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茶文化的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中国茶文化的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茶叶之乡,很早就开始对茶叶进行研究。以茶待客,以茶助兴,以茶消遣,以茶娱乐,以茶治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我们家乡属丘陵地带,山清水秀,盛产茶叶。“佷山茶”、“老雾冲茶”更是荚名远扬,深受人们的喜爱。组织学生走进茶园,走访茶农,亲自感受茶园的满目新绿,体验“十指尖尖采茶忙”的情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作为茶乡人的自豪感。
引导学生去搜集、阅读有关介绍茶文化的资料,组织开展以“中国茶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能促使学生对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更为深刻的体验。
二、活动方案
主题:茶文化的研究
内容:茶叶的发展、中国名茶、相关的茶联、采茶歌、中国茶艺及对世界茶文化的影响、长阳茶叶的栽培、名茶等。
具体目的和任务:从茶叶的种植、品尝、贸易、茶楼、茶联,泡茶的用水、器具、技艺,名人和茶等方面了解中国悠久的茶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的对象、情境、方法: 1.通过到图书馆、网上浏览的方式,查找相关的茶叶知识,可以手抄报的形式对茶的知识进行介绍。2.组织学生到茶园进行实践活动,亲手采一采茶,向茶农了解茶的主要品种、茶叶的销售及评价标准。
三、活动的实施
(一)组织交谈。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子,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已深入社会各阶层。今天,我们以“中国的茶文化”为研究主题,进行一次调查。
(二)小组成员的具体任务和分工。
1、茶的历史与发展小组:了解茶叶采摘的历史、茶圣陆羽对茶的研究及历史地位。了解中国茶叶贸易、茶文化对世界茶文化的影响。
2、名茶荟萃小组:了解全国各地的名茶,包括茶的产地、得名、传说及主要特点。
3、茶与健康小组:了解饮茶与健康的关系。
4、茶艺与茶道小组:了解茶艺表演的内容、形式,一些文学作品中对茶艺的描述,中国茶具、茶道对世界茶文化发展所起的影响。
5、茶联茶歌小组:了解有名的茶楼、茶联、采茶歌曲及各地饮茶的习俗,并能简单地谈一谈体会。
6、茶的诗篇小组: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就有许多文人墨客以茶会友,为茶写下了无数千古美文,下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古人眼中的茶。
7、名人与茶:了解诗人才子以茶会友、品茶赏茗的趣闻轶事。
8、鉴赏中国茶具小组:可用实物或图片展现茶具。
9、识别真伪茶小组:如何分辨茶叶真、伪、优、劣。(颜色、口感、香味、形状等)
10、茶的分类小组:了解茶的品种及主要的中国名茶。
11、茶叶调查小组:着重了解茶的栽培、长阳的各类名茶,有条件可利用假日到茶园看一看、问一问。
(三)小组讨论制定本小组活动方案(以“茶的历史与发展小组”活动方案为例)。
活动主题:茶的历史与发展
活动目的: 1.了解茶文化在各个时期的发展。
2.了解中国茶叶贸易、茶文化对世界茶文化的影响。
活动过程: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资料,进行合理的删减。
成果展示: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
活动报告:以书面形式呈现。
(四)整理资料
(五)汇报展示 1.评选最佳手抄报。主题突出,内容充实,反映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版面布局合理,整体美观。
2.评选优秀调查报告。标准:调查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有具体的调查记录,内容真实,表达流畅。
3.进行品茶活动。
(1)请茶艺小组的成员向大家介绍茶的礼仪,讲解泡茶的要点,并当场向大家表演。
(2)学生进行品茶活动,并谈谈当时的感觉。(从茶的形、色、香、味等方面进行描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自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茶有解渴、提神的功效后,茶一直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大文化,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来了客人,以茶相迎是待客之道。以茶会友,远亲近朋,街坊邻居,其乐融融。本学期,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课堂,进行了生动的茶文化实践活动。下面就是我们在活动中获得的成果,请各个小组一一向大家汇报。
1、名茶荟萃小组:
白毫银针这是一种白茶,产于福建北部的建阳、水吉、松政和东部的福鼎等地。苏州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祁门红茶祁红是祁门红茶的简称。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杭州龙井龙井,本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泉名,而现在主要是茶名。福建安溪铁观音产于闽南安溪。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云南普洱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庐山云雾产于江西庐山。武夷大红袍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六安瓜片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品最佳。恩施玉露 产于湖北恩施。湖北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很著名,现仍是我国的重要产茶省份。
2、茶与健康小组
喝茶好处很多。有说饮茶“有百益无一害”,实事求是地说饮茶至少有如下几大好处:(1)抗氧化作用(2)解毒作用(3)降脂作用(4)抗癌、抑癌作用。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分,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可见,茶叶药理功效之多,作用之广,是其他饮料无可替代的。
听了茶健康小组的研究汇报,我们知道了,茶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怎样才能冲泡一壶好茶、怎样品茶呢?最后,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茶艺小组为我们做资料汇报。
3、茶艺小组:
白鹤沐浴(洗杯)用开水洗净茶杯并提高茶具温度
乌龙入宫(放茶)按茶与水1:20的比例放茶,可根据个人爱好的茶的浓淡,适当增减茶量悬壶高冲(冲茶)把开水壶提高冲入茶具,使茶叶转动
春风拂面(刮泡沫)用瓯盖或壶盖刮去漂浮泡沫
关公巡城(倒茶)泡一至三分钟后把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各茶杯
韩信点兵(点茶)茶水倒到少许时,一点点倒到各杯里,使茶水浓淡均匀
赏色闻香(看茶)观赏杯中茶颜色,闻茶的香气
品啜甘露(喝茶)先嗅茶香,后尝茶味,边啜边嗅,浅杯细饮
通过同学们的资料汇报,我们了解了茶的起源,认识了十大名茶,知道了茶与我们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了解了一些冲泡茶的方法,同学们,想不想冲泡一壶好茶,来品尝呢?
5、冲泡
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冲泡一壶好茶,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品尝中国的名茶,要求:首先,请同学们商量一下,你们小组想品尝哪种名茶,想好后到名茶小组取茶,然后,在我这,取水,冲泡茶,最后,请同学们来品茶,也可以,把你们冲泡的茶送给听课的老师,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品尝中国的名茶。在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现在,咱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同学冲泡的茶,味香、色佳、浓淡适宜?活动开始。
6、茶联茶歌小组:了解有名的茶楼、茶联、采茶歌曲及各地饮茶的习俗,并能简单地谈一谈体会。
7、茶的诗篇小组: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就有许多文人墨客以茶会友,为茶写下了无数千古美文,下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古人眼中的茶。
8、名人与茶:
9、茶叶调查小组:说到茶,最令人垂涎三尺的莫过于家乡的……如果你到我的家乡来做客,热情好客的长阳人肯定会让你大饱口福。它究竟是如何制作的呢?请我们的学生来告诉你吧!
(1)、首先请看摄制组通过摄制的照片向我们介绍 的制作过程。摄制组同学展示并解说。
(2)、家乡茶的特色,除了,就数 了。他们的制作也是别具特色的。
(3)、日记组的同学凭借他们灵动的文字,向我们娓娓叙述了他们在研究 制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日记交流。(六)成果交流。
1.评选最佳手抄报。主题突出,内容充实,反映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版面布局合理,整体美观。
2.评选优秀调查报告。
标准:调查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有具体的调查记录,内容真实,表达流畅。
3.进行品茶活动。
(1)请茶艺小组的成员向大家介绍茶的礼仪,讲解泡茶的要点,并当场向大家表演。
(2)学生进行品茶活动,并谈谈当时的感觉。(从茶的形、色、香、味等方面进行描述)
3、为家乡 设计广告语。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熏豆茶也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被推上了各大商场的柜台,如何使它声名远播,名扬天下呢?这必然离不开宣传。下面就请策划组的同学为我们家乡的茶叶设计广告语。
小组汇报。
4、为家乡茶叶设计包装和包装袋。
心灵手巧的家乡孩子,还用自己的智慧把茶叶包装的焕然一新,请看我们为茶叶设计的包装和亲手制作的包装袋。展示作品。
(七)教师总结。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更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乐此不疲,相信我们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会收获的更多。
(八)学生活动总结
1、分组讨论交流(1)你们在调查、参观中,采用了什么样的调查方法,调查中碰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2)根据调查的结果,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3)通过调查、访问,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有什么新的想法?
(4)评价自己小组分工合作的情况,你认为自己在活动中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5)你在今后的活动中有什么打算?
2、每位学生分别写出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活动反思。展示调查结果
1、茶的历史及产地
2、茶叶的制作(投影)
3、小品(茶的作用)、4、快板(中国十大名茶)
5、小品(茶的诗歌)
6、茶艺表演
7、展示手抄报(有关茶文化方面的知识)
成果评价
1、重视自我评价
2、以学生自评为主
第二篇:茶文化综合实践活动
五年级(下)第十三周周末优化作业(ZJF)
茶文化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姓名
家长评价
老师评价
一、活动目的
1.通过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国茶文化,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2.培养学生在活动中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活动过程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1、说说茶的起源和发展。
2、写出十大名茶的名字。并具体介绍一种你喜欢的茶的产地和特点。(最好附图片)
3、了解制茶的整个过程。
3、说说茶与健康的关系。
4、收集一些有关茶的的诗歌、散文、诗词等。
5、看一段茶艺表演视频,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并把看到的泡茶过程用合适的语言描述来.。
6、同学们知道了很多关于茶的知识,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家里,能为爸爸、妈妈冲泡一杯味道纯正的好茶,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好孩子。
7、写一份活动总结。(可在周一老师指导的基础上完成)
第三篇:关于中国茶文化的研究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讲究高效率的当代社会,环顾四周,多是分秒必争的喧嚣,有多少人能够安静宁和坐 下来,沏一杯清茶,轻抿,然后沉入一种心情或境界呢?
在西方文化洪水般涌入的中国,在洋节、快餐文化、可乐文化泛滥的中国,在民俗日益粗简,许多地方语言、民间技艺日趋衰落,后继无人,甚至湮没的中国,茶文化又处于怎样一种尴尬境地?
中国人有“关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从茶的出现至今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茶及其中的风骨意蕴怕是早已融入中国人的骨血,存在于所有华夏儿女共同的心的归依处吧。
我们为它痴迷,为它痛心,我们有深深的无力感,但我们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二.研究目的
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及其具体内容。体会茶文化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与博大精深。初步了解茶文化在现今中国的生存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
三.研究的意义
让我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比较清醒地认识到许多古老文化目前面临的严峻现状。唤起社会上对它更多的关注。
四.研究方法
以查阅资料、亲身体验、社会调查为主
五.研究结果
(一)、茶文化的定义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二)、茶文化的内涵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廿一个方面。
(三)、茶文化体系茶史学:茶的起源,发现和利用,茶文化形成、发展、演变、特点及表现形式;茶文化社会学:茶文化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社会发展与进步对茶文化的作用和社会各阶层与茶文化关系;饮茶民俗学:历史和现代,各个地区和民族,城市和农村饮茶习俗;茶的美学:成品茶外形设计、名茶取名、茶包装设计及宣传广告等;茶文化交流学:国际国内研讨、茶文化展示、茶艺表演、少儿茶艺、茶叶历史文化博览及茶事旅游;茶文化功能学:茶文化资源、特性、历史茶文化和新时期茶文化、茶文化功能、茶文化对现代社会及精神文明建设作用等。
1.茶的起源及发展
茶,原产于中国。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茶有文字记载,已有3000年。茶字最早见于周公旦《尔雅》“槚、苦茶”。:槚和茶都是古代茶的名称。晋代《华阳国志》上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丹漆茶蜜,„„皆纳贡。这就表明早在公元前1066年的时代,茶叶便作为贡品,由贵族享受了。茶叶在我国西周时期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到了春秋时代茶鲜叶被人们作为菜食,而战国时期茶叶作为治病药品,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主要商品之一了。从三国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时间内,特别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饮茶来解除坐禅瞌睡,于是在寺院庙旁的山谷间普遍种茶。饮茶推广了佛教,而佛教又促进了茶灶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所谓“茶佛一味”的来源。到了唐代,茶叶才正式作为普及民间的大众饮料。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制茶历史可简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a.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b.从蒸青造型到龙团凤饼 c.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d从蒸青到炒青
e.从绿茶发展至其他茶类
2.茶的传播
在公元4-5世纪,中国茶最早传到了朝鲜(古高丽国)。到了明代嘉靖年间,中国茶文化知识开始在欧洲传播,这在威尼斯作家拉摩晓写就的一本《中国茶摘记》里有详尽的说明。明代万历年间,中国茶开始传入沙俄。明崇祯年间,英国威特斯船长专程率船从中国购买茶叶。到了清代顺治年间,中国茶开始传入到德国。十九世纪末期,中国茶叶、茶树、茶种又先后传入了印度尼西亚、印度、锡兰、乌干达、马来西亚等国„„中国古代茶文化之花可谓遍地开放,在世界各地显示出不同的文化风采。于是中国这朵民族文化的奇葩一变成为世界的了,及至今日,这个世界已经变成了没有不饮茶的国家,没有不饮茶的民族”了。
3.茶的品种
由于历史的积淀,我国成为世界茶叶品种最多的国家,饮誉海内外
按采摘时间的先后,可以把茶分为春茶、夏茶、暑茶(台湾等地有暑茶)、秋茶和冬茶:根据种植的地理位置不同,茶可分为高山茶和平地茶。目前通常见到的有两种分法,即按颜色分和按工艺分。前者分出的茶称为基本茶类,后者分出的称为再加工茶。
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再加工茶类中包括花茶、紧压茶、萃取茶、香味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和含茶饮料等。分别简介如下:
①、绿茶
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按杀青和干燥方式不同又可分为: 蒸青绿茶、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种植最广、品种最丰富的一类茶。代表品种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
②、红茶
红茶属发酵茶类,基本工艺过程是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红茶叶色黑褐油润,汤色红亮鲜明,这是经过发酵加工形成的特点。最有代表性的品牌是“祁红”和“滇红”。我国红茶种类较多,产地较广,有我国特有的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也有与印度、斯里兰卡相类似的红碎茶。可分为以下几种:祁门工夫、滇红工夫、闽红工夫、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
③、乌龙茶
乌龙茶又名青茶,属半发酵茶类。基本工艺过程是晒青、晾青、播青、杀青,揉捻、干燥。典型的乌龙茶叶体中间呈绿色,边缘呈红色,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乌龙茶的品质特点是,既具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又具有红茶醇厚的滋味。其汤色清澈金黄,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醇鲜爽。乌龙茶种类因茶树品种的特异性而形成各自独特的风味,产地不同,品质差异也十分显着。可分为以下几种:武夷岩茶(如大红袍)、闽北水仙及其它、铁观音、台湾乌龙。
④、白茶种类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类,基本工艺过程是晾晒、干燥。白茶的品质特点是干茶外表满披白色茸毛,色白隐绿,汤色浅淡黄亮明净,滋味鲜醇。,味甘醇。白茶是我国特产。代表品种有银针白毫、白牡丹。
⑤、黄茶种类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基本工艺近似绿茶,但在制茶过程中加以闷黄,因此具有黄汤黄叶的特点。黄茶芽叶茸毛披身,金黄明亮,汤色杏黄。黄茶制造历史悠久,有不少名茶都属此类,代表品种有“君山银叶”、“蒙顶黄芽”等。
⑥、黑茶种类
黑茶是全发酵茶,叶色油黑,汤色澄黄,香味醇厚。黑茶多被制成紧压茶,供销边区少数民族饮用。代表品种有“普洱茶”
再加工茶类
①、花茶
又名窨花茶、香片茶等。因茶使用花的种类不同,可分为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玉兰花茶、玫瑰花茶等。目前市场上都以茉莉花为主窨制。
②、非茶之茶
人们习惯把当茶饮用的都称为“茶”。不一定非得有茶的成份,是“茶”概念的一种引申,故称作“非茶之茶”。市场上非茶之茶甚多,均不属于茶叶的范畴,但它却以保健茶或药用茶的形态出现。例如罗布麻茶、人参茶、杜仲茶、菊花茶、丹参茶、胖大海茶„„。这些“茶”与真正的camellia Simooms是完全不同的植物种属,可以说没有一点亲缘关系。它们虽不是茶,但又不能称为假茶,其真正的含义是把这些植物叶或茎叶加工成千样后当茶泡饮。因此,这些非茶制品在广义上便成了茶家族中的“成员”。它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保健作用的,故称为“保健茶”,也叫“药茶”,是以某些植物茎叶或花作主体,再与少量的茶叶或其它食物作调料配制而成,例如绞股兰茶;另一类是当零食消闲用的“点心茶”,例如青豆茶、锅巴茶等。
③、紧压茶种类
古代就有紧压茶的生产,唐代的蒸青团饼茶,宋代的龙团凤饼,都是采摘茶树鲜叶经蒸青、磨碎、压模成型而后烘干制成的紧压茶。现代紧压茶与古代制法不同,大都是以已制成的红茶、绿茶、黑茶的毛茶为原料,经过再加工、蒸压成型而制成,因此紧压茶属再加工茶类。如云南沱茶、湖南砖茶等。
④、工艺茶 我们之所以把工艺茶独立出来放入再加工茶的范畴,主要是基于我们近几年来对“茶叶加工艺术化”倾向的考虑,各种富有诗意和美感的茶名不断涌现,让现代气息扑面而来。不说早年的“牡丹绣球”、“出水芙蓉”等,就说如今的“贵妃环”、“千千结”、“金丝螺”、“金葫芦”、“凤眼”等,举不胜举。5.茶文化典籍文献的兴起与发展
自从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经》问世以来,迄今为止,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已知的 古代茶书有124种,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其中既有内容艰深的理论专著,又有通俗易懂 的普及读物;既有严谨实用的科技书籍,又有引入入胜的文化读物;既有系统全面的综合著作,又有某一事项的专题论述。而更为大量的茶文化典籍文献,散见于各种总集、别集、单行文献,散见于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各种文体,其数量之大,连茶书也难以望其项背。
中国茶文化典籍文献的兴起与发展,有一个历史的流变过程。其契机则有三个方面:一是饮茶事项的出现与饮茶风尚的演进,二是饮茶在社会中地位的确立和提高,三是茶文化意识的 自觉和深化。
唐代成为茶文化典籍文献定型期,其标志是在唐代中叶陆羽撰写的《茶经》问世,中国以至世界才有了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的成书时间众说纷纭,但多数学者认为刻印于唐建中元年(公780年)。全书共三卷十章,仅有7000多字,却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唐代及其以前有关茶的知识与经验,生动具体地描述了茶的生产、品饮、茶事,言约意丰地深化和提高了饮茶的深层美学与文化内涵。陆羽以后,唐代茶书不断出现,但大多是某一专题性的论述。此外,有关茶的文章也不断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代之文学的唐诗,也融汇了更多的茶文化内容,反映了更广阔的生活画面。不仅陆羽、皎然、卢仝等终身许茶者有颇多茶诗,连文坛大诗人李白、白居易、皮日休等也有茶诗名篇传世。这种流风遗韵,影响到其后。
宋辽金元和明、清时代,都是中国茶文化典籍文献的发展期。
在这跨越几个朝代的950来年中,茶文化典籍文献的进展和风貌又是各不相同的。宋代近30种茶书,记载了这一时代茶业生产的兴盛和品饮艺术的探索。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记载了程序繁复、要求严格、技巧细腻的宋代斗茶;丁谓的《i匕苑茶录》,记载北苑园焙之数和图绘器具,以及叙述采制入贡法式;蔡襄的《茶录》记载斗茶时色香味的不同要求,提出斗茶胜负的评判标准,追求整合技巧和审美内涵的统一,都是当时有影响的茶书。明代50多部茶书相继问世,成为中国古代茶书数量最多的时期。朱权《茶谱》论“清饮之说”,把品茗作为表达志向和修身养性的方式,贯穿着求真、求美、求自然的追求,其所持之说,被称为“朱权茶道”,并予日本茶道以影响。明代茶书关于茶具艺术和烹茶技艺的载录,更多地表现出创新精神。而清代虽然饮茶更为平民化、更为普及,200多年间仅有茶书10多种,与明代不可同日而语。
6.我国茶业现状与发展
茶叶是公认的健康食品之一。我国不仅是世界上茶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茶叶资源最大的生产国、消费国、贸易国。随着我国加入WTO,如何加速我国茶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步伐,优化配置我国茶叶资源,并且进行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对于发展我国的食品工业,提高我国茶叶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振兴我国茶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a.我国种茶面积、产区与产量
我国现有茶园110万亩,年生产茶叶60万亩、茶副产品2万余吨、茶树修剪及更新改造采摘枝叶3万吨,另可生产茶花50万吨或茶条12—15万吨。目前,产量约占世界的1/4牞产区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陕西、四川以南的贫困地区,种植面积已达1715万亩,年产量在69.86万吨左右。红茶的年产量为4.79万吨,乌龙茶为6.84万吨,紧压茶为4万吨,茉莉花茶加工量保持在11万吨以上,其他茶为3.16万吨,优质茶可以达到11.5万吨以上,产值58亿元。
b.我国茶叶生产现状
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专家刘年艳对我国茶叶生产现状作出如下分析:
(一)生产主体以茶农为主,组织形式多样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加工方式是我国茶叶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目前我国茶叶生产主体有:(1)一家一户的茶农;(2)茶商或茶叶大户;(3)委托加工基地;(4)有一定生产规模的茶场.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有五种类型:(1)农民+农民.表现为:一部分农民在家搞生产,一部分农民在外搞销售.通过亲戚关系维护着产、供、销产业链.(2)茶场(厂)+农户.茶园由农户自行管理,若干个茶农的茶园连片形成茶区,在茶区建立茶厂负责加工.茶厂按一定标准收购鲜叶,加工生产,负责销售.(3)市场+农户.在我国大型茶产区都存在或建有一定规模的茶市,也叫“产地市场”.茶农通过这个市场与外界大市场相联系.(4)公司+基地.茶园还是茶农的,公司与茶农签订合作协议.(5)茶农.我国茶叶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主要特点是:中高档茶、名优茶以手工为主;中低档茶、大众茶以机制为主.(二)区域分布明显,新型茶区快速发展。我国红茶区主要在广东、云南,乌龙茶区主要在福建,花茶区主要在福建、广西、湖南等,名优茶区主要有浙江、湖南、四川、安徽等省及主要的茶区。特色茶产区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发展的新亮点,如新昌的龙井产区,平江的银针产区,安溪的乌龙茶区,云南的普尔茶等等。由于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及各地大力调整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新型茶区正在快速发展,如山东日照茶区、陕西午子茶区及湖南、云南、广西等地的新茶区就是这几年新发展起来的。
(三)产品结构变化加快,新产品将成为我国茶业新的增长点。总的趋势是:普通红茶、中低档红茶继续下降,高档红茶有一定市场。花茶在经历了长足发展后总量正在减少。绿茶快速增长,绿茶中,名优茶发展快。乌龙茶快速发展,保健茶生产增长,市场稳定。传统茶叶创新速度加快。茶产品结构正在朝优质、有机、特色、质优价廉方向发展,总体结构不断优化。绿茶、红茶、乌龙茶的产量比例由1990年的70:23:7调整为2000年的81:8:11。2000年名优绿茶的产量达到13.5万t,比1990年增长3.2倍;名优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比重从1990年的5.0%提高到19.8%。
(四)茶叶产值快速增长。2000年茶叶行业的农业产值超过100亿元,比1990年增加1.9倍,年均递增14%。其中,名优茶产值1990年为65亿元,占当年茶叶总产值的19.8%;1999年达到54亿元,占当年茶叶总产值的56.5%。
(五)经营企业数量多,龙头企业少,家庭式、小农性质的企业多,现代全球化企业少,产品品牌多,名牌少。茶树种植以农户为主体,平均每户仅1亩左右。能制茶或开个茶庄就算一个企业。全国仅加工茶叶的茶厂6.7万家,平均每个茶厂年加工茶叶仅10t。加工企业由于规模小,导致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经营企业中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没有知名品牌,出口茶叶只能以原料茶为主,受制于人,难以开拓市场。中国有近千个茶叶品牌。但没有象“立顿”这样的世界级品牌。制过包装,装上茶叶就有了一个茶叶品牌。由于生产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原料、感观品质等很难保持稳定。有的纯粹是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卫生指标不合格,农残超标。
(六)生产力水平低。一是无性良种少;二是高山优质茶产区茶园少;三是现有茶园因肥培水平低,分散、老化、抛荒等现象严重;四是茶叶采摘不力,优质春茶原料往往因采工组织不力,销售渠道不畅,不能及时采摘,浪费巨大。因为茶叶容易老化,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一把草”的说法。茶厂生产力水平低。因茶厂规模小、设备差,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竞争实力弱。茶厂规模仍有缩小之势。湖南五大花茶厂年产一万吨,面临私营企业低质低价争原料、抢市场,都陷入了亏损状态。猴王牌销量从1996年的10万担下降到1999年的7万担。各初制厂规模小、设备差,有一定规模的国营集体茶场却一分为几,掠夺式经营。
(七)管理水平低,管理不规范。由于我国茶叶经营以家庭经营为主,经营者普遍对管理重视不够,管理人员基本上没有受过管理专业培训,现有企业潜力难以发挥。茶叶项目投资缺乏有效管理,投资失误。据有关人员介绍,西部边远某县,为开发茶叶一年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三大项目(儿茶素厂、老茶园改造、厂房设备),该县效益每亩近千元的良种茶园仅200亩。儿茶素厂因全国有50多家,有效益的仅有1~2家,该厂至今没有效益。一个地区现有良种繁殖基地不少于10个,还在投资上千万元搞种苗工程。据测算,这些资金如用来进行种苗补贴,可以发展几万亩良种茶园。
(八)我国茶叶产业技术水平与先进产茶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茶叶科技创新水平与先进产茶国的差距拉大。第一,茶树良种普及率过低。我国目前无性系茶树良种普及率只有19%,而日本无性系良种普及率为93%,肯尼亚为90%,斯里兰卡为55%,印度为30%。第二,我国茶园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下,生产成本高。2000年我国茶园单产为737.5kg/hm2,只有世界平均单产的61%左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更大,肯尼亚茶园单产达2285kg/hm2,印度为1851.9kg/hm2,日本为1760.6kg/hm2。第三,茶叶加工技术与设备落后。我国茶叶加工厂普遍存在设备落后、厂房破旧、卫生状况差的情况,难以达到食品生产的卫生要求。由此造成一是茶叶卫生质量不能保证,二是茶叶品质很难稳定和提高。在日本,茶叶加工厂和加工设备已经达到了自动控制的水平,即使在斯里兰卡等发展中国家,茶叶加工也已实现生产连续化。第四,产品档次低。我国茶叶生产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薄弱,生产的茶叶基本上是初级产品,深加工产品只占3%左右,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均很低,无法满足国际市场要求。在日本的茶产业中,深加工产品占到约三分之一;欧美国家尽管不种植茶树,但茶叶深加工产业非常发达,有装备和技术一流的茶叶加工厂。这些国家十分重视茶叶新产品开发,近20年来,袋泡茶消费量比例已由占茶叶总消费量的2%上升到60%~90%。我国茶叶科技创新水平与先进产茶国的差距拉大。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我国茶叶科研水平与各产茶国相比各有千秋,但近10年,我国茶叶科技创新水平提高不快,与世界先进产茶国相比差距已越来越大。例如生物技术在育种研究中的应用,我国已明显落后于日本与肯尼亚;在茶叶产品的多元化方面,落后于斯里兰卡;在茶叶的功能性研究上,落后于美国和日本。2001年10月在日本召开的茶叶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报告内容,就比较明显地反映了这种差距。国外发展良种茶园,政府给予补贴,我国则没有,我国对良种改造投入不足。
c.我国茶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是茶叶大国,但还不是茶叶强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专家刘年艳指出,现阶段,我国茶业发展需要突破以下四道坎:
首先是家庭式、小规模、传统化的茶叶产销模式与茶业产业化生产、全球化经营间的矛盾。来自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茶叶的劳动生产效率较低,缺乏工业化的标准模式。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我国现有130万公顷的茶园面积,产量却只有84万吨;而印度虽然只有90万公顷茶园,但产量却可以达到100 万吨。
二是传统而原始的交易方式阻碍了我国茶业发展。茶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要求一定规模的交易市场来推动。而目前,我国的茶叶交易仍是以传统的小门市现货交易方式为主,一家一户经营,不但交易规模小,而且大多还停留在自产自销阶段。
三是我国茶业全球竞争力难以提升,难以应对全球化经营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按全球市场的要求配置资源,开展营销。茶业全球化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全球化经营主体的规模及其对全球的市场占有率。我国有能力从事出口的大都是国有企业,面临着人才缺乏、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
四是现有茶业服务体系不能满足我国茶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需要。在国内,企业发展找不到权威性服务机构提供有效咨询,目前的服务水平不能满足茶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服务不能专业化。我国茶业经营主体从总体来说是本土性的,现代服务体系还未能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d.加入WTO后我国茶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国内消费市场将受到冲击;内外销市场无序竞争影响茶叶市场;非关税壁垒依然存在.面临的机遇主要有:利于我国绿茶出口;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有利于促进我国茶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我国茶业为迎接WTO应采取的对策有:①加大产业化经营力度;②健全行业管理;③注重科研与文化宣传;④灵活运用WTO的有关政策.e.发展“大茶业”的基本内容
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建立一个较为成熟的茶叶产业,已到了十分关键的时候,需要通过市场经济基础的手段,对目前的茶叶产业进行系统整合和战略重组,摆脱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培育几个顶天立地的行业“龙头”,集中资源和优势,加强科技投入,开创新功能、新产品、新内容、新内涵,增强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建立市场网络,增强市场的导向与调节功能,规范市场竞争,加速我国茶叶的产业化经营。具体来讲,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进行战略重组,培育行业龙头是茶叶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2、进行产业化经营,综合开发利用资源是建立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3、开发国内外两大市场、创造世界品牌,进行品牌经营是实现“大茶业”战略的基本途径。
4、科研、教学、文化、信息与茶业经济一体化,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六.总结
中国茶文化的关键不在于茶叶的本身,而在于茶文化的内涵上。从茶文化的内涵上来看,其“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最为重要,它是一种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茶是人生”便由此而发,若再品出更深的境界,就成了“吃茶去”公案的禅宗开示以及茶道的精神之源。茶文化由于有了中国儒、释、道思想的加盟,形成了茶礼、茶德、茶道、茶艺等等,这就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部分。但是它又不是完全脱?quot;物质文明“的文化,而是两者相结合。注重着这些茶的”味“外之音--感兴着一种民族的审美趣尚,浸润着一派清雅的文化氛围,涵养着一个廉净的精神境界,充溢着一缕优美茵蕴诗意,提升着一种道德的精神素质。
举世审美价值、审美标准、审美观念剧变的情况下,青年人首当其冲。中国的美食甲天下,然而抵挡不住麦当劳、肯德基等等的冲击,茶不也难逃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星巴克咖啡等洋饮料的夹击吗?遑论茶文化!令人难过的是,时下一些”酒文化“、”咖啡文化“、”可乐文化“等这些不在精神文明范畴的亚文化,倒是充塞在各种媒体的时尚版块中大放异彩,真叫人看不懂了。振兴中国茶文化的呼声已经响起了许多年,然而,一直到今天,却收效甚微,有识之士,憬然忧之。现在国内寥寥可数的几本茶刊,如上海的《茶报》杂志、杭州的《茶博览》杂志、广州的《茶文化》杂志等且都是内部刊物,流通范围太小。唯江西的《中国茶文化》号虽为公开发行,但也只能将就在《农业考古》编辑部的名下。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茶文化刊物的悲哀,但无论怎样讲,这些办刊之人毕竟是弘扬中国茶文化的领头羊,他们真是劳苦功高,让读者能深刻而又具体的感悟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文化中有许多细致的情况,圈外人是难以知识的,通过这些刊物,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这样能不能就振兴和弘扬中华茶文化呢?我想是能的。自从台湾”茶艺“导入大陆,全国各地的茶艺馆像雨后春笋不断涌出,加之近些年来国内外茶文化活动频繁不断,这正是弘扬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高潮。几千年来,中国茶文化几多兴衰,其故颇多,大小气候都有,可以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振兴和弘扬茶文化也就不能操之过急,要求立竿见影是难以办到,现在我们只能用”润物细无声"的办法,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各个方面进行工作,假以若干年,庶能有成,在这方面,各地茶文化的NGO组织(民间)做出的贡献不小,其精神可嘉。
参考网站:中国茶叶网、中国食通商务网、中国餐饮运营网、盛世茶城网、中国餐饮业网 中国食品安全报。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产生背景
现在的小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中华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遗失。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立足于在活动中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用学生们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身边的传统文化。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自己身边的传统文化,并收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特色,并在活动中受到热爱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教育。
活动目的1、围绕精美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风俗习惯、民间文学、民间建筑、名胜古迹、方言土语、名人逸事等主题,指导学生通过网上调查、社会考察、采访等方式和收集相关资料、图片等方式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2、引导学生通过对身边传统文化的调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特色,并在活动中受到热爱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教育。
3、利用地方的各种便利条件(如地方戏曲),对同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4、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活动成果,互相学习,增进彼此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活动对象
屈冢学校三年级全体学生
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我的心中有目标
(一课时)
1、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研究:
A精美的民间工艺(陶瓷、编织、笔、墨、纸、砚)
B
民间艺术(戏剧、剪纸、美术、音乐等等)
C风俗习惯(衣食住行、节日)
D民间文学(谜语、绕口令、故事、笑话、传说等等)
E民间建筑、名胜古迹、方言土语、名人逸事等等
相关方法
(1)了解民间的风俗习惯、精美的民间工艺(通过请长辈、伙伴讲故事,网上查询等方式);
(2)了解民间建筑、名胜古迹(通过网上收集,上街调查,向家长了解等方式收集关于传统文化的各类知识。)
2、这不是一般的家庭作业,而是很重要的一次独特尝试,要想千方百计完成好,但无论是查找、访问还是整理、汇报,重在过程的参与,我们不以查找的知识多少论成败,而是要看谁在研究的过程中最努力,最积极。
第二阶段(为期一周)活动中
我注意
1、当你明确了研究目标后,你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调查、研究,还可以把收集到了相关的资料转变成自己最拿手的绝活,在同学们面前露一手。
2、注意事项
(1)可以个人单独完成,也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或居住位置自己成立小组共同完成。如果是小组合作就应该既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要合理又要注意整体协作,既要尽可能独立调查研究,但也要注意合作、交流,某些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形成资源共享;
(2)不会完成的事情可以请教老师、同学和家长,但不能出现家长包办代替的情况;
(3)调查、汇报的准备时间是节假日、双休日以及课余时间;
(4)需要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的可以与老师联系,不能擅自出入网吧;
(5)调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可以邀请自己的父母共同参与调查研究和设计汇报形式。
小组安排如下:
屈东兴趣小组:这一小组的学生负责调查精美的民间工艺(包括陶瓷、编织、笔、墨、纸、砚
等)。
屈西兴趣小组:这一小组负责调查民间艺术(戏剧、剪纸、美术、音乐等等)。
良庄兴趣小组:民间文学(谜语、绕口令、故事、笑话、传说等等)。
沙沟兴趣小组:风俗习惯(衣食住行、节日、婚丧嫁娶)。重点放在传统节日的收集整理。
沁市、小官庄兴趣小组:负责调查民间建筑、名胜古迹等。
第三阶段七嘴八舌话传统(成果汇报)(一课时)
活动准备:
1、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分组收集与整理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
展示形式:图片、诗朗诵、语言汇报、小作文、手抄报等
2、教师准备相关的补充资料。
课堂活动流程预设: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要举行一个“七嘴八舌话传统”话题会。
3、研究小组汇报:同学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中华传统文化。
4、各小组展示。
5、互相评价。
6教师总结、评价
第五篇:茶文化活动方案参考
茶马古道文化展策划
1.一、活动名称
云南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展
1.二、活动主题
宣传和弘扬普洱茶文化,展现云南历史文化。
1.三、活动意义
茶马古道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代表之一,更是云南历史文化的丰碑。宣传和弘扬普洱茶文化,有助于同学们了解云南、认知云南。极大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知识,促进茶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1.四、组织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成员及10级各团支部
1.五、活动时间
3月2日-3月4日
1.六、活动地点
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幜园食堂前
1.七、活动前期准备及各部门职责
1.活动通知及宣传:宣传部
2.图片收集和相关文献选取:10级各团支部、办公室、生活部、编辑部
3.活动主题制作及图片印制:体育部
4.图片及文章粘贴:组织部
2.八、活动流程
1.活动宣传
宣传部于2月25日晚9:40召集10级各团支部召开团支书会议,说明活动的相关事宜。图片内容包括茶马古道、普洱茶都、古茶园、万亩茶园等。文章可通过网络、图书馆选取,内容必须与茶文化相关。每支部至少收集20张以上图片、15篇文章,图片可以附有一定的文字说明。
2.图片及文章的编辑
10级各团支书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章于2月27日前交到办公室或生活部,由办公室、生活部、编辑部负责编辑,并从中选出40张图片及25篇文章。
3.图片的印制及主题制作
生活部将编辑好的图片及文章于3月1日前交到体育部,由体育部统一印制。
4.图片展出
3月2日组织部粘贴制作好的图片及活动主题,展板摆设在幜园食堂前。
5.活动情况记录
活动期间有体育部拍摄活动照片、记录相关情况。
6、活动结束后由体育部撰写活动简讯,10级各团支部上交一份活动感受并上报院团委备案。
1.九、活动经费预算
本次活动共展出65张图纸,其中40张图片、25篇文章。
图片:40×10=400元
文章:25×5=125元
总计:525元
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20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