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度第一学期小班教研组小结
2016年第一学期小班组教研小结
2016年度第一学期小班教研组小结
姚浩群
时间过的真快,一学期匆匆而过。我们小班组全体教师继续坚持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认真贯彻《纲要》、《指南》的精神。本学期里,在园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组员老师团结互助,始终以一股蓬勃向上的士气开展各项工作,我们努力进行研究、讨论、实践、梳理,以学习助实践,以实践促学习,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我们的工作更显炫烂多彩。现将主要工作做一下回顾总结:
一、专题研究
本学期我们的专题研究继续定位在《指南》背景下集体歌唱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回顾上学期歌唱教学游戏化的理念与方法让老师们对音乐歌唱活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再通过专家指导,懂得了歌唱教学中演唱形式、节奏等教师指导策略。老师们知道在设计歌唱教学活动时候,首先要分析教材,通过教材的形式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合理有效的解决教学重难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可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们对于如何开展音乐歌唱活动本身存在困惑,如果直接进行集体歌唱教学有效设计的研究不符合教师的实际现状,对教师们来说也存在难度。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业务园长夏老师大组教研的引领下下,及时调整了方向,把专题进行了细化,分别从小班歌唱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小班歌唱教学基本教学模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另外,由于本学期我们进行了两周一次轮流备课的形式,高标准、高要求的进行备课,分析素材分析教案,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过程中,老师们碰到了许多共性的问题,因此我们也及时利用大组教研和小组教研的时间,进行了研讨解决。老师们在实践研讨中获得了很多在设计教案流程中的点滴体会,这也是老师们在实践与探索中获得的有效经验。
关于主题背景下,歌唱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研究中,发现老师们对素材的分析、教案流程的设计,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达到教学目标,关键性提问如何解决重难点还很缺乏,特别是教案的价值取向还很困惑与争议。针对教师们的问题,我们运用了三管齐下的方式解决:首先就是请老师们针对自己的困惑,通过网络媒体或者其他专业书籍自己寻找答案;其次寻找优秀的音乐歌唱活动视频,集体
2016年第一学期小班组教研小结
观摩和研讨学习;最后我们还请来了进修学院陈敏老师对我们进行个别化学习环境的指导。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集体研讨、专业引领,教师们对于歌唱教学基本教学模式有了基本的概念,也获得了一些粗浅的经验:
(一)分析教材,寻找核心价值与目标
由于我们都是从大班下来的老师,有段时间对于幼儿园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各领域的目标有所模糊,因此我请老师们在备课前阅读《纲要》,对待不清楚有疑惑的问题可以多请教《纲要》一书,从而让老师们明白我们在开展任何一节教学活动时,都要体现他的核心价值,我们设计的所有环节都是为了核心价值目标服务,只有清楚了这根引导线,老师们设计的活动再也不是简单而浮夸的了。很多时候老师们在集体备课中,遇到的问题经常拿出来请求大家一起来出谋划策,针对这样的素材,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是最恰当最合体的呢?例如音乐歌词活动《理发》这首歌曲老师们很徘徊,核心价值是落在感受乐曲还是情景游戏呢?那么我们又一次与老师们一起阅读《纲要》从纲要中寻找答案。
(二)分析现状、明确重难点,不同的时期造就不同的孩子,我们也不能总用老眼光去分析现如今的孩子,早起教育也越来越被现在的家长所重视,因此班级中有很多一部分孩子是参加过早教,他们对各种活动有一定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也比没有参加过早教的孩子接受快,针对这一现状,老师们经常会说,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聪明,接受新鲜事物非常快。老师们一定要针对自己班级现状的孩子,制定重难点,只有找到找到落脚点,再联系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充分的感受和体验。例如音乐《扮家家》这个活动,孩子们经验是爸爸妈妈不在家烧菜,那么如何调整呢?重难点放在学唱歌曲还是角色扮演上呢?老师们各抒起见最后达成一点就是,利用图片分析——欣赏歌曲——情景游戏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孩子们学唱表演歌曲,因为学唱歌曲与角色表演游戏都是缺一不可的,这个也是针对小班幼儿园特有的年龄表征所设计的,只有充分的理解歌曲、感受歌曲,孩子们才能在情景表演中大胆表现歌曲的真谛。
(三)动作辅助,帮助更好地表达表现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动作伴随歌唱,歌唱伴随动作”的表达模式,因此在小班幼儿的歌唱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动作帮助幼儿记忆歌词,2016年第一学期小班组教研小结
又或者通过一些游戏,帮助幼儿唤醒回忆歌词。
教研课《我的小汽车》中,就是把整个歌曲运用游戏贯穿于始终,孩子们在一次次交通游戏“红绿灯”下明白了作为一名司机应该遵守的交通规则,充分感受了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的理解中表达了自己是一名快乐的小司机,学唱歌曲中感受了音乐歌曲游戏的快乐!整个活动,孩子们都是兴致勃勃、全情投入,一遍又一遍的游戏。虽然从头到尾,老师没有提过关于唱的任何一个要求,但是孩子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游戏中学会了唱歌,理解了歌词中的情境,包括歌唱时语速的轻响快慢。更主要的是通过游戏懂得了一些交通法规,积累了生活经验,我们再也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通过学习积累有效的生活常识。
(四)情感渲染,提升整体的审美情趣
音乐活动是艺术活动,艺术活动应该给予孩子美的享受同时,更应该教会孩子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在聆听音乐的时候,能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我觉得也是孩子的一种审美能力,而且这比任何一种歌唱技能更加重要。
那么怎样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老师们在不断的研讨摸索中得知,每个活动都有自己的情感目标,这条目标也并不是写写而已,而应该像认知目标一样,从头贯穿到尾,真正把情绪渲染到每一个角角落落。只有我们带领孩子在每一首歌中找到美,感受美,表达美,孩子们才会去发现更多的美„„。
二、个别化学习
今年大班老师向全区展示在主题背景下个别化学习活动环境,特别请来的专家陈敏老师,陈老师的一次次上门引领,给老师们梳理个别化环境创设的经验讲座,我们小班也占了不少光,受益匪浅呀!老师们从不会做,到大胆询问;从不理解如何在墙面上体现经验价值,到现在认真思考、有效调整;每位老师都是矜矜业业在为孩子们创设一个主题背景下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特别是我们小班,如何体现主题背景呢?如何不失小班年龄特点创设以角色游戏为主的个别化环境呢?老师们通过阅读《上海托幼》《纲要》《学习活动》等书籍,从中领悟到了很多想法,梳理如下:
(一)娃娃家中的娃娃家
主题背景下的环境,本学期我们小班进行三个主题,分别是《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娃娃家》、《天冷我不怕》,这三个主题中都各有特色,不同时期孩子应
2016年第一学期小班组教研小结
该掌握的核心价值也自然不同,因此老师们应该如何在个别化环境中体现呢?
如主题《娃娃家》中第一个分支娃娃家,香蕉班在娃娃家“整理衣服”,通过幼儿一起收集到“爸爸、妈妈、宝宝”的衣服放置在区域中,幼儿根据衣服的不同辨别整理到相应的人物图片下。幼儿在整理衣服的过程中,首先要观察回忆爸爸妈妈宝宝的衣服,然后根据衣服上的线索辨别衣服属于谁,最后进行衣服的折叠和分类。在整个过程中,既是作为娃娃家爸爸妈妈的角色任务,同时又结合了数领域经验,孩子们不仅体验了劳动的快乐,更体会了爸爸妈妈的辛苦,从而引发对爸爸妈妈更多的爱和体谅,从生活中收集的衣服最后又回归与幼儿生活。
在创设个别化学习材料时,我们尽可能捕捉和挖掘儿童生活中有意义的信息,融入儿童经历过的生活素材,赋予物化材料鲜活、生动、真实的情感意义,使个别化学习活动具有浓郁的生活色彩,饱含情感和温暖。
(二)聪明屋里的小医院
主题分支——小医院如何在个别化学习环境中体现呢?核心价值如何展现在背景墙上呢?老师们一时无从下手,通过陈敏老师的讲座,老师们清楚地明白在每个个别化环境角里凸显一个主题分支,大胆进行材料提供,凸显趣味性。
如香蕉班益智区(聪明屋)里的“小医院”,老师们做了一个类似与医院窗口的桌台,一下子孩子们就对这个窗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坐在里面的孩子就当起了小医生,可是医院里的情景如何再现,孩子们急需附属材料,于是我们提供了“整理小药箱”“装药片”“小动物们生病了”等相应的操作材料。原先的材料就是简单认识看病的工具,到后来演变成整理药箱;原本只是给小动物胃药,到根据数字和点卡进行胃药匹配;原来只是单一的装药,到根据药盒上提供的图形与点卡数字进行装药,简单的操作调整为多维度的操作练习。情境丰富了,材料有趣了,孩子们自然玩得不亦乐乎,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游戏在不知不觉中,按数取物和点数的能力也在游戏中一步一步的提高了。
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地与空间、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情境性活动。为幼儿提供有趣的、富有情境性的操作材料,更易激发幼儿主动摆弄操作材料的意愿,使他们主动的在游戏情景中操作,在合作中学习、探索,在玩中成长!
(三)艺术屋里的理发店 材料平衡领域,投放有效。
2016年第一学期小班组教研小结
主题分支——理发店,这个主题的核心价值是让孩子们愿意理发,学做理发师的工作,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香蕉班把这个角色游戏材料投放在艺术屋(美工区),刚开始孩子们不知道如何进行操作与游戏,于是我投放了各种妈妈头像、娃娃模型、浴帽,从之前只是简单的粘贴头发到给妈妈烫卷头发,最后行成为一个孩子戴上浴帽,另一个孩子将做好的卷发进行粘合,看似简单的动作,融入了很多角色内容与角色对话,从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因此老师们在材料投放时兼顾幼儿各领域的基本经验和当前发展的需要,根据近阶段的主题目标和幼儿的活动需求有目的地投放。
(四)多元动态材料,体现层次。
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个别化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为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的幼儿提供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它其实和我们的平时的学习活动也是紧密结合的,很多时候我们正是借助个别化学习来帮助我们内化学习活动中的内容。因此,在设计区角活动的时候,教师多考虑材料的动态性和层次性。
1、多元的玩法,满足不同能力幼儿。
例如菠萝班美工区“点心店”中,为了让幼儿体验玩橡皮泥的乐趣,相应提供了各种制作点心的材料,美工剪刀剪薯条、橡皮泥搓汤圆包糖果、餐巾纸撕面条等各种材料提供,都是围绕着核心点心店开展的。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能力相应进行选择,不同的玩法与材料给了孩子们更多的选择,也满足了不同能力幼儿,让每个孩子玩的开心,是我么最大的心愿!
2、多元的材料,满足不同兴趣幼儿。
菠萝班建构区“垒高”中,虽然是同一个目标要求,但孩子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垒高材料,有泡沫积木、饮料瓶、纸杯、插塑积木、饼干盒子等,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进行游戏。
3、及时的调整,满足不同时期幼儿。
例如西瓜班美工区“撕撕贴贴”中,老师最初提供了各种图形组合粘贴小汽车,发现孩子难以完成,拼贴粘合已经是多维度综合练习,于是立刻调整,改变成为半成品的小汽车粘贴轮胎,这样孩子们很容易成功获得满足感才愿意主动大
2016年第一学期小班组教研小结
胆的再次来到美工区,一下子美工区中的成品展示墙就满了。随着主题的推进,粘贴轮胎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渐渐再增加难度,可原先的材料并不撤掉,目的是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需求。
三、节日主题、集体生日
本学期开展了一个节日主题《圣诞节》,通过与孩子们一起打扮装饰教室,充分感受到了圣诞节浓郁的节日氛围。园内还开展了迎新歌唱比赛,孩子们当天都穿的喜气的红衣服,为新年增添了一份欢乐。今年过了两次集体生日,老师们精心准备,孩子们欢乐的歌唱吃蛋糕,充分感受到了生日这个活动的意义。
四、日常巡查
本学期小班组老师们都能认真备好两周一次的课,还能精心为五个班级准备教具,并且能及时做好反思与调整,让后续再上这节活动课的老师给予建议、指导。总体备课和随堂听课情况较好。各个环节老师们都能按照作息时间有效组织一日活动,但由于葡萄班和荔枝班两个班的老师学期中有调整,集体备课出现漏洞,但是老师们都基本克服了这些因素,按时完整教学内容也是值得表扬的。
五、问题及设想
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教研活动时组员的积极配合问题。每次对于教研的内容似乎老师们都兴趣度不大,积极发言进行研讨的老师也总是那么几个,希望能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沟通学习,真正从根本调动起老师们学习的热情。
2017.1
第二篇:第一学期小班教研组小结
第一学期小班教研组小结
本学期我小班组的教研活动重点是在“一课三研”上。“一课三研”是指教研组内教师针对同一个活动内容,由不同教师进行的多次实践活动。在研讨活动中可以研讨教学中的困惑、存在的问题及目标的价值取向等。
一、研活动的中的教师语言
作为幼儿教师,要想更好地对幼儿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必须重视自己的语言,要有一种既符合语法规范,又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的语言风格,是非常重要的。精炼是指教学语言要短而精。少用附加成分、过多的长句、复杂句,以避免幼儿理解上的困难。要求教师能挚领提纲、简明扼要的表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少说废话。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儿童最长可以持续的有意注意时间只有10"15分钟。
为此,教师应力求在幼儿注意集中的时间段内,用精简的语言有效地解决问题。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弱,这就决定了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当避繁求简。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时应使用句法结构较为简短、词汇涉及的范围较小的语句。教师的语言应力求简单、平白,不使用让幼儿理解感到困难的长句、复合句、并列句或功能词等。教师的语言,关键不在多而在于精,应当练就成一种言简意赅的本领。为了提高小班组教师的语言精练,我们在“一课多研”也进行了研讨。更多幼教分享添加《W七五零三四一一八四》与您一起分享!
如:在主题“娃娃家”中有一节故事活动“快乐的梦”,我们在第一研中,设计的提问是————到第三研就比较简练“熊妈妈病了,小熊为妈妈做了些什么?”
又如在“小司机”这一活动中,第一研时当幼儿选择不同的几种车辆后,教师提出的问题就比较精练和直接了当,"你喜欢哪一辆汽车?为什么?它有什么用?"这样的提问,既宽泛又明了,便于幼儿各抒己见.
又如在“冬爷爷来了”中的“手套宝宝”第一研,让幼儿在观察手套后我们提问设计是“你带的手套是怎样的?”显然孩子无法回答。在第三研时进行修改成“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手套?”孩子就会根据手套的颜色,花纹、形状回答问题。
二、研活动设计中目标制定
学习活动的目标是整个学习活动的灵魂,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检验学习活动围绕目标实施是否达成的标准,它有助于教师把握住活动的方向,有助于明确幼儿经验的提升点,从而体现出集体活动的价值。每一个预设活动,制定目标都是关键的第一步,制订目标的核心在于“适度”,目标定的太低,幼儿伸手可得,会使孩子易于满足,得不到生成;反之,幼儿可能没有能力去完成,从而失去探索的信心,产生消极情绪。这些都体现了一为教师的专业素养。
以往我们制订目标一般总是照抄选用的教案中的目标,喜欢用“学会、掌握、认识”等比较注重单一的知识技能的培养,“培养、丰富”等从教师角度考虑的词汇;还常常制订这样的目标“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欣赏力、感受力、表现力”等。这些提法多指人的基本素质,而素质的培养需要长期的教育和影响,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是很难使幼儿有所变化的,而且是“绘画的想象力呢?还是舞蹈创编的想象力呢?” 这样的目标操作性不强,指导性不够,显然不够具体明确。但是《学习活动》又只给了我们素材点,它在给我们教师留有广阔的自我探索的空间的同时,更带来了难题。围绕主题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都要以该主题的“内容和目标”为基点,教师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内容和要求”用具体的语言表述成一个个适度的学习活动的目标。更多幼教分享添加《W七五零三四一一八四》与您一起分享!
如:在主题“幼儿园真好”中,我们首先进行本主题目标的解读,再讨论具体的一节节活动,在“大手和小手”的活动目标,进行“一课三研”,第一次活动目标是1)通过游戏让幼儿感知小手的能力,2)对小手有兴趣并知道小手的有大拇指和小指。在活动后我们进行了目标分析,感到目标制定上欠缺,就进行了调整为1)-----
在第二课研讨中我们又进行了修改调整,直到第三研目标才完善起来。又如主题“娃娃家”活动中的“快乐的梦”原先的目标是:通过讲述故事,体验关心妈妈的情感。经过第一节活动实践,我们感到了目标制定上还是有问题,就进行了调整为通过故事,萌发爱妈妈的情感。经过几次的研讨和学习,又听了专家的讲座,使我们明白目标的制定必须具有明确的针对性,要突出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更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孩子的能力。
制定教学目标还应学会反思,也就是说制定的教学目标经过教学实践后,通过幼儿的反馈,教师自身的体验,及活动的效果、主题的发展来反思目标的适宜性、可行性、可落实性等,并对目标进行补充调整。
三、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如何对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再提升,2、如何适时适度的进行小结,在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如何发挥其教师主导作用。
本样板的所有内容归幼教资源分享所有,包括文字、图片,均为原创。对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第三篇:2014第一学期小班教研组工作小结
2014第一学期小班教研组工作小结
本学期我们小班教研组在大部分成员缺乏带教小班经验,以及缺少一位在职老师的前提下,不断研读《指南》,深入对小班年龄特点的了解和实践观察的研讨,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不仅很快地掌握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并在“小班生活环境的创设”和“室内运动的空间创设”上有了小小收获。现做如下小结:
一、把握年龄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为了更有效地针对“小班生活环境的创设”进行研讨,我们针对《指南》以及《生活活动》这两本书中的生活领域进行学习,结合一日活动中幼儿生活环节涉及到的各个区域环境创设,梳理得出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生活环境要素,如下:
首先,小班生活环境的创设要“生活化”。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决定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必须是与幼儿的生活相关联的。小班幼儿刚刚从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之中,陌生的教室、老师、小朋友,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不安全感,他们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之中,创设一种家庭式的氛围就尤为重要了。
其次,小班生活环境的创设要“情趣化”。布鲁纳曾经说过:“任何教学形式都没有情景教学来得直观、深刻。”的确,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对低龄幼儿尤为重要。因为具有一定情景的游戏,不但趣味性强,而且能让孩子迅速进入境界,进入角色,既给他们以可感性,加深记忆,同时又可提升幼儿兴趣。因此,我们小班生活环境的创设还必须体现情景化。
第三,小班生活环境的创设要体现“互动化”。生活环境的创设小年龄的孩子,好奇、好动、好模仿,他们喜欢摆弄,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欲望,我们在创设生活环境时,尽量提供了可活动的材料,孩子们在动动玩玩说说中慢慢掌握生活方面的基本技能。最后,在孩子刚进幼儿园时,示范演示和小班生活环境的创设还可采用“图示化”,但要凸显“鲜艳”、“直观”和“夸张”等特点。“图示化”生活环境是指运用简单的、孩子容易接受的图案,提示孩子怎么做。图示相结合的方法用得比较多,如:画一只碗--把调羹--毛巾--漱口,贴在摆放餐具的桌子旁,饭后环节一目了然,并利用餐前谈话,和孩子们一起说说“图示”的内容,幼儿理解了,实际操作就容易多了;又如在盥洗室中贴上了“洗手”和“巧虎小便用便纸”的图示,贴上配套的儿歌图片,进入盥洗室后,很多孩子边看图示边念儿歌边小便或洗手,在不知不觉中,幼儿掌握了洗手和小便的方法。
二、在实践中摸索,巧妙利用运动空间
本学期,我们结合大组教研,初步探究“小班室内情境性创意空间运动环境的创设”,通过对楼道、走廊、教室空间的分析与室内运动的研讨,我们梳理出了小班室内运动空间创设的特性。
首先,小班室内运动要突出动作发展,融合情景性的环境,控制好运动量。结合小班年龄特点,有情景性的运动更能吸引小班幼儿主动参与,体验运动的快乐,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小班幼儿又容易专注于自己喜欢的环境间,故在创设有情景性的环境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动作的发展,运动始终是姓“体育”的,无论怎样都不能让动作发展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下被削弱。
另外,由于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户外运动,因此,室内运动是对户外运动的一种补充。老师在设计的时候要有相容性,也要考虑到互补性,运动量可适当减少。从《指南》上来看,户外更注重大肌肉动作的发展,户外的空间特性决定其适合大动作的发展。那么在室内空间中,也许精细更适合室内运动,正好与户外运动做到互补。
其次,由于空间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楼道中,狭长、坡度大、有台阶的空间特点,可以被我们利用好斜坡做滑道,可以利用斜坡作为辅助游戏,也可以利用台阶练习双脚交替上下楼梯。但其中的安全隐患也是我们要考虑的很大因素,容易造成拥堵,容易激起孩子的兴奋而让运动空间变得混乱。那么老师在设计活动之前必须对运动场地仔细分析,利用场地的优势,避开危险性,从而扬长避短。
第三,我们发现在空间上,室内与户外存在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室内空间为密闭的三维空间,四面皆可被利用,可以就地取材,活动设计能够更常规化,更有实用性但是也要注重安全性。比如在教室中的桌椅板凳可以根据需要创设成迷宫“钻山洞”,满足小班幼儿喜欢在半封闭的空间钻爬的特点。既满足了动作的发展,又满足了孩子们的兴趣。
三、努力方向:
本学期教研组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1、教师在创设小班生活环境中更要重视对小班幼儿生活习惯的指导。通过这一学期对小班生活环境创设的研究中,老师结合新入园的孩子情绪特点,关注的孩子们的喜爱度、参与度,以及一日生活的达成情况,而如何从环境中对小班幼儿生活习惯进行指导与提高,这一点还是有所欠缺的,这将成为我们日后的努力方向。
2、教师在活动室空间的室内运动还欠考虑。
本学期,我们针对楼道、走廊以及教室中的室内空间运动创设进行研讨,而活动室空间却是我们所忽略的,下学期我们将继续针对小班活动室空间运动进行进一步的研讨。
3、应提高教师对幼儿在室内运动中的观察与指导能力。
室内运动中,除了教师将环境的合理安排,对运动游戏的精心设计以外,更应提高教师对幼儿在室内运动中的观察与指导能力,更有效地让幼儿在运动中得到动作发展,增强体质。
第四篇:第一学期小班教研组小结
2007第一学期小班教研组小结
本学期我小班组的教研活动重点是在“一课三研”上。“一课三研”是指教研组内教师针对同一个活动内容,由不同教师进行的多次实践活动。在研讨活动中可以研讨教学中的困惑、存在的问题及目标的价值取向
等。
一、研活动的中的教师语言
作为幼儿教师,要想更好地对幼儿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必须重视自己的语言,要有一种既符合语法规范,又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的语言风格,是非常重要的。精炼是指教学语言要短而精。少用附加成分、过多的长句、复杂句,以避免幼儿理解上的困难。要求教师能挚领提纲、简明扼要的表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少说废话。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儿童最长可以持续的有意注意时间只有10"15分钟。为此,教师应力求在幼儿注意集中的时间段内,用精简的语言有效地解决问题。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弱,这就决定了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当避繁求简。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时应使用句法结构较为简短、词汇涉及的范围较小的语句。教师的语言应力求简单、平白,不使用让幼儿理解感到困难的长句、复合句、并列句或功能词等。教师的语言,关键不在多而在于精,应当练就成一种言简意赅的本领。为了提高小班组教师的语言精练,我们在“一课多研”也进行了研讨。
如:在主题“娃娃家”中有一节故事活动“快乐的梦”,我们在第一研中,设计的提问是————到第三研就比较简练“熊妈妈病了,小熊为妈妈做了些什么?”
又如在“小司机”这一活动中,第一研时当幼儿选择不同的几种车辆后,教师提出的问题就比较精练和直接了当,"你喜欢哪一辆汽车?为什么?它有什么用?"这样的提问,既宽泛又明了,便于幼儿各抒己见. 又如在“冬爷爷来了”中的“手套宝宝”第一研,让幼儿在观察手套后我们提问设计是“你带的手套是怎样的?”显然孩子无法回答。在第三研时进行修改成“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手套?”孩子就会根据手套的颜色,花
纹、形状回答问题。
二、研活动设计中目标制定
学习活动的目标是整个学习活动的灵魂,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检验学习活动围绕目标实施是否达成的标准,它有助于教师把握住活动的方向,有助于明确幼儿经验的提升点,从而体现出集体活动的价值。每一个预设活动,制定目标都是关键的第一步,制订目标的核心在于“适度”,目标定的太低,幼儿伸手可得,会使孩子易于满足,得不到生成;反之,幼儿可能没有能力去完成,从而失去探索的信心,产生消极情绪。这些都体现了一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往我们制订目标一般总是照抄选用的教案中的目标,喜欢用“学会、掌握、认识”等比较注重单一的知识技能的培养,“培养、丰富”等从教师角度考虑的词汇;还常常制订这样的目标“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欣赏力、感受力、表现力”等。这些提法多指人的基本素质,而素质的培养需要长期的教育和影响,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是很难使幼儿有所变化的,而且是“绘画的想象力呢?还是舞蹈创编的想象力呢?” 这样的目标操作性不强,指导性不够,显然不够具体明确。但是《学习活动》又只给了我们素材点,它在给我们教师留有广阔的自我探索的空间的同时,更带来了难题。围绕主题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都要以该主题的“内容和目标”为基点,教师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内容和要求”用具体的语言表述成一个个适度的学习活动的目标。
如:在主题“幼儿园真好”中,我们首先进行本主题目标的解读,再讨论具体的一节节活动,在“大手和小手”的活动目标,进行“一课三研”,第一次活动目标是1)通过游戏让幼儿感知小手的能力,2)对小手有兴趣并知道小手的有大拇指和小指。在活动后我们进行了目标分析,感到目标制定上欠缺,就进行了调整为1)
-----在第二课研讨中我们又进行了修改调整,直到第三研目标才完善起来。
又如主题“娃娃家”活动中的“快乐的梦”原先的目标是:通过讲述故事,体验关心妈妈的情感。经过第一节活动实践,我们感到了目标制定上还是有问题,就进行了调整为通过故事,萌发爱妈妈的情感。经过几次的研讨和学习,又听了专家的讲座,使我们明白目标的制定必须具有明确的针对性,要突出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更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孩子的能力。制定教学目标还应学会反思,也就是说制定的教学目标经过教学实践后,通过幼儿的反馈,教师自身的体验,及活动的效果、主题的发展来反思目标的适宜性、可行性、可落实性等,并对目标进行补充调整。
三、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如何对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再提升,2、如何适时适度的进行小结,在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如何发挥其教师主导作用。
大班案例 好玩的稻草
案例背景:
稻草在我们农村是取之不尽的,在我们孩提时代就有许多玩具就是用稻草来做的,并且都有是自己动手做的。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玩价格昂贵的现成的玩具,很少有自己制作,这些玩具可能阻碍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孩子的动手能力。而稻草玩具即可以让孩子动手制作,还能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会给孩子一种成功的喜悦,并且这些玩具还会有一不同的玩法,更能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玩的兴趣。因此通过一次次的活动目的一是为了让孩子享受自己制作的快乐,其二就是为了提高幼儿基本动作的协调发展。其三就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加喜爱我们的大自然,喜欢我们农村的一草一木。案例描述:
当我们在教室出现了许多精致的稻草小人后,很多孩子都非常欣喜。每次玩区角游戏的时候,孩子们总是喜欢钻到那个角落,部分小朋友会连续几天去制作漂亮的稻草人。在他们制作的稻草人作品中,细细地观察,可以发现很多他们的智慧。有的扎了在做运动的运动员,有的扎了小学生在做操,有的扎了可爱的小动物等等。我们老师也该孩子提供了丰富的辅助材料让幼儿打扮自己的小人,使作品更美观。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乐。案例分析和反思:
从上面的表可以证明,在农村幼儿园的活动材料缺少已不再是问题,教师们可以充分挖掘我们身边的一些现有材料,让它们再现利用价值,成为我们孩子手中宝。并且它还能体现一物多玩,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从中在收集稻草的过程中,孩子和家长也是共同参与的,其过程是非常可贵的。
第五篇:小班第一学期小结
小班第一学期小结
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新的一年来临了。本学期的工作也结束了。回想起这一学期与孩子一起共学、共长的日子,真令人难忘。本学期,在本班教师的配合努力下,班级的各项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现将本学期几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班风班貌方面:
学期初,幼儿的情绪较不稳定,部分幼儿还存在入园情绪不稳,娇气、爱哭,依赖性强,霸道等现象;而且本学期有部分新生插入,新生大都各方面能力较弱,这就使得班级幼儿各方面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将班级前期工作依然放在:与家长一道培养幼儿活泼、开朗、自信,谦虚的个性、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这几项工作上,特别是对新生进行重点培养。着重于让家长,孩子充分认识到现状及它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在家教文章、家园沟通本上展示反馈的内容也立足于向家长传递先进、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及做法,在大家一致努力下,现在我班大部分幼儿在个性、能力上与学期初相比,均有明显的提高。参与集中活动时,自由活动时,生活活动时,孩子们基本上能积极、主动;遇到困难,小纠纷时,能乐观、自信地面对,或请求老师帮助、解决。进步较明显的孩子有:曾心泓、蔡航君、刘泽鑫等。
无论在园,还是在家大部分 &;lt R&;gt lt gt lt;/ gt;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都有如“飞跃”般实质性的提高,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穿脱衣服、鞋袜等),而且还更懂事,帮助家长一起承担力所能及的事,呈现出一派不断进步的蓬勃生机!
(二)保教工作方面:
班级幼儿虽然大部分入园已有一段时间,自理能力也较强,但他们毕竟年龄小,自我控制及自我保护能力等方面与中、大段幼儿相比都存在许多差异,需要我们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引起更全面的关注,只有幼儿身心均健康,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不断发展,班级教师在意识、行动上均引起高度重视,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及时沟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好的经验做法,共同注重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及时发现他们身体状况的异常,给予特别的关心、照顾。在教育教学的实施中,从活动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方式的采用上,都力求突破,以“人文教育”为出发点。幼儿逐渐积极参与、互动、探索,学习热情较以往越发浓烈,展现出无限的学习潜力,旺盛的求知欲。能独立、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会交谈。能运用画笔、纸张勾画,展现自己喜爱、熟练的事物,能与同伴互助互学,共同进步!
(三)班级教研方面:
幼儿持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或产生许多新的构想,这就需要班级教师共同交流、沟通、探讨,使存在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好的构想做法要更加合理化,实用化。因此我们非常重视每次班级年段教研,教研过程中大家畅所欲言,将最根本最紧迫的问题逐一探讨,想出合理的对策,共同协作,使其解决,针对本班幼儿多数个性较强,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差的现象,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好的文章,共同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针对个别幼儿好动采取了跟踪观察,个别辅导,帮助。
一学期来,旧生基本同步发展,幼儿间各能力水平差距也逐渐缩小。而新生也在各能力方面相对于开学有所进步。
(四)家长工作方面:
我班的家长们对于幼儿园各项工作开展的目的,方式方法有所认识。许多家长非常重视教育,也知道从何下手,来配合教师。因此,开学初,我们主要是和新生的家长们沟通,详细介绍。同时我们对所有家长介绍本学期开展各项工作的意图,耐心、细心地回答他们的疑惑,让家长们全面、深刻地了解本学期幼儿园,班级、老师的工作目的及工作方法;共同探讨孩子在园在家的不同表现,统一教育目的、方法;对于工作较忙的双职工家长,我们采取了定期定时与他们交流,或使用“家园沟通本”将近期工作重点,幼儿表现反馈于他们,使家长们能根据不同阶段幼儿能力水平的不同对症下药。在充分调动家长这一资源以来,家园合作更加紧密,融洽,本班幼儿也更快地进步、持续发展。同时还多次开展家园活动,如:家长会、开放日;组织家长参加元旦的亲子趣味运动会,这些活动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一致好评。
(五)不足之处:
本学期工作虽然取得了成绩,但还有不足之处:幼儿早上来园较迟,使得一日活动的时间无法达到规定 &;lt R&;gt lt gt lt;/ gt;的要求;幼儿的礼貌有待加强,特别是对其他教师不够大胆问好;区域活动时的常规需要不断提醒,不够自觉;个别幼儿喜欢打人;对如何开展主题也不是很了解,使得在开展中常有一些不明了的地方,无从下手等等。
一学年来,工作中还有许许多多,各个时期,不同细节的工作。它们与保教工作、家长工作、教研工作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我们虽引起了重视,但在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好时间、主次上我们还没有做的很科学、合理。工作效率还要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制定更加完善的工作计划,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