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长,教师岗位交流工作案例
优化配置师资力量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新乐市XX学区教师校长交流改革工作优秀案例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工作的重要标准,是保障所有少年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概括起来有三层含义:一是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相对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三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不仅仅是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将直接影响某一所学校、某一学生群体的教育效果,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资源配置,既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更是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进一步建立干部教师的合理流动机制,不断均衡协调本学区学校发展,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人民满意教育,根据上级关于教师校长交流改革工作的指示精神,我学区先后对部分教师校长进行了轮岗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举例汇报如下: 1、2015年2月,学区调XXX老师到XXX小学轮岗交流学习,他到校后担任四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教学工作。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他挥汗泼墨,辛勤付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早上班,晚下班,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每天7:30进教室,管理学生的晨间活动,5:10完 成当天的作业批改或班主任工作才下班。无论是学科的教研活动,还是其他学科的听课、学习活动他都会积极主动参加。在活动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积极参加本校老师的公开课的听课评课,抱着学习的态度与执教老师、听课老师一起交流学习。
在当今科研兴教,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新形势下,他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广泛汲取营养,转变教育观念,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质量迅速提高。
课堂中,根据儿童年龄特征,遵循教育原则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及时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把学生“要我学”思想转变为“我要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一遍清教学法”。即适当放慢教学速度,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习题训练保证质量,力求少而精,突出能力培养。
班级管理中,XXX老师注重用规范管理,因材施教,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促使学生形成团结、勤奋、道德的优秀品质。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他大胆创新班主任工作方法。严格训练课堂常规、集会常规、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路队常规等,并设立“卫生星”、“守纪星”、“文明星”、“安全星”、“创新星”等方式激励学生,使每个学生既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呈现“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又具有“个性张扬、百花竞放”的个性特长,同时结合不同的节日,开展了“好习惯伴我行”、“知荣明耻我能行”、“争创书香好班级”等主题班会,并通过小品、儿歌等形式,使学生思想和灵魂得到了一 次次深刻的洗礼,不但再次矫正了他们的不良行为,而且使班级活动开展有序,学生个体特征得到了充分展示,形成了“收放自如,张驰有度”的治班方略,把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学生管理和课改理念下的治学之道有机统一起来,为造就适应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打下了基础,做出了贡献。
XXX老师的工作和表现,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受到了家长的好评,得到学校的肯定,带动了校风班风的好转。在教师轮岗交流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2、2015年9月,学区把XX从回头岗调到XX小学担任校长工作。刚接手时的学校有6个教学班,205人,学生外流严重,外欠也很多,可以说,连日常工作都难以正常开展。常校长到校后,根据学校现状提出了学校的现阶段管理目标:加强管理,提高学校教学水平,以“管理﹒质量”年为契机,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使学校管理朝着精细化、制度化发展,提升学校名气,以留住本村学生,争取不让一个学生外流。
我们常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常校长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年轻校长,交流任职以来,工作上,她雷厉风行,真抓实干,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为了和老师打成一片她将办公桌从校长室搬到了大办公室和全体教师一起办公。这无形中拉近了和老师们的距离,使教师消除了老师和校长之间的隔阂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之间团结了,工作打开了局面,她马上着手制定《XX小学考勤制度》、《XX小学考核制度》、《XX小学教师上课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全体教师会上宣布并且通过。另外她还对班子成员做了细致的分工,使大家明确责任和职责,更有利于今后工作的顺利进行。几年前,XX小学还是一副破旧不堪的模样,围墙门窗老旧,水泥墙面死气沉沉,校园内缺乏生机,大门口年久失修,教室内墙皮斑驳、污浊。为了让全体师生能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常校长利用各个假期制定装修计划并全力实施。2016年的十一假期间,将教室更换铝合金门窗,整改线路,安装空调,使全体师生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2017年的暑假进行室内粉刷装修,翻修大门口,进行校园外部粉刷及喷绘。教室里安装多媒体设备,校园每个角落安装监控设备。另外常校长还带领教职工牺牲掉全部节假日,对学校的少科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各功能室整理一新。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不凝聚了全体教职工的人心,使学校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师生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为学校管理者,既要从大处着眼,高屋建瓴,统筹规划好整体工作,同时又要俯下身子,从细致入微着手,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有效的检查、制度的落实等工作,从“管”、“理”两个层面开展工作。为了抓好教学工作, 常校长坚持在一线岗位任教,担任两个班的英语课程,在每学期学校开展“四课”活动(即随堂课、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极大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学校的教学成绩突飞猛进,期末总教学成绩也由学区第20名提升至第九名。她本人也在年终测评中获得第一名和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学校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认可。以前外借的学生大都回到了本校就读,学生人数大增。
在常校长来XX小学交流任职前,因孩子的年龄特点,学校经常性的发生一些小事故、小摩擦,校园卫生的保持也不太长久。就这一问题,常校长召开全体教师会议,集思广益,最后制定了学生值周制度,在高年级学 生中选调一批优秀学生轮流值周,学校每到开门、课间、统一集会、做操时,每到上午或下午的放学时,值周学生均坚守在校园各个方位,监督着全校学生的行为习惯,杜绝了很多安全隐患,校园内外都是井然有序,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村民和家长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奖励优秀道德行为 打破传统德育工作中以“禁止”、“防堵”、“限制”为主的方法,通过正面鼓励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解放个性。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所表现的优秀道德行为公布在学校和各班的宣传栏上,并以优秀积分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给不同档次得分的同学以不同的奖励: 10分可当一次出(护)旗手,20分可参与大中队干部竞选,25分可参与“希望之星”评选。这样,通过正面鼓励的形式宣扬了优秀道德行为,帮助学生找到了身边鲜活的学习榜样,让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闪光之处得到肯定,让抽象的德育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激励他们不断追求进步,崇尚真、善、美。目前,我校的“优秀道德行为公示栏”已成为每位学生跨入校园首先关注的焦点。
“校长是一校之魂”。一位校长的品德、学识、才能,对办好一所学校的关系极大。一个没有任何责任心的校长是根本不可能办好一所好学校的。在工作中,我们不仅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师生,而且还必须用自己的智慧、才能去指导教育实践,真正成为师生之友、师生之师。
校长教师交流,对教育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是一种先进教育思想,先进教学方法的交流,是先进教研方式的有机结合,这种交流使双方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对于教育事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学区通过校长和教师的交流使薄弱学校受益匪浅。今后我们将进一 步加大岗位交流,为更多的学校创造更大的发展机遇。
第二篇: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安排
要求:
1、各单位要按照交流计划,认真组织实施,要召开全体教师会,宣传发动、将文件传达到每位教师,鼓励教师交流、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实行个人申请与组织安排相结合,个人成长与教育均衡相统一,促进教师交流与保持队伍稳定相协调。
2、己交流人员,填写校长教师交流支教申请表一式两份,由借出单位负责;
今年分配的交流计划,各单位要保证人数,确定的人选要填写校长教师交流支教申请表,一式两份,于9月1日前交局人事股。
第三篇: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
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
为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提高校长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向正规、科学、深入的方向发展,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完善支教教师管理内容。
1、在教学方面,支教教师应承担和完成受援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全职支教教师要担任受援学校一个教师工作量,顶岗教学。要模范履行教学“五认真”,做到认真备课、认真改作、认真上课、认真辅导、认真考核。要自觉开展提质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受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在教科研方面,支教教师要积极组织和参与教科研活动,全职支教教师每学期至少上校级以上公开课一次,听课15节,并在全校或更大范围公开评课一次;一学年至少在支教学校或更大范围作一次教育教学讲座,有一篇论文在县级或以上学校发表、交流或获奖。在教学和教科研方面要保证或超额完成教育部门规定的任务。
3、在师德方面,支教教师要认真遵守受援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受援学校的工作安排,敬业奉献,热爱学生,努力发扬教师吃苦耐劳精神,在思想作风和言语行为方面严格要求自已,处处为受援学校的广大师生作出榜样。
4、在特殊成绩方面,支教教师在完成规定任务的同时力求在竞赛、辅导以及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支援活动等方面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在有限的支教时间内为发展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开展教育管理方面的交流和沟通工作,提高学校教育管理水平。一是要开展中层干部顶岗交流。城乡结对学校要定期互派若干中层干部到对方学校顶岗交流,担任相应职务。支教干部要负责为农村学校建立相应岗位工作制度及规程,培养农村学校后备干部;农村学校干部在挂职期间要学习城镇学校先进的管理理念,掌握本岗位的工作制度、规程,以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良好格局。二是领导班子要定期交流。结对学校的领导班子定期要召开工作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和共同发展问题;建立一支由校级分管领导带队的工作队伍,到对方学校进行指导帮助或学习交流;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就双方学校在教育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不完善方面深入探讨,建立多层面、立体化交流平台,共同促进双方各项管理工作上档次、上水平。
三、完善城乡师资交流保障机制,为城乡教师交流保驾护航。交流学校互派校级领导到对方学校参与交流学习,共同探索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共同研究解决学校发展问题,切实提高交流学校管理水平。健全管理考核。制订相应的城乡交流教师考核内容及标准,对交流人员在德、能、勤、绩等方面目标做出明确要求。交流结束后,要将交流人员目标完成情况反馈到原单位进行考核,工作突出的要给予优秀等次,表现较差,不能履行工作职责的,给予不称职等次。交流期间表现合格的干部、教师,在职称评聘、评先树优、干部任用时优先考虑;有突出贡献的给予特殊奖励。落实相关待遇。参加交流的教
师,交流期间的人事、工资等关系建议仍保留在原单位,享受原单位各种福利待遇。注重总结提高。学校要认真总结推广支教工作者的先进经验,对支教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人物给予表彰奖励,并大力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促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四、校长是实施教师交流机制的第一责任人。凡对交流制度不落实、措施不得力、工作不到位、造成不良影响的,将追究学校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篇:岗位设置工作交流
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圆满完成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山西省农科院调研材料2011年11月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需要,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是改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紧迫要求,对于事业单位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不断推进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稳步推进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保障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按照“先入轨,后规范”的原则,我省安排部署了首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统筹安排,严格按照首次岗位设置的相关规定和程序,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结构比例核定、岗位等级认定、聘用合同签订等工作,圆满完成了我院首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现将我院主要开展的工作、做法和经验体会交流如下:
一、制订岗位设置实施意见
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启动后,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省人社厅出台了《甘肃省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管理试行办法》、《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等级认定试行办法》、《甘肃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内部等级岗位任职条件(试行)》、《甘肃-1-
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甘肃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规程》五个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配套文件,形成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1+5”文件框架。在5个配套文件的制订过程中,我院积极主动向主管部门汇报情况,沟通交流,为五个配套文件的制订完善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作为协作单位,直接参与制订完善了《甘肃省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内部等级岗位任职条件(试行)》。为积极推进我院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根据“1+5”文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岗位设置实施意见》,明确了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原则、范围、条件、组织机构、工作程序等。
二、工作进展
一是核定结构比例。2008年7月21日首次岗位认定时,我院高、中、初之间的比例为1.0:1.1:1.1(含双肩挑),高级工以上人员占工勤人员的56%。从以上结构比例可以看出,我院属专业技术型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人员超出了文件规定的比例。
根据我院承担的农业科研工作任务,我院确定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农业实验系列、农业技术系列和畜牧兽医4个为主系列,其它会计、经济、图书编辑等10个为辅系列。主系列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84.9%,辅系列占15.1%。
我院是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主体,高学历、高职称、高层次人才多,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经充分研究分析,多方沟通协调,争取到以专业技术型事业单位全院整体申报方案。实践证明,整体申报较好地解决了结构比例、兼任岗位、统一程序、规范认定、简化管理等问题。2009年4月省人社厅核定我院为专业技术型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为20%、70%和10%。
二是统分结合,完成专业技术内部等级岗位的认定工作。
根据专业技术人员内部岗位等级的任职条件,采取统分结合,评审内部等级岗位。“统”就是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全院统一评审,按业绩成果由评审小组打分,排名确定人选;“分”就是对中级以下人员按单位划定结构比例,既考虑业绩成果,又考虑工作实际,与所属单位衔接全院平衡确定人选。统分相结合的方式,简便、快捷、平稳的确定内部岗位等级,在全省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会议上受到了省人社厅的充分肯定。
三是签订聘用合同,及时兑现岗位工资。分级签订聘用合同,县级领导干部和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与农科院,其它人员与所在单位签订聘用合同。
四是建立管理册,转入正常化。
五是核准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规范化。立足现状,结合我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人才需求状况,三类岗位在结构比例控制的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对专业技术高等级岗位实行动态管理,以此制定了我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报省人社厅核准后实行。
三、主要做法
一是学习文件,领会精神。我院组织全体职工,结合我院实际,系统学习领会国家、行业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和我省“1+5”文件精神。通过学习使广大职工充分了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人员聘用和公开招聘及考核等相关政策规定,提高了对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转变了思想观念,积极支持和参与到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二是摸底调研,夯实基础。我院专门对院属单位人员和岗位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全面了解和掌握院属单位现有人员结构、岗位状况和拟设岗位情况,为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实施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是培训骨干,规范程序。培训主办人员熟悉操作规程,了解方法程序,规范填写表格,收集整理材料。在岗位设置工作开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熟练掌握本阶段的工作内容和程序方法,保证高效、及时地完成好阶段性工作任务。
四是加强领导,组织实施。成立了由院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院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对影响我院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加强对院属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指导。成立了院专业技术内部等级岗位评审小组,根据各系列(专业)内部等级岗位任职条件,评审晋升高一级内部等级岗位的人员。院属各单位相应成立了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和专业技术内部等级岗位推荐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岗位设置工作的实施,明确责任领导和主办人员,做到思想到位、责任落实、任务到人。
四、体会和总结
一是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夯实基础。院人事处是实施岗位
设置管理工作的执行部门,有关人员必须领会和掌握政策规定的精神实质,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交流,成为实施岗位设置工作的指导者和执行者。在些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对全院的编制、人员结构、机构设置、三类岗位等情况摸清底子,为顺利实施岗位设置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健全组织,分级负责,创新机制。我院把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做到思想到位、责任落实、任务到人。制订了我院岗位设置实施意见,保障我院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是联系实际,统分结合,稳步推进。我院紧紧把握单位类型和结构比例核定这个重点,顺利完成了首次岗位设置结构比例的核定,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结构比例核定、等级认定和聘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统分结合的原则,较好地解决了结构比例的矛盾,保证首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圆满完成。
四是规范管理,严格程序,督促落实。严格编制、领导职数管理,规范职称评聘管理,加强对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按规定的程序、方法开展工作。
五是加强联系,互相沟通,解决矛盾。注重研究和分析在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沟通,争取政策方面的支持,确保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顺利有序进行,才能保障职工利益,稳步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完善考核体系,规范考核程序,提高管理水平
根据《甘肃省事业单位考核暂行办法》的规定,结合我院农业科研单位人员结构、职称结构和岗位结构,分层次进行工作人员的考核,科学地考核全院各类人员的德、能、勤、绩的表现。经广泛调研,综合分析,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创新人才考核暂行办法》和《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考核暂行办法》等三个考核办法。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简便易行、易于操作、量化考核的原则,对考核的范围、内容和标准、程序和方法、组织领导、结果使用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我院管理水平。
第五篇: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
为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科学合理的交流轮岗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根据省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保厅《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市教育局等四部门《赣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试行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部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合理配置校长教师资源,全面提高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校长教师水平,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公正,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总体目标
加快建立和完善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不断扩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覆盖面,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校长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和再次配置,推进全区优秀校长教师资源共享,建立健全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校长教师管理制度和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力争用2-3年时间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实现全区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和择校问题的解决,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三、工作原则
1.科学合理。遵循义务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动员社会各方支持,创新教师管理模式,在城乡之间校长教师支教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城乡之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校长教师双向合理流动。
2.公开规范。规范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程序和办法,各校交流轮岗方案经教职工讨论、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公开操作,做到公平公正。对在交流轮岗工作中徇私舞弊、优亲厚友、打击报复的校长给予严肃处理。
3.积极稳妥。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握工作重点和进度,循序渐进。
4.以人为本。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加大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妥善解决教师后顾之忧,引导校长教师积极支持,主动参与交流轮岗。
5.促进发展。保持和发扬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推进义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四、交流轮岗对象和比例
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所有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校长(含副校长和同职级人员,下同)和教师(含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等,下同)原则上均应进行交流轮岗。
1.校长:校长在同一学校、同一岗位任职满10年的,应进行轮岗。同一学校班子成员每次轮岗人数一般不超过班子成员的30%。
2.教师:在同一学校连续任教满10年的专任教师均应交流。各学校每学年交流的人员,一般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20%,其中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各级名师等)、取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并聘任了相应职务的教师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3.不属于交流轮岗对象但符合《章贡区中小学教师内部调整管理办法》(区教字[20xx]14号)规定年限,个人有意愿流动的校长和教师,根据个人申请,经学校和教育局批准后可纳入交流对象。
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学校认定,区教育局批准,可暂不参加交流轮岗:(1)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校长教师;(2)个人身患疾病,经教育部门指定医院诊断不宜交流的;(3)当学年内有妊娠、产假期或哺乳的;(4)妻子(丈夫)或子女长期患病卧床不起或长期住院的;(5)对承担学校重大教科研项目的教师,以及学校其他专任教师较少的特殊岗位的教师,但暂缓交流轮岗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6)其他特殊困难的教师。暂缓交流轮岗的教师一年一认定。
五、交流轮岗对象确定原则
为确保学校每学年交流轮岗的人员达到相应比例,采取个人申报和学校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参加交流轮岗人员。凡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校长教师,可提出交流轮岗意向申请。若个人申报未达到交流轮岗比例,不足的则依次采取以下办法从交流对象中确定: 1.以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时间长短为序,时间长的参加交流轮岗;2.以评为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各级名师等)时间为序,先评的参加交流轮岗;3.以中级以上职称评聘为序,先评审取得资格并先聘任了相应职务的参加交流轮岗。4.以上条件相同者,以年龄为序,距退休年限较短的参加交流轮岗。
若个人申报超出交流轮岗比例,则参照以上办法,从申报对象中确定参加交流轮岗人员。交流轮岗人员初步人选确定后,学校应将推荐结果告知相关人员并进行公示。
六、交流轮岗方式
结合我区学校实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式,以分片交流为主,推动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交流、中心小学与村小、教学点之间交流,逐步实现城乡双向交流,最终达到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一)分片结对。
全区共划分为5个片区(其中,小学4个片区,初中为一个片区): 1.厚德路小学、大二小、中山路小学、水东镇小学为一个片区。
2.大一小、滨江一小、西津路小学、嵯峨寺小学、水西镇小学为一个片区。3.红旗二小、天竺山小学、白云小学、水南中心小学、沙石镇小学为一个片区。4.文清路小学、滨江二小、铁路小学、沙河镇小学为一个片区。
5.赣二中、赣七中、赣九中、章贡中学、水西中学、沙石中学、沙河中学为一个片区。(二)交流方式。
1.城区小学校际交流。以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交流为主。采取片区内学校间符合条件的教师个人申报、学校推荐、组织调配的方式确定。
2.城乡小学校际交流。主要采取分片结对、建立联盟学校等方式进行交流,逐步形成片区内交流、联盟学校间人员互派的长效机制。片区内学校间符合条件的教师个人申报、学校推荐、组织调配的方式确定。
3.镇内小学校际交流。镇内有多所学校的,以中心小学和离镇政府所在地较近的小学与偏远学校和薄弱学校及教学点之间交流。符合条件的教师个人申报、学校推荐、组织调配的方式确定。
4.初中学校校际交流。以优质和薄弱学校之间、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交流为主。符合条件的教师个人申报、学校推荐、组织调配的方式确定。
因教育教学特殊原因和实际情况需跨片区交流的,需符合《章贡区中小学教师内部调整管理办法》(区教字[20xx]14号)规定年限,在片区交流计划完成情况下,根据个人申请,经学校和教育局批准后纳入交流,去向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七、交流轮岗的管理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时间每三年为一轮。参加交流轮岗的教师三年期满后,原则上回原单位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意愿,可适当申请延长交流任教时间,但延长时间不超过三年。参加交流轮岗的校长根据干部任用规定统筹安排。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到新学校后,人事关系随转,交流轮岗学校具体负责其考勤、考核、绩效考核、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等日常管理和考核。
八、实施步骤
1.摸底调研。每年6月前,区教育局根据交流轮岗条件,对学校人员缺编、学科需求、班子建设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各学校要充分掌握交流轮岗人员基本情况,认真统计填报《章贡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摸底调查表》和《章贡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摸底花名册》(附件2、3),在学校范围内公示并上报区教育局。
2.制定计划。区教育局根据交流轮岗条件以及人员缺编、学科需求、班子建设等情况,于每年7月底前制定校长和各学科专任教师交流轮岗计划,分学科下达交流轮岗指标。
3.个人申报。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校长教师自行申报,并填写《章贡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申请表》(附件1)。
4.学校推荐。学校根据区教育局下达的各学科交流轮岗指标和确定原则,结合本校教师队伍实际和个人申报情况,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提出交流轮岗推荐意见。
5.组织调配。依据资源均衡配置的原则,由区教育局提出交流教师的对象和去向安排意见。校长轮岗按照干部任用的规定,根据工作需要统筹安排。
九、保障机制
1.加大经费保障力度。进一步完善艰苦边远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参与交流轮岗的教师、校长享受相应交流学校的山区教师补贴,按岗发放。区财政局应保障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艰苦边远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补贴等专项资金的按时拨付。
2.建立完善导向机制。把在异地履职优秀的教师的交流经历及工作成绩作为评选特级教师、市级以上模范(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以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优先考虑依据。在乡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含城区学校交流、支教教师),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可优先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或优先聘任高一级专业技术岗位职务。今后,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教师在专业技术岗位职务晋升时近两个聘期必须有至少1年的交流轮岗经历;在评选特级教师、区级及以上名师、名校长时,参评人选须有2所以上学校工作经历,且每所学校工作时间不少于三年,或在农村(薄弱)学校有6年以上工作经历;中小学教师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聘任高一级专业技术岗位职务时,必须有1年以上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新任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应有2所及以上学校的工作经历,或有3年以上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工作经历。
3.大力加强校本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以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交流的教师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科学等紧缺学科业务培训,着力提高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交流教师的业务水平。在省特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省教学能手推荐评选中,以及名师名校长培训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中,优先向城区学校到农村学校交流的骨干教师倾斜,努力提升全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十、部门职责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行“省级指导、市级统筹、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组织、教育、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要按照率先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逐步统一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岗位结构比例、公开招聘、岗位聘任、培养培训、考核评价、工资待遇、退休教师管理和服务。逐步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行“区管校用”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管理制度,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
1.区委组织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积极支持全力推进科级校长交流轮岗工作。
2.区教育局结合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和计划,组织各相关学校贯彻执行,并纳入对学校和校长教师的考核内容。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学校依法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负责教师的使用和日常管理。做好与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以确保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顺利进行。
3.区编办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量内,按照“总量控制、城乡统筹、按需配备、结构优化、动态管理”的原则,进行教职工编制的动态管理。根据学校布点调整情况和学校学生数、班级数等变化情况,合理科学的分配各校实际所需教职工编制数。
4.区财政局按照财政管理体制,及时为城乡交流轮岗教师和农村学校教师拨付相关经费,确保城区到农村交流轮岗教师和农村学校教师远郊津贴发放到位,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5.区人社局负责对学校教师人事管理工作进行宏观指导,根据交流轮岗计划,及时调整中小学校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以适应和满足教师交流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岗位聘用的需要,调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积极性。
十一、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成立由区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区长任组长,区委组织部分管领导、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区编办、区财政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章贡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具体负责全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日常工作。
2.认真组织实施。区教育、编制、人社、财政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有序、有力、有效地推进交流轮岗工作。
3.加强政策宣传。要广泛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优化师资配置的政策,引导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为推进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创设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要大力宣传和总结交流轮岗校长教师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引导他们深入认识交流轮岗的目的和意义,进一步激发校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交流轮岗工作顺利推进。4.加强监督检查。在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中,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肃纪律,切实维护参与交流轮岗校长教师合法权益,维护教师队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