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工作安排通知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工作安排通知
各学院学生会实践部:
xx理工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进入总结与考核阶段,现将近期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材料汇编。各实践部将本学院XX年社会实践活动情况(校级和院级)作出总结,形成材料汇编,具体格式参考《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指南》(以下简称《活动指南》),彩色黑白均可(建议彩印),也可以另附一个光盘(自愿)。
二、活动展板。将本学院社会实践情况汇总,制作一个活动展板(大小尺寸参照春秋大道南侧宣传板,到时候会粘贴在那里),活动展板要展示本学院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风采,包括照片,简介,介绍信等等,可以参考去年优秀的活动展板。
三、实践手册。将本学院的社会实践手册统一收齐,由本学院实践部按本学院所交实践手册数量的8%筛选出优秀的实践手册和作者,将名单(含学号、专业班级等信息)和优秀实践手册交到校学生会办公室(大学生活动中心305),之后由校团委和校学生会实践部按照一定比例选出优秀社会实践报告和作者。
四、新闻汇总。将本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被媒体报道的新闻以及投稿被录用的新闻作出汇总,形成文件1,包括截图和链接,最后分别总计出各媒体名称及数量。另外,照片视频被采纳也作出统计。
五、团队旗子。各实践团队负责人先将队旗清洗干净,然后交给本学院实践部负责人,实践部负责人负责将队旗收齐,缺少队旗者需要制作新队旗,并可能克扣本学院社会实践分数,队旗等我通知大家再交给校会实践部。
六、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之前部分学员已发送,未发送的学院请及时把调研报告发送,并注明优秀调研报告,以便区分。
七、实践基地。各学院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新增的实践基地汇总,形成文件。要求:学院及实践队伍名称、实践基地名称及地点、实践基地对方负责人姓名及联系方式、实践基地类型(科技支农,义务宣讲等),另外,如果去过以前的实践基地,注明哪支团队去过哪个基地。
八、请各学院实践部负责人认真对待,实事求是,按照要求安排工作,如需帮助,及时打我电话或咨询校团委宣传部老师,大家辛苦了,期待你们的成绩!
第二篇:XX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工作通知
XX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工作
通知
各学院:
我校XX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自启动以来,在各学院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下,各实践团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力地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的促进了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提炼成果,发掘亮点,校团委将根据《xx财经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试行)》(校政字〔XX〕19号)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评选表彰活动。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工作安排
1.院级优秀评选
各学院团委将本院暑期社会实践开展的情况进行汇总,召开学院交流会,撰写工作总结报告,内容包括工作部署及推进措施、组织动员方式、活动参与情况、重点活动内容以及活动成效、创新做法等,并填写《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统计表》(见附件1),同时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院内评比工作,评比的内容和标准可参照校团委的评选标准自行确定。各学院评比结果可以作为学生综合测评和评优的参考。
2.校级优秀评选
各学院根据院内评选情况,择优向校团委推报优秀团队、优秀调研报告、先进个人、优秀指导教师、最佳摄影等奖项,校团委将组织专家对各学院报送的材料进行评审,确定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名单。
二、校级暑期社会实践评选表彰的具体要求
(一)优秀团队奖
1.评选标准:
(1)团队配置合理,责任分工明确,注重团队合作,有凝聚力;
(2)社会实践方案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可推广性和创新性;
(3)调研课题具有现实意义,实践取得显著成果;
(4)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受到中央、省市媒体和地方媒体的报道和关注,凡团队新闻稿被中青网三下乡官网、中青在线或团中央学校部等团中央直属新媒体平台采纳的团队优先;
(5)在实践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典型的人物、事件。
2.推荐指标:
各学院按照系统申报团队数量的5%的比例进行推荐(附件10)。
3.提交材料
(1)《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申报表》(见附件2),一式四份。
(2)团队典型个案材料。包括典型的人物、事件、过程以及经验总结,一式四份。
(3)网页新闻链接地址、新闻视频电子版拷贝、新闻网页截图等电子版资料一份。
(4)精品图片。数量:3-5张/队;格式:jpg;大小:1024*768;图片要求:主题鲜明,反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良好精神风貌,并以重命名文件的形式分别做简短的文字说明,电子版即可。
(4)其他支撑材料。
(二)优秀调研报告奖
优秀调研报告奖要求该报告能结合党的理论政策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现对基层群众的真情实感,贴近基层实际,突出特色。
1.评选标准:
(1)调研报告要以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为主线,围绕基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系列问题,深入乡村、街道开展调研、服务;
(2)调研报告要结构合理,过程清楚,层次清晰;
(3)调查方法正确,数据丰富可靠,分析方法正确;
(4)调研报告语句通顺,逻辑性强,参考文献准确、全面;
(5)调研报告结论精练明确,专业性强,有现实意义;
(6)调研报告的建议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能够为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7)调研报告要实事求是,如出现内容不实或抄袭等情况将取消评选资格并对作者和所在学院进行通报批评。
2.推荐指标:
各学院按照系统申报团队数量的5%的比例进行推荐(附件10)。
3.提交材料
(1)《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研报告申报表》(见附件3),一式四份。
(2)调研报告,一式四份。调研报告具体格式要求见附件4。
(3)其他支撑材料。
(三)优秀组织奖优秀组织奖颁发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院团委。
1.评选标准:
(1)积极宣传组织发动学院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
(2)学院申报的重点团队认真扎实的完成各项流程,团队成员安全返回学校;
(3)优秀团队数量在全校位居前六名;
(4)学院党政组织对活动的支持和指导力度大;
(5)省、市级以上新闻媒体报道、学校(学院)微博、微信和各团队微博、微信宣传运用情况好,活动具有创新性、活动成果突出等;
(6)各项考核达到通知要求。
2.提交材料
(1)《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申报表》(附件5)以及《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统计表》(见附件1)各一式四份;
(2)其他支撑材料。
(四)先进个人奖
先进个人奖主要颁发给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表现优异的社会实践团队的领队或优秀成员。
1.评选标准:
(1)原则上应为学院推荐的优秀成员或先进团队领队,能够有效组织实践团积极实践和妥善完成实践前后相关工作。
(2)圆满完成实践任务,对团队工作尽职尽责,对团队做出积极贡献。
(3)在活动中不辞劳累,热心助人,重视集体,积极磨合不同个性队员之间关系,缓和分歧或纠纷。
(4)有意识地带领团队开展专业调研,实现全队能力的提升,效果显著。
(5)实践结束后个人成果上报(包括论文发表,设计方案)受到有关部门重视采纳等。
(6)积极宣传活动过程和成果,参加成果展示交流等相关活动。
2.推荐指标
各学院按照系统申报团队数量的5%的比例进行推荐(附件10)。
3.提交材料
(1)《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申报表》(见附件6),一式四份。
(2)其他支撑材料。
(五)优秀指导教师奖
优秀指导教师奖颁发给随团指导实践活动,表现突出的指导教师。
1.评选标准:
(1)实践中确实带领团队、指导实践活动。
(2)能够及时、妥善处理团队内突发事件。(3)能够协调好与接待单位的关系。
(4)能够深入到实践活动中,与同学同甘共苦。(5)能够有效指导团队开展社会实践,并取得丰硕成果。(6)原则上所带领团队获得优秀或先进团队。(7)对团队整理、展示实践成果进行一定的指导。
2.推荐指标
各学院按照系统申报团队数量的5%的比例进行推荐(附件10)。
3.提交材料
(1)《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申报表》(见附件7),一式四份。
(2)其他支撑材料。
(六)最佳摄影奖
最佳摄影奖颁发给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摄影成果突出的团队。
1.评选标准:
(1)摄影成果应切准调研主题。
(2)摄影画面清晰,带有我校学生参加活动标志(如对带有校名的服装、旗帜、标语、横幅等)。
(3)内容生动感人、积极向上、画面色彩丰富,具有美感且反映我校学子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4)由所在学院集中推荐申报。
2.推荐指标
各学院按照系统申报团队数量的5%的比例进行推荐(附件10)。
3.提交材料
(1)《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最佳摄影奖申报表》(附件9)一式四份。
(2)摄影资料电子版一份。
(九)指导教师工作量的统计
学校对指导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专任教师计算工作量,详情参照《xx财经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试行)》(x政字〔XX〕x号)第二十款。由各学院认真填写汇总表(附件8),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统一报送。
三、其他相关要求
(一)评比时间安排:
XX年9月5前为学院自评阶段,各学院需在9月7日前将经过学院自评的材料汇总交至校团委办公室,校团委将组织专家进行评选。
(二)报送要求:
1.所有申报材料电子版,请打包并以“学院名称+XX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命名后发送至校团委邮箱xx,各类申报材料请按文件夹分类存放,申报文件请按照“学院名-申报类别-团队名称”的格式命名。纸质版材料请按照申报类别分类,送至校团委。
2.附件2要求正反面打印,不得擅自更改格式篇幅、字体大小,未按照格式要求的,将视为放弃参与本次评比。
第三篇:关于2012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通知范文
关于2012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通知
研究生各班级:
根据《西安工程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暂行规定》、校团委《关于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意见》的精神,并结合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情况,现对我校2012年硕士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社会实践内容及目的“以科技创新为主题、以科技服务为中心”,开展培训或科教服务,同企业结合,进行科技创新,解决生产或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到公司去,到工厂去,进行专题研究。参加“三下乡”宣讲团,革命传统教育团,扶贫支教服务团等实践内容。突出研究生特点,发挥研究生特长,展现研究生作用。
二、活动安排及报名方式
活动分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2012年我校社会实践团队名称、参加人数、专业要求等见附件1);二是个人自行联系开展的活动。鼓励所有研究生利用假期结合自己的课题,积极开展调研,收集资料,深入社会、工厂、企业实地考察,把社会实践活动与课题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目的明确,内容充实,卓有实效。
报名方式:凡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团队的同学请在各班班长处报名,各班班长于6月30日下午4:00前将名单报研究生部,研究生部汇总后进行初审,最终确定参加名单。自行联系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必须填写《2012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申报表》(附件2),经导师及党总支审查批准后,上交各班班长处,各班班长于7月13日下午4:00前报研究生部备案。
三、考核办法
研究生社会实践作为研究生教学实践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必修环节,纳入学分管理,希望各位研究生认真对待。在实践中,各研究生做好与思想教育、专业课题、科技服务相结合。社会实践结束后,每位研究生要写出1篇“社会实践专题报告”并提交《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鉴定表》(附件3)。要实事求是,言简意赅,字数限2000以上,即着重于个人感受和思想提高,又要有实际内容。
社会实践专题报告由各学院党总支评阅、考核,并将结果上报研究生部,最终评选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及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并由研究生部及校团委进行表彰奖励(具体安排和要求另行通知)。
研究生部
2012年7月3日
2012年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2012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申报表
附件3
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鉴定表
年月日
注:为总结此次实践经验,请各接收单位对实践学生的表现给予鉴定;在备注栏中对如何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宝贵的建议。
第四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定稿)
各区(县)经信局、教育局、团委,各区(县)电信分公司:
为增强农民信息化知识水平,拓展农村致富渠道,大力推进全省“宽带信息百镇千村工程”和“3g应用辅导千站万员工程”建设,同时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搭建平台,省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省教育厅、团省委和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共同
组织开展全省信息下乡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活动相关事宜和我市组织实施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以“政府搭台,学生受锻炼,农民得实惠,城乡共发展”为宗旨,以“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通过大学生送培训下乡,开展适宜农村的各类信息化应用技术和业务培训,为农村基层培养一批具有信息化意识、信息化应用能力,特别是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村信息化应用标兵,提高广大农户整体信息化应用能力,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增效、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范围
全市各区县共28个乡镇,具体见“信息下乡”及大学生社会实践培训活动安排(附件)。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培训内容。电脑基本技能培训,农村信息化应用培训,3g基础知识及适用应用培训,体验终端的演示等。
(二)参培人员和场地。相关乡镇党政分管信息化负责人、乡镇党政干部和工作人员、卫生院负责人、村支书、村长、大学生村官、农技人员;有信息化需求的乡镇企业主、种养大户、村民。参培人员由各乡镇负责组织,培训场次按照
“信息下乡”及大学生社会实践培训活动安排(见附件)进行。培训场地由各乡镇负责提供,具体的场地需求由区(县)电信分公司各支局向各乡镇衔接协商。
(三)大学生生活安排。大学生分组到各乡镇进行培训授课,由**电信公司和各区(县)电信分公司负责大学生的吃、住、行。各乡镇配合支持电信公司安排相关工作,在解决吃、住、行的同时,做好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不发生意外。
(五)宣传工作。相关部门、乡镇和电信公司要充分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此次“信息下乡”活动,宣传培训工作,营造利于培训、提高农村信息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信息下乡”及大学生社会实践培训活动安排。
第五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
各区(县)经信局、教育局、团委,各区(县)电信分公司:
为增强农民信息化知识水平,拓展农村致富渠道,大力推进全省“宽带信息百镇千村工程”和“3G应用辅导千站万员工程”建设,同时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搭建平台,省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省教育厅、团省委和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共同
组织开展全省信息下乡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活动相关事宜和我市组织实施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以“政府搭台,学生受锻炼,农民得实惠,城乡共发展”为宗旨,以“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通过大学生送培训下乡,开展适宜农村的各类信息化应用技术和业务培训,为农村基层培养一批具有信息化意识、信息化应用能力,特别是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村信息化应用标兵,提高广大农户整体信息化应用能力,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增效、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二、活动时间
我市的活动时间为7月11日—21日。
三、活动范围
全市各区县共28个乡镇,具体见“信息下乡”及大学生社会实践培训活动安排(附件)。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培训内容。电脑基本技能培训,农村信息化应用培训,3G基础知识及适用应用培训,体验终端的演示等。
(二)参培人员和场地。相关乡镇党政分管信息化负责人、乡镇党政干部和工作人员、卫生院负责人、村支书、村长、大学生村官、农技人员;有信息化需求的乡镇企业主、种养大户、村民。参培人员由各乡镇负责组织,培训场次按照 “信息下乡”及大学生社会实践培训活动安排(见附件)进行。培训场地由各乡镇负责提供,具体的场地需求由区(县)电信分公司各支局向各乡镇衔接协商。
(三)大学生生活安排。大学生分组到各乡镇进行培训授课,由**电信公司和各区(县)电信分公司负责大学生的吃、住、行。各乡镇配合支持电信公司安排相关工作,在解决吃、住、行的同时,做好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不发生意外。
(四)组织要求。各区(县)经信局、教育局、团委要做好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切实联系协调乡镇做好相关工作。各乡镇于7月10日前做好参培人员、培训场地的落实,在培训期间做好参培人员组织通知工作,每场次参培人员不少于15人。各乡镇确定1名具体联络人员报各区(县)经信局和区(县)电信分公司,各区(县)经信局于7月9日前将本经信局联络人员名单和本区(县)相关乡镇的具体联络人员名单汇总报送市经信委信息产办公室(联系电话2988927,邮箱jxwxcb@163.com,传真2226606)。各区(县)电信分公司要积极主动与区(县)经信局、教育局、团委和乡镇接洽联系,做好培训具体实施工作。
(五)宣传工作。相关部门、乡镇和电信公司要充分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此次“信息下乡”活动,宣传培训工作,营造利于培训、提高农村信息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信息下乡”及大学生社会实践培训活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