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室总结3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在这一学期中,我校认真贯彻市教育局教研室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根据学校实际,科学确定活动内容
1、自主化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学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网络。教导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管理等活动,教导处、大队部协助活动,各年级研究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班主任及其他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在计划制定方面,我们注重全员参与,自主制定。即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参加到学校计划制定的活动中来,它经过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两个轮次。由上而下,即由学校领导、教导处将确定的我校综合实践的课程理念、目标向下传达,组织教师学习领悟,让每一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充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校的活动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内容的制定全员参与,由学生到指导教师最后再汇总到主管的教导处。
多角度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书上的课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上报科学的、可行的课题,最后由教导处做通盘搭配,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制定计划。
2、系列化同一个内容,不同的做法,由此体现课题的层次性与新颖性,形成一个序列,这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创新。
二、加强常规管理,促进课题深入实施
1、教师选聘、培训制度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阳光,有了阳光,才能有教育的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要求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先进的理念作基础。因此,我们把教师竞聘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力求通过竞聘,择优录取优秀教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条件: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50周岁以下,有长期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新课改,勇于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并付诸于实践。选题方面:要求能带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课题,小中见大,选出贴近学生生活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生感兴趣的、科学的、可操作的课题。竞聘演说:符合上述两个条件后,由校课题组过关筛选后统一安排竞聘演说。参加演说的教师要把课题的来源、实施过程、实施措施、实施预想困难、实施达到的目标阐述清楚,对自己竞选的课题有一个全面的、综合的诠释、理解与评价。竞聘答辩:演说完毕后竞聘教师要接受专家及课题组的提问,有针对性地回答提问者的问题,要求能掌握课题的基本知识,围绕课题全面论证,既富有新课改的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又有自己的观点和创新。学校课题组及专家组将根据教师竞聘的情况,为每位教师进行综合打分,优胜劣汰,选出优秀者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在培训方面,本学期我们重点抓了教师指导方面的培训,多次组织教师学习有关专家的最新教育理念,并在学习后要求教师结合学习所得与教学实际,每人写出指导手记,集体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听评课制度: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具体做法是:学期初由学校教导处组织一次全面的听评课活动,对每一堂课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评价与指导,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为保证实践课的质量奠定基础。学期中不定时地对活动课进行抽查,检验活动课的质量是否有明显提高,期末根据学校指定的课题,进行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检测活动课的授课质量,评选出优质课进行推广,促使每个教师的授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还对三次听评课中不合格的教师限期充实与提高,将听评课活动扎实地落实到了实处。听评课制度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吹进了课堂,使综合实践课的课堂也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不但敦促教师不断地改革创新,而且调动了他们上好活动课的积极性,使每一节活动课都科学扎实,保质保量。
3、阶段性总结制度:为了不断地在活动中反思提高,我们还建立了阶段性总结制度。具体包括:阶段性案例:活动进行一个阶段后,教师们根据活动情况及时撰写活动案例,记录活动中的收获、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今后的改进措施等,对这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阶段性反思: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并形成书面报告。对典型问题校课题组要组织统一学习、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教学实录:我们不但要求每位教师讲好优质课,而且要求他们要整理好课堂实录,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与反思,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也为今后的活动课教学留下第一手教学资料。指导手记: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指导工作,抓好教师指导这个薄弱环节,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要有指导手记,记录个人指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点滴收获、经验教训等,边活动边总结边提高。
4、评价制度:本学年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的管理,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即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价,包括开题、活动实施、结题、课时落实、听评课等各个方面,力求通过科学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把活动的开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三、随着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教师怕上综合实践课,甚至干脆占用,上其他课。原因主要有(1)教师对该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把握,感觉还是有些虚幻。没有现成的教材体系和指导体系,学习不够。(2)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该课程实施需要全方位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觉得无从着手,业务素质不够;(3)现有的对教师评价体系仍强调学科教学质量,该课程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窘境,重视不够,付出多回报少;(4)由于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活动的真正开展需要相配套的物力、财力,而这方面学校有时很难提供,教师个人很少能独立解决,保障不够;(5)学生与家长由于受社会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宣传上的影响,仍觉得考分最重要,活动开展意识不强,应该完成的任务不主动,不及时,质量不高,准备不够。
四、针对以上现状,在新学期中我校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1、转变观念,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让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要让教师站在未来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关键,教师的作用是有效的指导,要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态度和科学规范,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通过设立新课程论坛,举办学习沙龙,开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研讨活动,让教师深入新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发挥教师群体力量,倡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智囊团”。根据农村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2-3位教师分别指导,让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一起成长。
2、拓展外部环境,营造有利于教学的氛围。学校将积极主动与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联系,探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社会人人有责,我们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另外,学校将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以此推动综合实践的改革的不断深入。
3、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办法。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可以用考试来测定,它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而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视学生的过程而不在于结论。它是以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室总结1
2015-2016学第一学期综合实践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市教育局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为目标,以科组建设为重点,加强对科组建设成果的总结和梳理,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继续在规范中不断向前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学期,尽管科组中大多数老师都有多年执教综合实践活动的经历,专业素养较强,但是也有相当部分是第一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或者对本课程理解不深,通过各种形式的校本研训,特别是新加入教师的培训,使他们的教学水平在专家以及科组老师的帮助下迅速提高。
1、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
本学期围绕 “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研究专题,继续加强指导教师业务学习,努力探讨校本研训的多种形式,除了传统的专家开设讲座外,还有提供书籍让指导教师“阅读”的自我培训,让学科骨干率先“研读”组织交流的培训;指导教师根据研究专题轮流担任科组活动学习的主讲人;组织科组老师围绕学校征订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进行深入的研读和交流,进一步理清课程的课型及实施的策略。围绕主题,推荐科组四位新手老师上校内研讨课,通过课例的展示,课后集体的研讨反思,进一步的改进课例并在市试点学校检查中把改进后的课例进行展示。上课的教师在实践、探究、反思、积累中快速的成长起来。
2、科组内结对帮扶,共同提高
按照新旧配对,同年级互帮,同主题共享的原则,把科组教师组成一个个学习的共同体,充分发挥科组骨干老师的带头、引领作用,让新加入的老师尽快进入角色并逐渐成长、成熟,“熟手”老师的专业素养也在结对帮扶中得到稳步提高。在迎接市试点学校检查课例展示的筹备过程中,各集备小组从课前集体备、试教、课后的反思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规范课程资源开发,推进课程建设
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特色教育。
1、规范组群等网络建设
本学期,我校加强搭建网络学习交流的平台,开通新申报课题的组群博客,完善课题的成果管理,合理利用好科组QQ群进行及时的信息发布和研讨交流,营造良好的科组网络教研研讨氛围。对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通过天河部落博客给科组老师提供研讨交流的平台;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积累的优秀课程资源素材及时进行汇集和上传共享,通过网络平台,为我校教师提供必要的理论材料,促进互动与交流,共享课程资源。使博客和QQ群成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的重要阵地。
2、全方位把握,多层次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本学期,科组加强研究活动领域的规划,从学校现有的资源及学生的实际出发,整体布局,多层次开放校本课程资源。细化各研究领域的活动范围,加强对各班级研究过程的进展情况及相应的指导,确保主题的顺利开展及主题的深入研究。同时,考虑到起始年级的年龄特点、原有知识水平、能力、兴趣与爱好等,可以弹性选择活动主题,除了学校开发的三大领域主题外,还可以根据“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领域选择活动的主题。
三、规范课题建设,推动学校科研上新台阶
教育科研引领学科教研,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坚持以综合实践课题研究为抓手,扎实开展各项教科研工作。
1、规范课题成果管理
不仅重视研究阶段性的总结、科组以及课题资料的梳理,还对课题组成员撰写的教学案例、教学研究过程中学生的一些成果资料做好规范的整理和管理;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
2、有效落实各项课题研究实施工作
我校参与课题研究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与人数达到60%以上,本学期,在课题的带动下,教师的研究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我校的科研工作正行走在规范化化发展的道路上,并向有效化道路迈进。
3、规范奖评制度,调动科研热情
为了增强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科研水平,也为了加强学校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本学期我校根据学校“科研奖励制度”以及“课题管理”规定,对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撰写的结题报告、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课题研究过程资料、案例、论文等成果资料进行奖励。充分发挥科研骨干的带动作用以及促进教师的研究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四、存在的问题以及努力的方向
在下一阶段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我校将接续严格执行原方案的计划,致力于课程的深度开发和课程的有效实施。
1、评价体系尚未完善由于内容的不具体性,从一定程度上给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我校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
2、各项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确保校本开发建设和实施有章可循,保障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
3、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档案资料的管理.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室总结4
2016—2017学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和附庸,为此,我们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始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作为一个重点来抓,有专职分管校长,有教务处主任具体落实,下面就学校这方面的工作作一汇报:
一、信息技术教育:
1.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在教师和学生具备必须的信息素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的普遍应用。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每学期开一节网络教学课,着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整合模式,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2.建立实用、丰富的校级资源库
利用网络教学,可以指导学生直接在网上查询资料,但有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去寻找需要的素材,教学时效颇低,同学科组也可通过素材库的建立达到资源共享。
3.探索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
在网络上大量的知识库、资源库,拥有丰富的信息,因而比较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式学习,网络教学时,让学生浏览,在此过程中,有价值的东西,下载到自己的条件夹内,遇到问题,通过网络求助、讨论,学生至少掌握了一条能解决问题的途径。
4.兴趣小组活动项目化
往年的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往往没有明确的任务,因此活动内容比较零乱。在为了加强兴趣小组活动的实效性,学校也以“项目学习”的形式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基本项目有:课件制作,电子报刊制作及网页制作。
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结合课程实际问题和学校实际,贯彻落实。
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同时更为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它的基本目标是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学生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
四、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的学习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能力。劳动技术教育,我校与科技教育相整合,以项目学习为切入口,逐步形成了学校的办学优势。
1、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劳技课中积极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兴趣和课堂教学实效大有裨益
2、创设灵活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采用“项目引导”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科技素质的形成。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完全体现了科学探索的模式,促进了学生手、脑、心协调全面发展。
通过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劳技教育中渗透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劳技教学在培养学生科技素质方面的优势,以强化劳技教育在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在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中,大胆创新,闯出新路。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室简介
教导处德育工作计划
(2012-2013学第二学期)
新学期已经开学了,我校教导处在上级的领导指示下,按照相关的文件要求,根据我校的具体工作部署,制订工作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报告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的要求,以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入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德育工作
贯彻党和国家的思想、宗旨、认真传达和学习党和国家的文宪、政策、结合地方的实际,融德育工作于教学实践中,日常生活中。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积极开展适合少年儿童特征的各种活动。坚持要求每周一周会课,坚持利用升国旗下讲话与集合队时间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
三、本学期教学工作与发展目标:
1、以课改为中心,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纲要》《标准》,进一步转变教学观点,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程改革的实践。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和质量意识,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科教学质量的调测、监控。
3、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四、教学常规管理
1、抓“三率”,抓好学生的入学率。对不能按时到校的学生,要求班主任找清原因。并家访动员,落实人员责任,绝对确保辍学率不超过1%。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教学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课程计划,按课表上课,学校每周安排教师值周巡查;
3、教导处每月检查教学人员的备课情况,倡导写教学反思,对检查及时进行情况小结。
4、教研组每月对组内教学人员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进行检查,及时进行情况小结。
5、重视毕业班工作,全面提高毕业班质量。要着眼于“早、细、实”,认真总结上届毕业班的经验教训,制订切实可行的毕业班工作计划和措施。毕业班教师要深入研究学情、教材、考纲,分层、分阶段地抓好教学工作。做好毕业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浓学风、正班风,促质量稳步提高。
6、组织好每期的期中、期末的考试,安排监考、评卷工作。抓好段期考工作,要求任科教师写好各学科质量分析,期末工作总结,努力提高及格率,优秀率。组织好班主任写好学生手册,做好期末评优工作,并上交存档。
7、以新课程下的教学为中心,以青年教师为重点,根据“边培训、边研究、边开发”的原则,建立培训、教学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探索实施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使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再
上一个新的台阶。组织教师业务学习与继续教育学习。
8.认真抓教师备课、改作、辅导等工作,定期检查教师备课。改作要求:语文科听写、生字、作文、练习册作业;数学科练习题、练习册作业可抽改或集体讲评。单元测试卷两科应要求学生训练,教师改后讲评。
9.建立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制度,取长补短,促进教学。每学期,领导听课不少于20节,教研组长听课不少天18节,教师间听课不少于15节。
五、做好期末工作总结。
教导处德育工作计划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根据“黑龙江省2011年学校德育工作要点”及我校本学期“党政工作计划”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制定本学期教导处德育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与思路:
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打造品牌学校”的奋斗目标,全面开展校风班风学风建设活动。以“大庆市新优质推进项目”课题为契机总结经验,全面提升师资队伍专业水平。坚持育人目标,培养“学做人、求真知、会健身、追求美”,具有“人文底蕴、艺术气质和坚持精神”的合格小公民。以“坚持精神”教育为抓手,培养学生人格品质结合“自强”精神教育开展形势多样的学生品德教育,营造“坚持精神”文化氛围,做好勤工俭学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两个《纲要》,全面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夯实基础,注重德育队伍建设
1、完善落实全面、全员、全程的三全德育工作模式,在全校教职工达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德育工作无小事的共识,大力倡导德育首遇制,无论校内校外,发现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谁碰到谁干预,谁遇到谁教育,并知会班主任,上报德育处,同时,提倡每位教师坚持撰写教育案例反思教育工作的得与失,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育人艺术,让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优秀习惯,每学期班主任老师至少上
交一篇。
2、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品行好、能力强、工作踏实、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结合《肇州二小班主任岗位职责细则》进行校内班主任系列培训活动(上岗培训、合格培训、特色培训、优秀培训),分层次分类对班主任进行全面培训,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3、分年级设定不同的德育目标和内容。预备年级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强化预备年级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一年级以“自主”教育为抓手,继续巩固习惯养成教育。加强教学支点课程、写字、早读、作业课的要求。二年级以“生命”教育为抓手,重视学生生理心理转型期的变化,及时开展生理心理健康知识辅导,针对二年级学生特点,强化校内外遵纪守法教育、民防教育和禁毒教育;三、四、五年级以“理想”教育为抓手,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法制教育、毕业意识教育,重视安全教育,防止偶发事故。;
4、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本学期,教导处与大队部将密切配合,通过班级推荐、全校竞选、开展培训、参与实践,不断反思等五个层面选拔和培养学生大队干部干部和大队干事,提倡学生自主管理,鼓励学生干部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参与学校管理。
(二)、以“弘扬坚持精神,营造校园文化”为主线,加强德育教育,建设班风和学风,逐步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
1、继续坚持各年级的分层次德育教育。结合本年级学生实际特点,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意见和建议,及时解
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每学期各年级负责一次升旗仪式活动;为学生搭设展示才能的舞台,每学期各年级结合本年级学生特点组织开展各类竞赛或文体活动。
2、利用好每周的升旗仪式和班队会时机,组织一系列“坚持精神”教育活动,做好评估和表彰,抓典型,树榜样,经常讲,成惯性。
3、坚持各年级文化建设,利用现有的一切条件,如墙面、黑板报、橱窗等等,加强环境布置,各年级组坚持正确舆论引导人,典型事例激励人。时时处处宣传“坚持就能战胜惰性,坚持就能取得成功”的学生精神,让实验学生精神伴学生共同成长。
4、不断总结预备学前教育教学经验,继续整理学前教育内容完善校本教材,争取在《学生手册》的基础上形成《肇州二小预备学前教育教师手册》。
(三)、提高实效,抓实德育常规工作
1、规范班级管理,促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注重日常班级管理和评价,本学期重点抓早读、仪容仪表、礼仪、广播操、课间文明休息、规范使用文明上网的工作。充分发挥十大员和大队委员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检查,搞好“星级中队”的评比和建设工作。
2、预备年级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上特别强化早读、速算和写字的要求,利用午自修时间由备课组统一要求,年级组统一进行,并坚持一个学期。
3、注重班级干部培养,提高学生自治自理的能力。加强学生干
部的培训,树立一批“有威信,善管理”的学生干部典型,学校创设更多的平台,让小干部参与学校各项评比检查,如:教室卫生检查、广播操检查、午餐管理评分等等,锻炼小干部的能力,培养小干部的责任意识。各班要继续搞好小干部轮换制,真正做到“给老师减负,给小干部加压”。
4、建设学生社团,发挥学生社团在民族精神中的承载作用。学校各级部门要予以积极支持,帮助、指导学生社团,努力建设1—2个有活力、特色强、运作规范的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民族精神中的承载作用。
5、充分利用校班会课,组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的针对性强的主题班会实践活动。
6、建温馨教室为载体,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班级的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作用,营造班级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让环境育人。
(四)、充实校园生活,开展系列德育活动
1、加强感恩教育,鼓励学生以小队的形式走近父母,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关心孤老,关爱家人,培养感恩意识。同时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系列活动,编写一条真情短信,践行一次感恩行动,讲一个“感恩”故事,办一期以感恩为主题的板报
2、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本学期初步设想:九月工作重点为“民族精神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并结合重阳节开展感恩教育;十月工作重点为庆国庆,以此
为契机,让同学们了解祖国,歌颂祖国,热爱祖国;十一月工作重点为“体育节”,以体育运动周中的体育比赛为契机,促进学生增强体质;十二月工作重点为“生命教育”,以“世界爱滋病日”为切入口,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五)、相得益彰,搞好德育配套工程
1、加强家校联系,保证家校联系通道的畅通,严格每月2—3名的家访制度,提高家访效率。
2、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委会的教育资源。
3、完善家委会职能,发挥家委会的督评和纽带作用。继续开展“十佳家长”、“学习型家庭”的评选工作,树立家长中的典型。
4、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已有经验,继续巩固和拓展“四个一”校外服务活动,开展社会服务,社会调查活动,搞好“四个一”活动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完善综合治理工作,加强法制教育,使学生知法、懂法。
1、抓好以时政形势、国防安全、法律常识、行为规范、卫生防病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午会教育,进一步提高午会效果,继续提倡和培养学生记笔记的好习惯。
2、继续完善“时政、法制、规范”的测试制度,并且将测试结果纳入班主任业绩考核与学生思想品德评定中。
3、法制教育要抓早、抓小、抓实,以“预罪法”、“交通法规”、“拒绝毒品”和“远离网吧”为主要内容,“防患于未然”。
4、关心、爱护后进生,继续开展帮教管理。提倡帮教工作要“走进学生、走进家长、走进课堂”。
(七)、健全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好专职的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班主任要冷静、有效地控制和处理早恋现象。班主任在开展学生工作是要充分运用好心理辅导的功能,足有成效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在学生中大力宣传,大胆尝试运用好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悄悄话信箱等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健康学生的心理素质。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室管理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室管理制度
1、综合实践活动室由上实践活动课的教师负责管理。
2、教师贯彻执行实践活动室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章、计划、负责实践室的管理、使用,确保实践活动室工作的正常开展。
3、教师要认真做好添置设备登记,活动用具、器材应摆放整齐。
4、学生要有秩序进入室内,按规定的地方就坐,保持室内安静,不准随意喧哗、走动、打闹。
5、学生保持室内清洁,不准带零食到室内,不准乱丢纸屑、杂物,不准在课桌、墙壁上乱刻乱画。
6、学生爱护活动用具、器材。没有辅导教师允许,不准随意动用。如造成损失照价赔偿。
7、活动用具、器材借出或非管理人员使用,必须经学校主管领导同意,如损坏或遗失照价赔偿。
8、每次活动结束,要认真检查,关好门窗。如造成损失,追究事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