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化市小学品德学科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从化市小学品德学科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我市位于广州市的北部,教育教学相对落后,为缩小我市与广州的城乡教学差距,大面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有效地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从2006年下半年启动了面向广州市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师培训工程。三年来,我市小学品德学科积极响应,认真规划、精心组织、系统实施,共派出12名教师参加本次培训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领导,构建培训管理网络
为更好的落实培训工作,我市品德学科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整体部署,确定培训工作的基本思路。
组长:林小红(品德学科教研员)副组长:邝伟东(品德学科教研会会长)
成员:刘丽萍 殷碧玉 李婉萍(品德学科教研会理事)
培训领导小组负责本次培训工作的统筹安排,确立了培训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并对培训工作的实施进行了精心设计、周密部署。在整个培训工作中,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落实的作用,确保了培训工作能出成效。
二、大力宣传动员,精选培训对象
为使培训达到最佳的效果,精心挑选培训的对象尤为重要。我市品德学科在全市进行动员,采用自荐与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精选培训的对象。我市先由各直属学校及各个指导中心在品德学科的骨干教师中挑选理念先进、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推荐到教研室,再由领导小组的成员讨论,挑选出流溪小学陈小玲、吕田三小谭庆星、联星小学邱梦桦、良口善施小学黄细立、西宁小学、蔡婉霞、温泉三小欧阳志莺、河滨小学殷碧燕、钱岗小学钟彩晖、街口小学孙杏芳、鳌头二小谢泽崇、新城小学潘阳东、北星小学黄秋娟12名教师作为本次培训的对象。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三年来,我市品德学科高度重视培训的组织工作,针对本地区城乡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实际情况,组织了开展了集中培训、师徒结对、课例研讨、研究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1、集中培训
2006年,我市的12位品德科培训对象脱产参加广州市第一批农村地区小学学科教师培训,以扎实有效的学习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师徒结对
2007年,我市12名品德教师参加了广州市农村学校“结队教研”的活动,12名培训对象均有自己结对的老师,也就是自己的“师傅”。这结对老师作为对培训对象进行日常跟踪培训的具体责任人,负责指导培训对象完成培训任务,努力达成培训目标,同时结对老师也在指导培训对象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成长,体现自己教学生命价值。通过这样一对一的手拉手帮扶活动,来促进帮扶对象的专业发展。
2007年,我市的培训对象到广州进行跟班学习。我市还按照广州市教研室的要求对这12名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个案跟踪。并在开学初就布置他们收集好农村地区小学品德教师培训中期成果,其中包括论文、经验总结、优秀教学设计、各级部门管理方面的经验总结。从这6名教师上交的内容充实,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的成果中,不难看出他们参加本次培训后明显的进步。另外,他们还邀请了其结对教师对其成果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其次,我市品德学科在5月16、17日还组织了这些跟班学习的教师参加了广州市举行的成果交流展示会,让这些教师以扎实有效的学习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
3、课例研讨
课例研讨是培训对象将理论观点转化为教学行动,形成实践性知识,获得教学专长的重要途径。我市品德学科广泛开展了课例观摩、同课异构、一课两讲等课例研讨活动,通过活生生的课堂实例来为培训对象提供教学模板,分析课堂、解构课堂,帮助培训对象建构课堂教学新思维、形成课堂教学新技能。
2008年,我市参加农村学校“结队教研”的教师作进一步个案跟踪,要求各参加培训的教师本学年要承担一节校、镇、片或市的汇报课,以此推动各镇、校对品德课堂教学的研讨。
2008学年第二学期,我市品德科继续关注参加广州市农村教师培训教师的学习与发展。继续深化第一批农村地区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对我市参加农村学校“结队教研”的老师进一步进行个案跟踪。要求参加农村教师培训的12位教师以手拉手(或送教)的形式各承担一节展示课。
手拉手的教师安排如下:
流溪小学(陈小玲)——吕田三小(谭庆星)
联星小学(邱梦桦)——良口善施小学(黄细立)西宁小学(蔡婉霞)——温泉三小(欧阳志莺)河滨小学(殷碧燕)——钱岗小学(钟彩晖)街口小学(孙杏芳)——鳌头二小(谢泽崇)新城小学(潘阳东)——北星小学(黄秋娟)
我市还要求手拉手的两个单位做好计划,定好时间与地点,并要把安排上报从化市品德学科。活动结束后上交汇报课的教学设计、有关照片和简讯报道。各培训对象也要做好成果的收集和整理。
如联星小学的邱梦桦与善施小学的黄细立两位老师在联星小学进行了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他们在教学中将教学理念融入课堂,积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学习兴趣浓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后,两校教师在一起进行了热烈的研讨,特别深入探讨了“如何让我们的教学更有效”这一问题。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们互相学习,为发挥学校特色教育的优势,扎实抓好校本教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9年6月3日上午,广州市教研室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员姚顺天老师到从化市河滨小学参加广州市小学品德学科农村教师培训活动。活动中,广州市荔湾区耀华小学的马丽校长执教了《多姿多彩的地图世界》、从化市河滨小学殷碧燕老师执教了《走进中国宝岛——台湾》。姚老师在课后进行了精辟的点评,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都能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善于发掘学生的资源,让教学厚重起来,课堂上所蕴涵的许多新的信息和新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获益良多。同时,也对在场的农村培训对象及老师就何为一节好的品德课及怎样处理好国本、人本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就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宝贵的建议。姚老师精彩的发言,让在场老师受益匪浅,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4、研究成果展示
我市还要求培训对象在学习时注意撰写学习的心得,积累教学经验。以此促进培训教师从理性的视角、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成为善于理性思考的教育者,再从观点与角度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2007年,我市举办“教学叙事式”论文和“教育教学随笔”的征集与评比活动中及2009年举行的“有效教学论文”评比活动总,培训对象联星小学邱梦桦所撰写的论文均获一等奖,街口小学孙杏芳获二等奖,殷碧燕获三等奖,其中邱梦桦等人的论文还被选送到广州进行评选。
四、培训成果
三年来,参加培训教师的教学观念获得进一步更新,教学方式发生了明显转变,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在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村学校的科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回顾过去,这种以结对帮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教师培训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我市的教育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第二篇:小学品德学科工作总结
小学品德学科工作总结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努力工作,我们有序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以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为主要前提,加上实际课堂运用和交流讨论,确实提高本校的教学、教研水平。在各方面屡创佳绩。
一、工作思路
以在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为主线,全面提高小学品德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促进品德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发展,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落实品德教学的目的。
二、主要工作
1、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本学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阅读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教学杂志,如:《小学德育研究》。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空间。通过学习,老师们确立了新的教学观念,用课改精神统帅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教师从烦琐的备课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备课的质量和信息收集的能力,把解放的时间用于“磨好课”。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方式,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立足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交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品德组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个目标。课前带领学生搜集资料,把更多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结合品德学科的特点,我们品德组的老师及其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在学期末的学科检测考试中,据学生反馈情况较好。
4、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
(1)参加品德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效融合现场会(2)组织个别参赛教师广州市品德优秀课例评比(3)交流品德课堂教学心得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实践,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儿童的品德在生活里萌芽,让儿童的生活在笑声中飞扬。
2018.7.1
第三篇:小学品德学科工作总结
小学品德学科工作总结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努力工作,我们有序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以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为主要前提,加上实际课堂运用和交流讨论,确实提高本校的教学、教研水平。在各方面屡创佳绩。
一、工作思路
以在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为主线,全面提高小学品德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促进品德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发展,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落实品德教学的目的。
二、主要工作
1、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本学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阅读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教学杂志,如:《小学德育研究》。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空间。通过学习,老师们确立了新的教学观念,用课改精神统帅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教师从烦琐的备课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备课的质量和信息收集的能力,把解放的时间用于“磨好课”。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方式,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立足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交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品德组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个目标。课前带领学生搜集资料,把更多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结合品德学科的特点,我们品德组的老师及其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在学期末的学科检测考试中,据学生反馈情况较好。
4、教学实践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这个学期,我们教研组继续进行了“品德课程教学与综合实践课程有机整合”的系列探研讨,下一步将按方案开展实践活动。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实践,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儿童的品德在生活里萌芽,让儿童的生活在笑声中飞扬。
小学品德组 2016年6月27日
第四篇:小学品德学科工作总结
三元里小学品德学科2009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2010-06-28
根据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小学品德学科09学年第二学期的工作计划要求,本学期品德学科工作将继续以有效教学为核心,开展有效作业设计和实施、有效课堂案例研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科课堂教学实效。
一、推广“课堂观察”方法,以落实有效教学,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1、开展“品德课堂的观察与改进”专题教研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举行优秀教学成果评比活动,本学期组织老师积极参加三元里街小学品德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并获得了优异成绩。江丽燕老师代表学校参赛荣获三元里街一等奖。进而作为三元里街优胜代表参加区比赛,也获得了二等奖的殊荣,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3、组织骨干教师以 “过程与方法”为目标开展“有效作业设计”,并将有关成果上交区参与评比,也获得了奖项。潘志老师设计的品德学科有效作业荣获白云区优秀奖,由潘志老师指导的三元里街品德科有效作业设计获得白云区一等奖。
二、组织开展各级培训工作以引领教师成长
1、组织骨干教师参与北师大版教材国家级培训以及广州市教研室品德学科培训。
2、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白云区举办的品德学科教材分析以及区内各种培训,有效地提升了任课教师的品德素养。
三、支持、组织全区性教研活动
1、在本校组织负责了白云区品德任课教师一、二年级《品德育生活》教材分析,得到了区教研员的认同。
2、在本校组织进行了“三元里街小学品德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得到与会老师及有关领导好评。
3、组织了“白云区小学品德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近郊片的比赛,有序。和谐,活动获得成功。
4、积极参加“白云区小学品德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评委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认真负责地履行了评委职责。
四、做好各项科研课题的研究
我区区域性科研课题《白云区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于12月结题,本校潘志老师参与了子课题研究,并已结题。
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扎实落实品德学科有效作业实施工作,注重品德学科学生过程性评价。
2、组织老师积极参与白云区品德学科网上教研活动,不断提高任课老师品德学科理论实践水平。
3、组织老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学科评比活动,促进专业发展,积累学校荣誉。
第五篇:小学品德学科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品德学科培训心得体会
千金小学
邱洁
9月份,我有幸参加了赴省小学品德学科培训。聆听了几位专家做了精彩的讲座。让我认识到要想做好一名教师,不仅需要有无私的爱心与高尚的师德,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思想与育人艺术,全面的合作意识和终生学习的理念。在此我将这次的学习情况作以总结。
一、感受名师风采:
通过学习,我领略了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和一线教师的风采,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多年萦绕在心间的困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同时,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深入的领会思想品德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真正理解了思想品德课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8月12日,省特级教师经建美讲授《有形无痕——品德课堂教学永远的追求》中曾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品德与生活良好的开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道德知识和行为的渴望。当教材的内容距离学生实际生活很远的时候,我们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实施具有实效性的德育?最重要的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品德这门学科的导向。学会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分解课时目标是极其重要的。“小学品德课教师的备课与上课”和“小学德育化课程活动化教学思考与实践”,新的品德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各个层面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无论任何版本的教材,小学阶段的知识是“散点式”存在的,缺乏系统性,根据“回归生活”的理念,将知识点分散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这种“散点式”的融入在1---4年级和5---6年级的力度是不一样的。
二、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
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8月12日,省特级教师经建美讲授《有形无痕——品德课堂教学永远的追求》中又提出;德育应以生活为本源,从生活出发,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问题与困惑,构成了德育课程的基点与本源。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品德与生活教学提倡课程内容生活化,但绝不是生活内容的简单翻版,课程内容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提炼典型生活场景,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进行学习。
三、终身学习的理念扎根心中
给我们授课的教师也不是生来就是专家,他们也是每个地区的一线品德教师。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多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四、每一次学习都会有新的收获
通过本次培训我有以下体会:
1、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教育学生“从品德的角度提出问题”。
2、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猜想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
3、探究学习应重视教师的指导,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材料。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5、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
品德课堂神秘重重,困难也重重。总之,只有作好品德教学的充分准备,进行精心的预设,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才会使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我们的品德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短暂的几天培训,我发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引领,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人的成长,不在于有无得失,而在于学习如何有得有失。这次培训会议,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