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条件办学标准

时间:2019-05-12 15:0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条件办学标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条件办学标准》。

第一篇: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条件办学标准

附件1 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1.办学规模。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要求,结合我省实际,10万人口及以下县(市、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应不少于600人;10-20万人县(市、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应不少于800人;20万人口及以上县(市、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应不少于1200人。县(市、区)域内有2所以上中职学校的,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可在县(市、区)域内合并统计;人口特别少的县,学历教育在校生可适当减少,但县域内所有初中毕业生除升入普通高中外,均需进入中职学校(含县域外中职学校)学习。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应不少于1200人。体育、艺术、特殊教育等类别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可根据实际确定,但生均办学资源不得低于规定要求。

2.校园校舍。生均校园占地面积不少于3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校舍建筑须达到《山西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条例》要求的抗震设防标准,全面消除危房。有200米以上环型跑道的田径场,有满足教学和体育活动需要的其他设施和场地,符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基本要求。教学、生活设施设备符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基本要求,校园安全有保障。有满足师生学习需要的图书馆和阅览室。

3.教师队伍。有与学校办学规模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师生比不得低于1:20。专任教师学历达到国家相关规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本校专任教师数的20%以上。专业教师数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0%,其中“双师型”教师占30%以上。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左右。4.实训条件。有与专业教学相适应的实习实训设备和场地,工科类、医药类专业生均仪器设备值不低于3000元,其他专业生均仪器设备值不低于2500元。有与所设专业相适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校拥有计算机数量每百生不少于15台。

5.信息化建设。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晋教职〔2015〕9号)要求,按照建设标准,完成“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任务,并不断深化教育信息化应用,全面提升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

6.经费保障。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经费应依据《职业教育法》和地方有关法规,多渠道筹措落实。学校基本建设、实验实训设备、教师工资、教师培训和生均经费等正常经费,应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公办中职学校生均拨款不低于8000元。

第二篇: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

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管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生实习工作,保护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通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学生实习,应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提高教育质量。

实习必须遵循技能培养和能力形成的规律,循序渐进,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学生实习,主要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的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实习应结合课程内容,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利用校内实验室、仿真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学生边学边练,提高技能。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要组织学生到生产服务一线参加顶岗锻炼。

第四条 实习教学计划是中等职业学校组织实习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学校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与用人单位、实习单位共同协商制定出本专业实习教学计划。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实习教学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目的)、各实习环节(或类型)、课题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分配、实习地点、考核要求及方式方法。实习的具体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计划安排,事先以实习任务书的形式下达给实习学生。

第五条 学校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使之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学校要多渠道增加对实习设施和设备的经费投入,骨干专业在校内要拥有数量足够、设施完善的实验实习场地(车间)或教室,实习开出率不低于95%;在校外应有能够为所设专业的全体学生开展上岗实习的基地。其他专业亦应有足够的校内外实习基地。

校内实习场所及设备要专人负责,建立帐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实习设备的完好率,随时满足教学需求;校外应按专业教学需要,建立与专业对口的企事业单位等实习教学基地;实习教学基地要保持长期性、稳定性。

第六条 教学实习由学校组织管理,顶岗实习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组织和管理。学校要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统一组织,安排学生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管理规范、遵守法律法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好的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社会组

织进行实习;要选派有经验的教师和实习单位人员共同负责学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教学实习不允许学生个人自己选择实习单位。顶岗实习的学生如需自己选择实习单位,须经所在学校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七条 职业院校和实习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的实习条件和安全健康的实习劳动环境,保障实习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

学校组织实习的对象,必须是已满16周岁并取得职业学校学籍、身体健康的学生,严禁学校组织未满16周岁的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不得安排一年级学生到企业等单位顶岗实习;不得安排学生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以及其他具有安全隐患的实习劳动;不得安排学生到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实习;不得通过中介机构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实习工作;不得安排学生每天顶岗实习超过8小时。

第八条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要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组织成立专门的实习管理机构。要建立学生实习管理档案,定期检查实习情况,处理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确保学生实习工作的正常秩序。要充分利用工余时间和公休日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企业文

化教育、职业指导与就业教育等,适当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帮助学生缩短适应期,顺利实现与岗位对接。

第九条 学校在安排学生实习时,要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组织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学校应严密组织学生实习的考核与评定,日常评定与综合考核相结合,依据实习教学计划和国家有关标准、要求进行,考核结果计入学生毕业成绩。

第十条 实习单位要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学生实习工作,根据需要安排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第十一条 实习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中职学校学生实习提供相应的人员、场地、设施等方面的条件支持,为学生支付合理实习报酬。学校和实习单位不得扣发或拖欠学生的实习报酬。

第十二条 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并支付给实习学生的报酬,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07号)有关规定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第十三条 建立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家长经常性的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前,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本人或家长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学生在校内参加教学实习,学校和学生本人或家长是否签订书面协议,由学校根据情况确定。

第十四条 学校安排学生赴国(境)外实习的,应当根据需要通过国家驻外有关机构了解实习环境、实习单位和实习内容等情况,必要时可派人实地考察。要选派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做好实习期间的管理和相关服务工作。

第十五条 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加强对实习学生的职业道德、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熟悉工作防护设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学生在实习中受到身心伤害和发生安全事故。要为实习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保险,具体事宜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协商办理。

学生实习期间,要建立辅导员制度,定期开展团组织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实习期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赔偿,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六条 实习学生其学生身份保持不变,应当严格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未经学校批准,不准擅自离开实习单位;不得自行在外联系住宿;违反实习纪律的学生,应接受指导教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学校可责令其暂停实习,限期改正。

学生实习考核的成绩应当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第十七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实习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实习单位和其他有关方面,共同做好实习管理工作,保证实习工作的健康、安全和有序开展。

第十八条 对积极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管理规范、成绩显著的学校和单位,以及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九条 对不履行实习管理职责的学校和实习单位,负有管理责任的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或者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初探1

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初探

XXX

摘要:我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山区贫困县,集贫困、民族、边远为一体。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经费投入的增加,我校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学校办学资源相对紧缺,特别是师资、实训设备设施不能满足办学要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校对联合办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一是多种层次开展联合办学;二是充分发挥优势,形成办学合力;三是充分发挥联办学校在联合办学中的主导作用;四是教学加强管理,提高毕业生质量。通过实施联合办学,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共同发展。

关键词:贫困联合办学初探

我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山区贫困县,全县辖5镇3乡,总人口15.5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0.9%,少数人口占47.2%。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813万元,财政收入89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6元,是一个集贫困、民族、边远为一体的山区县。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经费投入的增加,特别是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给予每年每生1500元生活补助和涉农专业免除学费后,我校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招生334人,2009年招生376人,2010年招生426人,招生人数连续三年超额完成州教育局安排的招生任务。与此同时,学校办学资源相对紧缺,特别是专业师资、实训设备设施不能满足办学要求。为了

解决这一矛盾,我校对联合办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

一、多种层次开展联合办学。从2008年春季开始,我校先后与XXX卫校联合开办护理专业中专班,招生7个班380多人,与XXX联合开办园艺专业中专班,招生2个班120多人,与XXX高级技工学校联合开办机电技术专业、电子技术与计算机专业技工班,招生2个班120人。三年来,共联合办学4个专业,招生11个班620多人,联合办学既有中专层次,又有技校层次。

二、充分发挥优势,形成办学合力。我校联合办学以州属中等专业学校或技工学校为主体,负责联合办学招生专业设置、学籍注册、学籍管理、拟定教学计划、部份课程的检测等工作。我校负责招生宣传、组织生源、专业引导等工作。联合办学采取1+1+1的办学模式,即学生第一年在我 校进行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二年到联办学校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第三年由联办学校负责安排实习就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办学合力,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扩大办学规模,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充分发挥联办学校在联合办学中的主导作用。我校选择联合办学的学校都是拥有较好的师资、设备设施、办学条件等优势及规范的管理制度的中专学校或技工学校,在联合办学过程中,联办学校积极探索办学模式改革,发挥主导作用,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优势幅射效应。通过联合办学可以取得带动一方的规模效益,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同时赢得企业和社会更多的支持。

四、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联办学校注重教师队伍

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在教学管理中,严格按规定统一使用规范的教学计划和教材,确保教学质量。强化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身心健康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急需的,具有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强专业适应性,切实做到社会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灵活设置专业,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积极开发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化服务的专业。改进教学方法,根据不同专业,实行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加强实践环节,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利用企事业单位的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毕业质量。

实践证明,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办学,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由于长期设入不足,县级职业高级中学大都存在缺少专业课教师和教学实训设备不足,办学条件差等问题,难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进行专业调整,学校办学缺乏市场竞争力,办学规模难以扩大,学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无法充分显现。而州属中等职业学校因近几年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重视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给予每年每生1500元生活补助和涉农专业免除学费后,广大初中毕业选择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热情高涨,尤其是选择就读办学条件较好,实训设备设施充足,能学一技之长,毕业后就业情景好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增多,这样一来,使部份州属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超出所能承受的限度,校舍紧

张,师资不足,特别是文化基础课师资不足,出现了超负荷运转的情况。采取联合办学,第一年学生在县级职业高级中学就读,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能有效缓解州属中等职业学校校舍紧张和师资不足的压力。同时,第一年在县职业高级中学就读,有利于学生就学,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第二年到州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这样能充分发挥州属中等职业学校的优势,有利于专业建设和专业师资培养。第三年由联办学校负责安排实习就业,能够形成规模效应,有利于毕业生的就业实习和跟踪管理。

第四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暂行办法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推动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全面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依据《教育督导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评估目的

全面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情况,促进各地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指导学校加强自身建设,规范学校管理,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

第三条 评估原则

(一)统一标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制定评估指标和标准,并按照统一要求开展评估。

(二)统一程序。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统一部署,按照“学校填报数据、省级实施、国家总体评估”的程序开展。

(三)客观公正。以学校实际情况为依据,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进行评估。评估程序透明,评估结果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注重实效。强化结果运用,为办学提供指导和帮助,为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第四条 评估范围

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职业中专和职业高中(含职教中心)。

第二章 内容与工具

第五条 评估内容包括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师资队伍、课程与教学、校企合作、学生发展和办学效益等六个方面。

基本办学条件:主要考察学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校舍及信息化教学条件。

师资队伍:主要考察学校教师配备与结构。

课程与教学:主要考察学校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课程开设结构。

校企合作:主要考察学校教师的企业实践时间,企业为学校提供教学设备情况。

学生发展:主要考察学校在校生巩固率,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情况及计算机应用能力。

办学效益:主要考察学校专业设置和主干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程度。

第六条 评估工具包括数据表、调查问卷和数据信息管理分析平台。

数据表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情况表》、《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情况表》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情况表》,由学校填写。

调查问卷包括《校长问卷》和《学生问卷》,分别由学校校长和一定比例的学生填写。

数据信息管理分析平台将以在线方式进行数据信息收集、校验、汇总和分析。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七条 学校在规定时间登录指定网址,按照系统操作说明和提示步骤,认真完成相关数据表格的填写,并组织在线填写调查问卷。

第八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数据填报进行指导和过程监督。督促学校按规定时间上网填报相关数据信息,保证所填数据真实可靠。

各省登录数据信息管理分析平台获取本省学校数据信息,分析撰写完成省级评估报告,并以函件形式报送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第九条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委托第三方机构基于学校相关数据信息和省级评估报告,建立数据模型,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分析评估,形成国家评估报告。

第十条 学校填报的数据是客观评估学校办学能力的基础,学校应认真、准确填写。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核查填报数据的质量情况,如发现编造虚假信息和瞒报等现象,一经查实,将予以通报。

第四章 结果运用

第十一条 向社会发布国家评估报告和省级评估报告,接受社会监督。引导社会转变观念,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第十二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评估结果提出整改意见,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督促学校改进工作,并将整改情况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第十三条 各地依据评估结果,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提高学校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十四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评估结果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提高政府重视程度,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十五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将评估结果作为对学校及主要负责人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01603)。

附件: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指标及说明 附件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指标及说明

一、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指标

1.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2.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3.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4.信息化教学条件

5.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6.生师比

7.“双师型”教师比例

8.课程开设结构

9.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

10.企业订单学生所占比例

11.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

12.年专任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时间

13.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14.毕业生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

15.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

16.三年巩固率

17.直接就业率

18.专业点学生分布

19.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

二、指标说明

1.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指学校通过各种财政渠道获得的经费收入,包括财政预算内、预算外、专项、经常性补贴等,按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折算的平均水平。

2.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指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资产值与在校生总数之比。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是指学校固定资产中用于教学、实验、实习、科研等仪器设备的资产值。

3.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指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总面积与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总数之比。

4.信息化教学条件:指中职学校保障教学的信息技术条件情况,包括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用终端(计算机)数、网络多媒体教室数、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上网课程总量情况等。

5.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指学校校内实践(实习、实训)场所进行实践教学的工位数,即实践教学过程最基本的“做中学”单元数,按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折算的平均水平。

6.生师比:指学校每位专任教师平均所教的学生数。

7.“双师型”教师比例:指学校“双师型”(具备教师资格和行业能力资格)专任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百分比。

8.课程开设结构:指学校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专业理论、实践教学等课程开设情况。

9.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指上学年在校学生参加校外实训(实习、实践)基地(指校企签订合作协议的基地)实习时间,按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折算的平均水平。

10.企业订单学生所占比例:指学校接受企业订单(指用人单位与学校签订合同约定相关就业和服务年限的订单)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

11.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指学校每用于支付企业兼职教师报酬的总金额。

12.年专任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时间:指学校每专任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时间总和,以及每学校专任专业教师人均参加企业实践时间。

13.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指企业为学校提供的实践教学设备(设备在学校,产权属企业,学校有使用权)的总资产值。

14.毕业生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指学校当年已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毕业生数占毕业生总数的百分比。

15.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指学校当年已获取所学专业国家资格认定体系内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数占毕业生总数的百分比。仅统计国家统考类或人社部统考类证书。

16.三年巩固率:指学校毕业班学生数占该年级入学时学生数的百分比。

17.直接就业率:指学校当年已直接就业(含创业)的毕业生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百分比。

18.专业点学生分布:指各专业点在校生分布状况。

19.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指学校学生数最多的几个专业与区域产业的对接程度。“区域”主要是指学校所在的县(市、区)。

第五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特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履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并达到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关爱学生,团结协作。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职业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职业教育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有所长,全面发展。

(三)能力为重

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把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专业知识、职业教育理论与职业技能,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与经验;参与职业实践活动,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不断跟进技术进步和工艺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维度 领域

基本要求 专 业 理 念 与 师 德

专 业 知 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职业教育工作的意义,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3.认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

(一)职业自身专业发展。理解与认识 4.注重团队合作,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5.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人身与生命安全。

(二)对学6.尊重学生,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生的态度与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引导和教育学生。行为 7.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8.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9.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10.营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敢于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人文素养、规范意识和创新

(三)教育意识。

教学态度与1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养成良好的学行为习习惯和职业习惯。

12.富有爱心、责任心,具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坚定信念。

13.坚持实践导向,身体力行,做中教,做中学。14.善于自我调节,保持平和心态。

(四)个人15.乐观向上、细心耐心,有亲和力。修养与行为 16.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17.熟悉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18.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19.了解学生不同教育阶段以及从学校到工作岗位过渡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并掌握相关教育

(五)教育方法。知识 20.了解学生集体活动特点和组织管理方式。

21.了解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关行业现状趋势与人才需求、世界技术技能前沿水平等基本情况。

22.了解所教专业与相关职业的关系。

23.掌握所教专业涉及的职业资格及其标准。24.了解学校毕业生对口单位的用人标准、岗位职

(六)职业责等情况。

背景知识 25.掌握所教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基本规律。专 业 能 力

26.熟悉所教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27.掌握所教课程的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及课程标准。

28.掌握学生专业学习认知特点和技术技能形成的(七)课程过程及特点。

教学知识 29.掌握所教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30.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31.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八)通识32.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性知识 33.具有适应教育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34.根据培养目标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35.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

(九)教学36.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设计 37.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38.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9.运用讲练结合、工学结合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有效实施教学。

40.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技术技能训练,有效调控

(十)教学教学过程。实施 41.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教学。

42.掌握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外实训实习的方法,安排好实训实习计划,保证实训实习效果。

43.具有与实训实习单位沟通合作的能力,全程参与实训实习。

(十一)实44.熟悉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保护学生的人身安训实习组织 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45.结合课程教学并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形成的特点开展育人和德育活动。

46.发挥共青团和各类学生组织自我教育、管理与服务作用,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47.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

(十二)班导。

级管理与教48.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心理疏导。育活动 49.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50.运用多元评价方法,结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5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十三)教52.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与学生对教师评价,育教学评价 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四)沟53.了解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建立通与合作 良好的师生关系。

54.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55.与家长进行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56.配合和推动学校与企业、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关系,促进校企合作,提供社会服务。

57.主动收集分析毕业生就业信息和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等相关信息,不断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58.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59.参加校本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十五)教60.结合行业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制定个人学研究与专专业发展规划,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和企业实践等多业发展 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实施要求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准入标准,严把教师入口关;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职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等职业学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绩效管理机制。

(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下载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条件办学标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条件办学标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区直各中等职业学校: 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我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根据《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推荐]

    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 为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

    中等职业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方法刍议 钱灿兴 论文摘要: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王作。要想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就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交导作用、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

    2018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5篇模版)

    2018 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 加工制造类专业考试大纲 根据我省高等院校人才选拔需要和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参照国家颁布的加工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参考......

    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协议书

    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协议书 甲方:沧州渤海中等专业学校 乙方:江苏省泗阳中等专业学校 经甲、乙双方相互考察,共同协商,决定进行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并达成如下协议,共同遵......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暂行办法(合集5篇)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推动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资质清查工作的自查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资质清查工作的自查报告 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做好xx年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资质清查工作的通知》(晋教职〔xx〕9号)文件的要求,我校于近日组织相关人员依据《中等职......

    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协议书

    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协议书 甲方: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 乙方: 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职成(2003)6号《关于开展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