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办法
甘肃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12〕120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教督〔2012〕3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含不设区的市、县级市区,以下统称县)的评估认定,应在其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后进行。
第三条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工作,主要包括对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评估和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两个方面。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作为评估认定的重要参考。
第四条 评估认定工作依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甘肃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甘政办发〔2012〕232号)要求,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要注重发掘典型、总结经验,宣传推广,有效引导社会舆论,营造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良好氛围。
第五条 各地政府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本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重要内容,在宏观规划、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上优先安排,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及时帮助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六条 健全教育督导机构,科学、严格、有序开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各地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负责本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各项具体工作。省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对各地督导评估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并组织省级评估验收。
第二章 评估内容和评估标准
第七条 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评估指标。
重点评估县级政府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情况。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分别计算小学、初中差异系数,评估县域内小学、初中校际间均衡状况。
第八条 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指标及要求。
(一)入学机会
1.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同级财政保障体系。
2.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3.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不低于80%。
4.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县域内初中的比例不能低于省上规定标准,并逐步提高。
(二)保障机制
1.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
2.要确保“三个增长”,即财政性教育经费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要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以上。财政要在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近三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
3.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制定并有效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
4.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不低于50%,并主要用于义务教育。
5.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一律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实际缴纳税额的3%足额征收;开征地方教育费附加,统一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的2%征收;地方政府分成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中扣除征地和拆迁补偿等费用后,按10%比例计提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地方政府留成的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公益金,按10%比例提取教育专项资金。并主要用于义务教育。
6.上级各类教育专项经费和县市区配套资金管理规范、使用合理,确保专款专用。
(三)教师队伍
1.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
2.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城市为1∶19,县镇和农村为1∶21,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比为91%以上;初中教职工与学生比城市为1∶131∶16,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人数比为85%以上。
5,县镇和农村为
3.建立科学有序的教师(校长)交流制度。中小学教师的管理和合理流动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实行县域内教师校长定期轮岗交流和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或教学点工作,探索建立中小学城乡教育“区域联动,整体推进,共同发展”的合作联盟模式,促进教师合理流动。
4.确保新增财政教育经费重点用于教师队伍建设,设立并逐步提高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县市区财政要按教师年度工资总额的1.5%安排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学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
(四)质量与管理
1.按照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2.小学无辍学现象,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残疾儿童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2015年前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2016—2020年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
3.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在98%以上。
4.义务教育阶段不存在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公办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得到基本遏制,学校办学行为规范。
5.小学升入初中划片就近免试入学,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得到有效减轻。
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总分为100分。
第九条 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调查。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县域内学校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县域内校际间教师队伍差距、县域内义务教育择校情况以及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努力程度等。
调查的对象应包括: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群众。
调查的方式:可通过问卷、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可由省级评估组自行组织,也可由省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委托政府统计部门、科研单位、专业调查机构等进行。问卷调查的数量按被评估县常住人口的1.5‰确定;常住人口在40万以下的县,问卷调查数量均为600份。问卷调查对象中,学生家长的比例不低于50%,并保证其他各类调查对象数量大体相当。实地走访由省级评估组自行组织,走访对象的选取参照问卷调查对象的选取方式。
第十条 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得分在85分以上、小学和初中的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和0.55的县,方可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同时参考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
第三章 评估认定程序和方法
第十一条 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的评估认定工作,由学校按照《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和《甘肃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自查自评,县级政府组织评估验收,市州级政府组织复查认定。
第十二条 当年申请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评估认定的县,应由县级政府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各项要求,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自查自评。自评报告报市州政府复核。市州政府复核后,于当年5月30日前向省政府提出申请,同时报送县级政府自评报告和市州复核报告。
第十三条 省政府对提出申请的县进行督导评估验收,评估前向社会公告,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通过省级督导评估验收达到义务教育均衡的县,由省政府审核后,于当年8月31日前申报国家评估认定。
第十四条 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和复查制度。对已认定的县市区连续两年主要指标未在规定标准范围内的,黄牌警告;在督导检查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不予认定并在全省范围内予以通报;经复查评定未达到规定标准的,依照程序撤销其称号。
第四章 评估结果的运用
第十五条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结果,作为评价地方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作为考核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和进行表彰奖励的依据。
第十六条 对通过省级督导评估验收并经国家督导评估认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政府给予表彰,并在全省通报表扬。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甘肃省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标准(试行)抄 送: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
第二篇: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工作实施方案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根据《宜宾市南溪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南府办函[2013]46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2013年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等十五部门关于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局职能职责,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学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摆在优先的战略地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教育、药监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管,全面提高各中小学校食品安全质量,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
二、组织领导
成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
组
长:周元玲
局长
副组长:易遵凤
副局长
杨
刚
副局长
陈忠彬
纪检组长
成员:范德军、李洪林、周仕华、周永贵、林希、张兰、刘言、陈浩、陈英、吴伟、陈润华。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食品保化品股,办公室主任范德军。
三、实施步骤
根据区上迎评工作方案要求,我局主要职能为开展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协助学校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强化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等工作。为保证我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督导顺利通过,我局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一)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阶段(2013年3月)安排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开展均衡发展情况食品安全自查,并根据自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工作方向,理清工作思路,并将自查表及自查总结以书面形式报我局。
(二)开展全面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阶段(2013年3月至5月)
1.开展开学前学校食品安全培训及对食堂及学校周边食品安全检查。
2.对开学前食品安全检查存在问题要求整治改的学校进行复查。
3.开展中高考学校及周边食堂食品安全大检查。4.开展夏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
(三)完善迎检档案资料阶段(2013年6月至迎检)
全面准备迎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档案资料,重新整理相关数据、修改自评报告;做好各类文件、计划、方案、总结、图片资料等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根据区上安排,本次我区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事关教育改革发展在全省形象。本次评估时间紧、任务大、担子重、要求严。各股室负责人、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高标准完成迎检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精心实施自评工作。开展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自评工作,向区委、区政府上报自评结果;并按照领导要求整改存在的问题,弥补存在的差距,确保达到“规定的要求”。
(三)建立健全评估资料。按照“准确、统一、齐全、规范”的要求,建好迎检评估材料。材料包括:区上各类文件、局计划、方案、总结、图片资料等。
第三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申请
岑溪市第十小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工作验收申请
岑溪市教育局督导室:
按照我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部署,我校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抓好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精神,对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评估指标体系》逐项逐条量化打分,我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自评得分为97分;对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逐项逐条量化打分,我校均衡发展工作自评得分为99.5分。
我们认为我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已达到相关要求,特此恳请市教育督导室对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评估验收。
岑溪市第十小学 2016年10月 12日
第四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复查工作汇报
xxxxx中学
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复检工作
自查报告
按照《xxx教育体育局转发关于做好全省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准备工作的通知》(x教体发[2019]36号)要求,现就我校关于做好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复检工作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创建于1958年,位于xxx,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占地23310平方米,(不含学生劳动实习基地18亩,约12000㎡)建筑面积12380平方米,绿化面积2400平方米。学校现设三级18班,在校学生836人,其中男生383人,女生453人;寄宿生208人,留守学生501人。学校现有教职工67人,平均年龄38.3岁,其中专任教师65人,研究生及本科学历59人,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22人,市县级各类优秀教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21人,学历合格率100%。教师专业配备结构合理。学校设有26个功能部室,学生用计算机167台,专任教师用计算机68台。学校图书室现藏图书43018册。男、女生厕所蹲位分别为35个、43个。学校教学环境优美,育人氛围浓郁,教学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
二.9项指标达标情况
1.指标一: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
学校现设三级18班,各班教室面积均为90㎡;学校有物理实验室2个,化学、生物实验室各1个,理化生仪器室各1个,使用面积达到省定一类标准。学校有图书室1个,面积为270㎡,微机室2个,面积180㎡,语音室1个,面积120㎡。学校所有功能部室面积均达到省颁一类标准。
2.指标二:体育运动场地面积
学校所有活动场地全部硬化,无土操场。学校现有运动场地2个,设200m环形跑道和100m直跑道,面积达到6000㎡,各类基本运动健身器材配备齐全,能满足师生健身活动所需,达到省颁一类标准。
3.指标三:教学仪器设备配备
学校理化生实验教学器材、体育运动健身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各类教学仪器设备配置齐全,达到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
4.指标四: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
学校现有学生836人,建有计算机教室3个,配计算机138台,达到省颁一类标准。
5.指标五:图书册书
学校图书室现有藏书43018册,人均图书48册,达到基本办学标准。
6.指标六:师生比
学校在编在职教职工67人,师生比例达标。
7.指标七:专任教师学历
学校专任教师65人,本科及以上学历60人,比率达92.3%,符合相关要求。
8.指标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
学校中级以上专业教师26人,比率达到40%,符合相关标准。
9.指标九: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或骨干教师比例
学校现有高级教师4人,占比6.2%,市县级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11人,占比16%,达到相关标准。
三.20条底线达标情况
评估标准
结果
自查情况说明
消除D级危房。对D级危房已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
þ达标
o不达标
学校不存在D级危房
校舍楼梯。多层校舍建筑每幢不少于2部楼梯,楼梯坡度不大于30度,楼梯、护栏坚固耐用
þ达标
o不达标
学校教学楼、宿舍楼和实验楼均有2部楼梯,坡度适当
室内安全。教室和宿舍内外墙面平整,五明显尖锐突出物,无裸露电线,窗台高度符合标准
þ达标
o不达标
校舍安全,符合规定要求
室内采光照明。教学用房室内采光良好,照明设施完善,光线充足
þ达标
o不达标
教学楼前后通透,装有8盏日光灯,光线充足
课桌椅。实现1人1桌1椅(凳)
þ达标
o不达标
学生课桌椅2000套,并配有桌布,完全达标
黑板。按国家标准配置满足教学要求的黑板
þ达标
o不达标
各教室均已装配安全健康的电子白板
体育活动条件。具备适合学生特点的体育活动场地,有利于开展特色体育活动
þ达标
o不达标
体育运动场地面积达标,设施配备到位
新增图书。新增图书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正版图书,复本量应视学校规模和使用频率确定
þ达标
o不达标
学校原有藏书43018册,人均图书48册,新增图书2000册,能满足教学
升旗条件。设置旗台、旗杆,按要求升国旗
þ达标
o不达标
学校旗台、旗杆设置规范,坚持每周升降国旗
寄宿生床位。实现寄宿生1人1床位,消除“大通铺”现象
þ达标
o不达标
学校现住宿208人,全部实现1人1床位
宿舍位置。学生宿舍不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þ达标
o不达标
学生宿舍为南北方向地上4层,符合要求
淋浴设施。除特别干旱地区外,寄宿制学校应设置淋浴设施
þ达标
o不达标
新建含淋浴设施的学生宿舍一幢,并开放使用
就餐条件。寄宿制学校或供餐学校具备食品制作或加热条件,满足学生就餐需求
þ达标
o不达标
学校有师生餐厅,设施齐全,能满足生活需求
开水供应设施。配备开水供应设施设备
þ达标
o不达标
每个教室供有纯净水,宿舍楼每层供有开水器
厕所设置。新建校舍一般设置水冲式厕所。厕位够用,按1:3设男女蹲位。
þ达标
o不达标
学校南、北两个厕所及宿舍楼厕所均为水冲式,蹲位达标
监控急救设施。在校门宿舍等关键位置安装摄像头和报警装置。宿舍配备急救箱
þ达标
o不达标
监控全方位覆盖,教学、宿舍楼均有报警装置
封闭措施。因地制宜设置满足校园安全需要的围墙围栏。
þ达标
o不达标
学校围墙紧闭,达到标准
应急设施。配置消防和应急照明设备,设置明显疏散标志
þ达标
o不达标
各楼层灭火器和应急照明灯等一应俱全,疏散标志明显
消除大班额。消除66人以上大班额
þ达标
o不达标
学校最大班额53人,平均班额46人。
多媒体教室。有可供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教室
þ达标
o不达标
教室和部室实现设备、网络班班通,并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室
四.工作亮点
1.学校坚持“科研兴教、教改促教”的办学策略,重视并加强教研教改工作,努力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完善了课程评价体系,确保新课程有序推进。近三年,我校承担了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1个,市级课题8个,县级课题15个,校本研修课题70多个,教师在县级以上发表交流论文、课件40多篇(件)。组织业务骨干编写了《新星文苑》、《润物无声》、《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等七种校本教材;
2.学校重视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以活动为载体,以社团为依托,强化音体美等术科教学,认真组织开展学生文体活动。坚持开展好每年一次的校园科技节、艺术节和文化节,每年举行2次运动会,持续开展“两操两课”和大课间体育活动,抓好“一校一品”体育项目发展工作。组建了足球社团、篮球社团、乒乓球社团、舞蹈社团、美术社团、合唱社团、《新星》文学社等12个文化社团,为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3.学校注重留守儿童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各种教育活动系列化、经常化,教育成效显著;
4.学校“三区”分离,布局合理,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到位,文化氛围浓厚;学校办学条件优良,建齐了必备的26个部室,设备齐全、设施一流,实现了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5.学校抓住“双高双普”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工作的契机,积极争取资金新修建了寄宿生公寓楼,内配学生洗浴设施。安装了一键式校园数字报警装置,学校安全管理更加细化,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
2019年4月25日
第五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档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档案
学
生
考
试
成绩
A4—B11—C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