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基金会财务管理办法
温州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财务管理办法
第一条
财务管理体制
1.基金会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定期审议基金会财务工作报告,并决定财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在理事会休会期间,由理事长授权秘书长负责日常工作。
2.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3.本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理事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国家民政部每年指定会计师事务所对基金会帐目进行审计。
4.本会换届和更换法人之前,必须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二条
收入管理
1.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教育基金会设立本会专用的人民币帐户和外汇帐户。本会资金的使用将严格按照本会业务范围的规定,不得挪作他用,并严格执行会计和审计制度。
2.基金的募集和使用要经过基金会理事会审批。每年定期公布收支帐目。3.资金进入基金会帐户后,应单立科目、单设帐户,并严格按照捐赠单位(捐款人)与本会(或学校相关部门)签署的捐赠协议执行。按照协议要求,定期向捐赠单位(捐款人)报告该基金的使用情况。第三条
支出管理
(一)资助项目的支付 1.定向捐款的资助项目由基金会按照捐赠单位(捐款人)与本会(或学校相关部门)签署的捐赠协议执行,捐赠协议在双方负责人签字后生效。凡协议中已资金列明使用范围、金额和支付时间的,在协议生效后即执行。委派专人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实施。
2.非定向捐款的资助项目需经理事会批准后,由基金会按照上款办法执行。在理事会闭会期间由常务理事会审批后基金会可先执行,但须提交下一次理事会予以认可。
3.定向及非定向捐款均由基金会派人监督以保证严格执行捐款使用协议,如协议执行过程中出现违反捐款使用协议精神的情况,基金会负责人有权通知财务停止资助项目的支付并报告捐款单位、捐款人及理事会裁决。在理事会闭会期间报告常务理事会或理事长裁决,但须提交下一次理事会予以认可。
(二)筹集捐款费用的支付
1.捐赠设备物资时,在设备物资分配或变卖过程中发生的运输差旅费、招待费、人员劳务费等在设备物资折价中支付,如果设备物资直接分配到校内单位,原则上发生费用由接受捐赠单位支付。以上费用支付的签字权同上。
2.为筹集捐款及捐赠物品的宣传印刷、差旅、招待、会议、奖励等业务费用在资金增值中支付。
(三)基金管理费的支付
1.基金管理费用包括基金会办公费、工作人员的经费等。
2.基金管理费用最高限制在基金增值的10%以内列支,特殊情况减免提收管理费须经基金会负责人同意。第四条
资金运作 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基础上,基金会委派专业人员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金运作,确保资金增值。
资金增值部分列支风险金、业务费和管理费等费用后的余额,自动增加到各留本基金的本金中。
第五条
本会理事及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有关财务法律法规和本会财务管理制度。
第六条 本财务管理制度须经教育基金会理事会通过后执行。本财务管理制度的解释权、修改权
第二篇:XXX慈善基金会财务管理办法
XXXX慈善基金会 财务管理办法
为加强XXXX慈善基金会的财务管理,保障善款的筹集、安全和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管理暂行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XXXX慈善基金会章程》,制订本财务管理办法。
一、财务管理体制
第一条 XXXX慈善基金会最高权力机构是本会理事会。理事会负责管理基金会财务工作,并决定财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在理事会休会期间,由理事会会长授权基金会秘书长负责日常工作。
第二条 基金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按会计法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三条 本基金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管理委员会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每年固定从符合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聘请会计师定期对基金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于每个财政向理事会提供审计报告。
二、收入管理
第四条 基金会收入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核算。
第五条 基金会的资金必须严格按照本基金会章程中业务范围的规定 进行使用,不得挪作他用,并严格执行国家财经制度。
第六条 基金会基金的募集和使用要经过理事会审批。每年定期公布收支账目。
第七条 捐助资金进入账户后,单独设立“专项基金—XX慈善基金”科目进行专项管理,并严格按照捐赠单位(捐款人)与本基金签署的捐赠协议执行。按照协议要求,定期向捐赠单位(捐款人)报告该基金的使用情况。
第八条 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资助,必须向捐赠资助人出具加盖“XX慈善基金会”公章和财务专用章的合法票据或证明。
三、支出管理
第九条 每年年初由基金委员会编制本收支计划并向基金理事会报告,经理事会讨论通过后交财务部门备案执行,作为本资金收支依据。未列入开支计划的临时性开支应由秘书长写出书面报告并经理事会会长审批后方可执行。
第十条 定向捐款的资助项目由基金管理委员会按照捐赠单位(捐款人)与本基金签署的捐赠协议执行,捐赠协议在双方负责人签字后生效。基金在捐赠资金到位后按协议中列明的使用范围、金额执行。非定向捐款的资助项目按基金章程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按照《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捐赠资助资金不得用于发放职工奖金和津贴其它个人支出,不得提取管理费。第十二条 凡使用本基金会的资金,所有支出凭单需经会长审批和法人代表审批才能支付并进行会计账务处理。支出程序:由财务部将《XXXX慈善基金会资助申请表》、合法凭证及相关交秘书长审批后送会长审批签字,到财务部门办理手续。
四、物资管理
第十三条 基金会接受的社会捐赠资助物资,设备等实物资产,必须如实办理入库手续,登记相关账目。领用时必须履行审批程序,并及时办理出库手续。达到固定资产核算起点的,要按照固定资产有关规定进行
管理。接受境外捐赠资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入境手续;实 行许可管理的物品,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许可申领手续。不得接受不符合国家有关质量、环保等标准与要求的境外捐赠资助。
五、附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经理事会批准后执行。
XXXX慈善基金会 2016年11月1日
附件:向捐赠资助人出具加盖“XXXX慈善基金会”公章和财务专用章的合法票据样本
第三篇:基金会财务管理办法
中国扶贫基金会财务管理条例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2
第二章 机构设置及职能...2 第三章 全面预算管理...3 第四章 货币资金管理...4 第五章 实物资产管理...5 第六章 资产保值增值...5 第七章 收入管理...5 第八章 费用管理...6 第九章 财务核算与分析...7 第十章 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监督...8 第十一章 财务信息披露...10 第十二章 附则...10
第一章 总则
为了建立、健全中国扶贫基金会(简称基金会)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工作,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基金会的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基金会扶贫事业健康发展,为基金会决策提供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财务会计资料,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会计法》、《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国家法律、法规,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结合本基金会的宗旨、章程,制定本财务管理条例。
基金会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财务制度,维护机构财产安全;对基金会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控制和监督,合理编制预算并严格执行;如实反映基金会的财务状况,加强财务核算,开展财务分析,参与机构经济决策,规范财务信息披露;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且资金的的使用符合组织的章程使命及捐赠者的意向。
基金会理事会定期审议机构财务工作报告,并决定财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财务日常管理工作由秘书处负责。 基金会的财务活动依法接受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接收国家审计部门、独立会计事务所对财务报表审计及重大项目的专项审计。基金会理事会换届、法定代表人离任之前,应当进行离任财务审计。
第二章 机构设置及职能
基金会的财务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在秘书处的领导下,设计划财务部管理各项财务活动。
计划财务部的职能:
1.组织拟订基金会财务管理制度,负责在理事会授权范围内执行基金会财务管理制度,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2.制订基金会会计核算原则及程序,组织基金会会计核算工作。
3.根据基金会工作计划编制财务计划和资金计划,负责在秘书长办公会和理事会审批后组织实施。
4.负责基金会财务预决算管理。5.负责基金会投资项目的财务论证。
6.组织开展基金会的基金运作工作,制定基金会资金运作计划,加强对基金会现金流的管理。
7.组织制订基金会各项项目与活动的资金与财务管理制度,负责管理和监督执行情况。8.负责所属机构和项目执行机构的财务管理和检查、内部审计工作。
9.负责对基金会和所属机构、项目执行机构的财务指标考核及其财务分析,对基金会重要财务指标的管理与监督。
10.负责研究财务管理的及时化、准确化、信息化,负责基金会的对外财务信息披露。11.负责基金会员工的财务培训工作。
根据章程、业务开展情况配备有专业资格的财务人员,规范财务工作流程及岗位责任,切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计划财务部建立内部稽核制度,设置稽核人员,负责财务稽核工作。
第三章 全面预算管理
基金会执行全员参与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机构的计划出发,将机构所有部门、人员和各项活动的收入、支出均纳入预算,实现对基金会的业务活动的控制,并作为考核目标严格贯彻、落实。 预算由各部门按工作计划编制,经部门预算会议讨论后交计划财务部初审、汇总后提交秘书处会议审议通过后交会长会议审议,会长会议审议通过后的报理事会审批后正式执行。
预算管理由秘书处负责,在秘书长直接领导下,计划财务部作为预算管理机构,负责预算编制的初审、汇总及预算执行监督、情况分析等工作。
年中总结时,根据半预算执行情况和全年机构运营形势预测,进行预算调整。调整预算经部门预算会议讨论后交计划财务部初审、汇总后提交秘书处会议审议通过后交会长会议审议,会长会议审批通过后执行。
按月、季度、半、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与反馈。年终决算时,对机构和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反省,并纳入绩效考核。
机构预算执行情况需报理事会审议通过。
第四章 货币资金管理
基金会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可随时转换为货币资金的有价证券。计划财务部应做好资金的管理,保护货币资金的安全与完整;合理安排资金流,建立健全资金支付与报销的授权审批流程。
现金管理:
1.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限额。如遇到特殊情况,超过规定限额应及时向秘书长通报,做好保卫值班工作。
2. 不得坐支现金,收到的现金应及时存入银行帐户,严格执行现金收支“两条线”; 3. 基金会应认真做好现金的管理工作,日记帐必须做到日清月结,并保证库存现金与帐面金额相符。
4.出纳应定期(每月、季、年末)、不定期的对现金进行盘点,编制现金盘点表,财务机构负责人(或授权的会计)应对现金盘点进行监盘和不定期的抽盘,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如发现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并作出处理。
银行存款管理:
1.基金会开立基本账户用于银行收付业务。如根据业务需要,确需增开一般帐户或专用帐户,需由计划财务部提出申请报秘书长批准后方能开立。
2.基金会应遵照国家相关银行帐户管理的规定,不得出租、出借帐户。
3.基金会应认真执行《银行支付结算办法》、《票据法》等,超过结算起点金额1000元的所有对公业务,应通过银行转帐进行结算。
4.收到的汇票、支票等银行收款凭单应及时送存银行,并进行帐务处理。5.支票、汇票、汇兑等付款,均须登记备查簿,详细填写单据编号、收款人名称、金额、用途、借款日期、报销日期等,并由经手人签字。
6.出纳定期与银行核对银行存款余额,并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会计需对银行余额调节表进行审核,对未达帐项应及时处理。
第五章 实物资产管理
实物资产指我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物资财产,包括捐赠物资、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等。
实物资产管理原则:及时建帐入帐,专人管理,财务监督、核算;处置方式合法、合规,物资使用符合机构章程,最大限度地发挥物资的使用效益。
捐赠物资指社会各界捐赠的物资财产以及用接收捐赠的项目资金采购的捐赠物资。规范捐赠物资接收、物资采购、入库、仓储、出库及发放、会计记录等管理流程,保护捐赠物资的安全与完整。
固定资产指为行政管理、开展业务活动而持有的,预计使用年限超过1年且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分类管理、计提折旧,建立采购、验收、领发、保管、调拨、检修、盘点、处置等管理流程。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办公设备,如价值低于1000元的电子设备、日常用具等。低值易耗品取得、验收和日常管理、处置等管理方法参照固定资产的执行。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
无形资产等其它资产的管理参照实物资产的管理,国家有相关规定的,按国家规定执行。
第六章 资产保值增值
基金会的资产保值增值是指通过对基金会可支配资产进行合理规划和运用,实现基金会资产保值增值的工作。
基金运作依照合法、安全、有效和谨慎性的原则,在保证资金的安全及必要的流动性前提下,努力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七章 收入管理
基金会收入分为捐赠收入、投资收益及其他收入,各项收入应当按是否存在限定严格划分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
各项收入均归口由计划财务部统一管理,按收入来源及渠道建立相应的管理和核算流程,保证收入入帐的及时与完整。
按工作计划依法开展募捐活动,筹集开展章程规定的公益活动的资金,所有资金纳入预算。
接收货币性资产捐赠,以实际到帐金额确认捐赠收入;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应当以其公允价值计算,并在完成资产的所有权转移后方能确认收入。捐赠方在向基金会捐赠时,应当提供注明捐赠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的证明。
严格执行财政、税务有关票据使用的规定,按规定购买、使用和开具捐赠票据及其他票据,妥善保管各类票据。
第八章 费用管理
严格遵守各项财政、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建立健全各项支出的审批程序。各项费用支出必须贯彻厉行节约和量入为出的原则,各项资助支出和经费支出的支出范围、标准应严格执行理事会批准的预算。
基金会的费用按照其功能分为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筹资费用及其它费用。各项费用应在实际发生时按其发生额计入当期费用。所发生的费用要履行规定的财务报销手续,报销票据要求俱全且合理合法。
业务活动成本指为了实现基金会使命及其业务活动目标,开展业务活动或者提供服务时发生的各项耗费。业务活动成本应按项目及费用性质分类进行核算和列报。
开展公益项目前应制订项目的资助标准及该项目直接相关的运行成本的支付标准、列支原则、审批程序。
管理费用是指为组织和管理其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本着“节约、适度”的原则,按照经审批的本行政经费预算控制各项行政开支。计划财务部根据行政经费预算对其进行财务管理和监督,定期提供行政经费支出情况。
筹资费用指为筹集业务活动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民间非营利组织为了获得捐赠资产而发生的费用以及应当计入当期费用的借款费用、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等。
其他费用,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发生的、无法归属到上述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或者筹资费用中的费用。
严格区分行政支出与项目支出等各项费用。某些费用如果属于多项业务活动或者属于业务活动、管理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共同发生的,应当提供可靠的人力、物资、费用支出的计算依据,将这些费用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各项活动及费用项中进行分配。
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占基金会总支出的比例不得超过《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的10%。
第九章 财务核算与分析
基金会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规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管理会计档案,加强内部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管理水平。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进行财产清查、债权债务确认和资产质量核实,以记录内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事项的会计账簿为基本依据,认真组织机构财务核算,做到账表一致、账账一致、账证一致、账实一致。
严格按规定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接受独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构成。
结合项目管理和服务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指标。通过分析,反映业务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效果,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反映给秘书处和理事会,为其进行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财务分析的内容有: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资金、资产的运用及效率分析,收入、费用支出分析,财产物资的管理情况分析等。
计划财务部应通过过程监督及事后财务分析等方式,对财务收支、资金运用、财产物资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国家财政、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行为,要及时予以制止、纠正,性质比较严重的,要向领导及有关部门报告,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十章 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监督
内部控制,是指由理事会、秘书处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以下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一)基金会战略;
(二)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三)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
(四)资产的安全完整;
(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秘书处负责组织领导本基金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内部控制措施通常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基金会的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各项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内部会计控制应当建立货币资金业务、采购与付款业务、捐赠物资业务、固定资产管理、捐赠收入业务、成本费用业务的岗位责任制,应当注意如下不相容岗位:
1、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当包括:(一)货币资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
(二)货币资金的保管与盘点清查;
(三)货币资金的会计记录与审计监督。
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一)请购与审批;
(二)询价与确定供应商;
(三)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核;
(四)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
(五)付款的申请、审批与执行。
3、捐赠物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一)捐赠物资的请购与审批,审批与执行;
(二)捐赠物资的采购(或接收)与验收、付款;
(三)捐赠物资的保管与相关会计记录;
(四)捐赠物资发出的申请与审批,申请与会计记录;
(五)捐赠物资处置的申请与审批,申请与会计记录。
4、固定资产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一)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审批与执行;
(二)固定资产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
(三)固定资产投保的申请与审批;
(四)固定资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
(五)固定资产取得与处置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
5、捐赠与收款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当包括:
(一)客户信用调查评估与捐赠合同的审批签订;
(二)捐赠的确认、收款与相关会计记录;(三)捐赠业务经办与捐赠票据开具、管理;
6、成本费用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一)成本费用定额、预算的编制与审批;(二)成本费用支出与审批;
(三)成本费用支出与相关会计记录。
同一岗位人员应定期作适当调整和更换,避免同一人员长时间负责同一业务。关键财会岗位,可以实行强制休假及岗位轮换制度。
按规定需要由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经济业务与事项,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应当加强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处理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因填写、开具失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作废的法定票据,应当按规定予以保存,不得随意处置或销毁。对超过法定保管期限、可以销毁的票据,在履行审核批准手续后进行销毁,但应当建立销毁清册并由授权人员监销。
应当设立专门的账薄对票据的转交进行登记;对收取的重要票据,应留有复印件并妥善保管;不得跳号开具票据,不得开具印章齐全的空白支票。
银行预留印鉴和有关印章的管理应当严格有效。财务专用章应当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不得由一个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发挥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定期报告制度。
第十一章 财务信息披露
财务信息是捐赠人、理事会、管理者和社会公众等机构利益相关方了解机构资产状况、负债水平、资金使用情况及现金流量等信息的重要来源。
财务信息披露是建立社会公信力的重要环节,基金会建立定期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提供及时、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
按照基金会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在机构网站及相关媒体上公布审计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及相关财务信息。
第十二章 附则
本基金会针对具体业务制订的财务管理办法为本条例的补充规定或详细解释,与本条例具有同等效力,但不得与本条例相冲突。
本财务管理条例自公布之日执行。
第四篇:雅安市教育基金会财务工作制度
为严肃财经纪律,建立科学的会计工作秩序,加强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会计监督,特建立本制度。
一、基金的管理
1.我会实行财务自收自支、独立核算的原则,记账方法采用借、贷记账法,核算上采用权责发生制。
2.基金增值部分的使用按照《雅安市教育基金会章程》和《基金管理使用方法》执行。
3.每年的各项费用开支按照基金会理事会通过的预算方案执行。
4.财务授权批准制度按照《雅安市教育基金会章程》和《基金管理使用方法》执行。
二、内部会计管理
1.财务工作岗位设置会计和出纳。会计不得兼管现金、有价证券,出纳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会计和出纳应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2.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由财务负责人保管,法人代表印鉴由会计保管,现金支票由出纳保管。
3.办理银行业务按照《支付结算办法》有关规定,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
4.严格遵守《票据法》有关规定,加强与货币资金有关的票据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的程序,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
5.严格按照“申请、审核、复核、支付”的传递程序办理付款业务,审核人员对不符规定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
6.建立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会计业务进行监督和检查,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应当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7.会计人员应当保守财务秘密。财务资料不得随意提供给外人翻阅。其他单位因特殊原因需要财务资料,必须经财务负责人批准。
三、会计工作
1.会计人员管理各类账薄、转账支票和法人代表印章。
2.根据会计制度规定,设立总帐和明细帐。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按会计核算的要求对会计业务进行核算。
3.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规定的会计科目和记账凭证的基本要求,编制记账凭证。
4.根据已制好的记账凭证按登记账薄的要求记入相应的各类账薄,定期结账,编制财务报表并及时报送给领导和有关部门。
5.妥善保管各种凭证、账薄、报表等财务资料,定期整理装订成册归档。
四、出纳工作
1.出纳人员管理现金、现金支票、有价证券、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
2.必须根据编制好的记账凭证办理收、付讫的戳记。一切收、付款项必须入帐,不得将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或转借他人。
3.按编制好的记账凭证逐日登记现金日记账,每日终结出余额并清点库存。核定库存备用金人民币2000元。
4.对已审核的原始凭证和已编制的记账凭证,不得丢失、短缺,及时交会计人员记账。
5.按规定办理银行业务,并逐日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结出余额。
6.定期核对银行账户。根据银行对账单及时核对银行存款,双方不符时要查对清楚并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
五、实物资产管理
1.验收实物凭证,领用实物采用签收制。
2.实行专人负责保管,设置明细账卡,采用永续盘存法,确保账实相符。
3.会计人员应当对实物资产进行监督,督促并严格执行财产清查制度。发现账薄记录与实物不符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超出会计人员职权范围的,应当立即向财务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4.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且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的房屋、建筑物、交通工具、办公设备等应作为固定资产,并按《会计法》有关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计价和按期计提折旧。
5.购置的固定资产须凭证验收,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维修由专人负责,防止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毁损。
6.对固定资产的转出、报废、出售,按《基金管理使用办法》逐级审批后实行。
7.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全面实地盘点,对盘盈、盘亏、毁损的固定资产,应当查明原因,立即向上级报告,按《基金管理使用办法》逐级审批后实行。
8.对重要的固定资产建立保险制度。
六、会计档案管理
1.终了,按照档案工作要求对会计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编号、装订、归档。
2.会计档案不得毁损、散失、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财务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严禁在会计档案上涂画、拆封和抽换。
3.过期会计档案按规定销毁时,须由财务负责人鉴定,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报法人代表批准签字,方能销毁。
4.会计档案保管年限按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规定执行。
七、会计交接工作
1.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因故离职,必须与接替人员办理交办手续,没有办理交接手续的,不得离职。
2.会计人员离职前,按期办理完毕移交工作。接替人员应认真接受移交的工作,并继续办理未了事项。如果发现原会计人员有违法等问题,须及时报告,追究处理。
3.编制移交清册,列名应移交的凭证、账表、公章的名称、数量。
4.会计人员办理移交手续,必须有财务负责人或指定负责人监交,方能生效。
第五篇:北京世纪慈善基金会财务管理办法
北京世纪慈善基金会财务管理办法(草案)
------------------
(北京世纪慈善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2010年月日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基金会的财务管理,依法进行会计核算,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基金会管理条例》、《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本基金会章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基金会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资金的管理和运用,对基金会的财务活动进行综合管理。具体包括:管理各项收入,降低成本费用,合理安排和使用各项资金;加强财务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规程,加强财务监督、检查;维护基金会财产完好,充分发挥财产效益;开展财务分析,参与基金会财务决策,规范财务信息披露,促进基金会建设和事业发展。
第三条 本基金会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财务管理体制、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票据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物资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和财务监督、财务决算和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等。
第四条 本基金会财务管理的各项具体制度包括:内部控制办法、预算管理办法、财务授权审批办法、捐赠物资管理办法等,与本办法共同组成本基金会财务管理的规范体系。各项具体制度由理事会授权秘书长依据基金会章程和本办法制订并实施。
第五条 财务管理是基金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基金会根据章程规定,切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规范财务核算,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第六条 本基金会的财务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在理事会的领导下,一切财务收支活动归口秘书处统一管理。
第二章 财务管理体制
第七条 理事会是本基金会的决策机构。理事会定期审议基金会财务报告,并决定财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秘书长为财务负责人,负责基金会的财务日常管理工作。
第八条 本基金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财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
财务人员必须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财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第九条 本基金会的财务活动依法接受社会公众和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每年接受财务审计。
第十条 本基金会理事会换届和更换法定代表人及秘书长之前,应当进行财务审计。第十一条 本基金会采用“看穿式”二级帐户体系,即基金会在基本帐户下设立二级明细帐户,记载所管理的各项目(基金)的收支明细和余额,捐赠人可以直接了解每笔收支的明细情况。
第三章 预算管理
第十二条 本基金会根据发展战略,按照工作计划和任务,本着资源统筹规划、保障工作重点、收入支出协调的原则,坚持勤俭办事的方针,编制财务预算。
第十三条 各内设机构根据工作计划,编制各项目的“收入”、“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等预算初稿,经秘书长审核后,形成财务总预算。财务总预算经理事会审议批准后执行。
第十四条 各内设机构在编制预算时,收入预算参考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及业务发展计划合理预测制定,业务活动成本和管理费用根据项目特点和工作计划,本着量入为出、厉行节约的原则,按基金会费用标准或工作量测算编制。
第十五条 各内设机构须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因工作计划、工作内容有较大调整,或者人员发生较大变化,需要调整预算时,由秘书长报理事长批准。
在年内季末和年末,秘书处应总结、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报秘书长和理事长。预算执行情况纳入各内设机构的业绩考核目标。
第四章 收入管理
第十六条 本基金会分类核算捐赠收入与捐赠以外其他收入。
第十七条 本基金会根据各项收入性质严格划分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各项收入均纳入总预算统筹计划。
第十八条 本基金会各项收入均归口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和核算,并与捐赠人签订《捐赠合同》(见附1)(下载),严格各类票据的使用和签发,严格捐赠票据及其他票据的使用和签发。
第五章 支出管理
第十九条 本基金会各项支出的安排必须有利于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必须贯彻厉行节约和量力而行的原则,严格遵守各项财政、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
第二十条 各内设机构必须按照理事会批准的预算和规定的开支范围、标准执行资助支出和费用支出,并严格按照《捐赠合同》安排资助计划;建立健全各项支出管理和审批制度,二千元以上的大额资金在拨付前,应填写《拨付资金申请表》(见附3)(下载)。第二十一条 本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超过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
本基金会的筹资费用不得高于所获得的捐赠资产数额的百分之二十。
第二十二条 本基金会的费用支出按以下权限进行审批:
(一)各类项目(计划、基金)在预算计划内的费用支出,由秘书长提交理事长审批;在预算计划外的费用支出,五万元(含)以下的单笔支出由秘书长提交理事长审批,五万元以上的单笔支出由理事长提交理事会审议决定。
(二)基金会二千元(含)以下的管理费用支出,由秘书长审批;二千元以上的管理费用支出,由秘书长报理事长审批。
(三)使用、转交受托代理资产和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捐赠资产,由秘书长提交理事长审批。
第二十三条 受助人应与基金会签订《资助合同》(见附件2)(下载),收到基金会资助的货币或物资后,应向基金会出具收据。
第六章 票据管理
第二十四条 本基金会出纳负责保管《接受捐赠统一收据》、支票等各类票据,并做好辅助记录。票据存根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保管,不得随意销毁。
第七章 成本(费用)管理
第二十五条 成本核算的基本任务是反映项目管理、执行和服务过程的各项耗费,并结合预测、计划、控制、分析和考核,合理安排使用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成本(费用),改善项目管理,为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发展建立良好的基础。
第二十六条 成本(费用)一般包括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筹资费用和其他费用等。本基金会根据《民间非营利会计制度》制定相应的成本费用核算办法,建立和健全项目成本(费用)核算制度。
第二十七条 有关成本(费用)核算的原始记录、凭证、帐、费用汇总和分配表等资料,内容必须完整、真实,记载和编制必须及时,必须如实反映项目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的各种耗费。
第二十八条 因项目策划、信息沟通、捐赠服务及捐款筹集等,需向捐赠人提供项目或活动成本估算,由财务人员与相关项目管理人员负责。在提交成本估算前,应经秘书长批准。项目成本(费用)估算,按照成本核算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必须提供可靠的人力、物资、费用支出的估算依据。
第八章 物资管理
第二十九条 物资是资金的实物形态之一。物资管理要贯彻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既要保证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发展的需要,又要防止物资积压和损失浪费,最大限度地发挥物资的效益。
第三十条 物资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管理、低值易耗品管理和捐赠物资管理等。
第三十一条 固定资产是用于基金会业务活动,单位价值在二千元以上、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办公设备或其他设施;单位价值虽未达到二千元,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单位价值虽已超过二千元,但易损坏、更换频繁的,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一)固定资产按用途分类管理,并建立验收、领发、保管、调拨、登记、折旧、检查和维修制度,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二)注重发挥固定资产的效益,购(建)固定资产特别是房产等,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提出两种以上方案,择优选用。
(三)加强对固定资产报废、处理的管理,确属不能或不宜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以作报废处理;确属闲置不需要的固定资产,应按规定的程序处理,避免积压,造成损失浪费。第三十二条 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位价值较低、容易损耗、不够固定资产标准的各种工器具以及办公用品等。
低值易耗品的购买、验收、进出库、保管等须审批程序规范,管理控制科学。在保证工作需要的前提下,降低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的库存和消耗。
第三十三条 捐赠物资是基金会募集的非货币性捐赠财产,包括教学用品、图书、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粮食、食品、帐篷、棉被、衣物、玩具等物资。捐赠物资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九章 财务分析与财务监督
第三十四条 财务分析与财务监督是认识、掌握财务活动规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维护财经纪律,促进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三十五条 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预算执行情况,资金运用情况,成本(费用)情况,财产物资的使用、管理情况等。基金会财务人员应结合项目管理和服务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指标。通过分析,反映业务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效果,并将分析结果及时提交给秘书处和理事会,为其进行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第三十六条 基金会财务人员要通过收支审核、财务分析等,对财务收支、资金运用、物资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国家财政、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行为,要及时予以制止、纠正;性质比较严重的,要向秘书长、理事长报告。
第十章 财务决算
第三十七条 财务决算是会计期间慈善项目和公益项目的收入及成本、资产质量、财务效益等基本情况的综合反映,是全面了解和掌握运营状况的重要手段。
第三十八条 本基金会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进行财产清查、债权债务确认和资产质量核实的基础上,以内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事项的会计帐簿为基本依据,认真组织财务决算编制和报表工作,做到帐表一致、帐帐一致、帐证一致、帐实一致。第三十九条 本基金会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告,并接受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
第四十条 本基金会财务报告对外披露须经理事长批准。
第十一章 财务会计信息披露
第四十一条 财务会计信息是捐赠人、管理人和理事会等基金会利益相关方了解基金会资源状况、负债水平、资金使用情况及现金流量等信息的重要来源。财务信息披露是建立社会公信力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形式是财务会计报告。
第四十二条 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构成。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本基金会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和现金流量表,同时包括会计报表附注,说明基金会采用的主要会计政策、会计报表中反映的重要项目的具体说明和未在会计报表中反映的重要信息的说明等。
第四十三条 本基金会建立定期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提供真实、及时、公允的财务会计信息;按照基金会章程的规定定期在基金会网站及相关媒体上公布审计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
第四十四条 以单一项目或捐赠人为报告主体的财务会计信息由财务人员负责按《会计制度》核算并编制,报秘书长审阅批准后,方可对外提供或披露。重大财务信息的披露必须纳入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由秘书长提交理事长批准后对外披露。
第十二章 会计档案管理
第四十五条 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基金会经济业务事项的重要历史资料和证据。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报告以及其他会计资料。
第四十六条 本基金会会计档案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实行专人管理。会计档案由财务人员负责整理归档。
第四十七条 本基金会会计档案不得外借,遇有特殊情况,须经秘书长批准后,可以提供查阅或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
第四十八条 销毁会计档案须按规定程序审批。对到期未了结的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单独抽出另行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第十三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未涉及由投资形成的资产及其他资产,此类资产的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理事会会议通过之日起施行,由秘书长监督实施。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的修订由秘书长提出修改意见,报理事会审议通过后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