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茹——浅谈美术课堂的减负增效

时间:2019-05-12 14:1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陈亚茹——浅谈美术课堂的减负增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陈亚茹——浅谈美术课堂的减负增效》。

第一篇:陈亚茹——浅谈美术课堂的减负增效

让孩子爱上美术--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减负增效”

南口铁道北中学

陈亚茹

2012.5.15 让孩子爱上美术--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减负增效”

从教7年。7年的喜与忧,苦与乐,在日复一日的时间磨砺中已经化为两个字——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有期待;因为期待,所以有担忧;因为担忧,所以要思考。思考如何改进美术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创造最佳教学效果,应是我此生不懈地追求。

“减负增效”一直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在美术课堂中如何做到增效减负呢?刚开始面对减负增效,我真的觉得比较茫然,美术学科每周每班才一节课,没有家庭作业,作业都是在课堂上完成,还要减负?经过一段时间课堂上的观察,课下的思考,我发现了些许问题:美术课让有两种学生觉的在美术课上有负担,一种学生:一上美术课很兴奋,可是面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时,却苦苦思索,无从下手。还有一种学生:对美术讲的只是不感兴趣,干脆趴着睡觉。如何使学生不为美术作业的内容苦恼,如何使学生感到在美术课上妙趣横生。这是不是就是美术课减负增效的关键呢?

一、美术课堂的减负

首先,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

减负的宗旨,是让学生享受课堂,体验快乐。我在美术课上,一直想方设法采用各种媒材、手段,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学习中去。尽量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再者,就是美术课学习的态度问题。

这尤其体现在学具的准备方面。美术课不同于其他科目,只需要准备课本,笔记本就可以。需要每个学生每次带好带齐美术用具,如铅笔,彩笔。还有各种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等,确实算是一个“负担”,按教材上五花八门的要求,很多是要花钱去买的,或者花时间去收集,寻找的,往往有几个学生是不会去准备的,还有的一直会忘记带来,这样给学习带来了麻烦和困难,这也可说是一种外在的负担,那么如何解决之中这一问题,即给学生的美术用具减负呢?

我采取了以下办法,起始年级,在第一堂课美术课,就按要求准备好常用的绘画用具,并且为了避免学生们忘记带工具,每个班按班级座位分小组,指定小组长负责学具管理,美术学具统一放到班级。当然书上有的难准备的材料也不一定让学生去准备,可以改变一下材料,让学生带一些生活中不需购买的的废旧材料等等。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思想要重视,应主动积极准备带好的应该带的工具,除了美术老师,还有班主任也可以提醒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每天要准备好学习用具,包括美术用具。这样学生每次作业都能顺利圆满的进行并完成,使作业不再出现多余的负担。

二、美术课堂的增效 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学生爱看名著,却不喜欢语文课;爱唱歌,不爱上音乐课;喜爱卡通漫画,不爱上美术课。连音乐、美术这些看上去最能与学生情趣贴近,又没有考试压力的课程都受到学生的抵触和厌恶,看来再好的学习资源如果没有孩子学习热情和喜爱为支撑,其价值只等同于零。再轻的学习压力在没有兴趣投注的孩子眼里,也只能重新成为重负。因此,激发培养兴趣是学习直观感受,减负后得到学习快乐体验的直接因素。教师有责任在减负增效的同时,应对学生的兴趣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提升,让学生更好地深入学习。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即是一句至理名言。美术兴趣是学生美术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美术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所以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

(一)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鉴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过低,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我积极认真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兴趣着手努力营造出轻松而又愉快的课堂氛围,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我参与、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学习环境。

在教授《给同学画张像》一课时,让学生自己用最精简的话描述自己身边同学的相貌特征,他们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都积极的发言,这种导入,不仅增加了课堂的学习兴趣,顺带就把课题给引了出来,本课要学习的内容也随之很清晰,为后面学生的绘画打下基础。

在教授《京剧美术》一课时,学生们在学习戏曲知识的同时,又了解到了脸谱的艺术常识,在小组合作绘画,表演的过程中,体验,感受了国粹京剧的艺术魅力,同学们即玩得开心,又有所收获。

再如《黑白装饰画》一课中,我一课采用的是脑筋急转弯导入,一课是语言和图片转折导入,通过两课的教学尝试,发现第二中导入方法,画面优美,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关注,从而更好的投入学习本课内容。

(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关注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确定分层递进的美术技能训练是减负的关键之一。虽然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但如果过度强调技能的学习,势必使整个课程冗长和枯燥,达不到美术技能训练的要求。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技能的学习就意味着受教育者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亲历过程,它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多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低年级时相对少些,高年级时相对加大对美术技能的特别训练,对此做出的各种尝试不但要求教师本身有过硬的业务技能,也需要教师具有更加高超的平衡能力和设计能力。

我在课堂的作业布置时,一直采用的是分层作业。对美术基础较好的同学,作业注重的是创造性,独特性,美观性。而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同学,则采用临摹和创作结合的方式,鼓励其积极的发挥自己的长处。时时谨记在优化课堂教学,减负的同时,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个性特长。

减负是为了增趣,增趣是为了增效。教育需要的是鼓励,是增趣,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习者,使其成为一种自觉意识。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美术课,带着笑脸走进美术课堂,让学生爱上美术!

姓名:陈亚茹

单位:南口铁道北中学

通信地址:北京昌平南口铁道北中学

102202(邮编)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地址:tzyy915@sohu.com

第二篇:美术课堂如何“减负增效”

美术课堂如何“减负增效”

李晓亮

摘要:眼下“减负增效”己经成为各学科教改研究的方向性课题。在美术教育领域,如何进行减负增效呢?我认为一堂好的课就是做到了减负增效,那么什么样的美术课是好课呢?简而言之我认为看老师是否激发起学生对教学重点的兴趣,是否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收获。关键词:“减负增效”; 观察能力;思维程式;授人以渔

一、激发学生创作源动力将事半功倍

有位老师上二年级人教版《雄伟的塔》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欣赏了一些闻名中外的宝塔,然后观察结构特征,最后进行创作表现。整个过程在教师讲解、师生问答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看似完美无缺,实质就美术教学任务来说,学生无多大收获。问题有三:

(1)首先我们的美术课没有时间将世间万物一课一课来安排,于是对于每课大家都要挖掘最大的可教学点,本课如果仅仅是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那显然就不用画了。俗话说托物言志,诗是有感而发,歌是无情不成。对于我们的绘画来说,也是情感的产物,很多艺术家倾其一生专注于自己的情感表达,大画家梵高对向日葵的狂热,郑板桥对竹的高风亮节也是寄情一生。本课编者有意将课题冠以雄伟,其用意良苦,却被人视而不见,我想本课如何激发学生对塔雄伟的由衷赞叹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是难点,也是激发学生创作动力的源泉,我想本课的创作方向也应该是体现塔的雄伟吧,我想教师要为孩子解决的难点也就是如何体现塔的雄伟吧。

(2)、其次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来说,不是通过一问一答可以解决的,系统的观察方法可以由教师首先进行示范性有条理的解说。一般而言,先谈外形感受,再谈组成结构,最后谈细部装饰,如果教师有朗读表演能力的话,在精心组织下会有有效果。

(3)、就技法传授而言,老师拿范作来欣赏,看似没有什么不对,但这时如果孩子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表达方式,客观上将引导学生的创作思维程式,导致孩子不用前面的学习和感受也能依葫芦画瓢。美术新课程以人为本,学生创作是基于认知和情感体验基础上的一种技法探索表现,不能纯粹以技法的传授或情感的宣泄来涂鸦,这点大家都知道,但在实践中却徒有形式。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教材蒙骗了我们,评委压制着我们,很多老师不敢走出书本的框架,书中大杂烩一锅端都拿来,结果那么多知识仅凭一堂课学习——我们把孩子给懵了。假如本课第一教时就我们家乡门源大家都熟悉的北山的白塔来入手、展开、表现,加上师生课前准备的素材(熟悉的图片、亲身临塔感受等),师生切实有所依托,雄伟的感受将不难体会,表达的方式将不必局限于线条、色彩。第二教时再来了解世界各地的塔,深入塔的知识,最后进行创造性的表现也会更有效。

二、归纳和演示有效方法将授人以渔

在二年级《我设计的灯》这课中,教师以富有激情的教学组织、精美有趣的灯具图片展示,赢得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在讨论设计方法时,学生回应积极,但教师却没有归纳设计方法、没有演示设计方法。两大亮点被一个小的疏忽掩盖,遗憾啊!这是一堂典型的缺乏教学经验的课。我们一再强调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此时此地不正是这番情形,我们常说一课一得,也许有时我们可以一课多得,就看你老师能否站高一点,看全一点。我们可运用夸张变形方法以物变灯(型)、运用想像添加方法以灯(型)成物,但凡很多设计方法就是这样,可以作为拓展延伸,引领学生更上一层楼。

说到演示或范画,是否需要,褒贬不一,但是就看你老师能否再领一下,再前进一步,没有这个能力则浪费学生时间,限制学生思维本课的示范,可为学生作业提供一个设计构思的坡度,毕竟才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也许能说会道,但具体到做时,有时会卡壳,时间宝贵啊。再说教师演示也是不必全部呈现,可以就某个难点来进行,这里可以事先准备两幅灯具和动物简单造型,课堂上教师只要稍作夸张变形或想像添加,在师生讨论中不断修改,将变得有趣变得美观变得更有意义。

三、提炼教学重点和难点将有序有效

一堂课时间宝贵,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无限的创造,达芬奇用多年时间画《永恒的微笑》,齐白石对虾也是不厌其烦地探讨。我们如何做到让孩子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呢?一年级《画声音》这课,教师运用听一听、试一试、猜一猜、找一找、赏一赏、说一说、教师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得到运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来表达声音的方法,教师很投入,学生参与度很高,热热闹闹的,可以说学生是在体验感受中有所创作冲动,但由于过多地关注这些形式展现,过程显得粗糙,环节有些凌乱,层次不够清晰,导致率性所为的一年级孩子不能安静听课、不愿作深入思考。这样的例子很多,问题出在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不足。经验不足的弥补办法是设想把自己当成是一年级的孩子:看看自己来表现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所谓将心比心,关注孩子,立足孩子,让他们轻松一点、让自己轻松一点,对症下药我们才能走出困境。

看一堂好课不仅仅是这些,但如果我们想得太多,也许会无从入手,或者手忙脚乱,原则是不能太多的,否则不宜操作。看一堂好课,学生是唯一的一把尺。

作者简介:李晓亮,门源县泉口镇寄宿制小学

2017年3月

第三篇:课堂减负增效

向45分钟要效益——

对课堂“减负增效”的几点想法

据《扬子晚报》报道:2010年江苏南京许多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身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见《扬子晚报》2010年8月18日A7版)其中竟然出现数名女生绝经、男生患有前列腺炎等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问题。通过对多位就诊的准大学生的诊断和询问,医生初步判断造成这些准大学生“健康问题总爆发”的原因主要是高中学习阶段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乱服保健品等等。

虽然类似这样的问题在全国并不是十分的普遍,但是它仍然将盲目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目标、忽视学生健康成长的这一中学应试教育的痼疾赤裸裸地暴露在我们的面前,如何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一面是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的下降,一面又是高校招生评价标准发展的严重滞后,两方面的现实在学生身上发生了冲撞和扭曲最终酿成了那些本应该欣喜和自豪的准大学生们的悲剧!一时间“减负增效”又被各界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本人并非学者亦非专家只不过是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所以不敢妄谈新教改,只是根据平时在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来谈谈关于课堂肩负增效的几点浅薄的看法供大家商榷。

首先、学生学习要“增效”,教师首先要“增负”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引导作用的好坏和促进作用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负担的轻重和学生学习效率的高

低。其实,“减负”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关键的问题出在教师对“减负增效”内涵的理解过于肤浅,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师要“增负”学生才能真正的“增效”。这就是说,教师应在“备”字上花更多的功夫。

1.教师备课应在初期制定合理而高效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本学期实施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对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检测与评价、培优补差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制订教学计划时就应该熟悉生物课本各个章节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在备每一课时,都应该以本章节教学要求和目标为指南,要思考本课教学该如何去实现这一要求和目标,从哪个角度,从哪个侧重点去实现它,当然这就要吃透教材内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教学用书”中本课的“教学建议”与章节教学要求目标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生物学科教学才能系统地、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落实“三维目标”。在开学之初我们就教学计划的制定召开了教研会,结合教材和教学指导用书,在参考各位课任教师的意见的基础上制定详尽的教学进度计划,并制定了相关的备课计划和备课制度,使得教学有据可循。

2.教师备课时要以学生为本。对于同样的学习内容,不同班级的学生对接受知识、形成能力的水平各不相同,因此教学的设计过程也应因班而异、因人而异。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生物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实际情况,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历的实际情况,从而确立恰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指导方法上要多准备几手“绝招”。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

游刃有余,切实实现本课、本章节教学要求和目标。

3.生物教师备课时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抬头“远望”,把课堂教学与高考紧密结合起来。这就要求生物教师要经常研究高考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并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高考考点,注重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积累常见考题的解题思路。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在备课上下足功夫,才能保证在课堂教学上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实现“课堂增效”

学习小组是一个很好的“减负增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它犹如一个组织机构,层层负责,监督促进:组员对组长负责,组长对老师负责;教师监督组长,组长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1,视班级具体情况而定每组人数,从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和教学实际的需要一般8人一组为好(然而班级人数较多,这需要更加细化学习任务)。分组依据主要是学生的成绩,另外身高、视力、性别等因素也要考虑进去,在此基础上分为异质学习小组和同质学习小组。异质小组的核心成员由占小组成员一半的优生组成,另一半则由后进生组成这样既能够实现优生之间的强强联合又能注意学生成绩好和差之间的合理搭配。同质小组则主要由有一定学习能力的中等生组成,另外推荐一名组织、学习能力强和乐于助人的同学为组长以监督和促进本小组的学习活动。

2,组内互动。确定学习的内容,老师通过帮助,指导的方式引导学生互动。然后由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和展示、总结,老师做最

后的评价,找出不足,给予指导,再由组长去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此外,应鼓励学生自己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为了激发各个小组的积极性,进行小组间的合作与竞争。结果由老师做最后评价,然后给优秀者以表扬,给不太理想者视情况给以鼓励。

4,经常找这些组长谈话,了解情况,以示重视,予以鼓励。最后、教师角色的转变,增进“课堂增效”

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必须在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不在于教师是否教得好,而应重在学生是否学得好。因而,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更好的学习这个中心来展开的。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思考。学生回答出正确的问题答案时,要思考,思考他是如何回答出的,是看了资料书还真正理解了;学生回答出现漏洞或偏差时,要思考症结在哪儿,怎样帮助这类学生理解;大面积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或理解出现“冷场“时,应思考如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调动学生类似的生活体验,还是及时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来改变现状„„只有时刻思考,才能使整堂课高效地运转,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行之有效解决问题。

2.教师要要时刻关注学情,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死抱着《教学用书》和“教学设计”不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尽管在备课时设计得再精细、再巧妙,都不能完全符合课堂中发生的新变化。任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都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动态变化而产生的。在教

学过程中,要随着学生学情的动态变化,灵活动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随着学情的变化而变化。

3.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激情,使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合作探究式学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些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只是在公开课时做做样子,只能让人看起来热闹而起不到切实的效果。其实不是,关键是看教师怎么组织和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前,应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交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参与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确,不要只问“是什么”,而应重在思考、回答“为什么”。这样,在合作小组中知识能力强的学生就能帮助,带动其余的成员有激情地学习,从而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

4.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做为生物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生物,才能对学习有兴趣,只有有兴趣,才能学好生物。因为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就生物学科而言可以有以下几点: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产生学习兴趣。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学会在观察时透过事物的表象,抓住本质,发现规律,达到不断获取

新知,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目的。

二、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教学容量,设计实际问题情景,重新组织教材结构网络,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应用能力。多媒体应用能丰富课堂教学容量。

三、语言学知识的运用,既是鼓励,发展学习兴趣。运用生物课堂语言艺术的方法与技巧,要用得得体,恰倒好处,教师就得要从学生的品质和心理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需要灵活综合运用生物课堂语言艺术。教师还必须加深理解、丰富联想和增强体验,语言必须做到思想明确、意图清楚、生动形象。生物课堂艺术是充满情感的语言,学生乐于接受。要把语言运用淋漓尽致,还要重视它的“科学性、简明性、形象性、交际性、工具性、贯穿性和艺术性。”

我想如果能真正做到以上各点那么我们提倡了很多年的“向45分钟要效益”的理想与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减负增效”的教改目标也就能真正落到实处了。以上就是我对“减负增效”实现途径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希望各位领导批评和指正!

第四篇:美术课堂减负增效个人总结

美术课堂“减负增效”个人总结

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课堂应该是追求有效、高效的教与学。如何改进美术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创造最佳教学效果,应是我们不懈地追求。面对推陈出新、不断涌现的良方佳策,不要指望将其全部拥有,用过多的手段和活动将课堂填得满满当当,这样只会导致美术教育的“虚胖”和过度。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一个“度”,让课堂教学“适度精彩”,防止课改方向“过左”或“过右”。才可能更好地拥有最佳的收获,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下面将平时观察到的若干过度现象加以分析研究,以寻求“适度”。

一、整合过滥,偏离学科本位。

在新课程的视野下,美术不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从《美术课程标准》有了“综合、探索”领域后,经常可以看到美术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体现“整合”方面所做的努力。许多教师为了体现这一新理念,动不动就在美术课上用大量的时间安排跳舞、唱歌等“非学科因素”,将美术课上成了历史、语文、思品、科学、音乐等其它课。殊不知,不恰当的“整合”,会失去美术课本来的学科特色,会让人觉得牵强附会。如,一堂以“春天”为题的绘画课,教师往往会介绍与春天有关的文学素材,在诗歌、散文、词汇上大做文章,也会在课堂上教学生唱一些有关春天的歌曲,甚至还会讲授许多在春天发生的动植物知识和自然现象等等。也不可否认,这些内容对于“春天”的美术课内容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引导和扩散作用,可以让学生很快感受到春天的氛围,对春天发生正面的兴趣。但是,当这些环节完成之后,老师仅仅是简单地让学生看一些绘画作品,然后就说:“同学们,下面请大家用画笔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春天。”这话说完,一堂美术课的讲授就算完成了。象这样的整合,更象是一堂文学欣赏课或是一堂科学课,虽然看起来他把文学、音乐、科学和美术整合了,但并没有在教学环节中真正涉及到美术本身,缺乏对春天色彩的的认识,对春天景色描绘的指导,严重脱离了美术课本质。许多教师认为,只要通过很多话题“带出了美术”,就算是讲授了美术。我们说,让学生在“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是要教给学生怎样通过视觉艺术去观察、记录、描述和表现“春天”。这里,对“春天”的兴趣并不等于是对“美术”的兴趣,“广泛的文化情景”不是美术本身,只是认识美术原理的一种手段,而美术本身的认知才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教学目的。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从根本上说这堂课已经偏离了作为美术课的基本意义。

二、合作频繁,重形式轻实效。

现代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是一种常用形式,一种教学策略。它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互动,也重视师生间的合作交流,随着课改的深入,生生间、师生间的合作交流变得频繁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美术教师把构建新的学习方式理解成外在的东西,即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学习形式上,以为课堂热闹了,学生合作、讨论了,就是体现了新理念,这是对转变学习方式的误解。比如有一种所谓的合作,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马上分组,展开讨论,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仅象征性合作一两分钟,学生还没进入状态就结束了,然后教师请各小组代表发言。这种合作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合作,其真正意义并未达到。还有,有的问题并不难,学生完全可以独立解决,却偏偏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甚至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只是从形式上接受新的理念,一味追求形似而非神似,没有把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质。

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合作学习的真正效果。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深入到其中,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选择适当的合作时机和合作内容,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合作的途径与方法,适度地开展合作学习。

美术教师要担当好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要深入学习小组倾听、了解他们学习的进展情况,要揣摩他们的认知心理,体察他们的学习困难,适时的教给他们合作的技巧,组织他们讨论的要领,使他们懂得尊重和倾听,学会否定、质疑和补充,不要笼统的提醒学生该怎么样做,不该怎样做,要有针对性,帮助他们将美术学习活动开展起来。

三、媒材滥用,片面迷信多媒体。

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一个重要举措。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好处。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一是传递大量的图片信息;二是利用音响、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创设动人的艺术情境和氛围;三是插入视频图像资料,展示动画特效,拓展学生学习视野等。但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而已,而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讲解。如果我们不能发挥多媒体的长处,反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为手段而手段,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教师基本功得不到展示。美术教师过多地应用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必要的技巧演示步骤和制作过程就会被一张张冷冰冰的画面所取代;就会忽视美术课不仅需要大量的范画赏析,还需要教师对绘画、制作方法进行演示这一特性。此外,还有相当多的教师选择在学生进行创作时不断播放精美的图片或动画作品,这些画面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或分散学生的注意,是不符合学习者心理要求的。

例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把电脑当作一种“高级板书演示器”,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大屏幕代替黑板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地方评价一堂美术课的优劣,把教师是否运用多媒体作为一项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来进行操作,而不管运用得是否适时、适量、适度。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片面、浮浅理解,给美术教师形成一种误导:不使用多媒体,就不是一堂好课!如果哪位美术教师不会运用电脑课件辅助教学,则是一件怪事。由于过多依赖多媒体,使美术教师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一节课下来,原先在黑板上漂亮的粉笔字板书没有了,精彩的范画也不画了。这样一来,不但掩盖了教师美术基本功的不足,而且不利于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过程。由于过多地采用“电灌”,使教师对问题引领与讲解的意识逐渐缺失;过多的人机对话,使师生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还有一些美术教师整节课都用花花绿绿、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教学的内容,出现了课堂上仅仅是一些资料堆砌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教师不仅手忙脚乱,学生也会出现视觉疲劳,看似热热闹闹一堂课,又是音乐,又是图画,又是动画,但学习的目标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学生也不知道教师在讲些什么,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又没有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展评花俏,求面不求质。

评价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断实践,经常总结反思,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新一轮的课改呼唤有“质”感的评价,面对形形色色的评价方式,要自醒。不要一味追求评价的外在形式,过度追求“外在美”,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真实有效,所以需要“瘦身”。怎样的评价方式更适合被评价者?从哪个角度评价对被评价者更有价值?只有适时适度地开展适合个性发展的评价,才是有效的。

1、过“滥”的表扬

新课程强调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将更多的视角用来关注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赞赏、激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们充分注意了评价语言、方式的多样性,于是美术课堂出现了“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的眼光真锐利”、“你画得真好”的掌声;出现了“你真会动脑筋”、“说得太好了”之类的评价;出现了点点头、摸摸后脑勺等体态评价语;学生的额头也贴上了红五星、智慧星等。短短几分钟时间内,竟然每个发言的学生都得到了老师及全班同学的赞赏。在课堂上教师进行评价表扬的频率明显过高,导致一些学生为了赢得老师的表扬而发言。再细看,学生赢得表扬时所回答的问题以及对美术作品的点评有不少是很浅显的、很笼统的、没有针对性的,学生的回答也不至于反映出学生的“真聪明”、“真棒”。这样过“滥”的赞赏,甚至还有明知道学生画得不对不好,教师也会给予赞赏:“很好,不错。”如此种种,显然是曲解或片面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很有可能会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造成很多学生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足,盲目乐观。同时随着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和愿望的提高,他们也会对这样的表面化、形式化的激励产生反感,影响他们的学习。

2、过“花”的形式

从以前单一的教师点评,到现在铺天盖地画展式展评、T台表演秀、模拟评奖、交换义卖等形形色色的展评形式,似乎在美术老师的眼中,似乎把表演式、评奖式的展示和鼓励被当作区分好课的一个标准。似乎只有热热闹闹的展示收场就是学生最喜欢的,最有收获的。其实,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讲,难得一次的表演能激发热情和共鸣,但次次如此,便会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感,达不到最终展评的目的。作品通过课堂上的评价反馈,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当前的学习状态,不仅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进步,还要让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同 时得到 老师、同学的建议和帮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真正、全面的发展。

第五篇:减负增效,高效课堂

减负增效,高效课堂

减轻学生负担,落实素质教育,已经是老的不能再老的话题了,减负的口号也已经喊了多年,可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我们的学生们依然学得很累,且缺乏失效。经过再三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后,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健康健全发展。

教学无目标,就如旅途无路标,根本不知道去向如何,就更谈不上有效了。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了,你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进而去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正确地确立并落实“三维目标”,不仅能够达到知识认知、思维训练、健全人格的作用,而且能使他们更聪明,更高尚,健康健全的发展。所以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落实三维目标,对教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结合自身优势,打造个性课堂

在新课改的潮流中,新颖的教育理念,多样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总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感觉,不知不觉中教育界“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时代已经悄然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各领风骚两三年”了。我想表达的想法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人不能给课堂教学制定一些硬性的评价指标:比如一节课只能讲15分钟,课堂气氛一定要“热闹”,教学手段要花哨,教师表演要唯美,否则就是失败的课堂。其实,我们都知道,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适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作为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学科特点,优化教学方法,打造张扬自己个性特长的理想课堂,而不应该是邯郸学步或千人一面。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静下心来,潜心设计,精心琢磨每一堂课,就一定能不断进步,呈现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和谐课堂。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实质上要抓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学生很容易出现感官疲劳,注意力分散,这就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代教育技术将教学信息通过多彩的图象、声音、图表、文字等方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许多传统教学方式不便于或展示效果不好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思索的心理状态,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以学生发展为本,营建理想课堂。

课改的方向就是关注我们的教育主体--学生,就是使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和谐发展。卢梭曾经说过:“上帝在造了一个我之后,就把这个模型打碎了,我是世界上第一个我,也是唯一的一个我。”我们的教育对象各具特点,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的体会、感受,满堂灌,教学关系就变成: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置学生的需求和感受于不顾,“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为中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时间、空间逐步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总之,要打造理想课堂,并非一日之功,我们要努力学习,勤于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大胆改革创新,努力构建科学的、和谐的、高效的课堂教学秩序和氛围。

下载陈亚茹——浅谈美术课堂的减负增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亚茹——浅谈美术课堂的减负增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聚焦课堂减负增效

    聚焦物理课堂减负增效 ——关于“121”物理课堂改革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综观时下林林总总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究其基本思想,无不体现三大原则:聚焦物理课堂,着眼学生,减负增效。......

    减负增效,快乐课堂

    减负增效,快乐课堂 减负的关键是增效,而增效的关键在课堂。高水平的教学必然是高效益的,高效益必然会带来轻负担。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增效减负、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一......

    减负增效在我的美术课堂中

    减负增效在我的美术课堂中 金坛市后阳小学——王玮娟 我是一名专职的美术老师,在和同行交流的时候,听到比较多的就是其他学科老师的不理解,很多其他学科的老师觉得上美术课是很......

    聚焦课堂,减负增效 Word 文档

    聚焦课堂,减负增效 周国平说,用头脑思考的人是智者,用心灵思考的人是诗人,用行动思考的人是圣徒。倘若一个人同时用头脑、心灵、行动思考,他很可能是一位先知。而我既不是智者,也......

    减负增效,打造理想课堂

    减负增效,打造理想课堂 齐陵二中孙培红 减轻学生负担,落实素质教育,已经是老的不能再老的话题了,减负的口号也已经喊了多年,可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我们的学生们依然学得很累,且缺乏......

    《聚焦课堂 减负增效》读后感

    我读了《聚焦课堂减负增效》这篇文章后,觉得高效率的课堂,不仅是学生学有所获,更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乐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老师乐教:不再声......

    减负增效

    “减负增效”是当前新形势下的教育任务,这种新的要求正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原动力。从以往多课时讲解、多自习课辅导的情景陡然转变到精简课时、减少学生过多课......

    减负增效

    新形势下的地理教学如何减负增效 姚周寨中学 李婷婷 减负增效是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一方面,通过减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增效巩固和发展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