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纪念馆解说词

时间:2019-05-12 14:4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焦裕禄纪念馆解说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焦裕禄纪念馆解说词》。

第一篇:焦裕禄纪念馆解说词

焦裕禄纪念馆解说词 第一部分

青少年时代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同志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北崮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爷爷焦念礼特地请人给他起了“裕禄”这么一个名字,期盼将来不受苦,不受罪,过上太平、富裕的日子,但在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焦裕禄一家没有过上一天舒坦的日子。在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焦裕禄断断续续地上了5年小学,为他以后的成长打下文化基础。

1942年秋,焦裕禄同志20岁那年被日伪抓去关进博山监狱,受尽毒打和折磨。(画)

后来,焦裕禄同志被押送到东北抚顺大山坑煤矿做苦工。焦裕禄同志在阴暗的矿井下终日忍受饥饿,终日不停的挖煤,稍有怠慢就遭到毒打和工头的喝斥和辱骂,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在短短的三个月里,与焦裕禄同住一个工棚的23人中,就有17人被活活地折磨而死。(画)

焦裕禄同志亲眼目睹一个个同胞残死、饿死在井下。他再也不能忍受这非人折磨,与工友们团结起来和日寇进行勇敢、巧妙的抗争。1943年秋天,终于逃出虎口。

焦裕禄同志历尽艰难,逃回家乡。在家也没法呆,焦裕禄同志只好又南逃安徽,来到宿迁县园上村,给一家胡姓地主家当长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焦裕禄回到了家乡。他积极要求参加民兵,保卫家乡、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画)

焦裕禄同志和民兵一起苦炼杀敌本领,并多次带领民兵参加战斗。在解放博山县城的战斗中、他冲锋陷阵、作战英勇、立功受奖。

焦裕禄同志在党组织的教育和培育下,于1946年1月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画)

第二部分

走上工作岗位

1947年春,由于焦裕禄同志团结群众、工作积极,党安排他在博山县人民武装部担任副大队长、干事。(画)1948年冬,焦裕禄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离开家乡、随军南下、参加淮海战役。因条件艰苦,他曾赤脚行军100多里。他发动群众组成运粮队、担架队支援前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1949年春,焦裕禄同志在杞县、尉氏县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这是焦裕禄同志当时在尉氏县贫苦农民家中调查研究宣传党的土改政策。(画)

焦裕禄同志在担任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区长期间,为群众撑腰做主,依靠党和贫苦农民,对横行乡里的土匪、恶霸进行坚决的斗争,觉得群众的拥护和欢迎。这是焦裕禄同志处决土匪恶霸黄老三的情景。(画)

焦裕禄同志依靠党和群众,土地改革运动顺利开展起来了。受压迫剥削的贫苦百姓扬眉吐气。这是焦裕禄同志与群众一起欢欣鼓舞庆祝解放和土地改革胜利的情景。(画)全国解放后,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面展开,党组织抽派大批干部参加工业建设。1953年7月,焦焦禄同志来到洛阳矿山机械厂。这是他20世纪50年代初在洛矿大门口留影。(主题照片)

面对崭新的工作岗位,他刻苦钻研技术,积极主动地向是事们学习,努力掌握工业管理知识。

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重型工业设备运抵洛阳,厂里急需修建一条临时公路。焦裕禄同志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工程师修改施工方案,减去了一层石子、节约了一大项开支。焦裕禄同志深情的说,这一改就是几个县农民的公粮钱啊……,焦裕禄同志勤俭建国和群众心连心的高贵品质得到工程师的交口称赞。(新增创作油画)

焦裕禄同志一贯乐于助人,在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作期间,把自己家省下的大米送给上海工人,给同志送钱、物,为工人寻医问药的事例举不胜举。当时得知一对上海籍夫妇生孩子,正为小孩无衣穿犯愁时。立即让爱人徐俊雅连夜做了四、五件送去。这位工程师很受感动,从此安心工作,打消了调回上海工作的念头。这位工程师将这些衣物保留至今。(实物)

焦裕禄同志为解决卷扬机的一个技术难题,和工人们一起夜以继日,每天工作至深夜。他裹着棉大衣,就躺在这个大板凳上睡觉,二十多天没回家,终于攻克了这一难关。焦裕禄同志在担任调度科长期间,发扬民主,团结同志,这是他在研究工作,制定生产计划。被同志们称为“工业管理的内行”。(油画)

这是他和外国专家在一起的合影(图片)。

1954年6月,厂党委派焦裕禄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焦裕禄同志刻苦学习,成绩优秀。这是当时哈工大校园的图片。同年8月,焦裕禄同志来到大连起重机厂机械车间实习。他努力掌握工业生产的各种技术和精度要求,这是他在大连起重机厂与老工人在车间攀谈求教。(主题油画)

焦裕禄同志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也善于做群众工作。一直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情感。工人们十分信任他,把这位来实习的焦裕禄,推选为车间主任。这是焦裕禄同志与车间工人的合影。(图片)

这是焦裕禄同志在给先进工作者发奖品。(图片)这是当时焦裕禄同志总结工作方法。

第三部分:干部楷模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河南连续三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沙荒、内涝、盐碱肆虐豫东的重灾区兰考县,六十万庄稼绝收,三十六万兰考人民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1962年12月6日,党派焦裕禄同志来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领导全县人民战胜自然灾害,共渡难关。(题画)

临行前,上级领导知道焦裕禄同志有病,嘱咐他休息几天。焦裕禄却说:“那里会有很多工作,我明天就去报到,请领导放心,苦战三、五年,带领群众改变兰考面貌。(画)”当群众知道兰考又来一位新的县委书记时,他已经下乡三天了。焦裕禄同志来到群众中间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倾听人民的呼声,向群众请教治理“三害”改变兰考面貌的办法。(画)

这是焦裕禄同志在锄地。

焦裕禄同志来到老韩陵村饲养室,与70多岁的饲养员肖位芬老大爷交上朋友。和他打通铺连续三天彻夜畅谈。他收集到和很多治理“三害”的土办法,并发现群众中蕴藏着改变落后面貌巨大的力量。(大画)

这是焦裕禄同志下乡使用过的提兜和笔记本。

焦裕禄运用毛泽东同志关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已思索出一套改变兰考落后面貌的工作思路。当时,兰考连年受灾,县委的工作几乎全被发放救济粮款所淹没。同志们对改变兰考面貌失去了信心。焦裕禄认为:工作重点是尽快转变县委核心领导班子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一个北风呼啸,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会。人们到齐后,他没有宣布议事日程,只说:“请大家跟我到火车站看看。”

兰考火车站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外逃的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拥挤在候车室里,正等着登上开往丰收地区的列车……

看到这些背井离乡的灾民,焦裕禄的眼睛湿润了。他沉重地对县委委员们说:“同志们,他们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灾荒逼迫他们到外面去的,这不能怪他们,责任在我们身上,党把这个县的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没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耻辱和痛心……”

焦裕禄没有再讲下去,同志们都要低下了头,这时大家才明白了,焦裕禄深更夜领着大家来到火车站的意图,无不为焦裕禄同志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所折服。回到县委已经是半夜时分,县委会继续召开。

焦裕禄和大家回忆了兰考的革命斗争史,焦裕禄语重心长的话:“兰考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先烈们并没有因为兰考人穷灾大,就把它让给敌人,难道我们就不能在这里领导群众战胜自然灾害吗?”他说,困难不可怕、关键在县委领导班子、要统一思想、不怕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焦裕禄又说:“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干部不领,水牛掉井。”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同志的心,使大家树立了自力更生战胜灾害的决心。从此县委一班人精神振奋、决心带领全县人民根治“三害”,改变兰考落后面貌。(油画)

在随后召开的全县干部大会上,焦裕禄同志说:“我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面对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要有革命的胆略,决心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死不瞑目……。”焦裕禄的发言使与会干部心情振奋,信心倍增。(画)

全县干部的思想得到很大的转变,机关干部按照县委部署、为抗灾自救战胜困难献计献策,纷纷要求下乡驻队、蹲点。(画)

1963年2月,兰考县除“三害”工作全面铺开。焦裕禄正患着慢性肝病,同志们劝他不要再下去搞调查,要他呆在家里听汇报。可是焦裕禄却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他要把兰考县1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份量,他拿着雨伞,背着干粮,和同志们一起出发。

在黄沙滚滚的黄河故道里,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在倾盆大雨中,焦裕禄忍着肝病和同志们一道搞调查。他亲自用舌头辨别盐碱和种类和含量。三个月的时间,焦裕禄不顾重病缠身,带领大家跑了120多个大队,行程5000余里,终于掌握了“三害”的第一手资料。每当大雨滂沱、阴雨连绵的时候,就是焦裕禄外出查探水源、流向的时候。(画)

每当狂风呼啸的时候,也是焦裕禄外出查看风口风向的时候。(画)

焦裕禄骑着自行车,走到哪里,调查研究就到哪里,他和农民一样用手指醮土口尝盐碱的浓度,走访探求治理办法。(画)

调查结果:全县共有耕地面积90万亩,其中沙荒地24万亩,风口84个,沙丘沙岗近1600个,盐碱地26万亩,重碱地寸草不长,已成碱荒低洼易涝地近24万亩,阻水工程160多处。

这是焦裕禄亲自参与绘制的兰考县“三害”分布图。

焦裕禄同志指示文化部门组织开展《新旧社会对比巡回展览》,大大激发了群众改变落后面貌的积极性。一场根治三害的人展战场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修河开渠。植树造林。翻淤压沙。

修筑台田治理盐碱。挖河道以防雨季淹没庄稼。焦裕禄在调研中发现沙地土质很适合种植花生、泡桐和大枣,便鼓励群众大力发展。他还发现很多农民都有编筐窝篓的手艺,可使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就鼓励群众栽种水曲柳(条子)。

这是焦裕禄同志在花生地查看花生长势的照片。这是焦裕禄同志在城关乡栽种泡桐树后的留影。

在除“三害”工作中,县委树立了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和坝子的风格。五个自力更生战胜灾害的先进典型。1963年9月,在县四级干部大会上,焦裕禄同志把这五面红旗的代表请到主席台上,大会上进行表彰,奖励他们生产工具,以点带面、指导全县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是焦裕禄同志亲自命名的“五老将”和先进个人。焦裕禄同志长期身患胃病肝病,他仍然坚持带病工作,人们经常看到,他上衣的第二、三个扣子总是不扣,左手经常揣在怀里;无论开会、作报告或听汇报,总是把右脚踩在椅子上。铅笔、茶缸盖儿、鸡毛掸都是他顶肝的工具。日子久了,他坐在藤椅顶了一个大窟窿。焦裕禄同志为了改变兰考的贫困面貌,忍着巨大的痛苦。这就是当年焦裕禄同志坐在藤椅上办公的景象。

这是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期间的办公室,他用过的雨伞、自行车、躺椅、床、铺、衣被。为改变兰考面貌,为让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他在这里熬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

第四部分

人民公仆

1963年12月9日晚,寒风呼啸、一场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焦裕禄望着风雪,心里惦记着人民群众。这么大的雪群众缺不缺吃的?有没有柴烧?生产队的牲口会不会冻死?他组织县委机关的同志开会,他说:“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连夜布置工作。

风刮了一夜,雪下了一夜,焦裕禄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一夜,灯光亮了一夜。

第二天天不亮,他又带领县委机关的干部,扛着救济粮款,迎着漫天大雪下乡访贫问苦去了。

焦裕禄同志来到梁孙庄,走进了一座低矮的茅屋。这里住着一双无儿无女的五保老人。一进屋,焦裕禄就坐在梁俊才老大爷床头问寒问暖。梁大爷问他:“你是谁呀?大雪于你来干啥?”焦裕禄拉着大爷的手说:“我是你的儿子,是毛主席让我来看你老人家的”。梁大爷激动的热泪盈眶,双自失明的梁大娘摸索着走来,用颤抖着双手上下抚摸着焦裕禄,连声说:“我多想看看共产党的好干部啊!” 这天,焦裕禄同志一连问了几十户的群众,走访了九个村子,他顶风冒雪,忍着肝疼,饿着肚子跑了几十里路却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

一天中午,焦裕禄同志来到葡萄架大队。当他得知贫农张传德的孩子因无钱医治,生命垂危。焦裕禄立即给县医院打电话,指示一定要治好这个孩子的病。住院期间,焦裕禄曾三次打电话询问病情,在焦裕禄的关怀和医务人员的治疗下,这个孩子得救了。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期间,肝病已经非常严重。他总是舍不得吃药,说兰考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去克服病痛的折磨。可是当同志们有了病,他却时时挂在心头。县委一位副书记在乡下患感冒,焦裕禄几次打电话要他回来休息、治疗。他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

焦裕禄同志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他穿的衣服、袜子都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他的被子有42个补丁,褥子36个补丁,当他看到群众有困难时就拿出自己的钱物送给群众。(指实物:这是焦裕禄在尉氏县工作期间送给大营乡农民的棉裤)

焦裕禄同志善于做政治思想工作,十分注重干部的培养和教育。一位犯错误的干部、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焦裕禄多次找他谈话,鼓励他到救灾工作第一线,锻炼自己,改正错误,建功立业。后来这个同志在除“三害”工作中表现出色,又得到焦裕禄的多次表扬。

一名毕业于林学院的上海大学生,因条件艰苦不安心在兰考工作,焦裕禄了解情况后,专门批示粮食局长,供给大米,解决生活困难,这位大学生很受感动,用自己所学专业,为兰考发展种植发展泡桐做出了贡献,并且在兰考安了家。焦裕禄同志以身作则,严格教育子女,在尉氏县他让大女儿守凤当理发员,到农场劳动。在兰考安排她到食品加工厂又脏又团党累的酱菜车间工作。焦裕禄嘱咐厂领导和工人师傅别认为是我的女儿就照顾她。要让她向工人师傅学习,好好锻炼。

焦裕禄同志严于律己。一天,他无意中听见儿子跃进因认识售票员看戏未买票,就教育儿子要尊重演员的劳动,不能“看白戏”搞特殊。并立即拿出钱让儿子到戏院补票。

一天,焦裕禄到三义寨公社检查工作时,肝病发作,自行车骑不动了,他下车后蹲在路旁后住肝部,随行同事能他回县治疗,他却平静的说,这病像弹簧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歇一会就过去了。他忍着病痛听公社干部汇报情况,钢笔几次从手里掉下来,汗珠溢满了他削瘦的脸庞。公社干部劝他,他仍是不听,含着泪把情况汇报完。听完汇报,焦裕禄同志又到田地看庄稼长势去了。

焦裕禄同志从群众改变自然面貌的热情中看到了兰考的希望和未来。他起草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兰考人民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他铺开稿纸,拟好四个小标题:

一、设想不等于现实;

二、一个落后地区的改变,首先是领导思想的改变。领导思想不改变,外地的经验学不进,本地的经验总结不起来;

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四、精神原子弹——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可是文章只开了个头,病魔迫使他放下手中的笔。

一年来,全县一百四十九个大队,他已经跑遍了一百二十多个。焦裕禄同志的肝病也越来越严重,上级领导决定让他到郑州住院治疗。他忍着剧烈的肝疼弯着腰走向车站。他不时深情地回顾着兰考城内的一切,他多么舍不得离开兰考啊!临上车的前几分钟,他还在布置工作。

医院开出了最后的诊断书“肝癌后期,皮下扩散。”送焦裕禄去治病的赵文选同志听到这个消息,抓住医生的手,恳求医生:“我求求你,你一定要把他治好,我们兰考是重灾县,工作需要他,兰考人民离不开他呀!

焦裕禄的病情传到兰考,一批批的群众到医院看望他。他从来不谈自己的病,总是先问县里的工作情况,他问:“张庄沙丘封住了没有?赵垛楼的庄稼淹了没有?老韩陵的泡桐树又栽了多少?……他要同志们下次来带一把秦寨盐碱地上的麦穗给他看看,还特别嘱咐县委:把他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继续写完。

1964年5月,焦裕禄同志病危,省、地委的领导到医院看望他,他用尽全力,对领导断断续续地说:“我活着没有治好沙丘……希望死后……把我埋在……兰考的沙丘上,我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1964年5月14日9时,焦裕禄不幸逝世了。那年他仅仅四十二岁。

1964年5月15日,在郑州举行了焦裕禄同志追悼大会。省委、地委、县委和成千上万的群众前来哀悼他。由于当时天气炎热,焦裕禄的遗体暂厝在郑州市烈士公墓。

焦裕禄不幸逝世的恶噩,使兰考36万人民沉浸在无限悲痛之中。人们怎能够忘记,在那大雪封门的日子,是他带着党的温暖走进贫农的柴门;在那洪水暴发的日子,是他拄着棍子带病察看水情;在那灾荒压头、无路可寻的关口,是他送来了党的温暖,带领群众闯出了一条生路……然而,正当兰考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离开了兰考人民。

1966年2月26日,根据焦裕禄生前的遗愿和兰考人民的强烈愿望,河南省委决定,焦裕禄迁葬于兰考。

这天一大早,运送焦裕禄同志灵柩的志列在军乐队的护送下徐徐抵达兰考。县大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垂,焦裕禄同志追悼会在这里举行。会后,兰考县城万人空巷,护送焦裕禄同志的灵柩走向墓地。那天,阴沉沉地下着小雨,从火车站到墓地4里多地的路上,人们自发地守候在道路两旁,有的人从百里外赶过来,为的就是要最后看一眼焦裕禄,亲自护送他抵达安息的地方。青天俯首,大地落泪,人在悲泣,绿树丛林也发出阵阵低沉的呜咽,雨水掺和着泪水,洒落在沙丘上。

焦裕禄墓前摆满花圈,朵朵纸花充满了人们深沉的哀思。墓地上方悬挂着巨幅挽联:“挥泪继承壮士志,誓将遗愿化宏图”。表达了全县三十六万人民的心愿。这就是当时迁葬仪式的场景。

曾和焦裕禄畅谈三天三夜的肖位芬老大爷扑到在焦裕禄墓前泣不成声的说:“焦书记啊,你是为了俺兰考活活给累死的呀”……

一位青年农民抱着一个小男孩全家带孝来到焦裕禄墓前:“焦书记,你看看,这就是被你救活的小徐州呀。”为了表示对焦书记的深切怀念,从此这个小男孩改名叫继焦。

5月14日,兰考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每年这一天,兰考干部群众都要以各种形式怀念他,追忆他。

焦裕禄生前深深地热爱人民,为群众办实事,和群众心连心,他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他没有死,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他在人民中间永生。

第五部分

永恒的精神

1965年冬,原新华社社长、记者穆青一行来河南采访,辗转奔波豫东名县来到兰考,焦裕禄同志不怕困难,带领群众战天斗地的故事深深地感染着他们,他们深入群众开展采访,常常是边采访边流泪,泪水打湿了他的记录本……。1966年2月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发了穆青、冯健、周原合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著名播音员齐越用他那穿透时空的声音,将焦裕禄同志英名和事迹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焦裕禄的事迹深深感动了他,在录音时不能自制,失声痛苦,中断录音达十多分钟。2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发表长篇通讯并连续发表社论,全国各地方报刊刊登转载大量悼念学习焦裕禄的文章,随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各大军区、中央各部委纷纷下发通知,号召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全国各机关、学校、工矿、部队及社会各界以实际行动迅速掀起学习焦裕禄同志的高潮。一场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热潮在全国兴起。1966年2月9日,董必武代主席亲自写五言长诗《学焦裕禄同志》。3月15日,郭沫若副委员长赋诗“水调歌头”——《赞焦裕禄》。

1966年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出公告,陇海线上的所有快车到兰考一律停车,以满足全国人民到兰考参观学习的需要。

1966年9月15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焦裕禄同志的二女儿焦守云。焦裕禄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兰考成为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

第六部分

焦裕禄精神常青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全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曲曲折折的历史并没有磨灭人们对焦裕禄的思念。

1990年,穆青、冯健、周原三位记者重访兰考。于7月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第二次学习焦裕禄的高潮。

1990年6月15日,邓小平为华夏出版社邮版的纪实文学《焦裕禄》题写书名。

1991年2月9日,江泽民同志亲自来到焦裕禄纪念馆并题词:“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天,他在焦裕禄的墓前深深地三鞠躬,神情庄重地向在场的干部群众说:“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焦裕禄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廉洁自律,克已奉公,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

1993年焦裕禄纪念馆进行扩建,1994年5月14日正式开馆,江泽民同志亲自为新馆题写馆名,并委托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到兰考参加焦裕禄纪念馆新馆落成暨焦裕禄铜像揭幕仪式。

焦裕禄纪念馆自兴建以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重视,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乔石、李瑞环、李岚清、尉建行、李铁映、孙孚凌等中央领导曾亲临焦裕禄纪念馆参观,李鹏、乔石、李瑞环、刘华清、陈云、宋任穷等中央领导相继给焦裕禄同志题词。

兰考人民多奇习,敢叫日月换新天。经过40年的艰苦努力,兰考大地到处呈现出“路畅通、渠相连”,“林在田边,粮在树旁,农林结合,林茂粮丰,六畜兴旺,建设小康”的繁荣景象,城镇、农村焕发出勃勃生机,焦裕禄同志当年发出的拆言,如今已经变为活生生的现实。焦裕禄同志的遗愿实现了!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兰考历届县委、县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艰苦奋斗,务实苦干,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过去不足1万人的兰考县城已经变为今天路平街美、功能齐全、人口达10万人的现代新城。昔日24万亩沙荒变成了绿洲,26万亩盐碱地已改造成稳产高产田,28万亩涝洼地麦稻飘香,兰考县成为全国小麦、棉花、油料生产百强县、全国林业发展先进县、小城镇综合整治先进县。现在,兰考90万亩耕地,农作物种植面积已达220万亩,初步形成了优质小麦、水稻、辣椒、蔬菜、西瓜、花生六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县畜牧业的发展呈现出强颈势头。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变化,彩电、冰箱、空调、摩托车、手机等高档耐用消费品已成为人们的日用品。私人轿车也已经大批进了寻常百姓家。当年拍摄电影、电视剧《焦裕禄》时,摄制组的同志来兰考找外景,竟找不到一点当年的影子,最后还是到外地找到了拍摄景地。唯一一个拍摄场地——兰考火车站,也于2003年底拆掉,建成现在气派漂亮的兰考新火车站了。

焦书记倡导兰考人民大力发展的泡桐树,成为兰考人民的“绿色银行”。由于其独特的材质,1974年被国家林业部门正式命名为“兰考泡桐”,成为我国泡桐八大优良树种之一。1992年轻工业部组织北京、上海、苏州等地乐器专家到兰考考察,一致认为兰考泡桐材质疏密适度,声学品质优良,是民族乐器音板的理想材料,遂把兰考确定为全国乐器音板定点生产基地。兰考人还利用泡桐制作了桐木拼板、装饰板条、高档烧桐系列家具等;古筝、瑟琶、扬琴等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看出口创汇800多万美元。“一花引得百花开”。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桐木加工、民族乐器、机械制造、畜产品加工、棉花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600多家。飞速发展的公路交通营造着兰考优越的区位优势。陇海铁路过境25公里,国道310、106和220线在县城交汇,连霍高速和正在修建的日南高速在县城交汇,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骨架,以县、乡、村道路为脉络的交通网络体系。如今,兰考到达新郑国际机场仅需一个小时,到达连云港入海仅需4个小时。

虽然与发达地区相比,兰考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兰考县委、县政府决心继续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全面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民为本,开拓创新,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篇:参观焦裕禄纪念馆

共青团濮阳县委组织机关全体党员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

为了学习焦裕禄同志牢记党的宗旨、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促进团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5月 日午,团县委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前往兰考县,参观了人民公仆、干部楷模——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亲身体验焦裕禄精神。今年,适逢焦裕禄同志逝世45念日,……..代表团县委向焦裕禄烈士敬献了花圈,全体人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拜谒了焦裕禄陵墓,深切缅怀人民的好公仆、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进入焦裕禄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江泽民同志题写的“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大字。大家认真观看了纪念馆的图片和一件件简朴的生活、工作用品,仔细听取了讲解员的介绍。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展品,生动再现了焦裕禄同志当年艰苦的成长过程和革命经历,特别是焦裕禄同志任兰考县委书记的展览部分,再现了焦裕禄同志访贫问苦、带领群众同自然灾害作斗争、发展经济的动人场面,真实反映了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勤政为民的感人事迹。讲解员对焦裕禄先进事迹的进行了详细介绍,同志们都被焦裕禄同志牢记党的宗旨、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感动。通过这次兰考之行,同志们被焦裕禄同志牢记党的宗旨、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大家普遍认为,通过来焦裕禄纪念馆瞻仰学习,缅怀焦裕禄的光辉一生,重温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使大家深受教育,尽管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条件不同,但焦裕禄同志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后,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工作第一,事业第一,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我县经济平稳

较快增长贡献青春和力量。

第三篇:焦裕禄纪念馆观后感

篇一:焦裕禄纪念馆观后感

11月6日,我们怀着兴奋而又敬佩的心情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走进纪念馆,迎面立在前院中心的是一座用汉白玉雕刻成的焦裕禄同志的半身像,雕像后面,在连接两个展室高高的建筑物上,是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金光闪闪的“焦裕禄纪念馆”馆名,庄严而肃穆。该纪念馆由三展室构成,分别以文字、照片、书法、绘画、音像、群雕、实物等真实、形象、生动地再现了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参观结束,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焦裕禄同志的光辉形象始终在我脑海中回放。他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公而忘私,心系百姓,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

在焦裕禄同志身上,我明白了,对于一个人来说,拥有专业知识不是人生的全部,同时还要具备做人最起码的品格:责任,正直,有自己的原则,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等。今天,在这个充满诱惑的只以金钱和权力衡量成功与否的世界里,人们忙着赚钱,忙着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追逐名利的过程中忘记了人应有的品德。甚至有不少人说焦裕禄、任长霞这类人都很傻。的确,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的前途和生命,已是这个时代很多人都不会做的事。难道,敢于承担责任,舍己为人已经真的为人所抛弃了吗?但实际上,我们仍然会被那些遵守着自己内心道德准则的人所感动,仍然不停呼唤着人类本性的善以及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否则,人们不会谴责那些看见小悦悦被碾压却见死不救的路人,不会赞扬那位救小悦悦的拾破烂大妈,随之更不会在网上出现所谓的“撑腰体”,这说明我们已经开始反思,反思这个缺乏道德、缺乏责任意识的社会。如今,重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学习焦裕禄精神并不是一个表面工作,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高尚的道德,勇于战胜困难的勇气,面对工作和生活应有的担当,并不是只存在于课本,而是活生生的存在于现实中。虽然感觉他离我们还很遥远,但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真实而遥远的人存在,才让我们觉得生活除了让人忙碌的活下去,还有更多的意义存在,或许这就是所说的信仰。

古人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一个在校研究生,虽然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没有足够的资本为社会做贡献,但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他的伟大首先在于“修身”,在于遵守自己的内心道德准则。所以,今后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会不断地提升自身修养,做一个无愧于内心的人。

焦裕禄离开我们40多年了,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没有忘记他,先后有20多位国家领导人为他题词赋诗。“花生、大枣、泡桐”成了兰考三宝,兰考人民更没有忘记他。焦裕禄精神——忠诚、爱民、科学、创造、实干、奉献,是兰考人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精神财富。

篇二:焦裕禄纪念馆观后感

“焦裕禄”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记得最早知道焦裕禄烈士事迹是在上小学的时候观看了电影《焦裕禄》,那时对焦裕禄烈士事迹的认识也比较模糊,记忆始终定格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他带领着大伙治理洪水的场景。

五四青年节,医院团委组织了“解放思想,青年先行”主题团日活动,带领部分团员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把陈列在焦裕禄纪念馆的藤椅,据说焦裕禄同志肝癌后期仍然坚持工作,每每肝病发作,他就拿一个棍子一头顶住肝部,一头顶着椅子,时间长了,藤椅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听完讲解员的叙述,我久久伫立,心潮澎湃,脑海里呈现的是他坐在那把藤椅上,一边痛苦的与病魔抗争,一边还在努力工作的感人情景。焦裕禄同志逝世后,人们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象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象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象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为党的事业、为兰考人民献出了自己熊熊燃烧的烈火青春,这几句话是对焦裕禄同志一生最生动的写照。

焦裕禄同志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是他那崇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的思想源泉。他那无私奉献精神以及敢于负责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青年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学习焦裕禄同志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因为,青年医务工作者成长关系着医院将来的发展,关乎着病人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苦练基本功,掌握真本事,勤于学习专业知识,善于思考医学难题,及时消化吸收经验,勇于实践,把知识转化为财富,把爱心传递给病人,让他们感到温暖。

让我们用充满诗意而不缺乏拼搏的激情,渲染着时尚浪漫而又平实丰满的青春。让青春烈火燃烧永恒,让生命闪电划过天边,用所有热情换回时间,让年轻的梦没有终点!

篇三:焦裕禄纪念馆观后感

岁月流逝,难以冲淡人们对他的记忆;实干精神,必将长久的激励整个民族。焦裕禄纪念馆几百幅照片,全景式的展示着焦裕禄同志无数令人感动、激励的事情。

许多观众在图片前凝望、沉思…

一把右扶手有洞的旧藤椅,一支不是用于写字而是用于顶住肝部止痛的自来水笔,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焦裕禄就是用这些来工作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跑遍全县149个大队中的120个生产队,跋涉2000多公里,查清了全县84个风口、1600个沙丘和大小河流。

焦裕禄同志逝世后,人们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象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象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象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对焦裕禄同志一生所走过道路的最生动的写照。

面对这些感人至深的画面,我们感受更多的是激励。还记得中央播音员在播诵穆青同志所撰写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文稿时,几次中断播音,失声痛哭。在纪念馆的留言本上,也记录了人们对县委书记好榜样的敬意。“你是我们的骄傲,我向您致敬”;“你用你的一生谱写了壮丽的篇章,我将踏着您的足迹,继续前行” …

如今,在焦裕禄同志精神的激励下,淄博地区涌现出了大批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在纪念馆的最后,悬挂着岗位上活活累死的山东好民警王勤利、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好局长赵作斌等的事迹,他们用他们的事迹践行着先辈的足迹。

宋人欧阳修说过,圣贤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鲁迅也说过:“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里,那就真真死掉了。”焦裕禄就是一个虽死犹生,埋在活人心里,逾远而弥存的高尚的人。他的精神,他的形象,将逾远而弥存,历经时日而愈加光芒四射。

正如一位观众所说的,新的生命,已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第四篇:焦裕禄纪念馆观后感

2014年5月24日,我们怀着兴奋而又敬佩的心情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走进纪念馆,迎面立在前院中心的是一座用汉白玉雕刻成的焦裕禄同志的半身像,雕像后面,在连接两个展室高高的建筑物上,是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金光闪闪的“焦裕禄纪念馆”馆名,庄严而肃穆。该纪念馆由三展室构成,分别以文字、照片、书法、绘画、音像、群雕、实物等真实、形象、生动地再现了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参观结束,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焦裕禄同志的光辉形象始终在我脑海中回放。他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公而忘私,心系百姓,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

在焦裕禄同志身上,我明白了,对于一个人来说,拥有专业知识不是人生的全部,同时还要具备做人最起码的品格:责任,正直,有自己的原则,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等。今天,在这个充满诱惑的只以金钱和权力衡量成功与否的世界里,人们忙着赚钱,忙着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追逐名利的过程中忘记了人应有的品德。甚至有不少人说焦裕禄、任长霞这类人都很傻。的确,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的前途和生命,已是这个时代很多人都不会做的事。难道,敢于承担责任,舍己为人已经真的为人所抛弃了吗?但实际上,我们仍然会被那些遵守着自己内心道德准则的人所感动,仍然不停呼唤着人类本性的善以及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否则,人们不会谴责那些看见小悦悦被碾压却见死不救的路人,不会赞扬那位救小悦悦的拾破烂大妈,随之更不会在网上出现所谓的“撑腰体”,这说明我们已经开始反思,反思这个缺乏道德、缺乏责任意识的社会。如今,重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学习焦裕禄精神并不是一个表面工作,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高尚的道德,勇于战胜困难的勇气,面对工作和生活应有的担当,并不是只存在于课本,而是活生生的存在于现实中。虽然感觉他离我们还很遥远,但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真实而遥远的人存在,才让我们觉得生活除了让人忙碌的活下去,还有更多的意义存在,或许这就是所说的信仰。

作为一国家工作人员,虽然没有能为国家创造出太多的财富,没有太多的知识贡献社会,但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他的伟大首先在于“修身”,在于遵守自己的内心道德准则。所以,今后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会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

焦裕禄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年了,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没有忘记他,先后有多位国家领导人为他题词赋诗。“花生、大枣、泡桐”成了兰考三宝,兰考人民更没有忘记他。焦裕禄精神———忠诚、爱民、科学、创造、实干、奉献,是兰考人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精神财富。

第五篇:参观焦裕禄纪念馆

新乡市分行组织党员 干部参观焦裕禄纪念馆

为更好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根据农发行新乡市分行党委中心学习组安排,于5月6日组织市分行各部室代表及县支行纪检组长和监察员赴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开展现场教育活动,深切缅怀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同志,学习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在焦裕禄烈士纪念园,首先由市分行副行长、纪委书记毛予贤同志代表新乡市分行全体干部职工向焦裕禄墓碑敬献了花篮,全体参观人员列队向焦裕禄遗像三鞠躬,向焦裕禄同志致以深深的敬意。接着,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表达了党员们的坚定信念和价值追求,进一步唤醒了内心深处的党章意识和党纪观念。瞻仰仪式后,大家相继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和焦裕禄同志亲手栽种焦桐。纪念馆内陈列的一张张生动形象的图片,一件件简朴破陋的衣物,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再现了焦裕禄同志当年访贫问苦、深入调研、带领干部群众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场面,反映了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通过这次活动,参观学习的全体党员都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前来焦裕禄纪念馆,对焦裕禄精神感受最直接、最深刻,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焦裕禄同志为镜子、以焦裕禄精神为标尺、以焦裕禄事迹为榜样,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向焦裕禄同志看齐,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用服务“三农”、建设新农村的实际行动践行焦裕禄精神,为农发行的改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焦裕禄纪念馆解说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焦裕禄纪念馆解说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戚继光纪念馆解说词

    戚继光纪念馆(水师府)解说词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戚继光纪念馆。 戚继光纪念馆位于蓬莱水城小海东侧的水师府内。水师府是一座中轴对称的二进式仿古建筑,正厅与东西厢房三间有回......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透过此次实地参观河南兰考焦裕禄纪念馆,内心很受感动和鼓舞,感到很受教育。为什么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有40多年,他的事迹至今为人民念念不忘?关键就在于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百姓,真......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一) 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我想树一名共产党员的好形象。 47年前,穆青、冯健、周原三人合作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长篇......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征文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敬业奉献为人民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4月16日下午,我校全体党员到焦裕禄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参观,近距离地观察了解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和......

    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简介

    简介百科网 http:// 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简介 焦裕禄烈士墓坐北朝南坐落在堤顶中间,用汉白玉长条石砌成,长4.9米,宽2.3米,高1米。墓前立有汉白玉石碑,碑高2米、宽0.6米、厚0.18米,......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心得体会3月21日,在局领导的带领下,驱车到兰考县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参观学习。焦裕禄同志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一个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熟悉的名字。焦裕禄去......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参观焦裕禄同志事迹博物馆后心得体会本周二,我们参观了焦裕禄同志博物馆,这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于近日在兰考县调研,进一步强调焦裕禄精神的重要性......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做人民的儿子”---是焦裕禄同志一生的写照,更是焦裕禄精神真谛的凝结,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前进的导引。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年了,但是焦裕禄精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