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三培养”工作总结[精选]
2013年“三培养”工作总结
---云南中医药中等专业学校党总支
按照区教育局党委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为把优秀学生和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形成优秀人才向党组织靠拢的良性循环机制;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党员的教学业务争取个个都达到骨干教师水平;把优秀党员培养成学术型、技能型学校领导,建立一支以优秀党员为主体的学术型、技能型干部队伍和后备干部队伍,为主要内容的“三培养”活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了系列工作,现简要小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握要求
切实做好学校党组织“三培养”工作,是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注重调查,明确对象。
领导在各自联系的支部中,对培养对象进行了调查摸底:一是摸清骨干教师的基本情况,从中遴选出思想觉悟高、群众基础好、有培养前途的技术骨干,将其作为党员的培养对象;二是摸清党员的基本情况和技术特长,要把目前还不是业务技术骨干的党员作为培养对象,尤其是要把年轻党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三是摸清党员业务技术骨干的基本情况和具体表现,从中挑选出一批年纪轻、思想政治素质好、能引导和带领教职工发展的优秀分子,将他们逐步培养成为学校
党组织负责人或管理人员。
三、主要做法
1、思想认识再提高。在落实 “三培养”工作中,要使学校充分认识到,加强学校党员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学校党员人才队伍的整体优化;有利于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校党员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和促进学校健康快速发展,使学校领导层真正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主动地开展工作。
2、党建水平再提高。党总支要求各支部,结合各自管理工作特点,制定好的目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把优秀学生培养成党员;出台好的机制:挖掘人才、用好人才、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引入好的载体: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把骨干培养成党组织负责人或管理人员。
3、总结经验再提高。党总支要求各党支部,要坚持培养标准,不断提高培养质量;要坚持动态管理,对不合适的人选要及时进行调整;要坚持重点培养与全面提高相结合,在努力做好重点对象培养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其他党员、职工的教育引导和培训,促使其共同提高;要坚持总结、完善、提高的总体思路,努力创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当前学校实际的“三培养”成功做法,来全面提高学校的党建工作水平。
四、下步打算
开展学校党建“三培养”活动,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致力创新,讲求方式方法,注重实际效果。
1、创新方法、务求实效。下一步党总支要致力于把这项活动与学校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党员人才工程,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把这项活动与加强学校党建工作结合起来,突出对学校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切实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学校党员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努力实现学校党建工作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载体创新;把这项活动与加强学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结合起来,着眼于强素质的要求,开展以理论、技术、管理为重点的知识培训,狠抓培训质量,确保每个培养对象都能得到培训,取得预期效果。
2、因人制宜,确定对象。今后要在有关人员中,把调查摸底后的培养对象列入具体培养目标,按照因人施教,分类培养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采取集中培训、自我学习、岗位锻炼、技术竞赛、外出考察等多种途径和方法,落实好各项培养措施。
3、加强考核、表彰先进。要把开展学校党建“三培养”活动的成效,列入学校的年度考核,对活动开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给予表彰奖励,开展典型经验交流和先进事迹宣传,扎实推进党建“三培养”活动的深入开展
第二篇:三培养工作计划
强化“三种意识”,引导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三培养工作计划。一是在与民交友中增强村民意识。组织全镇17名大学生村官开展“月走十户、年走百户”活动,深入农家农户、田间地头与村民拉家长、谈生活,拉近大学生“村官”与农民的距离,脱掉“稚气”,增加“土味”,使他们融入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去。二是在互动交流中增强使命意识。建立邱家店大学生“村官”QQ群、设立大学生“村官”博客,开辟“村官心得”、“信息发布”等栏目,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村官”把每天所见所闻、工作体会、学习心得、调研文章等及时上传,加深他们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沟通,为他们互相支持、合作开展工作搭建了平台。三是在积极进取中增强责任意识。对事业心强、工作比较出色,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非党员大学生“村官”,进行重点培养,突出党的政策教育,从思想上引导,在工作中感染,促进他们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已经有8名大学生“村官”加入党组织,有9名大学生“村官”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严格“三项制度”,促进大学生“村官”熟知农村。一是“一日一记”制度。鼓励他们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了解民意,收集民情,并把每一天的所见所闻以及亲身经历的事情记录在“村情民意登记本”上。定期梳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及时向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主任进行汇报沟通,协商解决的办法,以此提高大学生“村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一季两会”制度。镇每季度召开一次大学生“村官”工作交流会和工作协调会。一方面,交流农村工作心得,让大学生村官更多的了解农村工作的要求、方法和经验;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村官”协调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三是“一年三训”制度。针对农村需求实际和大学生“村官”自身不足,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每年搞好三次培训,培训中做到“三个纳入”:每年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到镇农村基层党组织、村委会班子人员的培训之中,纳入到社会工作人才培训的总体安排中,纳入到全镇干部教育主体班次培训之中。
开展“三个结对”,帮助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一是开展“3+1”帮带结对,增强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即镇领导干部、联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与大学生村官进行“3+1”帮带结对,以镇领导为“思想导师”,定期开展谈心谈话等活动,使大学生“村官”安心服务农村;以管区干部为“理论导师”,通过政策指导、信息引导,提高大学生“村官”的政策法制观念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党支部书记为“工作导师”,进行手把手“传帮带”,传授开展农村工作的方法,帮助大学生“村官”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工作计划《三培养工作计划》。二是与企业、种养殖大户结对,增强“双带”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的积极性,广泛开展大学生“村官”与企业、种养殖大户结对,帮助他们了解农业知识、掌握种养殖技能、提高创业能力,使他们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致富带富的作用。三是开展与困难户、重点户结对,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解掌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状况,组织大学生“村官”与所在村困难户进行结对,积极向困难户提供致富信息、传授致富本领,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同时,为增强大学生“村官”调解矛盾的能力,还组织他们与全镇12个有家庭矛盾、有上访苗头、有不良记录的“重点户”进行结对,发挥他们的政策理论优势,在协调问题、解决矛盾中提高本领。
1.基地第三阶段的主要活动内容
(1)课题立项与开题
指导思想:围绕基地的生命科学二期课改的现实困境等开展研究,如研究性学习、生命科学学业水平考试理论研究等,每个组员申报一项课题进行研究,基地邀请知名的专家进行课题立项点评,帮助学员提高科研能力。并组织一次课题立项或开题报告活动,以展示学员研究水平,聚焦上海市二期课改的热点、难点问题,凝聚全体智慧集体攻关。(7~10月)暑期布置任务;9月3日,进行初步交流,回去修改,完善,重点学员分头指导,并邀请专家进行具体指导,并根据市里的时间要求随时提交。拟邀请的专家:傅禄建、潘国青、顾志跃、胡兴宏、吴增强、苏忱、李伟胜等。
工作进程:
(2)实验理论与技能提升:
指导思想:对高中教材的实验进行研究,并进行技能培训和实验教学设计指导,了解生命科学前沿技术,拓展视野,提高教师的本体性技能。时间安排在2009年11月~2010年6月期间。
(3)实验课堂教学
同课异构,围绕实验教学,按照第一期的方案实施,以小组为单位,时间放在2010年上半年完成。
(4)走进高校,与大学生面对面
主要是创造机会让基地老师给大学生作讲座,选取部分老师参加,提高教师自信心,服务未来的生物教师。要求每位教师提炼自己教育教学中的特色之处,经验、困惑等,准备30分钟的讲座。(时间:与大学商量后确定)
(5)特级教师面对面——聆听专家的成长经验、治学追求,帮助学员明确发展方向,提升专业素养。(分散在各活动的间隙进行,拟邀请人员:周维镐、沈黎明、王生清、徐界生)
(6)考试评价理论专题培训——拟邀请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雷新勇老师进行2次专题讲座,详细介绍考试评价理论与实务,分析高考、学习水平测试的理论与操作。
(7)考察活动:拟安排基地学员赴天津参加生物学教学会年会,时间安排在11月份。
(8)著作策划:基地教学探索出一到两本专著,暑期酝酿,在2009年年底成型。
(9)学员述职汇报及联欢:年底进行学员成果登记,学员写中期小结。
第三篇:“双带”“三培养”
“双带”“三培养”
一、“双带”活动发展情况共发展17名
党员带头致富11名
白玛加布、益西尼玛、小多吉、钦热、加错、曲加、加玛、措加、群培、岗措、彭吉
带头带领群众致富6名
益西尼玛、白玛加布、尼玛、尼玛益西多吉、钦热、平措加布
二、“三培养”活动发展情况共发展11名
致富能手培养成共产党员致富能手共6名
雄巴村3名(白玛加布、益西尼玛、小多吉)刚沙村3名(钦热、加错、曲加)
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共发展5名
雄巴村3名(加玛、措加、群培)
刚沙村2名(岗措、彭吉)
党员培养成村委班子 3名
白玛西绕、益西尼玛、白玛加布、
第四篇:五带头三培养
“五带头三培养”工程 建立健全基层党建长效机制
2010年12月27日 15:20人民网【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2009年以来,西藏山南地区积极创新党员培养教育机制和带头发挥作用机制,大力实施以农牧区党员、干部“带头跟党走、带头发展致富、带头服务群众、带头维护和谐稳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和把优秀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组干部”为主要内容的“五带头三培养”党建工程,用党员的先进性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注重调查摸底,夯实基础
各县对现有的村干部、党员、致富能手等进行了调查摸底,基本做到了“三个摸清”:一是摸清本乡镇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工商业主等致富带头人基本情况,从中遴选出思想觉悟高、群众基础好的致富带头人,将其作为党员的培养对象。二是摸清本乡镇党员的从业情况和技术特长,从中筛选出年纪轻、致富潜力大的党员,将其作为党员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对象。三是摸清党员致富带头人的基本情况和具体表现,从中挑选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头致富后又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优秀分子,列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并建立了“一卡四册”,即致富能手档案卡,党员致富能手名册、村干部致富能手名册、拟发展为党员的致富能手名册、致富能手村级后备干部名册,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养,为“五带头三培养”工程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注重立足实际,明确目标
在加强农牧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中发现,个别地方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新生力量不足,缺乏活力;少数村干部和部分党员缺乏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体现不出应有的先进性,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个别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工作责任感不强,服务群众意识较差。此外,一些农牧区致富能人由于缺乏必要的培养措施,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只顾自己增收。针对上述问题,坚持立足实际,创新思路,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农牧区党员干部队伍为目标,通过“五带头三培养”工程,力争经过2—3年的努力,把全地区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符合党员条件的致富能手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每年至少把200名农牧民党员培养成五带头党员示范户,100名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100名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100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经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到2012年底形成1500名左右的重点培养对象,使他们真正成为农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带头人。
注重教育培养,提高素质
落实责任,分工负责。结合开展“三级联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由地委组织部牵头并协调落实培训经费,以地委党校为主阵地,重点培训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各县委组织部牵头,有关涉农单位参与,重点培训村“两委”成员、后备干部和普通党员;由乡镇党委负责,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党员活动室为主阵地,重点培训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各级培训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形成了统一、严密、协调运行的培训体系。2009年以来,地、县共投入培训资金375.43万元,培训农牧民党员7652人次,培训村(居)党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1053人次。
区别对象,分类培训。针对“五带头三培养”对象所要达到的不同目标,在培训内容上坚持教其所需,授其所求,各有侧重。对农牧民中的致富能手,侧重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想信念以及党的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尽快提高思想觉悟,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同时部分县还组织党员与农民致富能手结成了“一帮一”、“多帮一”等对子,言传身教,帮助他们加深对党的认识;对缺乏致富本领的党员,侧重于种养殖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对致富能手中的党员,侧重于党在农牧区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村党员干部的任务职责以及村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让他们尽早熟悉农牧区工作,为今后担任村干部打好基础。截至目前,共举办劳动技能培训578期,完成农牧区党员劳动技能培训11016人次,培训专业近30多个;开展种植、养殖和加工项目等实用技术培训621期,培训党员18403人次,同时各县组成“一帮一”、“多帮一”等对子2201个,定期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提高。通过帮扶,使639户1990人实现了脱贫。
选树典型,示范引导。选树了一批优秀的党员致富带头人,为广大农牧民树立了学习的新旗帜和新样板,每个县建立了1-2个“五带头三培养”示范乡镇,每个乡镇建立了1-2个“五带头三培养”示范村,每个村培养了1名以上“五带头三培养”活动示范户。近年来,通过这些示范基地,有重点地培训致富能手、党员干部1498人次。同时,还选树了乃东县哗叽民族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巴桑、山南地区阳光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多吉坚参等10多个影响大、过得硬的先进典型人物,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途径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使农牧区致富能手、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赶有方向,产生了良好的辐射和带动效应。
注重育用结合,确保成效
坚持选育并举、用管结合,及时把那些有经济头脑、有致富本领、有发展思路、政治上可靠、能干事创业的农牧民培养成党员干部,注重让那些经过“三个培养”成长起来的致富能手、先进党员和优秀干部唱主角、挑大梁,不断为农牧区基层组织增添新生力量。
一批致富能手成为党员,为农牧区党员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去年以来,全地区新发展的农牧区党员中致富能手占到了28%,有329名政治素质比较高的技术型青年农民加入了党
组织,改善了农牧区党员队伍结构,提高了整体素质。乃东县青年农牧民益西卓嘎是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大户,在乃东县委、政府有力扶持下,成立了乃东县贡桑禽类专业养殖合作社,同时泽当镇党委及时跟上教育培养,将其发展为党员,入党后她的干劲更大了,她干事想着党员身份、致富想着社会责任,在自己劳动致富的基础上,与合作社成员交朋友,帮思想、帮劳力、帮资金、帮技术,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主动吸收泽当镇、昌珠镇、结巴乡等地的养殖户加入基地,社员由初期的10户发展到100户,带动乃东县及周边地区1500多农户从事养殖。同时,对琼结、加查、扎囊、桑日等县的禽类养殖事业起到了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农牧区党员致富带富能力明显增强,先进性得到较好体现。目前,全地区把406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26%的农牧民党员掌握了1-2门致富技术,其中有321名缺技术、无思路的农村党员经过教育培训找到了致富门路,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不但自己成为发展经济的行家里手,而且有了帮助群众致富的基础和条件。
农牧区干部队伍结构得到改善,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认真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采取结对帮助、跟踪考察等方式,建立党员后备人选库,加大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力度。一般每100名农牧民中的入党积极分子保持在5名以上。给党员能人、农牧区产业大户、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中的优秀分子交任务、压担子,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把他们列为村组后备干部。并及时选拔到村(居)“两委”班子。通过培养,全地区有1500多名党员被列为后备干部,两年来先后有629名党员致富能手推选为村干部,其中有86人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89人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他们的致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说话有人听,群众的信赖感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责任编辑:李放)
第五篇:(2013~2014学)培养工作总结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2013~2014学)
一年来,我校积极开展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培训工作,有效提高了骨干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实际能力,为我校取得良好的办学成效起了重要的作用,骨干教师们在各种基本功比赛中也有突出的表现。回顾我们的工作,主要有下面几点做法
一、高度重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时代和形势的需求,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挑战,为此,我校领导班子在校长的领导下,调整办学思路,提出了新的目标。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刻体会到:教师的不断优化是一所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必须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才能保证我校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认为,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育事业永久的根本课题,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校的生存、发展与否。这不仅是我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共识,同时我们也把这种思想灌输给教师们。在大家都认为只有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才能为当今社会所接纳,因此,“爱校善教,广博进取”成了教师的座右铭。
二、周详计划,常抓不懈
我校县级骨干教师2名,镇级骨干5名,校级骨干5名。他们都经过专业的培训,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可塑性大,教学热情高,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发挥骨干作用,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常听课,促进钻研。
每学期开学伊始,校长、主任首先对骨干教师进行听课,了解老师们对教材的理解和施教情况;再则是全校性的观摩
课和探索课,由骨干教师和作课,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另外是教研组开展的实验性的探索课。不论是什么样的听课,骨干教师们都踊跃参与,课后进行讨论与小结,并做认真的记录,通过认真的执行听课制度,全体骨干教师能深入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水平逐年提高,形成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2、知人善任,促其成材。
骨干教师的逐步成长是一个磨砺意志的过程,他们身上具有强烈的创造需要和成就需要,“发现——信任——增压——激励”这成了我校骨干教师在基本功比赛中获胜的法宝:由于我校领导经常深入听课,对全校教师的教学情况了如指掌,每次开课后,听课的领导都及时对他们上课的情况给予仔细的讲评,指出优点、缺点,提出改进的地方,使教师们都有每开一次课就会有新的进步、新的感触。骨干教师在各项赛中有优秀的表现。
3.创设条件,使其提高授课水平
2013年,学校在原有的教学设备上,建立校园网,新增了多媒体教室、课件制作室,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熟练操纵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以期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们都认识到:不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无法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落在时代的后头。因此,教师们积极寻找一切学习提高的机会,如参加专业学科的进修,现在100%的骨干教师已取得大专学历,部分骨干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本科的进修;外出听课,听讲座等更是踊跃参加,学校尽力地支持教师们的进修和学习,鼓励他们掌握教育信息,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在学校工作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学校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提高了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了我校素质教育全面的发展,不仅教学质量在全
镇中日渐渐提高,艺术、体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通过我校对骨干教师有针对性的培养,使他们各方面的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今后我校会继续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展示的机会,使他们各方面都有更大的提高。
山西霍州煤电第二中学二〇一三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