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阳中院社会法庭试点工作总结09
安阳中院社会法庭试点工作总结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点击数:183 更新时间:2009-12-22 16:34:44
一、开展的基本情况
今年6份以来,安阳中院开始“社会法庭”试点工作。为确保做好该项工作安阳中院成立了“社会法庭”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研究室,具体负责“社会法庭”试点工作的指导、协调。9月份前,8个基层法院指导成立了社会法庭。共选任社会法官95名。文峰区在高庄乡设立社会法庭,选任社会法官7名;林州市在姚村镇设立社会法庭,选任社会法官20名;汤阴县在宜沟镇设立社会法庭,选任社会法官15名;安阳县在吕村镇设立社会法庭,任社会法官10 名;北关区在彰北办事处设立社会法庭,选任社会法官17 名;内黄县在宋村设立社会法庭,选任社会法官10 名;殷都区在西郊乡设立社会法庭,选任社会法官5 名,龙安区在东风乡设立社会法庭,选任社会法官10名。
11月20日上午,市中院又召开了全市社会法庭工作会议,会议要求:两级法院要严格按照省院要求,确保在2009年底完成“一乡一庭”建设,每个社会法庭配备常驻人员不少于5人。这项工作正在抓紧落实。截止11月30日,安阳全市93个乡镇已建立社会法庭 83个,任命社会法官398个,处理纠纷675件。
二、工作情况
(一)领导重视
6月22日,省法院确定安阳为10家试点单位之一,即向党组进行汇报,成立了安阳中院成立了“社会法庭”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院长王长法任组长,副院长索艳霞、李德春、卜发中等任副组长,相关庭室等部门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研究室,具体负责“社会法庭”试点工作的指导、协调。7月21日市中院和三个基层院到新乡小冀对“社会法庭”工作进行考察。安阳中院确定文峰区法院、林州市法院为“社会法庭”试点单位,在文峰区、林州市确定1至2个乡镇为试点,开展“社会法庭”工作。7月15日全省调解年电视电话会议后,安阳中院又新增汤阴为试点。到7月份,我们又提出“一院一庭”。9月12日省院社会法庭工作会议后,特别是省法院《关于贯彻落实***徐光春同志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做好社会法庭试点工作的通知》下发后,王长法院长亲自批签转发至基层法院,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为确保年底实现“一乡一庭”,11月22日,安阳又召开基层法院“一把手”会议要求年底前必须实现“一乡一庭”,作为一项硬性任务。
(二)措施得力,各方支持
各单位“一把手”与乡镇“一把手”协调,争取乡政府在人财物上的支持。一是办公地点上给予解决,现在建成的社会法庭多依靠当地党委政府提供,包括办公电话、桌椅等。二是在办公经费上给予支持。当地党委政府从乡财政拔付资金解决社会法庭办公经费,包括水电费、通讯费等。三是法官报酬解决予以解决。当地党委政府从乡财政拔付资金解决常驻社会法官和记录员的工资奖金,调动了社会法官工作的积极性。五是由政府人员担任社会法官,取得良好效果。如汤阴县宜沟政府人员白展望担任社会法官,一人就调解纠纷16件。
(三)做好宣传工作
一是地所在乡镇宣传社会法庭,印发宣传页,让群众有纠纷到社会法庭来解决。二是在当地媒体宣传社会法庭,让社会了社会法庭,支持社会法庭工作。9月3日安阳广播电视报整版宣传高庄社会法庭。
(四)规范社会法庭办案和管理
参照新乡小冀社会法庭的各项制度,规范社会法庭的管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社会法庭试点工作是对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探索和创新,并无先例可循,主要是靠我们自己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总结并不断完善。通过前一段的运行,我们注意到社会法庭试点工作在总体取得较好成效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社会法庭健康、持续发展。
(一)对社会法庭的认识问题。一是对创建社会法庭的重要意义认识上不去,认为法院搞社会法庭创建工作增加了法院的额外负担,分流了法院的案源,减少了法院的诉讼费收入,导致了“一把手”对社会法庭试点工作不重视,甚至很少过问。二是基层法院对社会法庭试点工作虽然有热情,但对社会法庭的定位、运行、效力等问题还认识不清,把握不准。三是由于宣传不够,不少群众对社会法庭这一纠纷解决新途径还不了解,对社会法庭持怀疑和观望态度。
(二)社会法庭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工作发展不平衡。社会法庭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基层法院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发展不平衡,有的建立社会法庭后,积极展开了工作,有的是有其名无其实,有的还在筹建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市社会法庭工作的进程。究其原因,一个是对社会法庭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另一个是对社会法庭的管理机构没有统一,有的设民庭,有的由研究室、有的由政治处负责,有的没有专人对此项工作负责。龙安区法院、内黄县法院社会法庭成立的比较迟,北关法院虽然社会法庭但没有领导抓此项工作,滑县法院至今没有成立社会法庭。
(三)社会法官的选任程序及管理还不够规范,社会法官广泛性不够,民意基础不够广泛。社会法官开展调解工作,几乎没有待遇,他们凭借是着一腔热情和对这一新的事物浓厚的兴趣,进行公益性的活动。社会法官的产生主要是由镇政府和村支两委推荐,没有一个社会法官是群众推荐和自荐。社会法官广泛性不够。在社会法庭中,乡镇司法所干部、基层村支书、村主任、村民调主任较多,普通群众较少。社会法官所代表的民意基础不够广泛。另外,如果长期没有监督和约束机制,没有制度化轮换和奖惩机制,难免会出现社会法庭向村乡民调组织趋同,从而使社会法庭丧失存在的基础,损害法官和人民法院的形象。我们今后在选任社会法官时应更多的吸纳有能力的普通群众,并根据工作成绩实行轮换和更新,加强管理,确保社会法官和社会法庭的民间性、群众性、自治性。
(四)保障问题。主要是经费保障问题,包括社会法官的交通费、通讯费、误工补助以及维护社会法庭正常运行的办公经费(纸张、笔墨)、水电、电话、网络费用开支,这也是各地反映最多的问题。虽然社会法庭所在地的乡镇政府在社会法庭的筹建工作中提供了相当的财力、物力支持,但这部分支出并未纳入乡镇政府财政拨付之列,长此以往会增加乡镇政府的财政负担。大多数同志认为,从社会法庭的长远发展来看,仅靠社会法官前期的工作热情是不够的,必须尽快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四、进一步推进社会法庭工作的意见
(一)深化认识,进一步做好社会法庭试点工作。关于创建社会法庭有着重要的意义,创建社会法庭有充分的政策依据。这是调研中大家提到最多、最大的问题。现在我们有了直接明确的政策依据,这就是7月24日最高院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这个《意见》非常重要,而且专门写明“经中央批准”,这是极少见的。该《意见》有两大突破:一是社会调解即非诉讼调解的主体扩大了。明确提出除了人民调解、企业、行业调解外的其他社会组织调解给予鼓励和支持(见《意见》第1条、第2条、第10条)。二是对于人民调解、企业、行业等社会调解,当然也应该包括社会法庭调解可以申请法院司法确认以赋予法律效力。通过前期的工作努力,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认可。因此,我们应当充满信心,坚定不移地把社会法庭工作推进下去,而且要搞好,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真正拥护,让党委、政府满意,大力支持。根据《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贯彻落实***徐光春同志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做好社会法庭试点工作的通知》,下一步各基层级法院要在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按照9月12日全省法院社会法庭试点工作会议要求,确保在2009年年底前完成“一乡一庭”建设,每个社会法庭配备常驻人员不少于5人,进一步扩大社会法庭覆盖面,提高社会法庭调处矛盾纠纷的效能,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社会法庭、参与社会法庭,信任社会法庭,选择社会法庭处理纠纷,充分发挥社会法庭最简便、最快捷、最平和、最低成本解决纠纷的制度优势。
(二)加强指导,进一步推动社会法庭试点工作健康运转。一是要在确保社会法庭的社会性上下功夫。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一要纠正社会法官人选的行政化、官员化倾向,这是目前首要问题。各试点单位要以群众公认热心公益的普通群众为标准,对选任的社会法官进行筛选,多选些普通群众担任社会法官,少选或者不选有“官员”身份的人士,真正体现社会法庭的群众性和自治性。二要突出社会法庭工作的“社会性”、“群众性”、“非诉讼化”,避免处理方式的“诉讼化”倾向。二是要在社会法庭的管理上下功夫。首先,人民法院应当主动承担起对社会法庭的管理任务。特别是在初期阶段,法院要全力推动,不等不靠。从当前情况看,法院主要通过社会法官的选任、业务指导、廉洁自律等方面加强对社会法官的监管,避免社会法官出现不当行为,引起负面后果。其次,要探索建立对社会法官动态性的管理制度,防止社会法官的固定化和半职业化。第三,要加强对社会法庭印章的管理。根据省法院下发的《指导意见》,社会法庭根据工作需要确需启用社会法庭专用印章,印章由中级法院统一制发。印章启用后,要指定一名常驻社会法官专门保管,确保印章不使用于与社会法庭工作无关的事项。三是要在与司法程序的衔接上下功夫。最近,经中央批准,最高法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经社会组织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确认其法律效力。我们要以最高法院的《意见》(见《意见》20条—25条规定)为契机,大胆开展对社会法庭达成协议的司法确认工作,只要达成的协议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我们可以以简易程序确认其法律效力,在文书的格式上可以是确认书。总之,要以最简便、最快捷的方式为社会法庭提供有力的司法支撑。
(三)加强协调,进一步形成创建社会法庭工作的合力。社会法庭试点工作必须突出强调“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原则,各基层法院应当主动、及时地将社会法庭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问题、遇到的困难以及社会法庭的工作成效向本级党委、政府作出汇报,争取指导和支持。省法院院长张立勇在全省社会法庭试点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社会法庭的经费问题,要和我们的人民法庭同等对待,同等安排,甚至还要适当地倾斜。
(四)社会法庭一定要由法院来主导,由研究室和民庭共同管理和推动,中院和基层法院该增加人员的增加人员,总之都要配置专人或机构负责该项工作,确保对社会社会法庭的管理与调研要跟上来,要抓出成交效。省法院院长张立勇在全省社会法庭试点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社会法庭一定要由法院来主导。社会法庭尚处在试点阶段,建起来后,后续的管理一定要跟上。按照省高院“一乡一建制”的设立要求,社会法官的人数将大大增加,对社会法庭和法官的管理、指导和协调工作将比较繁重,没有专人或专门机构管理此项工作将不能适应工作任务的需要。因此,社会法庭全面铺开后,在中院和基层法院要设立专门的社会法庭指导联络机构,统一管理辖区内的社会法庭。为解决专门机构人手不够的问题,可以根据社会法官的数量,按一定比例选定法院法官兼事对社会法官的联络和指导。新设立的社会法庭,常驻社会法官的主要职责是发挥类似于公安“110”指挥中心的协调作用,协调其他社会法官调处跨行政村和社区的纠纷,逐步建立一个遍布全市,“一杆子插到底”的调解网络,编织成一张及时化解民间纠纷的“110网络”,把民事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法院要注重引导群众通过社会法庭化解矛盾,宣传社会法庭工作。成立社会法庭,利用社会力量调处纠纷,是一新生事物,群众对此还不了解,还没有认识到它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法院要注重引导群众通过社会法庭化解矛盾,充分发挥社会法官的作用,积极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省法院也正在考虑将社会法庭的案件要纳入调解年活动考核范围。目前,社会法庭已经成立,法院要尽快推动创建,法院依托社会法庭解决纠纷,就是坚持群众路线,解决纠纷的新方式。社会法庭试点工作是当前全省法院的“重点工程”,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要全面落实省法院的最新精神,两级法院党组要高度重视起来,按照省法院的具体要求,认真落实,要在全面铺开社会法庭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扩大范围和覆盖面。希望大家进一步坚定信念,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推动该项工作深入、持久开展,并通过社会法庭扎扎实实的调处纠纷成效,展示社会法庭的生命力和独特魅力。(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文章录入:何静一
责任编辑:何静一
第二篇:乡镇社会法庭工作总结
乡镇社会法庭工作总结
乡镇社会法庭工作总结
乡社会法庭在乡党委、人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依靠法律、法规、风俗习惯、传统道德等柔性力量,以自主、自治协商的解决方式调处民间相关事务和不同类别的矛盾纠纷。先后成功解决了矛盾纠纷12起,维护了全乡社会大
局的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得到了全乡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其主要做法是:
一、组织落实,人员到位
乡党委、人大、政府对社会法庭的选聘工作高度重视,乡党委严格按照个人申请、单位把关、组织考核等相关程
序,把6名社会威望高、爱岗敬业、工作协调能力强和具有一定法律基础知识的县乡人大代表、乡村两级退职干部选聘为第一批社会法官。为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乡人大主席团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经乡人民代表大会讨论一致通过确定为乡“社会法官”,并颁发了聘书。社会法庭有办公室2间,调解室1间,有牌子,有制度,办公设施齐全。同时,乡党委明确一名班子成员担任社会法庭庭长,组织协调开展工作。
二、宣传落实,动员到位
为进一步加大对社会法庭和社会法官的宣传力度,我们主要采取了六种宣传形式。一是利用宣传车在全乡范围内进行巡回宣传;二是各村利用广播向广大群众进行反复宣传;三是各村张贴标语口号广泛宣传;四是利用政务公开栏进行深入宣传;五是设立政策法规咨询台进行直接宣传;六是印制了5000余份“便民服务宣传卡”进行全面宣传。主要宣传社会法庭的功能、服务方式和社
会法庭的组成人员、联系方式等等,扩大社会法庭的知晓率。在群众中叫响“有纠纷就到社会法庭,有事请找社会法官”的口号,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社会法庭,促进社会法庭职能的发挥,为社会法庭和社会法官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制度落实,规范到位
建立健全了社会法庭各项管理制度。一是明确四项法庭职责;二是明确社会法庭的八项受理范围。社会法庭的主要职责是对农村一些简单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土地承包和宅基地、民间借贷、人身损害赔偿等纠纷进行调处;三是明确社会法庭的受理纠纷渠道;四是明确了社会法庭操作规程。建立社会法庭调解与诉讼程序有机衔接机制;五是明确社会法官的工作职责、行为规范和任免制度。各种制度制成版面上墙,有力地规范了社会法庭和社会法官的工作行为,促进了社会法庭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任务落实,工作到位
在实际工作中,一是坚持每10天召开一次专题会,针对某一案件大家集思广益、分析案情,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建立社会法庭连片协作区,全乡设立了3个社会法庭协作区,由辖区各村委党支部书记或主任担任协作区负责人,对本辖区内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负责先期介入调处,并及时将调处的情况和乡社会法庭联系沟通,配合乡社会法庭做好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调处,使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三是乡社会法庭设立了3部举报电话和5个举报箱,对收到的举报电话和信件建立档案,由社会法官进行调查处理,使矛盾纠纷化解在人民法院法庭之外。西赵楼村民赵丰亮在建房时与施工队发生纠纷,双方互不相让。社会法官赵玉章知道后,反复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使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化解,避免了一场械斗现象。东赵楼村村民张同云反映邻居赵同治和赵同
义侵占其宅基地一事,乡社会法庭接到此件后,社会法官人员立即到该村,在村干部的大力配合下,通过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问题及时得到了解决,双方都非常满意。张同云激动地说”乡社会法庭就是好,为我撑了腰、作了主”。
五、绩效落实,奖励到位
为切实调动社会法官的工作积极性,乡里明确规定:凡是调处一起矛盾纠纷案件,视其问题大小、难易程度,分别给予奖励100元、200元、300元,做到每季度兑现一次。同时,对作出积极贡献者,将给予重奖。
总之,我乡的社会法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领导的要求还相差很远,我们决心在乡党委、人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力争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为乡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篇:原阳县社会法庭2013工作总结
原阳县人民法院
2013社会法庭工作总结
2013年原阳法院按照上级机关的部署,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扎实深入推进社会法庭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使社会法庭的运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显著贡献。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
县委县政府领导非常关心社会法庭工作,县政法委把社会法庭工作情况做为各乡镇政府平安建设、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每年年底都安排法院派员参与对社会法庭工作的考核。
我院领导历来高度重视社会法庭工作,将其作为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来抓,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督促协调,确保了社会法庭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我院在县政法委的领导下,加大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常驻社会法官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等规定,保证了社会法庭的规范、高效运转。
二、多措并举,大力推进
今年我院采取多项措施,全力全面推进社会法庭工作。
一是加强社会法庭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在县政法委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我院进一步细化了有关社会法庭办案流程、社会法官培训、考核的规定,以规章制度为遵循,潜下心来服务好社会法庭,指导好社会法官,严格执行各项奖惩制度,保证社会法
庭制度释放出应有的正能量。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我院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载体,大力宣传社会法庭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辖区经济发展、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重大意义,不断提高乡镇党委政府和社会群众对社会法庭的认识认可度,以达到乡镇党委支持社会法庭工作,人民群众有事找社会法庭的目的。
三是加强社会法庭硬件设施服务。针对社会法官工作中提出的难题,我院及时向县政法委汇报。通过协调,给全县各个社会法庭刻制公章,由法院研究室统一管理。给常驻法官办理了工作证,及时印刷了各种文书,发放报刊杂志等学习资料。保障社会法官正常履行职责。
三、坚持对接,确保实效
为保障社会法庭的正常运行,积极发挥其民间纠纷调解“前沿阵地”作用,今年我院继续坚持与社会法庭的多项对接机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是坚持案件运转对接机制。在立案阶段,针对涉及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等8种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民间纠纷案件,立案庭会及时将案件转送到社会法庭,由社会法庭先行进行调解。社会法庭如果不能在规定期限内调结,案件就会进入诉讼程序由相关审判庭进行审理。社会法庭调解成功,当事人申请确认的,携带相关材料由立案庭予以司法确认。目前已转送案件300余件,约有20%的案件通过社会法庭调解解决,司法确认20余件,不仅有效减轻
了审判工作压力,还为群众诉讼提供了便利。
二是坚持绩效监督对接机制。我院研究室和社会法庭建立“每月一小报、每季一大报”工作机制。各社会法庭的常驻社会法官向研究室每月汇报收结案简表,每季度上交期间全部调处纠纷卷宗,接受评查。评查结果,将作为社会法官办案补贴数额和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今年五月份,我院研究室、监察室联合对辖区社会法庭进行了一次摸底检查,形成专题报告,提供给政法委和法院领导参考。
三是坚持业务指导对接机制。我院充分利用各业务庭巡回办案、现场开庭、就地调解等时机,邀请社会法官参加,增强社会法官调解工作能力。通过季度工作会议、法制讲座等形式的培训,有效提升了社会法官的法律素养。今年5月份我院召开全县社会法庭工作暨业务指导会议,10月份组织优秀社会法官到省法官学院参加培训。对于表现优异、工作业绩突出的12名社会法官,我院经过认真考察,提请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为人民陪审员,形成了以陪审参审促业务提升、以业务精进促更大贡献的良性循环。
四、积极工作,成绩显著
我县现有社会法庭15个,其中示范社会法庭4个,特色社会法庭1个。每个社会法庭配置1—2名作为常驻社会法官,负责社会法庭的日常工作,担当调解纠纷主力。
今年来,各社会法庭的法官们一如既往、不辞辛劳的参与调处民事纠纷,涌现出了如福宁集镇甄家军、靳堂乡杨林长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社会法官。据统计,今年我县社会法庭共办理案件311件,化解邻里纠纷400余起。社会法庭工作的蓬勃开展,有效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和法院的工作压力。我院涉法涉诉信访量较去年下降了25%。
二○一三年十一月
第四篇:社会法庭日常工作总结
风穴法庭日常工作总结
我庭自去年十月份成立以来,在市法院的正确领导下,在风穴办事处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民事调解工作,化解社会矛盾,截止2013年10月底,共接收案件:79件,其中法院委托案件64件,办事处交办案件4件,当事人申请案件11件。现已成功调处案件39件,其中法院委托案件25件,办事处交办案件4件,当事人申请案件10件,转法院按诉讼程序办理的案件35件,正在办理的案件5件。我们的做法是:
一、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1、考勤制:我庭实行8小时制,坚持上下班签到制,做
到有事请假,不迟到、不早退,在下乡办案的同时,庭内必须按法院要求留两个人值班,确保社会法庭的大门时时为人民群众敞开。
2、例会制:我庭把每星期一上午做为例会日,会议有庭
长主持,吸收全体法官参加,会议主要总结上期工作,按排下期工作,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表扬,存在的问题给予批抨指政,对案件调处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共同商议及时解决。
3、学习制:我庭定于每星期五下午学习日,学习有本庭
组织,全体人员参加,统一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及
业务知识,做到: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政治学习
与业务学习相结合,业务学习与案件调解相结合。同
时积极参加市法院社会法庭管理办公室组织的业务培
训,经过学习不断提高每个社会法官的政治素质和业
务水平。
二、成立案件调解领导小组
我庭人员组成共6人,分两个案件办理小组,3
人为一组,案件依次分发给个人,以小组为单位办理,疑难案件两组联合办理,遇到问题时常与院领导沟通。
三、组织宣传,不断提高社会法庭的知名度
为进一步加大对社会法庭和社会法官的宣传力
度,我们主要采取三种宣传方式:一是利用社会法官
下乡办案时边办案边宣传。二是利用市法院设立的政
策,法规咨询进行直接宣传。三是印制便民服务宣传
卡进行全面宣传,主要宣传社会法庭的功能、性质、服务方式、办案原则及社会法庭的人员组成,联系方
式等,扩大社会法庭的知名度。在群众中叫响“有纠
纷到社会法庭,有事情找社会法官。”的口号,让广
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社会法庭,促进社会法庭职能的发挥。
四、积极配合办事处做好信访调解工作
信访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为维护社会稳
定,化解社会矛盾,我庭专门成立了以综治办主任李
华州为组长,社会法官为成员的调解小组,多次组织
人员深入到当事人家中或将当事人请到法庭进行调
解。现已成功调处办事处转办案件4件,如:62年下
放人员向政府要补助一案,城北雷庄人身电力损害赔
偿案等。为辖区和谐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
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总之,一年来,虽然我庭在民事调解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相差很远,我们有决心和信心在市法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每个法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我市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
风穴路街道社会法庭
2013年11月4日
第五篇:社会法庭制度
新中镇社会法庭法官值班制度
一、社会法庭的社会法官实行轮流值班制度。
二、社会法官轮流值班每班不得少于二人。
三、社会法官值班时间原则上为正常工作日,地点在社会法官工作办公室。
四、社会法官值班时应当热情接待群众,不得进行与其职责及社会法庭事务无关的事情。
五、社会接待群众、调处矛盾纠纷应当认真做好登记。
六、社会法官值班中遇到重大疑难问题,如有发现不安定因素,足以影响社会秩序的,应当立即向所在乡镇党委、政府报告,必要时将纠纷交由其他机关处理。
七、社会法官值班时不得无故脱岗,并严格遵守社会法庭的其他工作纪律。
八、法庭法官违反值班制度,由社会法庭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批评意见,或建议选任机构取消其社会法官资格。
新中镇社会法庭议事制度
一、社会法庭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集社会法官协商议事,每月至少两次。
二、议事要坚持民主科学决策的原则。社会法庭人员和邀请参加的法院中心法庭人员、综治办人员、司法所人员等人人平等,要公平采纳任何人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建议,对经常性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及其重大问题要坚持民主讨论,集体作出决定。
三、法庭成员平时要深入基层,开展经常性的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议事会上发表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对调解的问题要有鲜明的态度。
四、议事内容包括:讨论某一纠纷的处理情况;总结、交流调处纠纷的经验和做法;学习、讨论有关法律、政策;为社会法庭日常工作顺利开展建言献策等。
五、议事会可以由社会法庭负责人召集,也可以由常驻社会法官轮流召集,可邀请法院中心法庭或镇综治办、司法所人员参加。
六、对议事内容要做好简要记录并保存。
新中镇社会法庭处理纠纷与
诉讼衔接机制
一是实行联系会议制度。法院与社会法庭各确定1名联系人,定期召开联系会议。主要是双方适时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明确各自工作目标;交流工作信息,总结工作经验,解决存在问题;讨论有关指导工作的重大决策。
二是实行指导培训制度。通过采取举办培训班、以庭代训的方式,加强对社会法庭的业务指导。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包括定期或不定期的系统授课、专题讲座,主要讲解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等知识以及调解方法、技巧;以庭代训方式是对一些典型案件,法院到各街镇村居就近开庭,组织社会法官现场旁听,或者选择一些典型案件,邀请社会法官到院旁听,使社会法官观摩调解技能,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增强法律素养,提高他们识别证据、认定事实和组织调解的能力。
三是实行信息沟通反馈制度。法院对于涉及社会法庭评判书、调解协议的的案件,无论是确认还是判决变更、撤消或被确认无效,都要及时将审理信息反馈给社会法庭,以便共同做好这类调解工作。对社会法庭调处不成功的纠纷,及
时派出审判人员进行指导或参与调解,将社会法官情况熟和法院审判人员业务精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社会法庭和人民法院调解的优势互补。
四是实行疑难案件会诊研讨制度。社会法庭遇有疑难复杂纠纷难以处理的,可以及时与法院联系人和法院具体负责社会法庭指导工作的业务部门取得联系,请求对疑难案件进行会诊。法院在“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的前提下,可以就相关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咨询,实现双方在纠纷解决机制上的互补与协调发展。
五是实行优先选任社会法官担任人民陪审员制度。对素质较高的社会法官,由法院提请人大常委会,通过法定程序任命为人民陪审员,参与诉讼案件审理及一些辅助性工作。
六是实行跟班学习联调制度。社会法庭可以有计划经常性地选派社会法官到法院各业务庭室、基层法庭跟班学习,使他们亲身感受和体会审判人员处理纠纷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其办案能力和调解技能。
七是实行评比奖励制度。由人民法院和社会法庭当地乡党委、政府定期对社会法庭工作进行评比。对工作表现突出、工作成绩显著的社会法庭和社会法官进行表彰和奖励,及时
宣传典型案例和先进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