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一学期以来,我严格按照教学工作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想同事请教,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又步骤的开展。
一、认真备课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设计课程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做详细的解析。使每一堂课都“有备而来”。课后及时总结并分析得失,让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在教学方法上,我尽量采用适宜本校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如四年级时我们一般会先教生字新词,现在五年级教学的重点则转向了句段分析,让学生在分析理解课文时,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一直相信,一个有着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成绩肯定不会很差。开学初,我就宣布一个规定:谁的书本到期末最整洁,笔记最完整,我将重奖!我发现学生上课做笔记的习惯好多了,听课也认真了。排除了部分同学上课找不到事情的情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前提是要定期检查学生做笔记的情况并点评。
三、注重“双基”训练
即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本班学生考试大部分的失分率在听写和默写,所以平时上完一个单元,我就及时听写,坚持一个一个批改,对于听写十分重视。在听写时也注意听写句子,将句子变着花样听写,并非机械的死记硬背。如:请写出和读书有关的句子;《论语》中阐述“三省吾身”的句子等,这样学生的记忆就不会特别机械。每个单元上完后配套练习相关测试题,并及时批改,掌握学生本单元的掌握情况。对于句式句型等一些语言点反复讲解,扎根脑海。
四、“经典”阅读
在早读时,我们同样每周安排一个早上都“经典”,这学期选择的是《幼学琼林》,每学一次新知识,我们就讲解并熟读,读通读顺后再继续讲下一章。也许学生现在还不理解阅读“经典”的意义,但是让“经典”从小在学生的心灵上扎根。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是每一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课外知识延伸
语文是海纳百川的大熔炉,学习语文必须要有广泛知识的涉猎,所以我十分重视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上学期期末,我给学生推荐了一本《窗边的小豆豆》学生反响热别积极,纷纷发表对此书的阅读感悟。以后这样的工作可以多做,常做。本期,在讲解读书单元时,我给学生推荐了《寄小读者》《小桔灯》《繁星春水》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面。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适当的引申一些课外知识,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学生爱上语文!
为了巩固和延伸这个效果,我们还开展了“课外知识竞赛”活动,学生充分准备,积极备战,机智答题,参与度非常高,这些知识考察也在月考试卷的附加题有所体现。
六、公开课的开展
本期我们班承担了一次《西门豹治邺》公开课的任务。接到任务后,我不敢懈怠,积极准备,多方请教,争取让课堂呈现丰富完整。学生也非常配合老师,积极准备课前小品,认真预习,与老师共同备战。虽然不够完美,但我们在做最大的的努力。有遗憾,但我不后悔!
七、不足之处:
1.对于作业落实检查,有时会因为疏忽让个别漏网之鱼钻空子,马虎对待甚至抄袭或者不做。
2.一直以来乡=想开展课前五分钟的活动,因种种顾忌没有落实 3.诗歌是一个民族的传承,让学生争取一个星期背诵一首古诗,下学期将其列入“经典”诵读范畴。
4.老师自身还应加强业务水平能力的不断提高,多看与教学相关的书籍,了解最新教学前言内容,紧跟教改步伐,将最新最好的东西呈现给学生。
总之,教学是个常讲常新的过程,只有不断汲取源头活水,虚怀若谷,便能独得秘境,收获满园芬芳,体会教学的甜蜜。
第二篇: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
五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泰和小学 张兴全
一学期来,我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积极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能做到请假。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作为数学教师,我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学校教研活动,上好每一节课,并能经常听各位优秀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按照新课标要求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做的: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①认真钻研教材,注重教学理论,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和知识基础,深入并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学习习惯,进一步知道他们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考虑教学方法并组织各种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教学情况。在数学课上,我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也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在主动探究中学习。课堂上,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己能完成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如学习应用题时,我创设了跟妈妈一起去菜场买菜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小组合作探究算理,最后得出了三种算法,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欲望。碰到简单的教学内容,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学,不懂的地方提出来,由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解决。让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3)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但对于学习差的学生的个别辅导我感到做的不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辅导他们,使这部分学生的成绩总是不理想。
(4)狠抓学风。学生比较重视数学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怕被责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分数低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班里的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第三篇: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在学《龙的传人》这堂课时,我和孩子们情感充沛,感情激荡。首先我以情激情,以情动情,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感情激发的情境——请章旭同学给大家表演唱《龙的传人》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到大家最为熟悉的歌曲部分时全班情不自禁齐声高歌,此刻,教师情、学生情、作者情形成了一个“情感场”。学生在这一“场”中学习语文,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教学后,对怎样使孩子对龙的认识更加立体、丰满,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如果教学时运用网络,能让学生充分感知龙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传承,龙文化对中国人性格的塑造、龙文化对民族精神形成的作用。此外,如果让学生在“龙文化”层面上进行一种尝试性或趣味的练习,比如:交流龙的传说故事、龙的诗歌、龙的成语、龙的绘画,本地龙文化的现象等等,这样,就本课而言,更有利于我及时考察学生文本的掌握程度,进一步的激发学生探究龙文化的兴趣。所以在本周的班会活动中设计安排了以上活动,对本课教学进行了丰富有益的补充。
大人们这样说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富有激情的诗。作者用饱满的激情,生动的笔触,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祖国腾飞的蓝图。文章以“龙”为喻,把中国比做腾飞的巨龙,向世人讲述了新时代人们赋予龙的新含义;龙象征着正在腾飞崛起的伟大祖国。根据本文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现在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体会作者对祖国腾飞的赞美之情。
教学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诗的大意。然后提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文中写了哪些人讲述的龙的含义?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的条理。再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进一步理解每一节的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如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先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自己去感悟,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现在人们赋予龙什么新含义”这个问题,可着重引导学生从第四、五小节中体会。如第五小节中,作者抓住了哪些具体事物作了形象的比喻?从这些形象的比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在交流中讨论中进一步加深对诗的理解,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问题的答案。最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题得到升华。
另外,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充满激情的散文诗,适合诵读。教学中,重视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自读,同桌互读,师生互读等,读出激情,读出韵味,加深了学生对本文情感的理解。
叶公好龙
教学反思: 《叶公好龙》是北师大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一片文言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写了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叶公非常喜欢龙,他在家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上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墙壁上也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户谈近来,龙尾拖到厅堂里。叶公一见,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叶公好龙现在也是一则成语,形容人表面上喜欢某些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我们常用它来形容那些口是心非的人。有了上学期的两篇古文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这种文体离我们的孩子比较久远,学起来还是有难度的。于是我在教学时尽量让同学们感觉到它的故事性,具体是这样教学的:先是揭题,通过题目,让学生迅速掌握本则寓言要讲述的大致内容,讲的是一个叫“叶公”的人“喜欢(好)”“龙”的故事。这可以说是文章的脉路,让学生沿着这条脉路自己去读,自己想,最后归纳出寓意,这样可以避免传统教学中的不必要的分析和乏味的说教。学习寓言最重要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寓意,还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这则寓言的现实意义,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此,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理解寓言并对寓言产生浓厚兴趣,并激发他们在课外自我学习的动力,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探索生活中有没有“叶公好龙”的现象,都表现在哪些人的身上,又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联系生活谈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一方面不仅能让学生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初步领略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最后结束时学生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已经非常深刻的理解了这则寓言的含义,看来这节课基本是成功的。
神奇的书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外国的儿童诗,读时琅琅上口,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全诗4个小节,短小精悍却富有哲理。作者以形象的比喻,简明的语言,介绍了书给人们带来了乐趣,讴歌了书的神奇、书的美丽与魅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设计了自由大声朗读、自由读、默读、齐读、同桌合作读、接读、比赛读等各种形式的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领悟了思想感情。
在教学第一、二小节后,指导学生仿照前两段写一写。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虽说孩子们的语言还很稚嫩,但是表达了他们的心声,体现了孩子们对诗歌的理解。现摘录如下:
没有一艘飞快的潜水艇,能像一册书籍,带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
没有一艘非凡的轮船,能像一句名言,带我们感悟人世的道理。
忆读书
教学反思:
《忆读书》是写冰心老人的一篇关于如何读书的文章。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很快就能找到文章的中心: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学生对于文中出现的好书非常感兴趣,听得来津津有味。课文较长,我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学生在朗读上锻炼少了,所以,本堂课不算出彩。上了这节课,就感觉自身的文学底蕴较差,不够游刃有余,还将加强文化修养。
走遍天下书为侣
教学反思:
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以环游世界带何物引出“书”,之后作者畅谈自己读书 的感受及做法,号召人们要认真读书。全文表现了作者对精神世界的无限追求。初读文章,觉得甚是浅显:课文给我们讲解了读书的种种好处及反复读书的之法,真是一目了然。再一细读,又觉得难以理解透彻,说得明白。书是朋友好理解,书是家挺抽象的,用角落暗喻书的内容,用光线暗指书中的知识道理是学生无法自己读懂的。即使是优秀的学生,也很难有通过读书去认识作者的观念;能与作者交流的也应不多。所以要让小学生真正领会到文章的意境,其实是很难达到的。为此,我在教学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放手让孩子们去阅读、勾画、批注。在自己的认识、体验上朗读好课文便行。其间,老师以“因为„„所以„„”这一句式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以书为侣的原因,体会读书的诸多好处;用“如果„„就„„”这一句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感悟来说说书能给世界减少哪些麻烦。前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后者加深了学生对自己读书的认识并拓展到课文之外,恰当的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
用目光倾听
教学反思:
《用目光倾听》他通过妈妈对孩子教导的话语,教会孩子应该如何与人交往。通过这样一篇富有哲理的美文,也让我们的读者明白在交流时要予人尊重,要予人真诚。《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教师的评价点拨是能更好的给学生个性化朗读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在体验中把对语言文字独到的理解感悟,通过读张扬出来,从而形成语感。在本课中,我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朗读文本当中。比如在读---“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这两句时。关注学生朗读时的语气和情感,他读的突出“交流”一词,说明他觉得人与人之间要多交流沟通;突出“最需要”时,说明他是希望引起我们重视交流时要注意的问题;突出“真诚”时,就是告诉我们和人说话时要真心诚意地去对待别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把握学生自己独特的体验并加以正确引导。
信任
教学反思:
昨天在备课时,发现这篇课文非常好,好在文章内容非常好,好在同学们学是非常容易理解,于是我确定了这几个教学目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积累语言。根据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利用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预习,全方位的进行预习。
第二节上课伊始,我直接导入,问学生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根据学生的概括,让学生找到文中相关的自然段,这样文章的内容和写作顺序就解决了,非常顺利。然后我问学生文中对什么的叙述最多,(告示),让学生找出关于告示的内容,并且把告示和文章内容进行联系,这样学生知道告示把作者和先生引到了桃林;再让学生看最后一个自然段,看告示把作者引到了什么地方?引到了互相信任的的境界,看来这样同学们已经对文中的中心思想理解到位了。然后我又让学生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写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不到五分钟,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并且发言非常到位,其中也穿插到了文中没写桃林主人,却写了狗和猫,为什么?这样文中的目标全部都解决了,课后问题也解决了,最后还有五分钟,我让同学们进行了感情朗读,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涨,看来这篇课文的学习基本成功了。
修鞋姑娘
教学反思:
1、努力体现学生的自然生成。课堂因生成而精彩。教学环节的处理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更不应该是教师心中固定的程序。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独特的阅读倾向,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这些体验选择教学突破点。
2、努力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得到发展,是课堂教学不懈的追求。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不是教师的教学过程,而应该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由不会到学会,由不会学到会学,情感由浅到深的过程,就本节课而言,读书方法的指导过程便是如此,包括作批注,有感情的朗读指导等,同时也为下一步学生的自能读书打下基础。情感的升华也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情由心生,言以达情”。学生一声声心灵的呼唤已经超越了文本,超越了课堂。
3、努力体现读的实效和层次性。
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尽管课文比较长,尽管当堂朗读默读需要不少时间,但还是要让学生充分的去读,因为,只有学生充分的感知、感悟文本内容,才会有自己的发自内心的阅读体验,才能真正达到与文本的交流,做文本作者的知音。
幸福在哪里
教学反思: 这节课,很多精彩之处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富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始终把“读”贯穿在整个教学中。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参与到读中,实现读和思考的有机结合。在本课教学中,学生以多种形式的读来感知文本,课文读得充分,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一读读通课文,扫清障碍,归纳文意;二读理清脉络;
三、精读感悟幸福;
四、分角色读,读出感情,感受幸福经历。使学生适时亲近文本,走进文本,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感悟,自然地达到“一个文本,多种声音”的个性化朗读的境界。
二、扶放得体。
大纲指出“教学中,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根据这一教学理念,采取了“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在“扶”这个环节,教师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打破了按课文顺序分析的常规教学法,而是先抓文章的中心句和重点段进行教学,这样轻松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如:教师先提出问题:“这三个青年通过自身的劳动,最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学生很快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幸福就在益于人类的劳动中。接着,请学生阅读第二部分重点段,思考:三个孩子分手后,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 ”?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幸福?通过划句子交流,梳理了三个青年寻找幸福的经历。在学通弄懂本段的基础上,老师放手让学生按照以上方法,合作 学习第一部分。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理请了课文脉络,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两大部分后,教师重点印度学生理解了十年后三个孩子如约相见,各自谈十年的经历和对幸福的认识.总结出写作特点: 详略得当.,从而指导学生写作。另外,课堂教学中,注重讲练结合。如:训练学生用两个“代表”说一句话。充分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和优化了学生的语言系统,也使情感得以升华。在抓住重点学习三个年青人说的话时,让学生在读句之后想象,从而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感受到语言的优美。最后联系生活,先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有益于人类的事?进而再说说生活中你做过哪些事,让你有幸福的感觉?层层深入,把握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既有所学,更有所悟。借机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结合课文语句和生活实际理解为什么三位青年感觉劳动可以带来幸福,质疑:难道仅仅只有劳动才能带来幸福?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理解到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适时拓展,强化主体情感。
在全文学习即将结束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出示与“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读,非常必要:既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幸福其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尽义务造福人类。
五、板书设计精练。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独具匠心,言简意赅,只用了10多个字,就把三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目了然——幸福就是治病救人,幸福就是对人有利,幸福就是春种秋收。再配以形象的的简笔画,更是生动、有趣。由此看出执教老师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较高的板书设计水平。
六、结束语精彩
如果我们把整堂课或整篇课文的教学比作一台戏,那么,结束语就好比这台戏中的压轴戏。本节课教师采用了点明主旨式结束语:“劳动是光荣的,在劳动中,我们会感受到收获的骄傲;劳动是幸福的,在劳动中,我们会享受那美妙的过程;劳动是快乐的,在劳动中,我们体验到了“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欣慰。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美。让我们一起去享受自然和社会赐予我们的幸福吧!”教师用言简意赅的结束语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启发性、感召力很强,达到了课已尽,意无穷的教学境界。使学生从总体上对劳动、对幸福的真正含义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画龙点睛,水到渠成,突出了教学重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劳动的开端 教学反思:
1.优点:紧紧围绕“艰难”这个中心词。让学生体会艰难,让学生感受艰难,让学生在“艰难”中启迪现在,指导将来。朗读和感受时学生眼中流露出的是一种对作者的深深同情,这是一种透彻的感受。我想这时的学生一定深深的感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他们也一定会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2.不足:本单元主题是体会劳动的意义,但学生在写心得笔记时都是珍惜幸福生活,因此还需引导。囚歌教学反思:
本诗的教学,成功之处在于,学生在多重朗读中感受到了英雄的气概,并为之而感动。在对诗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他们能结合看过的影片、读过的故事较为准确地 理解。比如学生谈到了“狗”,就是叛徒,走狗,卖友求荣的人。
不足之处表现为:学生课外查阅有关叶挺的资料不足,所以在课堂上,我不得不进行补充。后来我想:本诗歌颂的是一种革命的气节,革命者视死如归,大义凛然是有相同之处的,学生查阅关于叶挺的资料有限,如果将范围扩大些,让学生查阅革命者的故事,效果也许就大不一样了,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也许会更丰富。另外,我将本课的课外延伸设计为收集革命诗歌,将阅读面局限于诗歌,这样处理,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所以又补充了革命故事,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去认识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从而获得较为丰满的认识。原来设计的第四环节的“默读诗歌,猜猜老师会提出什么问题”的目的是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能力,但问题的提出显得随意了,与诗歌的学习氛围冲突,所以修改为“独立默读诗歌,想一想有什么不理解的,并做以批注”这样学生在默读中与文本对话,质疑,再到提问,过渡得会自然一些,避免了随意性大的缺憾。晏子使楚教学反思:
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当过齐国宰相。课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时,智斗楚王、维护齐国尊严的三个小故事。
晏子出使楚国,受到楚王三次侮辱,但他运用自己智慧,进行了超凡脱俗的争辩,不但维护了自己和祖国的尊严,反而将了楚王一军,得到了楚王的尊重。
在教学中,晏子的争辩不应用嘴巴或书本传授给学生,而应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争论。让学生尝试着像晏子那样思考,像晏子那样去回答难题,然后再读课文,这样就大大刺激了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进行逻辑思考。
本文记叙语言简洁生动,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双方辩词的锋芒,都表现得准确而生动,恰当地体现了人物的身份特征。我在教学中,对于晏子的语言分析得较为细致,对楚王的语言和神态却没怎么顾及到,这是做得不足的地方。文中楚王的话不多,多为设问口气,从“楚王见到了晏子,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能体会到楚王的目空一切、傲慢无礼。“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其中“打发”一词,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的不尊重。后来,他又借故侮辱齐国,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再一次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目空一切、傲慢无礼的楚王形象。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学完课文之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演课本剧,体验课文内容,使更多的学生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反思:《为了他的尊严》是北师大版第七册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文记叙的是一位老妇人毫不客气地让乞丐搬砖获取所得,使乞丐获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严,从而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成功的故事。本课教学,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观进行教学,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轻声读、默读、分角色读等方法,有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老师的导读等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地读,细心品读,以读促讲,以读代讲,以读代教,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相信学生,凸显主体
教学中,教师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时空。当学生知道独臂乞丐成为董事长后,老师提出“独臂乞丐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是什么原因使独臂乞丐的命运发生巨变的”这一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由果溯因,自然过渡到2—8自然段的学习。然后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教师的引导表现为一种启迪,一种激励,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3、发展思维,启发想象
要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学生理解尊严在本课的含义,就应抓住独臂乞丐情感变化这一线索,在教材的空白处启发学生想象,点燃思维的火花。教学中多处设计了启发学生想象的练习,如:“独臂乞丐为什么很生气,他会怎么想?”“他看到女主人用一只手搬砖后,他会怎么想?”“搬砖的经历在独臂乞丐以后的生活中怎样激励他面对人生的挫折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这些想象练习的设计,使学生深入独臂乞丐的内心世界,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教学反思:《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是一篇神话故事,感受普罗米修斯勇敢、坚强不屈的形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课堂上我也围绕文本中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反复朗读,反复体会。学生的想像超出我的预料。
自主是学习内核,感悟是个性化阅读有效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是在强调学生自读感悟的同时也需加强双基的训练。因为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等能力。
在教学中,我采用抓住关键词句、语段的悟情方法,体现长文短教。我们知道,一篇文章中往往有几个句子是文章的关键句,从中能够深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一句话中,很多时候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往往又在个别重点词上。在教学中,我抓住文章的重点句子,句子中又抓住重点词语,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教师适时的引导、创设情景,摒弃繁琐的分析,取得的教学效果较好。因为让学生面对课文一遍一遍地读书,自感自悟,这种教学手段既简单,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这堂课上,我尽量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主要安排了这样几个训练的环节:(1)激发想像:想像英雄普罗米修斯还受到了怎样的惩罚?(2)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英雄受难部分,既有对普罗米修斯的同情,还队宙斯残暴无情的痛恨,更有对英雄坚强不屈的敬佩。学生用读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3)角色置换:记者采访,如果你是普罗米修斯,在残酷的惩罚面前,你会想些什么?(4)评价人物时通过结合雪莱的诗,再次感悟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勇于奉献的高贵品质,感情再次升华!对于英雄行为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刻的理解。(5)学法指导:让他们自己读,做批注,再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文章的重要部分虽然学生有所感悟,但学生的理解还不够全面,课文中的插图也没有充分的利用起来。另外,学生的拓展训练做得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设计中我会考虑的更加周全。奇异的激光教学反思:
《奇异的激光》是一篇说明文,下面,我粗浅地谈一谈在这节课中对“读学分开”教学模式的尝试应用。
一、“读”什么
本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从“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这三个方面分别说明激光的三个特性:激光具有很强的方向性、激光经过凸透镜的汇聚可达到超高温度、激光的速度很快以及激光沿直线运行。
我想,孩子如果能够从课文中感受到激光的“奇异”,并从文中总结出激光的特性,应该算是“读懂”了吧?
所以,我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让学生畅谈对“激光”的印象,学生列举了许多实例,我顺势将着眼点落在“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上,并板书下这三个关键词,结合课题总结到:“这真是奇异的激光呀!”了解“奇异”的一方面含义——神奇的特点。并进一步导读:“为什么激光被称为‘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引导学生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自读自悟,并辅以批注。在汇报交流的环节,学生说得杂乱而无章,我一步步设问,引着学生将激光的三方面特点总结出来并应用因果的关联词语将语言串联了起来。接下来,我对课文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说一说激光的其它特点以及用途。最后再回扣到课题中“奇异的激光”了解奇异的另一方面含义——神奇的应用。我想,课上到这里,“读”的任务应该完成了吧?(之所以用问号,是我对“读”的深度与广度的把握也不太肯定,请大家看后给点意见。)
二、“学”什么
说明文中“学”的内容,我想应是以下几方面:生动、准确的说明方法;清晰、完整的文章结构;严谨的说明语言等。
“学”的环节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依据这篇课文,我从比较阅读入手激趣。
上课伊始,我以复习导入,总结出了“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这三个方面,并让学生回顾了藏在这三个小标题之下的激光的三个特性。并出示课件将这三个特性用简炼的语言连缀成一段话,找学生读一读。读过之后,我问到:“你学得我这篇缩水的说明文与作者的文章相比,哪一个好一些?好在哪里?”学生众说纷纭,有说“激光经凸透镜汇聚温度很多,到底有多高,并不知道。”有的说“激光到底有多亮,亮到什么呈度没有作者写得清楚。”还有的 说“这样写就解释不了激光为什么是最亮的光、最快的刀以及最准的尺了。”我顺势导学,问到:“看来还是作者写的这篇说明文让大家喜欢,那么,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将激光的特性写得那么的准确而生动呢?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自己细细读一读,并做好批注。”
学生在汇报时,从词句的角度入手,涉及到生动而准确的说明方法的运用和准确的语言上。我又引导着学生感受到“最准的尺”这一部分的开头与其它开头的不同,体会其设置悬疑、吸引读者的作用。从篇章的角度入手,我又引导着学生发现了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特点,以及“小标题”的妙用。
三、困惑
1.两课时上下来,相比较于之前的《献你一束花》《凡卡》《普罗米修斯》等记事、抒情的文体来说,“读”得比较轻松也容易把握。但“学”得比较杂乱,对“学”的内容应用所侧重吧。就这篇说明文来说,侧重点应放在“说明方法”“小标题”的教学上。
2.对于文章含义较深刻的文章,如何把握“读”的深度与广度,教师怎样提高自身读文的能力?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灯光教学反思:《灯光》是一篇回忆往事的课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文章叙述的故事离现在甚远,学生对于战争年代的苦难岁月知之甚少,如何带领学生走入课文,理解革命先烈能够为了现在的幸福生活付出血和生命的代价。因此,在教学时能否找到突破口为学生理解课文作铺垫是取得本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本课教学紧扣单元训练点以及课文链接,抓住两条线,即“多好啊”和“灯光”,展开教学,首先,抓题眼,初识英雄形象
教学时,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我就紧紧抓住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课文哪几处写到了灯光,以此引起学生的思考,打开学生的思路。围绕写到灯光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发现,老师做顺势引导,帮助学生逐层理解,渐渐深入,一边读,一边理解。通过课文的进一步学习,学生了解到,郝副营长因书中看到孩子在灯光下看书而憧憬未来,郝副营长为了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点燃书本而暴露自己不幸牺牲,但却赢得了围歼战的胜利。学生初步感受到郝副营长关心下一代和不怕牺牲的品质。
其次,抓句子,提升英雄形象
紧紧抓住课文中三次出现的“多好啊”这一线索。让学生再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分别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把相关语句画出来,深入思考,他们在说话时,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多好仅仅是指在灯光下看书吗?让学生从中体会思考,说出自己的理解和见解,与同学交流。
细读三处“多好啊”,学生明白,这里“多好啊”不仅仅指孩子能在灯光下学习,而是郝副营长憧憬战争取得胜利后,孩子们有更优越的学习环境,老百姓能过上更好的日子,祖国能繁荣富强。正是对未来的这种美好憧憬,郝副营长才会在后续部队找不到突破口的危机关头,冒着生命危险,点燃书本,为后续部队找到前进的方向才取得战斗胜利的勇气。此时,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已在学生心中树立。
最后,比今昔,铭记英雄事迹
学到这里,我突然把学生的思绪从战争年代拉回现实,让学生说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战争年代有什么不同?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此时,战争年代的苦难岁月学生以有了很多感受,而现在的优越生活学生更是亲身体验,因此课堂气氛以非常活跃。此时,我顺势让学生思考,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靠千千万万像郝副营长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最后,我以我们要牢记这些革命先烈,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长大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报效祖国结束本堂课。
不足的是讲解过多,学习词语花太多的时间。在往后的略读课文中,会放手给学生自学、自悟。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
《西门豹治邺》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九单元“破除迷信”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的是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发现这里天地荒芜、人烟稀少,便调查其中的原因,弄清事实的真相之后,运用极其巧妙的方法,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教育了官绅和百姓,破除了迷信。最后,率领百姓开凿渠道,浇灌庄稼,从此每年的收成都很好的故事。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写西门豹来到邺地调查原因和惩治巫婆官绅头子,而开凿修渠只用了一个自然段简单的叙述了。这就是本文写作上最大的特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不仅这样,本文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在第二课时,我设计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西门豹是如何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难点是让学生明白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巧妙之处。在本学期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我一直都在努力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引导学生“爱学”、“会学”“学会”的基础上。所谓的“爱学”就是努力的在课堂中用语言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具有亲和力;所谓“会学”就是一定要教给学生学习新知的方法,即——设计一个简洁精炼,能突出重难点的预习作业。这种方法可以是(提纲式、表格式、填空式等等),引导学生让他们有目标的学习。我记得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所以在这节课的预习中我就布置给学生这样三道题:①读课文10~12自然段,概括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②找出能体现西门豹巧妙地为民除害言行的语句,品读体会巧妙之处;(提示: “这句话是_______意思,我认为巧妙在___________。”或“这句话表面上是______________,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③从而感悟到西门豹_______。就这两个问题布置给学生,目的上照顾那些“弱势群体”,让他们提前有所准备,照顾那些想在课堂表现又怕回答错误的学生,让他有自信的充分展自自己,也是让每个孩子都做学习的主人,自己先学会思考,然后课堂上就是让学思维碰撞,展开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得同时,还要学会倾听、记录自己所没有想到地方。让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中发现自己也是最棒的。在学生对西门豹言行的交流体会中教师的稍加点拨,随机板书,从而感悟出他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治理才能,体会出它的巧妙之处。通过开学初到现在一直采用的“预习先导”这种学习方式,我发现,学生们学生课堂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胆子也大了,发言也积极了,这都是“预习先导”的好处,让孩子先学,事先有了准备,所以他们发言积极,胆子大了。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欣喜,也有遗憾。这节课我感觉:①内容设计比较多,教师随机调控教学内容的能力有待于提高;其次就是在课堂上,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其中,教师没有关注到部分学困学生,而且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匮乏;③教师在备课中 “备学生”部分还要用心的去琢磨,这样对学生了解了,因人施教,才能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高效的课堂,艺术的课堂,而这种艺术的课堂只有我们付出、钻研、坚持„„它才会是美的!
活见鬼教学反思: 《活见鬼》是一篇文言文.文章主要讲了明代人们信神信鬼,就在这个贵的年代,发生了一个故事:一个雨夜,一个人持伞独行,有个在檐下避雨的人钻到伞下一同走,也不说话,怀疑是鬼,走到桥上时,持伞人把另一个人推下了水,然后跑了,到早起做糕的人家里,说自己与到了鬼.过了一会儿,一个人浑身是淋淋的也跑了进来,说遇到鬼了.两个人都说遇到鬼了,但互相看看大笑起来.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感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否则会闹出笑话!教这篇文言文时,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通读全文,初步了解意思.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把全文读通顺,接着,让学生借助有关的工具书,初步了解每一句话中难理解的词的意思,理解了重点词语后,我让学生试着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个别难以理解的句子,可请教同学或老师.2、原文与译文对比,感受古代语言的优美.在学生初步了解每句文言文的意思后,我让学生试着翻译一下这篇短文的意思.翻译完后,再对照着下面的译文,看看自己的翻译有哪些好的方面,还有哪些不足.,感受古今语言的不同及古代语言的凝练和优美.3、领悟中心.当学生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后,我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思考:两人为什么“相视愕然,不觉大笑”?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11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反思
一、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悟理解能力,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导入了解学生的理解状况,让学生就课题质疑或初谈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质疑问难的能力。引导学生抓住“奇人”这个词反复读文,通过重点词语理解人物品质,在此基础之上再指导学生朗读,体现了朗读指导的循 序渐进。
二、语文课要注重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了解徐霞客这个人物,感受他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学生不仅仅只是为了了解这个人物,感受他的品行,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了解人物、感受品行的同时,进行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训练。在这节课上,我感觉自己还是上出了“语文味”:
1、形式多样的阅读训练为学生“潜心会文本”提供了保证。如开课时的大声朗读、思考问题时的默读、感悟文本时的自由读、感情升华时的齐读等等,都给了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2、重点词语的理解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方式。如“卓尔不群”,通过对比来理解;“醉心”,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九万里”“三十年”通过化抽象为具体来理解;“锲而不舍”,在体验的基础上用换词法来理解;课题中的“阅读”通过到文中找相关词语来理解等等,形式多样,落到实处。少年旅行队教学反思:《少年旅行队》是一组散文诗,它由《出发》、《老师》、《小纸船》、《听广播》、《标本》、《旅行者之歌》六首诗组成。这六首散文诗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的联系。该组诗以少年旅行队的远足旅行为线索,写了旅行队队员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抒发了队员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在生活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美好心愿。
该组散文诗短小精巧,富含诗意哲理,把纷繁的事物经过高度浓缩,使之呈现出简洁美,给人以启迪,令人从中品味出诗意。诗人柯蓝没有用长者身份灌输自己的想法,而是以孩子的口吻,从孩子的视角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想象生活,感怀生活,拉近了沟通的距离,增强了亲切感。全篇笔锋自然流畅,语言亲切活泼,抒情色彩极为浓重,容易打动读者感染读者,读后能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少年旅行队》这篇课文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为数不多的散文诗之一,应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去体悟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涵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散文诗一般都有内容跳跃的特点,从而给读者留下较多的想象空间,本文亦是如此。本文为散文组诗,篇幅较长,每首诗结构相似,中心主题相同,因而教学指导应可运用学法迁移,详略得当,有所侧重。
第四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让语文在教学这个文化样态下更规范、更普及、更丰富,学生既已掌握了并不算少的语言规范、语言内容,我们就应坦然地让他们去简简单单地学习。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欢迎阅读。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1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7)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
一、抓住课堂。
课前认真备课,认真梳理课文的重难点、知识点、训练点,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同时,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注意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给学生思考和动笔的时间。
二、注重习惯。
五年级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水平,从小处着手,安排语文活动,以此提高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1、善于表达的习惯,语文课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们班的孩子大多数性格较内向,胆子较小,缺乏自信不善于表达。因此这学期四月份结合读书节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个人风采展示活动,结合共读书目《中华上下五千年》开展小组讲上下五千年故事比赛,每个小组评选出一名“故事大王”并颁发表扬性这极大地调动了班级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也提升了学生阅读的效率。
2、晨读习惯,除了日有所诵、读课本之外,我还让每天的领读员领读《中华国学经典》,每天复习巩固,熟读成诵,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学生晨读比以前有热情,自觉朗读得能力得到了一点提高。
3、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阅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最有效手段,这学期我带领孩子进行批注式阅读,共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上下五千年》,使学生明白读书就要思考、就要动笔的重要,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开展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交流会,交流自己喜欢的章节,让学生谈谈自己阅读这本书的收获。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读书资源,我让学生在家里带来一些童书放在教室图书角充实书架,供全班同学借阅。学生对这些书阅读兴趣浓厚,借还积极,通过鼓励和引导让学生的阅读达到五年级学段阅读量。
三、培优辅差。
学生总有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对于后进生,我从作业入手,首先保证他们作业要完成,认真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对于相对比较顽固的,我一是通知家长配合,二是自己长抓不懈,磨去他们身上的懒毛病。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后进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中间的学生,我是将一些原本是优等生的机会分给他们,让他们有事情做,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比如:让他们当小组长,当卫生班干等,这学期部分中等生取得了一些进步,这让我觉得一些努力是没有白费的。
四、提升自我。
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本学期积极参加朱老师名师工作室活动,在朱老师的带领下跟工作室老师们一起观摩名师课堂、观看课例积极研讨、练字阅读修炼自己的基本功,工作室的活动和学习让我感到充实。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培训与学习活动,这学期我一共听了39节课,我相信把每一句“我不会”改成“我可以学”,总会有所收获。不仅要学也要做,三月份我参加了校内组织的“生本智慧课堂”课堂评比,从教案的设计以及组内磨课我都认真对待,但由于自身能力有限经验不足,导致课的呈现效果不是特别令人满意,以后我还要在课堂教学和阅读教学上下更多功夫。
五、取得的成绩。
《三顾茅庐》课例获得包河区“一师一优课”一等奖,辅导学生参加“暑假读一本好书”征文一等奖三人,三等奖两人,荣获第十届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六、反思不足。
由于自身的能力有限,教学的经验的不足,本学期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有:
1、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如不自觉完成作业,有的学生作业不能按时上交。
2、写作方面水平差异太大全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发展不够均衡。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以克服。六年级我要继续把作文和阅读当作重点内容来抓,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未来的路还长,我会继续努力。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2时光流逝,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五年级一班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加上师生的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任务,实现了学期初制定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后的教学任务,使教学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特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求实创新,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本学期我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务本、求实、创新”,一方面积极地参加各类学习,领悟其中新的理念、好的方法,结合自己班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设计,努力让我的语文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本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
二、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过程中。
本学期,我十分重视思想品德教育。不同的课文有着不同的思想倾向,我把握其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三、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继续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根据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在教学中,注重结合课文的思想性和典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先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阅有关的资料,同位或小组合作自己试着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使朗读和理解紧基础上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提倡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教师的指导,展开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学生已进入高年级自然而然的开始沉默寡言,变得保守起来。我尽量的鼓励学生,并运用各种激励手段:语言的肯定、赞许的眼神、表扬的手势甚至是一朵小红花。
四、立足身边、有效整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还记得第一次将孩子的作文本收上来时的惊讶:这些孩子好像都不会写作文,怎么办?对,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写作。于是尽量创造轻松的习作氛围,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语等。这学期,我发现身边的优秀更有激励性,于是我经常让学生欣赏班内的优秀习作,并将一些好的习作进行整理修改,然后让孩子们轮流阅读。有时我把孩子们的习作发到网上。有时我会将每一个学生的习作精心挑选,有的学生是整篇文章、有的学生只有只言片语,这样一来使学生在习作方面很有成就感,从而更加的喜欢习作,习作水平也相应的提高很快。
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能力,不断丰富自己,更好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3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一学期来,我按照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同事请教,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我在本学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努力:
一、认真备课。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尽量做到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多方搜集有关资料。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找问题、思考课后题),坚持课前预习,并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在学习课文时,大胆质疑,我充分鼓励,并根据问题的难易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前后桌讨论、小组讨论或全班争论,我当引导者,最后还由个别同学上来做总结。这样,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排除学生作消极听客的现象,而让他们成为积极的求知者和主动的参与者,成为学生的主人,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既符合了教改特点,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这是很关键的,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顾当天所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方法多,但要适用,易行,便于操作,还要督促学生坚持。
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做好课后辅导。
本学期按照学校要求,对学生的作业布置实行了实验与研究,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基本上实行了作业超市,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同时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
五、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本学期充分利用校训通这个现代的通讯方式,和家长随时联系,每天把作业以及该注意的事项及时通知给家长,把孩子在校的一些情况也即使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对班里的学习情况、进度、要求有一个较清晰的概念与了解,以便帮助、辅导学生学习。这样也调动家长的参与性,主动性,和老师,学校形成了有效的教育合力,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也提升了老师,学校在家长心中的良好形象。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本着提高教学效率的原则。注重教材、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教学方法的学习和总结、注重新理念的学习和运用等。当然,五年级刚接触到阅读和作文两个方面的难题,我在这两方面的训练力度还不够,有待于下学期的进一步努力,相信一定能使这两方面的水平有大的提高。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学生的点滴进步让我无比欣慰,但还存在着问题,今后还需努力解决,现对自己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分组管理。
我班有39名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尤其是后进生长期缺乏学习的激情,以致学习行为的退化。为了更好地缩小差距,实现全班每个人的成长,我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组设组长一名,小组长将对本组组员的学习负责,提供不同形式的多方面的帮助,降低后进生的畏难情绪,也增进同学之间的友爱和形成互助的风气。有了更细化的管理,作业的查收、上交有了明显的好转。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小组间的竞赛、评优、奖惩没有落实到位。
二、课堂管理。
本学期,我有意识地把调皮捣蛋的孩子安排到前座,这样在老师的眼皮底下,方便提醒和督促。女同学大都能集中精力听讲,个别男同学自制力差,好动好说。一开始,我在上课的过程中留心每个同学的听课状况,如发现有同学走神,我会在黑板上作记号,有时还会以组的形式来呈现,已引起大家都注意。倘若哪组同学犯规的人多,那组同学必须会更加小心。这样的做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长时间地不变招数,也会麻木的。我觉得自己没有把它做得完备,倘若每节课的结果都能一一如实记录下来,期中、期末不同节点给予反馈会更好,而且这对良好的课堂常规的养成是一个促进。
三、作业管理。
本学期的时间短,难度较大,题型也较为灵活,一开始学生们做起来感到很吃力,也很受挫。一般采取“做——改——评讲——再修改”的顺序进行,一次作业反反复复地好几次,学生做得累,老师改的也累。这样的作业只能让师生感到倍受折磨和打击,毫无成功和幸福感。于是,我改变了战术,做前让他们认真审题,圈画题目关键字眼,做中限定时间,专心做题,做完仔细检查。做多一题加一颗星,这样通过细化评估,可以提高学生的信心,而且可以清晰地辨别出那些是自己的优势,那些是自己的劣势。另外,我把语文的各项作业,对每个学生的评优情况都做个统计整理,一杯学期末讲评。
四、素质管理。
学好语文,无非要搞好写字、阅读和作文。本学期的20分钟写字,一直落实到位。从基本笔画到偏旁部首,再到间架结构,亦步亦趋,教会学生学会观帖,再临帖书写。一开始,起步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家都没有完全进入写字的状态。渐渐地,随着次数的增加,加上外在动机的激励,写字的能力与信心大增。课内阅读中,我重视对学生朗读、默读、浏览、概括、复述、背诵能力的培养,同时关注他们倾听、思考、想像、表达等能力的培养,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一问题和任务为核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配合多种教育资源,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全班学生的积极参与配合,获得进步和成长。
作文方面,本学期的作文类型多,我侧重写法的指导,基础好、领悟力强的学生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反之,则不理想。究其原因,其一缺少平日的观察与素材的积累。由于作业多,加上时间紧赶进度,日记也不间断地写,但总体次数不多,反馈不够及时有效。
五、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1、优秀文段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
2、好词佳句的收集。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语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
3、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辩论、演讲、出手抄报等等。学生的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在这个学期中,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和经常开展语文活动是分不开的。
六、存在问题与不足。
1、同学们的作业,个别书写质量太差,作业本保护的不够好,个别同学对字的笔顺、笔画掌握的不好,错别字比较多,还没有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理解、运用不够深刻。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没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中,有时候没有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4、个别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5、学生学习情况两极分化严重,有少数学生还没有掌握写作文的方法,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较差。
七、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设想。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3、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朗读比赛、说话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使那些思想落后,集体荣誉感差的同学受到启发教育,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4、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以适应新形式下教学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