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教程》试卷及参考答案2002-2012
2006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教育法教程》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B)不是我国学位学科门类。A.哲学
B.地学
C.法学
D.工学
2、高等学校对于修满一年,申请退学的学生应当(C)。
A.颁发毕业证书(注明退学)
B.颁发结业证书(注明退学)C.颁发肄业证书
D.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3、我国教育法中规定的教师资格不包括(B)。
A.幼儿园教师资格
B.兼职教师资格
C.职业中学教师资格
D.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4、我国相关高等教育法律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开除学生学籍应当由(C)决定。A.校学术委员会
B.校专门受理学生申诉的委员会 C.校长会议
D.上级教育行政管理机关
5、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A)。
A.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会议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领导集体决策制
D.校长负责制
6、根据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一种(D)。A.强制国家教育
B.强制基础教育
C.强制免费教育
D.强制国民教育
7、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属于(B)。A.企业公益事业
B.社会公益事业
C.收费教育事业
D.高等教育事业
8、下列(D)不是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中的制度的一种。
A.学生申诉制度
B.行政复议制度
C.行政诉讼制度
D.司法调解制度
9、按照我国相关教育法律的规定,教师资格被撤销后,(D)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A.3
B.4
C.8
D.5
10、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A)。A.瑜迦健身班
B.转岗培训班
C.学徒培训班
D.高级电工学习班
2007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教育法教程》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按照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高等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应当由该高等学校的(A)作出。
A.校长会议
B.教学委员会同校长会议
C.教务处会同教学委员会
D. 分管校长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一年级上学期突患精神疾病,其家人为其申请并办理了退学手续。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D)
A.颁发毕业证书
B.颁发结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3、下列哪种要素不是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资格要素?(B)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B.相应的学位证书
C.相应的教学能力
D.相应的道德品德
4、按照我国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哪种行为可以使得教师丧失教师资格?(C)A.因为分房矛盾,谩骂校领导
B.与自己的学生结婚,影响较坏 C.与同事发生纠纷,将同事打成重伤
D.屡次上访,对学校造成极坏的影响
5、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含义是(D)
A.党委和校长共同决策、共同负责
B.党委决策重大事务、校长决定行政事务 C.集体领导、个人负责
D.集体决策、个人负责
6、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B)A.与公办教育相比、属于丛属地位
B.与公办教育具有平等法律地位 C.公办教育属于行政部门、民办教育属于企业单位
D.目前还不能确定
7、下列哪一个原则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定的教育基本原则?(B)A.依法治教原则
B.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原则 C.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
D.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
8、教师不服高等学校对其作出的处分,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教育权救济途径?(C)A.上访
B.匿名举报
C.申诉
D.直接找司法部门控告
9、下列哪一个原则属于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C)
A.终身教育原则
B.教育与实习相结合原则
C.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原则
D.主要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原则
1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性质是(B)A.普及教育法
B.强制教育法
C.教育基本法
D.教育根本法
2008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教育法教程》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是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类?(C)
A.留校察看
B.记过
C.取消考试成绩
D.开出学籍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一年级上学期突患精神疾病,其家人为其申请并办理了退学手续。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A)。
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结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颁发毕业证书
3、下列哪种教师资格不是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合法教师资格?(D)。
A.幼儿园教师资格
B.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C.职业中学教师资格
D.外籍教师资格
4、下列(D)不是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中的制度的一种。
A.学生申诉制度
B.行政复议制度
C.行政诉讼制度
D.司法调解制度
5、根据我国义务教育的规定,适龄儿童开始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是(D)。A.6周岁或者7周岁
B.7周岁以下
C.6周岁或者8周岁
D.6周岁以上
6、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民办教育就是私人办学 B.民办学校属于民办非企业法人 C.民办教育就是收费教育
D.民办教育就是企业办学
7、按照我国相关教育法律的规定,教师资格丧失后,(D)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A.3年以内
B.终身
C.1年以后
D.5年以内
8、按照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的程序规定,下列(B)不是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程序的环节。A.申请
B.反馈
C.审理
D.决定
9、根据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一种(D)
A.强制国家教育
B.强制基础教育
C强制免费教育
D.强制国民教育
10、教师不服高等学校对其作出的处分,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教育权交际途径?(C)
A.到北京上访
B.写举报信匿名举报
C.向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提起申诉
D.直接找组织部门控告
2009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教育法通论》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是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类(C)A.留校察看
B.记过
C.取消考试成绩
D.开除学籍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一年级上学期突患精神疾病,其家人为其申请并办理了退学手续。对于该学生,学 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A)
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结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颁发毕业证书
3、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不属于我国教育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C)A.教师和学生申诉
B.行政复议
C.司法调解
D.行政诉讼
4、下列(D)不是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管辖制度的一种。
A.本级管辖
B.特殊管辖
C.移送管辖
D.选择管辖
5、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A)
A、健美培训班
B.转岗培训班
C.学徒培训班
D.高级电工学习班
6、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民办教育就是私人办学
B.民办学校属于民办非企业法人 C.民办教育就是收费教育
D.民办教育就是企业办学
7、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A)
A.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
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会议责任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领导集体决策制
D.校长负责制
8、按照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的程序规定,下列(B)不是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程序的环节。
A.申请
B.反馈
C.审理
D.决定
9、根据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一种(D)
A.强制国家教育
B.强制基础教育
C.强制免费教育
D.强制国民教育
10、教师不服高等学校对其作出的处分,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教育权救济途径?(C)
A.到北京上访
B.写举报信匿名举报
C.向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提起申诉
D.直接找组织部门控告
2009新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试题(B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必须与(C)相结合。
A 实践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生产劳动
D生产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D)。
A权力
B权利
C 义务
D权利和义务
3、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D)创造条件。
A 学校教育
B职业教育
C继续教育
D终身教育
4、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C)学历。
A 研究生毕业
B大学本科毕业
C研究生或大学本科毕业
D专科毕业以上
5、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教师申诉的(B)内,作出处理。
A一个月内
B 30日
C 二个月内
D 60日
6、(A)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
A国务院
B教育部
C教育部高教司
D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7、高等教育法有关高等学校的规定不适用于(D)。
A非全日制高等学校
B 成人高等学校
C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研机构
D自学考试助学机构
8、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B),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
A理论联系实际
B实行产教结合C加强实践环节
D适应社会需要
9、民办学校是(D)A企业法人
B事业法人
C社会团体法人
D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
10、教育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C)内作出受理、不予受理、限期补正等处理。
A 5日
B 7日
C 10日
D 15日
2010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教程>
一 单项选择题 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是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类?(A)A 扣缴毕业证书
B 记过
C 留校察看
D 开除学籍 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所有的课程,其他课程都合格,只有毕业论文答辩不合格。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
(B)
A 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 颁发结业证书
C 颁发肄业证书
D 颁发毕业证书 3 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A)A 教师和学生申诉
B 权利诉讼
C 司法调解
D 集体上访 4 下列______不是我国教育行政诉讼管辖形式的一种
(A)
A 选择管辖
B 级别管辖
C 移送管辖
D 指定管辖 5 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培训形式的是
(D)A 学徒培训
B 转岗培训
C 适岗培训
D 待岗培训 6 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
(B)
A 与公办教育相比,属于从属地位
B 与公办教育具有平等法律地位 C 公办教育属于行政部门、民办教育属于企业单位
D 目前还不能确定 7 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从_______年开始的(C)A 1961
B 1976
C 1989
D 1995 8 按照我国教育教育申述制度的规定,下列______不是我国教育申述的管辖形式。(B)A 选择管辖
B 级别管辖
C 隶属管辖
D 移送管辖 9 根据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一种
(C)
A 强制国家教育
B 强制基础教育
C 强制国民教育
D 强制免费教育 10 下列哪一个程序属于行政复议程序的一种?
(D)A 复核
B 裁判
C 备案
D 受理
2011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教程>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一个程序形式属于行政复议程序的一种?(A)
A受理
B裁判
C备案
D复核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所有的课程,其他课程都合格,但是毕业前出国工作,在规定期限内无法回校参加答辩。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D)
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毕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颁发结业证书
3、根据义务教育法,下列表述中哪一种准确地定位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B)A国家教育
B国民教育
C惠普教育
D免费教育
4、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
(A)A学徒培训
B下岗培训
C普法培训
D待岗培训
5、按照我国教育申诉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申诉的管辖形式的是(C)A选择管辖
B隶属管辖
C级别管辖
D移送管辖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与公办教育事业的关系是(C)A民办教育事业优先于公办教育事业
B 公办教育事业优先于民办教育事业
C公办教育事业与民办教育事业平等
D缺乏相关的规定
7、下列管辖方式中,属于我国教育行政诉讼管辖形式的是(A)
A地域管辖
B上级管辖
C本级管辖
D特殊管辖
8、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些不属于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类?
(D)
A 开除学籍
B记过
C留校察看
D禁止答辩
9、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C)
A校长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集体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党委负责制
10、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
(A)
A集体上访
B行政诉讼
C教师与学生申诉
D教育行政复议
2012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教育法通论》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下列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在我国没有出现过的是()
A.校长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集体负责制
C.教授委员会制
D.党委负责制 2.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
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教育行政复议
D.劳动调解
3.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的方式作出,并送达
()
A.校长会议
B.所在学院
C.该学生的监护人
D.受处分学生本人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职业教育实施原则的是
()
A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
B.实行产教结合的原则 C.与其他教育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D.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原则
5.按照我国教师法的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人,可以再次申请教师资格的期限是
()A.3年以后可以申请
B.终身不可以申请
C.5年以后可以申请
D.1年以后可以申请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的时间是()A.2002年
B.2000年
C.1996年
D.2006年 7.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特征?()A.强制性
B.义务性
C.全面性
D.公共性 8.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属于可以对学生给予开除学籍处分的情形?
()
A与多个学生谈恋爱,经过批评教育仍然没有收敛,影响恶劣 B多次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经教育不改的 C找人代替自己参加学位英语考试
D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后,将监考老师殴打成重伤
9.下列哪一个程序形式不属于行政复议程序?
()A受理
B.裁判
C.决定
D.审理
10.某高校一名大学生大
一、大二两年成绩优秀,大学三年级时因病退学。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
()A 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毕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颁发结业整数
第二篇:精简版-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教程(2014)
1.依法治教与教育的法治化
依法治教的目的是要实现教育的法治化。教育法治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为达到此目标,教育法治化要求做到:(1)主体合法;(2)内容合法;(3)程序合法;(4)救济有道。教育法治化必然要求进行教育法制建设。教育法制建设(教育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教的必由之路。主要内容包括:(1)教育立法;(2)教育行政执法;(3)教育司法;(4)教育法制监督。
2.教育法的概念:国家拥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总称。3.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宏观,是指教育法体系的基本原则)
(1)依法治教的原则;(2)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人的现代化的原则(3)依法保障教育主体合法权益的原则;(4)公民教育权利平等原则;(5)教育活动应当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原则;(6)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原则;(7)增加教育投入,保障教育经费稳定来源和增长的原则。4.教育法的渊源,是指教育法的形式渊源,即教育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我国教育法的主要渊源:①宪法关于教育的法律规范;②有关教育的法律;③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教育的行政法规和军事法规;④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⑤地方性教育法规;⑥地方性教育规章和教育规范性文件;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教育法的司法解释,我国政府加入的及其与外国政府缔结的有关教育的国际公约和条约。
5.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所构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律部门是法律体系的构成单位。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法律调整的方法。
6.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教育法的结构系统由下列教育法律子部门构成:(1)教育根本法(2)教育基本法(3)教育主体法(4)学前教育法(5)义务教育法(6)中小学教育教学法(7)高等教育法(8)职业教育法(9)民办教育法(10)教育行政法。
7.教育法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关系:教育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教育法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在法律上的反映。另一方面,教育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8.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论述)★★道德与法律一样都属于社会调整体系的范畴,它们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道德与教育法具有密切的关系。(1)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规定的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许多教育法规和规章中都有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专门规定,如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纲要、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守则等道德教育的规章。(2)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贯彻于教育立法之中,是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社会主义道德尤其是社会主义的教育道德对我国教育法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构成了社会主义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3)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得以实现的伦理道德基础。教育法实施的基本途径还是社会主体自觉遵守教育法,这就要进行广泛的社会主义道德,特别是教育伦理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以推动我国教育法的高效实施。(4)教育法的顺利运行和高效实现,对于社会主义道德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法律与道德的差异表现在:调整范围方面;调整方法和手段方面。教育法运行与实施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①教育法的运作与实现本身就包含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得到普及;②教育法的顺利运作和高效实现也意味着贯彻于教育法中的社会主义道德得到贯彻;③教育法运用国家强制力使一些社会主义道德试图解决而无法调整的教育关系得到调整和规范。
9.教育法与政策的关系(论述)★★政策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处理国家事务、公共事务,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路线、方针、规范和措施的统称。教育法与政策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相互替代。教育法与政策的关系主要表现为:(1)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法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对教育法具有指导作用。教育法只有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的精神才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2)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教育政策应当通过教育法的形式法律化和制度化,以保障教育政策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以有利于国家运用现代法律手段保证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3)具体的教育政策应当符合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要求。党和国家的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在教育法规定的原则和规范的范围内,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教育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制定和实施具体的教育政策,教育政策不能与教育法相抵触。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由全国人大于1995
年3月18日通过,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立法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宗旨:①为了发展教育事业;②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义务;(3)教师有③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4)教师有关心、育法》第1条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5)教师负有制止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的行11.《教育法》的基本原则:(1)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原则。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必须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6)教师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道德教育。首先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平的义务。
和社会主义教育,这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还24.教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要进行法制和纪律,人生理想等方面的教育。(2)继(1)教师的权利往往是另一方的义务,反之亦然;(2)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具有相对性特征;(3)教师的权利果相结合的原则。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中与义务具有转换性特征,教师行使权利过度,可能会的现代教育,要正视历史,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带来相应的义务;(4)最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又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3)教育必须符合时发生的,教师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就应承担相应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所有的教育行政管理部的义务。
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以维护国家25.教师资格由四个要素构成:国籍要素、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教育活动必须接受国家和要素、业务要素、学历要素。社会的依法管理和合法监督。(4)教育与宗教相分离26.教师资格的限制和丧失:的原则。宗教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教育领域的学(1)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得在学校这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受到法律限制一非宗教活动场所宣传宗教思想,发展宗教教徒。(5)禁止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6)教育要适应社会主教师资格。(2)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品行不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7)教育以汉语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的原则。
撤销教师资格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12.学校教育制度又称学制,是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门收缴。
接的关系的制度。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27.教师聘任制度包括招聘、续聘、解聘和辞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28.《高等教育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8年813.义务教育制度是国家依法对适龄儿童、少年实施月29日通过,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立法宗旨:的一项教育制度。具有强制性,要求所有适龄儿童、①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为少年必须进入学校,接受规定年限的学校教育;义务了依法治教,规范高等教育活动;③为了加快高等教教育也具有公共性,教育经费由国家承担。(了解)育改革的步伐。《高等教育法》第1条规定:“为了发14.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的从事某项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本法。”
德教育。成人教育是通过业余、脱产或者半脱产的途29.高等教育的性质、方针和任务:
径,对成年人进行教育。(了解)
(1)性质: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性质必然是社会主义15.学业证书制度,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认可的学校及性质的高等教育。首先,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与我国的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社会主义建设密不可分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其他学业证书。学业证书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决定的;其次,我国的教育事业始终是在马克思列宁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在该学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成长和发展校或者该其他教育机构正式注册并完成了相关学业的;再次,我国宪法中明确确立了四项基本原则是我的受教育者颁发的,证明其完成学业情况的凭证。可国社会主义各行各业建设的基本原则,高等教育的一分为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三类。切活动同样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后,高等教育16.学位,是由国家批准或者许可的有学位授予权的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必然要坚持“三个代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颁发给相关人员的一种凭证。学表”的重要思想。(2)方针: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位制度是国家赋予其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对达到一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学位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一定的学位,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并向其颁发相应的学位证书的制度。我国的学位分为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主要体现在:学士、硕士、博士三个等级。学位学科门类:哲学、首先,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次,高等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最后,根本目农学、医学、军事学共11类。
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的学位管理工作主要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负责。(3)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博士、硕士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设。★
17.教育督导制度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予所属教育30.高等学校设立的条件
部门,对所辖地区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1)总体要求:《高等教育法》第24条规定:“设立和指导的制度。(了解)
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18.教育评估制度是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认可的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①高社会组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对学校的办等学校的设立应当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框架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和估量,以保证基内进行,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行高等本办学质量的一项制度。(了解)
学校的设立规划。②高等学校设立应当符合国家利益19.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和社会公共利益。③我国的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的构的。(2)设立条件(实质条件):我国高等学校的设成要件有:①责任主体;②违法行为;③损害结果;立应当满足这样几个方面的条件:①有自己的组织机④因果关系;⑤主观过错。
构和设立章程;②拥有相应数量的合格教师;③拥有20.教师是指履行教育教学责任,承担教书育人、培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④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使命的专业人员。
31.高等学校的法人资格: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21.《教师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3年10月31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日通过,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立法宗旨:为代表人。
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品德修养和业32.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1)招生权(2)专业务修养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制定本设置权(3)教学自主权(4)科研与服务自主权(5)法。立法宗旨主要体现在:(1)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海外交流自主权(6)学校内部人事管理的自主权(7)权益,保障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使教师财产管理自主权。
行业成为社会上受人尊重的职业,是制定教师法的主33.我国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自1989年以来要目的;(2)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主要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实质是集体决策,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优化和提高;(3)促进社会主义个人负责。集体决策的表现形式:高等学校的校长在教育事业的发展。
处理前款规定的有关事项时,应当主持召开校长办公22.教师的权利:(1)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会议或者校务会议进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2)教师享有从事34.高校教师聘任的原则
科学研究、学校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1)高等学校必须是合法设立的学校,受聘教师应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3)教师享有指导学生当具备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师资格和任职的基本条件。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4)(2)订立聘任合同必须遵守平等自愿的原则。(3)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聘任合同的内容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尊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5)教师享有对重合同双方的权利,明确合同双方的义务。(4)订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聘任合同的形式必须合法。
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高等学校教师的除了像有教育法和教师法所规定的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6)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基本权利外,还享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权利: 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
享有必须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权利;参加培训,23.教师的义务:(1)教师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提高业务素质的权利;开展科学研究和叙述交流的权道德,为人师表的义务;(2)教师有贯彻国家的教育
利;接受公正考核的权利。
35.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必须是中国公民;(2)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3)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4)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5)具有相应的教学能力;(6)获得相关部门的认定资格。36.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条规定了高等学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的权利:(1)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2)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3)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4)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5)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出诉讼;(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37.高等学校学生的处分
(1)处分条件:违法、违规、违纪。学校给予的纪律处分,应当与学生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性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相适应。(2)纪律处分的种类: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3)处分的程序:①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②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③对学生作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书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④学校对学生作出的处分决定书应当包括处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及申诉的期限。⑤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⑥学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处分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述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述。⑦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需要改变处分决定的,由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交学校重新研究决定。⑧学生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可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诉。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学生书面申诉30个工作日内,应当对申诉人的问题给予处理并答复。⑨被开除学籍的学生,由学校发给学习证明。学生按规定期限离校,档案、户口退回家庭户籍所在地。⑩对学生的奖励、处分材料,学校应当真实完整地归入学校文书档案和本人档案。38.高等学校颁发学业证书的条件规定:
(1)第31条: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2)第32条: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未达到毕业要求,准予结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结业后是否可以补考、重修或者补作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以及是否颁发毕业证书,由学校规定。对合格后颁发的毕业证书,毕业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3)第33条: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学位授予单位应当颁发学位证书。(4)第34条:学满一年以上退学的学生,学校应当颁发肄业证书。(5)第59条: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39.高等学校违反高等教育法的法律责任:(1)招生方面(2)收费方面(3)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4)财务管理制度的40.高等学校教师违反高等教育法的法律责任:(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行为的法律责任。应当由所在高等学校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2)高等学校教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行为的法律责任。由所在高等学校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由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情节严重的还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直至刑事责任。(3)高等学校教师弄虚作假的行为的法律责任。
41.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的,指国家为实现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通过开办或允许开办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学校和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
42.《职业教育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6年5月15日通过,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立法宗旨:《职业教育法》第1条规定,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表现为:①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加速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实行依法治教,使复杂的职业教育活动走向规范化、有序化;③职业教育立法是为了发展职业教育。立法依据:宪法、劳动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不适用于国家机关实施的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专门培训。
43.建立职业教育体系的原则★:
(1)实施有计划、有重点的教育分流的原则;(2)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原则;(3)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互相沟通、协调发展的原则。44.职业教育的形式: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
45.职业培训是以就业、转业或提高职业能水平为目的的非学历职业教育活动,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学校教育所无法代替的。主要形式:①从业前培训②转业培训③学徒培训④在岗培训⑤转岗培训⑥其他职业性培训。
46.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P148理解)(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在职业教育中,除向劳动者传授职业技术知识外,还应强化劳动者的职业道德教育,要使劳动者培养起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所负的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与价值观。(2)实行产教结合的原则。(简答)实行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性质特点所决定的,也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产教结合原则的含义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与经济部门、产业界、用人单位等建立紧密地联系与协作。★(3)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原则。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和信息化社会所带来的知识结构更新换代的频率加快,使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现实地摆在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面前。职业教育也不例外。
(4)重视农业、科技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必须把办好农业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在政策上适当倾斜,增加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引导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开发;另一方面,学校要鉴定为农业服务的方向,深化教育改革,使教学内容与农民的发家致富紧密结合,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解决农业实际技术问题能力的人才。
46.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基本特征★:强制性,全面性,权利性和公共性。
47.《义务教育法》是国家强制推行义务教育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以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了解)
48.《义务教育法》立法宗旨: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立法依据:宪法和我国现实情况。
49.义务教育法律关系(1)义务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适龄儿童,少年)。
(2)义务教育法律关系内容: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大致看)(3)义务教育法律关系客体:义务教育是义务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50.义务教育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修改:2004年6月7日,由教育部起草的《修订稿》上报国务院,2006年1曰14日由温家宝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修订草案。由原来的18条增至95条,修改的内容包括:
①教育经费,制定相关经费标准,中央和各级政府共同负担经费并落实,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薄弱学校倾斜;②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③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经费投入向农村倾斜,薄弱学校倾斜,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和教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特别到农村任教,促进学校均衡发展;④加强学校管理,保证学校安全,规范学校收费;⑤加强教师培养和管理,提供教师思想道德和教学业务水平,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⑥减少教科书的种类,提高教科书的质量,降低教科书成本,防止利用教科书非法牟利;⑦学校安全被首次写入义务教育法;⑧公共财政体制的议题是义务教育法修改最重要的内容。
51.《民办教育促进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2年12月28日通过,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立法宗旨: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具体内容如下:①推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②实现民办教育的规范有序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③积极推动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指导方针: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立法依据:宪法和教育法。适用范围:《民办教育促进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
52.民办教育的性质:民办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53.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
54.民办教育的基本原则:
(1)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是我国教育法的基本规定,民办教育法作为教育法的下位法,不得与教育法相抵触,否则无效。“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必要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节余中取得合理回报。”★(2)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原则。从原则和指导思想上破除了长期以来的民办与公办不平等的禁锢,而且具体规定了学校、教师、受教育者在哪些具体方面享有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享有同等权利,为基本原则的落实和贯彻提供了保障,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动力,使民办教育举办者、学校、教师、学生消除了顾虑。(3)鼓 励保护原则。(4)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原则。行政诉讼的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第九章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 指定管辖。55.教育侵权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行政诉讼的第三人,是指同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组织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直接或间接剥害关系,而申请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到诉讼中的夺其他主体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使其合法权益受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侵害而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教育侵权行行政诉讼的程序:(1)起诉与受理(2)第一审程序为特征:(1)违法前提的特殊性;(2)违法主体的多(3)第二审程序(4)审判监督的程序(5)执行程样性;(3)违法性质的双重性;(4)救济方式的综合序。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已性。(P222具体表述)经发生法律效率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56.法律救济的基本含义: 的规定,依法再审的程序。再审程序即可由原审法院一是指为权利受到损害的受害者提供法律上的补的院长提请审判委员会决定而启动,也可由人民检察偿,使受损害的权利得到恢复和补救; 院的提起抗诉而引发。二是指通过救济受害者,使被扭曲、破坏了的社 会关系得以矫正和恢复,从而使个别的法律主体仍然可以在恢复正常的法律关系中正当地享有权利。法律救济的特征:事后性;权利性;恢复性与弥补性。57.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即是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受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能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58.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1)事后救济的原则。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教育权法律救济行为均发生于教育实体法所赋予的权利遭到侵害之后。只有侵害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法律救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2)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有权进行法律救济的国家机关要由法律明文规定,不是任何国家机关随心所欲就可以实施教育权的法律救济行为。受害人的权利救济请求也只能向法定的国家机关提起,即只有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才有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权力,才能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3)正当程序原则。法定的国家机关在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59.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构成: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60.教育申诉制度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作出影响其利益的处理决定不服,或者在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法行使申诉权,向法定的国家机关声明不服、申诉理由、请求复查或重新处理的一项法律制度。教育申诉制度的特点:①教育申诉制度由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两部分组成;②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③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诉制度;④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61.申诉书的内容包括:(1)申诉主体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住址等,委托代理的,还应包括指定代理人的有关情况;(2)被申诉主体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性别、职务、住址等;(3)申诉要求,指申诉主体认为被申诉主体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或不服被申诉主体的处理决定,而要求受理机关进行处理的具体要求;(4)申诉理由,指写明被申诉主体侵害其合法权益或不服被申诉主体的处理决定的事实依据、法律依据并陈述相应理由;(5)附项,指写明并附交有关的物证、书证或复印件等。62.教师申诉制度的管辖分为:隶属管辖、地域管辖、选择管辖、移送管辖。此外还有协议管辖和指定管辖。63.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律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即复议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行政复议的特征:(1)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存在和争议是行政复议的前提条件;(2)行政复议以行政相对人为申请人,以行政主体为被申请人;(3)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活动,是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一种活动;(4)行政复议以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为审查内容;(5)行政复议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6)复议机关包括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机关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和组织;(7)行政复议具有不同的法律效果。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1)合法性原则;(2)及时性原则;(3)准确性原则;(4)便民性原则。行政复议的管辖:上级管辖、本级管辖、特殊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行政复议的程序:申请(十五日为限)、受理(复议机关十日内处理)、审理、决定、执行。64.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行政诉讼的特征:①诉讼前提的特殊性;②诉讼被告的恒定性;③诉讼主体的多样性;④程序启动的被动性;⑤审理对象的限定性;⑥举证责任的倒置性。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①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②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③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④不适用调解原则。
第三篇:2010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复习资料
1、依法治教与教育的法治化依法治教的目的是要实现教育的法制化。(1)教育法制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2)教育法制化的要求:A、主体合法。B、内容合法。C、程序合法。D、救济有道。当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遭到不法侵害时,国家能为受害主体提供相应的救济渠道,以惩罚不法者的教育侵权行为,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3)教育法制化的主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进行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C、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⑺教育以汉语言为基本教育语言的原则;⑻扶持和发展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和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原则。
13、结业证书:在高等教育教育阶段,对于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但是有一些课程不及格,没有达到毕业水平的,可以获取结业证书。对于虽然具有正式学籍,但是未完成整个阶段的学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⑹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权利与义务的特点:①教师的权利,往往也就是另一方的义务②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特征③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 转换性特征,教师行驶权利过渡,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义务④教师 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发生的,教师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承 担相应的义务。
22、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资格许研究机构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习成绩等发放相应的学历证书或其他证书
学位是衡量高等教育各层次专门人才的学术水平的等级称号,我国的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
36、高等教育主要分为两大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37、高等教育的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38、高等学校设立基本条件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2)有合格的教师 3)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4)教育行政部门备案。”7)59:“学校对学生作出的处分决定书应当包括处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及申诉的期限。”8)第60条规定:“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9)第61条规定:“学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处分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内容:包括教育立法、教育行政执法、教育司法和教育法制监督等方面。
2、教育法的概念:国家拥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教育法体系的基本原则⑴依法治教的原则;⑵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人的现代化的原则;⑶依法保障教育主体合法权益的原则;⑷公民教育权利平等原则;⑸教育活动应当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原则;⑹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原则;⑺增加教育投入,保障教育经费稳定来源和增长的原则
4、教育法的渊源指教育法的形式渊源,即教育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
5、我国教育法的主要渊源:①宪法关于教育的法律规范。②有关教育的法律。③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教育的行政法规和军事法规。④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⑤地方性教育法规。⑥地方性教育规章和教育规范性文件。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查院有关教育法的司法解释,我国政府加入的及其与外国政府缔结的有关教育的国际公约和条约。
6、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
7、法律部门是法律体系的构成单位。
8、我国的教育法体系A、教育根本法(宪法规定的教育法律规范)、B、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教育主体法、D、义务教育法、E、学前教育法、F、中小学教育法、G、高等教育法、H、职业教育法、I、教育行政法。
9、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道德与法律都是属于社会调整体系的范畴,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① 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 规定的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 ② 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贯 彻于教育立法之中,是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 ③ 社会主义道德 是教育法得以实现的伦理道德基础 ④ 教育法的顺利运行和高 效实现,对于社会主义道德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教育法与政策之间的关系:(1)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我 国教育法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对教育具有指导作用(2)教育法 是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3)具体的教育政策应 当符合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要求。
11、《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12、《教育法》的基本原则:⑴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原则;⑵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⑶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⑷教育和宗教相分离原则;⑸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一方面确保公民有平等受教育的权义,不受侵犯和剥夺,另一方面在义务教育阶段体现为教育机会、条件、效果平等,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体现为入学机会平等、竞争条件均等。⑹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原则;表现为:A、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B、要及时根据社会主义
习任务而中途退学者,只能获得肄业证书。
可制度,包括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14、学位制度:是国家赋予其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对达到一定学
23、教师资格的要求:由四个要素构成,即国籍、思想品德素位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一定的学位,并向其颁发养、业务要素和学历要素。
相应的学位证书的制度。
24、高等学校教师的聘任制度就是高等学校与符合一定条件的15、学位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教师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教师职务所确立的职责、条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11类
件和任期来聘请具有一定条件的教师担任相应的教职的一项
16、教育制度是指由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一国教育活动的各种机制度。
构体系和运行规则的总和。
25、教师资格许可制度1)教师资格要素(1)国籍要素(2)
17、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⑴国家实行学校教育制度;⑵学校道德要素(3)业务要素(4)学历要素
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⑷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2)教师资格认定程序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由国务院或省、育制度;⑷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⑸国家实行学业证书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由其委托的学校认定。申请制度;⑹国家实行学位制度;⑺国家实行扫除文盲教育制度;认定教师资格程序:(1)申请者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2)有关⑻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估制度。
部门依法受理审核(3)颁发证书
18、教育投入的体制:由国家、社会、集体和公民个人分担教
26、教师资格的限制:因具有法律规定的事由而对教师资格取得 育投入责任的体制。教育投入的“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加以限制。剥夺政治权利、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的。教师资格的丧失:已取得教师资格,因规定事由的出现而引 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起教师资格的取消。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品行不良,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各侮辱学生,影响恶劣被撤销教师资格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认定教师资格,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作弊者3年内不得参 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加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
19、法律责任的概念及构成要件: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一是弄虚作假,骗取教师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①资格的;二是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自撤销教师责任主体②违法行为③损害结果④因果关系⑤主观过错。资格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20、《教师法》的立法宗旨: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具有良好品德修养和业务修养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
27、教师聘任制度的特点1)教师聘任关系平等2)聘任关系事业,制定本法。
表现为合同形式3)教师聘任形式多样化,聘任过程实行双向
21、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责任,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 选择和择优机制。
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专业人员。
28、教师聘任制度包括 招聘、续聘、解聘、辞聘 等形式。权利:⑴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29、承担违反教师法民事法律责任的具体方式:停止侵害、排⑵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 除妨碍、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名誉、赔礼道歉、训诫、具结悔过。
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 30、《高等教育法》立法宗旨:《高等教育法》第1条规定:“为权利
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⑷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 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包括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三个方面:①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⑸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 为了依法治教,规范高等教育活动;③为了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 的步伐。
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⑹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
31、我国高等教育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
利。
32、我国高等教育的方针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在高等教育事义务:⑴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业中的直接体现。第5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⑵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 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面全面发展德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⑶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33、我国高等教育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 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34、高等教育学制: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高等教育⑷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 的层次,各类高等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等。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35、高等教育的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⑸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
学生,由所在高等学校或者经批准担任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
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39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利以及相关其他权利1)高等学校的招生权2)专业设置权3)教学自主权4)科研与服务自主权 5)海外交流自主权6)内部人事管理的自主权7)财产管理自主权
40、高等学校设立的条件总体要求《高等教育法》第24条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实质条件《教育法》第26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①有组织机构和章程;②有合格的教师;③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④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41、高等学校的法人资格: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42、高校的内部管理机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43、高等学校的权力:
1、招生权
2、专业设置权
3、教学自主权
4、科研与服务自主权
5、海外交流自主权
6、学校内部人事管理的自主权
7、财产管理自主权
44、高校教师聘任的原则、①高等学校必须是合法设立的学校,受聘教师应当具备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师资格和任职的基本条件。②订立聘任合同必须遵守平等自愿的原则。③聘任合同的内容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尊重合同双方的权利,明确合同双方的义务。④订立聘任合同的形式必须合法。
45、学生的权利(1)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2)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3)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4)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5)对学校给于的处分或处理有异议的,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工侵犯其人身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6)其他权利
46、高等学校学生的处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1)第53条规定:“纪律处分的种类分为:①警告;②严重警告;③记过;④留校察看;⑤开除学籍。”2)第54条规定:“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①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②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③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的;④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⑤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⑥违反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⑦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3)第55条规定:“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4)第56条规定:“学校在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5)第57条规定:“学校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6)第58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书报学校所在地省级
10)第32条规定:“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未达到毕业要求,准予结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结业后是否可以补考、重修或者补作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以及是否颁发毕业证书,由学校规定。对合格后颁发的毕业证书,毕业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11)第33条规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学位授予单位应当颁发学位证书。”12)第34条规定:“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学生,学校应当颁发肄业证书。”
47、开除学籍的条件:(1)违宪,反
四、破坏安定团结、扰乱 社会秩序(2)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3)违法治安管 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4)代考,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 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5)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6)违法学校规定,严重影 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 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7)屡次违法学 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该的。
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其代理人的 陈述和申辩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 议研究决定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
48、高等学校教师违反高等教育法的法律责任:故意不完成教 育教学任务(行政处分或解聘)、高校教师品行不良,侮辱学 生,影响恶劣(解聘、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撤销高校教师资
格)、高等学校教师弄虚作假的行为(行政处分,民事刑事责任)
49、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的,指国家为实现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通过开办或允许开办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学校和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
50、《职业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
51、建立职业教育体系的原则
1)实施有计划、有重点的教育分流的原则 2)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原则 3)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互相沟通、协调发展的原则①各级各类学校、有关机构应当依据开放性原则,相互沟通,具备兼容性。②不同类型的学校应建立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和相互选拔、相互吸纳人才的有效机制,为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③各类学校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可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补充。④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的沟通还体现在教育整体结构的调整方面。各类教育体系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方针策略。
52、职业教育学校有哪些? 《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其他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可以实施同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
53、职业培训是以就业、专业或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为目的的非
学历职业教育活动,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
54、职业培训的形式:《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专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
55、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原则2)实行产教结合原则3)建立终身学习体系 4)重视农业、科技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
56、义务教育的概念国家用法律形式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特征:强制性,全面性,权利性和公共性。
57、《义务教育法》立法宗旨: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立法依据:宪法和我国现实情况。
58、义务教育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修改:2004年6月7日,由教育部起草的《修订稿》上报国务院,2006年1曰14日由温家宝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修订草案。由原来的18条增至95条,修改的内容包括:①教育经费,制定相关经费标准,中央和各级政府共同负担经费并落实,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薄弱学校倾斜;②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③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经费投入向农村倾斜,薄弱学校倾斜,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和教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特别到农村任教,促进学校均衡发展;④加强学校管理,保证学校安全,规范学校收费;⑤加强教师培养和管理,提供教师思想道德和教学业务水平,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⑥减少教科书的种类,提高教科书的质量,降低教科书成本,防止利用教科书非法牟利;⑦学校安全被首次写入义务教育法;⑧公共财政体制的议题是义务教育法修改最重要的内容。
59、民办教育法立法宗旨: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民办教育的性质:民办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60、民办教育的基本原则:①公益性原则。(重点)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是我国教育法的基本规定,民办教育法作为教育法的下位法,不得与教育法相抵触,否则无效。“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必要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节余中取得合理回报。”②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原则。③鼓励保护原则。④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原则。
民办学校举办者有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权利和依据协议获得合理回报的权利。
61、教育侵权行为概念是指行政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直接或间接剥夺其他主体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使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
62、法律救济的概念一是指为权利受到损害的受害者提供法律上的补偿,使受损害的权利得到恢复和补救;二是指通过救济受害者,使被扭曲、破坏了的社会关系得以矫正和恢复,从而使个别的法律主体仍然可以在恢复正常的法律关系中正当地享有权利。特征:事后性;权利性;恢复性与弥补性。
63、教育权法律救济: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受到
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能正管辖。程序:起诉与受理、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督的程序、执行程序监督程序又称为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64、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①事后救济的原则。该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教育权法律救济行为均发生于教育实体法定,依法再审的程序。第三人:是指同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所赋予的权利遭到侵害之后。换言之,只有侵害教育权益的不利害关系,而申请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到诉讼中的公民、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法律救法人和其他组织。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②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有权进行法律救济的国家机关要由法律明文规定,不是任何国家机关随心所欲就可以实施教育权的法律救济行为。③正当程序原则。法定的国家机关在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65、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主要是由以下各项制度构成的: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我国的法律救济方法主要是两种:行政救济和民事救济 66、教育申诉制度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影响其利益的处理决定不服,或者在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法行使申诉权,向法定的国家机关声明不服、申诉理由、请求复查或重新处理的一项法律制度。特点:1,由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两部分组成;2,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3,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诉制度;4,是一项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范围:(1)教师认为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教师法规定的合法权益(2)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3)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度的有关部门侵犯其根据教师法享有的合法权益的 67、申诉的管辖:隶属管辖、地域管辖、选择管辖、移送管辖。68、申诉书的内容:(1)申诉主体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等基本情况、委托代理的还要包括指定代理人的有关情况(2)被申诉主体的基本情况(3)申诉要求,指申诉主题认为被申诉主体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或不服被申诉主体的处理决定(4)申诉理由(5)附项 69、行政复议的概念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律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即复议机关)对原具体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特征:(1)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存在和争议是行政复议的前提条件(2)行政复议以行政相对人为申请人,以行政主体为被申请人(3)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活动(4)行政复议以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为审查内容(5)行政复议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6)复议机关包括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和组织(7)行政复议依法具有不同的法律效果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准确性原则;便民性原则。管辖:上级管辖;本级管辖;特殊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70、行政复议程序:申请;受理;审理;决定;执行 71、行政诉讼的概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特点:1,诉讼前提的特殊性;2,诉讼被告的恒定性;3,诉讼主体的多元性;4,程序启动的被动性;5,审理对象的限制性;6,举证责任的倒置性。基本原则:①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②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③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④不适用调解原则。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指定
第四篇:2018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理学》(选择题及答案)
1.绪论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
A、《学记》 B、《论语》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标准答案:A
2.个性心理特征不包括()。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情感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心理动力 B、心理过程 C、心理状态 D、心理特征 标准答案:A,B,C,D 2-1认识认知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对大学生感知觉特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自我中心意识到达顶峰 B、感知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C、感知的精确性趋于完善 D、逻辑性直觉水平不断提高 标准答案:A
2.()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答案:D
3.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是()。(33.34分)
A、可逆性 B、灵活性 C、补偿性 D、发散性 标准答案:A 2-2我的黄金时代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大学生人际交往风格的不同,主要体现不包括的是()A、价值观不同 B、心理需求不同 C、情绪稳定性不同 D、生活习惯和修养不同 标准答案:C
2.下列不属于大学生交往目的单纯的因素是()A、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相对比较简单 B、思想单纯
C、大学生之间无地位高低之别 D、大学生的交往意识较差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大学生在人际方面的主要特点有()。
A、交往动机的迫切性 B、交往内容的多样性 C、交往目的的单纯性 D、交往心理的差异性 标准答案:A,B,C,D 2-3大学生活的一天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标准答案:D
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把个体认知的发展区分为四个阶段,其中2~7岁是()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标准答案:B
3.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对于具体运算阶段描述正确的是()。A、没有守恒概念 B、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C、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 D、理解原则和规则,并尝试改变 标准答案:C
3-1一个越来越响亮的称谓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张老师每次跟别人说起自己的职业,都会充满自豪感。这说明张老师处于()。A、教师角色认知阶段 B、教师角色认同阶段 C、教师角色信念阶段 D、教师角色内化阶段 标准答案:C
2.()是高校教师的立身之本。
A、崇高的职业道德 B、渊博的专业知识 C、先进的教育理念 D、特色的教学能力 标准答案:B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扮演的主要角色包括()。
A、知识的传授者 B、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 C、知识学习的促进者 D、学生问题解决的顾问 标准答案:B,C,D 3-2你的威信从哪来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对于教师威信描述正确的是()。
A、威信的形成是一个心理过程 B、威信是教师角色决定的 C、威信使学生敬而远之 D、威信等同于权威 标准答案:A
2.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条件不包括()
A、高尚的思想 B、学生家长、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和态度 C、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导向 D、教师的社会地位 标准答案:A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树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有()。
A、教师的社会地位 B、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认可 C、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导向和价值取向 D、教师自身人格特征 标准答案:A,B,C,D 3-3教师的成长之路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富勒和布朗(Fuller& rown)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不包括()。
A、关注学科 B、关注生存 C、关注情境 D、关注学生 标准答案:A
2.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能力的自我评价与判断称为()。A、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B、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C、教师的自我强化能力 D、教师的自我校正能力 标准答案:A
3.()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A、教学反思 B、教学监控 C、教学计划 D、教学设计 标准答案:A 4-1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提倡用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等方法。A、社会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C、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标准答案:C
2.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标准答案:B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根据学习内容不同,学习可分为()。
A、知识学习B、技能学习C、机器学习D、社会规范学习标准答案:A,B,D 4-2专业知识学习的理解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我们把文学作品的各个场景联和成完整的场面,属于思维过程的()。A、综合 B、比较 C、分类 D、概括 标准答案: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通过分析和综合,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 B、只有过过抽象和概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
C、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把他们区分为不同类别的思维过程 D、分类是比较的基础 标准答案:B 3.学生把“会飞”作为所有鸟的本质特征,是()因素造成的。
A、正例错误 B、反例错误 C、比较错误 D、变式错误 标准答案:D
4.()是把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区分开来的过程。
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概括 标准答案:C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5.促进知识的理解的途径有哪些()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抽象与概括 D、学习与记忆 标准答案:A,B,C 4-3专业知识的巩固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1.学习一篇课文,开头结尾容易记住,中间部分容易忘记,是因为()。A、经验干扰理论 B、痕迹衰退理论 C、同化理论 D、动机理论 标准答案:A
2.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 B、冯特 C、艾宾浩斯 D、弗洛伊德 标准答案:C 3.“舌尖现象”可以用来证明()。
A、同化理论 B、提取失败理论 C、经验干扰理论 D、痕迹衰退理论 标准答案:B 4-4 一心多用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下列不属于操作技能的是()(30分)
A、走路 B、骑自行车 C、游泳 D、原阅读 标准答案:D
2.在专业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常常会出现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的()现象。(30分)
A、倒退 B、高原期 C、停滞期 D、缓慢进步 标准答案:B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复杂操作技能的形成主要经历()阶段(40分)
A、认知阶段 B、操作分解阶段 C、操作联系阶段 D、自动化阶段 标准答案:A,B,C,D 5-1 学习迁移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标准答案:C
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负迁移 D、纵向迁移 标准答案:C
3.“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纵向迁移 B、侧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学会学习标准答案:B 5-2学习策略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是()。A、精细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组织策略 标准答案:D
2.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标准答案:B
3.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标准答案:C 6-1道德与品德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只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标准答案:B
2.不属于道德认识的形成的是()(A、道德概念的掌握 B、道德评价的发展 C、道德情感的升华 D、道德信念的确立 标准答案:C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标准答案:A,B,C,D 6-2有德青年养成记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1.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标准答案:A
2.在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阶段。
A、依从 B、认同 C、同化 D、内化 标准答案:B
3.道德判断水平的高低对道德行为的选择有重要制约作用,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必须加强()的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知识 标准答案:A 6-3说服教育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沟通-对话式说服教育是()(30分)
A、俯首听命式的接纳 B、居高临下的教诲
C、长者的权威 D、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标准答案:D
2.突出“知”来开展说服教育的是()
A、指导-内省式 B、过程-体验式 C、践履-训练式 D、榜样示范式
标准答案:A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影响说服教育效果的心理因素有()
A、教师 B、学生 C、说服内容 D、说服路径
标准答案:A,B,C,D 7-1逃课为哪般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利用()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A、直接发生途径 B、直接转化途径 C、间接发生途径 D、间接转化途径 标准答案:A
2.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标准答案:C
3.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标准答案:A 7-2合理的归因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根据维纳的三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标准答案:A
2.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A、王老师对张华的数学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B、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C、老师表扬爱劳动的学生 D、王佳每天独自听音乐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归因训练的方式包括()
A、集体归因训练 B、个别归因训练 C、自我归因 D、他人归因 标准答案:A,B 7-3你的选择是什么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下列不属于成就目标形成的个人因素的是()
A、能力观 B、年龄 C、情境 D、性别 标准答案:C
2.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
A、认识动机 B、赞许动机 C、成就动机 D、交往动机 标准答案:C
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标准答案:D 8-1 问题解决 1.绪论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
A、《学记》 B、《论语》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标准答案:A
2.个性心理特征不包括()。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情感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心理动力 B、心理过程 C、心理状态 D、心理特征 标准答案:A,B,C,D 2-1认识认知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对大学生感知觉特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自我中心意识到达顶峰 B、感知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C、感知的精确性趋于完善 D、逻辑性直觉水平不断提高 标准答案:A
2.()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答案:D
3.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是()。(33.34分)
A、可逆性 B、灵活性 C、补偿性 D、发散性 标准答案:A 2-2我的黄金时代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大学生人际交往风格的不同,主要体现不包括的是()A、价值观不同 B、心理需求不同 C、情绪稳定性不同 D、生活习惯和修养不同 标准答案:C
2.下列不属于大学生交往目的单纯的因素是()A、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相对比较简单 B、思想单纯
C、大学生之间无地位高低之别 D、大学生的交往意识较差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大学生在人际方面的主要特点有()。
A、交往动机的迫切性 B、交往内容的多样性 C、交往目的的单纯性 D、交往心理的差异性 标准答案:A,B,C,D 2-3大学生活的一天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1.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标准答案:D
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把个体认知的发展区分为四个阶段,其中2~7岁是()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标准答案:B
3.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对于具体运算阶段描述正确的是()。A、没有守恒概念 B、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C、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 D、理解原则和规则,并尝试改变 标准答案:C
3-1一个越来越响亮的称谓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张老师每次跟别人说起自己的职业,都会充满自豪感。这说明张老师处于()。A、教师角色认知阶段 B、教师角色认同阶段 C、教师角色信念阶段 D、教师角色内化阶段 标准答案:C
2.()是高校教师的立身之本。
A、崇高的职业道德 B、渊博的专业知识 C、先进的教育理念 D、特色的教学能力 标准答案:B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扮演的主要角色包括()。
A、知识的传授者 B、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 C、知识学习的促进者 D、学生问题解决的顾问 标准答案:B,C,D 3-2你的威信从哪来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对于教师威信描述正确的是()。
A、威信的形成是一个心理过程 B、威信是教师角色决定的 C、威信使学生敬而远之 D、威信等同于权威 标准答案:A
2.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条件不包括()A、高尚的思想 B、学生家长、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和态度 C、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导向 D、教师的社会地位 标准答案:A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树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有()。
A、教师的社会地位 B、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认可 C、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导向和价值取向 D、教师自身人格特征 标准答案:A,B,C,D 3-3教师的成长之路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富勒和布朗(Fuller& rown)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不包括()。
A、关注学科 B、关注生存 C、关注情境 D、关注学生 标准答案:A
2.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能力的自我评价与判断称为()。A、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B、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C、教师的自我强化能力 D、教师的自我校正能力 标准答案:A
3.()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A、教学反思 B、教学监控 C、教学计划 D、教学设计 标准答案:A 4-1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提倡用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等方法。
A、社会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C、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标准答案:C
2.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标准答案:B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根据学习内容不同,学习可分为()。A、知识学习B、技能学习C、机器学习D、社会规范学习标准答案:A,B,D 4-2专业知识学习的理解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我们把文学作品的各个场景联和成完整的场面,属于思维过程的()。A、综合 B、比较 C、分类 D、概括 标准答案: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通过分析和综合,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 B、只有过过抽象和概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
C、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把他们区分为不同类别的思维过程 D、分类是比较的基础 标准答案:B 3.学生把“会飞”作为所有鸟的本质特征,是()因素造成的。
A、正例错误 B、反例错误 C、比较错误 D、变式错误 标准答案:D
4.()是把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区分开来的过程。
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概括 标准答案:C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5.促进知识的理解的途径有哪些()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抽象与概括 D、学习与记忆 标准答案:A,B,C 4-3专业知识的巩固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学习一篇课文,开头结尾容易记住,中间部分容易忘记,是因为()。A、经验干扰理论 B、痕迹衰退理论 C、同化理论 D、动机理论 标准答案:A
2.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 B、冯特 C、艾宾浩斯 D、弗洛伊德 标准答案:C 3.“舌尖现象”可以用来证明()。A、同化理论 B、提取失败理论 C、经验干扰理论 D、痕迹衰退理论 标准答案:B 4-4 一心多用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下列不属于操作技能的是()(30分)
A、走路 B、骑自行车 C、游泳 D、原阅读 标准答案:D
2.在专业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常常会出现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的()现象。(30分)
A、倒退 B、高原期 C、停滞期 D、缓慢进步 标准答案:B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复杂操作技能的形成主要经历()阶段(40分)
A、认知阶段 B、操作分解阶段 C、操作联系阶段 D、自动化阶段 标准答案:A,B,C,D 5-1 学习迁移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标准答案:C
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负迁移 D、纵向迁移 标准答案:C
3.“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纵向迁移 B、侧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学会学习标准答案:B 5-2学习策略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是()。A、精细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组织策略 标准答案:D
2.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标准答案:B
3.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标准答案:C 6-1道德与品德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只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标准答案:B
2.不属于道德认识的形成的是()(A、道德概念的掌握 B、道德评价的发展 C、道德情感的升华 D、道德信念的确立 标准答案:C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标准答案:A,B,C,D 6-2有德青年养成记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1.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标准答案:A
2.在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阶段。
A、依从 B、认同 C、同化 D、内化 标准答案:B
3.道德判断水平的高低对道德行为的选择有重要制约作用,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必须加强()的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知识 标准答案:A 6-3说服教育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沟通-对话式说服教育是()(30分)
A、俯首听命式的接纳 B、居高临下的教诲
C、长者的权威 D、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标准答案:D
2.突出“知”来开展说服教育的是()
A、指导-内省式 B、过程-体验式 C、践履-训练式 D、榜样示范式
标准答案:A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影响说服教育效果的心理因素有()
A、教师 B、学生 C、说服内容 D、说服路径
标准答案:A,B,C,D 7-1逃课为哪般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利用()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A、直接发生途径 B、直接转化途径 C、间接发生途径 D、间接转化途径 标准答案:A
2.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标准答案:C
3.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标准答案:A 7-2合理的归因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根据维纳的三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标准答案:A
2.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A、王老师对张华的数学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B、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C、老师表扬爱劳动的学生 D、王佳每天独自听音乐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归因训练的方式包括()
A、集体归因训练 B、个别归因训练 C、自我归因 D、他人归因 标准答案:A,B 7-3你的选择是什么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下列不属于成就目标形成的个人因素的是()
A、能力观 B、年龄 C、情境 D、性别 标准答案:C
2.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
A、认识动机 B、赞许动机 C、成就动机 D、交往动机 标准答案:C
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标准答案:D 8-1 问题解决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一个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说明其思维具有()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标准答案:B
2.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
A、有结构问题 B、无结构问题 C、简单问题 D、复杂问题 标准答案:A
3.关于问题的种类,对代数式a²-2ab+b²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A、一般问题 B、有结构问题 C、无结构问题 D、特殊问题 标准答案:B
8-2你相信你的创造潜能吗?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1.发散性思维训练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用途 B、环境 C、结构 D、形态 标准答案:B
2.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创造力培养的最好途径是()A、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B、进行反省认知训练 C、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D、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训练 标准答案:D
3.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A、能力或特性 B、思维程序 C、思维品质 D、智力技能 标准答案:A 9-1 群体心理现象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1.社会化比较理论是()在1954年提出的。
A、达谢尔 B、特里普利特 C、费斯廷格 D、戴尔·卡内基 标准答案:C
2.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集体 D、正式群体 标准答案:C
3.班级里的小集体属于()
A、联合群体 B、正式群体 C、松散群体 D、非正式群体 标准答案:D
9-2 1+1>2 人际关系调适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是指人际关系的存在状态,主要指当前人际关系的现实状况
A、动态结构 B、静态结构 C、情感结构 D、行为结构 标准答案:B
2.《怎样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的作者是()。
A、霍曼斯 B、查尔斯·柯蒂斯 C、安德鲁·卡内基 D、戴尔·卡内基 标准答案:D
3.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存在交互性、社会交换、自我价值保护和()四个基本原则。A、道德控制 B、感情控制 C、情境控制 D、物质控制 标准答案:C
10-1你的情绪从哪里来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1.心理健康标准的5个基本维度不包括()
A、基本心理能力 B、情绪情感稳定 C、良好的学习能力 D、道德水平标准答案:D
2.世界卫生组织(WTO)设立心理卫生部是在()年。
A、1898 B、1909 C、1949 D、1969 标准答案:C
3.()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协调一致的过程。A、情绪稳定 B、意志坚定 C、行为协调 D、心理健康 标准答案:D
10-2 我这是怎么了?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情绪是以()为中介的一种反应形式。
A、刺激 B、体验 C、需要 D、行为 标准答案:C
2.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定义必须包括生理基础、表情行为和主观体验三个方面的特点。
A、扎伊德 B、埃利斯 C、斯金纳 D、罗杰斯 标准答案:A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情绪调节和控制的方法主要有()。
A、身体放松 B、增加运动 C、改变观念 D、学会放弃 标准答案:A,C
10-3在成长中恋爱,在恋爱中成长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下列不属于心理学家斯滕伯格(Sternberg)提出了“爱情三元素”理论的元素的是()A、亲密 B、依恋 C、承诺 D、激情 标准答案:B
2.在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H.Hurlock)把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中,“性的反感期”是指()
A、12-14岁 B、14-16岁 C、17-19岁 D、20岁以后 标准答案:A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关于“爱情三元素”理论,说法错误的是()A、承诺是爱情维系的基础 B、亲密是爱情维系的基础 C、激情是爱情维系的基础
D、恋爱关系中的亲密、承诺、激情越多,三角形则越大,爱也越多 标准答案:B,C 11-1人格发展理论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与罗杰斯的人格发展理论相似的中国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标准答案:B
2.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属于()人格发展理论。
A、特质取向 B、人本主义取向 C、精神分析取向 D、认知—行为取向 标准答案:C
3.关于人格发展理论,下面()属于认知—行为取向理论。
A、荣格 B、卡特尔 C、罗杰斯 D、罗特 标准答案:D 11-2超越自我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是指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稳定的、典型的、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A、气质 B、性格 C、态度 D、风格 标准答案:B
2.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包括()、记忆、想象和思维四个方面特征。(33.33分)A、感知 B、认知 C、态度 D、风格 标准答案:A
3.关于气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质是天生的 B、气质有好坏之分
C、气质听过生活经历的修饰之后就形成了性格 D、胆汁质气质经历旺盛,表里如一 标准答案:B 11-3性格决定命运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是指个体遇到不如意或失败时便自认无能为力改变局面而甘愿失败,对前途失去信心或心灰意懒。
A、自卑 B、焦虑 C、悲观 D、脆弱 标准答案:C
2.大学生摆脱空虚困扰的方式正确的是()。
A、正确认识自我,并接纳自我 B、改善人际关系,并享受支持 C、提升自身修养,并知足常乐 D、掌握基本方法,并持之以恒 标准答案:A
3.()是指可以完成的事情而不及时完成,不由自主地把事情推脱到以后干的一种心理状态。A、抑郁 B、焦虑 C、懒惰 D、拖延 标准答案:D 11-4人格发展和调适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是人格发展的必由之路,健全的人格需要在其中磨砺。(33.33分)A、认知 B、学习C、实践 D、反省 标准答案:C
2.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的方法不正确的是()。(33.33分)A、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 B、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C、通过实践活动认识自己 D、通过大量比较相信自己 标准答案:D
3.“悦纳自己”是指()(33.34分)
A、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一面 B、对自己的犯的错误感到无所谓 C、不允许自己犯错误 D、鼓励自己逃避问题 标准答案:A
第五篇:江苏省岗前培训教育法2013真题
2013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教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教育法》第35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制度。()a,专业技术职务 b,行政职务c,教育职务 d, 专业技术职称
2,我国相关高等教育法律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开除学士学籍应当由——决定。()
a,校学术委员会 b, 校专门受理学生申诉的委员会c,校长会议 d, 上级教育行政管理机关
3,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
a,民办教育优先于公办教育 b, 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c,公办教育优先于民办教育 d, 目前尚无明确规定
4,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查的对象是()a,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b,抽象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c,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d,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5,按照我国相关教育法律的规定,教师资格丧失后,——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a, 3年以内 b, 终身 c, 1年以后 d, 5年以内
6,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
a,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b,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会议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领导集体决策制 d,校长负责制
7,下列哪种不属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体制是()a,严重警告 b, 记过 c,记大过 d, 开除学籍
8,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应当——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升高。()a,高于 b, 不低于 c,不低于或者高于 d,不高于
9,下列哪种要素不是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资格要素()a,国籍要素 b,思想品德要素 c,学位要素 d,业务要素
10,学校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教师,可以给予()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或街拍职务c,撤销教师资格 d,追究民事法律责任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8分。
1、简述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2、贯穿于我国教育法始终的,渗透于教育法全过程的基本准则有哪些?
3、简述法律责任及其构成.4、简述《教师法》规定的教师权利。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2分。
1,试述行政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2,试述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四,案例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某高校隶属于省教育厅,2012年10月该校大学数学教师李某在评职称提交的科研资料 中有一篇论文经人举报涉嫌抄袭。该校职称评审委员会经过调查,发现该篇论文与国外刊物上发表的一篇英文版论文90%相似,该教师只是简单的翻译为中文即以本人名义在国内中文刊物上发表。职称评审委员会发现后将情况报到学校,学校认为王某作为一名教师,在科研还评职称过程中弄虚作假,情节恶劣,最终学校经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将李某解聘。王某不服,认为学校处罚过严。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学校对李某作出了解聘的决定,李某如果不服,可以向哪个部门提出申诉?
2、受理申诉的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多少日内作出处理?
3、如果李某对受理申诉的部门处理还不服,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他有哪几种权利救济方式可以选择?
2013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教育法通论》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C 2B 3C 4A 5D 6A 7C 8B 9D 10B
二、简答题(共4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答案及评分标准:(1)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原则(1分)
(2)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1分)(3)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原则(1分)(4)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1分)(5)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1分)
(6)教育要适应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1分)(7)教育以汉语言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的原则(1分)2.答案及评分标准:(少一个扣2分)(1)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设立章程(2)拥有相应数量的合格的教师
(3)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和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4)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3.答案及评分标准:(少一个扣2分)(1)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原则(2)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的原则(3)鼓励保护原则
4)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原则 4.答案及评分标准:(少一个扣2分)(1)主体合法(2)内容合法(3)程序合法(4)救济有道
三、论述题(共2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1.答案及评分标准:(有要点未论述扣3分)(1)相同点:(8分)
A. 二者产生的根源在于行政纠纷的存在 B. 目的都是为了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对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C.审查对象都是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D.不能主动进行而必须是依申请的行为(2)不同点:(8分)
A. 性质不同:行政活动与司法活动
B. 受理机关不同
C. 适用程序不同:一级复议制与二审终审制
D. 审查范围不同
E. 法律效力的终局性不同
2.答案及评分标准:(有要点未论述扣3分)
(1)宪法关于教育的法律规范;(2)教育基本法与教育单行法;
(3)教育行政法规;(4)地方性教育法规;(5)部门教育规章;(6)政府教育规章;
(7)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等。
四、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20分)1.答案及评分标准:(10分)
(1)教师申诉制度的内涵: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处分决定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5分)(2)教师申诉制度的程序:申请、受理、处理、决定和执行。(5分)2.答案及评分标准:
内容包括申请人的相关信息、被申请人的相关信息、申诉请求、事实和理由、救济主体、日期、附项的内容,缺乏相关事项,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