼音王国里的拼音宝宝们邀请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到海边玩,你们想去吗?
想去!
师: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那请同学们坐上开往黄金海岸的汽车,由老师当司机,我们出发吧!(老师作驾车状,播放音乐)
师:嘟嘟嘟,到站了,让我们下车吧。哇,这里的空气真新鲜,景色真美呀!师:(老师出示路线图)看,我们现在到达这里了(指一家人图画),想到海边还要经过三次闯关游戏,同学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看,我们语文书里的一家朋友也想陪我们一起去海边,那我们首先认识一下图片上的朋友吧!
生:有爸爸、妈妈。
生:有女儿
[二]师:他们一家不仅要给我们当导游,而且可爱的小姑娘还说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呢。(出示儿歌)
师:那我们就快快来读一读吧,读完,我们就离海边更近了!生:好。(师生反复朗读儿歌《家》)
[三]师:小朋友们,海边附近正在举行答对有奖活动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生:太好了(拼读卡片上的音节词和韵母四声卡片)
[四]师:我们完成了这么多闯关大比拼,终于可以到达海边了(教师小节),这节课你过得开心吗?生:开心!(一张张可爱的小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师:让我们和拼音宝宝a说再见吧:
生:(挥手)再见!
师:小朋友们请坐好,老师就要开车了。
这是我在执教汉语拼音《a》一课中的几个片断,对小学生来说,汉语拼音极其枯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拼音兴趣行之有效的方法,爱玩是孩子的共性,也是孩子最感兴
趣的活动。片断
(一)是导入环节,我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去海边并结实一家新朋友的情境,为整节课孩子们快乐地学习拼音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片断
(二)中运用小女孩的儿歌这一情境引出儿歌的唱读,孩子们在闯关获胜这一强烈的感官刺激下拼读得更认真,更开心了。片断
(三)运用答对有奖游戏情境把学生带入到看图拼读音节和四声韵母的环节,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有所收获,并且调动了全体同学小组合作、讨论的积极性。片断
(四)是对整体情境设置的一个收笔,对此来总结收获,畅谈乐趣。情境式的教学模式使枯燥单调乏味的拼音教学更有趣味性。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生动的互动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着并快乐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学习轻松,练得扎实。
一年级写字教学的几点想法
比较运笔方法:教学“一”,我让学生观察老师正确的运笔之后,我要求学生进行临摹,将学生的不正确的书写和范字比较,在比较中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教学竖,我让学生比较“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写法的不同,并加以示范。比较间架结构:教师除了指导汉字的笔画,还应该着重指导汉字的间架结构。例如:教学“皮”,在观察“皮”后,我让学生临摹,学生写出来的“皮”字,五花八门。有的把下面的“又”字写得太短,有的把“又”写的太窄,有的又写得太宽„„这时我将他们这些字在黑板上“公开亮相”,和书上的范字进行比较,并逐一帮助他们找到“病因”,指出“治病良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孩子们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比较之后的书写,效果令人满意。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造型美。
三、严格训练,培养习惯,发展个性美
1.练字要严格要求。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中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终身受益。
写字前,教师指导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指导执笔方法。练习时,教师巡视,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书写时,教师要适时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
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要认真书写,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写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训练要有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小学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一个“少”,保证一个“好”字。每课的字,每个写2-3个,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就可以多写几个。你还想写哪个字,就可以再写几个。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好”。我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选择作业的权利。我们的作业本上不再像以前一样整齐划一的作业,而是有的多,有的少。写的字,有的可能是“五、一、二、三„„”。有的可能是“入、八、大、„„”作业虽然不像以前那样整齐划一,但所有的孩子在写字方面的发展却是一样的。
四、激励评价,鼓励进取,展开竞赛
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们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课后,我们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学生就可以经 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而且时常 能听听同学生的建议。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但同学们依
旧兴致高昂,有时因没有上榜,会嘀咕半天,眼中流露出的尽是悔恨,这些足以证明每个学生都有可贵的上进心。
一个学期的写字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学生不再感到写字是负担,真正感受到写字的乐趣,许多孩子的幼小的心里已经立下当书法家的愿望。他们的字真正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看到他们的成绩,心中便又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第五篇: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
一、创设情景 探究合作 自学ai ei ui.1、师:现在
我请三位新朋友来和你们见见面好吗?(伴着欢乐的音乐 三位同窗戴着ai ei ui的头饰
高高兴兴地跑进教室 向大家挥手问好)
2、生:大家好
我们是大家今天要认识的三位新朋友 盼望大家能喜欢我们
生1:如果你们想知道我叫什么名字 请你们认真察看
生2:如果你们想知道我叫什么名字 请你们开动头脑
生3:如果你们想知道我叫什么名字 请你们合作探究 共同窗习
3、(音乐停滞
老师把三个复韵母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请三位学生回原位)师:请大家看看这三个新的韵母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刚才
同窗们的目光挺不错的哦
很快就发现这三个拼音是有两个单韵母组成的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由两个单韵母组合成的韵母 叫复韵母
请同窗们跟我读一读(生读:复韵母)
4、师:这三个复韵母怎样读呢?我们前面学过声母和单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就是前音轻短后音重 两音相连猛一碰
也就是把声母和单韵母快速连读出来 拼成音节
那我们就用“前后两个音快速连读”的方法试着把这三个复韵母读一读好吗?请各小组的同窗合作探讨一下 该怎样读 互相领导 互相评一评
5、现在
我们来看看哪位小朋友愿意站起来把这三个复韵母读一读 也可以挑你喜欢的一个复韵母来读 其他小朋友可要竖起小耳朵 认真听一听
我可要请你们当小评委哦 看哪位小朋友评得最好 可有小礼物的 你们高兴吗? 生1:严盈 你读得很好
可是你的声音太小了 你以后应当大声读出来 让全班同窗都听到
生2:符皓闳 你读得太好了 声音也很洪亮
生3:谢秉润 你读错了
你应当把a和I很快地连读出来 你刚才读成a----i了
......反思
如果直接出示这三张复韵母卡片 也许学生会感觉没有兴趣 于是
我在教学中创设这样的情景 让三位学生戴着ai ei ui的头饰
高兴地跑进教室 与大家挥手问好 调动学生的情绪 调动课堂气氛 通过学生作为中介
把知识与学生距离拉近了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好奇心是最强的 他们对新的事物总是有种新鲜感
所以我运用了“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领导性的问题 目的是要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他们进入了自动探究的学习状况 学生的兴趣果然一下子就被引发出来 都很积极地去寻找想要发现的问题 然后积极举手发言
有的说:“我发现了a、e u分别和i交朋友
”有的说:“我发现了它们都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 ”有的说:“我发现了a和i交朋友 e和i交朋友 u和i交朋友 ”这样
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复韵母的目的就容易达到了
在教学过程中 我通过同桌合作
充分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自动积极性 引导学生自学自悟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在合作交换的过程中 团结协作 兴趣盎然
积极自动地拼读拼音 经过同桌合作 让优生领导差生
使他们在互导互评中取得提高
虽然还有小部分学生不懂复韵母的发音要领 但我们不能力求他们一下子就懂得读 我们应当尊敬学生的差异
对于一年级小学生的来说 注意倾听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让学生评价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生不断地自读自评过程中 我做了适当的点拨
学生就在这种轻松高兴、自主探究的过程中 不断地改良 逐步地发展
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这种方法
把课堂教学改变到重视“发展与过程”的新理念上来 我深深地体会到
重视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 可以辅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激发其内在发展的能力
从而增进学生在原有的程度上获得发展 实现个体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