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创新多彩少年宫课程学期期末总结
身边的科学课程
怀化市钟秀学校--胡春梦
校本生活课程,即为身边的课程,是以学校自身特点为出发点的课程发展,简单来说,它是定义为由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负责策划、设计、实施和评估其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课程。因此,教学活动上必须从 本质上反映一个学校的地域优势和学校特色,同时教学的开展又必须围绕教材来实施和产生。我校积极响应校本课程的开发,全面开展少年宫校本特色课程,不仅注重科学教育与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更注重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并在校本课程少年宫的开展上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果。作为科学实验教师,如何在科学课程教学这个领域中上,整合校本课程教育实践经验,建立少年宫科学兴趣小组,开展科学实验探究以及参加科学创作竞赛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从不同的方面,全方位投入,为创建科学教育特色学校营造氛围,因此建立科学资源优势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教师就是学校科学校本课程的实施者,科学课堂就是学生学习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方法,提升科学素养的“主要阵地”。我校科学结合生活开展科学小创客的校本课程,作为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一股力量,就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校本课程。
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我校的科学教育活动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现代的科技人才需求相结合,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主动发展自我个性。
我校的科学校本课程,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主。少年宫科学小创客课程,结合课本知识同时整合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提升探究生活的乐趣。我校的校本生活课程每周二、周三开放,并采取走班制度,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对科学创作感兴趣的同学一起上课。我校的科学生活校本课程内容安排具体如下:
第一课 了解科学小创客 第二课 制作“无字天书 第三课 自制电动风扇 第四课 风力越野车 第五课 DIY红绿灯 第六课 自制潜望镜 第七课 电动轮船模型 第八课 万花筒
第九课 电动滑翔机 第十课 双翼风力赛车
第十一课 电动风雨机器人 第十二课 迷你太阳能小车 第十三课 不倒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上《无字天书》一课时,有制作一份神秘书信环节,学生们会惊奇的发现纸上本身含有淀粉再用淀粉写字,随后再涂上碘的乙醇溶液会立刻现象所写文字。这就能引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探究科学的奥秘。
小学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吸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和实践活动之中。作为一名科学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的认知结构和实践能力的差异在课程编制上予以各自不同的侧重,因材施教:低年级学生以兴趣培养为主,通过看、听、说的方式加入到学校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并对身边的事物学会观察,随后转化为以了解为主,同时辅以少量的动手操作和亲身参与活动;四年级结合课本的学习内容加强理解和合理推测能力。高年级学生以科学创作为主要目的,以科技制作和创造发明为中心,以参加科技比赛为最后目标,并开展以“科学小创客”少年宫校本课程为主要方式的创新综合实践活动。各年级既相互融合合作又各有自己的侧重点,既体现统一性又有独立性,体现了不同年级段不同的学习特点,加强了校本生活课程教育的针对性和特色性。同时也为培养科技型人才的输出建立一个基础。
学生通过各种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结合实验操作探究式学习,体验自己在学习过程和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成功,内心与情感双方得到较大满足和享受,同时也是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自我价值感的体现。学校通过校本生活课程更为全面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从中获得课程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改进的能力。校内外相结合的双向行进的科技教育模式,其中心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教师只是作为科学教育教学的引导者和课程开发的参与者。我们课程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有待于更加了解时代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当下教育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家校、社区结合,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创作小主人”意识,整合校内外科学教学资源,带领学生参加大小型科学创作竞赛以及创新创做一些生活中小发明,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氛围,真正确立学生在科学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发展,并获得心理与情感的成功体验,并反作用于科学课程知识的学习,乃至于将这样的主动学习的习惯贯穿到其他学习以及生活中。但目前家校的双向结合教育有待加强,家庭和学校教育在某些程度上出现教育错位,导致学生的校本生活课程学习无所适从。
科学兴趣小组---科学小创客校本课程的有序开展,有赖于学校的大力支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小雏形,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第一,学校对于科学小创客感兴趣的学生较多,而具有专业科学知识的教师人数明显偏少。第二,科学活动场地比较局限,无法开展较为新颖的授课模式。第三,教学材料等较为陈旧,只能开展一些低级、基础的教学活动。第四,对于行业领先模式没有过多的互动学习一些新理念、新思维无法引进。第五,家长对于校本课程的认识度不足,仍存在误区,仍有部分家长担心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
科学校本生活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完全融合,不仅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以及教育者持续发力,同时需要家长的配合,家庭教育与我们校本生活教育结合,启发和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去发现和利用更多的科学教育资源,时常关心和参与到孩子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必要的辅导工作。
第二篇:科技创新校本课程总结
科技创新校本课程总结
转眼,一学期的校本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了,回顾这学期科技创新小组的活动情况,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兴趣小组,特将本学期来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以便以后能做到取长补短,有所提高。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向学生传授科普基础知识和简单的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科普的兴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一、培养了学生的对科普的兴趣
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有一部学生分本身就对科普充满了兴趣,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参加科技创新小组的。因此,培养学生对科普的兴趣是组织科技创新小组的首要任务。在本学期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我大胆使用课外教材,以新的切入点进行科普教育,并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授课,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科普是一件好玩又有趣的事,从而对科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拓展了学生的科普知识面
对于农村地区的孩子来说,他们主要是通过课本来获取知识,在课外获取科普知识的途径贫乏。因此我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各种科普资料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例如学唱科普小歌谣等,让学生多接受生活中常用的科普,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科普的实用性,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用。
三、增加了学生动手能力锻炼的机会
科普是一门动手课,因此能动手才是真正的重点,因此我将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与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上。使学生真正领悟科普的精髓,而不是单纯的学“哑巴科普”。
四、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科技创新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开阔了学生的科普视野,播下了爱好科普的种子,兴趣组的学生的科普成绩都比较稳定且优秀。
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我期待着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将本着为学生工作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我们的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得到提高。
第三篇:2017春季学期乡村少年宫科技小组活动总结
2017春季学期乡村少年宫科技小组活动总结
我们以继续深入开展校园科技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少年儿童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对科技知识的兴趣,引领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为主要目标。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进行每周三次活动。现将本学期科技小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活动内容:
1、学生通过这学期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许多科技知识。以图片展示、录像展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到了相关科技知识,领略到科技知识的无穷奥妙。
2、学生动手制作,开展小制作。学生在设计制作中,不仅可以学习巩固书本知识,加深对概念规律的深刻理解,更重要的是制作中的困难磨练学生意志,成功地喜悦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3、学生自寻课题,写科普小作文和科普绘画。
二、人员选定:我们科技小组的人员是一年级至六年级每班的部分学生,通过参加科技活动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组织各类科技竞赛进行活动。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到科技知识,我校还组织了小组内的竞赛活动。如让学生根据平时所学知识,举行了两次竞赛活动,推选一位主持人,以抢答的形式回顾前阶段所学知 识,并对竞赛优胜者给与奖励。
四、注重动手能力,培养创造精神。在小组活动中,还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模型、小拼图等。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让学生也勤于动手,善于从自然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独特办法。
五、注重活动的拓展,争取家长的支持。很多家长认为科技兴趣占用了孩子的时间,可能会造成孩子学习成绩的下降,针对这一点,我们注意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了解,让家长明白科技活动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而且还会促进学习。因为科技创新大赛中的项目需要花费孩子们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特别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关心。
总之,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科技组的长期努力。
第四篇:2012科技创新总结
2012年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但是,科普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本学期,在学校科普教育中我校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加强领导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
1、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学校把科普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成立了科普教育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负责,由专职科技辅导员代表和科技小组辅导员老师组成。
2、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定期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开展教科研工作。带领专任老师、班主任,组织各班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小组成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熟悉科普教育活动内容及大纲要求,对科普教师和科普辅导员老师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加强落实学科教育中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抓好常规课程教育,促进校本课程建设。
科学课、信息技术课等学科,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技能力的主要课程。全体相关教师,除了认真上好每节课以外,认真辅导所负责的兴趣小组学生开展相关的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学校还开展了科幻画、科技小论文、小制作、科技小发明等项目的竞赛活动,这在一系列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善于观察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技术认识的学习兴趣。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抓好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主科”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全体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能根据所任学科的特点,渗透科学知识的教育。
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学生科学素养。
除了课内和定期开展的科普教育活动外,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学校广播室、宣传窗、黑板报等,都为学生提供了科普教育的活动舞台;我们还与时事相结合,开展了“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活动。
四、认真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科普热情。
平时,除了各班自行开展的一些科普知识的宣传、比赛活动以外,我们还结合省市级开展的有关竞赛活动,开展全校性的辅导和选拔活动,今期中测试后,我们积极发动学生参加 科普活动活动,开展一系列的科普宣传和竞赛活动,使全体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通过这一系列的科技教育活动,大大提高了广大学生的科技素质和动手能力。推动了全校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潮。
以上是我校今年科普工作的简要总结,成绩是微小的,任务是繁重的,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是,我们会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聪明才智,不断努力,争取更加辉煌的成绩。
第五篇:科技创新总结
花蕊吐绿换新枝
2016科技创新活动总结
2016年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督办下,建始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科技创新活动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展示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到科技创新与技能大赛相结合、与技能高考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生活体验相结合为指导思想;以“节约、环保、创新、发展” 为主题,要求学生本着节省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理念,主动发现、自主研究、自主创新的科技创新活动。整个活动分三个阶段历时7个月,收集了47件有效作品,评选出了4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在本届活动中,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我校科技创新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本届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思想,加强创新教育工作
学校成立文体科技活动室,把科技创新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成立了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由何振丽副校长负责,由文体科技活动室牵头组织各班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制定了科技创新活动计划,开展相应科技创新活动。注重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力量,并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综合推进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
二、超前思维,追求时代教育思想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中职阶段,既是学生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养成时期,又是基础知识的成厚积淀时期。教育教学质量是任何时候任何学校的生命线。我们提倡的质量不是时间加汗水的产物,而是科学的方法加科学的管理的质量。既看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情况,又要看学生学习期间能力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特别注重的个性张扬和特长的发展,提倡学生在动中学、用中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会、了解社会;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身心健康、素质高雅全面的中职生。学校举办了“科技活动周”。学校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精心组织,认真培训,学生的科技热情高涨。这无疑是对教育负责、对学生发展负责,是体现新时期教育有力举措。
三、专题讲座 引然科技文化氛围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刘定海副校长《我爱发明 我要发明 我能发明》专题讲座,提高了师生对科技活动认识,激发了储存在师生心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覃征老师的《科技创新实例及创新方向浅论》、李运芳老师的《科技创新小制作选题原则和捕获创科技创新中的美术作品新点的技巧》、魏未老师的《科技创新中的美术作品》、王溶老师的《科技论文的写作》等专题讲座,使师生近距离的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教师对科技活动认识提高了,学生对科技活动热情被激活。于是学校组织学生报名、定时进行辅导培训,经过活动的普及开展,一件件科技、艺术作品在学生手中诞生,就这样学生科技活动在我校扎根繁衍。
四、内激热情、提高科技活动质量
如何培养本校学生科技活动的骨干力量?如何调动学生科技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在活动中认真观察,试图发现校内科技活动的热心人。发挥学科互补优势,电工电子类教师黄厚习、王建平、黄金绪、李运芳,美术教师魏未、王全等、计算机信息老师陈谦、刘学锋等利用学科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小发明创造、制作,辅导学生绘制、设计等各种活动,成为学校辅导学生科技活动的主力团队。
学校领导积极支持和鼓励他们在学生科技活动方面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校根据本校实力参加了各级科技创新大赛,师生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五、整合资源、开辟科技活动空间
如何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创造潜能得以展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将科技创新向纵深发展。
1、以课堂教学为契机,将科技纳入课程体系。
学校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要把这项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相联系,有机地落实到和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并尽可能地多组织有科技性质的学科活动,做到学科间渗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科普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开放形态的课堂教学,即把生活和学习中科技教育因素挖掘出来,形成“边做边学”的课程。比如:在生物课堂上,将原有的生物实验加以改进,衍化成生物科技实践活动,在机电类、农学类、计算机类、学前教育和旅游类课大胆猜想、假设,利用开放的实训室,将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在实训中进行验证或探索内在的科学原理。第二,渗透形态的课堂教学,即在当前的课程体系、内容的基础上,努力渗透相关的科普教育思想,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最新成果等等。第三、潜移默化的课堂教学,即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教学,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不知不觉中产生对科学知识的初步认识,向往和浓厚的兴趣。三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能够实现科普教育与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让学生的思想突破牢笼,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的培养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2、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寓科技教育于活动中
中职学生活泼好动,做事主要是凭兴趣,因此必须通过活动来稳固兴趣,促使其转化为动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从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入手,提升科技品味。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检验也是在活动中进行。(1)学校在“中职科技活动周”中,既组织了科技、制作、书画、小发明、小论文等各类个人竞赛,又多样的组织团体竞赛,这样,一方面综合检验学生的个体创新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又强化团队的智慧与力量,促进科技活动群体性发展。
(2)开展科技知识的摘抄、摘记,撰写科技论文活动。利用读报时间,积极开展科技书籍的阅读,同学们写了阅读笔记,摘记科技知识。(3)除了课内和定期开展科技活动外,丰富多彩的业余科技活动也是学生全面提升科技素养不可或缺的渠道。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校广播室、宣传窗、班级的板报、班会等,都为学生提供了科学教育的活动舞台。
(4)科技活动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学校又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利用校内外原有的各种资源,开放了实训室,成立科技兴趣小组,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为了进一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创新。凡对于有创新性活动行为的学生,学校将予以全校表扬。
六、我校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1、学生创新意识淡薄,亟待不断提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自主生活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
2、调整文化课与专业课时比重,让学生更多的时间参与到实习实训中,通过活动,提高动手兴趣和能力。
3、加强科技创新组织和领导,成立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创新教育活动。
4、把科技创新活动与专业训练、技能大赛结合起来,校内形成各专业技能竞赛常态。不仅仅就是组织期中期末考试,还必须组织各专业技能考核,让学生必须动手。要有创新先从模仿入手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