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坪背小学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工作总结
坪背小学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工作总结
近几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我校高度重视的话题。学校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现状,采取针对性措施努力弥补他们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并积极配合政府和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的心灵留住一片阳光。
据学校调查,留守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自觉性不强。行为习惯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部分留守学生心理出现偏差,亲情失落,心理失衡。
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学校坚持做到管理上不盲目,教育上不松懈,把“留守学生”的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常规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走近“留守学生”,走进“留守儿童”的家庭,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防止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强化措施。
一、了解留守儿童信息
建立“三知、三多”机制(对留守学生基本情况、留守学生监护人情况、留守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的知情;多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形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开设了“心灵小屋”,安排专任教师兼职辅导。增加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心理矫正等教育内容,加大疏导力度,为他们排忧解难,使留守学生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在一个时间段内逐步得到矫正。
第二篇: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工作总结
古往今来,家长对孩子最殷切的期望莫过于“望子成龙”,然而,对于怎样去培养和教育孩子,每个做家长都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该何从入手。孩子的培养教育关乎其未来的人生旅程,也关乎做家长的责任。我班众多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虽然在外经商、务工,但是大多的父母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为了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
这些留守儿童与父母整年,甚至几年不能见上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畸形成长现象令人瞩目。至于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道德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等五大问题对学校、家庭、社会影响颇深。在工作中,我不断的反思着自己,努力使自己不会愧对于代理家长这个神圣的职责。
现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如下:
1、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首先让班主任做本班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让全班留守儿童结对子。
2、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全日制寄宿等服务等。特别是宿管老师的责任心很强,经常晚间起床帮助同学盖被子,尤其是在甲型流感其间更加对学生关心,一旦发现学生有病,马上带领学生去医院治疗,还要自己掏腰包。
3、学习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们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还评上县“三好学生”,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学业;经常关心留守儿童,经常与他们一起散步、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样使他们亲近、信任老师。
4、这样默默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爱”胜过“母爱”。此外我们还组织班干部协助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这样一来二去,留守儿童就觉得自己在这儿读书拥有“大家庭”的心理归属感,使留守儿童能安心生活和学习,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大大增强教育实效性。
5、确定监护人员、家校通力合作。现在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娇生惯养,这就给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学校的留守儿童这么多,无形中给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增添了许多麻烦。至于这些重重的困难摆在我们老师面前,大家感到十分困惑,也是教育工作上的一种挑战,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体座谈、个别访问,真正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然后要求留守儿童的父母配合学校确定孩子的监护人,学校建立班主任、监护人联系卡,这样便于学校、班主任、监护人随时可以相互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同时建立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爱心妈妈”、全权负责的“父母”,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对留守儿童进行齐抓共管,保持家校通力合作这条永不消失的天线,对孩子的管理提供一条捷径,保证了留守儿童的正常运作。
6、健全”留守”档案、便于信息捕捉。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
7、保持融洽感情、填补深邃沟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虽然时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不能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留守儿童中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两极分化也不在话下,我们老师总不能看着这些留守儿童的悲剧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设法把情况反馈给家长,要求家长通过电话、书信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同时要求家长定期与子女沟通;期初期末还给每位家长发去《致家长的一封信》,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况。许多家长照着这种方法去做起到积极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补了父子母子之间的深邃沟壑,有力地促进孩子们的身心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第二家长”言教、发展良好事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是一就而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第三篇:实验小学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工作总结(推荐)
实验小学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工作总结
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区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团支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邀请医护人员为留守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关爱孩子的健康。开学刚刚一周,学校邀请袁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和医护人员免费为校区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的项目有量血压、量身高、测视力、测肺活量、量胸围、五官检查等,并对儿童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医生们一边为孩子检查,一边宣讲着儿童保健知识,极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孩子们在检查中没有丝毫胆怯,有的是感受到的温暖。
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第四篇: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制度
策武河梁小学
留守儿童走访制度
为了加强沟通联系,便于学校和留守儿童看护人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在校内外的生活、学习、品德、心理健康、安全等方面的情况,探讨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针对性,我校特制定《河梁小学留守儿童走访制度》。
一、学校定期由领导班子带队走访留守儿童住所,排查安全隐患、卫生、校外纪律等。(每学期1-2次)。
二、班主任要重视留守儿童走访工作,坚持对留守儿童进行走访,每学期要走进每一个留守儿童住所,了解他们在家或借宿点的生活情况,代理监护人的教育管理情况。
三、加强与代理监护人联系与沟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成长。
四、走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确定好家访的目的和内容,使走访工作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五、走访时采用适当的方式告诉代理监护人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品德等情况,让代理监护人真正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在家或借宿点表现,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六、家访时做好记录。
策武河梁小学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制度
为了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以便学校及时教育、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其他同学一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我校结合实际,特制定《河梁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制度》。
一、学校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
二、配备兼职心理辅导教师。
三、心理咨询工作的宗旨是辅导“留守儿童”的心理卫生,以各种方式方法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心理咨询工作者应对“留守儿童”的有关资料、档案予以保密;如采用案例教学、科研或写作时,应适当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服务对象的有关信息。
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交流,扎实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疏导及教育工作。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如发现咨询的“留守儿童”有危害其自身生命和危及社会安全的情况,心理咨询工作者有责任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六、心理咨询工作者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在自身处在极度的情绪波动状态时,应回避接待“留守儿童”。
七、对“留守儿童”认真负责,咨询结束后,需及时整理、完善心理咨询记登记表。
第五篇:图石小学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机制实施方案
图石小学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机制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劳动者外出务工,从而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既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学校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但是人们的心理却随着这社会的发展承受着更多的压力,产生着更多的心理问题。学校留守儿童更不例外。据调查,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比较严重,他们表现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等性格。学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为此,我校组织开展了“心理疏导”与留守儿童结对活动,为深入、持续地开展“心理疏导”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建设的意见为主线,以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教师的心理疏导的主导作用,切实为留守儿童解决成长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主要目标
1.“心理疏导”主要肩负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解决这一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心理缺乏关爱,感情缺乏
寄托,学习缺乏帮助,生活缺乏支持,管理缺乏家教的现实问题,使他们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学习进步,生活幸福,思想道德健康,各方面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管理,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2.扩大“心理疏导”结对活动成果,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心理疏导教师”队伍,努力使“心理疏导教师”和留守儿童结对面达100%,着力推动“心理疏导”结对帮扶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并形成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活动形式
“心理疏导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可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进行。其他活动方式可结合实际自行选择。
四、活动内容
(一)“心理疏导教师”的条件
1.“心理疏导教师”一般指在本县具有爱心、愿意帮扶留守儿童的教师或其他社会爱心人士。“心理疏导”帮扶活动的开展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没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2.“心理疏导教师”的条件及要求: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充满爱心,具备一定的家庭教育经验和儿童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二)“心理疏导”的主要任务及帮扶内容
1.“心理疏导”的主要任务:关注留守孩子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帮助纠正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的偏差,给予父母般的关爱,帮助其健康成长。
2.“心理疏导”的帮扶主要内容:一是开展“双互”活动,即互认互知。双方互相认识、互相了解、真情互动,为对症帮教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坚持“双访”制度,即访班主任或科任教师、访临时监护人。“心理疏导教师”要经常与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委托监护人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情况。三是坚持联络制度。“心理健康教师”每月定期以电话、见面、书信等形式与孩子和临时监护人联系,指导孩子给父母写信或通话;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到家庭看望留守儿童,每年陪孩子过一次节日,让他们感受浓浓的温情与关爱,逐步成为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情感的贴心人、学习的引路人和成长的呵护人。四是明确帮扶重点。“心理疏导”要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主要帮助孩子解决学习、思想、身体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引导关爱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
五、具体要求 1.“心理疏导”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由学校健康活动小组领导,心理健康成员具体落实,心理疏导教师具体组织。
2.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为确保“心理疏导”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有序、健康地进行。学校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和开展“心理疏导”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
要做到校长亲自抓,各班主任具体负责,并确定一名老师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材料的整理等具体工作。
3.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墙报、校园网络、主题班(队)会等宣传教育阵地,大力宣传开展“心理疏导”活动的现实意义,积极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4.规范管理,高效运作。学校要根据文件要求,重新做好调查摸底和登记工作,建立留守儿童数据库和“心理疏导”数据库。要认真做好“心理疏导”结对活动材料整理归档工作,凡是与活动有关的材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都必须规范整理,妥善保管。“心理疏导”也要建立各自的活动台帐或活动日志,准确掌握结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
5.认真总结,推广经验。学校要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心理疏导”结对帮扶活动,对好的做法要及时总结上报。同时,及时推广其好做法、好经验。
图石小学
201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