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省高中历史各地模拟试题 专题1 必修3
2011年广东省各地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三专题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0分)
1.(2011年3月深圳市一模15题)亚里士多德曾说,“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下列言论与亚里斯多德思想一致的是()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B.志不强者智不迭 C.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答案】D 【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亚里士多德在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而儒家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正是对道德修养的最高要求。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结束】
2.(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2题)“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答案】C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儒家的思想观点主张,借此反映历史学科热点----三农问题,同时也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偏上。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孟子这句话的意思,即“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译文为“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从材料意思上看,显然孟子认为好的治国方略,是从界定土地产权开始的,解决土地问题是实行仁政的前提。孟子的主张主要解决“田界”即土地问题,并没有涉及到“轻徭薄赋”、“均贫富”、“贵民轻君”等主张,故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结束】
3.(2009年高考广东理基62题)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
用心
爱心
专心
23【点拨】“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意思如下:《周易·系辞传》说:“天下人追求相同,而具体谋虑却多种多样;达到的目的相同,而采取的途径却不一样。”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家都是致力于如何达到太平治世的学派,只是他们所遵循依从的学说不是一个路子,有的显明,有的不显明罢了。由材料“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数家并存,可以判断出是春秋战国时期。西周还没有出现百家,排除A。秦朝焚书坑儒推崇法家,不可能出现数家并存,排除C。明朝时儒学已经稳稳居于正统地位,不可能出现数家并存,排除D。正确答案为B。【结束】
11.(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4题)“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答案】A 【点拨】本题以“虎溪三笑”这一典故作为命题的角度切入,通过唐宋儒家思想的发展——“三教合一”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材料、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属于容易题。扣住题干中心词“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即可知对应反映的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局面,A项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符合题意;B项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是在两汉之际,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与题意无关;而D项绘画风格的写实更是无法体现,只是说明说明“三教合一”趋势。故选A项。【结束】
12.(2011年5月肇庆市二模13题)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了
A.三纲五常 B.发明本心 C.格物致知 D.经世致用 【答案】C 【点拨】本题实则考查了朱熹的思想主张。各选项中A项三纲五常是西汉董仲舒的主张;B项是心学开创者陆九渊的思想;D项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等的思想。本题选C项,“格物致知”指
用心
爱心
专心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结束】
13.(2010年12月广东六校联考4题)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以上三种观念的理解,其共性是()A.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 D.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答案】A 【解析】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董仲舒是西汉著名儒学家,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本题要求回答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共性。B项说法错误,只能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制度;C项说法错误,董仲舒“大一统”“天人感应”等儒学思想受到汉武帝推崇,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其他两位思想家在当时不受重视;D项孟子时奴隶制度衰弱,封建制度建立起来,黄宗羲生活的明末清初,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而封建专制制度不断衰落,董仲舒时的西汉不属于转型期。本题选A项,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结束】
14.(2011年1月清远市一模15题)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①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④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上述观点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点拨】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以用排查法,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处于萌芽阶段,工业革命也尚未发生,故说文艺复兴以工业经济为基础错误,第②项排除。文艺复兴主要反对的是宗教神学,所以遭到天主教会的压制,第④项排除。
用心
爱心
专心【结束】
15.(2011年4月揭阳二模19题)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不断探索救国之路,他们在从西方思想中寻找武器的同时,又从本民族的文化中寻找可资利用的思想材料。下列属于可资利用的思想是()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以“众治”取代“独治” ④“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点拨】本题考察近代中国解放思想。④是儒家思想宋明理学做人哲学的经典总结,是抹灭人性的体现。②原文是“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其意思是:在古代是以天下为主人,君主为客人,君王一生所努力做的事,都应该是为了天下。君主只是天下的公仆而已。体现了反君主专制的思想。③也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结束】
16.(2011年4月肇庆市二模13题)今天我国倡导“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对于“以德治国”,我们可以从儒家传统文化中吸取哪些有益的思想?
A.民本思想 B.“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C.“有教无类”的思想 D.“天人感应” 【答案】B 【点拨】“以德治国”强调的是统治者要实行德政,故符合要求的答案为B。【结束】
17.(2011年3月揭阳市一模14题)明代王守仁提倡“心学”,主张“发明本心”,从“心学”的思想来源看,它比较接近于()A.道家的“无为” B.儒家的“仁” C.佛教的禅宗 D.“天人感应”学说 【答案】C 【点拨】明代心学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内心的修养。佛教的禅宗核心思
用心
爱心
专心
【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程朱理学的相关内容。程朱理学强调人的气节,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性格形成了积极的影响。故选D。【结束】
21.(2011年1月广东四校联考15题)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天理”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提出“工商皆本” C.主张“经世致用” D.批判君主专制 【答案】B 【点拨】从“明清、棉纺业、陶瓷业、治铁业、转运码头”可知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因此,这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是指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ABCD都是这一时期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只有“工商皆本”的主张。当时的时代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而中国历来政府是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工商皆本这一思想主张有利于中国这种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结束】
22.(2011年1月广东四校联考16题)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中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有()①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②以陆九渊、王阳明代表的“心学”
③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 ④明代烧制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A.①② 【答案】D 【点拨】“心学”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佛教来自于古印度;梵文是古印度文字。【结束】
23.(2011年4月潮州市二模12题)“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
用心
爱心
专心
10材料二:„„路德早就指明了这种愚昧暴行的徒劳性质:“异端绝对不能用物质的力量镇压或者压制下去,而只能用上帝的话进行争辩。”
——[奥]斯蒡芬·茨威格《异端的权利》
材料三:鲁迅指出:“现在有一群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讲鬼话,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人的对头。”
——邱若宏《论五四时期人文思想家的科学启蒙》
(1)李贽和路德这两位同时期的中外思想家,都被称为“异端”。结合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他们的“异端”思想和矛头指向。(14分)为什么李贽的“异端”思想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影响不大?(6分)
(2)材料三中“讲鬼话的人”指哪些人?(2分)“讲鬼话人的对头”指哪一派别?(2分)(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异端思想的认识。(4分)【答案】(1)思想:
李贽:反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权威;倡导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反对封建礼教,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提倡“童心说”);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或强调入的正当私欲)。(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满分4分)
路德:指责教会贪婪腐败,主张“信仰基督即可得救”(或信仰得救、因信称义、因信得救);《圣经》高于一切,《圣经》面前人人平等;简化宗教仪式:俗权高于教权,并最终支配教权(或教随国定);建立本民族教会。(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满分6分)矛头指向:传统儒家思想;罗马天主教会。(4分)此处略去%„„历史 原因:政治上:专制日益强化,统治黑暗腐败;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文化上:八股取士,思想守旧,文化专制。(每点2分,共6分)(2)反动统治者;资产阶级激进派。(4分)
(3)认识: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异端”思想是正常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异端”思想会受到守旧势力的压制和迫害:“异端”思想往往能起到思想解放作用。(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不超过4分)【点拨】
第一问归纳李贽和路德的思想观点即可,矛头指向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很好回答。分析李贽的“异端”思想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影响不大的原因时要注意从当时的政治、经济、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篇:2011年广东省各地模拟试题文化生活主观题集
广东省各地模拟试题:文化生活主观题集
第一部分
2.【湛江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三10月月考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根据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发展文化产业的依据。(9分)
3.【广东省湛江一中2012届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广东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办好一次展、制作一个专栏、开展一次能源紧缺体验、开好一次会、组织一次专家行、办好一件实事、做好一系列推广活动,旨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宣传国家及省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传播节能理念,普及节能知识,营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进一步推动节能全民行动,为实现“十二五”节能约束性目标起好步、开好头。(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七个一” 活动对人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影响?人们参加 “七个一”活动有哪些意义?(10分)4.【广东省六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26】材料一:在当今国际舞台上,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差别明显。因此,当今世界各国都把保护本国文化的安全,提高文化竞争力,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予以高度重视。
(1)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请辨析这一观点。(只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10分)5.【广东省佛山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28】展现文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文博会、博物院等。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5月13日至16日我国举行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来自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的逾万名海内外采购商参会,实现总成交额1,245亿元。在展览会举办期间,舞台精品剧展演、香港馆的开幕式、新书发布及签售活动等各项文化活动,让深圳人以及来宾享受到一顿文化大餐。
材料二:北京故宫博物院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今年以来,却连续被爆出“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等事件,引起了民间要求保护故宫的一片呼声
(1)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举办第七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意义(9分)(2)请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回答,为什么民间会要求保护故宫?(9分)
6.【2012届增城市高三调研测试试题3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20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展馆各有特色。世博会必将成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上海的窗口。通过世博会我们可以加深对世界文明的了解,弘扬世界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价值。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知识,说明文化交流的意义。(11分)8.【揭阳市2011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关是老广州的缩影,西关骑楼建筑在广州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也领略融会了广州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基本精神和以“利”为重的市井文化特征。骑楼建筑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奠定了其深厚的文化根基,其中突出的是“商”和“住”。西关的骑楼建筑与西关的商贸、饮食、人居相互影响,相互融合,骑楼文化具有浓墨重彩的商贸文化个性,与西关饮食文化相得益彰,演绎着别具风情的人居文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12分)9.【2011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二)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佛山祖庙修缮的过程,是一个重新走进祖庙,认识和诠释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过程。祖庙百年大修,显然已超越了单纯的历史文物保护的价值,而具有了发掘历史文化遗产,推进时代文化发展的宏大意义。充分发掘和利用其千年传承的多元而丰富的文化元素,用以构建城市新文化,彰显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这将为“智慧佛山,文化先行”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祖庙百年大修的意义。(10分)10.【揭阳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广东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培育广东文化品牌,大力提升广东文化形象,推动岭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广东省委宣传部在全省组织开展了评选“岭南文化十大名片”活动。经过广泛的网络投票和专家集中论证,2011年1月27日,“岭南文化之大名片”评选结果公布。“粤菜、粤剧、广东音乐、广东骑楼、黄埔军校旧址、肇庆端砚、开平碉楼、广交会、孙中山、六祖惠能”折射出广东厚实的文化家底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实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积极地推动岭南文化走向世界?(9分)12.【2011年广东高考全真模拟试卷 文科综合(二)3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工作力度,如藏戏和《格萨尔王传》进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此同时,总投资达3.8亿元的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文物维修工程正式竣工;而总投量5.7亿元的西藏“十一五”22处古文物建筑维修工程也已全部动工;对雪顿节的市场化运作更是2009年政府发展藏文化的一次大规模尝试。打造雪顿节品脾,已成为拉萨市人民政府追求的目标。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政府做法的社会意义。(10分)14.【2011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经过改革开放大潮的塑造和市场经济熔炉的锤炼,深
第三篇:普通高中历史会考模拟试题
普通高中历史会考模拟试题
(一)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50分,每小题1分)1.山东省常被人们称为“齐鲁大地”,这一说法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A.商朝甲骨文的记载
B.西周分封制
C.春秋战国诸侯国
D.秦朝郡县制 2.汉代字典《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即宗法制的“宗”本意是指宗庙。由此可见,西周宗法制是以什么关系为纽带()
A.财产
B.血缘
C.信仰
D.地域
3.秦朝设置御史大夫和西汉设置刺史,其相同的职能是()
A.执掌军政大权
B.负责审核政令
C.负责草拟政令
D.监察地方高官
4.629年唐太宗下了一道对地方官吏进行考核的诏令。你认为这道诏令的出台与执行不可能经过()
A.皇帝、中书省
B.尚书省、吏部
C.礼部、户部
D.门下省 5.设立内阁制和军机处的皇帝分别是()
A.明太祖、顺治帝
B.明成祖、雍正帝
C.明太祖、康熙帝
D.明成祖、乾隆帝 6.五百人议事会的主要职责有()
①审议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
②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③公民大会休会期间,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④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提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是()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D.万民法 8.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由此可获取的正确信息不包括()
A.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B.英王的权力受到宪法和法律的制约
C.英王是国家元首
D.英王掌握最高行政权 9.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共和派与保皇派激烈斗争的结果
B.由国民议会制定的
C.总统享有行政权、不能连选连任
D.推动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10.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下列哪项是违宪的()
A.总统是国家权力的重心
B.行政官员兼任国会议员
C.总统统率陆海空三军
D.联邦法院法官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11.美国联邦政府由哪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组成()
①立法
②行政
③司法
④考试
⑤监察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12.《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空想性,其根本原因在于()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
B.制定时面临紧张的军事形势
C.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
D.其代表的小农经济的性质
13.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北伐军进军湖南
B.湘赣边秋收起义
C.第五次反“围剿”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4.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完全胜利的是()
A.甲午战争
B.义和团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5.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新政协的召开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16.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B.都以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17.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于()
A.经济域领
B.政治领域
C.外交领域
D.关税领域 18.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制度是()
A.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C.封建君主土地私有制
D.封建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19.春秋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这一奇迹是指()
A.发明使用灌钢法
B.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C.使用焦碳作为炼铁的燃料
D.铁器工艺精湛造型生动
20.我国古代的冶铁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在南宋时期人们冶铁就已经()
A.使用木炭做燃料
B.开始使用煤做燃料
C.普遍使用煤做燃料
D.使用焦碳炼铁
21.17世纪掌握着世界商业霸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荷兰
22.近代以来人们社会生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图片中可以反映出的是()
①服装
②发式
③男女平等
④婚俗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3.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企业三种新的经济成分的共同特征是()
A.资本主义性质
B.私人经营
C.使用机器生产
D.产品完全投放市场
24.1914~1918年中华民族工业较为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②洋务运动的诱导
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④欧美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5.面对突如其来的1929年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胡佛采取的措施之间最大的不同是(A.利用市场机制调节经济
B.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
C.采用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
D.政府采取救济措施 26.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工业生产,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
D.兴办工程
27.二战后初期,苏联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
A.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B.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继续。
C.农业单产没有提高
D.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改善 28.下列关于赫鲁晓夫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改革重点在重工业
B.改革重点在农业)
C.充分扩大企业自主权
D.改革所有制结构
29.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表现不正确的是()
A.建立国营企业
B.制定经济计划
C.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
D.扩大政府采购
30.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基础是()
A.生产力的提高
B.工人的罢工斗争 C.政府的优惠政策
D.缓和社会矛盾 31.以下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是()
A.海南省
B.深圳
C.上海
D.长江三角洲 32.“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这句话反映的是()
A.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B.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亚太经合组织 33.当今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
①欧洲联盟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
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④世界贸易组织
⑤东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34.下列关于亚太经合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经济区域化趋势的推动下产生
B.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C.是论坛性的经济组织
D.全体成员都通过的提议具有强制性 35.朱熹的主张和贡献是()
①著有《四书章句集注》
②提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
③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
④提出“致良知”学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6.宋明理学是以儒学为基础并吸收了()
A.佛教和道教思想
B.佛教和法家思想
C.道家和墨家思想
D.佛教和墨家思想 37.关于汉赋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汉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B.突出的特点是专重铺陈描述
C.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的表现手法 D.主要是描述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
38.关心民间疾苦,自言“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抱负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昌龄 39.关于宋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起源于民间,适合于配乐演唱
B.其描述的内容自始至终都体现了太平气象下的歌舞升平
C.宋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生活的繁荣
D.南宋时期的诗词大都反映了严峻的社会现实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40.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要分歧在于()
A.维护清朝统治的方式
B.如何镇压人民的反抗
C.对禁烟的态度
D.是否允许发展资本主义
41.洋务运动没有达到“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目的,主要是因为()
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42.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43.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分别指的是()
A.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4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于()
A.《共产党宣言》发表后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
C.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D.国民大革命开始后
45.下列关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背景下召开
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D.规定了革命胜利以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46.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人民政协制定共同纲领提供指导,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的文章是()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47.江泽民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人物,他们是()
A.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B.毛泽东、周恩来、朱德
C.孙中山、康有为、毛泽东
D.孙中山、毛泽东、胡耀邦 48.下列不属于“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的是()
A.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B.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新理解
C.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49.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封建文化的复兴
C.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D.现代文化的兴起 50.下列各项表述,属于启蒙运动核心的是()
A.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追求政治自由与权利平等
D.理性、人性
二、主观性试题(50分)
51.民主政治起源于古代希腊,对近现代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回答以下问题。(23分)
(1)伯利克里说,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简要概括伯利克里在这段话中提到的雅典民主制的三个特点。(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学者认为,美国的民主制度是根据人们的政治经验,还有自己的利益要求及未来打算,理智地“设计”出来的。权力的分立和相互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具体体现为三权分立。
简述美国1787年宪法有关三权分立的规定及其作用。(9分)
(3)受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晚清中国也掀起了共和革命的浪潮。右图反映的是革命力量推翻清朝专制政府。图中的三把利剑分别代表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即“三民主义”,它是同盟会宗旨的深入体现。
1905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的宗旨是什么?(4分)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于“民权主义”的体现。(4分)宗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读下列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请回答:
(1)为什么建国初期,列宁装最时髦,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军装最时尚?(4分)
(2)20世纪90年代的结婚照和20世纪80年代的结婚照相比,服装和人物表情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5分)
(3)综合以上认识,中国现代服饰的变化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
5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题。(15分)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3分)
(2)概括指出上述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内容。材料一、二与材料三思想解放运动的性质有什么不同?(10分)
(3)以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有什么共同作用?(2分)
参考答案
1.B
2.B
3.D
4.C
5.B
6.D
7.A
8.D
9.C
10.B 11.A
12.D
13.B
14.D
15.B
16.B
17.A
18.B
19.B
20.D 21.D
22.A
23.C
24.D
25.B
26.B
27.A
28.B
29.C
30.A 31.D
32.A
33.C
34.D
35.A
36.A
37.D
38.C
39.B
40.A 41.B
42.C
43.C
44.B
45.B
46.C
47.A
48.D
49.C
50.D 51.(1)①城邦的权力属于全体公民。②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③公民无论贫富均可担任公职。
(2)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达到了权力制约与平衡。(3)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说明: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并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
52.(1)列宁装时髦的原因:建国初期,苏联承认并支持新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建交,中国把苏联看成社会主义老大哥,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诸多领域向苏联学习,穿着也不例外。军装时尚的原因:中苏关系逐步恶化,美苏争霸开始,国际形势趋于紧张。“文化大革命”时期,军人在人们的心中是最革命的,是捍卫社会主义的支柱。橄榄绿就成了革命的标签。
(2)变化:人们对照结婚照更加讲究。20世纪80年代的结婚照,穿着比较随便,表情比较拘谨。20世纪90年代的结婚照,礼服比较高档,神情力求浪漫。原因:20世纪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经济上还不够宽裕,思想上还不够开放,人们把照结婚照当作是完成一项任务;20世纪90年代,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思想的进一步开放,人们把照结婚照看成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要把这美好的瞬间留作永久的纪念。(3)影响因素:①物质生活水平;②思想开放的程度;③社会政治气氛。53.(1)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核心内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民主和科学;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性质:材料一、二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材料三是无产阶级性质(或社会主义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3)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
第四篇:各地模拟试题小阅读 答案
一、1.C项。C项表述与原文不一致,原文说“这种民族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及发展不平衡和地理上的互相连结与交错杂居”指的是中原、北方和南方三者之间。2.D项。“农业生产力则可以独立发展”错误,原文说“也需要畜牧业经济的补充和支持”。3.C项。A项,“有相当大的困难”不合文意。B项,“委屈地”不合文意,从文章内容看,北方民族是主动愿意的靠拢甚至合聚。D项无中生有,“超越世界其他民族”不是作者的观点。
二、1.D(解析:A项,原文第一段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流通的范围和速度,以偏概全;B项,“开始制作以来”错,是“产业化以来”;C项,少了原文中的“相对”,过于绝对)
2.D(解析:D项,无中生有,原文第4段的句子意在说明中国电影市场的现象,可以杜绝烂片暗度陈仓也过于绝对。)3.B(解析:B项,“急速膨胀”原文是因,现在是结果。)
三、1.B(解析:B 项,“没有„„就没有„„”说法错误,两者构不成条件关系。)2.D(解析:D项所说的与题干无关。)3.C(A项,“乡土”与现代性并不相悖,从“但它也是现代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句中可以看出。B项“现代的怀乡”“更接近怀乡的本质意义”于文无据。D项“这充分说明„„的韵味了”说法绝对。)
四、1.C【解析】文中有“也是一个高峰”和“宋代绘画与唐代相媲美”的说法,故A、B不对;D项,文中有“这与表现帝王、贵族、宗教人物更具有民本、民生倾向”一句,是将两者作比较,并非说两者都具备。2. A【解析】文中是说“八个世纪之前”,并非说“八世纪”。3. A【解析】文章主要是为了介绍《清明上河图》。
五、1.C(宋代“筹算除法歌诀”已经出现并不能作为“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的证据)2.D(“中国珠算申遗成功以后,迅速传到„„”时间错误。从“方兴未艾”一词来看,韩、日、东南亚地区珠算早就比较盛行。)3.D(“不应再关注其计算功能”绝对化)
六、1.A(“直接指斥君王”表述有误)2.A(“肯定了项羽的历史功绩在陈涉之上”理解有误)3.D(“记述的严谨难免不足”分析有误)
七、1.C不是谈老龄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2.A(原文并没有提到老龄化问题是中国经济奇迹带来的)3.B(“不能用”应该是“不能只用”)
八、1.D(“甚至相互失去了血缘关系”说法错误,原文为“有些成员甚至可能已经找不到„„血缘联系了”。)2.C(“应该是误认为‘姬’是他们的氏”说法错,今人之所以将周文王等三人的称谓弄错,是因为不了解先秦的姓氏应用规则。)3.B(“而氏则产生于母系社会之后”原文无据。)
九、1 D【解析】D项比原文少了“有益”,造成范围混淆。
2. B【解析】选项把原文的“有机结合”变成了“简单的相加”,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3. B【解析】“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为大众普遍接受,形成了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与被世界认同没有必然的联系,属无中生有。
十、1.A(“清楚地区分出来”说法不准确,原文第一段中说的是“似可区分出来”)2.C(“它们可以相互转化”错误,第三段中说圣诗向俗诗的转化是“随着从原始到文明的演进”而发生的,而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3.D(《诗经》中的内容只有“颂”可以算作圣诗)
十一、1.A(模糊信息变为确切信息,原文是“一般说来,无论是科学还是人文,大致都可以分为两个层面”。)2.C(A对“它们”和“二者”理解不当。“它们”应改为“人和文化”。B“都属于” 不当,原文是“很大程度上”;“重视”不合文意。D实证、功利与形而下不等同,思想、精神与形而上不等同。)3.D(A必要条件变为唯一条件。B强加因果。C因果倒置。)
十二、1.C(制定“良吏”“恶吏”的标准不能成为统一天下的原因。)2.D(“希望秦国能‘令行于天下’”与“预料秦始皇不久就能统一天下”意思并不相同,此时秦国国君并不是秦始皇。)3.A(“其目的都是为了奖勤罚懒”不正确。)
十三、1.D(原文中说“韵不是一种物质,但是,在艺术家和观者共同创设的审美心理场中,它成了一种可感、可嗅、可触、可闻的物质实在”。“共同创设”不等于“共同的审美心理”)2.D(A项“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错,原文说“中国书法是与中国文化特殊土壤密不可分的独特艺术形式”;B项“不注重书写的技巧”错,原文是“不以精熟的技巧与繁复的法度程序为最高境界”;C项“达有所为的目的”错,原文“所谓逸笔余兴,无所为方能有所为”为作者评价,书法家们不以“有所为”为目的。)3.C(“尽快进入”错,原文为“慢慢地进入”,“这样就可以„„产生”判断绝对化)
十四、1.试题分析:从高考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1.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2.偶然、必然有意混淆;3.已然、未然有意混淆;4.以偏概全;5.张冠李戴;6.因果颠倒 ;7.误划类别;8.无中生有;9.偷换概念。因此解答时考生要把选项归位,通过与原文对比,找到答案。A项原文“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中的“它们”
仅指古代中国人曾利用过的甲骨、金石等材料。B项信息在原文第一段,C项信息在第二段,D项信息在原文第二段、第三段。
2.试题分析:B项根据原文第三段结尾处可知,“整理出《古本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书”的不是不(fǒu)准。此处张冠李戴。A项信息在第二段、第三段,C项信息在原文第三、第四段,D项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3.试题分析:C项原文“‘版’(木牍)便是政府登录土地人口用的,可以画‘土地四至图’和刻制‘家族谱系表’”,在木牍上录文记事,不能成为当时的日常活动。A项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B项信息在原文第三段,D项信息在原文第四段。
十五、1、D 解析:D项说法绝对。中国画要保持长久生命力,除了需要“以情感为基础的意象和兴象的表达”外,还需要有其他条件。
2、C 解析:C项混淆时间。“三代”应为“夏商周”三代,而不是汉魏晋三代,文本中“延至”一词说明二者的时间是顺承关系。
3、B 解析:“形象并不重要”有误,原文的意思是“意得象先”,并非“形象”不重要。
十六、1、A 解析:B项,从第三段看,“文化变革与社会变革双管齐下„„”是“后半个世纪”发生的事件;C项,从第四段看,“配合着城镇化的步子,迅疾,凶猛,无所顾忌”等描绘的是“21世纪‘拆哪’的加速度”;D项,从第五段看,“似乎又回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点”有误,原文为“但并非回到原点”。
2、B 解析:从第二段“„„阿Q突然想要‘姓赵’了,似乎有那么点认祖归宗的小意思”看,阿Q不可能是思想激进的人。
3、D 解析:A项,从第一段“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相关场景着实不少,稍加检点,或能借此一窥祠堂文化的命运及其当下困境”来看,“展示了祠堂文化的全貌”“充分了解”等分析有误;B项,理解有误,“他们”主要指写实的作家,不是指全体文学家,且原文第三段为“祠堂开始上演种种现实人生可悲可笑的剧目”;C项,原文是“未必没有”,用“仍有”显得武断,“宗亲大会与寻根之旅”和“共同的文化基因”不能并列)
十七、1、C 解析:第4段,作者把“中国文化”分为两类,而不是把“文化”分为两类。
2、B 解析:第7段后面举例说明了佛教通过伪装来适应中国充满纲纪色彩的文化要求,从而对中国的“行”产生影响,而且用“孝”来说明。
3、B 解析:依据原文,孔子与冯友兰相近的意见是指“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从情理分析,孔子也不可能对佛教和基督教发表意见。
第五篇:2011年广东省各地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专题1
2011年广东省各地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
11.农业社会的都城往往是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功能的新趋势是()
A.政治中心的地位消失B.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C.文化中心的地位显著D.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
2.唐朝后期,有人说“古人亦饮茶,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材料表明
A.中国人饮茶风俗形成于唐朝B.唐朝茶叶市场多设在边境
C.少数民族到唐朝内地购买茶叶不受限制D.茶叶成为唐朝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3.战国时期,诸侯国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
A.发展长途贸易B.运送军粮C.发展小农经济D.加强中央集权
4.下面是明代苏杭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①自然经济已经瓦解②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④丝织业发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③
5.“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一朝代的城市
A.隋朝长安城B.唐朝长安城C.北宋汴京D. 明朝苏州
6.隋唐时期,不利于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分裂B.草市兴起C.海禁政策D.市坊分区
7.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B.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C.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D.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
8.看左图,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青铜时代的土地制度
B.它的直接获益者相当于雅典国度中的贵族、平民
C.所有权类似于北魏的均田制
D.存在的已知证据最早的是青铜器上的小篆
9.据记载,明朝“山西大同一带虽然寒冷,但陆驮水航之物,藏山隐海之珍,靡不辐辏而至者,而转贩之力也。”这段材料突出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明朝山西成为全国经济中心B.明朝山西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明朝长途区域性贸易发展迅速D.明朝政府改变了对商业的政策
10.明代有一个笑话,说是朝廷宴请外国元首和使节,结果宴会所用580件官窑瓷器全部被使节们顺手牵羊带走了。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当时()
A.政治非常开明 B.政府重视海外贸易C.制瓷技术精湛D.奉行对外开放政策
1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
C.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限制
12.数据记载:“元月十五日时,„„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可能发生于何时?
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
13.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也有人则把“CHINA”与丝绸挂上了钩。这主要反映出
A.古代丝织业和制瓷业很发达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制瓷和丝织属于家庭手工业D.英国人大量贩卖瓷器和丝绸
14.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
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 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
15.历代状元籍贯分布统计表(单位:人)
形成以上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战乱频繁B.经济重心南移C.中原人口南迁D.南方重视教育
16.“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小农经济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D.自给自足
17.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①设置中书门下,强化君主专制
②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③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18.秦朝律文明确规定:“盗徙封,赎耐。”(“封”,就是田间的阡陌、顷畔的地界。“耐”,古时的一种刑罚,即判处剃去鬚鬓xū bìn)。这突出表明:()
A.秦朝时可以通过出钱来抵耐罪B.秦朝用严刑苛法治理国家
C.秦朝统治者严厉打击盗窃行为D.秦统治者维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权
19.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D.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
20.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反映出苏州()
A.资本主义萌芽B.劳资矛盾尖锐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D.商品经济发达
21. 2010年3月3日下午3点,OCA(亚奥理事会)官员发布了广州亚运会火 炬形象“潮流”。“潮流”整体造型剔透玲珑,融汇着木棉火红的英雄气与珠江壮阔的岭南情,折射出广州不同历史时期的独特定位。下面对有关广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定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唐朝时重要的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
②元朝时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口
③近代抗击外来侵略的发祥地
④改革开放的前沿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2.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这一时期()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23. 1820年,龚自珍在《西域置行省议》中建议:“山西号称海内最富,土著者不愿徙,毋庸议。”“山西号称海内最富”主要是因为()
A.晋商财力雄厚B.小农经济发达C.手工业发达D.自然资源丰富
24.教科书描述某一古都:“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一百万,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城内围隔成一百多个坊,除了皇城、中央官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如果有机会拜访这座城市,你会因为众多的佛寺而感到震惊。宴会上常可看到外国女子组成的乐队,坐在骆驼背负的平台上表演,演奏着类似吉他的琵琶。”这最可能是哪一座都城?()
A.东汉的洛阳B.唐朝的长安C.北宋的汴京D.清朝的北京
25.右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26.下图是甲骨文中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能正确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①中国的丝织业不晚于商朝②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 ③本材料可用来直接证明商朝已有种桑养蚕的历史④商朝时人们的主要衣料是丝织品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7.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耕作工具不断改进B.生产组织的小型化
C.水利设施逐渐完善D.土地兼并日趋加剧
28.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914-1918年应是
A.0.55个 B. 2.5个C. 3个D. 4.6个
29.右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迈出
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30. 1903年2月,蒋百里在《民族主义论》中写到:“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制造派”是指()
A.地主阶级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31.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A.资本主义的萌芽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32.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月至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据此可推断()
A.该现象发生在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
B.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
C.该现象不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材料反映的现象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33.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化B.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34.观察下表分析中国丝茶出口的特点,你认为这特点对中国社会转型影响最大的是()
AC.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D.推动中国的丝、茶生产日益商品化
35.“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1860年是个很重要的时间点”。以下史实最能支特这一观点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B.《资政新篇》的颁布
C.洋务运动的兴起D.“西学东渐”的开始
3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体用之争”,它的焦点是()
A.是否要采用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B.是否要维护清政府
C.是否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D.是否要抵抗列强入侵
37.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
义一致的是()
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B.“遗其体而求其用”
C.“然欲自强 必先理财”
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38.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B.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D.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39. 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他把中国历史区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可能最适合()
A.秦始皇统一前的中国B.清朝1840年以后的中国
C.远古传说时期的中国D.秦朝到明朝时期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