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喀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深喀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尊敬的毕庶亭及各位领导: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喀什经济开发区向自治区长期以来对喀什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深喀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设背景
近年来,喀什市工业发展比较缓慢,2011年喀什市一、二、三产业分别占GDP的比重为4.3%、34.3%、61.4%,以商贸、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工业领域特别是信息产业、节能环保及软科学方面薄弱,产业集中在简单的产品加工。喀什地区孵化器建设几乎没有,只有1家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
立足喀什实际,深圳前指和喀什特区领导决定借力深圳市科技创新企业高度集聚的南山区作为深喀科技创新中心的共建单位。深喀创新中心的成立,从上到下体现着创新理念。2012年7月1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一行来喀什考察调研,在对深圳产业园落地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了充分肯定时指出:特区科技创新是喀什特区发展的强劲动力,更是特区发展的灵魂,要借力发展科技进步加快喀什发展。按照万钢主席的点拨,特区领导高瞻远瞩,及时研究决定将深喀实训基地调整为深喀创新中心,同时决定借力深圳市科技创新企业高度集聚的南山区作为深喀创新中心的共建单位,由此,深喀创新中心孕育而生,通过半年的孵化基地建设,2013年3月深喀创新中心机构正式成立,喀什特区踏上一条创造优良创业环境、培育优秀创新企业的探索之路。
二、建设现状
深喀科技创新中心位于喀什经济开发区深圳产业园西区,是喀什经济开发区兴办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旨在为科技创业企业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全过程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深喀创新中心占地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现有5栋办公研发孵化楼、2栋人才公寓、1栋综合服务楼,孵化面积达1.5万平方米,办公及公共服务设施达1万平方米,可同时孵化企业200家,援疆资金已投入6000多万元。中心拥有多功能厅、会议室、洽谈室、培训室、展厅、专利产品展示和交易中心等公共设施,以及大型食堂、便利超市、运动球场、生态休闲区、停车场等公共生活休闲设施,中心下设投融资服务部、创业服务部、平台建设部、综合服务部四个部门,为喀什特区民营科技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信息、政策咨询、科技交流、人员培训服务,为企业运作环境和投融资提供支持及相关服务。
在深喀合力打造下,目前深喀科技创新中心已入驻了宇龙通信、嘉达控股、拓日新能源、长城计算机、网易得科技等16家科技创新企业和机构,产业领域覆盖物联网、云计算、计算机硬件、软件开发、移动产品开发、生态农业、节能环保等。入驻了深圳日月投资、上海兴盛集团、广州名翔投资等11家股权(创业)投资企业,11家企业持有股权市值约42亿元,2013年第一季度实现税收收入8700万元。入驻了新疆大漠果香食品、喀什仁利商贸、喀什零点星文化传媒、新疆锐浪油气技术等10家商贸服务企业。
三、主要政策
“年轻的创业者、年轻的创业服务机构,让我们一起创业”是深喀创新中心的服务理念。创新理念的落实体现在一系列的创新体制机制上,成立了喀什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领导小组,领导统筹喀什特区科技创新工作;组建喀什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专家顾问团,形成每年召开一次顾问专家诊断会机制;做好《喀什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发展规划(2013-2015年)》编制;制定出台了1个普惠政策和11个专项政策,给予科技创新(孵化)企业专项支持:
一是制定出台《喀什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喀什经济开发区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投资优惠政策》,给予科技创新企业专项支持,对科技型企业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六种税收,按照超额累进比率给予财政扶持。
二是设立总金额达600万元的天使资金,通过举办“创业大赛”选拔一批优秀的科技创业项目,以无偿形式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设立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对进入成长期和壮大期企业、产学研合作、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给予财政资金支持。
四是入驻创新中心的孵化企业,可享受一定面积的办公场地和专家公寓、人才公寓免租金或廉价租金优惠。
四、未来展望
一、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建立健全创新中心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创造更为便利的支撑环境,为中小企业搭建融资平台,鼓励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种子期、成长期的企业,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二、强化产学研合作研究
促进产学燕合作研究的开展,促进基础、应用于开发之间、地区之间及学科之间合作研究开展,建立同深圳合作开发支援团,加速喀什的高新技术产业化。
三、大力培养和吸收高科技人才
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最重要的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队伍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最重要的保障条件。创新中心将努力创造一个适合人才成长的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特别是为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拓展人才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不断加强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和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的继续教育。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高层次关键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通过具体创新项目的锻炼,持续保持创新团队的创新力。
四、实现目标
以创新为风向标的深喀创新中心将成为喀什特区鼓励创新、扶持创业的重要平台,成为众多创业企业家翘首期盼展示创业项目、腾飞创业梦想的平台。在与深圳南山区创业中心合作共建的基础上,通过整合两地资源,发挥创新中心的主体作用,力争到2015年引进孵化科技型企业100家以上,培育申报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达到5%,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0%,科技技能培训每年惠及新增就业人口达到50%以上,新兴企业自有知识产权比例达到70%以上,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8%,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8%,一般性研发人才本土化率达到10%,取得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授牌。
五、存在的问题
1、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质量不高。
2、企业市场开拓方面不理想,同当地项目对接不顺畅,与当地优势产业结合的方式、需求与合作方面需进一步探讨。
3、缺乏企业管理人员
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中,反映应聘人员专业性不强,管理能力与工作能力不足,不能满足企业的招聘要求,所以存在企业招不上工作人员的问题。
展望未来,深喀创新中心任重道远,面临许多挑战。深喀创新中心的未来发展将内外兼修,对内将不断强化创新服务意识,建设人才队伍,探索创新理论研究,加强前瞻性意识,为喀什特区企业提供创新引导;对外将整合资源,推动孵化,高效创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强化孵化器协作网络,开展国际合作,实施开放式创新。创新是魂,服务是器,深喀创新中心将与喀什特区创业者一起弄潮,共同创造奇迹、见证梦想!
第二篇: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
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
为培育创新型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坚持创新驱动,打造个性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全面匹配宁波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的业务体系,引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宁波市企业家协会、宁波市企业联合会、宁波工业经济联合会会员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快速发展。
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宗旨
中心以资本作为纽带促成“科技+金融+人才+资本+项目+政策”的高度融合,搭建宁波市科技金融服务第三方载体,以市场化方式为创业创新型企业成长及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品牌化的优质服务,打造我市科技金融服务工作新模式与新亮点,推动宁波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转型升级。
二、中心服务内容
1.投融资服务。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和金融服务机构,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和融资条件,提供各类金融产品信息,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主要包括天使基金,VC/PE基金,科技担保,科技保险,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中小科技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产品,以及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仓单质押等创新融资产品;投融资项目对接、商业计划书撰写、投融资谈判、资产管理、财务顾问、投融资咨询与培训等服务;引进国内外知名IPO产业链服务机构,国内上市(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融资、香港上市、美国等国外上市、买壳上市等,为拟上市企业提供IPO过程中全方面服务。
2.家族财富服务。了解并解决家族财富管理的传承需求、资产管理需求、规避风险需求,整合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香港金融管理学院,中科院中科风投研究所及国内排名50强的投资机构等资
源,为家族企业提供高端智力支持专业化、个性化、高端化解决家族财富传承、管理、人才培养等问题;多元化资本增值、产业链资本优化、全方位资本配置等高端服务;设计家族理事会、家训和家族宪法、家族银行、投资委员会、教育和指导计划等全方位服务。
3.科技项目对接服务。通过资本与科技、人才的对接,引进符合宁波产业导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新服务业态;协助宁波产学研促进平台推进尖端科研成果与对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的引进与合作;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提供科技成果的项目发布、展示、合作等服务;集聚全世界范围内优秀科技成果、一流名校科技资源与企业需求完美对接;针对高科技人才、海归等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开展高科技创业资源对接、创业教育与管理培训等服务。
5.研讨交流服务。举办大型高端论坛,集聚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机构与宁波当地企业,共同就企业创业创新与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提升、打造海洋经济核心产业、中小企业标杆交流等热点话题进行研讨与交流,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增进各方信息交流,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
联系人:董宝军
联系电话:***
第三篇:科技创新汇报材料
弘扬创新精神打造科技特色
-----株洲县育红小学创建湖南省科技创新教育基地汇报材料
株洲市株洲县育红小学
我校创办于1909年,现有教学班32个,在校学生1800人,在校教职工97人。在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我校一贯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自学·引导·发现教学”实验获株洲市科学进步奖,受到时任国家教委常务副主任柳斌的高度评价。学校于2003年被录入《中国名校600家》之列。2004年,《思疑展合教学》实验研究获湖南省教研成果一等奖。除此以外,我校另有其它6项实验研究,均获得省、市和中央教科所的表彰奖励。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认定为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株洲市示范学校、株洲市科普文明大院、株洲市知识产权试点学校、株洲县科普特色学校。
教育科研的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索、主动思考的习惯。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五年来,有汤宇轩等63名学生在省、市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奖项达90次,其中县级59次,市级26次,省级5次,申请国家实用专利12项,已有7项获得国家专利证书。有陈潇等同学在市、县科幻画比赛中获奖,市级44次,县级60余次。有蒋鑫森等同学在电脑制作中获奖,市级24次,县级14次。科技教师袁兴台设计的《听话的气球》等四个实
验被入选省编《科技活动》教材,撰写的论文《三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获全国一等奖,并在《华夏教育教学》杂志公开发表,袁兴台老师被省市教育系统评为“优秀科技教师”、“科技教育精英奖”。胡敏老师执教《压缩空气》被评为湖南省教育规则“十一五”重点课题示范课。罗文娟、苏俊等10来名教师在科幻画、科技制作比赛中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具体获奖情况附后。)
为了打造我校的科技特色,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创新精神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我校科技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明确两个奋斗目标
近期目标-----每年申请3~5项国家专利,每年有3~5件作品获省、市级奖励,力争成为省级、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
长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使每一位学生获得生活和未来需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牢固树立“科技兴国”的信念,培养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三、实施六个具体措施
(一)队伍强劲
我校现有教师97人,其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94人,中、高级职称的87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县级骨干教
师4人。学校领导坚持改革创新,科研兴校的理念,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带头参加课题研究活动。学校教研室积极开展教学教研,通过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每期一次的校级展示,每年一次的课堂验收,着重培养教师基础教育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二)课程到位。
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科学、科技活动课程,在教学中细心捕捉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常年开设了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足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和不同层次学生的渴求。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科研基地参观学习,让学生的奇思妙想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思考。
(三)设备齐全。
学校设有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多功能室、科技制作室、科技展览室。科技制作室里配有电脑、背投电视机、投影机、照像机、DVD、摄像机和空调,总价值达60000余元。仪器室按国家一类标准配齐。图书室有藏书20000余册。多功能室(美术室、音乐室、体形室、阅览室、电脑室)各一间,配置电脑50台。展览室新添置展览桌25张,有学生科技作品30多件。每间教室配备背投电视机。
(四)活动系统。
1、定期举办科技节,利用多种形式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并进行“四小”(论文小作家、发明小博士、制作小能手、多彩小画笔)评
比,表彰和奖励科技小明星。
2、设立科技角、编写科技小报等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动手动脑过程中,培养科学意识,提高动手能力。
3、充分利用学校橱窗和廊壁形成科技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生动有趣、形象直观的各类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经费支持。
为保证各项科技活动的顺利进行,我校提供了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专项经费。近两年来,学校自筹和政府资助资金达15万余元。
(六)激励得力。
为激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工作,我校设立了科技创新教育成果奖。
1、凡获得国家专利证书,每个项目奖励人民币1800元。
2、凡参加教育、科协等部门组织的各级科技创新、科幻画等比赛,获县级一、二、三等奖以实物奖励为主;获市级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人民币150、100、50元整;莸省级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人民币300、200、100元整;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人民币500、400、300元整。
3、对获奖同学在第一时间内,在全校给予通报表扬并予以张榜公布,能进行媒体宣传的,学校负责向媒体投稿。
4、对获奖同学,给其所在班级在文明班队评比中加分。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分3、2、1分;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分5、4、3分;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分8、7、6分。
5、对指导老师除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视贡献大小,优先评先评优、提前晋级。
弘扬创新精神,创建特色学校,意义重大,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积淀、思考和探索。我们将继续努力,力争使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再上台阶。
第四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创新建设汇报材料
创新建设 转变职能 提升服务
——碧溪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主要做法
变,为了百姓之便!2013年,为了改变我镇原有便民服务中心场所狭小、位置难找给前来办事群众造成不便的现状,我镇主要领导通过多次多地考察学习,整合各类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结合本镇整体规划,放弃2万余元租金,收回归属镇政府的6间临街店面,投入20余万元,“严设计、重功能、高档次”打造了一个极具“中国风”的综合性便民服务平台。按照“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管理服务模式,减少了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及时有效地为群众服务,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便捷和实惠。真正把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转变职能的示范工程。在实践中转变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机制,为建设和谐、幸福新碧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做法
(一)创新服务方式,打造一流平台。
碧溪镇社会管理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创造宽松舒适、大小适宜、整洁明亮、方便群众的环境,将服务场所建设一流的综合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目前中心占地120余平方米,内部采用复古装饰配以红色调,采用复古雕刻形式设置了综治、财政、民政、计生、国土、规划、农业、劳动保障、农医、公共资源交 易等12个木质红棕底色金字的窗口吊牌。整个中心透露着典雅温馨气息,给前来办事的群众传递着宾至如归的感觉。为确保社会管理中心高效运转,内部添置了 26个档案柜、30个资料柜、18套办公桌椅、12张椅子、10台电脑、12个垃圾桶、12盆小盆景、9盆大盆景、6台打印机、3台饮水机、1部电话,并配有办公人员19名,其中中心主任1名,副主任2名。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财政、民政、社保、计生、社保、农经、农医、水利、统计、国土、规划、综治等12个公共服务事项窗口于2013年12月20日集体入驻办公,亮证上岗,认真履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承诺,协助党委政府统筹抓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维护稳定、平安创建等工作,架起了政府与百姓沟通的“连心桥”。中心自投入运行以来,已受理群众咨询243余人次,代办事项34余件,办结率达90 %,接待群众来访174人次,化解矛盾48件,群众满意率达到98 %。其一流的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水平受到越来越多的群众交口称赞,切实方便了我镇两万群众。
(二)规范办事程序,服务广大群众
为了规划办事程序,优化办理时限,中心制定了《AB岗制度》、《工作承诺制度》、《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职责》、《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制度》、《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职权》、《首问负责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9项制度,严格考勤制度,明确值班人员。同时做到“一栏、两有、三挂、四上墙”即:设立公开栏;有监督电话、有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成员单位职责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去向牌、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岗位台;挂牌办公、挂牌上岗、挂牌收费;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服务指南、办事时限上墙。
镇社会管理中心是政府为群众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服务到位不到位、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衡量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成败的根本标准。我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认真开展“五个一”服务方式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相让、一杯热茶相待、一片真情相交、一个明确答复相告的优质服务活动,实行“一站式”办理、“一个窗口”办理、“一条龙”服务。并做到服务内容精细化:一是服务内容力求“一眼清”。服务中心办事项目、内容、条件、流程全部上墙告知,服务人员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信息在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岗位台和桌牌内公示并亮证上岗,统一印制办事须知和便民服务卡,让办事群众一目了然。二是面对咨询力求“一口清”。加强服务工作人员队伍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并要求熟记各服务事项所涉的承办单位、申请条件、办事程序、收费标准、联系部门等内容。目前,中心工作人员面对群众咨询,基本都能做到“一口清”。三是群众办事力求“一趟清”。按照“能进则进、应进尽进”的要求,将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保障、计生服务、民政救济、土地审批、合作医疗等涉及12个部门51项重点审批和服务事项纳入到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主要服务范围。
此外,还建立了18个村级便民服务站,建成镇、村联动的便民服务网络。设置了村级便民服务代办员,负责为群众免费代办 相关事项,各村民小组还设置了便民服务代办联络员,负责做好村民与村代办员之间的联系,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积极指导监督村便民服务站发挥其作用。
(三)强化监督机制,提高办事效率
我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内各窗口都准备了一本《受理事项登记薄》,对受理的每一件事情、办理的每一个证件,都要详细登记备查,并向群众公布为民服务监督电话,建立为民服务质量和成效的监督制度,畅通群众咨询和反映意见的渠道和途径,及时制止和纠正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镇纪委定期不定期组织检查,督导服务中心的工作情况,对作风飘浮、敷衍应付、服务不力的服务窗口和工作人员,进行限期整改;对群众意见较大、反映强烈的,实行待岗处理,确保大厅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取得的成效
(一)成为了转变干部作风的“廉政工程”。推行便民服务工作,从机制上推动了干部作风转变,不仅改变了部分干部“高高在上”的衙门作风,也使“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还杜绝了暗箱操作,避免了违规操作,防止了吃、拿、卡、要现象,推进了源头治腐工作。许多干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提高了政府公信力和干部威信。
(二)成为了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工程”。社会管理创新的落脚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自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成 以来,由于周一到周日都有干部轮流值班,各类矛盾纠纷基本都能在镇、村级得到解决,初步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三)成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民生工程”。推行便民服务工作,将服务人员的工作职责、联系电话和办事流程明明白白地公开,使群众办事该找谁、该怎么办一目了然,不跑冤枉路、不找错人、不办错事、不耽误时间,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四)成为了密切干群关系的“鱼水工程”。社会管理中心最大的特点是,拆掉“围墙”敞开式办公,拉近“距离”平等式服务。建立了方便群众办事的服务网络,打通了便民利民的“绿色通道”,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办为一次办,群众要跑的路都由干部来跑,群众要办的事由干部来办,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和办事不方便的问题,真正实现了“由管理到服务,以服务促发展”的根本性转变。给群众带来了方便和实惠,让他们少跑路、快办事。镇村干部也通过实地为群众解决问题、面对面答疑解惑,拉近干部和群众的距离。有事找中心、有事找干部蔚然成风,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位置得以提高,良好形象和威信得以进一步树立。这样无形中拉近了党委、政府与广大群众之间的距离,使政府的服务延伸到基层,温暖在群众心里。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领导坐班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职位代理制、便民代理制、定时回访制、考勤请假制等制度的建立和对窗口工作人员的严格考核都为便民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
二是规范管理,服务周到。深化“一站式”服务,将民政、计生、农业、司法、土地等部门集中设置服务,充分体现便民、为民。规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严格执行四职干部轮班制度,每天至少有一位干部坐岗。
三是创新思路,突出重点。根据镇情实际,将“突出重点、创新形式、规范程序”作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的三项重点工作来抓,把便民服务工作与目标考核相结合、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与村级便民服务室工作相结合,提高全镇便民服务水平。
实现跨越式发展,重任在肩、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真正把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成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转变职能的示范工程,为全镇人民创造更加幸福自豪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喀什市 深喀第二高级中学简介2014.12.2
深喀第二高级中学简介
喀什市委、市政府按照“高中集中办学”的思路,集中国家、自治区和深圳援建资金,在东城区新建3所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其中深喀第二高级中学总投资1.34亿元,占地面积为155亩,总建筑面积为52307㎡,生均建筑面积为17.43㎡,其中教学楼22086.59㎡;行政图文中心4840.12㎡;师生餐厅3694.69㎡;学生宿舍15531.02㎡;教师宿舍3163㎡;“风雨”操场2991.89㎡。学校用地由市政府无偿划拨,学校建设资金由深圳负责统筹,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由喀什市承担。学校计划2015年春季投入使用,按照学校“保基本、保运转”的原则,市政府自2014年3月起逐步投入1196万元完成3大类30项学校设备的招标、采购。目前,深喀第二高级中学所有建设项目基本完成,教学设备基本安装完毕,部分教学设施已完成招标采购,预计在12月底全部完成安装任务。
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工委高度重视寄宿制高中建校工作,2014年8月任命由依布拉音.尼牙孜(校长)、杨小红(书记)等7位同志组成的深喀第二高级中学学校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积极协调学校建设进度,同时,为师生入校有效实施教育教学管理,制定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并派驻干部到三中、四中、十六中、二十三中、二十六中和阿瓦提中学等六所学校长期听课、详细了解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思想等基本情况,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全寄宿制学校在我市属首创,现在,我校有配备入住学生3000个学位,3000个床位,完全能够达到招生的标准。希望各位代表对学校的发展给予支持,能在群众中大力宣传,解除家长的思想顾虑。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寄宿制初中生每天给予学生6元的伙食补助和3元的营养餐补助,目前,全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学生还没有伙食补助的政策,解决伙食问题压力很大。为进一步提高高中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恳请代表向自治区和国家建议给予南疆寄宿制高中生给予每天10元的住宿生伙食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