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村支教的社会实践3000字
邢台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为“倡导志愿精神,拓展实践能力,推动山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假期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我们大学生时间利用、科学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大学生自身修养养成的重要方针。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为响应团中央的号召,此次实践活动我作为老师进行了大学生的支教与农村调查活动。作为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深刻明白农村教育的无奈。首先,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在我们乡镇是严重不足的;优秀教师不愿意进来,或者是进来了留不住。这是农村教育长期缓慢发的展的关键因素。其次,农村家长大多是农民,平时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如果是留守儿童则祖父母辈就更没有闲暇也无精力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家长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对于现在子女所学的课程,基本上是没有能力进行专业的指导的,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此次实践活动主要是以支教为主,走访调查为辅。
经历了将近半个月的支教和调查,此次活动使我深入了解了农村教育,给我带来了巨大影响。此次我进入了当地的幼儿园,参与了他们的成长的一天又一天。他们有的是寄宿式的,有的是半寄宿式的。幼儿园小朋友的课堂是多彩的,绘画课,音乐课,舞蹈课,手工课,故事课,古诗课,还有手工课一系列的等等。这是新农村教育所带来的福利。我主要负责的就是教教小朋友学古诗,做手工,诸如此类简单的课堂活动。授课的内容虽然简单,可它们带给我的感动却是无限的,看着他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想起了我自己,或许这也是对我们大学生反教育的一种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头脑见识,锻炼了自身能力,磨砺了意志。让我对继承发扬爱国、进步、科学的光荣传统有了新的意识,把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梦推进了一步。
时间如白驹过隙,短短十几天的时间转眼稍纵即逝。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激动,那一声亲切的“田老师”,那一张张稚嫩的面容,而今回首内心的那份悸动仍记忆犹新。这次支教时间虽短,但这却是我度过的非常有价值的一个假期,我从这些孩子身上学到的远比我授予他们的还要多在这次支教中,我体会到当一名老师难,要当一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更难,因为在这其中我们需要付出很多很多。老师不仅要在上课之前备好课,同时也要懂得变通,要根据上课时学生的反应对自己的课程做一些调整。让他们通过学习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学会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生活、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生活的环境。外面的世界不是伊甸园,但也绝不是洪水猛兽。我们希望学生能更加自信,从厌恶学习到喜爱学习。十几天的支教工作对于求学路上的孩子来说可谓“杯水车薪”,对于孩子成绩的提高是微不足道的,对农村的教育更是如九牛一毛,但是我们相信经过与他们的交流、沟通,他们明白了些东西,这些东西一定可以帮助他们在将来的路上走得更好。希望我们这次的支教活动能给那些孩子的理想插上翅膀,愿他们能凭借自己的努力飞向外面的世界,在那里展翅翱翔。
此外,我还对农村小学生进行了深入调查。目前我所调查到的问题如下:基层优秀教师资源严重匮乏,根本原因是月薪低,福利少,凡是有能力,有学历的都会到县城教课,导致农村教育资源落后,有的学校甚至会有教体育的去教化学,教计算机的去教物理,使学生们的成绩大打折扣;在采访过程中还了解到,多数农村学生并不同城市的学生一样用很多的课余时间来学习,相反,农村的学生自律能力普遍不强,这主要是观念差异所致。所以谈及如何提高成绩这个问题上,学生和家长由切身体会而得出统一的结论是,老师严则成绩高,反之则低。此外,地方保护主义也是阻碍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支力量。据了解,当地的初中学生只有一少半的在中考时填报县城的重点中学,其原因并不是不想而是偶尔的失利,即便是要上本县高中,也不一定能上得起该中学。所以多数的学生不得不填报本县的职业高中。学生水平有限固然是事实,因此升学管道不畅通,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针对上述总结如下,农村教育问题的成因是多样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配备不足,留不住人才;最严峻的现状是学生学习渐成不够积极主动的氛围。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期间可以尝试加强严看硬管式的应该教育的传统方法,着重要给学生树立起积极拼搏的意识。其根本的和实质性的改善则必须举全国之力而为之,且要坚持下去。因此结合地方特色和整体优势,提出以下改进意见:首先是在学生方面,虽然大多学生基础薄弱且学习积极性不高,但其资质还是相当不错的。山村虽然物质条件不甚丰裕,但基本的能保证青少年健康发育成长的物质所需还是有的。学生大多淳朴可爱,反应敏捷,可塑性强。所以,基于这个还算不错的客观条件,只要老师在学生身上多花心思,严格要求,并且善于引导,积极鼓励,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可以也是一定能够提高的。另外,在支教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不少专业知识强,敬业程度高的优秀教师。不光如此,也有老师放弃了外调升迁的大好机会,甘愿扎根留在这穷乡僻壤,十几年如一日,从未止息。对于此种难得的教学资源,当地教育部门,当地政府应该加大扶持,重点关照。对这类安心扎根农村的教师一方面提高待遇,另一方面可遣至外地进行培训,促成其更好地为本地教育事业服务。
通过这次活动我个人认为:首先,这个活动是十分具有意义和价值的。当今大学生虚度光阴的现象十分严重,我们组织并参与这样的活动是对自己的一个锻炼,正如条例中所说的“生活在严格教育体系下的我们,对于社会、责任、实践,甚至对于报酬是怎样得来的,还一无所知„„发起这项活动。既贡献了自己身上的一份余热,也提高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其次,通过活动我们也很好的实践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提倡的激发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培养积极上进的人生观;促进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以及增强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的号召。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活动中我再次认可了老师的教育,即人的职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大学生就业准备绝不仅仅是最后半年或一年才需面对和投入的任务,而应该是贯穿在我们生活过程中的一件大事。通过组织和参与“爱心辅导”活动,我个人对于社会的理解以及就业的估计有了更多的认识,而在组织管理能力上更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尽管不是真正的就业,但是体验到了一种在校园里和课堂上无法体验到的带有一定压力的就业氛围,给自己为人生发展而做出的准备提供了帮助。
大学生假期实践活动是每位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我实践活动来的感受。社会实践使我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在这个暑假里,我参加了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社会实践,在短短一个多月中,我尽我所能,把我所知道的知识全都交给他们,孩子们也都非常认真的学习着。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大多梦想着成为医生,成为科学家等,对外面位置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到以后回不回家乡的时候哦,大家都沉默了。也许是孩子们太小,不能理解这件事的含义,也许是另一种思想一直影响着他们“离开农村,去城市才不用过苦日子。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一些客观现实又使我们的教育观发生变化,造成人才流失,如今人们的思想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思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在教育观念上也产生了不同角度的分歧,有部分学生和家长教育观念有些偏激。所以支持农村教育不仅仅知识财力上的帮助,还应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观念上的帮助。要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做人的道理,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和大局。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此次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跟真正面向社会时的实践还是有区别的,但是为我适应社会,接近生活打下了重要伏笔。我坚信:走好人生第一步是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会影响我们今后的道路,我会带着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去争取去努力,把握好人生中的每一个机会,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二篇:山村支教
支教总结寒往暑来,光阴荏苒。凝望房前的绿树,经历了秋的飘零,冬的沉睡和春风细雨的轻抚,在夏的气息里又一次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绿树悄无声息的变化告诉我,一岁的光阴即将匆匆漏尽。我在高阳的一年支教生活也将。最近几周,周五回家的时候,在一点一滴的收拾宿舍的东西,望着来时空空荡荡的宿舍,到堆满了杂物的,当自己把物品一件件放进行李中时,一年来在这里度过的点点滴滴,像一幅画卷一样在记忆之门打开:从开始的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习惯,其中有快乐,也有迷茫,有彷徨,有怀疑,也有许多的思考。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我不知道,一年的支教时光是否让自己变得成熟,但一年的支教时光让我明白自己未来在从教生活中的教务方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教育理念和作为一个老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一、在思想上本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 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国家的教育事业。思想端正,作风正派,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办事认真负责。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团结支教学校老师,做到爱支教学校和自己的学校一样。全心全意搞好教学,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教学思想端正,工作态度好。
二、在教学工作上
一、首先,本人能够严格执行学校的作息时间,不早退,不迟到,按时上下班,从不因为个人问题耽误上课,出满勤,干满点,给学生做了极好的表率。
二、教学上,我想是我在高阳一年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因为我是中途接手班级,刚开始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例如,刚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如果笔记,自己不抄写在黑板上,学生不会记,记笔记也没有重点,还有课堂气氛非常的沉闷,要是让学生自己讨论,举手回答的话,那是一个漫长的沉默等待,同时很多的学生都是等待答案,而自我学习的意识十分的薄弱,对于我来说前面不是自己带的,一时对于这样的状况,很难适应,而对于学生来说,我也是陌生的,我的教学方式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很难适应的,于是在和班主任沟通和学生沟通后,自己在不断的调整,尽量以学生为主,改变自己的方式,同时也在慢慢的帮助孩子们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多和学生,和班主任,和其他支教老师进行交流,了解这里学生的各方面的状况,想他们请教一些适合这里孩子的教学方式。
2、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每一次备课都很认真,遇到没有把握讲好的课时立即提出,请其他语文老师一起考虑;积极认真学习新教材,将教材、教法、学法尽可能完美地结合,积极、认真备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节课。
3、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积极的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和听课活动,在听课中认真做好记录。通过多听课,想这里的老师学习,在学习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4、组织好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针对课堂沉闷的现象,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注全体学生,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不再是单一的只叫几个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注意引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5、要提高教学质量,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对于个别好学的学生,进行了课余辅导,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同时分小组,进行责任制的小组互助学习,以及一对一的好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6、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的培养,培养他们的语文素质,例如进行了一个学期的练硬笔书法,朗读等。
7、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刚接触自己带的两个班级时,发现孩子们的自己学习的意识十分的差,自我思考问题的意识也和薄弱,都是等待老师等答案,还记得刚去上课的时候,在八年一班,我提个问题叫学生思考,一看底下的学生自己差点晕倒,大部分都在那发呆,只有几个在思考,后来说,谁思考好的来回答,可没一个人举手,而很多的学生在底下叫着几个孩子的名字,说有他们来回答,但我没有采取,等了一会,我说是不是不会也没人回答,教室一片寂静,当时自己不知原因就在哪等,看着时间一分一分的消失,可还是没有人回答,于是自己对于这样的课堂开始发怒,后来学生说老师不要等了,你不主动叫名字的话,是没有人起来回答的,因为以前的老师都是叫几个好生,大家已经习惯了;还有发现自己在上课讲到重点是,既然没有一个人在记笔记,看到这自己都傻了,后来问你们怎么不记啊,他们的回答是:老师你没把它写在黑板上,我们不知道要记啊!那一刻感觉自己面前的不是初二的学生,而是刚刚入学的孩子。在知道情况后,我开始放慢自己的教学脚步,和调整自己的一些方式,并开始慢慢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相对让他们只知道记笔记,注重对他们学习方法的培养,一些答题技巧的掌握,等等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双方在经历了两到三个月的磨合和碰撞,终于开始互相适应对方,上课的气氛,也开始变得活跃,不会在冷场了,学生也不再是只会记笔记,而开始学会思考了。
8、注重和学生的沟通。因为自己不是班主任,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候不是很多,同时由于自己又是支教老师,刚开始发现要和学生进行交流,并不是很容易,于是就利用自己是语文老师这个便利,叫学生写周记,和学生进行交流。刚开始,学生都是几行,甚至有的是几个字,但自己都是认真的回答,为了鼓励他们,自己有时在留言上,比他们写了还多,慢慢的学生的周记也在变长,并和一些同学开始了心和心的交流,甚至有些学生告诉我,他们慢慢的喜欢上写周记。在经过了一段艰难的适应后,我们从最开始的陌生,磨合到现在的相互理解适应,这个自己在教学上,特别是面对在新的环境,和中途接手的班级,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在自己一年的支教时光马上就要结束了,虽然在这过程中有苦涩,有抱怨,但也有快乐,有喜悦,最终在愉悦的心情中结束了自己的支教生活,但一年的时光,也给自己留下了很多的思考,教育部实行支教的目的是为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平衡,可自己在经历了一年后,深深的发现,城乡教育不仅没有平衡,而却还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一 就是学生对老师的适应和老师对学生的适应。例如我接到两个班,去年也是支教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中我明显可以感觉的到,学生不喜欢这种方式,他们抱怨,自己初中三年都在适应新老师,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可是但每次当完全适应的时候,马上就要结束,又要适应新的了。
二、支教在现阶段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成熟的,实际现在我们很多的条件,都不能和支教相配。例如老师在支教学校的住宿,吃饭等生活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交通等,就像自己一到星期一,我就会今天会不会有没有车啊,怕错过上课,周末的时候也是,怕没车,无法回家。还有就是经济的问题,以现在我们的工资,和现在的消费水平是不成正比的,例如自己去高阳,每个月都要多花400元的生活费,像我们二级一个月才1600,如果是有家庭的,那生活又会怎样呢?我想只能是每天过着“月光族”的日子了。而如果一个乡镇中学的老师来城里,没有地方住,要住房子的话,以现在的房价,那每个月的花费又会是多少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又怎样让我们认真的从事教学工作呢?当这个方针的执策怎么在批评我们没有认真教学的时候,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些问题呢?
三、还有就是老师对支教学校人文环境的适应问题。实际上每一个学校,在历史的前进过程中都慢慢的形成了自己学校的一些独特的认为环境,这些环境,让我们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就像学生说的,当我们适应了也就是要离开的时候了。有时,我们会听到支教学校老师对我们的评价,有好的也有负面的,说句心里话,有几个人不想把工作做好,可是不是你想了就能完成的,因为还有很多现实的因素。例如在问题学生上。和很多的支教老师交流过,对于问题学生,我们都是无法全身心的投入。现在教育中的各种矛盾,一处理不好就会升级,特别是在教育问题学生方面,由于我们是支教老师的身份,在这方面更是特别的敏感,相对于教学成绩,在学生的管理上,我们都是抱着,希望自己一年的支教生活能平安的结束,不要发生意外,就是成功的了,在这些意外的面前,自保或许是最好的了,平安或许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对于一些问题学生是不公平的,而对于我们的批评难道是公平的吗?岁月无痕,但我知道自己这一年的时光,不会是没有痕迹的。因为它真实的在我生命中,成为了我的记忆。或许自己的这份总结,会和其他的几十份一样,在几年后成为一堆废纸,变得泛黄,也没有人翻阅过,但这一年是自己人生的一段历程,无论这中间,我有过这样的情绪,我都想认真的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最后感谢在这一年里支教学校老师们,谢谢他们在生活等个方面给予我们的帮助,感谢两个班的孩子们,谢谢你们给我留下的痛苦和快乐,让我更加知道自己在未来的教师生涯中的方向和信念。这次支教对我来说那么特殊,因为在第一天,本人首次以教师的身份在讲台上对小朋友们上发表了正式的一次讲话。课前去准备的时候,小朋友们很热情,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虽然被告知以前暑假也有大学生来做过老师,但我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也就懵懂地上呗。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小朋友的友好热情让我信心很足,加上导语设计的吸引人,大家还是比较给本老师面子的。还是记录一下我这比较经典的课前导语吧。“同学们,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戴,你们叫我戴老师就行了。”我转身在黑板上写自己的姓的时候,台下反应热烈,我的感觉就是演员在舞台上感受到观众的热情就有冲动忘我的投入表演。“这是戴老师第一次给同学们上课,但是同学们已经给余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了。”故意停顿,看看台下一个个疑惑的表情,真是调足胃口啦。“……希望这堂课以后,同学的表现可以给老师留下更深更好的印象,好吗?”台下叫“好”声一片。现在回想起来,我的一串演讲词是放松大胆自信地顺下来了,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一堂课会很糟糕,但我还好,可能讲台的经历让我容易进入角色,模糊自我。但问题还是存在的,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接着就是听章斌寅的课,也发现了些问题,自由发言的时候会叫过多的同学回答,十几个肯定有的,而事实上,一个问题两三个最多五六个就要过去的。还有指令不明,老师说了一句,请小朋友站起来回答,闹得全班半班疑惑地站了起来,其实老师的意思是请小朋友举手发言,然后会请他站起来回答的,当时也没多想,挥挥手要他们坐下,现在想想我们这些非专业老师的课堂有点好笑。所以对于语言的精确度上还要加强,避免歧义。总之,我不紧张也不脑子空白,就是感觉水平有限。以后继续表现吧,反正就是胆子大,自信,加点表演,控制局面。印象深刻的是小班的课,无任何纪律可言,那是快让老师们疯掉的班级。但何海忠的课让我见识到什么是生动,比演员还演员的何老师真是厉害,一会儿是表扬,一会儿是批评,角色转换迅速。何海忠果然是高手,结果不同凡响,课堂气氛把握地恰到好处,而且小朋友的思路牢牢被掌控着,羡慕羡慕。其它课堂的纪律就比较一般啦,小吴老师那是凶啊,那批评!人家孩子眼泪都出来了。上午还听了节他们的音乐课,那个小调皮男生总是为了引我们注意做鬼脸之类的,最后没分到卡片还哭了,大概年纪小,自尊强吧。小班小朋友的问题有时候真是千奇百怪,老师要随机应变才能应付。觉得做老师还是要和孩子有些距离,该严肃的时候就要严肃起来。记得每天早上,我们在学校一现身,小朋友就兴奋的嘀咕,……。到学校的时候,还没进校门,大班的一个小男生就隔着护栏喊老师,踏进日渐熟悉的校门,回头向他招了招手,很窝心的感觉。进去之后,也有小朋友热情地跑上来向我们打招呼。每天都会去大班和小班听课,大班的话感觉很多讨论,加入更多的理解。其实也没怎么认真听,有点乏味,也可能是疲倦的缘故。有时我们好几个人都治不住他们,让他们写作业,读课文,快的人做好了在那边游戏,慢的人也停下来在玩。起来去班级里转转,两天下来混得挺熟了,很多女孩子上来和我们玩,胆子大的男生也来凑热闹的,他们真的很单纯很热情,就是简简单单地喜欢新老师,因为可以陪着玩。有时会听两节一模一样的课,评价嘛也说不上,反正大家都是在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嘛。有次体育课,我们带孩
子到操场上活动,可把他们给高兴的。他们说这机会很难得的,孩子的精力充沛,别说男孩子跑了玩啊,连很乖巧的女生也是玩得满头大汗。叫他们回来倒是很听话,我拿手机拍照,把他们兴奋的,个个抢着和我照帮我拍的,呵呵。小班一个小女孩,很聪明,学习也挺认真的,但是就是看上去挺捣蛋挺野的,有时候还会因为行为上的事被批,偶尔还会在上课的时候做做小动作。上课会回头看我们笑笑,我示意她坐好听课,她也会接受。这孩子似乎是住学校边上的,经常来学校。我觉得她有做好孩子的意愿和潜力,需要老师们多多的注意和鼓励。大班小男生,很特别,眼睛很大,特别幼稚,作业拖拉,老师骂他还是笑脸的样子。我问了问情况,据说从小就和别的小孩子不一样,有自己的世界,不爱表达,写字也像画画,但就是很会画画,用图画来表达想法。我第一天催过他作业,就是笑西西地不写,第二天我跑去和他聊画画,要他送我他的画,他后来竟主动要我教他写作业。我觉得个体是有差异的,人的天赋也有不同,但只要让他觉得你接近他的世界,他愿意接受你,那他就会主动完成你的任务。还有男孩子,脾气倔的,和同学争东西被我说了几句就哭了,我还担心等下怎么交代,一会儿就跑来讨好我了,想想和老师闹他也没好处,是不是,呵呵。想班里几个男生调皮他就是为了让你注意他,这样的小朋友说重一点也不会记仇,但像比较内向的小鬼自尊心强的小鬼就要注意言语,有些伤是小时候就有的。要离开的前一天,和小朋友打过招呼了,一去教室,几个小姑娘看到我就喊戴老师来啦,飞奔来抱住我的,我说明天以后就不来了。怕她们明天哭,先提一提,就像老师说的,孩子的世界是很童话的,也许,她们还真的不理解,一个劲地问为什么。我怎么回答呢,告诉她们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吗,还是说我本不属于那里,还是说我们的缘分就是短短的两周?我真舍不得她们,那么清澈的眼神,那么真诚的笑靥,那么单纯的生命。看着他们一张张稚气的脸,我联想十年二十年的他们,会怎
样长大。孩子的情感成长的轨迹就像人类这一路走来的发展,很久很久之前,人类就是这样富有活力想象力,感情单纯。支教是如期而至的,而结束也是如此。想当初,我们一行人穿着黄色队服,高举社会实践队旗,浩浩荡荡走进大柘,最后,我们依然穿着黄色队服,脸上洋溢着笑容,如此相似,但我们是带着理想,带着知识进去的,带走的却是在大柘小学生活这些天所引发的感触与不舍。大柘的生活是每天周而复始的,而每天又会发生不同的新鲜事。去吃早饭街上巧遇举菜刀的疯子、发现其中一个其貌不扬的队员居然是教学奇才、一贪玩孩子因爬树不慎卡在树杈里出不来,举行趣味运动会给孩子们发礼物……许多许多,历历在目。每天我们都是在孩子们的嬉笑声中苏醒,闻着痱子粉和花露水的清香入睡。六七个人的饭桌,会议室的杀人游戏(后来成为我们实践活动的必备游戏),办公室的报道宣传……而每当回想起在大柘的那些时日,都是这些美丽的回忆,而不会是不适应的生活条件。最美好的记忆该是在大柘的每一个夜晚,每当夜幕降临,天空渐渐由淡蓝转深蓝转黑,然后开始出现几个明亮的星星,然后星星增多!到最后是漫天漫天的星星,很久违的感觉,记得以前很小的时候,在老家房子门前乘凉时,举头望星空,万里苍穹的感觉,再接着就是几年前,去温州泰顺的一个山上的度假村,晚上一个人漫步,看看对面的山,看看头上的星星。现在又让我看到他们了!很温馨的感觉。满天繁星,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哈哈!有种伸手去抓,一抓就是一大把的冲动!原本以为我对于大柘只是个过客,它只是我人生的一个驿站,吃顿饭,喝口水就走,不会留下什么不舍或情感,直到离开大柘,离开遂昌,在回杭州的车上,手机振动,打开信息,屏幕显示:“戴老师,我们舍不得你们,下次暑假再来,我们欢迎你们。愿天天开心,万事如意!”简单、质朴的话语,心里一阵莫名的感伤,我说我们每年暑假都会来的,我知道我不会再去了,但我知道,明年,后年,依然会有我们的学弟学妹们继承我们支教的旗帜,再去大柘小学,再次带去丰富的知识与希望。在家回想起在大柘小学那几个日夜时,我仿佛又回到了那里。整个校园透着一鼓淳朴的清香,整个村子呈现出一片悠闲与祥和的气氛。那里孩子的心灵犹如大柘的景色,美得朴实,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在那段与孩子们共同学习生活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山里人的淳朴和热情,也深深感受到了一种坚定而向上的力量。在城市熏染了好久,大概都有些麻木了。真庆幸参加了这次活动,从孩子们憨憨的笑容中,再次体味久违的真诚与朴实……相信那几天的生活会在我的人生中添上色彩斑斓的一笔,而它给我留下的,又何止是身上的几个红点点呢?通过那几天的教学和了解,大柘小学的发展及其局限历历在目。除了一些新鲜的体验,我对“农村、农业、农民”这一当前的重要问题也有了更多的体会:在物质上的温饱已经满足了之后,精神和文教上的需求急待解决;素质教育和孩子们眼界的开拓也迫在眉睫……这让我们深感新农村建设还有一段路要走,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切实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这些不仅仅是口号与目标。这种种都将促使我在以后的日子里积极地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亲身体验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不仅磨砺了品格,锤炼了意志,对农村的情况也有了更真切的了解,让我在这条漫漫路上迈进了一大一件事情,有这么多人在做,就一定有其存在的意义,一定有被需要的理由。只不过是做的人大多没有明确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和“怎么去做”的问题,没有思考如何把“短期”转化成“长期”的支教行为,仅仅是凭着一腔热血去做,这种对公益的热爱和所做的事情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没有加上理性的思考并进行合理化的转化,出现一些问题是必然的。今年是我们支教团支教的第八年,我们是属于典型的暑期短期支教类型,但是基本上,没有出现过大家所担心的问题。因为我们在支教之前会进行充足的准备,支教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控制,支教之后会进行持续的跟踪和反馈。
我将就我们团队支教的一些经验,与大家一同分享,希望能对这个话题的讨论有所帮助,能给需要的人一些参考。先说我们支教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只致力于支教】很多公益组织不明确自己想要做什么,今天觉得支教好,那就支教;明天觉得环保好,那就去做环保,后天又觉得敬老活动不错,又去做敬老活动去了。什么都想做,最后什么都做不好,反而因为枯竭式的使用团队的时间、精力和资金,使得团队无法继续进行良好的运行。我们只做支教,并在做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发现一些问题而加以改善,以便最大程度的去发挥我们的力量。但同时也会保持和其它公益组织的联系和合作,在有我们用不上的资源的时候,可以介绍给其他的公益组织。如,有人想要捐书,我们会把捐书助学网介绍给他;有人想要捐衣服,我们会把可以接受衣物捐赠的公益组织联系方式给他。我们不做其它类别的公益,但是我们与其他团队进行资源的共享。
【在同一个地点进行持续的支教】这点很重要。虽然每次支教的时间短,但是所有的支教内容都是明确并有针对性的,所有的课程都是按照学校的课程表和进程进行授课。很多支教团去了很多地方支教,今年发现这个地方贫困,就去这个地方,明年发现一个更贫困的地方又去了那个地方,后年又发现还有一个地方更贫困、更需要帮助,于是又更换了支教的地点。这是很多支教团的通病,横向做到很多(涉及的面广),纵向做得很少(深度不够)。要知道,中国的贫困地区太多太多了,仅凭一己之力,所做的连九牛一毛、杯水车薪都算不上,不如我们在一个地方,把这个学校需要我们做的事情做好,那才是公益最终的目的和意义。我们支教团2004年组建,每年都到石岔中学支教,直到2009年石岔中学撤校并入上一级学校,才改到同一行政区的冯庄中学支教,直到现在。持续的才能进行针对性的帮助,才能对上一年的工作进行改进,才能对资助的学生进行反馈等等。【志愿者心态的准备】每一届新的支教团,领队一定是去进行支教过的老队员。在第一次例会上就会进行一些培训,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支教的认识。我们会告诉我们的支教队员,支教不是体验,也不是作秀,更不是表演,去获得别人的表演和赞美,我们只是去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会告诉我们的支教队员,不能因为我们想去见识贫困就成为贫困存在的理由,当我们看到学校的硬件设施很好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家访的孩子家庭情况很好的时候,我们应该由衷的为他们感到高兴,我们应当更多的关注学校的软件设施如何、贫困孩子的家庭如何、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是什么,等等;我们也会告诉我们的支教队员,不要去同情孩子们,他们拥有他们的快乐,他们会一起爬树、一起玩陀螺、一起扔鸡头、一起滚铁环、一起玩泥巴、一起抓螃蟹、一起捉泥鳅,也许他们的生活贫困,但是他们的快乐是真的,他们并不会觉得自己是可怜、是需要帮助的;我们同样也会告诉支教队员,支教本身是快乐的一件事情,我们也要快乐的去做,因为只有快乐的人才能给身边的人传递快乐……这些心态的准备,会帮助支教队员在支教的过程中,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各种问题。
【不轻易改变支教计划】我们每年的支教时间是8月下旬和9月上旬,但是每年的支教团队最迟会在4月初定下所有的支教队员,然后着手进行支教期间相关的事情,包括教学计划、活动详细策划、所需购买的物资、家访方案、安全预案,等等,所有在支教过程中的行程,都进行详细的安排,除非不可控的原因,否则不允许变更支教计划,更不允许在没有策划的情况下举办任何活动。【对每一个问题都要进行反馈】支教学校、资助人、受助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解答,我们要求所有的支教队员都要保持与这三方的沟通,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要进行反馈和协调,如果无法解决的,需要交由团队一起处理,出现争议要进行沟通,直到最终解决。最后,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团队对于短期支教意义的理解:“教”的目的并不是要教会孩子很多课本上的知识,而是改善他们薄弱的环节(比如英语音标,因为他们英语老师不会教音标,以至于初三的孩子都不会读有音标的单词),教会他们一些新的并且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和伙伴。支教回来,我们会保持与孩子的联系。大多数孩子家里没有电话,他们会用公用电话打过来给我们,我们看到是那个地区的区号,会把电话掐掉再打过去,这样孩子们就不用花钱也可以和我们通话了。当然更多的是写信。我2005、2006、2007年去支教的地方都是在石岔中学,带的都是同一个班的孩子,我能够看到他们每一年的变化和成长。我们一直保持联系,现在这群孩子已经上高三了,他们一直和我保持联系,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的困惑,包括不知道和同学怎么相处啊,和朋友闹别扭啦,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啦,谈恋爱啦等等,他们会给我打个电话,让我给他们一些建议,当然,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伟大,但是我知道,也许有时候就是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能成为他们的朋友,成为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人,那是我最大的收获。
如果有一天,你支教的孩子告诉你:“哥哥姐姐,以前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学习,每天就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但是现在我知道了,我以后要成为和你们一样的人。”那就请你欢呼吧,这便是支教的意义之一,孩子们不知道什么是梦想,什么是未来,他们只知道读到什么时候就上到什么时候,读不好、考不上就不读了,但是因为有你,是你给了他们一个榜样的力量,也许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是因为有你,给了他们一个正确的人生导向,你就是他们的梦想,对他们而言大学不再遥远,梦想触手可及。
第三篇:山村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支教的日子过去好多天了,支教一星期,一晃而过,你有多少收获?
收获合作的快乐。一行5人,我记得,我们一起一大早为做早餐而精心准备,为了我们一天的温饱各司其能。有摘菜洗菜的,有打水淘米的有倒油炒菜的,我们像一家人一样生活着,我们每一天大的餐食都是伙伴们的佳作。闲余时我们散步、下棋、玩游戏,点滴的平凡事珍藏的记忆。
收获付出得到回报的喜悦。手工课上,他们的认真和积极让我们很欣慰,孩子们毫不拘束。站起来,跑到讲台上问:“老师,是不是这样折啊”。他们对手工课很是喜欢,也渴望得到我们对他们的聪颖的肯定,看到这些,我们心中承载着满满的喜悦和感动。
收获纯真的笑容。教室里的联欢,是孩子们小小的狂欢节。小小的舞台上展示的是他们的大梦想,孩子们争先恐后上台展示自己,言语不是华丽的,动作不是标准的,但是我能感受到,孩子是用心表演。此刻,我真的很震撼,或许真的没有孩子们这样的勇气,在众人面前表演,我们或是碍于脸面,或是羞于举止,我们缺少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敢于表现自己的精神。
收获最简单的幸福。家事爱的港湾,家事每一个人最温暖的归宿。“感恩的心”主题教育课,孩子们坐的整整齐齐,听我们讲关于爸爸妈妈的故事,我们清楚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泪花,课上小朋友们都认真的给爸爸妈妈写了一封信“爸爸妈妈辛苦了”,他们的词汇不高级,他们的句子也不够优美,可是就是那斜斜扭扭,但却整齐排列的文字,让我们所有的支教老师,真切的感受到了最淳朴的爱,最真实的爱。
收获最温暖的感动。一场趣味运动会,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参加,跳绳,踢毽子,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憋着劲,红着脸,使劲儿的赛跑,赢了他们开心的大笑,是他们的自信,他们的快乐。在比赛时,他们已将略微懂得了竞争,追追闹闹,嘻嘻哈哈,孩子们不顾大汗淋漓,忘记了累。跑啊,跳啊,心里忽然就有了满足感,幸福不就是这么简单吗?
与孩子们再见了,回想那几天,我们不仅是付出,我们在收获,我们收获最
多的是感动,被孩子们的认真感动,被孩子们的简单感动,被孩子们的坚持感动„„
7天,孩子们在成长,我们为孩子们带来趣味的见识。我们也在成长,东庄村的文化和民情给予我们独特的感受,孩子们稚嫩的声音永远印在我们心里,给予我们亲近而温暖的肯定。
我们感动,我们收获,我们永远记得。
栗肖
第四篇:社会实践支教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系部名称:化学与化工系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班级:0920471班
姓名:代志明
学号:_02_
实践单位: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猴山沟村中学
实践时间: 2011年8月2日至2011 年8月20日 共18天
很久以前我就有一个梦想,站在讲台上当一次老师,体验一下做老师的荣耀与辛苦,因此我特意报名参加了我县组织的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参加“三下乡”的活动,不仅是为了去体验生活,为了给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快乐,还为了传递志愿者精神,更为了通过这次活动展现当代大学生心怀天下的胸襟与抱负。
8月2号清晨,我早早起床,准备自己的三下乡之旅。我时刻期待着与
学生见面,期待着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收获知识和快乐······想到这里心中充满了激动和喜悦。
这次的猴山沟中学支教,我们都很用心准备。各个队员都将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把自己的特长展示给当地学生,并将把自己擅长的技能、实用的知识教授给当地学生。这将是此次支教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了。
来到猴山沟中学的第一天,我们先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升旗仪式。然后,我们逐个向当地学生介绍自己,重点介绍自己的特长。这样做是想让学生对我们产生兴趣,以后我们会更容易交朋友。介绍完自己后,我们提着自己的行李来到宿舍,清理宿舍卫生和整理自己的床铺。我们是十个人一个宿舍,住宿条件还一般,虽然没风扇,但因为是在山里,周围有很多的大树,吸走了很多热气,所以不觉得太热。宿舍里面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冲凉房,但是我们尽量克服困难来体验生活。
第二天,我们开始正式上课,以前都是我们坐在教室听老师讲,现在角
色变换,自己站在讲台给学生讲课。以“老师”这一身份站在讲台上授课,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人生第一次,感觉真是新鲜,但同时又有点压力——担心自己讲不好。
我负责的是初二化学的部分内容,课安排在下午,每天一节课。还有其
他两位分授不同的内容。走上讲台做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们就开始上课了。首先是由我和同学们共同回忆了一下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这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当我讲物质组成概论的时候,他们还能理解,再深入去讲元素及性质的时候,可能因为化学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所以大部分学生已经不太明白我讲的内容了。我是在让他们站起来试举例子后,发现他们说错或是不知道,得知我讲得内容他们并没有吸收。但让我欣慰和感动的是,虽然他们听不懂,但在我讲的过程中,他们还是很认真听,尽量去听去记我讲的内容,这让感受到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虽然没有授课时的成功的喜悦,但有的是站在讲台上的欣喜和快乐。
总结自己做的不足之处:首先,表达欠缺,自己懂的知识,没有用最浅
显的语言表达出来,导致学生觉得很难,失去了听讲的兴趣。这是最重要的不足之处。其次,自己缺乏积极主动的态度,在讲课前没有先去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知道他们的化学基础是否扎实。再次,准备不够充分,我可以准备一些化学小常识,穿插在讲课中,增添课堂的趣味性。最后,我在课后缺乏与学生交流,没有再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化学知识。
对于未知的事物,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去获取最多的信息,尽可能地去了
解更多,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针对于最可能的情况的准备,对于小概率事件,也需要做一定准备,以防万一。虽然前期的准备工作可能只有很少部分是实际用得上的,但如果没有做充足的准备,可能到时候,可以用得上的东西就更少了。
从这次讲课中,我体会到当一名老师难,要当一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就
更难。老师不仅要在上课之前备好课,同时也要懂得变通,要根据上课时学生的反应对自己的课程做适当的调整,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教案讲。而且,如果我当时准备一些化学小常识,那么在上课时候就可以穿插一些化学小常识,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这样就不会让学生听得那么吃力了。
授课中所遇到的情况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无论
做什么事,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化。遇到“出乎意料”的情况,需要整个团队一起团结协作,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无论怎样,在与其他两位队友的团结协作下,还是很顺利完成了授课工
作。让我感到最开心的是终于实现了自己做老师的梦想。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站在讲台,拿着粉笔,面对学生讲课时的愉快心情,也让我对教师这一行业有了更深的体会。我想,当我回到大学,坐在教室的时候,会更加认真地去听课,因为我知道,这是讲台上的老师最期望得到的尊重。
我没课的时候就去听别的队员上课,发现课堂气氛活跃的课都有些共同
点:一,讲课的老师在课堂上像个综艺节目主持人,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把班里的学生进行分组,整堂课都是各组之间进行抢答竞赛,分出胜负。上数学、语文、英语这些课的队友们都可以把课堂气氛搞得那么活跃。我在听这些课的时候,都感觉到特别的兴奋和激动,也一起投入到课堂气氛中了。听完课后,为学生的机智灵活感到惊叹,更为讲课老师的创新的教学方式感到折服。
事实上,在上课时候只能片面了解一些学生的反应能力或是知识水平,如果要真真正正去了解一位学生,想知道他们有什么困难要帮忙的,那这真得花心思。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打开心扉畅谈是个不错的方法。如果老师想去跟学生交朋友,想去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只要有“诚心”,是不难的。我们这支队伍中的人,都是很喜欢学生的,都想在支教这段时间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和教予他们更多的知识,不管是成绩好还是成绩不好的,我们都抱着真诚的态度去与学生交往,所以我们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他们心中的小秘密或是生活中的困扰都会跟我们说,希望我们可以给他们建议或是帮助。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如,与朋友相处不愉快、不理解爸妈、早恋、成绩下滑等。这些问题是我们这些大学生们在中学时代也曾经遇到过,我们就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给他们建议,帮他们想办法解决。
这与讲台上授课不一样。讲台上授的课是已经备好的,在讲之前是有打好稿的,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就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中提取经验方法来跟他们说。如何去说,怎么表达也是很重要的。这就是平时大学里老师们强调大学生要掌握的“沟通能力”。
这次下乡,作为支教队一员,我想分享的经验是:学生一般喜欢比赛,可以采取分组及委派小组长的方式上课,适当进行一些组间竞赛;内容较枯燥的课程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模拟实验,对此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一起参加实验操作;上课的时间长度需要控制好,时间过长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过短则不便于内容讲授;跟学生沟通,要先了解特殊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要诚恳、主动、热心的与他们交流;调皮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他们安排一些职务或任务,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有一种被信任的感觉;支教队给学生带去知识的同时,别忘了给他们一些思想和心理上的引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作为三下乡的成员之一,我的感想是:三下乡是一个大集体,各成员需要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主动帮助别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由于我们的真诚与努力,这一次的三下乡支教,大家都圆满完成了任务。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体验了生活,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下乡,我们服务了社会,回报了社会,传承发扬了志愿者精神。我们将继续前行,努力学好本领,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祝愿下一届的三下乡取得更大的成功!
第五篇:宝山村社会实践报告
活动背景:
学校团委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精神,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两个加快”的伟大实践,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具体要求,开展好今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
要求大家发挥财经类院校优势,积极投身灾区经济重建事业。组建志愿者灾后重建工作组,深入各重灾区,进村入户,从重建规划、项目培育、就业帮助、创业扶持、心理抚慰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探索利用互联网平台推进农产品销售的活动,针对农村基层农产品销售难的情况提出有创意的解决方案,并结合我校专业为灾后重建工作提出可行性报告。
活动目的:
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使得同学们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更深的了解,增加同学们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作为保险专业的我们,可以在调研过程中有目的的了解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代表的宝山村,如何在集体制度下建立相对完善的保障体系。
活动内容:
地点:彭洲市龙门山镇宝山村、时间:2010年7月4日
四川省彭州市宝山村是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龙门山中段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改革开放以来,在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全村坚持依靠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一个经济发展、村民富裕、村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初步展现在我们面前。
通过参加此次由都兰军老师组织的对宝山村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经验特色的参观学习,虽然只有短短一天的时间,我们仍得以亲身感受到宝山村如火如荼的发展氛围,亲耳聆听了亲切和蔼的主任阿姨介绍给我们的宝山村率先发展的先进经验,亲眼目睹宝山村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感受颇深,触动很大。宝山的巨大发展变化不仅让我们惊叹,更让我们深思。更多的是宝山村的发展经验,让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在我们的调查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宝山村令人讶异的发展可以归结到以下几点特色:
1、建设新农村有好的带头人。
来到宝山村,每一个人都能深切感受到村民们对于贾正方老书记的深情。宝山村经济的发展,老书记在其中发挥的核心作用,毫不夸张的说,没有贾正方,宝山村很有可能还是那个穷得揭不开锅的贫困村。然而,正是由于有贾正方老书记这样的好带头人,一心为民,毫不利己,无私奉献、信念坚定、领导着群众将自己所有的生命和青春都贡献给了宝山的发展和进步,宝山村才自1978年建设第一个村办小水电站以来,在全村大力发展水电、建材、食品和旅游业,资金雪球越滚越大,经济基础越筑越牢,集体财富越积越多,致富路子越来越宽,从此面貌发生了巨变。
2.积极探索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宝山村土地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但发展集体企业坚持不搞承包制,认为农业承包的办法绝不能简单地移植到工业上。
其主要特征,一是党委领导下的村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村党委、村委会和宝山企业集团村企一体,村党委处于决策地位,党委书记兼企业集团董事长,重大决策由领导层集体讨论,董事长最后拍板。企业集团对所有下属企业实行目标管理,统一核算,统一收支,统一对外结算。党委的领导,保证了集体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村民切实享有改革发展的利益。二是高度集中的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宝山企业集团财务上实行“一把算盘一支笔”的管理模式,集团下属企业不独立设立财务部门,整个集团公司的现金收支实行董事长一支笔签字。从实际运行看,由于企业领导人有公心、经营管理能力较强,这种模式既有利于集团合理运筹资金,又减少了资金浪费,节约了行政费用。三是探索集体企业股份制。早在80年代中期,宝山村就探索以股份制的形式来解决集体企业中收入分配和劳动者主人公地位问题。宝山企业集团在分配上不仅有工资、奖金形式,还探索创新了剩余价值工资、工龄折资入股分红、按能力大小限额入股分红、风险共担入股分红、福利股分红等形式。从宝山村实践看,集体企业职工在分配上既有个人按劳分配的工资奖金收入,又有体现资金、技术和劳动积累等生产要素的股份分红收入,还有集体股所体现的福利收入和保障,村民职工切实体会到了村集体财产的真实所有,成为集体经济的真正主人。四是外来职工与本村职工享受同等待遇,工资奖金、股份分红、集体福利等分配上均一视同仁,不存在对外来务工者的歧视和剥削。
3.独特且不断完善的保障体系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有幸了解到镇上的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基本情况,该保险公司主要销售分红型人寿保险,据业务员描述,购买此类保险的人多为40岁以上人员,且购买人数并不多,宝山村所占比例并不十分突出。主要由于在地震之后,所有资金基本用来构建损毁房屋,而宝山村由于社会福利健全,基本不需要此类商业保险。
在进行抗震救灾过程中,宝山企业集团依靠自身力量,在灾后七天之内恢复发电,为周边的抗震救灾工作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并于灾后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自主进行灾后重建,使得村民的生活住房得到保障,尽管宝山企业集团在地震中受损严重,但是做到了不减薪不裁员,年底保证分红,还发放过年红包,对老人坚持发放茶水费。
通过进一步的深入走访,我们看到宝山村的福利分配一共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工资
二、奖金
三、剩余价值工资
四、工龄折资入股分红
五、按能力大小限额入股分红
六、风险共担入股分红
七、福利股分红
凡在集体企业务工的村民,每月领医疗补助,生病住院视情况给予50%-100%的报销;五保户、残疾人,每月30斤大米,60-150元生活费。
经由一对一的家庭访谈,我们了解到灾后宝山村积极援建,做到按人头进行补贴,现已使得受灾村民住上新建的房屋,使得人有所居。据村民描述,在宝山企业集团就业,十分具有优势,现在宝山村村民在企业就业的比例高达95%,宝山村鼓励村民子女毕业回村回宝山企业集团工作,福利待遇中第二条村民子女读书从学前班到中学学费由集体给予报销,考上大学、中专给予奖励,愿意回宝山工作者学费全部报销。
宝山集团的企业福利待遇:凡年满60岁的老年人每月领取25元至65元不等的茶水费;在企业工作年满60岁的实行退休,并领取退休工资。
宝山企业集团支柱产业为电力,发展至今,遇到的风险情况比较少,目前尚未出现大风险情况,购买部分保险,但是保险力度不大,大部分是风险自留,由于宝山企业集团财力强,风险内消能力强,对保险依赖程度小。企业内部福利保障制度健全,对职工够有基本社会养老医疗保险,未购买商业保险,这也是又宝山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所决定的。可以看出,宝山村保障体系健全,并且对商业保险依赖小,是由于其自身发展模式制度决定的。这种健全的保障体系诸如对孤儿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生活上的资金分配等,是值得其他村学习的。
现在,宝山村在越南的某矿占有60%的股份,积极对外合作交流,其面临的风险也是从前尚未接触过的,保障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加强。
我们的建议和思考:
就目前了解,村民处于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基本的保障体系十分的健全。但是村民参与集团的方式多以技术人员为主,企业高层多为外聘,随着宝山企业集团的发展,新一代的宝山村民的素质不断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宝山村民走向高层,生活水平会进一步的提高,对生活的质量方面会有更多的需求。商业保险具有保障投资等功能,对此的需求势必会加大。并且目前宝山村依靠贾正方书记的带领干劲十足,前景一片大好,发展潜力不容小觑。对企业内部,核心人员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对部分企业人员有必要购买核心人员保险等以控制企业内部的风险。
活动意义: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广泛动员学生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