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阶段性小结
(2012-2013第二学年)农村小学开展英语社团阶段性小结
茶亭小学
郑梨香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大力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从2013年春季开学起,我校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针对我校英语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英语教研组的老师们共同探讨并选定了研究课题为“农村小学英语社团开展的探究何时实践”。根据《课题研究立项申报书》的研究实施步骤安排: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为本课题研究实施的第一阶段即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总体任务是建立课题组及做好子课题的分工安排.研究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目前的研究正处于第二阶段即实施阶段初期,现就有关研究的具体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组建课题组,明确职责 参与该课题研究的是英语组的所有成员。经过大家一致商定,作为课题组成员,大家应遵守以下规定:第一,在每日的教学中要积极进行反思,做到每课一反思,每周一反思,每月一反思,只有经常发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并且将这些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才能深入地探究和思考;第二,必须具有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具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在研究过程中,会出现诸多困难和问题,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所以要求课题组成员应该具备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毅力。
课题立项之后,在学习“农村小学英语社团开展的探究何时实践”课题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的特点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对组内教师合理分工,并严格按计划实施研究,把任务落到实处。
二、学习相关理论,提高科研水平。
课题组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有关课改和课题的理论。由于“农村小学英语社团开展的探究和实践”这一课题涉及的研究项目较多,如何在这两年左右的时间内使研究出实效,使研究达到预期目的,难度还是很大的。但是我们既然确定了研究方向,就只有坚持走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思考、实践之路,才能基本实现课题研究的预定目标。我们首先积极学习新课改的理论,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理论学习,撰写心得体会。其次,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农村小学开展英语社团的探索和实践”课题研究方案,收集整理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全体参与老师认真阅读学习。
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我们还拜智者为师、拜能者为师,采取了“课内与课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我们积极地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如何选题,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编写访谈提纲,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怎样撰写报告等。通过学习,我们能提升了理论认识,提升了理性思维能力。我们还积极思考,充分分析我校原有基础,分析研究重点、难点,分析研究目的和预期结果,进一步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清晰化。
三、初步实施阶段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是,在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以下所面临的问题:
1、家长不重视。经过对学生家长的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家长认为在小学生阶段语、数是主课,而英语是副课。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英语学习,他们没有询问孩子英语学习情况,更不用说参加英语课外辅导。家长的态度导致了孩子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他们学习英语也漫不经心。
2、学校少重视。师资严重不足,每位老师每周要担任15节课,学校在保证语文、数学老师的落实后,安排两位专业英语老师来教五、六年级的的英语课。其他年级则由语、数老师兼任,很多老师认为小学英语不重要,他们经常利用上英语课的时间来上语、数课是,所以学生的英语基础非常差,导致了学生上课听不懂,大大地 打击了学生学校是英语的积极性。
3、学生不愿学。有的英语教师教学方法单
一、英语课堂上照搬教授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学模式,没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学校则只能采用教师领读,学生们“鹦鹉学舌”般跟着一遍又一遍地读。整个英语课都这样机械进行“填鸭式”满堂灌,学生疲倦,学生学习效率低。
四.课题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向全体,分层施教。
教师在授课时根据班级的具体学情,以班级学生能接受的程度为基础,确定一节课知识的教学起点、教学数量、教学进度,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因人施教。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揭示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终检查是否达到目标。一是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往往受时空限制无法全部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这适合小学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教师将学生要学的对话融入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的进行英语交际活动。例如:下雨的情景课堂上难以再现,老师预先录下下雨声,再用FLASH制作成课件,这样让学生先体会下雨时的情景,再跟着课件中的卡通人物学习有关下雨的对话内容,学生会很感兴趣。学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在相互评价中体现自我。
二是教唱英语歌曲,学讲英语小笑话、小故事、还有演话剧、童谣、小诗、绕口令、猜谜等等,形成轻松的学习气氛。
不少英语学习内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英语小笑话和英语小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让学生学会讲,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三是设计游戏情景,复习巩固对话内容。
在对话复习教学中设计适合学生口味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
四、研究的初步成效及下一阶段研究方向(一)初步成效:
课题组经过前段时间的研究实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英语社团的开展使学生愿意学习,参与竞争,英语口语水平有了一定进步,我们在社团活动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设立了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了合适的教学内容,保证了课堂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被学生接受,学生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开始尝试参与学习。
由于建立了学习小组并引进了竞争机制,因此,在活动中存在着竞争的氛围。这种氛围,对那些要求上进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动力,将促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对那些处于中下游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他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都置身在这竞争的氛围中,学习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2.社团活动的开展使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从而激发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在我校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上,大多停留在“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滞留在老师怎么教我,我怎么教学生的传统模式上。社团活动要求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每个活动的目标,更加精确地选择教学内容,更加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社团成员,又关心每一个体,这促使教师要更认真地对待活动中的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分析学情,刻苦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积极探索适合社团活动的教学方法。我校开展社团活动后,教师在教学设计、辅导、课堂教学组织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该课题刚实施,加上教师经验的缺乏,实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成熟的地方。教师角色的转变还要进一步强化。课题研究与教学有时有脱离现象,如何开展有效的探究教学活动,并真正发挥实效。
2、社团干部并没有尽到全职,干部与社员的沟通交流不够紧密,凝聚力不够强大部分活动操之过急,以至于可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学期时间紧迫,一些活动没有来得及开展。
3.评价的激励性机制有待更加科学完善。由于考试成绩的评价等因素的影响,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考试成绩的取向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更加感到课题研究的担子很重,更加感到必须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验来解决这些问题。(三)下一阶段研究方向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本课题研究有了一些进展。如今,这一课题将进入中期的研究阶段,针对我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在继续做好常规研究工作外,本学年将围绕以下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教师要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作为教师,必须要有先进的观念、开放的思想和创新意识,勇于开拓出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2、对社团成员进行合理分组,适当调整。前一段实践证明:优生和差生要搭配开,学生组数不宜过多,而且组内人数也要合适,这样才能有利于各组员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接下来的实践中会不断进行调整。
3、要能做到不同层次的可转化性。适时地调整学生层次,这样有利于激发进步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有助于查找退步学生的原因。
4、加强同课题组的学习。我们 定期进行课题组的学习。我们不仅要学习课题相关理论,将研究的内容落实得更细致一些。更要及时反思研究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并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寻找差距和不足。采取行动,具体实施,在讨论和反思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丰富、补充和改进课题方案,从而使课题研究不断深化和完善。不断提高本课题组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题研究的能力。
第二篇:课题小结
课题小结
金坛市后阳小学
韦秀兰
冷冷寒风,暖暖人心。转眼学期已经结束,回首走过的历程,历历在目。为了使下一阶段的研究搞得更好,现将本学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基于体验性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理论指导,从体验性课堂教学的特点出发,经过一学期的摸索、尝试,我们逐步形成了这样一套做法:
(一)、课前自读。在课前,先让学生预习阅读课文,以便对要学习的课文有初步的感知,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及其他网络、图书等手段,最大限度地获取与课文有关的信息、资料。
(二)、反馈交流。进入课堂后,让每个学生把各自所获取的信息,进行交流、分享。同时,教师把备课时所得到的信息、资料“原汁原味”地交给学生。综合师生的所有信息形成一个资源库。
(三)、课堂阅读。这一环节的阅读我们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1、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选择学习目标。教学中,可在
学生自我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小组讨论,经过筛选提炼,归纳成几个方面,然后由学生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会提问题,这是自主学习的基础,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经过教师的耐心引导和示范,才能形成。学生提问的内容和方法,一般有不解而问、有意设问、想象发问。教师尤其要注意引导后两种提问。
2、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构建知识的切入点。确立了学习目标后便进入研读阶段。研读内容应让学生自主选择。无论选择的目标相同与否,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都不应当强求一律。而应当让学生选择自己最需要最感兴趣的,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3、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解决问题。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风格不同,学习习惯不同,因而会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可以是默读、朗读,也可以是跳读、速读;可以自己钻研,可以找学习伙伴,也可以是小组讨论研究;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也可以通过辨论弄清是非。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解决问题,达成课堂学习目标。
4、采用多种体验方法,以读为主,辅以情境、表演等,更好地领悟课文的内容。
(四)、分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每个学生阐述观点看法,提出疑难问题,进行交锋、辩论。发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五)、师生共同参与,解疑答难。对于在小组讨论中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时应汇集整理,师生共同探讨、共同感悟。这个环节是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智慧交融的过程。
(六)、课堂小结。这个环节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自评、互评,检测总结学习本文所得,本节所得。
第三篇:2017课题小结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课题小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在多媒体教学中把文字、图形、图象、视频等集于一身,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将教学过程与娱乐融为一体,教育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基本组成要素。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手段和途径之一。
一、体育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必要化
在教学中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方位信息应用于体育多媒体信息技术课件制作,使教学更加的直观,学生更容易的理解。应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对备课过程发现的问题随时修正,课后可以针对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进行修改补充,达到优化、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实践课上,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把学生对动作的认识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例如:在教学“鱼跃前滚翻”时,学生很难把握“跃”的感觉,同时,滚翻时容易塌身。而教师先期通过多媒体课件,把“鱼跃前滚翻”的动作分解成跃起、手撑低头、团身翻、蹲立四个连贯的动作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在脑子中形成动作的概念。这样在实践中,教师再稍加讲解示范,便会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二、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合理化 体育学科有着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性,体育课多在室外上,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更应考虑它的辅助性、合理性。其一,在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时,体育教师可以根据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根据天气的变化,在课时计划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例如,在实践课中,如遇到雨天,可以改上室内课,用多媒体教学,把一些准备好的课件或通过网络下载的教学内容放给学生看,这样可以避免传统教学中体育课遇上雨天就成为枯燥的自习课。
其二,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运动技术不仅结构复杂,还需在一瞬间完成一连串复杂的技术动作。例如:投掷项目中,铅球的最后用力顺序;跳跃项目中,挺身式跳远的展体,俯卧式跳高的转髋等动作,这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一方面教师的示范动作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学生的观察角度和时机也受到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动作转瞬即逝,综合难度较高,因此很难清楚地观察到教师是如何按动作要求作示范的,这必然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应用多媒体课件把教学中难点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教师讲解各分解动作的要领也比较容易抓住动作的关键,突出重点、难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缩短教学过程的目的。同时,学生练习的时间得到保证,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体育教学和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整合化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需要。教师通过合理、高效的利用信息技术资源,通过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因此,体育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资源的功能,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2.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主次关系
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作用可以理解为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添了信息技术这一特殊工具,是一种为了更好完成教学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手段,而这并不等于说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实质上是在体育教学作为传统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而并存。所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时,需要在设计教学内容和使用教学方法时把握好信息技术应用的方法和时机,避免“为用而用”、“过渡使用”所造成的主次不分合影响目标完成。
第四篇:课题小结
课题小结
本学期,和组内的老师们一起做了合唱进课堂的工作。我是器乐专业,对声乐和合唱真的是隔行如隔山的感觉。但和其他老师交流研究,又经过半个学期的摸索,感觉还有很大的进步。
本学期我重点在自己所带的二年级三个班进行了合唱教学的尝试。低年级的学生多声部的音乐感觉的建立需要在教学中有目的的循序渐进的进行,但是教材中很少有现成的合唱训练内容,这就需要老师整合教材内容,挖掘歌曲中的合唱、和声素材,或者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加以创编来有效实施合唱渗透教学,引领学生走进多声部的丰富世界。合唱教学不仅是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也是教师的自我提升,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我会时时处处都有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作为一名音乐指导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才能更好的运用到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只有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平时的训练中,真正的感受到了合唱教学的重要性。
而音乐合唱教学,是学校的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的工作者任重而道远,需不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我也会不断体会﹑理解.
第五篇:课题小结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现代散文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总结
谢金萍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现代散文自主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在于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散文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探求有效的阅读散文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下面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就初中生语文自主阅读散文能力的培养作如下总结:
一、创造轻松快乐充满爱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情境,用自己博大的爱来融化学生干涸的心田,让学生在爱的情境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张开想象的翅膀,激起情感的涟漪。在语文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十分必要,学生可以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努力学习和探究。要形成这样一种课堂气氛,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这样学生才敢于大胆发言,才敢于自由争辩。而当学生一旦认识到自己的探索成果,那种焕发出来的自信心,以及因此诱发出来的智慧潜力往往是超出教师意料的。
每周第一节课,我都要问学生:“你回想一下,你们和老师在一起什么时候最快乐?”同学们有的说是和老师一起谈心的时候、有的说是和老师一起参加活动的时候、有的说是和老师一起辩论问题的时候,就在老师营造的这种充满爱的宽容中,激起了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燃烧起了学生的智慧之火,这样的课堂必然是和谐的,课堂气氛也必然是生机勃勃的。
二、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在有声朗读中培养其阅读能力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与理解,机械而又重复地操练,于是教师繁琐地提问和冗长细腻地分析讲解,往往使学生缺乏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同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对话,以提高读书的能力。这样做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声朗读。诵读时,眼、手、口、耳、脑等各种感官要同时活动。通过有声诵读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作品的真谛,不经意之间对语言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普遍较差的局面,万万不可对诵读掉以轻心、等闲视之。
优美的文章是可以通过朗读传递美的,故而,自主学习散文与自主朗读散文密切相关。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体味作者深刻的情感。
自主学习散文的过程,我们要善于体现氛围,让学生逐渐进入意境。在阅读中,我们要善于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我们营造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逐渐的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来。如在引导学生阅读高尔基的《海燕》时,我们要营造出一种大革命即将来临的那种气氛,让学生在感受到大革命气氛的同时,渐入意境,并用多层次的语调进行吟诵,可使学生更深入到这首散文诗的艺术境界中,陶醉其中而不知。
教师在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上,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阅读,在阅读中感知、感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三、允许个性化阅读,更充分的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像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对文章的体会和感受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发掘这种不同,激发学生的感悟力,而不是只求一个千篇一律的统一答案。所以,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选择性阅读,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允许学生得出不同的结论,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阅读实践,有机会展现自我,有机会享受成功的快乐。语文是学习的基础。国学大师梁启超说: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将学生当作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弘扬其自主意识和能动作用,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组织并指导学生主动投入、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从而发挥其智慧潜能,实现其自我发展。
四、分段目标培养,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高自主阅读的意识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一步步加深对语文的热爱与理解。
结语:总之初中生自主阅读散文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要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欲望,师生互动,在轻松、愉快、和谐、迁移默化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把握住新课标的要求,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循序渐进,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