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5:0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年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年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第一篇:2008年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新课标要求:《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标准由6个主题构成,即: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成长。本册教材划分为三个单元:《我和我的同学》、《我要安全地成长》、《我的成长与家庭》,体现了“同心圆扩大”的教材设计框架。为了更好的上好本册教材,我积极学习研究教材特点,钻研新课标的要求,尽量做到一课一得,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让学生学有所获。现就本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明确课程性质,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使孩子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得到较好培养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例如我在讲授《我和我的同学》这一单元时,我积极开展“把各种有趣的一分钟记录下来,说说自己的感想”的活动。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从身边的人或事影响孩子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在讲授《他为什么学习这样好》这一单元时,我要求他们做一回小记者,采访身边或者亲人中的打工者,写下自己的采访记录。寻找身边的做出了一定成绩的人物,了解他们的事迹,自己制作一张“状元榜”。孩子们都做得很认真,不仅了解了身边的劳动者,还树立了勤劳致富的观念,形成了热爱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双赢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依存观(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分享观(有福同享福更增,有难同当难减少)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我的成长与家庭》这一单元,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父母情、亲情,走进家庭,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四、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潜能生的转化

学期初,我制定了对之上有问题的孩子特别计划。对于某些班级特别的孩子,我采取多跟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让他们的性情慢慢改变,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并且跟他们的班主任经过几次交流,让班主任也感觉到孩子在自己的悉心引导下,一天天在成长,一天天在进步,对孩子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本学期由于改革了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大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听其形”、“观其声”、“动其情”、“悟其理”,从而强化了感知理解,丰富了想象思维和情感,深化了道德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通过一个学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我对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等,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下面从以下几方面略作总结。

一、学生——地位变了

多少年来,我们的学生一直是“受教育者”,他们一直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对象,只是听老师讲课,接受老师教给他们的知识,提出不懂的问题寻求老师的解答从来没有成为教学的主人,从来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老师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而今,在《品德与社会》中,学生的地位却改变了。

1.学生是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依据 《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方案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具体教学班级学生需要进行设计的。而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要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强烈的针对性。教师活动方案的设计必须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兴趣,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还要考虑到班级、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

其次,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要具有较大的弹性,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调整。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与以往的教案不同,它只是对活动的准备和计划,而不是对教学过程的严格安排。因此,它具有较大的伸缩性。教师在具体组织活动中随时会遇到学生的“突发事件”,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有思想,会依照自己的意志开展活动。而活动中出现的许多内容可能是原先方案中没有安排,不曾考虑到的。所以,我们的活动方案只能是一种思路,一种目标,而不应该是一个具有严格“程序”。

再次,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要尽可能让学生也参加进来,让学生成为方案设计的主人之一。在《品德与社会》中,我们的活动方案是为学生而设计,而参加活动的人是学生,所以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我们设计方案当然应该问问“主人”,为“主人”着想。教师在设计具体活动方案时,需要问问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出谋划策,想出尽可能好的点子,尽可能多的办法。这样,活动也就成功了一半。

2.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各种实际活动,以调查、观察、实验、讨论、谈话、制作、表现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和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等发生实际接触,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而学生就是在这种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过程中获得发展。所以,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不再是以往的被动受教育者,而是教学活动完成的主动者。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活动,决定了每次教学活动的完成与否,成功与否。所以,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学生不再是配角,不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配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是教学活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学活动过程的主要主宰者。

3.学生是教学活动之后的最好总结者 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结束,一节课的结束也并不意味着学生认识活动的结束。所以,在教学活动之后,对活动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而如何总结活动,调整今后的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中,学生是最好的总结者。一次活动以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活动的体会、要求、新的设想,为今后进一步成功搞好教学活动提供依据。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发展自己所获得的知识、能力等。教师还要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活动成败,在下一步活动方案设计中取长补短,把活动设计得更完善。总之,教师在总结活动时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要以学生为依据。

二、教科书——作用变化了

许多年来,教科书的地位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它一直是作为知识的载体供师生运用。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是以教科书为中心进行教学。而今,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中,教科书的作用变化了。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科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变化,使它成为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而不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或罗列知识、技能的清单供教师讲授,不再是供教师照本宣科讲述,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圣经”。《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作用实际上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1.教科书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参考资料之一

《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设计教学活动预留了很大的空间。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对教科书进行认真的研究,然后结合本校实际,结合学生情况,具体设计教学活动。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教科书只是教学内容的一种参考。教师不必刻板地以教科书上的语言、活动为教学的依据和教学的唯一材料,不必照本宣读。而可自行设计更实际更适合班级学生的活动,让学生讲切合自身实际的语言。

2.教科书是教师教材再创造的一种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科书为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创造和开发课程留有一定的空间,是教师设计、组织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同时,也是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和开发富有特色的本地区、学校、班级课程提供了线索。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不应是只教一些教材中提到的内容,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补充,进行再创造。而在此过程中,教科书则是最好的参考工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教师一直以知识的传授者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却转换了。

1.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人,不再是教导者、监督者、评判者,不再是“教”教材的人,不再是居支配地位,单向地向学生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人,不再是绝对权威的、不可否认的、高高在上的教授者,而是走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完成教学活动的人。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

2.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形式。在本课程中,教师不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活动的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支持,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学生进行各种尝试。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进行活动,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着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实现对学生的引导。

3. 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

在我国几千年来,“师道尊严”一直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准则。解放以后,尽管师生关系不再那么等级森严,但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教师还是占据着绝对的支配性地位,强制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师生间并不存在双向的沟通和互动关系,教师只是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与学生则构建了新型的民主、平等关系。师生在课堂上互动,学生的每一个建议都有可能被老师采纳,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有可能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因此,学生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旁观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不再是教学过程的配角,而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结教学中是民主的,平等互助的,他们的共同努力构建着这门课程,完成着这门课程。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中,学生、教材、教师有了全新的概念,有了全新的地位和全新的关系。这些正是未来教育逐步追求的目标,是中国教育同世界教育接轨的开始,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学期我校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为主线,以提高学生思想水准为 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更新观念,勇于开拓创新,努力 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德工作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作 用,我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抓常规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1、建设班级文化氛围。“班级文化氛围”的建设已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并逐步形成工作常规。开 学第一周,各班主任着力建设“班级文化氛围”。在各班主任及各班学生的共同 努力下,各班教室的面貌焕然一新。使教室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成为学生的精 神家园。

2、加强课间文明礼仪、养成习惯教育和班级管理考核力度。(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开学初充分利用班队会课、学校广播等常规德育阵地 大力宣传“文明礼仪和日常养成习惯”教育,对其中的每一项内容做具体的阐述 并提出具体的要求。(2)充分发挥少先队大队干部的作用。各班主任推荐了一些习惯好、能力强的 学生检查纪律卫生。班级进行评比,每月评出流动红旗班级。(3)充分利用好黑板报阵地,每月各班出一期有主题的板报,提高学生的思想 道德,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政教处定期检查,作为考核班主任的一项工作。

3、狠抓校园环境卫生。学生值日干部检查各班清洁卫生,并设立 “卫生监督岗”,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办好家长学校,家校形成合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家、校、社区联合工作,为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而努力。聘请各行各业的 的模范为校行风评议监督员,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而服务。

5、规范德育常规管理工作。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做好“三册” 即《班会记载》 《中小队活动记载》 《家访记载》填写工作,建立“学困生”、“优秀生”、班主任档案,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监督检查手段。

6、从学生实际出发抓好升旗仪式、班队活动、晨会课等常规德育阵地建设。

7、深入班级和家庭调查贫困学生的情况。积极向上汇报学生的贫困情况。

8、组织教师进行家访活动。由行政干部蹲点,和班主任、任课教师一起,到学 生家长进行家访,了解学生情况。

9、组织社会实践活动。(1)4 月份组织三年级学生到烈士墓前缅怀革命先烈,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遗志”的活动。(2)组织六年级学生参观通城博物馆。了解通城历史和传统文化。(3)进行安全卫生讲座,制定了学校安全疏散紧急预案,并进行了演练,大大 地提高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4)组织了“六一”儿童节活动,表彰了 600 多名“优秀学生学生、优秀少先 队员、优秀卫生监督岗”。组织新少先队员入队仪式。

10、重视小学生的卫生防疫工作,在学校学生腮腺炎流行期间,对学生有病情况 做到每天报告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采取控制的措施。11、6 月在遭受水灾期间,组织教师打扫学校清洁卫生,对学校进行消毒。并组织教师为通城受水灾人民捐款。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队伍素质与工作能力。班主任是学校开展 德育工作的生力军,我校继续做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召 开了较高规格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效果颇佳,为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其次,与每位教师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和安全责任状,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了新的 德育理念。

2、各班加强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各班主任注重培养好班干部,发挥学生自我 管理能力,让学生参与管理,加强锻炼,班内通过总结课和定期召开班会,促进 学生组织能力、自控能力,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形成良好班风。可以说,在这个学期中,老师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可 我们也知道,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之处。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才需要我们 去努力,去奋斗。我们始终相信,在校领导的帮助下,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德育工作会迈向新的台阶。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

结(精选多篇)

均田小学三年级2014-2014学第一学期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新课标要求:《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标准由6个主题构成,即: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成长。本册教材划分为三个单元:《我和我的同学》、《我要安全地成长》、《我的成长与家庭》,体现了“同心圆扩大”的教材设计框架。为了更好的上好本册教材,我积

极学习研究教材特点,钻研新课标的要求,尽量做到一课一得,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让学生学有所获。现就本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明确课程性质,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使孩子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得到较好培养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

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例如我在讲授《我和我的同学》这一单元时,我积极开展“把各种有趣的一分钟记录下来,说说自己的感想”的活动。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从身边的人或事影响孩子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

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在讲授《他为什么学习这样好》这一单元时,我要求他们做一回小记者,采访身边或者亲人中的打工者,写下自己的采访记录。寻找身边的做出了一定成绩的人物,了解他们的事迹,自己制作一张“状元榜”。孩子们都做得很认真,不仅了解了身边的劳动者,还树立了勤劳致富的观念,形成了热爱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双赢观、依存观、分享观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

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我的成长与家庭》这一单元,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父母情、亲情,走进家庭,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四、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潜能生的转化

学期初,我制定了对之上有问题的孩子特别计划。对于某些班级特别的孩子,我采取多跟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让他们的性情慢慢改变,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并且跟他们的班主任经过几次交流,让班主任也感觉到孩子在自己的悉心引导下,一天天在成长,一天天在进步,对孩子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本学期由于改革了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大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听其形”、“观其声”、“动其情”、“悟其理”,从而强

化了感知理解,丰富了想象思维和情感,深化了道德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xx年年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新课标要求:《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标准由6个主题构成,即: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本册教材划分为五个单元:《我学习,我快乐》、《家庭因我更美丽》、《共享友爱阳光》、《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体现了“同心圆扩大”的教材设计框架。为了更好的上好本册教材,我积极学习研究教材特点,钻研新课标的要求,尽量做到一课一得,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让学生学有所获。现就

本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明确课程性质,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使孩子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得到较好培养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例如我在讲授《我学习,我快

乐》这一单元时,我积极开展“把各种有趣的一分钟记录下来,说说自己的感想”的活动。要求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时间表并总结自己好的学习方法,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班上60个学生都建立了自己的小档案,这对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从身边的人或事影响孩子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

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在讲授《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这一单元时,我要求他们做一回小记者,采访身边或者亲人中的打工者,写下自己的采访记录。寻找身边的做出了一定成绩的人物,了解他们的事迹,自己制作一张“状元榜”。孩子们都做得很认真,不仅了解了身边的劳动者,还树立了勤劳致富的观念,形成了热爱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双赢观、依存观、分享观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

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共享友爱阳光》这一单元,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师生之情、同学之情,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四、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潜能生的转化

学期初,我制定了潜能生的转化计划。对于本班刘思佳和樊青嵩两名学生,我采取多跟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让他们的性情慢慢改变,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并且跟他们的家长经过几次交流,让家长也感觉到孩子在自己的悉心引导下,一天天在成长,一天天在进步,对孩子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刘思佳和樊青嵩两个孩子明显进步。

五、俭以养德,创设情境,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我 的教育教学中,我随时随地引导孩子们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好孩子,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我通过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环保的好公民。

本学期由于改革了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大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听其形”、“观其声”、“动其情”、“悟其理”,从而强化了感知理解,丰富了想象思维和情感,深化了道德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通过一个学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我对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对教师

教学的基本要求等,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下面从以下几方面略作总结。

一、学生——地位变了

多少年来,我们的学生一直是”受教育者”,他们一直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对象,只是听老师讲课,接受老师教给他们的知识,提出不懂的问题寻求老师的解答??从来没有成为教学的主人,从来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老师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而今,在《品德与社会》中,学生的地位却改变了。

1.学生是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依据 《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方案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具体教学班级学生需要进行设计的。而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要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强烈的针对性。教师活动方案的设计必须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兴趣,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还要考虑到班级、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其次,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要具有

较大的弹性,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调整。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与以往的教案不同,它只是对活动的准备和计划,而不是对教学过程的严格安排。因此,它具有较大的伸缩性。教师在具体组织活动中随时会遇到学生的”突发事件”,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有思想,会依照自己的意志开展活动。而活动中出现的许多内容可能是原先方案中没有

安排,不曾考虑到的。所以,我们的活动方案只能是一种思路,一种目标,而不应该是一个具有严格”程序”。

再次,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要尽可能让学生也参加进来,让学生成为方案设计的主人之一。在《品德与社会》中,我们的活动方案是为学生而设计,而参加活动的人是学生,所以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我们设计方案当然应该问问”主人”,为”主人”着想。教师在设计具体活动方案时,需要问问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出谋划策,想出尽可能好的点子,尽可能多的办法。这样,活动也就成功了一半。

2.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各种实际活动,以调查、观察、实验、讨论、谈话、制作、表现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和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等发生实际接触,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而学生就是在这种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过程中获得发展。所以,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不再是以往的被动受教育者,而是教学活动完成的主动者。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活动,决定了每次教学活动的完成与否,成功与否。所以,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学生不再是配角,不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配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是教学活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是

教学活动过程的主要主宰者。

3.学生是教学活动之后的最好总结者 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结束,一节课的结束也并不意味着学生认识活动的结束。所

以,在教学活动之后,对活动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而如何总结活动,调整今后的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中,学生是最好的总结者。一次活动以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活动的体会、要求、新的设想,为今后进一步成功搞好教学活动提供依据。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发展自己所获得的知识、能力等。教师还要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活动成败,在下一步活动方案设计中取长补短,把活动设计得更完善。总之,教师在总结活动时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要以学生为依据。

二、教科书——作用变化了

许多年来,教科书的地位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它一直是作为知识的载体供

师生运用。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是以教科书为中心进行教学。而今,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中,教科书的作用变化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科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变化,使它成为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而不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或罗列知识、技能的清单供教师讲授,不再是供教师照本宣科讲述,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圣经”。《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作用实际上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1.教科书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参考资料之一

《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设计教学活动预留了很大的空间。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对教科书进行认真的研究,然后结合本校实际,结合学生情况,具体设计教学活动。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教科书只是教学内容的一种参考。教师不必刻板地以教科书上的语言、活动为教学的依据和教学的唯一材料,不必照本宣读。

而可自行设计更实际更适合班级

学生的活动,让学生讲切合自身实际的语言。

2.教科书是教师教材再创造的一种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科书为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创造和开发课程留有一定的空间,是教师设计、组织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同时,也是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和开发富有特色的本地区、学校、班级课程提供了线索。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不应是只教一些教材中提到的内容,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补充,进行再创造。而在此过程中,教科书则是最好的参考工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教师一直以知识的传授者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却转换了。

1.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不

再是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人,不再是教导者、监督者、评判者,不再是”教”教材的人,不再是居支配地位,单向地向学生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人,不再是绝对权威的、不可否认的、高高在上的教授者,而是走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完成教学活动的人。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

2.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形式。在本课程中,教师不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

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活动的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支持,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学生进行各种尝试。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进行活动,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着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

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实现对学生的引导。

3. 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

在我国几千年来,”师道尊严”一直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准则。解放以后,尽管师生关系不再那么等级森严,但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教师还是占据着绝对的支配性地位,强制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师生间并不存在双向的沟通和互动关系,教师只是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与学生则构建了新型的民主、平等关系。师生在课堂上互动,学生的每一个建议都有可能被老师采纳,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有可能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因此,学生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旁观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不再是教学过程的配角,而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民主的,平等互助的,他们的共同努力构建着这门课程,完成着这门课

程。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中,学生、教材、教师有了全新的概念,有了全新的地位和全新的关系。这些正是未来教育逐步追求的目标,是中国教育同世界教育接轨的开始,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古敢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

总结

任课教师:蒋文

本学期,本班在《品德与社会》科的教学中能围绕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好学勤奋,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热爱班集体这些目标展开教学活动。通过这一学期学习生活的锻炼,学生已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加强。

一、上课、备课是关键。

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明确

正确的行为方式。有充分的理论指导,才能避免以往满堂灌的错误。

二、抓好训练,学以致用。

注意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并在生活中适时遵守,学生的各项行为习惯有很大的进步。

三、抓好落实,常抓不懈。

紧密联系学校开展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正确引导下,自觉纠正行为错误,提高水平。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紧密联系,这样学生的水平才能有所提高,而且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光靠课堂上的说教是不行的。

四、对于思想品质良好的同学,再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价 1

值观的教育。

对于习惯较差,思想观念差的同学,从生活中入手,正面疏导,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想品质。

五、从认知上引导学生。

1、让学生知道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学生为社会主义祖国逐渐强大而自豪,热爱祖国,立志建设祖国。

2、让学生知道了一些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创新发明、搞科技小制作的事例,并向他们学习,积极动脑动手,参加一些科技活动。

3、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有毅力是意志坚强持久的表现,是学习进步,事业有成不可缺少的品质,每个人都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自觉磨练和培养自己的毅力。

4、让学生知道能够正确对待成功,在取得成绩或受到表扬时不骄傲,才能不断进步。

5、让学生树立了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面对失败,不灰心、不气馁,积极进取,争取最后胜利。

6、让学生能分清是非界限,以良好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名誉,学习分清是非的方法,正确的事坚持做,明知不对 的事情,再小也不做。

7、让学生知道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也是一个人修养的表现,8、让学生懂得了名胜古迹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人人都

应爱护,见到同学损坏名胜古迹的现象都能自觉批评、劝阻。

六、存在的问题。

1、有些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起来。说道理,同学都能明白,但是真正到生活中,甚至关系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往往言行不一。

2、由于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习兴趣淡化,过于敷衍了事。

3、有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仍然是个难题。学生的影响来自于多方面,家庭、社会、学校。学校教育固然重要,其他方面不容忽视。有些家庭教育受家长思想品质、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往往与学校的教育背道而行,因此,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仍然有一定的难

度。

4、上课形式单调、说教意味浓厚,枯燥乏味,实际效果存在欠缺。

5、学生不能把学到的道理和实际行动有效的结合起来。这一点是做得最欠缺的一部分,需要结合实际进行教育,切实使学到的知识落实到行动上。作到理论联系实际。

七、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的修养。教育学生,首先要身正为范。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观和价值观、社会公德都在不断变化。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地教育学生。

2、紧密结合班级管理和学生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这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关键所在。

3、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引导学生有效的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作好与家长的沟通。家庭与学

校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教育势力,共同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人。不断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有效的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在一起。

5、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出现。做到防患于未然。

6、加强备课的力度,上好每一节课。讲求上课的形式,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能真正的上好每堂课,学到扎实的知识。

经过这一学期来的努力,本班终于完成了教学任务,教育效果明显。教学的实际效果比较好,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纪律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貌、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教学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但由于学生存在着共同的特点——自私,无论做什么事,都为自己着想,所以,还需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其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使

其受益终生。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娇惯,好吃懒做、任性、主动性差,自私的特点。这些行为习惯也是今后教育的主要方向。另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道理,不能有效的落实到行动上,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实践。

2014年春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目标

本人承担了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实施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

~ 26 ~

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 27 ~

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三、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

~ 28 ~

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 29 ~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通过一个学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我对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等,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下面从以下几方面略作总结。

一、学生——地位变了

多少年来,我们的学生一直是“受教育者”,他们一直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对象,只是听老师讲课,接受老师教给他们的知识,提出不懂的问题寻求老师的解答„„从来没有成为教学的主人,从来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老师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而今,在《品德与社会》中,学生的地位却改变了。

1.学生是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依据 《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方案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具体教学班级学生需要进行设计的。而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要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强烈的针对性。教师活动方案的设计必须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兴趣,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还要考虑到班级、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其次,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要具有较大的弹性,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调整。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与以往的教案不同,它只是对活动的准备和计划,而不是对教学过程的严格安排。因此,它具有较大的伸缩性。教师在具体组织活动中随时会遇到学生的“突发事件”,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有思想,会依照自己的意志开展活动。而活动中出现的许多内容可能是原先方案中没有

安排,不曾考虑到的。所以,我们的活动方案只能是一种思路,一种目标,而不应该是一个具有严格“程序”。

再次,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要尽可能让学生也参加进来,让学生成为方案设计的主人之一。在《品德与社会》中,我们的活动方案是为学生而设计,而参加活动的人是学生,所以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我们设计方案当然应该问问“主人”,为“主人”着想。教师在设计具体活动方案时,需要问问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出谋划策,想出尽可能好的点子,尽可能多的办法。这样,活动也就成功了一半。

2.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各种实际活动,以调查、观察、实验、讨论、谈话、制作、表现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和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等发生实际接触,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而学生就是在这种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过程中获得发展。所以,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不再是以往的被动受教育者,而是教学活动完成的主动者。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活动,决定了每次教学活动的完成与否,成功与否。所以,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学生不再是配角,不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配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是教学活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学活动过程的主要主宰者。

3.学生是教学活动之后的最好总结者 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结束,一节课的结束也并不意味着学生认识活动的结束。所

以,在教学活动之后,对活动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而如何总结活动,调整今后的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中,学生是最好的总结者。一次活动以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活动的体会、要求、新的设想,为今后进一步成功搞好教学活动提供依据。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发展自己所获得的知识、能力等。教师还要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活动成败,在下一步活动方案设计中取长补短,把活动设计得更完善。总之,教师在总结活动时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要以学生为依据。

二、教科书——作用变化了

许多年来,教科书的地位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它一直是作为知识的载体供师生运用。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是以教科书为中心进行教学。而今,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中,教科书的作用变化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科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变化,使它成为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而不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或罗列知识、技能的清单供教师讲授,不再是供教师照本宣科讲述,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圣经”。《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作用实际上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1.教科书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参考资料之一

《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设计教学活动预留了很大的空间。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对教科书进行认真的研究,然后结合本校实际,结合学生情况,具体设计教学活动。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教科书只是教学内容的一种参考。教师不必刻板地以教科书上的语言、活动为教学的依据和教学的唯一材料,不必照本宣读。

而可自行设计更实际更适合班级学生的活动,让学生讲切合自身实际的语言。

2.教科书是教师教材再创造的一种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科书为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创造和开发课程留有一定的空间,是教师设计、组织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同时,也是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和开发富有特色的本地区、学校、班级课程提供了线索。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不应是只教一些教材中提到的内容,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补充,进行再创造。而在此过程中,教科书则是最好的参考工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教师一直以知识的传授者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却转换了。

1.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人,不再是教导者、监督者、评判者,不再是“教”教材的人,不再是居支配地位,单向地向学生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人,不再是绝对权威的、不可否认的、高高在上的教授者,而是走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完成教学活动的人。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

2.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形式。在本课程中,教师不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

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活动的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支持,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学生进行各种尝试。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进行活动,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着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实现对学生的引导。

3. 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

在我国几千年来,“师道尊严”一直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准则。解放以后,尽管师生关系不再那么等级森严,但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教师还是占据着绝对的支配性地位,强制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师生间并不存在双向的沟通和互动关系,教师只是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与学生则构建了新型的民主、平等关系。师生在课堂上互动,学生的每一个建议都有可能被老师采纳,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有可能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因此,学生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旁观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不再是教学过程的配角,而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民主的,平等互助的,他们的共同努力构建着这门课程,完成着这门课程。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中,学生、教材、教师有了全新的概念,有了全新的地位和全新的关系。这些正是未来教育逐步追求的目标,是中国教育同世界教育接轨的开始,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董哲富

通过一个学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我对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等,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下面从以下几方面略作总结。

一、学生——地位变了

1.学生是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依据 《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方案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具体教学班级学生需要进行设计的。而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要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强烈的针对性。教师活动方案的设计必须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兴趣,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还要考虑到班级、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

其次,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要具有较大的弹性,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调整。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与以往的教案不同,它只是对活动的准备和计划,而不是对教学过程的严格安排。因此,它具有较大的伸缩性。教师在具体组织活动中随时会遇到学生的“突发事件”,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有思想,会依照自己的意志开展活动。而活动中出现的许多内容可能是原先方案中没有安排,不曾考虑到的。所以,我们的活动方案只能是一种思路,一种目标,而不应该是一个具有严格“程序”。

2.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学生在教师 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各种实际活动,以调查、观察、实验、讨论、谈话、制作、表现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和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等发生实际接触,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而学生就是在这种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过程中获得发展。所以,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不再是以往的被动受教育者,而是教学活动完成的主动者。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活动,决定了每次教学活动的完成与否,成功与否。

二、教科书——作用变化了

许多年来,教科书的地位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它一直是作为知识的载体供师生运用。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是以教科书为中心进行教学。而今,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中,教科书的作用变化了。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科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变化,使它成为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而不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或罗列知识、技能的清单供教师讲授,不再是供教师照本宣科讲述,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圣经”。《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作用实际上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中,学生、教材、教师有了全新的概念,有了全新的地位和全新的关系。这些正是未来教育逐步追求的目标,是中国教育同世界教育接轨的开始,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下载2008年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年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1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22年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1 转眼间,紧张的一学期已经结束,现针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一、明确课程性质,贯彻课标精神为了培养学生拥有较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承担了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本学期即将结束,现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分......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卓尼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本班在《品德与社会》科的教学中能围绕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勤奋好学,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热爱班集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紧张的一学期已结束,为了更好的开展下学期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成绩,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1、基......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继续承当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够全面掌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协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人承担了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德育成绩 一学期来,按照......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继续承担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在学期初制定了教学计划,并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使学生各方面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