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闽宁协作(台隆)对口帮扶工作总结
闽宁协作(台隆)对口帮扶工作总结
(2004年6月——2005年6月)
隆德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2002年,按照闽宁两省区的安排部署,由福州市台江区与隆德县结成对子,继续对口帮扶隆德县。2004年台江区副区长严立武,台江区义洲街道办事处主任科员陈琳二位同志受台江区委、政府委派为第二任到隆德挂职的领导干部,协助县长搞好县政府全面工作,负责闽宁对口帮扶工作,协管工业、商业、乡镇企业、招商引资扶贫开发等工作。从2004年6月至今已一年整。一年来,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廉洁自律,为隆德县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努力工作,情洒隆德大地。
一、闽方各级领导重视,使闽宁对口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
福建省委、福州市委对闽宁对口帮扶工作十分重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了2002年8月在榕城召开的第六次闽宁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同月福州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台江区与隆德县对口扶贫协作第一次联席会议,2003年、2004年又相继举行了第二次、第三次联席会议。会议上两县区友好协商,共商大计,签订会议纪要,制定和确定各个阶 段的帮扶项目及资金。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支持是挂职干部的工作动力,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严立武、陈琳同志到任后,首先克服气候环境、饮食习惯、民族风俗差异等方面的困难,工作上承受的压力也很大,如何在前任挂职干部良好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对口帮扶工作,除了积极争取台江区在资金投入上要加大力度外,还要求他们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严于律己的工作态度,在发展经济的新观念、新思路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思想观念上的帮扶力度,把沿海地区尤其是台江区先进的发展经济的理念、方法传给隆德县干部群众。他们到任后,为尽快摸清县情,进入角色,以谦虚谨慎的态度,甘当小学生,虚心向前任挂职干部和当地干部群众请教学习,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全面走访13个乡镇,深入企业,学校和扶贫项目点进行考察调研。在此基础上召开部门、乡镇、企业领导人座谈会,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摸清了基本县情,理清了工作思路。
二、进言献策,加强协作
(一)建立两区县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及交流互访制度
开展对口帮扶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东西合作,逐步缩小地区间差距和增强民族团结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联席会议和交流互访制度可使两区县相互交流,加深了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多层次,多领域地开展合作、帮扶。在前两次联席会议的基础上,他俩积极协调组织召开了台隆对口帮扶第三次联席会议,签订了《台江区、隆德县2004年—2006年度对口帮扶友好合作协议书》。
(二)提出了对口帮扶项目选择的具体思路
鉴于我县需要援助的项目数量多,资金缺口大的现实,根据台江区的经济能力,面面俱到也不现实。因此他俩经过调研,充分考虑,决定选择投资小,见效快,能长期发挥经济效益,群众受益面大,有形象,能起示范带动作用的项目予以扶持。经过认真筛选,最后确定了两年内的帮扶项目。共两大项12个方面的内容,总投资280万元。
1、福州市投资80万元改造建设隆德县“312”国道县城段。2、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投资200万元用于以下项目开发建设:
(1)投资80万元支持隆德县体育场改建为文化广场(2)投资30万元扶持隆德县发展菌草种植,并在市场营销方面予以协助。
(3)资助30万元扶持隆德县发展其他社会事业,配合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县乡示范点各一个。
(4)投资15万元,进一步拓展劳务市场,建立劳务基地。(5)投资10万元在全县范围内开展“1+1”助学及失学 儿童救助活动,帮扶和救助贫困生200名。
(6)投资10万元在隆德县神林乡建设“太阳能灶”示范乡。
(7)投入10万元协助开发建设1—2个专业市场。(8)投资15万元,扶持发展中药材、地毯、饲料等加工企业。
(9)积极协调福州市继续选派优秀教师到隆德县支教及学术交流。
(10)继续开展两地干部交流考察活动。
(11)台江区帮助隆德县进行招商引资,并积极推介企业家到隆德县投资臵业。
三、抓重点,抓落实,使帮扶项目真正发挥效益 一年来,严立武、陈琳同志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辞劳苦,努力工作。抓重点,抓落实,力求每个帮扶项目落到实处,发挥效益。经他们上下协调,多方联系,一年来共筹集帮扶资金153万元。建设和正在建设以下项目。
(1)“312”国道隆德县城段改造工程投资80万元,以全部拨付,工程已开工建设一月有余,八月底完工。峻工后将命名为“福州路”,并立碑纪念。
(2)建成神林乡太阳能灶示范乡,投放太阳能灶1000台,投资10万元。
(3)投入60万元,用于风岭、神林、陈靳、山河、杨河 五乡计划生育服务站的改建和扩建。
(4)用于菌种产业开发10万元。(5)县政府信息网络建设投入5.9万元。
(6)投入县文广局4.5万元,用于村村BBMS微波传输通广播电视网络建设。
(7)投入17万元用于两个示范村党员活动室建设,建筑面积为300多平方米。
(8)投入16万元用于陈靳乡民联村20户贫困户危房改造,每户投入8000元。
四、交流互访情况 1、2004年6月15日,以练知轩市长为团长的福州市党政代表团一行15人来我县视察指导对口帮扶工作。2、2004年10月13日,隆德县组团赴福州市参观访问并协商召开了台隆对口帮扶工作第三次联席会议,达成协议资金280万元。并在台江区的帮助下,成功的举行了招商引资推介会,参加会议的企业界代表60余人。3、2005年3月18日,福建省委农委巡视员对口帮扶办主任林月婵来我县检查指导对口帮扶工作,并看望挂职干部。4、2005年5月25日,福州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房青海、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周宏、台江区副书记刘晓明等一行5人来我县考察指导对口帮扶工作,并看望在我县挂职的台江区领导干部。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加强两区县对口帮扶。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两区县在对口扶贫协作和经济合作与交流方面,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也形成了较为灵活有效的帮扶机制。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实现新发展,迈上新层次,我们认为,应继续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中心,以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拓宽协作领域,扩大协作规模,提高工作水平,把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融入千村扶贫开发和整村推进工作,推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认真总结对口帮扶工作经验教训,积极筹备和迎接闽宁协作第九次联席会议的胜利召开。
(三)积极围绕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实施对口帮扶工作.自治区今年确定我县28个贫困村为整村推进扶贫村,为配合整村推进,整合资金,闽宁对口帮扶资金也要向这些村倾斜,加大帮扶力度,力争在两年内如期完成28个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任务。尽力搞好两个闽宁整村推进试点村的建设,力争在两年内使两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贫困户群众达到稳定解决温饱目标。
(四)继续坚持项目扶持、项目带动。为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成效,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我县将继续实施千村扶贫开 发和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因地制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扶持和发展特色种植业;同时通过项目建设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改善贫困乡村的基础建设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台江区无偿援助的资金,我们将结合千村扶贫开发和整村推进工程的实施,一是重点用于扶持以种草养畜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养殖业项目;二是继续扶持以农田建设为主的农业基础建设;三是结合退耕还林,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四是对提高农民素质有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推广培训项目以及贫困地区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支持。
(五)继续开展干部挂职交流和人才培训工作。闽宁建立对口扶贫协作以来,通过互派干部挂职交流、人才培训等工作,使一批干部得到了锻炼提高。实践证明,挂职交流使培养锻炼后备干部的重要形式,也是对口扶贫协作的一条重要经验。福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进地区,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帮助我县培训干部的急需人才,不断提高我县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
(六)招商引资,扩大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推动两区县对口扶贫协作关系不断向纵深发展,实现共同进步,应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范围,提高合作水平。以经贸合作为突破口,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经济技术 合作与交流,真正把隆德与福建双方的优势优化组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我县正在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为闽宁对口经济协作提供了新的空间。因此,进一步加强两区县企业界的交流与合作是今后对口帮扶工作的重点。
(七)进一步加大劳务协作力度。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开展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双方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劳务协作工作不断加强,不仅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希望能够继续伸出援助之手,及时传递用工信息,扩大面向我县的劳务输出,使闽宁劳务协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个新的突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劳务输出的组织管理,有针对性地对输出人员进行劳务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在闽就业的需要。
(八)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领域的帮扶合作。科教文卫事业落后是导致我县贫困的重要原因,福建人文荟萃,科教发达。在今后的协作中我们将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为中心,在继续推广菌草技术,开展支教、一帮
一、示范性窗口学校建设、青年医疗志愿者行动等活动,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两区县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进新时期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向多层次深入发展。
第二篇:闽宁互学互助对口协作第十七次联席会议举行
闽宁互学互助对口协作第十七次联席会议举行 尤权李建华出席
2013年10月24日08:23手机看新闻
塞上秋意浓,闽宁情谊深。23日,闽宁互学互助对口协作第十七次联席会议在银川召开。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尤权,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建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刘慧主持会议。
尤权说,闽宁协作17年来,两省区始终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从单向的扶贫解困,发展到经济合作、产业对接、互利共赢的新阶段;从单一的经济援助,发展为教育、文化、医疗等多领域合作的新格局;从单纯的政府行为,形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闽宁模式”,有力促进了两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进步。在对口协作过程中,宁夏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魄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尤权指出,进一步深化闽宁对口协作,要坚持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就是要把两省区历任党委政府在对口协作中创造出的好思路好做法巩固下来、传承下去,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解放思想,创新扶贫模式,拓宽扶贫领域,开创对口协作新局面。福建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认真落实此次闽宁联席会议的要求,进一步深化闽宁互学互助,推动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协作。为此,尤权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产业协作要有更多拓展。整合各自优势,共同开拓市场,实现互惠互利;二是改善民生要更有实效。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受援地区大多数群众能长期受益的基本民生项目上;三是人才交流要有更大力度。把“人才援宁”、“科教援宁”等落实得更好。他表示,福建干部群众将一如既往地同宁夏各族人民一道,为两省区共同发展、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李建华代表自治区四套班子和全区各族群众,向长期以来支持宁夏发展的福建省各级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在长期的对口扶贫协作中,闽宁两省区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宁夏人民永远铭记于心、感恩于怀。当前,宁夏与福建的合作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上,希望两省区继续加大合作力度,连接开放通道,推进产业扶贫,加强人才交流,共同开发旅游,推进闽宁协作取得新成效。
福建省领导于伟国、姜信治、叶双瑜、洪捷序,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崔波、徐广国、傅兴国、李文章、李锐、马廷礼,福建党政代表团全体成员出席会议。(记者胡斌)
第三篇:对口帮扶工作总结
对口帮扶工作总结
我于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本着卫生三下乡,支援新农村建设,为广大基层人民服务,提高基层医疗质量,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到黔江区石会镇卫生院卫生支农半年。
在这半年中,我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立足基层,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石会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一起共同学习,积极主动地为当地老百姓服务。石会镇卫生院检验科规模较小,拥有的仪器设备也相对滞后,科室有两名检验人员,其中一名是检验专业毕业,一名是护士进修后来进行检验工作的,他们都年轻有干劲,勤学好问,我和他们一道先后为1200余人进行了血液常规、尿液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项目的检验;我结合实际,结合临床需要,建议他们新增加肌钙蛋白,淋球菌等项目的检查,为心肌梗塞,泌尿道感染等患者提供及时的救治;我指导该院检验科工作,给他们进行了多次讲课(比如:《血液常规的质量控制》、《尿液分析的注意事项》、《生化检验的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等等),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检验操作水平,提高了他们的生物安全意识,并指导相关医生规范检验操作及提高了检验质量。
经过认真、严格、耐心地对基层医生的帮助、指导,使当地患者能在所在基层医院的就诊检查,得到了很好的诊断和治疗,明显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使基层医生对常规检验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和基层医务人员一起工作的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学会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会了在医疗条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诊断急救病人,也深刻体会到做一个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艰辛和不易,体会到基层老百姓对先进医疗技术和优质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体会到广大基层患者对一位有技术、有爱心医务工作者的尊重。同事我也希望我们的农村医疗环境医疗条件能不断改善,人们的就医意识就医条件也能逐步提高。
半年很快就过去了,今后我仍会积极主动加强与我工作生活过的医院的保持密切联系,互相支持,切实帮助基层检验医生提高检验质量,为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数据而尽自己的努力。为基层医院检验科的规范化、正规化建设尽一份力量,以实际行动为农村老百姓的健康贡献自己更多爱心和热情。
第四篇:2005对口帮扶工作总结
兴山县公路段
2005对口帮扶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根据县委、县政府、县直机关工委的统一安排,我段将水月寺镇晒谷坪村定为对口帮扶工作对象,距今已是第三个年头。三年来,我们动真情,抓实事,先后投入近10万元,帮助晒谷坪走出贫困,奔向富裕。2005年以来,我段一如既往地做好帮扶工作,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归纳如下:
一、帮扶村基本情况:
水月寺镇所辖晒谷坪村,位于本县东部、水月寺镇南部,东与宜昌下堡坪乡相邻,西北与白果园、野猪池、高家坪、南对河四村联通。全村457户,1500人,其中劳动力634人,在校学生212人(其中高中52人、大学9人、研究生2人),占地面积15.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33亩,粮田面积2292亩(其中水田1641亩、旱地651亩)。
二、主要工作目标:
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指导农民抓好春耕生产,督促落实农村政策,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为“三农”搞好服务,帮助研究并落实好农民增收的具体项目和措施。
三、具体措施和工作体会:
(一)积极改善交通状况。该村整体经济条件比较差,交通尤其不便,当地农户生产的土特产、出栏的生猪、农业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种子等物资购销困难。“要想富,先修路”,针对当地群众迫切盼望改善交通现状的需要,我段加大扶持力度,送资金、送技术、送温暖,使晒谷坪村“行路难”问题得到了缓解。一是马良坪至晒谷坪宽3.5米、长11.6公里的村级道路路基已整修成形,下一步将结合县委政府有关精神,加快路面硬化建设,铺筑水泥路面;二是投资3.5万元,改造了该村村委会至夷陵区下堡坪乡2公里的崎岖小道,使其能够通行货运客车。修好这两条通村公路,意义重大,既方便了村民日常出行,又减轻了农户的运输成本,带动全村直接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该村今年新增4台自购农用车,几户村民正在修建新居,并有村民计划水泥路竣工后购臵运输车辆从事专线客运。
(二)落实农民增收建议。
我段落实农民增收建议,协助该村调整产业结构,狠抓牲猪、天麻、茶叶三大特色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1.主粮种植方面。晒谷坪村是一个以水稻为主的产粮村,盛产冷水稻谷,优质大米,因晒谷坪村高达海拔一千米,水稻生长周期长,比一般地区产的大米口感、质量均要好得 多。通过调查统计,全村每年所产大米除农民自留外,尚余 50万斤以上。根据这一特殊优势,我们建议,将多余大米打 造品牌,集中销售,可增加农民收入10万元以上。由于今年春耕启动迅速,农药、化肥等农资到位及时,该村今年粮食长势喜人,水稻、玉米丰收在望,在去年全村年均粮食产量950吨的基础上将有大辐上升,农户在自给自足之外有较大盈余。
2.发展经济作物方面。该村的主打经济作物茶叶市场行情看好,鲜叶卖到1元/市斤,往年同期每市斤售价仅0.5元、0.7元不等,但产量有所下降;全村种植天麻180亩,种植面积比去年下降20亩,产量有所上升,但市场行情看跌。市场杠杆的自然调节因素固然无法预测,但该村交通状况的改善、信息的畅通,无疑对农副产品的销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生猪养殖方面。我段去年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帮扶村发展种畜生产任务,该村现有种畜222头,其中母猪220头,公猪2头,今年发展生猪2958头,现已出栏1051头。
4.第三产业方面。我们积极引导农民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突破性发展劳务经济。该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加大劳务输出,发展“打工经济”,今年外出务工人员超过400人,通过外出务工,人平增收150元。手里有了余钱,全村80% 以上农户购臵了摩托车、安装了程控电话。
(三)加大“智力扶贫”力度。
1.为响应县委政府开展的“城乡文明手拉手,共建文 化中心户”活动,我段将该村一户村民定为文化科技帮扶对象,严格按照县文明委的要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深入基层、深入调研,积极加强与文化科技中心户联系,针对现状实施帮扶,添臵了电视机、影碟机等科教设备,邮订了科技书刊,逐步使对口帮扶对象提档升级,下一步我们考虑为其配臵一台电脑,用于上网查询致富信息及农技知识,努力把联系户建成具备“四有”条件、示范作用巨大、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高水平的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
2.通过调查走访,今年我段在该村确定了两名生活贫困的就读学生为帮扶对象,帮助他们解决教育资金,并组织慰问。其中在县一中就读的晒谷坪村寒门学子孙军在今年的高考中成绩优异,分数为536分,成为全县高考“文科状元”,现已被中南政法大学录取,我段已组织慰问,赶在开学前为其送去学费2000元,并考虑对其进行长期捐助。
水月寺镇晒谷坪村是我段悉心帮抚的一片热土,今年我段除对水月寺镇晒谷坪村持续进行帮扶外,还对水月寺镇道路坪村、高阳镇响龙村、南阳镇龙门河村、县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了帮扶慰问,共送去慰问金2.73万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段将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努力将帮扶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为共建小康社会贡献应有的力量。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第五篇:对口帮扶工作总结
对口帮扶工作总结
二是签署协议,双方签署了《关于开展商务对口帮扶工作框架协议》,明确了发展思路、合作重点和工作机制,此外还签署了《两地农产品产销合作框架协议》,就农副产品进入合肥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建立产品直销点,以及未来在深、精加工等方面合作达成共识。三是加强互动,合肥市商务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月度调度机制,专项推进和我县合作事项,该局领导还数次带队到颍上实地走访,了解我县商务经济发展情况,并制定帮扶工作方案,我局也多次到合肥市商务局汇报交流工作。
(二)多措并举,做好流通对接
按照我县承接合肥市对口帮扶总体方案,今年,我局主要就农副产品流通工作与合肥市商务局对接,主要措施包括一是搭建展会平台,我县与合肥市商务局共同举办了“合肥--颍上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暨签约仪式”, 合肥30多家大型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加工企业到会,与颍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现场洽谈,其中合家福超市与颍上管式面业、合肥大润发超市与颍上汇阳食品等16家企业签署了购销协议,合同金额达1.6亿元,产品涵盖蔬菜、粮油、土特产等5大类30个品种。今年12月,在合肥市举办的“2013中国(合肥)农产品产销对接会”上,我们与县农委共同组织海泉粮油、管氏面粉、天好粉丝、三金粮油等6家企业参展,三天展会期间,我县参展企业现场销售金额达到13万余元。二是加强宣传推介,在刚结束的农产品产销对接会上,通过宣传手册、大型海报、媒体采访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并在“区域合作地区农产品推介会”上推介我县名特优新农产品,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鼓励海泉粮油在安徽省电视台登出有机大米广告,取得良好宣传效果。三是提升企业能力,与县农委合作,分批组织重点企业和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赴肥,与超市采购部门负责人现场沟通,就农副产品进超市的包装印刷、定价策略、促销手段、进场优惠等进行面对面交流,提升企业对品牌标准、质量管理、包装标识、物流供应等方面的认识,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四是进入大型超市,(m.depeat.Com)为帮助我县特色农副产品进入合肥大型超市,拓展省城市场,我们积极协调合肥合家福超市、安徽红府超市等为颍上企业提供进场销售优惠政策,包括减免陈列服务费、免费宣传推广、优先转账结算等,据估算各企业的进场成本至少减少20%左右,目前已有10余家企业与两家超市签订了供货合同,其中,管氏面、天好食品和海泉粮油等企业的面粉、粉丝、食用油等产品已进入超市销售,总销售额近155余万元。五是建立批发网点,协调天好食品有限公司等在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徽商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租赁摊位,并积极推动在新周谷堆市场设立“颍上农产品专销区”,已开展前期接触和准备工作,待明年整体搬迁时设立。
二、2014年工作计划
2014年,我局将继续着力落实《颍上县承接合肥市对口帮扶工作方案》,加大等高对接力度,进一步深化双方在商务领域的合作。
(一)深化内贸流通合作
一是举办专场对接,2014年将继续举办专场产销对接会,通过合肥市商务局组织省城多家批发市场、大型超市负责人前往颍上县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采购和合作事宜,通过搭建平台、增强联系,继续扩大颍上县生鲜农产品在合肥市场的供应,为颍上县的名、优、特色农产品在进场、专区(柜)设置、品牌宣传等相关环节和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二是设立销售专区,尽力协调在新周谷堆市场和徽商大地市场,分别设立“颍上农副产品专销区”及批发点。三是开展业务培训,组织业内专家和资深从业人士,为颍上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进行现代流通知识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在品牌、标准、管理、物流和宣传方面的业务能力。
(二)加强“三外”业务对接 为提高我县开放型经济水平,将与合肥市加强在外资、外贸、外经等三外业务方面的对接,一是外资方面,拟举办“合肥外资企业颍上行”活动,邀请在肥外资企业赴颍上考察,探讨在原材料提供、零配件生产及中间件供应等方面的合作,并鼓励大型企业上下游零部件生产商到我县投资办厂。二是外贸方面,邀请在肥外贸销售公司到颍上考察,加大对我县特色农副产品的采购力度,扩大出口,同时吸引合肥外贸生产企业利用我县充足人力资源在颍上设立生产基地;三是外经方面,我县是农业人口大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对外劳务合作空间巨大,我们将利用这一优势,拟推动在肥省属、市属对外承包工程公司、劳务派遣公司加强与我县县在外派劳务方面的合作。
颍上县商务局
2013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