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8年教师公招中小学考试真题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 D A.《爱弥儿》 B.《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A 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B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 A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B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C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D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C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D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二.境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18个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__社会__现象和___认识__现象。12.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__生理_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___劳动__。
1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_________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_________学制。
1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___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___教育制度。
15.学生是教育的_________,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_______。
16.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_________直观,二是_________直观,三是_________语言直观。
17.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基本途径是_________。1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_________;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1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_________活动和_________ 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 2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22.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 23.我国中小学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满分13分。
24.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作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作法进行评述。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D 2.A 3.B 4.A 5.B 6.C 7.B 8.D 9.C 10.D
二、填空题
11.社会 认识 12.心理 劳动 13.壬寅 癸卯 14.国民 学校 15.对象(客体)主体 16.实物 模象
17.说理教育(说服教育)教学 18.观察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小组 个人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20.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
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21.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2.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②精深的专业知识;
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
23.①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③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24.①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③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
④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⑤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
《教育学》考试填空备考宝典
2008年06月17日 星期二 20:50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世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家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克)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克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尔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hide]
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41、学习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斯巴达)教育体系
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44、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45、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
46、(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www.xiexiebang.com
47、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
48、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
49、“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50、有历史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学业校(是夏朝)
5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52、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53、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54、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55、(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56、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7、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58、《中华人民铬镍钢和国教师法》又时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59、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60、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教师招聘——说课及评价标准
2008年06月17日 星期二 20:16 ㈠教材分析15% ⑴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涵义是:阐明本节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或本册教材或本章中的地位。学生在刚刚学到哪些知识的基础上讲解这段内容,前后知识的联系。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能力方面有什么重要作用等。5分
⑵教学目标及确立目标的依据。涵义是:确立教学目标,它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目标、思维能力目标及思想教育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充分遵重大纲及教材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目标要切合实际,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确定目标的依据要具体阐述。5分
⑶重点难点及确定重点难点的依据。涵义是:重点难点确定准确。确定重点要联系教学目标,确定难点要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阐述解决重点难点的目的意义。5分
㈡教材处理10% ⑷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涵义是:针对本节内容,阐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思维结构,能力层次,对掌握本节内容有哪些不利因素,重点应考虑哪些问题,采取哪些对策。5分
⑸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涵义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阐述在处理本节内容时,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对教学材料的挖掘,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的调整,材料的补充等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结构的协调发展以及思想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体现做了哪些具体工作。特别是对材料的安排,内容结构上能提出一些创造性的意见。5分
㈢教学方法分15% ⑹教学方法及选择的依据。涵义是:阐明本节课所用的教学方法,所选择的教学方法的依据,要达到什么目的。5分
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实用性。涵义是: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内容、学生实际,要灵活、实用。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立足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不脱离教学实际,体现用性特点。5分 ⑻学法指导。学法指导的涵义是:通过教学,将指导学生学会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哪些能力?科学的学法指导是智能发展目标得以实施的重要途径。5分
㈣教学手段10% ⑼教学手段新颖。涵义是:教学手段一般包括:图表、模型、投影、录相、计算机等。提倡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阐明本节课上课时所用教学手段,说课时所用教学手段。5分
⑽实验教具、电化等教学手段的应用、演义是恰当的应用这些手段,明确这些手段的作用及见解。5分
㈤教学程序30% ⑾新课导入。涵义是:能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并能积极思维,配合教师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教学。5分
⑿新课讲解。涵义是:阐明教师怎样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所讲的内容按怎样的程序进行处理,采取什么方法、手段,重在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怎样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教师的任务重在“导”字上,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切实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做到教师会教,学生会学。10 ⒀反馈练习。涵义是:练习可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阐述练习题的来源,练习题的功能,练习题的操作,练习题的变化。练习要有目的,有成效,量要适中,难度要适当。所选练习题要体现出层次性、系统性、联系性、针对性。5分
⒁归纳总结。涵义是:本节结束后,要总结哪些内容,其目的是什么,如何总结,如何将本节内容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5分
⒂板书设计。涵义是:这里的板书是指就这节内容,如果是在上课时,你的板书是如何设计的。板书设计布局要合理,能反映一堂课的梗概和黑板上所出现的主要内容。5分
㈥教学基本功20% ⒃语言。涵义是:语言要清晰、简练、确切,讲话的速度要适中。5分
⒅板书。涵义是:这里的板书是指教师在说课时所写的板书,字数一般不得少于30个字。板书要醒目,字迹要工整、美观、大方,设计要合理。5分
⒅教态。涵义是:教师在说课时教态要自然、亲切、大方,衣着朴素、整洁,动作协调。5分
⒆教案。涵义是:这里的教案是指说课的教案,说课的教案要体现说课的原则,集说课内容,上课内容于一体,项目要全,重点要突出,说理要简明扼要,设计合理。5分
第二篇:2008年教师公招中小学考试真题
2008年教师公招中小学考试真题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
A.《爱弥儿》 B.《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二.境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18个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_________现象和_________现象。
12.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_________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_________。
1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_________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_________学制。
1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___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___教育制度。
15.学生是教育的_________,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_______。
16.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_________直观,二是_________直观,三是_________语言直观。
17.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基本途径是_________。
1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_________;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
1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_________活动和_________ 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
2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22.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
23.我国中小学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满分13分。
24.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作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作法进行评述。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D 2.A 3.B 4.A 5.B 6.C 7.B 8.D 9.C 10.D
二、填空题
11.社会 认识
12.心理 劳动
13.壬寅 癸卯
14.国民 学校
15.对象(客体)主体
16.实物 模象
17.说理教育(说服教育)教学
18.观察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小组 个人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20.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
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1.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2.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②精深的专业知识;
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
23.①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③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24.①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③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
④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⑤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
《教育学》考试填空备考宝典
2008年06月17日 星期二 20:50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世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家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克)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克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尔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
[hide]
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41、学习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斯巴达)教育体系
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44、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45、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
46、(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www.xiexiebang.com47、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
48、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
49、“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
50、有历史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学业校(是夏朝)
5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52、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
53、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54、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55、(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56、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7、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58、《中华人民铬镍钢和国教师法》又时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59、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60、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
第三篇:教师公招考试必背《教育学》题
教师公招绝密考试资料:考试《教育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壬戌学制中学阶段采取(A)。
A 三三分段
B 4年一贯制
C 5年一贯制
D 6年一贯制
2、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A)。
A 癸卯学制
B 壬子学制
C 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3、1905年清政府设立(B),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A 教育部
B 学部
C 国子监
D 大学部
4、我国大规模引进西方教育理论开始于(B)。
A 20世纪前
B 20世纪初
C 20世纪20年代
D 20世纪50年代
5、“文翁兴学”的旧址在现在的(D)。
A 南京市
B 北京市
C 洛阳市
D 成都市
6、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B)。
A 规章制度
B 思想观念
C 优秀师资
D 物资设备
7、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D)。A 科学实验
B 社会经验
C 生产劳动
D 学校教育
8、科学的体制化始于下列哪个时期(C)。
A 十一二世纪
B 十三四世纪
C 十七八世纪
D 十八九世纪
9、据1995年统计我国800多所高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A)。A 60%
B 50%
C 40%
D 30%
10、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于二十世纪哪个年代(D)。A 60
B 70
C 90
D 80
1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第2款强调的是(A)。
A 教育应培养儿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B 教育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C 教育应致力于国际理解与沟通
D 教育应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12、以下教育措施中与人权教育没有直接关系的是(D)。
A 学习了解重要的人权文件
B 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C 了解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与方法
D 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共精神
13、以下关于“个性教育”涵义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C)。A 其目的在于充分实现个体内在的、独特的天赋潜能
B 其手段是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 C 它鼓励学生处处特立独行,处处标新立异
D 它以对学生基本自由的尊重为前提
14、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目的”,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D)。A 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或文明成果
B 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 C 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 D 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
15、关于理性权威与非理性权威的区别,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C)。A 理性的权威诉诸理智的说服,非理性的权威诉诸权力的压服
B 理性的权威建立在对话、讨论、协商的基础之上,非理性的权威建立在专断独自的基础之上
C 理性的权威排斥情感,非理性的权威依赖情感
D 理性的权威愿意接受健全的批评,非理性的权威拒绝接受任何批评
16、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工人阶级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C)。” A 教育行政人员
B 校长
C 教师
D 学生
17、下列哪项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A)。A 热爱学生
B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C 热爱劳动
D 热爱教育工作
18、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B)。A 列宁
B 加里宁
C 苏霍姆林斯基
D 陶行知
19、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D)。A 管理学生权
B 科研学术活动权
C 民主管理权
D 教育教学权 20、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C)。A 高等教育
B 在职培训
C 继续教育
D 终身教育
21、下列关于学科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恰当的是(D)。A 逻辑性
B 系统性
C 简约性
D 实践性
22、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的是(B)。
A(美)克伯屈
B(美)杜威
C(法)卢梭
D(德)福禄贝尔
23、下列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D)。A 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来设置课程 B 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 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来组织课程 D 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24、下列关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A)。A 侧重于间接经验的获取与侧重于直接经验的获取的关系
B 侧重于书本公共知识的学习与侧重于个人实践知识的学习的关系 C 关注经验的逻辑方面与关注经验的心理方面的关系 D 注重思维与注重行动的关系
25、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B)。A 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 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 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26、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A)。
A 导入、详述和汇总
B 导入、分析和汇总
C 分析、详述和总结
D 分析、质疑和总结
27、讨论时,每组的人数一般(A)。
A 5—8人
B 10—15人
C 越少越好
D 越多越好
28、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A)部分。A 主体
B 客体
C 中介
D 范式
29、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简捷性主要是指(C)。A 任务较简单
B 教学进度快
C 短时间学到人类长期探索而形成的知识
D 有教师引导,学生少出认识错误 30、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B)。
A 间接地获得知识
B 获得间接经验
C 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D 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31、品德构成的基础是(A)。
A 道德观念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32、在德育中,要注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了哪条原则(D)。
A 正面教育原则
B 集体教育原则
C 知行统一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33、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D)。
A 各科教学
B 团队活动
C 课外活动
D 班主任工作
34、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C)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A 思想德育
B 政治思想
C 思想品德
D 政治品德
35、社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A)。
A 国民公德和社会公德
B 社会制度与社会规范 C 人际关系与文明礼貌
D 道德知识与道德评价
36、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D)。
A 班级环境布置
B 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C 班级制度与规范
D 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37、在学习管理方面,首先要抓好(),其次要抓好()。A 思想工作,学习成绩
B 课堂质量,家庭作业布置 C 课堂管理,学生档案管理
D 课堂管理,课外活动
38、以下不属于班级组织管理工作的是(A)。
A 指导学生成立自治组织
B 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C 班级小干部的岗位转换
D 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分配制度
39、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C)。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0、以下评价方式中与个体内差评价不符的是(D)。
A 对个体同一学科不同方面的表现进行比较
B 对个体不同学科的成绩表现进行比较
C 对个体不同时期内同一方面的成绩表现进行比较
D 对不同个体同一学科的成绩表现进行比较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包括(ABD)等。
A 重视学术争辩和切磋
B 重视学生自学
C 课程设置繁重
D 师生关系融洽
2、中国古代选士制度先后经历了(ABD)。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文官制
D 科举制
3、《学记》提出教育教学过程的原则有(ABCD)。
A 预防性原则
B 循序渐进原则
C 及时施教原则
D 学习观摩原则
4、教育对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具有全面的有效的影响,它可以(ABCD)。A 改变劳动力的性质和形态
B 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C 促进劳动力的自身再生产
D 使简单劳动力变成复杂劳动力
5、政治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CD)。
A 政治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
B 政治决定着教育的方法 C 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D 政治决定教育的内容
6、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ABC)。
A 教育培养政治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B 教育延续与发展政治制度 C 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平等
D 教育引导政治制度的变革
7、在教育目的观上,具有个人本位倾向的教育学者有(ABCD)。
A 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
B 存在主义者
C 自由主义者
D 柏拉图
8、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共同的价值取向有(ABC)。
A 以个人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的需要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据 B 主张尊重受教育者的天性与基本自由权利
C 强调受教育者个性的存在价值及其充分发展的重要性 D 完全排斥或否定教育的社会目的
9、存在主义者信奉的教育目的观主要有(ABCD)。
A 教育应使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生活方式
B 教育应向学生展示其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帮助学生扩大选择的范围,通过选择,决断和行动来塑造自己C 教育要督促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会独立地承担责任 D 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情,教育无须对公众、集体和社会承担什么责任
10、教师的科研活动权包括(ABC)。
A 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
B 有权决定是否参加学术团体 C 有权确定科研课题的科研方法
D 有权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
11、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ABCD)。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12、《教育法》第四十三条指出学生应当履行的义务是(ABCD)。A 遵守法律法规
B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C 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D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13、学科课程的主要缺点在于(ABC)。
A 由于教材知识与儿童现有生活经验、心理经验缺乏直接联系,故容易导致儿童机械被动的学习
B 容易割裂和肢解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
C 容易导致学校与现实社会生活的隔离
D 不利于儿童获取必要的个体知识、实践知识
14、活动课程主要的优点是(ABCD)。
A 课程活动贴近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能促进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
B 能有效地沟通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儿童现有经验与学科逻辑经验之间的联系 C 有助于儿童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个人实践知识、促进儿童实践能力的发表
D 学习过程是儿童全人格整体参与的过程,是理智与情感、思维与行动的融合过程
15、活动课程主要的局限性在于(ABCD)。A 不能给学习者提供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B 活动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教师难以适应 C 容易导致学生散漫、凌乱的学习
D 片面强调从“做”中学,容易导致活动课程沦为肤浅的、缺少智力训练价值的纯操作活动
16、作为一个教师,需要掌握教育理论的基本课程主要是指(ABC)。A 教育学
B 心理学
C 学科教学法
D 教育心理学
17、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AC)。
A 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B 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C 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D 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德育
18、教学活动包括了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ABC)等活动。A 独立作业
B 复习
C 预习
D 社会实践
19、班主任从事德育工作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ABCD)。A 经常性
B 针对性
C 多样性
D 潜在性
20、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遵循的在(AD)。A 基本要求
B 基本方针
C 基本规律
D基本准则
三、判断题
1、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2、学校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3、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会几乎垄断了学校教育。()
4、《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5、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6、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资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7、参与式学习是指让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探索不同观点。()
8、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9、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10、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11、绝对的自由会导致自由的终结,不加限制的自由是自由的敌人,这一命题同样适用于教育活动。()
12、在教育中,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
13、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14、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个人”。()
15、是否把提升个人做人的价值与尊严看作教育的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16、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料表明: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有显著的相关。()
1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18、《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
19、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复杂,极艰难的工作,有其特殊的理论、方法和规律。()20、教师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一定行为的约束。()
21、有些学科我们没有正当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而另外一些学科我们有正当的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只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导致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弄清区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内在依据。()
22、选修课开设得越多越好。()
23、所谓选修课,是一种对必修课起辅助作用的补充性课程。()
24、杜威所倡导的活动课程主要的意图在于,试图在儿童的现有经验与学科知识所代表的人类种族经验或逻辑经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解决儿童现有经验与学科知识之间明显的脱节问题。()
25、学科课程是以知识(或文化)为本位的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习经验为本位的课程。()
26、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2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28、根据当前社会的需要,教学过程中应当更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29、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主要的和辅助的行为方式。()
30、通俗地讲,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加学生的学的活动。()
31、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教师的帮助与教育。()
32、一般说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按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33、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深切的爱,它具体体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34、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切忌让他们参加有报酬的劳动。()
35、教育评价主要是一种用来评判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质量高低的工具与手段。()
36、在教学过程发生前,弄清学生具有的各种偏好或特殊才能,也属于诊断性评价的评价范围。()
37、深入实际、了解学生,是教师写好学生操行评定的基本前提。()
38、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39、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纸笔测验进行的。()40、教学评价的标准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具体特点而有所差异。()
第四篇:教师公招真题(xiexiebang推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
A.《爱弥儿》 B.《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
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B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A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B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C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D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D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二.境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18个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 社会 现象和 认识 现象。
12.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 心理 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 劳动。
1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癸卯学制。
1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国民 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学校 教育制度。
1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6.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 实物 直观,二是 模像 直观,三是 语言 直观。
17.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基本途径是教学。
1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 活动和个人 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
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2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2.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
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②精深的专业知识;
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
23.我国中小学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
①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③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满分13分。
24.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作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作法进行评述。
①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③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
④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⑤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
《教育学》考试填空备考宝典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世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家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克)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克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尔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
[hide]
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41、学习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斯巴达)教育体系
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44、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45、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
46、(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www.xiexiebang.com47、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
48、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
49、“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
50、有历史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学业校(是夏朝)
5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52、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
53、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54、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55、(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56、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7、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58、《中华人民铬镍钢和国教师法》又时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59、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60、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
第五篇:2014年7月四川中小学教师公招真题
2014年7月27日四川省教师公招考试
《教育公共基础》真题
一、判断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1.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只能是正向的、促进的。()3.我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教育学作品是《师说》。()
4.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主要区别:教育目的强调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而教育方针强调“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
5.教学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和对话过程中,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最佳水平的活动。()
6.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组织形式。()7.德、智、体、美、劳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基本构成。()
8.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是当代社会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9.学生是系统学习直接经验为主的具有主体性的人。()
10.课程是自上而下由国家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教学形式。()1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12.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彻底取代传统教学媒体。()
13.班级中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相互影响,班主任不仅要重视班级正式组织,还要重视班级非正式组织。()
14.德育过程包含教学过程,它和教学过程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5.当代教学从重视发展向重视认知转变。()
16.练习中的高原现象是由于练习方法不当而导致的。()
17.智力与创造性成正比,一个人有高智商就会有高的创造性。()18.自我效能感与成败经验有关,增加成功经验可提高自我效能感。()19.柯尔伯格认为,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前提,即道德水平随着认知能力的发
第1页
展而提高。()
20.教育过程中要慎用惩罚,但适当的惩罚还是必要的,尤其是对严重的违规行为。()
21.遗忘规律是先慢后快,这意味着学生可以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再加强复习。()
22.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从教师提出问题过渡到鼓励学生质疑和主动提问,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成正比,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24.当学生把学习成绩不好归因为自己的能力低的时候,他们更可能放弃学习。()
25.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个别差异,最终让每个学生都达到同样水平。()
26.维果斯基认为,确定适当的目标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个“适当的目标”,用一个比喻就是跳起来能够摘到桃子。()
27.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是能够很好的适应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28.特别聪明的学生非智力因素比较差,所以需要特别的打磨他们的性格。()29.教育法规的保障作用,是指教育法规保障各种教育主体的教育权利得到实现,教育义务得到履行,从而使教育活动有序有效进行。()
3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和书本费。()
31.在教育领域内,有两类特殊的法律救济制度,它们分别是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
32.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只是一种民事法律责任。()
33.在同一社会中,教育法规与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教育道德具有共同的作用方向,反映的利益关系一致。()
34.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法律性的活动,也是一种具有国家意志性的活动。()
35.法律制裁只有民事制裁和刑事制裁两种方式。()
36.体罚可以帮助教师树立威信,所以不能因为某位教师体罚了学生就说他违背
第2页
了教师职业道德。()
37.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38.师德是建立在尊师重道的基础上的。()
39.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就是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40.师德的内容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二、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1.现代教育学之父是()
A.洛克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裴斯泰洛奇 2.不属于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A.学校教育网络化 B.学校类型进一步多样化 C.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 D.教育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3.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一般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A.科学性知识B.策略性知识C.功能性知识D.生产性知识 4.教育的文化功能不包含()
A.文化批判B.文化选择C.改善人口质量D.文化传递和保存 5.不属于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内容是()A.专业理解的建立 B.专业知识的拓展 C.专业能力的发展 D.专业方向的形
6.如果一个数学测验试题的文字难度太大,超过学生自身的水平,那么这个测验就是()
A.低效度的B.低信度的C.低难度的D.低区分度的 7.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不包含()A.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B.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第3页
C.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D.突出权威,强调服从
8.学科教学目标水平最高的是()
A.知识水平B.理解水平C.分析水平D.综合水平
9.“在教育的目的决定方面,个人不具有任何价值,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的目的。”这表达的教育的价值取向是()A.社会本位B.个人本位C.团体本位D.虚无主义
10.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有: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A.教师上课的心情 B.教学环境的好坏 C.教学报酬的多少 D.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1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注意营造()A.优美的校园环境 B.良好的自然环境 C.和谐的家庭环境 D.健康的班级心理环境
12.小张在放学回家路上将摔倒昏迷的老人送进医院,及时挽救了老人生命。为此,班主任在班上公开表扬小张的行为,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这是运用了德育方法中的()
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3.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场所D.教学评价 14.属于学生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均衡性B.统一性C.差异性D.非整体性 15.有意义学习的特征不包括()A.参与性B.自发性C.渗透性D.排他性
16.强调无意识动机对学生心理和行为影响的心理学家是()A.斯金纳B.布鲁纳C.弗洛伊德D.罗杰斯
第4页
17.我们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不仅可以激励优秀学生也可以激励一般学生,是因为一般学生受到了()
A.直接奖励B.直接强化C.替代性强化D.替代性惩罚 18.系统脱敏法的理论基础是()A.行为主义理论 B.认知主义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19.期望效应说明()A.成人的期望是把双刃剑 B.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不能过高 C.良好的期望可促进学生的发展 D.学生的发展往往背离成人的期望
20.在训练学生射击水下靶子之前,先给学生讲水的折射原理有利于提高训练成绩。可以用来解释这种现象的迁移理论是()A.关系理论B.共同要素说C.形式训练说D.概括化理论
21.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观点,儿童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该儿童的认知水平已处在()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2.比概念学习的复杂程度高的是()A.连锁学习B.信号学习C.辨别学习D.规则学习
23.记忆分为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在感觉登记阶段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的方法是()A.吸引学生的注意 B.为复述留有时间 C.鼓励学生进行精细加工 D.经常安排练习
24.如果某学生认为,凡是遭到批评的行为都是坏行为,而不会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行为,这个学生的道德发展应该处在柯尔伯格所说的()
第5页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25.关于学生奖励和惩罚的描述错误的是()A.奖励比惩罚的效果更好
B.奖励和惩罚不需要考虑个别差异 C.过多使用外部奖励可能削弱内部动机
D.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其效果关键取决于技巧 26.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的是()A.儿童模仿成人的行为 B.喝酒之后脾气变得暴躁 C.服用兴奋剂,比赛成绩提高 D.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
27.如果学习了材料一,再学习材料二,在回忆材料一时,材料二对回忆产生了干扰,那么这种干扰属于()
A.逆向负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顺向正迁移 28.不属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范畴的是()
A.心理健康课B.个别心理咨询C.课堂教学渗透D.学科知识竞赛 29.教育法律关系是一种特定的()
A.政治关系B.经济关系C.社会关系D.文化关系)
30.某小学学生小洋,在课外活动结束后从操场会宿舍途中与同学边说边走,上楼时凉鞋前端在楼梯上绊了一下摔倒在地,头破血流。学校一边将小洋送医院,一边通知家长。在此事故中,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的是()A.学校B.家长C.小洋D.聊天同学
31.在教育法规实施的过程中把执法、守法和法规教育结合起来,以说服教育为主,行政、司法强制为辅,使教育主体自觉做到学法、知法、守法。这遵守了教育法规实施的()
A.教育性原则B.效力性原则C.民主性原则D.平等性原则 32.教育申诉制度的性质是属于()
A.民事性的B.行政性的C.刑事性的D.强制性的
33.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中,使主体明确可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以及要
第6页
求做什么的要素是()A.假定B.处理C.制裁D.定案
34.教育立法必须从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现实国情出发,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出发,从已有的经济基础出发。这体现了教育立法的()A.实事求是原则 B.统一、协调原则 C.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D.稳定连贯性原则
35.构成教育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是()A.有损害事实 B.行为人主观有过错 C.损害的行为必须违法
D.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36.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热爱教育B.热爱学校C.热爱教学D.热爱学生
37.教师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对学生具有指导作用。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对象具有()
A.评价功能B.教育功能C.辅导功能D.说服功能 38.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A.多层性B.单一性C.多样性D.不确定性
39.教师之间“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诚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隐含性原则B.团结一致原则C.“双赢”协作原则D.和平共处原则
40.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在教育过程中有重大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这表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A.奉献性B.导向性C.全局性D.发展性
三、判断简析题(共8小题,1、3、5、7题每题1分,2、4、6、8题每题2分,共12分。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一)取得了教师资格证就意味着是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
第7页
1.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吗?()2.为什么?()
A.教师是否合格是需要经过上期的实践检验。B.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仅仅具备了教师的从业资格。C.教师要在专业过程中更多地争取工作自主权和专业地位。
D.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证明已经达到了作为教师的各项要求,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E.现代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提升能力,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二)语文老师在介绍一位民国时期作者的作品之前,播放了一段关于政治,经济概况的历史短片,然后再开始进行正式的课堂教学。
3.这位老师的做法对吗?()4.为什么?()
A.语文老师给学生放历史短片社会影响不好。B.播放的历史可促进学生对作者的思想的理解。C.语文课播放历史短片违背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D.该语文老师的做法符合奥苏尔的先进组织者理论。E.该语文老师的做法违反了相关规定。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认知风格的差异性,有些学生在作判断时,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和干扰,这被称为场独立型认知风格。有些学生在作判断是,倾向以外部信息为参照依据,这被称为依存型认知风格。某老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场独立型认知风格。
5.这位老师的说法对吗?()6.为什么?()
A.场独立型认知风格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B.场依存型认知风格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
C.不同的认知风格的学生在不同的学科和学习形式上各有优势。D.学生的任何心理特点都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塑造和改变。E.教师可以设计符合学生不同认知风格的教学内容和课堂组织。
第8页
(四)初二(3)班学生琳琳收到一封本班男生写的情书,马上交给了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悄悄地在班上进行调查,发现这是几个女生的恶作剧,李老师把几个女生叫到一起进行批评教育,有单独和琳琳谈心,希望她不要因此对同学产生不信任或害怕与男生交往,然后把这封“情书”销毁了。
7.李老师的做法对吗?()8.为什么?()
A.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B.销毁学生信件,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C.有针对性的教育处理,将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保护了所有学生。D.鼓励琳琳和男生交往,违反学校“学生不得早恋”的规定。E.没有在班上公开批评肇事学生,会助长歪风邪气。
四、案例分析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一)、一位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发现一篇构思精巧、立意新颖的优秀作文,于是决定利用作文评讲课朗读这篇作文。可是,教师刚把这篇文章读完,就有一位同学站起来检举这篇作文是抄袭的。此时,全班一片哗然,同学们一齐把目光投向那位抄袭作文的同学,那位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老师也一下子愣住了。后来,这位教师经过短暂的反思后,将话题转移到评价这篇作文好在哪里。当同学们评赏结束后,老师问大家:“今天我们能欣赏到这样的好作文,应该谢谢谁呢?”这时同学们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一起为那位同学送去了热烈的掌声。这位语文老师以此为契机,从那天开始,要求全班同学每周轮流推荐一篇优秀作文在班里朗读。后来,这位抄文章的同学写了一篇真情意切的感悟,最后一句话是:“我感谢我的老师,我将永远记住这次教训。”()
1.关于这位语文老师的做法,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这位老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成功化解了一次课堂危机 B.在课堂中突发的教学事件是宝贵的教学资源,要好好利用 C.这位老师的处理有欠妥当,他应该严厉批评抄袭行为
D.这位老师备课不充分,加上自身知识积累不够,差点在课堂上酿成大错 E.这位老师运用教学机智,以特殊的形式给了犯错的学生深刻的教育
第9页
2.这个案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A.教学策略具有适时调控性
B.生成的课堂教学比预设的课堂教学更符合课堂教学实际需要 C.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课堂教学情境是多变的系统 D.教学策略具有相应的层次性,一旦设定不能轻易的改变
E.教学策略具有相应的灵活性,教学过程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二)、小海是一名初中学生,在老师的眼里是那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类型的学生。暑假里,小海留了一头长发,并且染成了黄色,老师认为这违反了学校的规定,责令小海剪掉头发,小海认为留长发是个人的事情,拒绝剪掉长发。一次老师在与小海的沟通中,明确表示让小海剪掉头发,否则第二天就不用来上课了。第二天小海剃了一个光头来上课。
3.小海的根本原因是()A.故意违反校规 B.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 C.认知偏差 D.行为习惯不好 E.家庭教育缺失 4.怎么处理()A.按校规严肃处理
B.学校有些要求的确没有必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C.采取更策略的方式,不要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D.寻找背后的原因,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E.让家长处理
答案及部分解析
一、判断题
1.√。解析: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是要把人培养成社会人和自然人的合体,分别就对应了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
第10页
2.×。解析:从作用方向来看,教育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阻碍个体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就是负向功能。
3.×。解析:我国古代最早的成体系的教育学作品是《学记》。4.√。5.√。
6.×。解析: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7.√。8.√。
9.×。解析:学生是系统学习间接知识为主的具有主体性的人。10.×。解析:国家课程是国家设计开发的,但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计开发的主体是地方和学校。
11.√。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2.×。13.√。
14.×。解析:德育可以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等其他形式来实现,教学过程不仅可以实现德育,还可以实现智育、体育、美育等。
15.×。解析:当代教学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16.×。解析:高原现象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由于身体或心理上的疲惫而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
17.×。解析:创造力高,智力一定高;智力高,创造力不一定高。18.√。解析: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重要因素。19.√。20.√。
21.×。解析:遗忘是在学习之后立即产生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这意味
第11页
着学生在学习之后要及时复习。
22.√。
23.×。解析: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24.√。解析:当学生长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能力时,会m现习得性无力感,从而放弃努力。
25.×。解析: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发挥每个个体的长处,弥补其不足。26.√。27.√。
28.×。解析: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特别聪明的学生,其非智力因素并不一定就差。
29.√。
30.×。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和杂费。
31.√。
32.×。解析:根据违法行为性质的不同,法律责任可以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并不是只有一种民事责任。
33.√。34.√。
35.×。解析: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为司法制裁(包括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违宪制裁。
36.×。
37.×。解析:教师职业道德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和专业自我的形成。
38.×。解析:师德是建立在职业道德的基础上的。39.×。
40.√。解析:师德的形成和变化受社会大系统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此师德的内容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也是会变化的。
二、单项选择题
第12页
1.B。解析: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被公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2.C。解析:只有在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才会与生产劳动分离,在其他社会形态下,学校教育都会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3.B。解析: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一般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4.C。解析:改善人口质量属于教育社会功能里的人口功能。
5.D。解析: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和专业自我的形成。
6.A。解析: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程度,简单地说是指一个测验的准确性、有用性。测验试题的文字难度太大,超过学生水平,不能体现m测验的有效性,也就是测验的低效度性。
7.D。解析:理想的师生关系特征包括尊师爱生、教学相长、民主平等和宽容理解。
8.D。解析:布卢姆认为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并进一步将认知领域目标划分为知识、了解(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从低到高的水平。
9.A。解析:诺笃尔普认为在教育目的的决定方面,个人不具有任何价值,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的目的。诺笃尔普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所以答案为A。
10.D。解析: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包括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11.D。
12.B。解析: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题干中的小张就是作为优秀学生的榜样。
13.C。解析: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
14.C。解析: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第13页
不均衡性、差异性以及互补性。
15.D。解析:有意义学习具有四个特征: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学习具有渗透性;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16.C。解析:弗洛伊德曾提出过解释遗忘现象的动机遗忘理论,认为个体并非真正遗忘,而是将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压抑到了白己的无意识中。
17.C。解析: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到榜样的行为或行为结果而受到的强化。18.A。解析:系统脱敏法是由沃尔帕1958年首创,其理论基础是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属于行为主义理论。
19.C。解析:教师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能够传递一种信任,这样的期待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
20.D。解析:1908年,贾德根据水下击靶实验提出了迁移的概括化理论。21.D。解析:浮力是一个抽象概念,个体可以不借助物体来对浮力进行理解,说明个体能够很好地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形式思维),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只有到达了形式运算阶段的个体才能很好地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22.D。解析:加涅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将学习分为从低到高的8个层次,依次为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或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
23.A。解析:注意是信息从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
24.A。解析:此题中学生处于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前习俗水平下的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25.B。
26.A。解析:学习是指个体活动经验而引起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依据此定义选A。
27.A。解析:逆向负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消极影响,题干中材料一的学习是先前学习,材料二的学习是后继学习,而在回忆材料一时,材料二产生了干扰,即消极影响,所以属于逆向负迁移。
28.D。
29.C。解析: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教育社会关系中所形
第14页
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所以是一种社会关系。
30.A。解析:依据《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一章第二条的规定,学校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本题中在学校的负有管理职责的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内发生伤害事故,在没有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学校负主要责任。
31.A。解析:教育法规的实施有其特殊性,就是与其他法规相比,教育法规的强制性显然要低得多。这是因为教育法规所涉及的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未成年人,不可能对他们采取过于强硬的措施,并且教育工作是一项培养人的T作,其间出现的问题大多数都是比较轻微的违法行为。在教育法规实施过程中把执法、守法和法规教育结合起来,以说服教育为主,行政、司法强制为辅,遵守了教育性原则。
32.B。解析:教师申诉不是通过司法机关的诉讼程序进行的,不具有诉讼的性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提出的申诉,由其所在区域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受理。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应当确定相应的职能机构或者专门人员,依法办理教师申诉案件。”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受理教师申诉的机构是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或是政府部门,所以这种申诉性质是行政性的。
33.B。解析:教育法律规范具有三个内在的构成要素,即假定、处理和制裁。假定是指适用行为规范的条件和情况,它是把规范同主体的实际行为联系起来的部分,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这一规则生效;处理是指行为规范本身,它指明该项法律规范确定的行为模式的内容,使主体明确可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以及要求做什么:制裁是指违反该项法律规范时所导致的法律后果,通常是以国家强制性措施要求承担的惩罚性或补偿性责任。
34.A。解析: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是要求在制定教育法规时必须从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现实国情出发,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有的经济基础出发,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还必须从本国的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和公民的普遍素质出发来制定法规。
35.A。解析:有损害事实是指行为人有侵害教育管理、教学秩序及从事教
第15页
育教学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客观事实存在,这是构成教育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
36.D。37.B。
38.C。解析:教师职业具有专业性、创造性、示范性、复杂性、协同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包括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和研究者角色等。
39.C。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就告诉教师,任何一所学校,全体教师必须本着双赢的思维,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40.B。解析:如果每个教师都具有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就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题干不仅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尚性,还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引导性。
三、判断简析题 1.× 2.ABE3.√ 4.BD 5.× 6.CE7.√ 8.AC。
四、案例分析题
1.ABE。2.ABCE。3.BC。4.CD。
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