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2 14:0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教育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而作为学校科研的重要阵地——课题研究,它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小学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实际上是要求教师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从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之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

一、从小学数学教师的角度思考课题研究的意义——寻找教育科研的“根基”。

1、课题是什么?

所谓“课题”,就是研究工作,是从研究方向所指示的问题中确立的研究项目,也就是研究中探究的问题。而在课题工作的展开过程中,实质上就是一个以问题为指向,不断进行研究、讨论和问题聚焦的过程。

2、课题研究的意义:

作为小学教师,每天都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繁重的工作中我们拥有鲜活又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提供丰富的土壤,为课题研究掌握了第一手鲜活的资料。如果从不思考、不研究的角度来说,教几十年书将是重复几十遍的事,则是做一个地地道到的“教书匠”。

二、小学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把握课题研究的“法则”。

学校的课题研究不同于科研院所的课题研究。但它也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去做。从形式上说:包括课题申报、课题开题、中期检测、课题结题等。

(一)选题

教育科研是以课题的形式来研究和探讨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一个新颖的、有创造性的、可行性的、好的问题并形成课题,是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正常情况来说,课题研究的周期相对较长,需要2~3年左右,投放的精力比较多,所以选择课题一定要慎重。

1.他人未曾研究过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快,达到特色创新的统一。把教学需要做为第一选择,在学科间寻找交叉点与结合部,围绕热点问题下功夫、做文章。

2.虽然他人已经研究过,但结论不完全或者欠妥当的问题,可以从新的角度进行再研究或在原有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做更深层次的探讨。比如研究的两个课题《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研究》和《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课堂建构》都是建立在原有的课题《“问题解决”教学中小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基础上,我认为在原课题基础上从新的角度进行再研究,建立起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课堂的教学模式,形成我校小学数学问题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体系。

3.注重平时积累,从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从小处着手。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思考与反思。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有的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总是用一种方法,缺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的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会一题多解?”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如果从科研的眼光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再作一些个案分析,就会发现学生单一解决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欲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会提出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课堂上为什么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于是,我们就可以提出一个课题:“小学生数学问题开放性的研究”。其目的是开发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多样性的策略。

4.选择的课题具有可行性。

课题的选择要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也就是对选择的课题有没有条件去做,有没有能力做。有没有条件做,即指学校是否开展课题研究的条件、师资、经费等。有没有能力做。即课题涉及的范围不宜太大、太空,通常情况下,题域越窄,题目越小,越容易把问题讲透彻;题目小一点、格调新一点、讨论透一点。否则题域越宽,例证说不清楚,道理讲不明白,面面具到,点到为止,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有的甚至无法开展下去。

(二)撰写课题申报实验方案。

课题实验的方案的基本框架包括课题名称、问题的提出、研究的依据和研究假设、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步骤、研究保障、成果预测、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经费预算、资料附录等。

1.问题的提出。小学教师之所以做实验研究,是因为发现或者遇到了某个教学上的问题才去做。课题申报要阐明本课题实验方案的背景,产生问题的种种因素,即课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

比如我们的课题提出的背景是:在新的课改的背景下,《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于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开放性课堂教学就应运而生了。而数学问题开放性课堂对变静态封闭式为动态开放性,使学生活动有更广泛的天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个性、体现综合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终身教育的观点看,开放性问题的课堂教育体现着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打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阻隔,同时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主动学习自行获取知识的方法、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课题实验研究的目标

通过教材、学生、教师三个方面阐述,预期使学生达成的目标。如我们基于对提出问题的认识,提出“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研究” 这一研究课题,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条件开放、问题开放或者解题思路开放等方面入手,自主设计内容和形式新颖多样的开放性算术题、应用题、趣味题,训练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答案不唯一等;鼓励学生自行设计更适应他们特点的开放性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使他们的不同潜能逐步得到充分发挥,并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3.课题实验研究的周期及步骤。

“周期”,是指所做课题研究的起止时间。步骤,是指你把课题研究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做哪些工作。一般来说,总是把课题研究的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验阶段、总结阶段。在准备阶段应做的工作主要有方案撰写、实验前学生情况摸底调查、教师的理论学习等;在实验阶段应做的工作主要有行动研究、资料积累、问卷调查、优秀教学设计、典型课例研究、实验课堂展示、实验课的教学反思、优秀论文评比及实验阶段小结等;在总结阶段应做的工作主要有课题效果检测、撰写研究报告、接受专家鉴定、推广研究成果。

4.实验研究成果的形式。

课题研究做完了,以什么形式展示出来。常见的成果形式有:(1)是通过典型课例展示;(2)是实验研究论文;(3)是学生检测成绩;(4)是课题实验研究结题报告;(5)是其它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如我们学校研究的课题《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研究》的预期成果是论文汇编、经验总结、案例分析、典型课例现场汇报、教学反思与教学随笔,实验课教学比武、结题报告等。

5.实验研究的组织结构

包括实验领导小组和实验研究小组,还要明确的分工负责。课题中心组成员尽可能是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而且有时间、有能力保证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并取得较好的成效。同时还要在实验方案中体现实验研究经费的来源和如何保障的问题。

(三)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文献资料法、教育观察法、如问卷调查、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而小学教师比较适合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就是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行动研究法要求教师把研究课题不断转化为一个个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行动。

如:六年级数学教材中常见的问题:六年一班有男生20人,————————,全班有学生多少人?让学生补充不同的条件:【①女生有25人,②比女生多(或少)5人,③是女生的4/5(或80%),④男生与女生的比是4:5,⑤相当于全班的4/9,……】,又如:一项工程,原计划50天完成,实际前10天完成了全工程的1/4,照这样的进度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①从实际50天完成的工作总量与单位“1”相比,1/4÷10×50>1。②从实际完成这项工程所用的时间与原计划所用的时间相比,1÷(1/4÷10)<50。③从实际的工作效率与原计划的工作效率相比,1/4÷10>1/50。】,再如:客车和货车分别从相距360千米的甲乙两城同时开出,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0千米,2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学生在解决行程问题时,既要考虑两车是否同时开出的同时,还要考虑两车行驶的方向问题:【①两车相向而行:360-(80+60)×2=80(千米),②客车在前货车在后同向而行:360+(80-60)×2=400(千米),③货车在前客车在后同向而行:360-(80-60)×2=320(千米),④两车背向而行:360+(80+60)×2=640(千米)。】(见2006.10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以开放性题材为载体,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

案例研究法。一堂课、一个教育活动、一个教育情景、一次师生谈话、一个精彩的教学细节等等都是教师第一手鲜活案例。案例研究是在真实的教育活动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生动的教育故事。我们在撰写教育案例研究时除了描述事实外,更重要透过事实与现象、从教育理论层面的进行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实践。如在公开课活动常见到的现象,课堂上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气氛,许诺如何奖励学生,而当课堂结束后教师与课堂上满脸笑容判若两人,拍着屁股就想溜了,这些都会给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难道不是鲜活的教育案例吗?

(四)课题实验的结题。

课题实验研究完成预定的内容、达到预定的目标后,要进行结题。结题工作既是课题的一个总结,也是对研究成果的一次鉴定。结题报告是实施研究计划,保证课题研究任务完成的工作总结,是课题评价验收的重要文本,要概述本课题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体现本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作法、体会、经验,包括指导思想,研究策略,具体方法,如何推广阶段性成果等。结题时要准备以下材料:结题申请报告、课题立项申报报告、课题立项批复通知、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课题研究终结性结题报告、课题实验研究成果等。

三、由从事教育职业到追求教育事业的升华——彰显教育人生的“灵魂”

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促使一个个教师不断反思并使得思考的点点滴滴能够积淀下来的,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教育科研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把小学教育当作一种职业,只要我们真正的参与课题研究,让教育科研改变我们的行走方式,更要把小学教育变成小学教师的一种事业追求-------从而彰显教育人生的“灵魂”。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上店镇西村小学

潘建伟

各位老师:

今天根据镇中心校的安排,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说实话,课题研究是一个厚重的话题,又是一个稍显枯燥的话题,让我坐在这里给大家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实在有些诚惶诚恐。我只能说说自己的一点经验、感受。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追寻教育科研的“根”。从一个小学数学教师的角度去思考课题研究的意义。

二、把握课题研究的“法”。结合赵老师主持的“合理利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的研究课题,谈一谈学校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三、凸显教育人生的“魂”。如果将我们的教育生涯比作一次旅行的话,我们希望通过教育科研改变一个教师的行走方式。

一、追寻教育科研的“根”。

谈起“教育科研”,我们有必要做一个追寻:什么是“课题”?“课题研究”的价值何在?学校教育,或具体而言之,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有没有必要搞教育科研?不解决这些问题,即使有外力(比如领导的期望、考核的压力、个人事业的需要等)推动我们投身教育科研,但我们的思想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精神就会缺乏一种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就会迷失自己的方向,我们从事课题研究的工作最终将会消散激情,走向死胡同。就我而言,从一个小学数学教师的角度这样理解课题研究:

(1)课题是什么?从文本意义上讲,英语中是task任务、工作,或problem问题、难题;《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重大事项。在教科研工作中,所谓“课题”,就是研究工程,是从研究方向所指示的问题中确立的研究项目。抛开这些字面意义上的束缚,我们不妨从日常话语考察和解读,首先,所谓“课题”,就是研究中探究的问题。而且,课题工作的展开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进行问题聚焦的过程。譬如,我主持的洛阳市课题“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就纠错策略研究”,在研究中发现,内容全面庞杂,无法深入的开展研究,经过课题组的深思熟虑和专家的指点,决定集中全部精力致力于其中一点:于是,课题组又及时的提出了在数学实践活动中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研究,经过课题组的努力,形成了一些培养策略,由此形成的科研论文,获得了河南省教研论文二等奖。从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到培养非智力因素再到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是一个问题不断聚焦的过程。聚焦是一个物理名词,问题聚焦就是不断的将研究重点集中到最有新意、最实际、最有开创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研究才最有价值。

所谓“课题”,就是研究和讨论的话题。再者,所谓“课题”,就是研究性思维的中心概念。我更欣赏的一种解读是:课题就是一个以问题为指向,积聚众人智慧,产生思维火花的研究平台。(2)搞课题的意义何在?一段时期,有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都会觉得,中小学有没有必要搞教科研?隐隐的一丝对小学教师的歧视或者说是我们自己的自卑情结。我的思考是:有必要。理由有两点:有条件。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每天都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因此,我们拥有最鲜活、最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有需要。教师专业化的成长需要课题研究。虽然,我们拥有最鲜活、最宝贵的资源,但璞玉虽好,尚须雕琢。对于一个从不思考、不研究的老师来说,教几十年书只不过将他第一年的做法重复了几十遍,有句话说的很好:“重复的地方没有风景”。充其量他只能做一个地道的“教书匠”。新时代呼唤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同时,从功利的角度讲,快速的成为为骨干教师,参与并最终能独立承担课题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把握课题研究的“法”。

虽然学校教育科研不同于科研院所的课题研究。但它也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去做。从形式上说:包括课题申报、课题开题、中期检测、课题结题。重点的做好以下几步:

(一)确定研究课题。

教育科研是以课题的形式来研究和探讨某方面的具体问题的。于是,课题的确定就成了首要的问题。要确定一个科研课题,首先是要能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可以说,提出一个新颖的、有创造性的、可行性的、好的问题并形成课题,课题研究就已经完成了一半。反之,有的课题看其名称,就知价值不大。而一般来说,我们做课题的周期一般需要1年左右,投放的精力也较多,所以我们选择课题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盲目上马,否则会造成“烂尾楼”工程。那么,怎样恰当的确定课题呢?首先要选择有创新性的课题。创新体现在哪里呢?

1.虽然别人已经研究过,但结论不完全或者欠妥当的问题,从新的角度进行再研究。

比如:发现学习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我们现在经常提及自己的教学中运用了布鲁纳的发现法,其实准确的说是“引导发现法”。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人类全部生活中,人的最大特点是会发现问题。他把学生视为“发现者”,甚至像科学家那样去发现,教师不给任何启发和帮助。这种理念刚引入时,曾在中国“水土不服”,大家表示质疑: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到底要不要教师的引导?要多大的引导?后来,我国教育工作者经过研究,将“发现法”引申为“引导发现法”,主张在必要时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一点“引导”,与布鲁纳的“纯发现法”有些区别。这种观点目前在我国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就是从新的角度进行再研究。

2.平常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天天完成的教学工作和所看到的现象好象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甚至也不愿意多考虑它一下。但是敏锐的思维则往往可以看出其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多是我们可以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比如,推行数学课程改革后,我们在实践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计算教学中究竟是情境创设重要,还是复习旧知重要?在我们的思维里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这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复习旧知是传统教学,创设情境是新理念教学,当然服从创设情境啦。但所谓传统教法的复习旧知并不是一无是处。它对计算方法的迁移类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所谓新理念的创设情境也并非完美,教学中往往过多的注重情境,反而淡化了算理。如何处理好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实现计算教学的效益最大化?再如,要算法多样化还是算法优化?一道进位加,说出了20多种算法,甚至把扳手指的方法也举了出来,这就值得我们深思:是否必要?是不是思维上的一种退化?如何优化?何时优化?这就产生了一个课题:计算教学:基本矛盾与处理策略的研究。

其次要选择有可行性的课题。换句话说,就是对选择的课题你有没有条件去做,有没有能力做。有没有条件做。既包括硬条件,也包括软条件。比如:你选定网络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的课题,如果学校连网络都没有,如何做?这是指硬条件。软条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师资问题,即便你有网络,如果你没有一批具有较高教学业务素质和计算机水平的老师,课题研究也无法深入展开。

有没有能力做。课题涉及的范围不宜太大、太空。如素质教育的策略,这样的课题让教育部去组织,小学数学教师还应“知难而退”。再如有些课题的理论层面要求高。比如我最近思考的一个课题,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困难:我在自己的教学和听课中发现,很多教师对教材的内容特别是新增加的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专业知识背景不够,导致理解肤浅,带来很多教学中的问题。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学生问:人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教师无言以对,似是而非,难以判断。再如教学可能性时,布袋里2个红球,一个白球,已经连续摸出了红球,同学们一致认为下一次一定是白球时,偏偏第7次摸出的还是红球。什么道理?再如图上面向观察者的小布熊的左、右各有几个三角形,问小熊的左边是几个三角形?究竟以观察的人为标准,还是以小熊为标准定左右呢?做这一项工作需要深厚的数学专业学术背景,我想我至少得具备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才能真正通彻的纵观整套教材,理清理论的来龙去脉,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所以,我还是暂时把它搁置了。

(二)课题实验方案的撰写。

当我们选定了准备进行实验研究的课题以后,接下来该做的工作就是实验研究方案的撰写。这也是进行课题申报的一项基础工作,课题申报、评审书可以依据此进行填写。一般较为完整的课题实验研究方案包括八个方面,下面分别结合我主持的的研究课题,介绍具体写法。也使得大家对课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问题的提出。我们之所以做实验研究,是因为发现或者遇到了某个教学上的问题才去做,因此有必要去阐明问题的背景,即产生问题的种种因素。

2.实验研究的假设(或者叫课题界定)。

对“假设”中所特指的内容作“概念界定”,对选题的问题做假想性回答。从理论和操作两个层面阐述小学数学对改善小学生计算教学方式的影响和作用,同时将为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供成功的案例;教师能够具备先进的观念,善于组织、科学使用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时空,开创适合儿童发展的数学课堂。

3.实验研究的基本内容。

先综述再分述。比如我主持课题研究基本内容是这样的:总的三个内容:教材,合理使用;教师,改变教育方式;学生,改善学习方式。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现行课堂教学状态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状况。虽然已经使用新课程教材,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依然不容乐观。(2)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编写意图及教材编排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包括对教材编选素材结构的分析、对学生影响和作用途径的概括、对教材编排给教师落实学习方式转变的启迪影响的梳理等等,(3)依托教材,科学设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包括如何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4.实验研究的目标。

也是先综述再分述。通过教材、学生、教师三个方面阐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目标,具体的不再描述。

5.实验研究的周期及步骤。

所谓“周期”,是指你所做课题研究的起止时间。所谓步骤,是指你把课题研究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做哪些工作。一般来说,总是把课题研究的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验阶段、总结阶段。在准备阶段应做的工作主要有方案撰写、学生实验前测(或叫学生情况摸底调查)、理论学习(或叫师资培训)等;在实验阶段应做的工作主要有行动研究、资料积累、问题调查、课例论文展示等;在总结阶段应做的工作主要有课题效果检测(又叫后测)、撰写研究报告、接受专家鉴定等。

6.实验条件分析。

主要说明主持人、参与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的保证。比如本课题的实验条件这样分析:本课题得到领导重视,主持人为河南省骨干教师,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课题骨干成员都是学校骨干教师,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有时间、有能力保证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并取得较好的成效。实验学校拥有较大规模的阅览室、图书室,并配备先进的电脑教室和教育局域网,为研究人员学习交流、查阅资料创造了条件。

7.实验研究成果的形式。

课题研究做完了,将以什么形式展示出来,也应写入方案。一般来说,常见的成果形式有:一是教学结构(通过典型课例展示),二是实验研究论文(以公开发表或获奖的论文为准,可以搞成论文集、教案集等),三是学生检测成绩,四是课题实验研究报告,五是其它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本课题成果包括教学设计集、案例分析集、教材修订建议、课堂展示、实验报告。

8.实验研究的组织结构。包括实验领导小组和实验研究小组。

当然,如果大型的课题研究,还必须注明实验研究经费的来源和如何保障的问题,这一点也应写进实验方案。

(三)课题实验的操作。即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方法有很多,主要有文献资料法(主要用于理论学习)、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比如问卷调查)、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以单一人对象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大家公认比较适合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这里做重点介绍。所谓“行动研究法”,就是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行动研究法要求教师把研究课题不断转化为一个个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行动。

案例研究法。教育案例是在真实的教育活动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生动的教育故事。一堂课、一个教育活动、一个教育情景、一次师生谈话、一个精彩的教学细节等等都是教育案例。教师在撰写教育案例时除了描述事实外,还要透过事实、现象、材料进行教育理论层面的反思,力图提升自己的教育实践。

(四)课题实验的结题。

课题研究完成预定的内容、达到预定的目标时,就要进行结题。结题既是课题的一个总结,也是对研究成果的一次鉴定。结题时要准备以下材料:1.结题申请报告;2.课题立项申报报告;3.课题立项批复通知;4.课题开题证书(课题研究方案);5.课题中期检测证书(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6.课题研究终结性结题报告;7.附件:(1)课题成果;(2)课题的有关研究材料等。其中结题报告可以分为: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教育经验总结报告。

三、凸显教育人生的“魂”。

如果将我们的教育生涯比作一次旅行的话,我想教育科研足以改变我们的行走方式。而促使一个教师不断反思并使得思考的点点滴滴能够积淀下来的,最有效的一个途径,就是写作。在课题研究中写教育随笔,写教学案例。

最后,我送大家两句话:第一句爱因斯坦说的:“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另一句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之路上来。”与大家共勉,与大家共同进步!谢谢大家!

第三篇:数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步骤

数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步骤

南美九年制学校字晓华

1.界定研究内容。

如对“学困生研究”课题的具体化,可提出这样的内容界定: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要表现;转变学困生的做法等。

2.设计研究方案。

这里最重要的工作有二:

第一,要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学习相关理论。第二,提出自己的研究假设,这是研究方案中最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部分。

3.开展行动研究。

4.总结研究成果。

在上述工作之后,教师应该撰写一份相对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其构成主要包括:

①课题提出的背景;

②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③已有研究成果;

④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

⑤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⑥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

第四篇:小学课题研究

《小语口语测试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岳西县中洲小学

王承节

2009年6月,在岳西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具体指导下,我校承担了县第一片区教研任务《小学语文口语测试》公开课的研讨。研讨会上教育局领导及与会专家和听课老师给予较高的评价,但就如何进行口语测试,又如何利用测试手段发挥评价的功效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四年来,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课题研究的着眼点,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深化教学,有效地推进了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多途径全方位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课题的提出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呈现出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开放的特征,竞争自然产生,交流日益频繁,交际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未来社会成功源于30%的才能加70%的人际协调能力。因此,未来社会特别需要每个人具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实现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实施,我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灵活开放、自由竞争的态势。人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与劳动技术,交流工作经验与研究成果,乃至自由择业、事业竞争、开展多样文化生活等,都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渠道与机会,社会交际活动空前广泛、活跃和频繁起来。因此口头语言这一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就自然地担负起了每个人社会交际的效率甚至成败的重任,而且显得极为重要。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成为每个社会公民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基础教育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此我校全体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自申报 “小语口语模式研究”的课题并开展研究以来,我校“口语交际”以全新的面

貌出现,这也正是顺应了这种时代发展的潮流,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意味着观念的更新,同时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开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探讨口语交际教学的规律和口语测试模式,总结教师在口语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对于突破课堂教学经验层次和传统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促进我校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换句话说,素质教育就是要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育。做到这一点,必须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具体化地表达,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让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交际实践中协同发展。

当前,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导下,围绕《基础教育课程纲要》的要求,广大教师正在大力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课程改革强调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克服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倾向;强调学习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求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对问题允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新课程力图从根本上扭转人们对教学的片面看法,倡导探究性、合作性、开放性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在如火如荼的教改大潮中,“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应该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现实任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教育界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进行文明和谐地交流的素养”,把语文教学中的“听话说话”改为了“口语交际”,并且第一次将“口语交际”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及“综合性学习”地位平等地作为课程目标的五个方面之一。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强

调了语言教育过程中语言交际的功能。这些课改要求在城市学校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很多的城市孩子落落大方,口齿伶俐,善于交际,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滞后,农村家长自身素质、家教水平偏低,农村小学教师为了迎合家长需求,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忽视了素质教育和终生发展。因此,农村与城市相比,在口语交际能力发展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大多孩子在与人交往时表现为腼腆、害羞、不敢表达、语言不畅,不能很好地融入群体,并严重影响了后续的学习,大多孩子在升入小学后开展口语交际实践活动时,往往不能顺利进行。这种差距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申报了“小语口语模式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创设与小学学段口语训练相适应的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想说。

2、各年级开发和创编适合本学段口语训练的教学内容,初步探索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建立较为合理的口语评价体系。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素养和普通话水平。

4、通过研究,总结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实际口语测试模式,寻求最佳的评价方式。

5、全面提升学生的交际水平,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奠基。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关键期理论:

关键期理论是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是不同的。个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某个特定时期对某些能力或知识信息的获得特别敏感,如果接受了适当刺激的影响,就不知不觉地、毫无困难地获得这些能力和知识;如果在这个时

期未能受到适当刺激的影响,那么,他们以后对这些知识或能力的获得就会事倍功半,得花几倍、几十倍的时间与努力,甚至永远失去获得这些能力和知识的可能。即使以后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由于早期没有得到适当的刺激而造成的影响,收益也是甚微的。甚至说,根本就没有效果。关键期理论是早期教育的重要依据,是教育研究的重大突破,它的发现使21世纪人类的学习产生巨大的改变,生物学家劳伦兹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样一个时期,心理学称之为发展的关键期。而小学阶段正是孩子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关键期。

2、现代口语交际理论:

交际语言学家甘柏兹的会话策略理论将交际能力定义为讲话人赖以创造和维持会话合作的一些语言的和交际规范的知识。他认为会话人面临的问题不是仅仅理解一段话语,更重要的是在互动中进行交流。要理解的内容需要从互动中创造出来。说话人能否有效地使对话人卷入会话,保持合作,共同建构有关的话题,都取决于对有关话语策略的掌握。会话推理过程包含着对话语的和对语境线索的一系列连锁性判断,也包含对话语内容与直接环境以及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估量。

所以,口语交际素养的本质就应该是一种对话构建中的能力。它强调双方视界的融合以及对交际方式及其象征意义的同时把握,是个体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生存的元能力。这一定位,在教学的意义上,就是旗帜鲜明地强调了口语交际教学所应该具有的合作性、对话性、探究性和自主性。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理论认为:任何一次成功的口语交际都必须依赖交际双方真诚的交际愿望,也就是交际双方相互理解的愿望。我和你都表达了各自的信息,我和你的进一步信息里必须包含了通过聆听和其他方式得到的信息,也就必然进入了对方的视界。交谈的持续将保持这种视界融合的进程。每个人理解他人的信息都是经过自己的主观改造的,也就是经过了自我视界的整合的。交际过程中,不存在绝对客观的信息。口语交际的推进是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它取决于口语交际双方的共同构建,它是视界融合的结果,也是理解深度的体现。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

(一)研究的内容

本研究将着眼于课题研究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口语交际能力评价摸式的研究;

2、游戏和区域活动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3、一日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4、课堂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5、促进孩子口语发展的环境研究;

6、家校融合互动策略研究;

7、口语交际测试试题的设计开发研究;

8、教师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校本培训研究。

(二)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资料、上网等,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动态,供研究教师学习、借鉴,促进课题的有效开展。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及时掌握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础和存在的问题,寻找教师的教学动态,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索合理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3行动研究法:请专家与实验教师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找出是和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操作方法。

4、个案研究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活动、班级、小组、课案、个案等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典型案例的分析,学会从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活动中寻找共性问题,及时调整、改进工作,更好地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为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实践依据。

5、叙事研究法:侧重研究小学生倾听和表达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够及时捕捉真实的、有价值的事件,撰写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方面的教育故事、教育笔记和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提升,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具有本校学生特色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活动操作模式。

6、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序。

根据县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室有关口语测试文件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我校申报了《小语口语测试模式研究》的课题,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拟定了“机构健全、队伍团结、程序规范、科研创新、经费确保”的工作方针。在课题管理上做到“三个确保”,即:人员确保、课时确保、经费确保。领导班子在课研指导管理上做到“三个一”,即:校长每学期参加1次阶段性总结会,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每月参加1次研讨会,课题主持人每周检查1次科研活动开展情况。

在王校长的具体领导下,我校课题研究小组按照计划,工作有序地开展了“五个一”的研究工作,即:每周一次小组学习(包括:理论学习、技能训练),每月一次经验交流(包括:听课、评课、谈经验、谈心得),每学期一次专题成果汇报活动,每年举行一次专项测试,每学年组织一次经验总结及资料汇总活动。

(二)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每一阶段都定有研究目标和内容,彼此之间呈螺旋上升,层层深入。主要有:

1、准备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2月)

申报课题,制定方案,调查研究。

2、试行阶段(2010年3月——2010年6月)

制定研究计划,文献理论研究,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分析。

3、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2年12月)

总结前期工作,制定新一轮研究计划,制定相关问题的研究策略,形成总结性的材料。

4、总结阶段(2013年2月——2013年6月)

整理资料、归纳课题研究的成果,形成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三)、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1、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王傲然 副组长:吴夏、王承节 执行负责:刘小敏、金洁南

研究成员:王 玲、胡淑娟、储 丽、吴七龄、王玉兰、储秦琴、汪国霞、刘

琼、储晓岚、王佳丽、徐如石、吴传华、王彩云、汪玲芳、王艳琴、吴银琴、范英华、王小燕、储三平

2、课题组成员分工

王傲然:把握课题研究的总方向,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

吴夏、王承节: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申报工作,人员具体分工,协调各项研究工作的进展,定期召开相关工作会议,促进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刘小敏、金洁南:具体负责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实施,管理工作,做好课题研究的资料整理、归类、建档工作。

3、课题研究的保障机制

(1)全员参与研究、分工合理、相互配合;(2)定期交流,共同研讨,及时分析总结(3)县教育科学研究室的监督指导(4)经费保障

(四)具体措施与做法

我校认真贯彻《纲要》的教育理念和语言领域的教学精神,立足乡土资源的日常教学实践研究,从课堂教学、游戏、区域活动、学生一日生活等环节入手,把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培养我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在语言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许多孩子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大多使用方言,语言不规范,平时缺少语言交流和锻炼的机会,容易怕生,不善于、不敢于在众人面前表达等。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想说、敢说,只有有了说话的欲望,孩子才会忘记害怕,勇敢地表达,有了表达和交流,孩子之间、孩子与成人之间才会有沟通,语言能力也随之在这各自然的状态下得到发展,如何让学生想说、敢说呢?我们觉得“环境”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能激发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为此,我们是这样创设环境的:

1、努力创设宽松、平等、自由的语言氛围

良好的教育氛围是调动学生学习语言内部动因的必要条件,它表现为师生关系的平等、融洽以及对学生的尊重和接纳。对孩子多一点沟通,多一些关爱,多一份理解,做孩子的“朋友”。心理上的沟通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带着一颗童心走进孩子的心灵,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活泼而可爱的,跟他们在一起会有说不完的话。在和学生交流时,不仅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听,教师也应如此。从教师的态度中,孩子会感受到教师的爱和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勇气、自信,并增强对老师的信任,从而建立起师生间有效的言语交流,消除学生的恐惧和紧张情绪,只有在温暖、安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没有压力,没有约束,心情舒畅,也才能大胆表达。

2、赏识和鼓励孩子,激发说话兴趣

赏识是教育的一种艺术,而表扬是赏识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激励手段,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都希望获得成功,成年人喜欢得到表扬和鼓励,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孩子更是如此,他们希望得到教师、家长和他人的认可,赞许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对他们的进步和发展十分重要。作为教师,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并及时鼓励,如表扬孩子“你真棒!”“太了不起啦!”等等,孩子听了会非常开心,在赏识的阳光下,他们会更加主动积极地表现自己,因为在这种环境之下,他们“太想说啦”!

3、创设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区,促进同学间交往

(1)各班根据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在学生区域游戏中提供丰富的材料,及时变换材料投放的形式,激活孩子交流的兴趣。

如:提供各种语言图书、动物图片、头饰、手工制作等,并把适当的语言教学内容展示在语言活动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提供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书、卡片,因为是学生熟悉的内容,自由活动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自然而然地三五成群地“光顾”那里,有时还会戴起头饰,表演一下熟悉的故事,这种纯真的游戏,不仅让孩子享受了成功的喜悦,而且还促进了学生同伴间的交往,而语言能力就在这些交往中得到了提高。

(2)利用校园的墙壁和空间,让墙壁和空间会“说话”。如:楼梯扶手旁、过道处等有色彩优美的图片、“我是小导游”、“作客”等主题内容,并结合各年级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及时更换主题。各班级充分利用墙壁、走廊、空间,创设支持性的语言环境,每月定期更换主题。提供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书、卡片,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在语言区中进行游戏。

4、将口语交际渗透于学生每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学生上下楼梯时练习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进餐时报菜名;散步时讲述自己看到的景色;小小电视台 “幼儿故事大王表演”、“你问我答”、“互相讲一讲最好玩的事”;游戏活动中让孩子担当“小记者”,对亲朋好友、身边的事情进行采访报道,提高孩子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这种环境的渗透,让语言交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表达无拘无束,体验了语言交流的乐趣,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口语能力获得了发展。

第二、努力拓展口语交际内容,致力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1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说话的内容相对也较少。除了在学校,其余时间就在家中,家长是孩子最亲的人,因此,我们通过家长学校,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要求家长平时要多和孩子交流,耐心倾听孩子的讲述,如果发现孩子有不愿意说的,家长应给予鼓励,让孩子多说。在家庭中,要求家长要有意识地安排好孩子每天的生活内容,让孩子有事可做,过得充实、愉快,多带孩子走出家庭,到公园、商场以及外出散步、走亲访友等,扩大孩子眼界,丰富孩子的说话内容。当孩子生活经验丰富了,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有同别人交流的这种感觉,而这种想跟别人交流的愿望和热情正是孩子学习口语交际的重要动力。

另外,我们还要求家长每周和孩子一起讲一个故事,每月看一本图书,进行亲子阅读活动,让孩子看看、说说,进行故事大王评选活动,让孩子乐说、敢说、大胆说。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孩子开心、兴奋,更想表现自己,同时又提高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因此,在近几年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讲故事比赛中代表我校参赛的选手总能顺利的捧回一、二等奖的奖牌。我们也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对其他同学进行鼓励和兴趣培养。

2、开设口语交际课,将口语交际课纳入课程计划,每班每周开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通过谈话、讲述、创设情境、故事表演等形式,选择适宜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的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且富有童趣的孩子喜爱的文学作品和童话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多提问、多讨论、多表达、多交流,丰富他们的词汇,增强学生的语感,把文学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形成准确、熟练、流畅、完整的说话习惯,帮助每一位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随便插话,使用礼貌用语等。对不同能力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给每一层次的学生定好发展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3、补充1

4、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特别是一,二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同样离不开游戏。因此,我们努力为他们营造宽松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和半成品支持学生的游戏,在游戏的准备活动中,通过引导他们观察、体验、交流、讨论、动手搜集、制作、布置环境等,为学生创设与同伴、父母、老师多交往的机会,如询问、学习、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以清晰的普通话作游戏指导,为学生起示范作用,学生在游戏的过

程中学习交往的技能及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如:娃娃家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邻居之间的关系,怎样去作客等,引导学生学习友好的交际方式。在游戏评价时,尽量让学生自主讨论,以教师有针对的评价和学生的自评相结合,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提高交际认识,促使交际能力的螺旋式发展。

5、大自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多让孩子观察大自然,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如:春天到了,带孩子到室外观察春天的变化;下雨了,让孩子多观察雨的样子,雨中的景物;下雪了,和孩子一起到操场,看看雪花的样子,看看周围的变化;秋天到了,要求家长带孩子到田头看农民伯伯收割,观察后再到教室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当然,不同的孩子眼中的景物是不一样的,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充分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6、对每一学期的期末口语测试我们更是非常重视。补充第三,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专业活动的规范化水平和课题开发、实施、评价的能力,努力促进一批科研骨干教师的成长。

1、注重专家引领。我校先后多次请县教科研和教师进修学校的专家来我校现场指导,同时还派教师前往合肥,安庆等地聆听专家的教导, 安排教师到安庆市化一小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科学研究的成切经验。给全体教师搭建了与专家沟通、向先进学校学习的机会,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同时进一步让教师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增强研究的有效性,激发了大家对课题研究的兴趣。

2、四年来,学校先后多次分批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课题研讨,采用“走出去”的方法,引导教师及时汲取新信息,及时传递新信息,布置新任务,并认真抓落实。

3、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通过开展讲座活动、观摩与研讨、自我反思与调整策略等方法,每月课题组集中活动,并聘请骨干教师为课题组组长,坚持做到课题研究有计划,次次有记载,课题组长每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我们坚持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原则,把个人反思与集体反思相结合,每次教师在研究中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带着行动的结果来,带着新的方案走。经过探索研究后,再进行总结反思。各位教师每周设计一篇精品教案或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参加1-2次课题研讨,或撰写1-2篇专题研究论文。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通过口语交际的实验研究,提高了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使孩子们自己能从口语交际中感受到快乐的趣味。

2、通过口语交际的实验研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大大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技能。

(1)获得了口语交际的经验,学习掌握一般的口语交际的方式和规则。通过反复实践我们形成了一套能适合我校教学特点又符合学生实际的口语测试方案,形成了一套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口语测试模式。

(2)掌握了较为成功的口语交际经验,让学生学会看对方人的表情、动作、背景等进行较为流利地对话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能口头叙述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对文字感兴趣,能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对应关系,会用口语讲出画面内容。

3、通过研究,大大丰富了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孩子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低年级孩子现在已能说一些简单的复合句,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想说的事,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达事情;能回答较复杂的问题;能主动和别人交往,并能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对语言表达的自信。同时在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促进了孩子发现问题、表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孩子大胆、活泼、开朗、自信的性格特征。

4、通过口语交际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理解思考的能力,并对学生在记忆、思维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通过口语交际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每学期我们都会开展专题课汇报活动,老师们坐在一起谈优点、找不足,纷纷在同伴身上寻找

有关指导口语交际能力的闪光点,找到自己可以借鉴的学习的经验,寻求并积累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共同探讨改进的方法与手段。教研组还组织教师进行基本功的练习,开展了课后点评与课例分析,对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有很大帮助。教师不但摸索出了一些发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新方法,还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并将其转化为自己良好的教育行为,在研究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反思、分析、研究的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提高。

1、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每位课题组成员发表论文多篇、有关活动设计获市、县级奖项多个:(1)、刘小敏、金洁南老师参加市级优质课评选均获得市级一等奖;(2)、刘小敏、金洁南等二十位老师撰写了与口语交际相关的教学论文;

(3)、储琪、王金两位同学在全县爱国主义活动讲故事比赛中获得县级一等奖并代表县参加全市举行的中小学讲故事比赛;同时还有王艺、吴子涵、翁婉琛、汪一祥等多位同学分别获得县级一、二、三等奖;学校每学年一届的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红领巾广播站都是学生展示自己口才舞台。

2、在全体研究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地收集和编制了一部较为完整的《口语测试题集》。

3、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口语测试方案》即适合小学生有效评价的《口语测试模式》。

(三)家长的家教水平得到了提高

由于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同步开展了家庭口语能力培养的指导,大大提高了家长的家教水平,课题组进行的每次学生语言能力调查问卷都是由家长协助完成的,有效促进家校共育。

(四)学校办学品位得以提升

通过近四年的课题实验研究,课题组成员们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全面推动了我校教育工作的发展,近年来我校涌跃参加县及县级以上的各项竞赛活动先后多次被评为县、市级优秀组织奖.。

七、课题研究的延伸

1、几点反思:

通过四年的实验与研究,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过程的艰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给我们留

下了许多遐想:

反思一:课研促发展。没有研究,没有创新,没有良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就没有教育事业的辉煌成就。科研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校教育得到更好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我们在研究的同时,可以改变教师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进一步得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推进素质教育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反思二:课研找差距。第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并不单纯是语言教学的问题,它也涉及到其他学科,目前本课题的研究还仅停留在语言教学的经验操作阶段,尚不能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第二,对提升论文、案例分析与教育随笔的深度,使其更具有典型性与指导性做得还不够;第三,我们在各阶段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测试只限于口试,缺乏完整具体的测试标准。

反思三:经费须确保。虽然现在学校经济收入非常有限,但是学校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必须抽出一部分资金搞好科研工作。因为要想开展好课题研究工作,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设备增添和维修,各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出外观摩学习与请名师讲座,教师的奖励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否则,一切都变为空谈。

2、今后工作设想

我们在现有工作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今后的工作中主要从如下四个方面需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1)继续探索“开发资源、创设情景、多方互动、实践运用”口语交际课教学模式的典型课例,并加以丰富、运用,使课题实验成功的经验能广泛的运用于教学实践。

(2)进一步加强学校硬件建设,为课题研究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3)进一步强化师资培训,提高实验教师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尤其鼓励参加此次实验的教师也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也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4)由于独立承担课题研究是我校首例,所以,我们想借这股东风进一步扩大我园的课题研究工

作,提高我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近四年的课题研究实验中,我们有困扰、有失落、有感触,但更多的还是有思索、有收获、有成长„„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能在科研的道路上做出更优异的成绩!

2013年6月

第五篇:怎样做微型课题研究(范文模版)

怎样做微型课题研究

勉县教研室 何向东 2014年9月11日

研究流程:选题→立项→研究→结题。

(一)选题

1、选题要把握“真”与“实”,提出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

2、选题要突出一个“微”字,切入点越小越好。

选题时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把一个大的问题按照内在逻辑关系分解成相互联系的许多问题,从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

3、拟题要注重一个“明”字,问题要清晰,研究点要明确。课题名称是课题最高度的概括,要做到准确、规范、简洁。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高中学生,而不是初中学生或者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不宜用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不要用正标题再加副标题。

简洁: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拟题要注意的三点:

一是形式上以“研究、探究”等字眼为特征。

二是内容上要包含研究范围、研究主题、研究结果或状态、研究方法等部分内容。三是用词上要要讲究科学严谨。不用感性的不确定词语。课题标题的基本结构:

研究范围+研究主题+研究结果(或状态)+研究/探究 如:初中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研究

(二)立项

1、逐层申报,分级立项

学校微型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应由各学校教研处负责。教研处统一组织本校的骨干教师对普通教师的申报方案进行指导,帮助教师选择课题,填写申报表,确立课题,择优推荐。

2、制定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或实施方案

微型课题的开题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阐述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或者某方面的困惑;即课题的来源

讲述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学科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或困惑时,一定要具体,不能泛泛而谈,讲些大框框。

(2)表述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法规的要求;或综述别人在本研究领域或相关课题研究中做了什么,做得如何,有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尚未解决,以便为自己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一个背景和起点,也有利于为自己的课题找到突破口和创新处。这是课题的现状和背景分析。

(3)阐述所要研究的问题。课题名称要小而实际,内容要具体而且有可操作性,要包括本课题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创新点。

(4)研究方法:把本课题能用到的诸如课例描述法、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列举出来。

(5)研究步骤:“步骤”通常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填明起止时间和每一阶段完成的主要工作。

(6)研究措施:是指解决第一部分中所提出的某个问题而准备采用的具体有效、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策略等。

(7)预期成果:预期成果要从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和变化来表述,课题内容不同,其侧重点不同。“预期成果”是指立项申报前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应该取得的成果所做出的一种预计,也就是说有的成果可以实现,有的成果可能实现不了。因此,预期成果不能定得过高,也不能定得过低。“过高”不容易达到也不利于结题,“过低”没有研究意义,不利于申报立项。最终成果常常以文字材料(如日记、经验、论文等)和公开课(如: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等)形式显示出来。日记、经验、论文、公开课是看得见的成果。

(三)研究

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规模较小的研究形式,教师既可以组建一个二——三人的小组开展研究,也可以一个人单独进行研究。

1.严格执行课题研究计划,确定课题研究的步骤。根据研究计划合理安排课题研究的时间和顺序,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

2.课题组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尽管微型课题研究的规模小,课题组的成员不多,但一旦建立了课题组,就必须分工明确,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谁做、要达到什么要求、如何考核评价等,都要明确具体。

3.最好建立研究手册。研究手册是理清研究思路、计划阶段研究工作、记录研究过程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手册记录课题研究的大事,课题研究工作安排,课题研究工作会议、培训、交流、考察学习的内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档案资料等等。为自己执行计划、调控过程、提高效率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积累完整的研究资料打下了基础。

4.定期检查、总结、交流。为了掌握课题研究的进度,调控研究过程,要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总结交流,检查是否认真执行了计划,研究到了哪一步,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了哪些效果,资料收集是否完整、保存是否完好,下一阶段的工作做什么等等。

5.善于合作交流。微型课题研究涉及的面虽小,但要做成功离不开学校领导、同组老师以及学生的支持,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理论、实践的指导,更需要一个研讨、合作的氛围。因此,要主动和领导、同伴、学生交流、沟通,尽可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微型课题研

究也离不开专家的引领,要多向专家请教,多与教科研人员沟通,尽可能得到他们的指点,使研究的课题更具有严密性、科学性。

6.收集保存好研究资料。

基础性资料:包括下载、复印文章、文摘等理论资料,以及国家、教育局、学校有关的政策、法规、文件等政策性的资料。

过程性资料:包括微型课题研究的申报表、研究计划或研究方案、教学案例设计、调查观察记录、研究日记、会议及研讨活动记录、接受培训及考察学习的材料、学生作业、有关试卷、图片等与研究过程有关的所有资料。

结果性资料:包括调查或观察报告,工作小结,研究课例、实录,研究报告,随笔或论文,经验总结,师生作品,课件等能反映研究效果的材料。

(四)结题

1.成果呈现——要把你研究的成果提炼出来(论文或报告)

2、结题报告的撰写

在结题报告中,问题的提出、研究步骤与时间,基本上同实施方案上一样,也可以把方案上研究意义的部分进行深化。

研究过程与方法:这一部分内容比较详细

(1)、本课题运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如: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并要阐明每种方法用于研究什么具体问题。

(2)、研究过程要突出以下问题:一是研究工作一步一步怎么做的,不能报流水帐,不能把实施方案中的“研究步骤”复制一遍。因为方案中的过程是预设的,而结题中的过程是实际做的;二是如何开展具体研究的,即你的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等这些方法是如何被用来来解决你的实际问题的。如采取问卷调查法,就要阐明问卷是怎么设计的,在什么时间向哪些人做了调查、问卷回收情况、调查统计与分析、调查结论及报告等,最后把问卷附在报告后面作为佐证材料。

(3)研究成效:“成效”是指成果和效果。研究成果报告和论文是微型课题的两种成果表现形式。研究成果中涵盖着教学日记、教学叙事、教学反思、学生作品、个案、谈话记录、教学案例、研究报告、发表或交流的文章等各种资料。可结合自己的课题选择其中的部分形式作为成果形式。

(4)效果——这些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学生进步、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升等。(5)反思——问题讨论与建议:

①问题讨论:主要是讲自己研究的不足。回顾研究过程,觉得还有哪些欠缺的地方,有待于以后进一步加强。

②建议:结合研究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醒别人开展类似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最后,填结题申请表,申请结题。

下载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

    《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读书心得群惠小学蔡雅玲我是一位参加工作已9年的青年教师,2008年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但是对于怎样搞课题研究我心里一直没有底。可偏偏在此时,学校又安......

    小学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大全

    ××小学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我校语文教研组结合学科教学实际于2016年9月提出并申报的课题。在上级教育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学校坚持以新课程......

    小学体育课题研究

    “自主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计划 一、主要目标: 对第一阶段研究成果进行评价,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 三亚 市 教育 局有关会议精神为指向,进一步探索自主教学的......

    小学课题研究计划

    2006-2007学年度吴江市实验小学课题研究计划2006-2007学年度吴江市实验小学课题研究计划 指导思想: 以市教科室主任会议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十一五课题申报为契机,依托全校教师,以......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 课外阅读的研究 目标:总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 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对......

    小学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合集)

    小学课题研究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课题研究工作是本学期我校科研工作的重点,是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的主阵地。本学期我校以“十一五”课题研究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

    小学课题研究制度

    九联小学课题研究制度培训学习情况一、课题立项制度1、课题立项就是发现问题,确定课题,以及论证课题,最后将课题研究列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之中。2、申报课题和课题立项手续:(1)......

    小学英语课题研究

    优化小学生课后作业的有效评价研究 一.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 义务教育的课程其根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学习评价体系应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