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总结
数控技术2014年春工作总结
这一学期我一直从事实习教学工作,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没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实习教学认真负责,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次课,在教学工作中做到口勤、手勤、腿勤,时时刻刻高度关注学生和设备的安全,经常亲自排除可能的事故隐患。一年来在工作中没有发生过一次安全事故,圆满的完成了四个班的实习教学任务,鉴定通过率百分之八十。是一个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成绩虽微不足道,但感慨颇多。下面我对自己一年来的工作做一个回顾和总结。
平时注意提高自己专业技术知识。常常利用课外时间,翻阅大量专业书籍,将与教学有关的内容与实习教学相结合,整理出一套适合本院设备条件和学生水平的实习教学课题,使实习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并降低了实习成本,节约了实习原材料百分之三十。例如:在实习教学中,将中级工模拟件的外圆和螺纹长度减小到原来的二分之一,练习件
(一)实习完成后在练习件
(一)的基础上设计练习件
(二)的尺寸,依此类推。
在实习教学中,注意向有经验老教师和同事学习,并结合自己教学经验,研究设计出一些较好的实习课题。例如:钢制葫芦练习和陀螺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提高学生实习操作技能水平,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我平时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教研活动,向同事们学习教学心得和经验,翻阅了学院图书馆大量相关专业书籍,作成读书笔记,平时上网查询专业知识和本专业最新动态,与同事们交流研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平时利用业余时间去天津图书大厦等地,购买回了大量专业技术书籍。很多重要的书籍购回多本,回来和同事一起研究。将书中一些比较好的课题总结出来,在实习教学中应用,取得了有效提高学生技能又节约实习材料的双赢的效果;将教研活动中总结出的学生管理经验应用与实习管理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在教学中认真钻研业务,对技术精益求精。在工作实践中刻苦学习。擅长运用宏程序进行数控加工,在工作中总结出数控快速加工多头蜗杆和多线梯形螺纹法,提高了我校教学质量。具体方法是:运用G92指令编程,每次将刀尖x向、z向同时斜向进刀,先向左侧斜向进刀至粗加工规定槽宽,如此反复呈“s”型下刀,与传统代码加工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两侧刀刃均匀承受切削负荷,车刀两切削刃磨损均匀,大大减小了扎刀、让刀现象。(2)缩短了加工路线,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教学质量。
平时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同事们一块研究,集思广益,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如在实习中发现学生一开始实习机床快速倍率100%易出危险,共同研究出了先将机床刀台放到机床中间,然后把机床快速倍率修调到25%,从而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
平时注重与学生交流,询问学生技能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对本课题的掌握程度,对于学生不易掌握的技术难点和技术要点,重复讲解,加深学生印象。并将这些情况进行总结,在下一届学生的实习中作为重点进行强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是我的座右铭。在我们邢台技师学院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为数控实习教学添砖加瓦。同时恳切的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给予帮助和指正,以使自己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为把我校建设成一流的职中学校而奉献自己的一切。
小河职业中学——李杰
第二篇: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总结2010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2010教学总结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2010教学总结
2010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全体教职工继续深化教学改革,狠抓常规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以创和谐校园为重点,结合本专业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中的引导作用。经过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工作要点为指导,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以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前提,以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大力开展教研活动为载体,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为宗旨,科学规范实施目标考核细则,努力开创专业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二、本教学工作任务和目标:
(一)加强教学工作管理,完善、调整并落实好教学工作考核机制。
(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确定教学质量标准。
学生公共课平均要达到70分,及格率要达到70%,优秀率达15%。基础理论课平均分要达到70分,及格率要达到70%,优秀率达10%。专业课平均分要达到70分,及格率要达到65%,优秀率达10%。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要求及完成工作任务的概况:
(一)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抓学习,督练功,搞培训,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1、组织教师参加进修部门组织的学习,及时掌握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最前沿成果,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
2、组织好教师的业务学习,积极开展教师自我学习,团队学习,学习内容为新课程理论及《大纲》和教材。学习理论要与备课、课堂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在教材挖掘上要吃透教材,驾驭教材。不定期的进行业务测试,重点考察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优化教学结构,大力开展教研活动。
1、集体备课:
各层次的集体备课均要按“项目教学法”进行操作。
2、教研课活动: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活动主题要紧紧围绕本的教研目的进行。研讨的学科有:机械基础、机械制图、数控加工、CAD/CAM等学科。
(三)、加强教学工作全程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科学、合理地编制课程表。按《课程计划》开齐学科,开足课时。突出抓好课外活动类课程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备课、上课、评价(作业)、考核的管理。
(1)、备课
书写要工整,数量上要保证一周储备课,严禁备堆课。
教案编写上,在常规要求基础上强调的有以下几点:
①、教学目标制定要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叙述要明确,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
②、教学流程要落实教学目标。③、各种课型(新授、练习、复习、测试)课的课堂教学结构要符合常规要求。
(2)、上课
立足体现启发式教学模式,利用一切可行手段组织好课堂教学,做到课堂教学环节齐全、内容充实,准确完成课堂教学设计,注重教学艺术,准确传授知识,注意培养学生能力,正确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与常规教学结构上相同,突出各环节的分层指导。
(四)实习的管理及实习教学工作:(1)组织学生学习各项操作规章制度
(2)凡是分组实习,必须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分工种实习,实习教师要有课题、时间的安排、分步要求、课题完成标准。
(4)实习车间有实习指导教师和维持纪律的教师,保证实习安全。
五、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
尽管教研室在本学期做出了许多工作,但常感到力不从心,导致有的工作不能够按照设想高质量的完成,主要原因一是教研室团结力量不够,二是老师增强了科研的意识,但不知道从何入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立足岗位,开拓进取。注重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研室的和谐,有了团结就有了稳定,有了稳定才能发展,在各位教师的努力下,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提高,本专业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效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总结2012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2012教学总结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2012教学总结
2012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全体教职工继续深化教学改革,狠抓常规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 以教育局工作要点为指导,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以创和谐校园为重点,结合本专业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中的引导作用。经过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工作要点为指导,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以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前提,以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大力开展教研活动为载体,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为宗旨,科学规范实施目标考核细则,努力开创专业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二、本教学工作任务和目标:
(一)加强教学工作管理,完善、调整并落实好教学工作考核机制。
(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确定教学质量标准。
学生公共课平均要达到70分,及格率要达到90%,优秀率达30%。基础理论课平均分要达到75分,及格率要达到85%,优秀率达25%。专业课平均分要达到70分,及格率要达到80%,优秀率达20%。
(三)进一步做好教师引进工作,开展校本教材的开发。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要求及完成工作任务的概况:
(一)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抓学习,督练功,搞培训,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1、组织教师参加进修部门组织的学习,及时掌握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最前沿成果,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
2、组织好教师的业务学习,积极开展教师自我学习,团队学习,学习内容为新课程理论及《大纲》和教材。学习理论要与备课、课堂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在教材挖掘上要吃透教材,驾驭教材。不定期的进行业务测试,重点考察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加强听课管理,促进领导、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主管教学领导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工作,检查性听课侧重于随机听课,听后看教案,让讲课教师谈教学设计,谈教学反思,重点解决备课与上课脱节的问题。此外,听课侧重指导性和研究性听课,做到了指导及时、评价公开、公正、研究有价值。
(三)、优化教学结构,大力开展教研活动。
本,加强校本教材开发的力度,着重在课程教学目标的落实、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师生评价方式的改革等方面作出深入的探索,并让教师感知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集体备课:
各层次的集体备课均要按“项目教学法”进行操作。
2、教研课活动: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活动主题要紧紧围绕本的教研目的进行。研讨的学科有:机械基础、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工艺学、数控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实用、仿真软件训练等学科。
(四)、加强教学工作全程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科学、合理地编制课程表。按《课程计划》开齐学科,开足课时。突出抓好课外活动类课程的设置。
2、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备课、上课、评价(作业)、考核的管理。
(1)、备课
书写要工整,数量上要保证一周储备课,严禁备堆课。
教案编写上,在常规要求基础上强调的有以下几点:
①、教学目标制定要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叙述要明确,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
②、教学流程要落实教学目标。
③、各种课型(新授、练习、复习、测试)课的课堂教学结构要符合常规要求。
④、新授课的教学过程各环节用语要统一使用:激趣导入;起点检测(或预习检测);探究新知;训练反馈;回扣目标。
(2)、上课
立足体现启发式教学模式,利用一切可行手段组织好课堂教学,做到课堂教学环节齐全、内容充实,准确完成课堂教学设计,注重教学艺术,准确传授知识,注意培养学生能力,正确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与常规教学结构上相同,突出各环节的分层指导。
实习的管理及实习教学工作:
(1)组织学生学习各项操作规章制度
(2)凡是分组实习,必须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分工种实习,实习教师要有课题、时间的安排、分步要求、课题完成标准。
(4)实习车间有实习指导教师和维持纪律的教师,保证实习安全
(五)、加强教师引进工作,开展校本教材开发工作
(1)今年通过公开招聘考试,引进数控专业教师张丽莉和张晓东两名,新聘任教师具备教师资格证、技能等级证,完全符合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师的要求,更好的满足开展学生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要求。
(2)本,我专业引进的半轴管头项目正式投入生产,该项目是由专业带头人刘世忠老师负责引进的。随之配合进行的是校本教材《典型零件工艺分析与加工实训》的开发,现校本教材的开发已经进入审核阶段,有望于明年开始在专业内部试用。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信息反馈工作
采用全面检查和不定期抽查,通过教学工作的检查,及时掌握教学各环节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控,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堵塞漏洞,更好地提高教学和管理质量。
(二)、建立激励机制:
本,根据《教师量化考核细则》,从上课的质量和数量以及教师的工作态度进行量化,突出过程性管理。
五、今后工作的设想和计划
总结过去的一年,我们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加强团结,做好传帮带工作,下学年工作计划如下:
(1)、充实完善精品课程内容,高起点,严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精品课程的建设。
(2)、作好科研的分工项目,开展课题的开题准备与实施。
(3)、积极开展教学的研讨,理顺教学大纲,为数控技术(三年制)教学的开展作准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立足岗位,开拓进取。注重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研室的和谐,有了团结就有了稳定,有了稳定才能发展,在各位教师的努力下,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提高,本专业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效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极限配合课程教学总结
极限配合教学总结
姜宇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职业学校机械、机电类专业必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在较强的理论性基础上,与生产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学科知识是生产一线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根据在职业学校从事《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教学的体会,从几个方面总结了优化教学的方法,对教学效果有着较好的提升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具有概念多,述语多,公式多,内容抽象,涉及面广的特点,而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特点是基础知识薄弱,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学习积极性较差,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概念不能理解,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但愿意动手学习技能。职业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坚持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根据教育宗旨和学生实际情况,按照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原则,减少学术性强,与专业培养目标关系不大的内容,抓住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关系到学生技能水平的内容,将教学重点放在“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三个章节上,其中“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一章的重点突出在与一线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的基本概念及国标规定上,弱化与精度设计相关的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内容;“形状和位置公差”一章的重点放在对公差项目的理解和标注的识读上,“表面粗糙度”一章重点放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的理解和标注的识读上。这样经过合理整合了教学内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联系实际操作,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保证。
二、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对于《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这样一门多概念、多术语、多公式的课程,如果只是教师平铺直叙地讲,学生按部就班地听,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效果就完全不同。启发式教学除了重视课前提问,还可以在课中、课后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知识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再引导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检验自己的答案是否合理,最后教师再在总结学生方案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引出正确结论。例如:在讲解完有关尺寸的概念后,学生通常很容易理解:判断零件是否合格的方法就是比较实际尺寸与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实际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是零件尺寸合格的判断条件。紧接着给出学生一个问题:如果给出已知条件:实际尺寸=基本尺寸,能否判断出零件是否合格?这时不少学生会轻率地给出“合格”的结论,教师就在实际尺寸=基本尺寸的基础上增加条件: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这时学生自然又会得出“不合格”的结论,这样两个结论就自相矛盾了,教师再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如果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基本尺寸,工件不一定合格。
三、重点、难点的优化教学
对于重点和难点的教学,教师要善于总结和提升教学方法,用最简单、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带领学生巧妙地抓住重点、跨越难点。
“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一章是《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中的最重要的内容,概念和公式比较集中,如果不理解概念的本质和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单凭死记硬背,很难掌握所有概念和公式,对于学生技能的提高也毫无益处。因此,掌握概念和公式的最好办法,就是引导学生理清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公式自然而然地就会记住了。比如在关于极限尺寸、极限偏差与公差的概念中,极限尺寸是由设计人员给出的用来控制实际尺寸的两个界限值,这两个值在图样上是不直接注出,而通过偏差的形式给出的,这就形成了极限偏差的概念:实质上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反映了极限尺寸偏离基本尺寸的方向和大小,极限尺寸有最大和最小极限尺寸两个值,那么偏差随之就自然有两个:上偏差为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下偏差为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为了反应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大小关系,所在一定是有正负之分,也可能为零。而与之相比较,公差的概念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由于误差的客观存在,因而这个允许的变动量一定是一个客观上能够实现的绝对值,因而不能为负,也不能为零。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中另一个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扰的地方就是三种配合类型中的特征值的计算,如果没有一定的思路,公式记忆就会非常困难和混乱。这里可以这样来梳理:由于工件加工误差的客观存在,每一种配合类型的实际实现结果都会产生松紧的差别,特征值的计算其实就是计算最松和最紧状态时孔与轴尺寸之差。那么允许的最松状态一定是在孔的尺寸最大轴的尺寸最小时出现,所以最松状态的特征值就是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又等于ES-ei;而允许的最紧值一定是在孔最小轴最大时出现,所以最紧状态的特征值就是孔的最小极限尺寸-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又等于EI-es;再进一步理解了间隙配合的最松值为最大间隙,最紧值为最小间隙,过盈配合的最松最紧值为最小过盈和最大过盈,而过渡配合的最松最紧状态为最大间隙和最大过盈,这样一来,特征值的计算公式就不须背记自然形成,而且也不会忘记了。
关于配合类型的判断,理论上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比较孔与轴公差带的位置,孔的公差带在轴以上为间隙配合,在轴以下为过盈配合,孔轴公差带交叠为过渡配合。第二种是通过比较孔与轴的极限偏差,EI≥es时为间隙配合,ES≤ei时为过盈配合,两个不等式都不成立则为过渡配合。这两种方法需要画出公差带图或知道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在实际的读装配图应用中不太方便,因为装配图中通常只会给出配合代号。通过观察比对孔轴的常用和优先配合代号表,可以总结出仅通过配合代号来判断配合类型的方法:在基孔制(H)中,如果轴的偏差代号为a~h区间时为间隙配合,代号为js、k、m、n时为过渡配合,代号为q~zc区间时为过盈配合,只有代号为p时,配合类型与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有关,可能为过渡配合,也可能为过盈配合,需查表确定;而在基轴制(h)中,如果孔的偏差代号为A~H区间时为间隙配合,代号JS、K、M、N时为过渡配合,代号为P~ZC区间时为过盈配合。
这种判断方法只需记住偏差代号的三个区间的分界点H(h)和P(p)就很容易记住了,利用这种方法来判断配合类型方便快捷,学生使用起来效果很好。
四、理论联系实际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一门与生产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理论学习得再好,不会应用于生产实践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而其教学过程离不开生产实践,教学内容可以用实际的零件图和装配图为载体,结合学生的实习课题、工艺过程,再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有目标地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优化教学的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科学的方法,抓住重点,克服难点,理论联系实践,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教学目标得到充分实现。
第五篇: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控技能课程教学总结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控技能课程
教学计划
我所带的是数控技术应用2012级(3、4)班,这个学期实训重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实训的目的安排数控实训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地掌握数控车床或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手工编程方法、典型零件、常规工序的数控机床加工操作方法,初步掌握数控机床精度检验和维护技能,并能达到中级或中级以上的水平。
二、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实习教学
⒈实训教材的选择
自己针对现有设备编写适应学生学习的《实训计划书》。⒉高起点设计训练目标
这学期实训用塑料棒和木块加工,实训一段时间有好的学生让他们用钢加工,让学生感受加工金属的区别。训练题目难度按中级工设计,每次实训课我都会要求他们完成工作任务,基本上每人每次课都能交上自己加工的产品,这样他们就会有收获感,就会自觉的学习,努力完成任务。
3.材料的选择
为节省实训教学成本,先用大的材料,工序从简单到复杂,材料逐步减小,也就是利用上节课完成的工件还可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从而节省了成本。
三、实训教学取得的效果
实训是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动手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在实训课之后,学生普遍感到不仅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具体的实践,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同学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并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今后自身的就业及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
在这学期结束后,我做了认真的总结和反馈。大部分学生对我们安排的实训表示了满意。对实验教师也给予了很好的评价,但学生普遍也反映出一些不足。根据我们现有的情况,目前我们存在的有:
1、实训教师工作任务问题
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应该是突出职业性和技术性,所以实训环节是职业教学环节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校领导也对实训教学环节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对我科的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实训教师作为实训教学环节的具体执行者和参与者,起着很大作用。而且,实训教学的工作量也大,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数控机床以10人左右为宜。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教学效果。
2、多组织教师外出培训
职业院校即是专业教师为主的学校,教师如果去培训就是提升一个档次,升华。像数控机床维修,机床运转一定时间必须维护,这些知识很多老师都不具备,利用假期组织学习培训,也不耽误教学。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采取的措施
本学期实训教学给我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为下学期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财富,同时使学生在实训前便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今后,我的实训教学的组织工作会更加周密细致,自己的专业知识会进一步积累,使自己教学更一步发展。
个人方面我也一直坚持不断学习的理念,也让自己能够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
张云
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