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聋人学校教育教学规程

时间:2019-05-12 15:3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聋人学校教育教学规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聋人学校教育教学规程》。

第一篇:浙江省聋人学校教育教学规程

浙江省聋人学校教育教学规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明确我省聋校规范管理的要求,加强聋校的教育教学的规范管理工作,提升办学质量,根据《特殊教育聋校管理暂行规程》和《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等文件精神和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我省聋校。

第三条 聋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聋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条 聋校的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聋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具有良好的体质和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五条 聋校应按照国家制定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齐开足课程,创造条件增设具有聋教育特点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应根据聋生实际情况,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制定。第六条 坚持依法办学,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维护聋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保障聋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 入学及学籍管理

第七条

聋校招收适合在校学习的学龄听障儿童、青少年入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起始年龄为六周岁,实行秋季始业。有条件的聋校可实行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十五年一贯制教育。

第八条 聋校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实行免试入学,学前和高中招生方式、招生范围由当地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第九条 聋校中小学班级学额小学一般不超过12人、中学一般不超过14人。

第十条

聋校应按照《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浙江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浙江省中等职业聋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建立相应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进行规范管理。

第十一条 聋校应接纳经当地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适合继续在普通学校就读申请转学的听障儿童、青少年,并根据其实际情况,编入相应年级。聋校对因户籍变更申请转入,并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符合条件的听障儿童、青少年,应及时予以妥善安置,不得拒收。

第十二条

聋校对听力语言康复后经考查能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学生,在经得本人、其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同意后,应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申请转学。

第三章 教育教学管理 第十三条

聋校应按规模和任务设置机构和领导职数,合理确定各类人员的结构比例,以保证聋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十四条 聋校应把学生的语言康复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有完备的语言康复训练规章制度和措施,配备专业的语训人员,根据学生的听力损失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训练,积极开发潜能,补偿缺陷,发展学生的语言和交往能力。

第十五条

聋校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聋校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育,加强个别辅导,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第十六条

聋校要做好教育教学计划管理。聋校必须遵循方向性、可行性、系统性、开放性原则拟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并加强检查督促工作。必须严格按教育部颁布的计划科学制定“三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外活动安排表),科学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每日在校用于教学的时间不得超过《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的课时;合理安排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第十七条

聋校要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聋校应建立校长与分管教聋校长、教导处、教研组三级监控组织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控,加强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学生、检测、评价、研究、学习几大环节的管理,力求做到规范化、科学化。

第十八条

聋校要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在《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指导下,建立科学的聋校评价制度。应定期组织评教评学活动,切实抓好期末考查与测试工作,评价学生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排班级和学生名次,不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教学工作的唯一标准。

第十九条 聋校应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由校长负责,全员参与;应有健全的党团和少先队组织,有班主任管理制度;实施德育工作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注重实效。

第二十条 聋校应重视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十一条 聋校应重视体育和美育工作。要结合学生实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应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要上好艺术类课程,积极组织各类课外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其他学科也要从本学科特点出发,发挥美育功能。

第二十二条 聋校应特别重视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应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生活实践、劳动实践,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聋校应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创造条件,加强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强化职业技术训练,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

第二十三条 聋校应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聋校卫生工作的法规、政策,建立健全聋校卫生工作制度,做好预防传染病、常见病的工作。聋校应将学生视力保健列为卫生保健工作重要内容。

第二十四条 聋校应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和康复知识的培训,有条件的聋校应建立家长学校。第二十五条

寄宿制聋校应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学生的生活指导和管理工作,并经常与班主任教师保持联系。

第二十六条

聋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的庆典、演出等活动,不随意停课,参加其他社会活动不应影响教育教学秩序和聋校正常工作。

第二十七条 聋校应积极推广使用《中国手语》。

第二十八条 聋校应重视与当地残疾人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了解社会对残疾人就业的需求、征求毕业生接收单位对聋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促进聋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

第四章 学生发展成长管理

第二十九条 聋校应对入学的听力残疾儿童、少年的障碍程度、原因和身心发展状况等进行必要的了解和测评,并建立完整的学生成长、教育教学等档案。

第三十条 聋校应将课堂教学与个别教育训练相结合,针对学生的个体制订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第三十一条

聋校对学业能力提前达到更高学段程度的学生,可准其提前升入相应学段学习或者提前学习相应学段的有关课程。经考查能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学生,经本人、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同意后,应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申请转学。

第三十二条 聋校对德、智、体、美诸方面均表现突出或在某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学生应予表彰,聋校可分别授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或单项荣誉称号,并记入学生档案。聋校对违反聋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应当批评教育,不得开除学生。第三十三条 聋校对因病无法继续学习的学生(须具备县级以上医疗单位的证明)在报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准其休学。休学时间超过三个月,复学时聋校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征求本人及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意见,编入相应年段。

第三十四条 聋校应防止未修满义务教育年限的学龄学生辍学。发现学生辍学,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使其复学。

第三十五条 聋校对已修满义务教育年限,修完规定课程的聋生,发给毕业证书;对未修完规定课程者,发给肄业证书。

第五章 教师专业发展管理

第三十六条 聋校应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全面、科学考核评价教职员工员工作表现和实绩。教师评价应以日常工作过程的观察、检查与指导为主,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设置多元化的教师绩效目标,充分调动各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十七条 聋校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实行教师聘任制度,对教职工实行科学管理,使教师队伍年龄、学科等结构趋向合理。聋校教师要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应教师资格和任职条件,并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获得特殊教育专业证书;应掌握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第三十八条

聋校要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实践,开展课题研究,积极探索适合聋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聋校教师要有较强的科研意识, 每年有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科研论文。

第三十九条 聋校要健全教师全员研修工作的管理机制,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教师全员参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第四十条

校领导应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等研修组织的管理与指导,分工负责联系学科教研组。建立教研组长例会制度,通过多种途径,激励和提高教研组长的管理、策划和指导能力。

第四十一条

聋校要积极开展自主拓展性课程和校本教材建设,鼓励教师自编适合聋生学情的教材。

第四十二条 聋校要制订教师专业发展的配套制度,构建发展和成功的环境。积极推荐优秀教师参加特级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的评选。

第六章 教育教学设施管理

第四十三条 聋校校园功能布局和校舍建设应贯彻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11]171号),应充分考虑到聋生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医教结合”的基本原则,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在学习、康复训练等方面的特殊需求,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感知环境,补偿身心缺陷,回归主流社会。

第四十四条

聋校教学仪器设备(包括课程教学中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教学训练和综合实践活动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工具、教具、材料、用品)的配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实际可执行《浙江省聋校教学仪器设备配置目录》。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实际可执行《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规则(试行)》(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2010年12月)。实验室建设应执行《中小学实验室装备规范》(教基„2006‟16号)、国家教育部《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JY/T 0385-2006)。

第四十五条 聋校校园内的所有场所均应设置不同的安全指示系统,设有明显的疏散路线标志,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程控电话交换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创设出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的建筑。

第四十六条 聋校的室外空间应结合聋校教育的基本特点,依据聋生的特殊需要而设置,并符合教育康复训练的基本要求,以促进聋校整体教育环境质量的提高。

第四十七条 聋校教育教学设施建设、管理中应密切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要求,校园内有以启迪和教育学生为目的的文化小品、宣传设施、人文景观等设施,与校园绿化、环境卫生相互映衬。

第七章 聋校安全管理

第四十八条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自救互救、减少损失”的原则,根据聋校实际情况,完善聋校各项安全制度,定期排查整改安全隐患,维持聋校正常教学秩序,保护学生健康成长,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第四十九条

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师生安全知识、法制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聋校自身实际,定期对聋哑学生进 8 行紧急突发问题处理,自救互救常识的教育。经常性开展地震、火灾、雷电、泥石流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切实增强避险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第五十条

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制订完善聋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每学期开展1—2次预案演练,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教师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校内外学生出现的重大伤亡事故一小时以内报告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出走、失踪要及时报告;对事故的报告要形成书面报告一式三份,一份报教育主管部门,一份报公安派出所,一份报属地政府,不得隐瞒责任事故。

第五十一条 建立健全领导值周、教师值日制度及节、假日值班护校制度;加强聋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保证聋校的教学秩序正常;负责聋校安全的人员要经常和辖区的公安派出所保持密切联系,争取公安派出所对聋校安全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措施落实到位,保证聋校、学生安全。

第五十二条 聋校应落实专人定期检查校内围墙、池塘、栏杆、扶手、门窗、楼梯以及各种体育、课外活动、交通安全、危险化学品管理、基建等设施的安全情况,消防、监控、锅炉、电梯等特种设备要请专业的维修保养公司进行定期保养维修。对有不安全因素的设施要立即予以维修和拆除,确保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场所和相应设施既安全又可靠。要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情况严重的,一时难以消除要立即封闭,并做合适处理。

第五十三条 聋校要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动员监护人主动配合聋校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履行家长对学生安全工作的监护人责任。应建立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将上下学时间等事关学生安全的信息及时告 知监护人,教育学生遵守聋校规章制度,按时到校,按时回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第五十四条 聋校组织的各项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师生的安全。大型活动要保持所有通道畅通无阻,开关灵活,便于随时打开。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突发事件有专人负责指挥疏散撤离。

第五十五条 聋哑聋校应针对聋生特点建立用水、用电等相关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五十六条 聋校要建立完善的食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本校食品卫生管理,责任到人,杜绝校内发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用水必须符合国家现定的城乡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第五十七条 聋校出入口设专职门卫,门卫工作有专人管理,门卫工作制度健全,责任明确。门卫值班室配备必要的报警电话、值班用品、防卫器械和消防、应急照明器材。按规章制度认真检查出入本单位的人员、车辆、物资等。对非本单位人员进入本单位的,要逐个查验身份证件,严格登记手续。门卫人员昼夜做好校内巡逻工作,及时检查校内建筑物门窗是否关好。门卫值班室要配备必要的报警电话、值班用品、防伪器械和消防、应急照明器械。

第五十八条 聋校应依法建立临时用工管理制度,严格审批手续,数据变动及时准确。

第五十九条 聋校应完善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学生权益。聋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尊重并维护学生的人格权和其他人身权益,所有学生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应适当组织学生参加力所 10 能及的劳动,对于有危险的劳动项目不得安排学生参加。不得组织学生开展有害学生身体健康的活动。

第六十条 应安排专人定期检查学生公寓,发现隐患应及时报告,并积极采取防范措施,杜绝非正常事故的发生。值日老师必须按时检查门窗,保管好钥匙不得乱借乱丢。学生公寓消防通道必须24小时确保畅通,严禁用铁锁锁住公寓大门。学生公寓严禁使用明火;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严禁吸烟;严禁私拉乱接电源。公寓内的消防设施、器材,任何人不准乱动,无故损坏严加处理。

第六十一条 校园内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实行分散定位停放管理。分别停放到指定的车棚、场地去,严禁乱停乱放。机动车进入校园一律不准鸣号,并减速慢行。外来车辆一律服从校门卫人员的指挥,做好登记并按指定位置停放。

第六十二条 聋校在做好内保工作的同时,应重视聋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治理工作,应主动联系辖区的派出所、街道、工商管理、等部门共同抓好治理工作。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以及各类法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并掌握正确的维护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建立聋校突发事件教师救护队,高度警觉,随时出动。

第八章 住宿学生管理

第六十三条 寄宿制聋校要加强宿舍规范化管理,努力创造一个安全、整洁、文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第六十四条 寄宿制聋校实行24小时监护制度。学生宿舍要按要求配备专兼职管理员或生活教师,负责学生的生活指导和管理工作。第六十五条 聋校要成立住校生管理机构,校长对聋校住校生管理工作负总责,由具体分管领导落实住校生日常事务管理工作。要制定相应的住宿生管理制度,以确保住校生的安全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抓好住校生的活动、学习、生活等环节的管理。

第六十六条 宿管员或生活教师要严格执行聋校的住宿生管理制度,认真负责住校生的生活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要关心爱护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老师要经常与班主任教师保持联系,加强住校生的思想教育。

第六十七条 聋校要严格住校生进出校门的管理工作,住校生没有班主任或生活指导教师的允许一律不得出校园。

第六十八条 为培养聋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聋校住校生原则上在节假日(双休日)由家长接回家。

第六十九条 聋校应就学生的住校期间的有关问题与家长协商,充分沟通,并与家长签订学生住校管理协议书。

第二篇:浙江省培智学校教育教学规程

浙江省培智学校教育教学规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明确我省聋校规范管理的要求,加强聋校的教育教学的规范管理工作,提升办学质量,依据《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培智学校新课程实验方案》等文件精神和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所指的培智学校是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对智力残疾儿童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

第三条 培智学校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办学,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健全。

第四条 培智学校实施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第五条 根据国家教育部培智学校课程标准,培智学校第一学段(小学一、二年级)教育要依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点、速度与水平与学前教育相衔接,第三学段(初中)教育要向职业教育方面延伸,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相结合。通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康复训练,使受教育者健康发展,为今后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第六条 培智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 方式,成为适应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公民。

第七条 培智学校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为汉语言文字,学校应推广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

第二章 课程管理

第八条 课程应贯彻以残疾学生为主、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智力残疾儿童提供兼顾其全面发展及其个别差异的教学内容,努力提升其独立生活能力,促进其参与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拥有尊严、获得幸福、实现人生价值,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九条 校长是学校课程管理第一责任人。培智学校校长应具有一定的特殊教育理论知识和培智教育专业理论水平以及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经验;应关注特殊教育发展的最新动向,了解先进的特殊教育理论和理念,全面贯彻培智学校新课程精神。

校长在课程实施中应身体力行,指导教师全面理解教育部颁发的培智学校新课程实验方案与课程标准,以及各类课程在智力残疾儿童少年发展中的价值,明确培智学校课程的设臵结构、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自觉落实和执行。在课程实施中,校长要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校长应承担一定的教学和教学指导任务。

第十条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应按国家培智学校新课程课程要求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

第十一条 学校应按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以生活为核心进行教育教学。构建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 课程两部分组成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一般性课程体现对学生素质的最基本要求,着眼于提高每一个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基本需求;选择性课程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体现学生发展差异,培育学生优势潜能,满足智力残疾学生的发展需求。

第十二条 学校应设立康复训练课程,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展语言训练、物理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等康复训练。学校应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应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采用“测评-训练-评估”的模式进行康复训练。

第十三条

学校要建立课程教学资源管理制度。按照培智学校课程性质,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开发与积累各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建立相应的开发机制与共享平台。课程教学资源包括劳动技能课程、社会适应课程、康复课程等课程资源,以及教师用书、学生用书、家长辅助用书、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典型课例、训练个案、教学研究案例等教学资源。

第十四条 学校应定期对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其结果作为有效调控教学、改进教学管理、进行课程调整的依据,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第十五条

学校课程应遵循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的原则。校本课程是培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各校应在充分理解国家课程精神的前提下,依据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社区生活环境,以及智力残疾学生在这些环境中的特殊需求和学生的潜能,组织开发校本课程。

第三章 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第十六条 学校应注重智力残疾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丰富其生活经验与知识技能,培养其积极的情感,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多元智能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十七条 学校应有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应建立由校长与分管教学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三级教育教学监控体系,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控,教学秩序应符合学生特点。特别应加强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备课、授课、辅导、评估检测、学业评价等学习环节的管理,力求做到规范化、科学化、校本化。第十八条 学校要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应逐步建立完备的教学辅助系统,建立课堂教学评估、听课、评课等制度,定期组织评教评学活动,切实抓好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工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第十九条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以生活为核心进行教育教学。坚持因材施教,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整体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十条 学校应按照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提倡教师的协同教学,以照顾到不同智力障碍程度特别是中重度智障学生的教育需求。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全面推进个别化教育,要关注每一位智力残疾学生的发展。应为每一位智力残疾学生制订个别化教育计 划,并依据个别化教育计划来实施教育教学。个别化教育包括教育诊断、拟定计划、设计教学、实施活动、教学评量等步骤。

个别化教育计划既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个人成长计划以及学生个人发展档案的重要部分。

第二十二条 学校应遵循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教育学与医学、语言学、运动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组织专业教师对有康复需要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医疗康复、教育康复、心理康复、运动康复、社区康复,使学生的语言、感知、运动、心理等方面的障碍逐渐得到矫治和康复。

对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方面存在显著迟缓或功能障碍的,应运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进行康复训练;对语言发展明显迟缓,存在语构、口吃和语调等方面障碍的,应进行言语和语言康复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行为、情绪障碍、人际关系等方面有障碍的,应开展心理治疗、行为矫正和行为支持、音乐治疗和游戏治疗等康复训练。

学校康复工作应有专人负责,由专业教师为需要康复的学生制定合理有效的个别康复训练计划,定期评估训练效果。要注意康复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二十三条 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臵。在课程实施的全学科、全过程之中,在学生校内外一切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是全体教职工的责任,应结合学生特点,做到有组织、有内容、有基地、有时间。坚持正面教育训练,保护学生的自尊、自信心,要与家庭 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注重实效。学校每学年要对学生德、智、体和身心障碍康复等方面进行1-2次评价,毕业时要进行终结性评价,列入学生成长档案。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在每个教学班设臵班主任,负责全面管理班级工作。学校要重视班主任的培养、选拔与配备。班主任要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智障学生,深入分析学生身体、心理、学习、家庭等方面的情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班主任是联系学科任课教师、社工、家长等人员的纽带和桥梁,负责设计、实施、协调班级学生教育、生活、康复的全面工作。班主任要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第二十五条 学校应根据学生特点和区域特色整体设计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指导教师、有活动场地等;要与普通学校、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社会生活场所、学生家庭联系,组织开展有益活动,安排好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有充分的展示机会。

第二十六条 学校应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设施布局应考虑开放性、文化性,校园内应设有文化墙、宣传栏、学生作品工艺廊等,多形式体现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校园的广播、板报、演出、展览、展示以及校园的整体设计应当有利于营造健康、和谐的氛围,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第二十七条 学校要重视体育工作。运动与保健学科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形式应当灵活多样,教学内容应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年龄、残疾程度、性别特点。要结合学生实际,将体育活动与运动康复结合,与矫正学生的运动技能障碍结合起来。

第二十八条

学校应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针对学生特点定时开展体操、手操、眼操等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特奥体育活动,定期举行校级“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特奥运动会,提高智力残疾学生的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

第二十九条

对因病、因残免修体育课的学生,要求必须持有医院证明,经学校审核同意,并在教务部门备案,记入学生健康档案。学校要为这样的学生提出康复建议或安排其他适宜的体能训练。

第三十条 学校应建立健全卫生工作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以及教室、宿舍卫生的管理。确保校园、校舍、设备、教具、学具和图书资料等安全与卫生。学校要做好预防传染病、常见病的工作。

第三十一条

学校应配备专职或兼职校医,负责学校卫生保健、康复训练、生活卫生监督工作。学校对多重残疾、癫痫、伴有严重心脏病以及特殊体质的病弱学生,应当加强医学照顾和心理卫生工作。培智学校应当配备可以处理一般伤病事故的医疗设备和用品。第三十二条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每年至少对学生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学校对体格检查中发现学生有器质性疾病的,应当配合学生家长做好转诊治疗。注重保护和开发学生的残存功能。

第三十三条 学校应按照国家的规定和要求开设满足不同程度智力残疾学生需要的艺术课程。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综合的艺术活动。可面向全体学生组织艺术活动小组,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休闲活动;重视艺术的康复功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一项艺术活动。通过艺术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陶冶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第三十四条 学校每年应举办多样性的艺术活动,应结合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对智力残疾学生进行公民素质教育,扩展和丰富培智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第三十五条 学校要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对低、中年级学生实施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服务、家务劳动、简单的公益劳动能力;对高年级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和职前教育,提高学生从事简单生产劳动的能力和就业能力。

第三十六条 学校的课堂教学要关注智力残疾儿童的学习方式。要转变教学方式,借助直观形象、真实情景、现实生活体验等教学方法和途径,通过适切性的教学支持手段,提高培智学校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十七条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作业设计。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设计巩固知识、发展技能和康复矫正等方面的个性化作业。作业形式应丰富多样,包括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动手操作、康复作业等形式,以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和缺陷的康复与矫正。

第三十八条

学校免除考试。

第三十九条 学校应逐步建立学生发展测试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建立学生个别化评价系统。尊重智力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培养目标和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同特点为基础,确定多元化的评价内容,综合评价学生各方面发展情况。通过个别化教学目标达成度检测学习效果,评价教学质量。

评价应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要注重教育过程。评价可采用活动评价、操作性评价、等级评价等多种形式,每学期通过阶段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评估智力残疾学生的发展状况。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的各个学科,均应列入评价科目,每学期通过各科目的综合评估,了解学生的各方面发展状况,评价教育教学成效。

第四十条 学校要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运用特殊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及时总结在管理、教育、教学、康复等方面的经验,并能积极推广科研成果及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第四十一条 学校要重视校本教研工作,建立教学研究制度,针对教学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关注常态课堂的教学质量,强化常规管理的指导功能。第四十二条 学校应当按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校历安排教育教学工作,若遇特殊情况必须停课,各校应按照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程序进行。

第四十三条 学校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学生每日在校用于教学活动的时间,不得超过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接受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学生,用于劳动实习的时间,每天不超过3小时;毕业年级集中劳动(生产)实习每天不超过6小时,并要严格控制劳动强度。

第四十四条 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的庆典、演出等活动,参加其他社会活动不得影响教育教学秩序和学校的正常教育工作。

第四章 学生成长管理

第四十五条 学校应根据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招生范围进行招生。

学校应对入学的智力残疾儿童、少年的残疾程度、致残原因和身心发展状况等进行必要的了解和测评。

学校实行秋季始业。

第四十六条 学校应根据有利于教育教学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则确定教学班学额。一般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班额为10至12人为宜,中度智力残疾学生班额为8至10人为宜,重度智力残疾学生班额为6至8人为宜。中重度混合班级可酌情增减。

第四十七条 对因病无法继续学习的学生(须具备县级以上 医疗单位的证明),在报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准其休学。休学时间超过三个月,复学时学校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征求本人及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意见,编入相应年段。

第四十八条 学校应接纳经教育主管行政部门批准、不适应继续在普通学校就读而申请转学的智力残疾儿童、少年,并根据其实际情况,编入相应年段。

第四十九条

学校对学业能力提前达到更高学段程度的学生,可准其提前升入相应学段学习或者提前学习相应学段的有关课程。经考查能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学生,在经得本人、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同意后,应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申请让其转入普通学校学习。

第五十条 对已修满义务教育年限,修完规定课程的智力残疾学生,发给毕业证书;对不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对未修完规定课程者,发给肄业证书。

第五十一条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应坚持多表扬、多鼓励的原则,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学校不得开除学生。

第五十二条 学校应防止未修满义务教育年限的学龄学生辍学。发现学生辍学,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使其复学。

第五十三条 学校应为每位智力残疾学生建立成长档案。成长档案应包括学生教育、教学、康复、健康等方面的资料;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有个别化教育计划、测试评估、成绩 记录、作业作品、照片影视、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体育与文艺活动等记录材料,家长的教育反馈信息,以及评估和测验信息等。

第五章 教师发展管理

第五十四条 学校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实行教师聘任、职务制度,对教师和其他人员实行科学管理。教师队伍年龄、学历、学科结构合理。

第五十五条 学校教师要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应教师资格和任职条件,并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获得特殊教育专业证书。掌握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第五十六条 学校按规定配备教师。教师实行聘任制度。教师结构应多元化,应配备康复、医疗、社工等专业人员,以满足对各类学生的教育、康复需要。

第五十七条 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师德和专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重视教师和其他专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五十八条

学校应有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计划、措施。应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教师培养制度,有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有关注青年教师培养的课例研究,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

第五十九条 学校每年应制定科研计划和项目, 努力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

第六十条 学校要健全教师研修工作的管理机制,制定研修计划,开展校本研修。学校领导应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等研修组织的管理与指导,分工负责联系学科教研组。建立教研组长例会制度,通过多种途径,激励和提高教研组长的管理、策划和指导能力。

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和年级组等教师研修组织,要着力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能力,提高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设计、实施能力;开展课堂教学课例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展康复工作的评估、训练、矫治研究,提高康复工作的实效性。

第六十一条 学校应研究特殊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律,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全面、科学考核评价教职员工工作表现和工作实绩。

教师评价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关注教师个体的发展与进步。评价应以日常工作过程的观察、检查、自评(自我反思)、他评(教师、学生、家长、领导)为主,对教师的师德、教学水平、专业能力进行有针对地评估和诊断。在评价中,要设臵多元化的教师绩效目标,尊重教师个体差异,建立有利于教师团队合作的工作绩效评价制度。要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及时记录教 师专业成长轨迹,激励教师爱岗敬业、不断进取。

第六章 教育教学设施管理

第六十二条 学校校舍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公共教学及康复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四部分构成。校园功能布局和校舍建设应贯彻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建 标[2011]171号)。

第六十三条 学校应按标准配备教学仪器设备。专用教室应配备专人管理。要重视专用教室的使用率,使专用教室发挥应有的教学、康复功能。

第六十四条 校园设施设备应有利于智力残疾学生的功能补偿,减轻或消除智力残疾学生的障碍,创设满足育人需要的校园环境。

第六十五条 学校应当建有图书阅览室、电脑房、劳技室等专用教室。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开架式图书馆、超市式阅览室、循环式小剧场、预约式电脑房、互动式科技室、休闲绿地等,满足学生的学习、运动、交往、实践、创造的需要。

第七章 学校安全管理

第六十六条 学校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完善安全措施,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制度,定期排查并整改安全隐患,切实抓好安全管理各个环节,确保校园平安。第六十七条 学校必须加强对师生的安全知识教育、法制知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结合实际,对智力残疾学生开展预防溺水、食物中毒、疫情、交通等安全事故和应对地震、火灾、雷电、泥石流等突发事件的主题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第六十八条

学校每年应制订创建“平安校园”的目标和计划,制订完善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每学期开展1—2次预案演练,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教师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六十九条 学校要建立健全安全稳定隐患常规排查制度,定时定人对校园治安安全、防火安全、饮用水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和危险化学品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做好详细的记录,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七十条 学校要切实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防火、防盗、防电、防毒,经常检查校舍和设施,确保学校安全无事故。

第七十一条

学校应针对智力残疾学生特点建立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和危房报告制度,及时排除安全防患,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学校校舍、设施、设备、教具、学具等都应符合安全要求,并应落实专人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换。

第七十二条

学校应针对智力残疾学生特点建立用水、用电、用气等相关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和严格执行学校值日、值周制度及节、假日值班护校制度,维护学校正常秩序,保证学校、学生安全。第七十三条

健全门卫制度,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或者验证制度。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校园,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在校内或校门口摆摊设点。

第七十四条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动员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履行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对学生安全工作的监护责任。学校应建立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将上下学时间等事关学生安全的信息及时告知监护人。

第八章 住宿学生管理

第七十五条 学校应成立住校生管理机构,校长对学校住校生管理工作负总责。具体分管领导落实住校生日常事务管理以及寝室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应以确保学生的安全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抓好学生的活动、学习、生活等环节的管理,努力实现“学生快乐,家长放心”的管理目标。

第七十六条 寄宿制培智学校实行24小时监护制度。应按规定设立专职或兼职的生活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生活指导和管理工作。

第七十七条 住宿值日教师应按时到岗,服务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关心爱护学生到位。值班期间不擅离职守。

第七十八条 生活指导教师晚间与学生同住一室,负责住校生的生活服务、晚间活动管理,夜间巡视等工作。在生活管理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习惯。生活指导教师应经常与班主任教师保持 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

第七十九条 严格住校生的请假制度。严格住校生进出校门的管理工作,住校生没有班主任签属的出校单一律不得放出校园。晚间按时关闭校门。

第八十条 为培养智力残疾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住校生原则上在节假日(双休日)由家长接回家。

第八十一条 学校要将学生住校期间的有关问题与家长做好协商、沟通,并与家长签订《学生住校管理协议书》和《学生住校安全协议书》。

第三篇: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

为规范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规定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第一章

选举部署

第一条

省人民政府对全省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做出统一部署后,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立即着手开展调查研究、制定方案、成立机构、宣传培训等工作。

第二条

调查研究的重点:分析上届选举成效与不足,本届选举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了解村民委员会现有职数,任期内罢免、辞职、补选情况,以及成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履行职责情况;各村人口数与组成结构、户数、村民小组数、村民代表数;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和财务审计情况;基层干部和村民对选举工作的认识、想法及建议等。

第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起草“××县(市、区)第×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实施方案”。经审定同意后,以县级人民政府名义下发。实施方案应当包括指导思想、组织领导、选举程序、方法步骤和时间要求等。

第四条

村党组织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发挥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者延期的,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提前或者延期一般不得超过六个月。如遇全省统一组织部署换届选举的,村民委员会届期不受此规定限制。

第五条

省、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成立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领导机构和指导机构,履行下列职责: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选举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培训选举工作人员;指导、督促村民选举委员会拟订选举工作方案和选举办法,依法履行职责;指导、帮助村民选举委员会开展候选人(自荐人)的资格审查;依法受理、调查和处理有关选举的申诉、检举和控告,确认特殊情况下的选举结果;监督选票的印制、保管工作;统计、汇总选举情况,建立选举工作档案;办理选举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省、市、县(市、区)、乡(镇)均应组织选举工作人员培训。省负责市、县两级,市负责县(市、区)及重点乡(镇),县(市、区)负责乡(镇),乡(镇)负责村。

培训内容:村民委员会选举法律、法规和政策;选举相关程序,以及印制选票和选举报告单、划票、投票、唱票、计票、监票、选举统计等方式方法;选举纠纷处理与工作案例。

第二章

选举准备

第七条

人数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以设立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选举产生新一届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成员和村民代表组成,履行村民代表会议职责,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人口不足五百人的村,村民代表人数不少于二十人;人口五百人以上的村,村民代表人数不少于三十人;规模特别大的村,村民代表人数一般不超过八十人。村民代表应当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五分之四以上。

在村民代表中,党员应占一定比例。村党组织成员,不是村民代表的,应在村级组织选举结束后,经推选增补为村民代表。

妇女村民代表应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人数较少的民族应占一定的比例。

具有本村户籍、非村民代表的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可列席村民代表会议,但没有表决权。

第八条

村民代表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

(二)依法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关心集体,办事公道,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

(四)具有履行代表职责的能力、时间、精力。第九条

村民代表的推选工作,由村民委员会主持,按每五户至十五户推选一人,或者由各村民小组推选若干人。选民或户代表须直接参加推选,不得实行委托投票。村民代表的任期与村民委员会的任期相同,可以连选连任。

党员、少数民族村民代表的推选,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进行。妇女村民代表的推选,应通过专职专选等方式进行。

第十条

村民代表书面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不再担任村民代表要求的,经原推选单位同意,可以不再担任村民代表。

原推选单位三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户代表书面联名,可以向村民委员会要求取消本推选单位的村民代表资格。村民委员会在接到取消资格要求的三十日内,应召集原推选单位村民或户代表进行表决。表决时,应当有原推选单位一半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三分之二以上的户代表参加,并经到会人数的过半数通过。

丧失行为能力或者被判处刑罚的,其村民代表资格自行终止。严重违反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或连续三次无故不参加村民代表会议的,应终止其村民代表资格。

村民代表因故出缺的,由村民委员会视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补选。

村民代表的推选产生、不再担任、取消资格、资格终止、补选产生、联系户情况等,应当及时向村民发布公告。

第十一条

村民会议向村民代表会议授权,可以通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书面表决的形式进行,也可以在制定修改村民自治章程中明确。授权应注明授权事项、授权期限。

第十二条

村民小组长由村民委员会主持召开村民小组会议推选。村民小组长任期与村民委员会的任期相同,可以连选连任。村民小组长的推选可以与村民代表推选同时进行,投票选举村民代表的,票数最高者任组长。村民小组长不履行职责,本组村民有权提出更换,更换经本小组有选举权的村民或户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有效,并及时公布。

第十三条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成员共三至九人组成,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村党组织负责人应经推选担任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村民选举委员会推选产生后,村民委员会应当立即发布公告,告知本村全体村民,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备案。

第十四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或者自荐参加村民委员会成员选举的,应当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连续两次不参加会议或者参加会议但不参加表决,可以视为自动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

因退出或其他原因出缺的,按照原推选结果依次递补,也可以另行推选。第十五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不履行职责,致使选举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的,经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调查核实,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批准后,重新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

第十六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任期自推选产生公告之日起至本届村民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时止。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二)制定选举工作方案;

(三)拟订选举办法,提交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公布;

(四)确定选举工作人员;

(五)组织选民登记,审查选民资格,公布选民名单;

(六)组织选民提名候选人,审查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公布候选人(自荐人)名单;

(七)组织候选人(自荐人)向选民作出公开承诺、发表竞职演说,审查其承诺、演说内容;

(八)确定并公布选举日期;

(九)负责选票的印制、保管工作;

(十)组织和主持投票选举;

(十一)审核和宣布选举结果;

(十二)总结和上报选举工作情况,建立选举工作档案;

(十三)主持新老村民委员会交接工作;

(十四)办理选举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第十七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根据法律、法规和县、乡两级选举工作指导机构有关选举工作规定,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拟定本村本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选举办法应明确选举日、选民资格、本届村民委员会职数、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投票选举的方式和程序、选票有效与无效的情形等内容。村选举办法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及时向村民公布,方为有效。村选举办法应报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备案。

第三章

登记选民

第十八条

年满十八岁的村民,包括户籍在本村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人员,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当对下列人员进行登记,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

(一)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

(二)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

(三)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

已在户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不得再参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选民的年龄计算时间,以本村选举日为准。选民出生日期以居民身份证为准;无居民身份证的,以户籍登记为准。

第十九条

登记选民开始之前,由村民选举委员会确定本届村民委员会选举的登记选民日期和选举日,报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同意后发布公告。第二十条

登记选民可以由选民登记员上门登记。提倡村民主动到登记站进行登记。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印制选民登记名册,对具有选民资格的选民造册登记。第二十一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对选民名单进行审核确认,并在选举日的二十日前公布。

对公布的选民名单有异议的,应当自名单公布之日起五日内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并公布处理结果。村民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在选举日的十日前向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提出,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应当在选举日的五日前依法作出处理。

第二十二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名单填写选民证,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发放。投票选举时,选民凭选民证领取选票。

第四章

村民委员会组成与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

第二十三条

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本届村民委员会拟设的职位和职数,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根据本村规模大小讨论决定,并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及时公布。

第二十四条

选举村民委员会,由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村民提名候选人,应当从全体村民利益出发,推荐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热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村民为候选人。

第二十五条

村选举办法应当明确候选人(自荐人)的资格条件和村民选举委员会的资格条件审查程序,明确被判处刑罚或者刑满释放未满五年,解除劳教未满三年,违反计划生育未处理或受处理后未满五年,涉黑涉恶受处理未满三年等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人员,以及丧失行为能力的人员,不能确定为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候选人(自荐人)。

村民选举委员会对候选人(自荐人)的资格条件审查,在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指导帮助下进行。

出现不符合村选举办法规定的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人员当选的,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宣布其当选无效。如村民选举委员会不宣布的,可以由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宣布。

第五章

选举方式

第二十六条

选举村民委员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

一般实行有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或自荐直选。

第二十七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可由过半数选民本人参加投票提名,按得票多少直接确定正式候选人;也可以由选民或者村民小组提名初步候选人,经半数以上选民本人参加投票预选,按得票多少确定正式候选人。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不准委托他人提名。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的正式候选人应当分别比应选名额多一人,委员的正式候选人比应选名额多一至三人。

第二十八条

选民直接等额提名候选人,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确定并公布提名起止时间和场所;

(二)布臵提名场所,设立验证发票处、投票站和秘密写票处,并准备好投票箱等用品;

(三)发放提名票,未到场的选民一律不发给提名票;

(四)在正式投票前开验票箱;

(五)选民填票并投入票箱,投票截止后当众开箱统计提名情况;

(六)当场宣布提名得票结果。

(七)村民选举委员会对得到提名的人员进行资格条件审查。在选举日的五日前以得票多少为序张榜公布正式候选人名单,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备案。

第二十九条

选民被同时提名为两项以上候选人职务的,本人可以提出书面报告,确定其中一项职务的候选人参选。如果是分次投票选举,则取其高职务候选人进行选举;如没有当选,再参加下一职务的选举。

第三十条

正式候选人不愿接受提名的,应当在选举日的三日前向村民选举委员会书面提出。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及时确认并公告。由此造成候选人名额不足的,在原投票提名候选人中,按得票多少依次补足。因候选人自愿退出竞选,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没有差额竞选对象时,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和说服工作,鼓励有退出竞选意向的候选人踊跃参选。

第三十一条

实行自荐直选的,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组织开展村民自荐,鼓励具备资格条件、有志于村务管理、为村民服务的选民,报名参加竞选村民委员会成员。

自荐的选民,应在选举日的十日前到村民选举委员会报名登记竞选其中一个职位,不得委托他人代为报名。

第三十二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组织候选人(自荐人)进行竞职承诺、创业承诺和辞职承诺。

第三十三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组织候选人(自荐人)与选民见面,由候选人(自荐人)介绍履行职责的设想,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介绍材料经村民选举委员会审查同意,候选人(自荐人)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广播或印发、张贴。鼓励候选人(自荐人)开展竞职演说。竞职演说应当在选举日的三日前提出。发表竞职演说的,应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在选举日前统一组织。选举日停止竞职活动。

第六章

投票选举

第三十四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在选举日的五日前,应将具体的投票方式、次数,以及投票起止时间、地点向村民公布。在特殊情况下,如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者选民意见分歧无法产生和确定正式候选人,也可变更选举日,但推迟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如果变更选举日,村民选举委员会要向乡、镇人民政府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履行报告手续,重新公布选民名单,重新确定选举日。变更选举日必须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告。

第三十五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可以召开全体选民参加的选举大会,组织选民投票;也可以设立选举中心投票会场和若干投票站。

第三十六条

严格控制流动票箱的设臵。确需设臵流动票箱的,应经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同意,由村选举办法作出规定。每个流动票箱必须有三名以上工作人员负责,保证选民秘密写票。流动票箱不得单独进行开箱和唱、计、监票。

第三十七条

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选举期间外出不能参加投票的,可以书面委托本村有选举权的近亲属代为投票。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委托投票的,应当在选举日的三日前,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并办理书面委托手续。每一选民接受委托投票不得超过三人。受委托人不得再行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在选举日前对委托投票情况进行审核并公告,未经审核公告的委托无效。受委托人不得违背选民本人的意愿,不得向他人泄露选民的意愿。第三十八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在选举日的五日前,确定监票人、计票人;在选举日的三日前,确定其他选举工作人员,包括唱票、计票、监票人若干名,投票站工作人员若干名,流动票箱监票人若干名,秘密写票处管理员、投票处管理员、代写处代写员若干名等。上述人员(代写人除外)都应从本村的选民中由村民选举委员会确定并公告。如果实行选举大会形式的,应当在选举大会上宣布。本届选举的村民委员会候选人(自荐人)及其近亲属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应回避,不得担任选举工作人员。

代写员可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从本村或乡、镇教师等人员中聘请,也可请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担任。

第三十九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对选举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是村选举办法、投票办法、选票划写要求、选票整理要点、选票有效性认定办法、唱计监票办法、选举纪律和注意事项等。

第四十条

按照明白易懂、科学合理和便于操作、便于统计的原则制作选票。可以把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候选人按照差额的原则印在一张选票上,也可以分别印在三张颜色不同的选票上。采用自荐直选的,选票按照村选举办法规定的职数等额印制。自荐人名单不得出现在选票填写处。

妇女委员采用专职专选,在选票设计上单独设立妇女委员候选人一栏,与主任、副主任、委员候选人并列。

选票由村民选举委员会按照选民数印制,并加盖村民选举委员会印章,密封后严加保管。在选举日的选举大会或投票站,由选举工作人员当众启封、清点票数后分发选票。

第四十一条

按照实用大方原则制作票箱。票箱形状为长方体,颜色一般为红色,可分选举中心会场票箱、投票站票箱和流动投票箱三种。各种票箱的尺寸由村民选举委员会确定。制作票箱时,应考虑选举时密封、加锁、投票口不能过大以免遗失选票等因素。

第四十二条

严格实行秘密写票。选举大会或投票站,应按照切实保密、简单实用、方便选民的原则设立秘密写票处。选民应当在秘密写票处写票。第四十三条

投票应当在工作人员监督下不受他人干扰。

第四十四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在选举日前准备投票用品,包括: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标志、工作人员证、当选证书、选举结果报告单、国旗、国歌磁带、放大的选票票样、票箱封条等物品。

第四十五条

投票场所布臵应隆重简朴,并张贴候选人(自荐人)资料、投票注意事项以及投票起止时间等公告。

合理设臵验证发票处、秘密写票处、代写处和投票处,按流程设计好选民领票、写票、投票的循环路线,以保证投票选举整齐有序、秘密公正地进行。

第四十六条

工作人员应在投票区进出口、投票箱周围加强监管。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未经允许不得使用摄影机、照相机、手机、录音笔等任何器材对选票和填写过程进行拍摄或录音,保证选民意志不受干扰。第四十七条

选举大会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召集,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担任主持人。

大会正式开始前,需要凭选民证领取选票的,大会主持人应提醒选民带上选民证,提醒被委托人带上书面委托证明,要求选举工作人员佩戴标志上岗工作。第四十八条

大会的主要程序:

(一)宣布大会开始。选举工作人员负责清点参加选举大会的选民数,总数超过登记选民的一半,主持人即可向选民报告结果,宣布选举大会正式开始。主持人简要介绍本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准备情况,讲明大会纪律,向选民宣读村选举办法,宣布本届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候选人(自荐人)名单以及选举工作人员的名单,宣读填写选票要求和注意事项。

(二)验证发票。监票人将选举大会会场的票箱、流动票箱、委托投票箱当众检查是否空箱;检查后,由监票人将各票箱上锁并贴上封签。监票人面向选民当众拆开密封的选票袋,与大会计票人员一起清点盖有公章的选票张数,并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报告,主持人宣布当众清点的结果。监票人讲解选票的规定和具体的画写法,村民有不明白的可以提问,监票人进行解释。设臵流动票箱的,由主持人宣布派出流动票箱。每一个验证发票点由两名工作人员负责验证发票,其中一名负责检验选民证(身份证)和委托证,并与选民登记名册核对,在选民证、委托证背面作出“选票已领”或其他易于识别的标记,在登记名册上作出标记;另一名负责发放选票,并统计发出选票的张数。验证发票结束后,剩余选票由监票人当场当众剪角作废。

(三)写票、投票。选民进入秘密写票处写票,完成写票后将选票折叠投入票箱。第四十九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可以根据选民居住状况合理设臵投票站。选举日前公布开放和关闭的时间。选举日当天,所设的投票站应在同一时间开放。中心投票会场、各投票站都应设立验证发票处、秘密写票处、代写处和投票处。每一投票站应至少有三名工作人员:一名负责验证发票,一名负责管理秘密写票处和代写处,一名负责看管票箱。工作人员应及时向村民选举委员会领回选票及投票用品,佩戴证件上岗,检查投票设施是否准备妥当。

投票站只负责投票,不得开箱计票。投票截止时间后,各投票站的票箱必须集中到中心投票会场进行开箱计票。

选举日当天,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应分别到各个投票站监督投票。

第五十条

实行有候选人差额选举的,选民对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或弃权票,也可以另选其他选民。

实行自荐直选的,选民应当按照本村应选职位直接填写。

第五十一条

文盲或因身体状况无法填写选票的选民可以委托代写员代写,代写人不得违背委托人意志。候选人(自荐人)、工作人员和其他人不得强行要求为选民代写选票。

第五十二条

投票结束后,应将所有票箱(包括流动票箱)集中到中心会场,将各票箱的选票混在一起,再清点收回的选票总数。

第五十三条

选举工作人员逐张检验选票。每张选票所选人数,等于或者少于应选人数的有效,多于应选人数或者选举同一人为两项以上职务的无效。无法辨认的选票无效。难以确认的选票是否有效,由监票人在公开唱计票前提交村民选举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五十四条

在选民的监督下进行公开唱、计票。第五十五条

本次投票有效,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将选票投入票箱的超过登记选民半数;选举收回的票数,等于或者少于发出选票;发出的选票少于或等于选民数。

第五十六条

候选人或者其他选民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的过半数选票,始得当选。

获得过半数选票的人数超过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票数相等的人进行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

第五十七条

当选不足三人或者主任、副主任都未选出的,应当就不足的名额进行另行选举。

另行选举可以实行有候选人的差额选举,也可以实行自荐直选。实行有候选人差额选举的,按未当选人得票多少为序确定候选人。

已选出的村民委员会中还没有妇女成员的,继续实行妇女委员专职专选。另行选举以得票多的当选,但得票数不得少于参加投票选民的三分之一。另行选举应当在选举投票日当日或者在选举投票日后的三十日内举行。第五十八条

经另行选举,应选职位仍未选足,但村民委员会成员已选足三人的,不足职位可以空缺。主任未选出的,由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副主任都未选出的,由村民代表会议在当选的委员中推选一人主持工作。经另行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仍未选足三人的,可以不再进行选举,已选出的成员资格有效,并由其负责村民委员会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第五十九条

另行选举的程序与第一次选举时的程序相同。按原定投票日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继续有效,不必进行重新登记。原委托关系继续有效,但被委托人成为候选人的委托自然终止,原委托人可以办理另行委托手续。

第六十条

选举结果经村民选举委员会确认有效后,当场宣布。公布所有候选人和被选人所得票数。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在投票选举当日或次日,将当选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名单向全体村民公告。

村民选举委员会无正当理由不公布选举结果的,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可予以公布。

第六十一条

宣布结果后封存所有的选票,选票包括有效票、无效票、弃权票和剪角作废票,监票人、计票人和唱票人要在封条上签字。

选举工作人员负责填写选举结果报告单。结果报告单一式三份,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各一份,本村存档一份。

第六十二条

遇特殊情况,选民要求重新计票的,须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在投票日后三日内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村民选举委员会征得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同意后,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第六十三条

上一届村民委员会应当自本届村民委员会产生之日起十日内完成工作移交。工作移交会议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上一届村民委员会全体成员和文书、会计,本届村民委员会全体成员,本届村民选举委员会全体成员参加。乡、镇人民政府监督执行。

第六十四条

移交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向村党组织和乡、镇党委、政府主动汇报情况;村党组织和乡、镇党委、政府的负责人应找上一届村民委员会成员谈话,进行教育,要求其尊重选举结果,督促完成移交工作。对拒不移交的,本届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可以代表村民委员会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做出裁决;也可由公安等职能部门督促进行移交。

第七章

罢免、辞职、终止和补选

第六十五条

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由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书面向村民委员会提出,写明罢免理由,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对联名罢免的村民人数及罢免理由进行调查核实。

第六十六条

村民委员会应当在接到罢免要求之日起三十日召集并主持村民会议投票表决。

村民委员会逾期不召集村民会议投票表决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三十日期满后的六十日内指导、帮助召集村民会议进行投票表决。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予以指导。

第六十七条

罢免表决程序可参照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程序。提出罢免要求的村民,应当推选代表到会说明罢免理由。罢免理由已经乡、镇人民政府调查核实的,可以在村民会议上予以通报;被提出罢免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有权出席会议、提出申辩意见。如果是罢免村民委员会全体成员的,可推选一名成员提出申辩意见。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表决有效;投票的村民过半数通过,始得罢免。

罢免结果应当及时公告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第六十八条

在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村民会议召开之前,被提出罢免要求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提出书面辞职报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接受的,罢免终止。第六十九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任职期间可以辞去职务。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以各种借口强迫、威胁或利诱村民委员会成员辞去职务。

在村民委员会换届时,候选人(自荐人)可以作出辞职承诺。出现承诺辞职情形的,应当辞去现任职务。

第七十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出现承诺辞职情形的,乡、镇人民政府进行调查核实。当事人对调查意见有异议的,有权提出申辩。调查属实的,应及时启动辞职程序。村民委员会应当在接到乡、镇人民政府启动辞职程序要求的二十日内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表决;未及时召集会议进行表决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二十日期满后的十日内指导、帮助召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表决。村民委员会成员辞职自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正式生效。辞职决议应及时公布,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第七十一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因其他原因主动要求辞去职务的,应当由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辞职报告,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是否同意辞职。工作有重大过失或明显经济问题的,须经审查或审计后方可辞职。同意辞职的,应当及时办理工作移交手续。

第七十二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丧失行为能力或者被判处刑罚的,其职务自行终止。

村民委员会成员连续两次被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评议为不称职的,其职务终止。

村民委员会成员职务终止的,村民委员会应及时向村民发布职务终止公告。村民委员会逾期不公告职务终止情况的,乡、镇人民政府有权发布终止公告。

第七十三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由于被罢免、职务终止、辞职、外迁、死亡等原因出缺的,可以根据需要,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补选。补选工作由村民委员会主持。由村民会议进行补选的,应当由有选举权的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或者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代表参加。由村民代表会议补选的,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组成人员参加。选举程序参照《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办理。

通过补选担任村民委员会成员的,不论何时补选,其任期到本届村民委员会任期届满止。

第八章

选举结果认定与法律责任

第七十四条

因违背选举方面的法律、法规或因工作失误造成选举结果无效的,认定为无效选举。无效选举包括整体选举无效和具体当选人当选无效两种情况。整体选举无效是指程序违法、违背选举基本原则而使本次选举的全部当选人无效。

具体当选人当选无效,是指当选人利用了不正当手段当选或他人利用了不正当手段使其当选;不符合村选举办法规定的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的人员当选;或选举操作失误,使当选人非正常当选。

第七十五条

选举结果经村民选举委员会确认有效后,当场宣布,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村民选举委员会无正当理由不公布选举结果的,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可以予以公布。

第七十六条

整体选举有效,可从直接、差额选举,保证秘密写票,保证投票不受干扰,公开唱计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等方面认定。第七十七条

当选有效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整体选举有效;没有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等不正当手段拉取选票和破坏、干扰选举等违法行为;具备本村选民资格,符合村选举办法规定的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得票数为选民投票数的过半数,且得票数的排名顺序在本村村民委员会职位应选名额之内。

第七十八条

对整体选举无效,可按两种方式处理:

(一)重新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重新确定选举日,重新登记选民,重新组织选民提名确定候选人(重新产生自荐人),重新投票选举。

(二)局部纠正。由选举过程中某一环节的违法或失误造成整体选举无效,通过纠正违法或失误的环节可以使整个选举有效的,可以采取局部纠正办法处理。第七十九条

具体当选人当选无效的,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一)因当选人在选举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等不正当手段当选的,不符合村选举办法规定的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当选的,或选举操作失误,使当选人非正常当选的,应取消其当选资格。因部分当选人当选无效造成的缺额,可以第一次选举中得到过半数选票或另行选举中得到三分之一以上选票、因职数限制未当选的候选人中认定其当选。如无此种情况,则按另行选举程序进行。

(二)因选举工作失误造成具体当选人当选无效的,应先纠正失误的环节,看其是否当选。仍然当选的,其当选有效。无法纠正失误或纠正后仍没有当选的,可以保留其候选人(自荐人)资格,另行投票选举。

因具体当选人当选无效造成村民委员会出现空缺名额时,不影响其他当选人的当选资格。

第八十条

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等不正当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行为,村民有权向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举报,由乡、镇或者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并依法处理。第八十一条

村民实施选举违法行为,情节轻微的,由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八十二条

选举工作指导机构成员或选举工作人员实施了违法行为,应当责令改正。直接责任人为行政机关国家工作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行政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在选举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时,经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调查核实,取消其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资格,按规定重新产生新的成员,替补其空缺的名额。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总结培训

第八十三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结束后二十日内进行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总结,分析工作经验、特色做法,查找薄弱环节,对工作得力的人员给予表扬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人员给予必要的批评处理。总结报告应报送县(市、区)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和民政部门。

第八十四条

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结束后,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应建立选举工作档案。选举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选票、工作表格,应及时收集、整理、分类、装订成册,专门保管。村级选举工作档案主要内容:

(一)有关选举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二)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名单及推选情况材料;

(三)选举工作方案和选举办法;

(四)公告和其他法定事项的材料;

(五)选民登记名册、村民代表登记名册、初步候选人提名表和提名情况统计;

(六)选民证、委托投票证、选票、选举大会议程和工作人员名单;

(七)选票核对、统计结果记录和选举结果报告单;

(八)村民委员会成员花名册和下设委员会成员及村民小组长名单;

(九)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会议记录及其他材料;

(十)选举工作总结材料。

第八十五条

档案保管应当依据档案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十六条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结束后,应对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进行法律法规、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建设、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其履行职责能力。

第八十七条

辖有村的街道办事处,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履行本办法所规定的应当由乡、镇人民政府履行的职责。

第四篇: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最终版)

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试行)

新华网浙江频道(2011-05-16 10:53:07)来源:浙江省民政厅 编辑:实习生包小芳

为规范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第一章 选举部署

第一条 省人民政府对全省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作出统一部署后,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立即着手开展调查研究、制定方案、成立机构、宣传培训等工作。

第二条 调查研究的重点:分析上届选举成效与不足,本届选举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了解村民委员会现有职数,任期内罢免、辞职、补选情况,以及成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履行职责情况;各村人口数与组成结构、户数、村民小组数、村民代表数;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和财务审计情况;基层干部和村民对选举工作的认识、想法及建议等。

第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起草“××县(市、区)第×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实施方案”。经县级人民政府审定同意后,以县级人民政府名义下发。实施方案应当包括指导思想、组织领导、选举程序、方法步骤和时间要求等。

第四条 村党组织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者延期的,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提前或者延期一般不得超过六个月。如遇全省统一组织部署换届选举的,村民委员会届期不受此规定限制。

第五条 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成立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领导机构和指导机构职责: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选举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培训选举工作人员;指导、督促村民选举委员会拟订选举工作方案和选举办法,依法履行职责;指导、帮助村民选举委员会开展候选人(自荐人)的资格审查;依法受理、调查和处理有关选举的申诉、检举和控告,确认特殊情况下的选举结果;监督选票的印制、保管工作;统计、汇总选举情况,建立选举工作档案;办理选举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省、市、县(市、区)、乡(镇)均应组织选举工作人员培训。省负责市、县两级,市负责县(市、区)及重点乡(镇),县(市、区)负责乡(镇),乡(镇)负责村。

培训内容:村民委员会选举法律、法规和政策;选举相关程序,以及印制选票和选举报告单、划票、投票、唱票、计票、监票、选举统计等方式方法;选举纠纷处理与工作案例。

第二章 选举准备 第七条 人数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以设立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选举产生新一届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成员和村民代表组成,履行村民代表会议职责。人口不足五百人的村,村民代表人数不少于二十人;人口五百人以上的村,村民代表人数不少于三十人;规模特别大的村,村民代表人数一般不超过八十人。村民代表应当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五分之四以上。

在村民代表中,党员应占一定比例。村党组织成员,不是村民代表的,应在村级组织选举结束后,经推选增补为村民代表。

妇女村民代表应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

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人数较少的民族应占一定的比例。

具有本村户籍、非村民代表的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可列席村民代表会议,但没有表决权。

第八条 村民代表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

(二)依法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关心集体,办事公道,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

(四)具有履行代表职责的能力、时间、精力。

第九条 村民代表的推选工作,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村民代表由村民按每五户至十五户推选一人,或者由各村民小组推选若干人。村民或户代表须直接参加推选,不得实行委托投票。村民代表的任期与村民委员会的任期相同,可以连选连任。

党员、少数民族村民代表的推选,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进行。

妇女村民代表的推选,应通过专职专选等方式进行。

第十条 村民代表书面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不再担任村民代表要求的,经原推选单位同意,可以不再担任村民代表。

原推选单位三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户代表书面联名,可以向村民委员会要求取消本推选单位的村民代表资格。村民委员会在接到取消资格要求的三十日内,应召集原推选单位村民或户代表进行表决。表决时,应当有原推选单位有选举权的村民或户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参加,并经到会人数的过半数通过。

丧失行为能力或者被判处刑罚的,其村民代表资格自行终止。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附加刑可以单独适用;缓刑虽然刑罚不立即执行,也属于被判处刑罚的情形。

严重违反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或连续三次无故不参加村民代表会议的,应终止其村民代表资格。

村民代表因故出缺的,视情况由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是否补选。补选工作由村民委员会主持。村民代表的推选产生、不再担任、取消资格、资格终止、补选产生、联系户情况等,应当及时向村民发布公告。

第十一条 村民会议向村民代表会议授权,可以通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书面表决的形式进行,也可以在制定修改村民自治章程中明确。授权应注明授权事项、授权期限。

第十二条 村民小组长的推选、更换,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召开村民小组会议进行。村民小组长任期与村民委员会的任期相同,可以连选连任。村民小组长的推选可以与村民代表推选同时进行。村民小组长不履行职责,本组村民有权提出更换,更换经本小组有选举权的村民或户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有效,并及时公布。

第十三条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九人组成,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村党组织负责人应经推选担任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

村民选举委员会推选产生后,村民委员会应当立即发布公告,告知本村全体村民,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备案。

第十四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或者自荐参加村民委员会成员选举的,应当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连续两次不参加会议或者参加会议但不参加表决,可以视为自动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

因退出或其他原因出缺的,按照原推选结果依次递补,也可以另行推选。

第十五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不履行职责,致使选举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的,经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调查核实,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批准后,重新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

第十六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任期自推选产生公告之日起至本届村民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时止。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二)制定选举工作方案;

(三)拟订选举办法,提交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公布;

(四)确定选举工作人员;

(五)审查、登记并公布选民名单,处理村民对选民名单有异议的申诉;

(六)组织选民提名候选人,审查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公布候选人(自荐人)名单;

(七)组织候选人(自荐人)向选民作出公开承诺、发表竞职演说,审查其承诺、演说内容;

(八)确定并公布选举日期;

(九)负责选票的印制、保管工作;

(十)组织和主持投票选举;

(十一)审核和宣布选举结果;

(十二)总结和上报选举工作情况,建立选举工作档案;

(十三)主持新老村民委员会交接工作;

(十四)办理选举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第十七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根据法律、法规和县、乡两级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有关选举工作规定,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拟定本村本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选举办法应明确选举日、选民资格、本届村民委员会职数、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投票选举的方式和程序、选票有效与无效的情形等内容。村选举办法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及时向村民公布,方为有效。村选举办法应报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备案。

第三章 参加选举村民的登记

第十八条 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包括户籍在本村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人员,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民的年龄计算时间,以本村选举日为准。选民出生日期以居民身份证为准;无居民身份证的,以户籍登记为准。

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当对下列人员进行登记,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

(一)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

(二)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

(三)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

已在户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不得再参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村民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

(一)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二)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

(三)本人书面明确表示不参加选举的;

(四)登记期间不在本村居住,村民选举委员会依法告知后,在规定期限内未表示参加选举的。

第十九条 选民登记开始之前,由村民选举委员会确定本届村民委员会选举的选民登记日期和选举日,报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同意后发布公告。

第二十条 选民登记可以由选民登记员上门登记。提倡村民主动到登记站进行登记。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印制选民名册,对具有选民资格的村民造册登记。

第二十一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对选民名单进行审核确认,并在选举日的二十日前公布。选民名单公布后,遇选民死亡的,其选举权利终止;选民应征入伍的,保留其选举权利;新迁入户籍的村民,不新增为选民。

对公布的选民名单有异议的,应当自名单公布之日起五日内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并公布处理结果。村民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在选举日的十日前向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提出,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应当在选举日的五日前依法作出处理。

第二十二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名单发放选票。

第四章 村民委员会组成与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

第二十三条 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村民委员会成员之间不得有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关系。

本届村民委员会拟设的职位和职数,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根据本村规模大小讨论决定,并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及时公布。

第二十四条 选举村民委员会,由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村民提名候选人,应当从全体村民利益出发,推荐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热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村民为候选人。

第二十五条 村选举办法应当明确候选人(自荐人)的资格条件及审查程序。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人员,以及丧失行为能力的人员,不能确定为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候选人(自荐人)。县(市、区)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领导机构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出资格条件和审查程序的指导意见,市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领导机构应当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把关。

村民选举委员会对候选人(自荐人)的资格条件审查,在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指导帮助下进行。

出现不符合村选举办法规定的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人员当选的,由村民选举委员会或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宣布其当选无效。

第五章 选举方式

第二十六条 选举村民委员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

一般实行有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或自荐直选。

第二十七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可以由过半数选民本人参加投票提名,按得票多少直接确定正式候选人;也可以由选民或者村民小组提名初步候选人,经半数以上选民本人参加投票预选,按得票多少确定正式候选人。

不准委托他人提名候选人。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的正式候选人应当分别比应选名额多一人,委员的正式候选人比应选名额多一至三人。第二十八条 选民直接等额提名候选人,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确定并公布提名起止时间和场所;

(二)布置提名场所,设立验证发票处、投票站和秘密写票处,并准备好投票箱等用品;

(三)发放提名票,未到场的选民一律不发给提名票;

(四)在正式投票前开验票箱;

(五)选民填票并投入票箱,投票截止后当众开箱统计提名情况;

(六)当场宣布提名得票结果;

(七)村民选举委员会对得到提名的人员进行资格条件审查。

在选举日的五日前以得票多少为序张榜公布正式候选人名单,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备案。

第二十九条 选民被同时提名为两项以上候选人职务的,本人可以提出书面报告,确定其中一项职务的候选人参选。如果是分次投票选举,则取其高职务候选人进行选举;如没有当选,再参加下一职务的选举。

第三十条 正式候选人不愿接受提名的,应当在选举日的三日前向村民选举委员会书面提出。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及时确认并公告。由此造成候选人名额不足的,在原投票提名候选人中,按得票多少依次补足。因候选人自愿退出竞选,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没有差额竞选对象时,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和说服工作,鼓励有退出竞选意向的候选人踊跃参选。

第三十一条 实行自荐直选的,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组织开展村民自荐,鼓励具备资格条件、有志于村务管理、为村民服务的选民,报名参加竞选村民委员会成员。自荐的选民,应在选举日的十日前到村民选举委员会报名登记竞选其中一个职位,不得委托他人代为报名。

第三十二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组织候选人(自荐人)进行竞职承诺、创业承诺和辞职承诺。

第三十三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组织候选人(自荐人)与选民见面,由候选人(自荐人)介绍履行职责的设想,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介绍材料经村民选举委员会审查同意,候选人(自荐人)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广播或印发、张贴。

鼓励候选人(自荐人)开展竞职演说。竞职演说应当在选举日的三日前提出。发表竞职演说的,应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在选举日前统一组织。

选举日停止竞职活动。

第六章 投票选举

第三十四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在选举日的五日前,应当将具体的投票方式、次数,以及投票起止时间、地点向村民公布。

在特殊情况下,如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者选民意见分歧无法产生和确定正式候选人,也可变更选举日,但推迟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如果变更选举日,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向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履行报告手续,重新公布选民名单,重新确定选举日。变更选举日必须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告。

第三十五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可以召开全体选民参加的选举大会,组织选民投票;也可以设立选举中心投票会场和若干投票站。

第三十六条 严格控制流动票箱的设置。确需设置流动票箱的,应经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同意,由村选举办法作出规定。

每个流动票箱必须有三名以上工作人员负责,保证选民秘密写票。

流动票箱不得单独进行开箱和唱、计、监票。

第三十七条 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选举期间外出不能参加投票的,可以书面委托候选人(自荐人)以外的本村有选举权的近亲属代为投票。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其他具有赡养关系的亲属。

委托投票的,应当在选举日的三日前,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并办理书面委托手续。每一选民接受委托投票不得超过三人。受委托人不得再行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在选举日前对委托投票情况进行审核并公告,未经审核公告的委托无效。受委托人不得违背委托人的意愿,不得向他人泄露委托人的意愿。

第三十八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在选举日的五日前,确定监票人、计票人;在选举日的三日前,确定其他选举工作人员,包括唱票人员若干名,投票站工作人员若干名,流动票箱监票人若干名,秘密写票处管理员、投票处管理员、代写处代写员若干名等。上述人员(代写员除外)都应从本村的选民中由村民选举委员会确定并公告。如果实行选举大会形式的,应当在选举大会上宣布。

本届选举的村民委员会候选人(自荐人)及其近亲属应回避,不得担任选举工作人员。

代写员可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从本村或乡、镇教师等人员中聘请,也可请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担任。

第三十九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对选举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是村选举办法、投票办法、选票划写要求、选票整理要点、选票有效性认定办法、唱计监票办法、选举纪律和注意事项等。

第四十条 按照明白易懂、科学合理和便于操作、便于统计的原则制作选票。可以把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候选人按照差额的原则印在一张选票上,也可以分别印在三张颜色不同的选票上。

采用自荐直选的,选票预留空格按照村选举办法规定的应选职数印制。自荐人名单可附后,但不得视同为候选人打印在选票空格处。

妇女委员采用专职专选,在选票设计上单独设立妇女委员候选人一栏,与主任、副主任、委员候选人并列。

选票由村民选举委员会按照选民数印制,并加盖村民选举委员会印章,密封后严加保管。在选举日的选举大会或投票站,由选举工作人员当众启封、清点票数后分发选票。

第四十一条 按照实用大方原则制作票箱。票箱形状为长方体,颜色一般为红色,可分选举中心会场票箱、投票站票箱和流动票箱三种。各种票箱的尺寸由村民选举委员会确定。制作票箱时,应考虑选举时密封、加锁、投票口不能过大以免遗失选票等因素。

第四十二条 严格实行秘密写票。选举大会或投票站,应按照切实保密、简单实用、方便选民的原则设立秘密写票处。选民应当在秘密写票处写票。

第四十三条 投票应当在工作人员监督下不受他人干扰。

第四十四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在选举日前准备投票用品,包括: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标志、工作人员证、选举结果报告单、放大的选票票样、票箱封条等物品。第四十五条 投票场所布置应隆重简朴,并张贴候选人(自荐人)资料、投票注意事项以及投票起止时间等公告。

合理设置验证发票处、秘密写票处、代写处和投票处,按流程设计好选民领票、写票、投票的循环路线,以保证投票选举整齐有序、秘密公正地进行。

第四十六条 工作人员应在投票区进出口、投票箱周围加强监管。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未经允许不得使用摄影机、照相机、手机、录音笔等任何器材对选票和填写过程进行拍摄或录音,保证选民意志不受干扰。

第四十七条 选举大会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召集,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担任主持人。

大会正式开始前,需要凭选民证领取选票的,大会主持人应该提醒选民带上选民证,并提醒被委托人带上书面委托证明,要求选举工作人员佩戴标志上岗工作。

第四十八条 大会的主要程序:

(一)宣布大会开始。选举工作人员负责清点参加选举大会的选民数,总数超过选民的一半,主持人即可向选民报告结果,宣布选举大会正式开始。主持人简要介绍本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准备情况,讲明大会纪律,向选民宣读村选举办法,宣布本届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候选人(自荐人)名单以及选举工作人员名单,宣读填写选票要求和注意事项。

(二)验证发票。监票人将选举大会会场的票箱、流动票箱当众检查是否空箱;检查后,由监票人将各票箱上锁并贴上封签。监票人面向选民当众拆开密封的选票袋,与大会计票人员一起清点盖有公章的选票张数,并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报告,主持人宣布当众清点的结果。监票人讲解选票的规定和具体的划写法,村民有不明白的可以提问,监票人进行解释。设置流动票箱的,由主持人宣布派出流动票箱。每一个验证发票点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负责验证发票,负责检验选民证(身份证)和委托证,并与选民登记名册核对,发放选票,在选民证、委托证背面作出“选票已领”或其他易于识别的标记,统计发出选票的张数。验证发票结束后,剩余选票由监票人当场当众剪角作废。

(三)写票、投票。选民进入秘密写票处写票,完成写票后将选票折叠投入票箱。第四十九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可以根据选民居住状况合理设置投票站。选举日前公布开放和关闭的时间。选举日当天,所设的投票站应在同一时间开放。中心投票会场、各投票站都应设立验证发票处、秘密写票处、代写处和投票处。

每一投票站应配备三名以上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应及时向村民选举委员会领回选票及投票用品,佩戴证件上岗,检查投票设施是否准备妥当。

投票站只负责投票,不得开箱计票。投票截止时间后,各投票站的票箱必须集中到中心投票会场进行开箱计票。

选举日当天,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应分别到各个投票站监督投票。

第五十条 实行有候选人差额选举的,选民对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或弃权票,也可以另选其他选民。

实行自荐直选的,选民应当按照本村应选职位直接填写。

第五十一条 文盲或因身体状况无法填写选票的选民可以委托代写员代写,代写员不得违背委托人意志。候选人(自荐人)、工作人员和其他人不得强行要求为选民代写选票。

第五十二条 投票结束后,应将所有票箱(包括流动票箱)集中到中心会场,分票箱清点收回的选票数。

第五十三条 选举工作人员逐张检验选票。每一职位栏所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该职位无效;选举同一人为两项以上职务的,该被选人无效。无法辨认的选票无效。难以确认的选票是否有效,由监票人在公开唱计票前提交村民选举委员会讨论决定。第五十四条 在选民的监督下进行公开唱、计票。

第五十五条 本次投票有效,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将选票投入票箱的超过登记选民半数;选举收回的票数,等于或者少于发出选票数;发出的选票数少于或等于选民数。

第五十六条 候选人或者其他选民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的过半数选票,始得当选。

获得过半数选票的人数超过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票数相等的人进行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

第五十七条 当选的村民委员会成员之间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兄弟姐妹关系的,只保留其中职务最高的一人的职务;如果职务相同,则保留得票最多的一人的职务,其他当选人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宣布其当选无效。

第五十八条 当选人数不足应选名额的,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

另行选举时,按第一次得票数从高到低确定候选人。未实行资格审查的,应该在确定候选人前立即进行资格审查。

已选出的村民委员会中还没有妇女成员的,继续实行妇女委员专职专选。

另行选举以得票多的当选,但得票数不得少于参加投票选民的三分之一。

另行选举应当在选举投票日当日或者在选举投票日后的三十日内举行。第五十九条 经另行选举,应选职位仍未选足,但村民委员会成员已选足三人的,不足职位可以空缺。主任未选出的,由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副主任都未选出的,由村民代表会议在当选的委员中推选一人主持工作。

第六十条 另行选举的程序与第一次选举时的程序相同。按原定选举日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继续有效,不必进行重新登记。原委托关系继续有效,但被委托人成为候选人的委托自然终止,原委托人可以办理另行委托手续。

第六十一条 经确认选举有效后,村民选举委员会当场宣布所有候选人(自荐人)和被选人所得票数。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在投票选举当日或次日,将当选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名单向全体村民公告。遇特殊情况需要延迟公布的,需经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批准。

村民选举委员会无正当理由不公布选举结果的,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可以予以公布。

第六十二条 宣布结果后封存所有的选票,选票包括有效票、无效票、弃权票和剪角作废票,监票人、计票人和唱票人要在封条上签字。

选举工作人员负责填写选举结果报告单。结果报告单一式三份,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各一份,本村存档一份。

第六十三条 遇特殊情况,选民要求重新计票的,须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在投票日后三日内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村民选举委员会征得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同意后,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第六十四条 村民委员会应当自新一届村民委员会产生之日起十日内完成工作移交。工作移交会议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上一届村民委员会全体成员和文书、会计,本届村民委员会全体成员,本届村民选举委员会全体成员参加。乡、镇人民政府监督执行。

第六十五条 移交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向村党组织和乡、镇党委、政府主动汇报情况;村党组织和乡、镇党委、政府的负责人应找上一届村民委员会成员谈话,进行教育,要求其尊重选举结果,督促完成移交工作。对拒不移交的,本届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可以代表村民委员会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做出裁决;也可由公安等职能部门督促进行移交。

第七章 罢免、辞职、终止和补选

第六十六条 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由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书面向村民委员会提出,写明罢免理由,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对联名罢免的村民人数及罢免理由进行调查核实。

第六十七条 村民委员会应当在接到罢免要求之日起三十日内召集并主持村民会议投票表决。村民委员会逾期不召集村民会议投票表决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三十日期满后的六十日内指导、帮助召集村民会议进行投票表决。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予以指导。

第六十八条 罢免表决程序可参照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程序。提出罢免要求的村民,应当推选代表到会说明罢免理由。罢免理由已经乡、镇人民政府调查核实的,可以在村民会议上予以通报;被提出罢免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有权出席会议、提出申辩意见。如果是罢免村民委员会全体成员的,可推选一名成员提出申辩意见。

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表决有效;投票的村民过半数通过,始得罢免。

罢免结果应当及时公告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http://

第五篇: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排版)

备注:省规程处于试行阶段,请大家不要公开发布此规程,暂时用于内部指导。

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试行)

为规范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规定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第一章 选举部署

第一条

省人民政府对全省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作出统一部署后,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立即着手开展调查研究、制定方案、成立机构、宣传培训等工作。

第二条

调查研究的重点:分析上届选举成效与不足,本届选举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了解村民委员会现有职数,任期内罢免、辞职、补选情况,以及成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履行职责情况;各村人口数与组成结构、户数、村民小组数、村民代表数;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和财务审计情况;基层干部和村民对选举工作的认识、想法及建议等。

第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起草“××县(市、区)第×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实施方案”。经县级人民政府审定同意后,以县级人民政府名义下发。实施方案应当包括指导思想、组织领导、选举程序、方法步骤和时间要求等。

第四条

村党组织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发挥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者延期的,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提前或者延期一般不得超过六个月。如遇全省统一组织部署换届选举的,村民委员会届期不受此规定限制。

第五条

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成立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领导机构和指导机构职责: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选举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培训选举工作人员;指导、督促村民选举委员会拟订选举工作方案和选举办法,依法履行职责;指导、帮助村民选举委员会开展候选人(自荐人)的资格审查;依法受理、调查和处理有关选举的申诉、检举和控告,确认特殊情况下的选举结果;监督选票的印制、保管工作;统计、汇总选举情况,建立选举工作档案;办理选举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省、市、县(市、区)、乡(镇)均应组织选举工作人员培训。省负责市、县两级,市负责县(市、区)及重点乡(镇),县(市、区)负责乡(镇),乡(镇)负责村。

培训内容:村民委员会选举法律、法规和政策;选举相关程序,以及印制选票和选举报告单、划票、投票、唱票、计票、监票、选举统计等方式方法;选举纠纷处理与工作案例。

第二章 选举准备

第七条

人数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以设立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选举产生新一届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成员和村民代表组成,履行村民代表会议职责。人口不足五百人的村,村民代表人数不少于二十人;人口五百人以上的村,村民代表人数不少于三十人;规模特别大的村,村民代表人数一般不超过八十人。村民代表应当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五分之四以上。— —

在村民代表中,党员应占一定比例。村党组织成员,不是村民代表的,应在村级组织选举结束后,经推选增补为村民代表。

妇女村民代表应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人数较少的民族应占一定的比例。具有本村户籍、非村民代表的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可列席村民代表会议,但没有表决权。

第八条

村民代表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

(二)依法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关心集体,办事公道,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

(四)具有履行代表职责的能力、时间、精力。

第九条

村民代表的推选工作,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由村民委员会主持。村民代表由村民按每五户至十五户推选一人,或者由各村民小组推选若干人。选民或户代表须直接参加推选,不得实行委托投票。村民代表的任期与村民委员会的任期相同,可以连选连任。

党员、少数民族村民代表的推选,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进行。妇女村民代表的推选,应通过专职专选等方式进行。第十条

村民代表书面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不再担任村民代表要求的,经原推选单位同意,可以不再担任村民代表。

原推选单位三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户代表书面联名,可以向村民委员会要求取消本推选单位的村民代表资格。村民委员会在接到取消资格要求的三十日内,应召集原推选单位村民或户代表进行表决。表决时,应当有原推选单位一半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三分之二以上的户代表参加,并经到会人数的过半数通过。

丧失行为能力或者被判处刑罚的,其村民代表资格自行终止。严重违反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或连续三次无故不参加村民代表会议的,应终止其村民代表资格。

村民代表因故出缺的,视情况由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是否补选。补选工作由村民委员会主持。

村民代表的推选产生、不再担任、取消资格、资格终止、补选产生、联系户情况等,应当及时向村民发布公告。

第十一条

村民会议向村民代表会议授权,可以通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书面表决的形式进行,也可以在制定修改村民自治章程中明确。授权应注明授权事项、授权期限。

第十二条

村民小组长的推选、更换,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由村民委员会主持召开村民小组会议进行。村民小组长任期与村民委员会的任期相同,可以连选连任。村民小组长的推选可以与村民代表推选同时进行。村民小组长不履行职责,本组村民有权提出更换,更换经本小组有选举权的村民或户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有效,并及时公布。

第十三条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成员共三至九人组成,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村党组织负责人应经推选担任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

村民选举委员会推选产生后,村民委员会应当立即发布公告,告知本村全体村民,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备案。

第十四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或者自荐参加村民委员会成员选举的,应当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连续两次不参加会议或者参加会议但— —

不参加表决,可以视为自动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

因退出或其他原因出缺的,按照原推选结果依次递补,也可以另行推选。

第十五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不履行职责,致使选举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的,经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调查核实,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批准后,重新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

第十六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任期自推选产生公告之日起至本届村民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时止。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二)制定选举工作方案;

(三)拟订选举办法,提交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公布;

(四)确定选举工作人员;

(五)组织选民登记,审查选民资格,公布选民名单;

(六)组织选民提名候选人,审查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公布候选人(自荐人)名单;

(七)组织候选人(自荐人)向选民作出公开承诺、发表竞职演说,审查其承诺、演说内容;

(八)确定并公布选举日期;

(九)负责选票的印制、保管工作;

(十)组织和主持投票选举;

(十一)审核和宣布选举结果;

(十二)总结和上报选举工作情况,建立选举工作档案;

(十三)主持新老村民委员会交接工作;

(十四)办理选举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第十七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根据法律、法规和县、乡两级

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有关选举工作规定,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拟定本村本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选举办法应明确选举日、选民资格、本届村民委员会职数、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投票选举的方式和程序、选票有效与无效的情形等内容。村选举办法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及时向村民公布,方为有效。村选举办法应报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备案。

第三章 选民登记

第十八条

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包括户籍在本村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人员,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当对下列人员进行登记,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

(一)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

(二)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

(三)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

已在户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不得再参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选民的年龄计算时间,以本村选举日为准。选民出生日期以居民身份证为准;无居民身份证的,以户籍登记为准。

第十九条

选民登记开始之前,由村民选举委员会确定本届村民委员会选举的选民登记日期和选举日,报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同意后发布公告。— —

第二十条

选民登记可以由选民登记员上门登记。提倡村民主动到登记站进行登记。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印制选民登记名册,对具有选民资格的选民造册登记。

第二十一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对选民名单进行审核确认,并在选举日的二十日前公布。

对公布的选民名单有异议的,应当自名单公布之日起五日内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并公布处理结果。村民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在选举日的十日前向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提出,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应当在选举日的五日前依法作出处理。

第二十二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名单填写选民证,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发放。投票选举时,选民凭选民证领取选票。

第四章 村民委员会组成与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 第二十三条

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本届村民委员会拟设的职位和职数,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根据本村规模大小讨论决定,并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及时公布。

第二十四条

选举村民委员会,由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村民提名候选人,应当从全体村民利益出发,推荐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热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村民为候选人。

第二十五条

村选举办法应当明确候选人(自荐人)的资格条件及审查程序。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人员,以及丧失行为能

力的人员,不能确定为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候选人(自荐人)。县(市、区)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领导机构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出资格条件和审查程序的指导意见,市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领导机构应当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把关。

村民选举委员会对候选人(自荐人)的资格条件审查,在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指导帮助下进行。

出现不符合村选举办法规定的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人员当选的,由村民选举委员会或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宣布其当选无效。

第五章 选举方式

第二十六条

选举村民委员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

一般实行有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或自荐直选。

第二十七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可以由过半数选民本人参加投票提名,按得票多少直接确定正式候选人;也可以由选民或者村民小组提名初步候选人,经半数以上选民本人参加投票预选,按得票多少确定正式候选人。

不准委托他人提名候选人。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的正式候选人应当分别比应选名额多一人,委员的正式候选人比应选名额多一至三人。

第二十八条

选民直接等额提名候选人,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确定并公布提名起止时间和场所;

(二)布臵提名场所,设立验证发票处、投票站和秘密写票处,并准备好投票箱等用品;

(三)发放提名票,未到场的选民一律不发给提名票; — —

(四)在正式投票前开验票箱;

(五)选民填票并投入票箱,投票截止后当众开箱统计提名情况;

(六)当场宣布提名得票结果;

(七)村民选举委员会对得到提名的人员进行资格条件审查。在选举日的五日前以得票多少为序张榜公布正式候选人名单,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备案。

第二十九条

选民被同时提名为两项以上候选人职务的,本人可以提出书面报告,确定其中一项职务的候选人参选。如果是分次投票选举,则取其高职务候选人进行选举;如没有当选,再参加下一职务的选举。

第三十条

正式候选人不愿接受提名的,应当在选举日的三日前向村民选举委员会书面提出。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及时确认并公告。由此造成候选人名额不足的,在原投票提名候选人中,按得票多少依次补足。因候选人自愿退出竞选,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没有差额竞选对象时,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和说服工作,鼓励有退出竞选意向的候选人踊跃参选。

第三十一条

实行自荐直选的,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组织开展村民自荐,鼓励具备资格条件、有志于村务管理、为村民服务的选民,报名参加竞选村民委员会成员。

自荐的选民,应在选举日的十日前到村民选举委员会报名登记竞选其中一个职位,不得委托他人代为报名。

第三十二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组织候选人(自荐人)进行竞职承诺、创业承诺和辞职承诺。

第三十三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组织候选人(自荐人)与选民见面,由候选人(自荐人)介绍履行职责的设想,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介绍材料经村民选举委员会审查同意,候选人(自

荐人)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广播或印发、张贴。

鼓励候选人(自荐人)开展竞职演说。竞职演说应当在选举日的三日前提出。发表竞职演说的,应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在选举日前统一组织。

选举日停止竞职活动。

第六章 投票选举

第三十四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在选举日的五日前,应当将具体的投票方式、次数,以及投票起止时间、地点向村民公布。

在特殊情况下,如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者选民意见分歧无法产生和确定正式候选人,也可变更选举日,但推迟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如果变更选举日,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向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履行报告手续,重新公布选民名单,重新确定选举日。变更选举日必须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告。

第三十五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可以召开全体选民参加的选举大会,组织选民投票;也可以设立选举中心投票会场和若干投票站。

第三十六条 严格控制流动票箱的设臵。确需设臵流动票箱的,应经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同意,由村选举办法作出规定。

每个流动票箱必须有三名以上工作人员负责,保证选民秘密写票。

流动票箱不得单独进行开箱和唱、计、监票。

第三十七条

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选举期间外出不能参加投票的,可以书面委托候选人以外的本村有选举权的近亲属代为投票。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其他具有赡养关系的亲属。— —

委托投票的,应当在选举日的三日前,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并办理书面委托手续。每一选民接受委托投票不得超过三人。受委托人不得再行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在选举日前对委托投票情况进行审核并公告,未经审核公告的委托无效。受委托人不得违背选民本人的意愿,不得向他人泄露选民的意愿。

第三十八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在选举日的五日前,确定监票人、计票人;在选举日的三日前,确定其他选举工作人员,包括唱票人员若干名,投票站工作人员若干名,流动票箱监票人若干名,秘密写票处管理员、投票处管理员、代写处代写员若干名等。上述人员(代写员除外)都应从本村的选民中由村民选举委员会确定并公告。如果实行选举大会形式的,应当在选举大会上宣布。

本届选举的村民委员会候选人(自荐人)及其近亲属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应回避,不得担任选举工作人员。

代写员可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从本村或乡、镇教师等人员中聘请,也可请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担任。

第三十九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对选举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是村选举办法、投票办法、选票划写要求、选票整理要点、选票有效性认定办法、唱计监票办法、选举纪律和注意事项等。

第四十条

按照明白易懂、科学合理和便于操作、便于统计的原则制作选票。可以把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候选人按照差额的原则印在一张选票上,也可以分别印在三张颜色不同的选票上。

采用自荐直选的,选票预留空格按照村选举办法规定的应选职数印制。自荐人名单可附后,但不得出现在选票填写处。

妇女委员采用专职专选,在选票设计上单独设立妇女委员候选人一栏,与主任、副主任、委员候选人并列。

选票由村民选举委员会按照选民数印制,并加盖村民选举委员会印章,密封后严加保管。在选举日的选举大会或投票站,由选举工作人员当众启封、清点票数后分发选票。

第四十一条

按照实用大方原则制作票箱。票箱形状为长方体,颜色一般为红色,可分选举中心会场票箱、投票站票箱和流动票箱三种。各种票箱的尺寸由村民选举委员会确定。制作票箱时,应考虑选举时密封、加锁、投票口不能过大以免遗失选票等因素。

第四十二条

严格实行秘密写票。选举大会或投票站,应按照切实保密、简单实用、方便选民的原则设立秘密写票处。选民应当在秘密写票处写票。

第四十三条

投票应当在工作人员监督下不受他人干扰。第四十四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在选举日前准备投票用品,包括: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标志、工作人员证、当选证书、选举结果报告单、国旗、国歌磁带、放大的选票票样、票箱封条等物品。

第四十五条

投票场所布臵应隆重简朴,并张贴候选人(自荐人)资料、投票注意事项以及投票起止时间等公告。

合理设臵验证发票处、秘密写票处、代写处和投票处,按流程设计好选民领票、写票、投票的循环路线,以保证投票选举整齐有序、秘密公正地进行。

第四十六条

工作人员应在投票区进出口、投票箱周围加强监管。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未经允许不得使用摄影机、照相机、手机、录音笔等任何器材对选票和填写过程进行拍摄或录音,保证选民意志不受干扰。— —

第四十七条 选举大会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召集,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担任主持人。

大会正式开始前,需要凭选民证领取选票的,大会主持人应提醒选民带上选民证,提醒被委托人带上书面委托证明,要求选举工作人员佩戴标志上岗工作。

第四十八条

大会的主要程序:

(一)宣布大会开始。选举工作人员负责清点参加选举大会的选民数,总数超过登记选民的一半,主持人即可向选民报告结果,宣布选举大会正式开始。主持人简要介绍本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准备情况,讲明大会纪律,向选民宣读村选举办法,宣布本届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候选人(自荐人)名单以及选举工作人员名单,宣读填写选票要求和注意事项。

(二)验证发票。监票人将选举大会会场的票箱、流动票箱当众检查是否空箱;检查后,由监票人将各票箱上锁并贴上封签。监票人面向选民当众拆开密封的选票袋,与大会计票人员一起清点盖有公章的选票张数,并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报告,主持人宣布当众清点的结果。监票人讲解选票的规定和具体的划写法,村民有不明白的可以提问,监票人进行解释。设臵流动票箱的,由主持人宣布派出流动票箱。每一个验证发票点由两名工作人员负责验证发票,其中一名负责检验选民证(身份证)和委托证,并与选民登记名册核对,在选民证、委托证背面作出“选票已领”或其他易于识别的标记,在登记名册上作出标记;另一名负责发放选票,并统计发出选票的张数。验证发票结束后,剩余选票由监票人当场当众剪角作废。

(三)写票、投票。选民进入秘密写票处写票,完成写票后将选票折叠投入票箱。

第四十九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可以根据选民居住状况合理

设臵投票站。选举日前公布开放和关闭的时间。选举日当天,所设的投票站应在同一时间开放。中心投票会场、各投票站都应设立验证发票处、秘密写票处、代写处和投票处。

每一投票站应至少有三名工作人员:一名负责验证发票,一名负责管理秘密写票处和代写处,一名负责看管票箱。工作人员应及时向村民选举委员会领回选票及投票用品,佩戴证件上岗,检查投票设施是否准备妥当。

投票站只负责投票,不得开箱计票。投票截止时间后,各投票站的票箱必须集中到中心投票会场进行开箱计票。

选举日当天,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应分别到各个投票站监督投票。

第五十条

实行有候选人差额选举的,选民对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或弃权票,也可以另选其他选民。

实行自荐直选的,选民应当按照本村应选职位直接填写。第五十一条 文盲或因身体状况无法填写选票的选民可以委托代写员代写,代写员不得违背委托人意志。候选人(自荐人)、工作人员和其他人不得强行要求为选民代写选票。

第五十二条

投票结束后,应将所有票箱(包括流动票箱)集中到中心会场,将各票箱的选票混在一起,再清点收回的选票总数。

第五十三条

选举工作人员逐张检验选票。每张选票所选人数,等于或者少于应选人数的有效,多于应选人数或者选举同一人为两项以上职务的无效。无法辨认的选票无效。难以确认的选票是否有效,由监票人在公开唱计票前提交村民选举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五十四条

在选民的监督下进行公开唱、计票。第五十五条

本次投票有效,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将选票— —

投入票箱的超过登记选民半数;选举收回的票数,等于或者少于发出选票;发出的选票少于或等于选民数。

第五十六条

候选人或者其他选民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的过半数选票,始得当选。

获得过半数选票的人数超过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票数相等的人进行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

第五十七条

当选人数不足应选名额的,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另行选举可以实行有候选人的差额选举,也可以实行自荐直选。实行有候选人差额选举的,按未当选人得票多少为序确定候选人。

已选出的村民委员会中还没有妇女成员的,继续实行妇女委员专职专选。

另行选举以得票多的当选,但得票数不得少于参加投票选民的三分之一。

另行选举应当在选举投票日当日或者在选举投票日后的三十日内举行。

第五十八条

经另行选举,应选职位仍未选足,但村民委员会成员已选足三人的,不足职位可以空缺。主任未选出的,由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副主任都未选出的,由村民代表会议在当选的委员中推选一人主持工作。经另行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仍未选足三人的,可以不再进行选举,已选出的成员资格有效,并由其负责村民委员会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第五十九条

另行选举的程序与第一次选举时的程序相同。按原定选举日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继续有效,不必进行重新登记。原委托关系继续有效,但被委托人成为候选人的委托自然终止,原委托人可以办理另行委托手续。

第六十条

选举结果经村民选举委员会确认有效后,当场宣布。公布所有候选人和被选人所得票数。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在投票选举当日或次日,将当选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名单向全体村民公告。

村民选举委员会无正当理由不公布选举结果的,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可以予以公布。

第六十一条

宣布结果后封存所有的选票,选票包括有效票、无效票、弃权票和剪角作废票,监票人、计票人和唱票人要在封条上签字。

选举工作人员负责填写选举结果报告单。结果报告单一式三份,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各一份,本村存档一份。

第六十二条

遇特殊情况,选民要求重新计票的,须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在投票日后三日内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村民选举委员会征得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同意后,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第六十三条

村民委员会应当自新一届村民委员会产生之日起十日内完成工作移交。工作移交会议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上一届村民委员会全体成员和文书、会计,本届村民委员会全体成员,本届村民选举委员会全体成员参加。乡、镇人民政府监督执行。

第六十四条

移交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向村党组织和乡、镇党委、政府主动汇报情况;村党组织和乡、镇党委、政府的负责人应找上一届村民委员会成员谈话,进行教育,要求其尊重选举结果,督促完成移交工作。对拒不移交的,本届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可以代表村民委员会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做出裁决;也可由公安等职能部门督促进行移交。— —

第七章 罢免、辞职、终止和补选

第六十五条

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由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书面向村民委员会提出,写明罢免理由,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对联名罢免的村民人数及罢免理由进行调查核实。

第六十六条

村民委员会应当在接到罢免要求之日起三十日内召集并主持村民会议投票表决。

村民委员会逾期不召集村民会议投票表决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三十日期满后的六十日内指导、帮助召集村民会议进行投票表决。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予以指导。

第六十七条

罢免表决程序可参照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程序。提出罢免要求的村民,应当推选代表到会说明罢免理由。罢免理由已经乡、镇人民政府调查核实的,可以在村民会议上予以通报;被提出罢免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有权出席会议、提出申辩意见。如果是罢免村民委员会全体成员的,可推选一名成员提出申辩意见。

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表决有效;投票的村民过半数通过,始得罢免。

罢免结果应当及时公告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第六十八条

在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村民会议召开之前,被提出罢免要求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提出书面辞职报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接受的,罢免终止。

第六十九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任职期间可以辞去职务。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以各种借口强迫、威胁或利诱村民委员会成员辞去职务。

在村民委员会换届时,候选人(自荐人)可以作出辞职承诺。出现承诺辞职情形的,应当辞去现任职务。

第七十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出现承诺辞职情形的,乡、镇人民政府进行调查核实。当事人对调查意见有异议的,有权提出申辩。调查属实的,应及时启动辞职程序。

村民委员会应当在接到乡、镇人民政府启动辞职程序要求的二十日内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表决;未及时召集会议进行表决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二十日期满后的十日内指导、帮助召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表决。

村民委员会成员辞职自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正式生效。辞职决议应及时公布,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第七十一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因其他原因主动要求辞去职务的,应当由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辞职报告,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是否同意辞职。工作有重大过失或明显经济问题的,须经审查或审计后方可辞职。

同意辞职的,应当及时办理工作移交手续。

第七十二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丧失行为能力或者被判处刑罚的,其职务自行终止。

村民委员会成员连续两次被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评议为不称职的,其职务终止。

村民委员会成员职务终止的,村民委员会应及时向村民发布职务终止公告。村民委员会逾期不公告职务终止情况的,乡、镇人民政府有权发布终止公告。

第七十三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由于被罢免、职务终止、辞职、外迁、死亡等原因出缺的,可以根据需要,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补选。— —

补选工作由村民委员会主持。由村民会议进行补选的,应当由有选举权的村民的过半数,或者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代表参加。由村民代表会议补选的,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组成人员参加。选举程序参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办理。

通过补选担任村民委员会成员的,不论何时补选,其任期到本届村民委员会任期届满止。

第八章 选举结果认定与法律责任

第七十四条

因违背选举方面的法律、法规或因工作失误造成选举结果无效的,认定为无效选举。无效选举包括整体选举无效和具体当选人当选无效两种情况。

整体选举无效是指程序违法、违背选举基本原则而使本次选举的全部当选人无效。

具体当选人当选无效,是指当选人利用了不正当手段当选或他人利用了不正当手段使其当选;不符合村选举办法规定的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的人员当选;或选举操作失误,使当选人非正常当选。

第七十五条

整体选举有效,可从直接、差额选举,保证秘密写票,保证投票不受干扰,公开唱计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等方面认定。

第七十六条

具体当选人当选有效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整体选举有效;没有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等不正当手段拉取选票和破坏、干扰选举等违法行为;具备本村选民资格,符合村选举办法规定的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得票数为选民投票数的过半数,且得票数的排名顺序在本村村民委员会职位应选名额之内。

第七十七条

对整体选举无效,可按两种方式处理:

(一)重新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重新确定选举日,重新登记选民,重新组织选民提名确定候选人(重新产生自荐人),重新投票选举。

(二)局部纠正。由选举过程中某一环节的违法或失误造成整体选举无效,通过纠正违法或失误的环节可以使整个选举有效的,可以采取局部纠正办法处理。

第七十八条 具体当选人当选无效的,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一)因当选人在选举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等不正当手段当选的,不符合村选举办法规定的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当选的,或选举操作失误,使当选人非正常当选的,应宣布当选无效。因部分当选人当选无效造成的缺额,可以第一次选举中得到过半数选票或另行选举中得到三分之一以上选票、因职数限制未当选的候选人中认定其当选。如无此种情况,则按另行选举程序进行。

(二)因选举工作失误造成具体当选人当选无效的,应先纠正失误的环节,看其是否当选。仍然当选的,其当选有效。无法纠正失误或纠正后仍没有当选的,可以保留其候选人(自荐人)资格,另行投票选举。

因具体当选人当选无效造成村民委员会出现空缺名额时,不影响其他当选人的当选资格。

第七十九条

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等不正当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行为,村民有权向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举报,由乡、镇或者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并依法处理。

第八十条

村民实施选举违法行为,情节轻微的,由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违反治安管— —

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八十一条

选举工作指导机构成员或选举工作人员实施了违法行为,应当责令改正。直接责任人为行政机关国家工作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行政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在选举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时,经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调查核实,取消其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资格,按规定重新产生新的成员,替补其空缺的名额。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总结培训

第八十二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结束后二十日内进行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总结,分析工作经验、特色做法,查找薄弱环节,对工作得力的人员给予表扬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人员给予必要的批评处理。总结报告应报送县(市、区)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和民政部门。

第八十三条

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结束后,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应建立选举工作档案。选举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选票、工作表格,应及时收集、整理、分类、装订成册,专门保管。

村级选举工作档案主要内容:

(一)有关选举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二)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名单及推选情况材料;

(三)选举工作方案和选举办法;

(四)公告和其他法定事项的材料;

(五)选民登记名册、村民代表登记名册、初步候选人提名表和提名情况统计;

(六)选民证、委托投票证、选票、选举大会议程和工作人员名单;

(七)选票核对、统计结果记录和选举结果报告单;

(八)村民委员会成员花名册和下设委员会成员及村民小组长名单;

(九)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会议记录及其他材料;

(十)选举工作总结材料。

第八十四条

档案保管应当依据档案管理有关规定执行。第八十五条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结束后,应对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进行法律法规、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建设、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其履行职责能力。

第八十六条

辖有村的街道办事处,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履行本办法所规定的应当由乡、镇人民政府履行的职责。— —

下载浙江省聋人学校教育教学规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聋人学校教育教学规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育技术工作自查报告

    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育技术工作自查报告我校自2002年被授予浙江省第三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至今已经二年,期间,学校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

    教学规程

    护理教学规程 一、目的 满足医学院校临床教学的要求,满足进修护士和实习护士的要求,培养合格的实习护士和进修护士。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来我院进修、实习护士的带教和管理工......

    2013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XXX中心校2013年教育教学 工作总结 一年来,XXX中心校在教育局及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 “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创建平安校园”、“争创省学校管理先进校”的......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是繁忙而紧张的一个学期,又是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我校按照“重视规范管理,立足实际创新”的工作思路,围绕“师德师风创满意,学生安全零事故......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按内容分,有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思想总结等,按时间分,有年......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2012年—2013年学年度第二学期)在本学期中,我校教师积极学习上级关于“规范办学、提高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文件精神,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们结束了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一学期中,我们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在刚刚过去一学期里,我校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帮助指导下,在学校全体师生的齐心努力和团结协作下,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取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