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生改善,实打实的获得感
民生改善,实打实的获得感
——二〇一七年中国经济回眸之三
本报记者 杜海涛 林丽鹂
2017年12月19日04:3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临近岁末,盘点这一年的生活,人们各有收获:“脱贫了”“涨工资了”“搬新房了”“开公司了”“在城里落户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汇成了一幅多彩斑斓的民生画卷。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一大批惠民政策举措紧锣密鼓、落地生根,突破了一些过去想突破而未突破的关口,办成了一些过去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共享发展,日子越过越舒坦
2017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每项民生指标也在各自的刻度尺上持续攀升——
数一数钱包,居民收入增速再次跑赢GDP。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42元,实际增速7.5%,比人均GDP增速快1.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未来几年,只要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速保持在5.3%以上,到2020年就可实现比2010年‘收入倍增’。”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王萍萍说。
掂一掂“饭碗”,就业状况“风景这边独好”。今年前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8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全球著名商业教育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的《2017年度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在许多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中国就业指标排名世界第一。
算一算脱贫,减贫成绩单让全球瞩目。2013至2016年,全国累计减贫5564万人,年均减贫1391万人。国际知名杂志《经济学人》撰文点赞:“中国是世界减贫事业的英雄。”今年,我国贫困人口将再减少1300万左右。“一年就摘掉贫困帽子,日子过得跟我的小龙虾养殖业一样红火。”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官滩镇洪湖村,低收入农户陈广军受益于地理标志商标扶贫,今年靠卖“盱眙龙虾”就挣了15万元,是去年收入的7.5倍。
看一看养老,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今年,1亿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上调5.5%左右,养老金实现“十三连增”。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各类社保水平也稳步提高,我国逐步织密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保安全网。“这几年,政府接连上调养老金,我的养老金比刚退休时涨了将近4倍,足够花!”吉林省梅河口市退休老职工吕顺说。
比一比投入,财政“真金白银”支持力度大。一年来,中央部门带头,各级政府坚持过紧日子,却给民生事业做足了预算,资金用在补民生短板上。前11月,教育支出26625亿元,增长8.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3329亿元,增长9.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751亿元,增长15.7%。前10月棚户区改造开工600万套,1400万住房困难群众改善了住房条件。前不久,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北杨家村的蒲文亮搬进119平方米棚改新房,“再不用住那冬冷夏热的老房子了!村里的旱厕也改成水厕,咱乡下人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政策给力,改革增强获得感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千家万户的小事就是中南海牵挂的大事。5年来,民生改革扎实推进,改出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收入分配改革发力“缩小工资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政体制改革着力去除“门好进脸好看,但事难办”,公安管理体制改革破解“办证件难、考驾照难、出入境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美”……一系列改革动作,聚焦人们最关心、最烦心、最忧心的事,解决了许多深层矛盾,整治了大量沉疴旧疾。
改革改在问题根子上,难题少了带来获得感——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根源与药品加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年,在我国实行了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被取消,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同时,全国所有省份和统筹地区已全部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并联网运行。“药价降了,异地看病也方便了。”安徽阜阳市太和县的己女士近日在北京协和医院看病,享受到新农合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服务,“医疗费2.2万元,出院时只需自掏1.2万元。”
改革改在百姓心坎上,保障好了夯实获得感——
住房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刚需。今年,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侧改革在租赁市场、土地供应、金融管控等多个领域深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成为热词。“租售同权”“共有产权住房”已在多地展开试点,“住者有其居”不再遥远。上海某外企员工王阳说:“作为‘80后’,大城市的高房价曾经使我在选择工作时很纠结,中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多管齐下调控房价,增加保障房供给,让我对留在上海发展有了信心。”
改革改在民生“刀刃”上,机会多了增强获得感——
孩子能成才,是每个家庭最大的期盼。今年,我国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6月“新高考”拉开帷幕,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成功落地,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全部取消,地方性加分项目减少63%,教育更加公平。“感谢国家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给了我追梦圆梦的机会。”河南信阳市光山县凉亭乡考生陈佳如愿考进了北京的大学。一年来,全国3个专项计划共录取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10万人,较上年增加8500人,增长9.3%。
民生改革愈加注重统筹协调,既做加法,也做减法。一个个应该取缔的审批事项被禁止了,一大批不该收取的各种费用取消了,改革的协同性更强。“手机漫游费不收了,医保却实现了‘全国漫游’;不仅看病可以异地报销,身份证也可以异地办理了。”在广州打工的湖南浏阳人朱卫方说,“我们这些出来打拼的人感受最深,生活中的难事,政府都替咱想到了、帮咱解决了。”
蓝图绘就,向着幸福再出发
“抢到票了,年底就去成都看大熊猫、吃火锅。”12月6日,西成高铁正式开通当天,西安姑娘唐静就买了西成高铁的车票,“过去蜀道难于上青天,如今一线穿秦岭,半日川陕还。”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今年,我国交通等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食品药品等质量监管越来越严格,新零售等消费业态越来越丰富,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出门更顺畅。9月“复兴号”动车组运营时速达350公里,全球领跑。10月,全国航班正常率达83.29%,创8年来新高。在城市,地铁、网约车、共享单车任你挑,截至目前,我国内地已有32座城市开通轨道交通,总里程超过4000公里;在农村,柏油路铺到了村里头,小汽车开进了家门口,今年我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5万公里。“十一”长假,各地共接待国内游客约7亿人次。预计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48.8亿人次,同比增长10%。
餐桌更安全。一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发力,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网上叫外卖、买生鲜,百姓心里更踏实。“真新鲜!打开塑料袋时,波士顿大龙虾还在动呢!”北京朝阳区十里堡社区居民刘杰说,他通过手机APP在网上预订的海鲜,当天就能送到家,“足不出户,尝遍美味。”
消费更新潮。前11个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与消费升级相关商品增速加快,11月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销售增长15%以上。“看大片、上瑜伽课、逛采摘园,这钱花得值,周末都觉得时间不够用了。”江苏省苏州市大学教师丁宇说。
不仅生活更精彩,人生也能更出彩。这一年,我国连续出台多项新政策,大力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奋斗者有希望,开拓者有奔头,全社会活力进一步迸发。
“简政放权让我轻装前行,扶持平台给我加油鼓劲。”在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创业者贾雷拿到了全国第一张“二十二证合一”的营业执照,“这真是最好的创业时代!”他兴奋地说。同是河南人,光山简榜村女大学生陈若晞从大城市返乡创业,以“淘宝店+直播”的新方式推销家乡土特产,“有了互联网,在哪儿都能实现梦想。”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从2013年度到2017年度,我国营商环境的世界排名提高了18位。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十九大报告描绘的民生新蓝图,让人振奋,令人向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新时代的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3亿人的生活会越来越美、精气神会越来越足。让我们向着幸福再出发!
《 人民日报 》(2017年12月19日 01 版)
第二篇: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证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改善民生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
(一)教育问题
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收入分配问题
分配是民生之源。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身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社会保障问题
社保是民生之依。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五)医疗问题
医疗是民生之需。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权益,使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是最终衡量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标准,也是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准。
第三篇:改善民生
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看我国加强民生建设的现实意义
王彬吉
2008081128
电气084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面临内忧外患,只能走内向积累型的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其发展路径侧重于高积累低消费,依靠高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这一发展路径在初期侧重于加快经济建设,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后,就应侧重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将人民的幸福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尽可能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
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所包含的本质内涵之一就是社会公正,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决定了其执政目标与人民利益高度一致,党执政兴国的理念立足于民生,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着眼于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直接的就是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把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于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民生状况的快速和持续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改革带来了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但是社会体制改革滞后,还没有形成相对合理的机制来调节利益关系。贫富差距扩大,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问题等比较突出。今天中国的稳定已不再是由单方面的政府供给和控制来实现,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民众生活的稳定,来自于社会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来自于民生的改善。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因此,当今中国的发展路径的侧重点开始立足改善民生,是真正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把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统一起来,这不仅是民生思想和社会公正理论的进步,也是发展观的升华。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作为目标,追求有利于人民的发展,其基础是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根本目的就在于更好地让人民从发展中受益。改善民生,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民生“五有”目标实现得如何,是衡量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程度的重要标志。
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难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四篇: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成为改善民生中最迫切的问题。请谈谈这些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以人为本必须具体化,最终就是落实在改善民生上,把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要内容。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中之重。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基础性建设。把直接关系民生的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作为重点调控对象。
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战略根本。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底线保证,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和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制度、体制、机制、能力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第五篇:改善民生[范文模版]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也未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
(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确实保障残疾人权益。
(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胡锦涛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只是为了促进民生。“社会建设,既是服务于民生,同时也是为了促进民主。只有用民主的办法,才能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文就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管理的战略新部署,中央党校科社部向春玲教授进行解读。她认为,报告“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这部分内容中,对社会管理的目标、定位、出发点、途径和措施作了明确而深刻的论述,这为今后社会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
一、社会管理的新定位:十八大将社会管理与民生并列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关于社会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报告中提出两个必须: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
会体制改革。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报告中指出了社会体制改革的“四个加快”:
1、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2、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4、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新提法:从社会管理格局转向社会管理体制。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管理格局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把“法制保障”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中来。这也可以看出,我国在社会管理这个问题上依法治国的决心,在健全社会管理体制上正在积极往前推进。
二、社会管理的出发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这是社会管理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三、社会管理的目标:社会管理的目标是社会稳定和谐。当前我们国家进入到经济发展黄金时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现期,社会转型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和谐因素在增多。通过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社会管理的三个重要途径:源头管理、动态管理、应急管理。源头管理体现为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而不是停留在应急性、“灭火式”的管理上。源头管理主要是民生为先,服务为先。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民生需求,同时,还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强化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动态管理就是我们的社会管理要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静态管理方式,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动态管理转变。动态的管理主要是建立各种意见和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的体制和机制,使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来又能得到制度上的及时解决,这有利于更好地平衡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应急管理是指针对自然界和社会突发事件而建立的国家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目的是在突发事件面前,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它包括信息披露机制、应急决策机制、处理协调机制、善后处理机制等。
五、社会管理措施的新要求:
提出加强三个建设。第一,加强制度建设,例如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建设,例如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等等。第二,加强人才队伍和能力建设。改革开放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我们培养了大量的经济建设人才,提高了我们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经济建设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民生需求发生了宏大变化,大量的社会性需求上升,这需要我们加强社会服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我们社会服务管理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第三,加强信息建设。运用现代的信息手段进行社会服务和管理。比如,政府信息化服务平台、视频监控、网格化社会管理中的信息采集等信息建设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如何加强和创新若羌的社会管理?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定位,不断深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发展、保障眉山跨越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二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把源头预防和末端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多谋民生之利,多
解民生之忧,加快构建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欠发达地方延伸、向农村人口和城市困难群众倾斜,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夯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社会基础。
三是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建设,把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作为明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的重点,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四是切实解决社会管理重点难点问题。高度重视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继续深化平安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深化严打整治和平安校园、平安路线等创建活动,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有效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五是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做实做强城乡社区,确保“十二五”期间所有城乡社区有足够的人员、经费、阵地做好社会服务管理工作;
如何加强和创新您所在单位部门和所在岗位的社会管理工作?
主要应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扩大公共服务向社会资本开放。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对社会资本公平开放基本公共服务准入。二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强化乡镇(街道)社会管理服务职责,完善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基层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深化村(居)民自治,增强基层群众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
三是进一步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完善管理法规和相关政策。四是进一步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行业协会以及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五是进一步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会管理是一个老课题,同时又是一张“新试卷”。今年(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站在“十二五”发展的新起点上,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省委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上来,切实找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实现各种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深化认识,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到突出位置来抓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实践活动,要形成和保持一定的社会秩序,就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改善社会服务,激发社会活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1、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逐步显现,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随着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价值认同的社会差异非常明显,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3、随着利益格局调整重塑,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多,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4、随着政府职能不断转变,社会管理的方法手段不相适应,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二、统筹推进,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纳入发展全局来抓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实践活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县十七届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从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从推进社会管理最薄弱的环节着力,探索出具有时代特征和兴国特色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与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1、要强化社会管理理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首先要解决好思维方法、思路办法问题,这是前提和基础。一是要强化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社会管理要搞好,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手段与目的的有机统一。二是要强化社会协同、广泛参与的理念。社会管理不等于政府管理、不同于经济管理。我们必须在发挥好党委核心作用和政府主导作用基础上,不断增强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好社会组织、基层群众的协同参与作用和自治互律作用,做到在更大范围配置社会管理资源、更深层次整合社会管理力量、更高水平提升社会管理效率。三是要强化统筹兼顾、依法管理的理念。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老矛盾与新矛盾互相交织,老组织与新组织互动共生,老体制与
新体制互为支撑。四是要强化多管齐下、综合施策的理念。要更多地运用民主管理的方式、群众路线的方式、说服教育的方式来进行社会管理。特别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我县苏区模范精神,我们要很好地传承,使其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要继承发扬我们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动员组织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同时要顺应社会信息化的新形势,把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
2、要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具有根本性和长效性,其作用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关键。一是要健全诉求表达机制。要进一步拓展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切实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轨道。要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下访接待制度、联点指导制度和调查研究制度,及时解决与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深入开展“三送”活动,让广大党员更好地为群众代言、为群众排忧、为群众服务。要坚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始终与群众定期联系沟通。要创新社情民意表达方式,采取媒体对话、网民交流、设立信箱、公开电话、组织听证等多种形式,就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交流沟通,努力使社会各个群体反映有渠道、倾诉有人听、困难有人帮。二是要健全情绪疏导机制。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社会心态,既要及时回应人们的关切,又不要片面地迎合。要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我们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始终给大家以信心、力量和希望。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宣传舆论工作,把情绪疏导与群众诉求表达、政务信息公开、广泛吸纳民意有机结合起来,更加注重经常性的交流沟通,更加注重平等性的对话协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让群众感到被重视、被尊重、被理解。特别是要高度关注网络舆情,及时疏导网络民意,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积极作用、遏制网络消极影响。三是要健全矛盾化解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信访工作制度,认真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工作。要构建司法诉求机制,健全法律援助体
系,确保群众能够得到及时的司法救助。四是要健全应急管理机制。要把加强应急管理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尽快健全各类应急预案,做到各乡镇区、各领域、各行业、各部位全覆盖。要从源头控制、情报信息、处置预案、舆情导控、保障建设和联动协作等方面入手,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要抓紧建立综合性的应急指挥平台,加快构建实战化的应急指挥体系。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政策制定,既要看该不该干,还要看能不能干,有效防止决策不当引发的社会矛盾。
3、要夯实社会管理基础。既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又要立足基层、依靠群众,夯实基层基础,优化管理服务。一是要加强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切实加强政权组织建设,以阵地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街区资源配置,强化政权组织权责,提高其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依法办事能力。要切实加强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新型社区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积极性。二是要强化服务功能。要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契机,积极推动农村“一组两会三站”治理体系建设。要把城乡居民自我服务、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和志愿者公益服务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区工作社会化进程,提高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构建新型社区服务体系。要以基本公共服务、帮扶志愿服务、邻里互助服务和家庭自助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多元化的社区服务,不断满足多样化的居民需求。要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配齐服务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努力将其打造成政府社会管理的平台、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三是要提高管理水平。要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按照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思路,改革完善街道社区社会管理体制。要明确基层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以事务管理、人口管理、治安管理、社区管理为重点,有效整合各类社会管理资源,切实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效率。四是要做好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在做好群众工作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和主动开展群众工作,支持各界人士、自治组
织、企事业单位共同做好群众工作,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持续性。要始终坚持加强基层的用人导向,切实做到干部培养在基层、锻炼在基层、提拔在基层,着力建设一支乐于做群众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热心做群众工作的基层干部队伍。
三、立足当前,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紧迫任务来抓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要紧密结合兴国实际,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围绕公共安全、市容市貌、民生权益和干部作风四个方面,着力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1、要加强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公共安全是社会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涉及领域越来越广,影响因素越来越多,事故危害越来越大,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四个“安全”:一是要抓好治安安全。要建立健全防控体系,加强综治网络,创新群防群治工作形式,壮大群防群治工作力量,提高群防群治工作成效。要坚持以打促整、以整促治、以治维稳,深入推进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要更加注重长效机制建设,突出解决影响社会治安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二是要抓好生产安全。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健全保障体系,坚决杜绝重大事故发生。要深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严格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要积极开展专项整治,着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部位,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三是要抓好食品安全。紧紧抓住源头治理、行业自律、执法监管环节,确保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四是要抓好消防安全。要加强源头普查,最大限度地排除消防隐患;完善设施装备,有效提升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能力;严格日常监管,确保责任到位、落实到位;注重灭火救援,健全完善消防指挥系统、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四是要抓好环境安全。要继续开展专项行动,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要更加注重环境系统的完整性和环境要素的关联性,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群众环境权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总之,很多工作是“细节决定成败”,安全工作是“细节决定生死”。我们一定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高
于一切的位置,严管严治严防,让兴国更安全,让群众更安心。
2、加强城区市容市貌整治。社会管理的重点是城市,城市管理的重点就是“治脏、治乱、治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要回应群众期盼,满足社会要求,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加大“治脏、治乱、治堵”力度。一是大力整治城市环境卫生。要组织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在城区范围内开展全民环境卫生整治运动。环境卫生整治范围既包括中心城区,又包括城区结合部;
3、加强民生权益保障管理。社会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就是民生和权益的保障问题。社会管理加强了,民生工作就会事半功倍;民生权益保障了,社会管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一是要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廉租房”、“保障住房”建设,在规划布局上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资金投入上实行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租赁补贴上实行财政与企业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二是要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要建立完善基本药物保障体系,加强药品监管,确保用药安全,切实降低药价。要积极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在医院管理体制、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要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稳定提高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规范管理,健全传染病疫情系统和工作网络,建立和完善卫生应急机制。三是要扩大养老保障范围。要切实抓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解决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与衔接问题。要积极培育面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家政医疗、文化娱乐等消费市场。四是要提高生活保障水平。要切实增强社会救助能力,重点解决好五保户、特困户、贫困家庭学生的生活困难,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全覆盖。要着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改善福利院、敬老院、流浪乞讨救助管理等社会福利基础设施。要完善补贴制度,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障标准与物价联动机制,妥善安排好低收入群众生活。五是要加大权益保障力度。要坚持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普遍保护与特殊保护相结合,依法保障公民权益。要努力维护司法公正,突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裁判不公问题。凡是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政策措施,都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全面落实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
权、监督权。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好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和人身权利。
4、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针对我县干部队伍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强化效能监察、提高执行力、完善问责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工作举措为抓手,进一步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一是要加强效能监察,确保在岗就要尽责。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社会评议制,切实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落实,确保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二是要提高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县纪委要切实履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进一步加强对中心工作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保障执行的工作机制、监督检查机制、考评奖惩机制,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坚决克服办事拖沓、推诿扯皮等问题,克服“两好”现象(好人主义、贪玩好耍)和“三不”作风(责任心不强、执行不力、作风不实)。三是要严格问责,确保敢抓敢管。要结合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加大治庸治懒力度,严肃查处落实不力、工作不扎实、不作为以及乱作为的行为。要建立健全快查严处的问责机制,对工作不负责,履职不到位的,发现一起,问责一起,决不姑息。对抓干部队伍建设不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单位,要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或作出组织处理。同时,要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着力提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4答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乡镇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和稳定的关键,其职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
解放思想、转变职能,创造乡镇工作新机遇
当前基层形势正呈现出三个重大变化:一是过去以“取”为特征的基层分配关系已经逐渐向“予”转变;二是过去以“混”为特征的干群关系正在逐渐向“和”转变;三是过去以“补”为特征的城乡关系开始逐渐向“哺”转变。我们将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及时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正确定位、紧扣重点,谋求乡镇工作新突破
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处于国家权力和乡村社会的中间,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乡镇这级来实施完成。转变职能后,当前工作的重点是紧紧围绕上级部门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新型乡镇。改革创新、科学施政,赢取乡镇工作新跨越
一、在队伍上致力激励约束,完善基层干部管理新方式,走负重奋进之路。一是用考评与目标管理加压力。建立健全机关干职工个人效能考评体系和政府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强化各部门协调配合意识,提高干部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二是用评分与保障手段强基层。积极探索村、社区“两委”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新模式,推行村、社区干部工资保发、养老保险、医疗
保障“三保”机制,解决基层干部后顾之忧。三是用培训与锻炼方式优素质。加大对乡镇干部“充电”、“输血”力度,使之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四是用选拔与交流机制造平台。推行干部选拔“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交流模式。五是用问责与监督措施保本色。组织干部经常学习《问责办法》,在问责查处上做到“既打雷、又下雨”,加强乡镇干部的纪律监督、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
二、在主体上全力创造优势,探索培育新型农民新办法,走全民创业之路。建设新农村和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农民是主体,也是内动力,只有提升农民素质,调动全民创业激情,才是抓住了乡镇工作的“牛鼻子”。为此,一要创造人文优势,增强农民的人格魅力。要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二是创造技能优势,增强农民的适应能力。采取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外出取经、典型观摩、现身讲述等途径,引导农民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三要创造产业优势,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培育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并把农民组织起来,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四要创造管理优势,增强农民的自治能力。尊重好、保护好、引导好、调动好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中增强参政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大局意识。
三、在管理上倾力保障服务,开创农村社会事业新局面,走和谐发展之路。
围绕关注民生,抓好以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低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建设,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居、困有所助。围绕倾听民意,建立一年一次大走访的工作机制,组织镇、村(社区)干部分点包干,入户走访,深入了解群众疾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围绕解决民忧,建立乡镇政务中心,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推行办点干部下村领办、代办、协办、督办制。围绕温暖民心,突出教育和谐,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推行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突出计生和谐,深入开展诚信计生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确保计划生育率。围绕促进民安,落实人防技防物防设施,创建安全文明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