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答辩规则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实验系列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答辩规则
一、参加答辩人员范围 凡参加我省高等学校晋升(含转评)教授、副教授(含高讲过渡副教授)、高级实验师和全省实验系列高级实验师任职资格评审者,不论学校有无评审权,一律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学术答辩。答辩成绩当年有效。
二、参加答辩须提供的材料
1、填写答辩书一份。申报答辩的学科必须与申报评审的学科一致,不能随意变换学科。,用A4纸打印2份。学术
2、任现职期间或近5年来的学术工作总结(字数不超过2000字)工作总结要点可填入答辩书相关栏目。
3、提交两篇任现职以来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代表本人最高学术水平、最新研究成果并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原刊物各一本(须附网上检索页并加盖学校审查印章),论文各复印2份。参加上年度答辩未通过者,再次答辩时须提交新发表的 论文,否则不予接收申报答辩。
4、答辩论文要求。申报教授职务的,须提供被CSSCI或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收录的国家级刊物论文1篇。被SCI、EI、核心期刊(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收录的请附收录检索证明。申报副教授以上职务提交的论文,必须是发表在正刊上(发表在增刊、专刊或特刊的不算);发表在高校学报上的论文,其学校不能低于本校层次。未公开发表的论文、用稿通知、清样和以前晋升职称使用过的论文一律不能作为答辩材料。
提交的答辩论文不要用综述性和教研教改性的文章,要有反映自己专业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否则评委无法对专业水平做出评价。晋升教授者主要讲本人研究方向的前沿动态,避免将学科发展动态与自己的研究成果相分离。高职高专晋升副教授人员,综述性和教研教改性的文章只限一篇。
答辩结束后工作人员当场将论文刊物原件退还本人。
三、答辩时间
前5-10分钟简要介绍本人近5年学术研究情况,包括本人学术研 答辩时间为30—50分钟。究进展情况及研究成果在本学科所处的位置,解决了哪些理论实践课题,对本专业学科前沿动态掌握情况;本人答辩论文的主要学术观点及学术创新、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中间时间回答提问,后10—20分钟点评、辩论。
答辩形式
1、答辩采取公开形式,允许参加答辩人员及其他人员旁听。答辩者回答问题结束后,评委当场进行点评。
2、答辩以问答为主,可多次随机提问,通过答辩考察了解答辩者学术水平的高低、论文的真伪,衡量答辩者的教学科研成果在所从事专业领域内的学术位置和作用。对学术上有争议的观点,答辩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可将各自的意见写成书面材料呈交高评会裁定。
3、为了维护答辩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欢迎答辩人员对答辩工作进行监督,如发现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者,可向省教育厅职称办举报。
五、命题
评委本着便于直接交流,又利于考察答辩者学术水平、能力的原则进行命题。答辩题目应涵盖专业知识和考察创新能力等内容。评委根据答辩者提交的论文和总结,在此范围拟出3道答辩题,答辩者从中选择2道题回答。
六、评分标准
答辩成绩实行百分制,论文、科研学术水平评价占总成绩的50%,答辩成绩占50%。答辩总成绩分为三档:优(85分以上)、合格(60-84分)、差(60分以下,不含60分)。为了体现公平,按学校类别和晋升职务分类排队。
1、学校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本科高校,第二类为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高讲过渡副教授。
2、申报职务分为三类:教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
再根据本人所在学校类别和申报类型按优秀、合格、差(不 评委根据答辩人的水平赋分后,合格)3:6:1的比例进行排队、确定名次。按得分高低,优秀比例不得突破30%,差的比例不得低于10%。答辩成绩通知学校。
七、结果使用办法
答辩结果提交高评会作为评审的主要依据之一。
1、凡答辩没有通过的不能参加申报评审。答辩成绩刚达到合格线,且学术水平、工作业绩较差者,在评审时学科组一般不向评委会推荐。
2、破格晋升的答辩成绩必须为优秀。
八、答辩人员注意事项
1、凡参加答辩的人员,答辩时不得携带任何讲稿和提纲(对个别学科晋升人员需使用投影(PPT)演示本人学术研究成果的,请提前告知工作人员准备)。,本人从事的专业
2、答辩之前,答辩人首先作自我介绍:本人姓名、所在学校、院(系)及研究方向,所授课程名称和申报职务。外语专业用外语答辩。
3、按时到达指定答辩地点候答,不到者按弃权处理。
4、进入答辩会场人员要及时关闭手机。
5、候答辩或旁听时,不得在会场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对答辩人评头论足、发出任何声响,以免影响答辩人现场发挥。
6、不能到答辩评委成员休息处找人,影响评委的工作和休息。
7、凡有违反上述纪律者,经劝阻无效,取消其答辩资格。
九、答辩时间:2012年6月2日至3日。6月1日(星期五)下午3点参加答辩人员到南内环街太原师范学院逸夫教学楼门前看答辩顺序及具体安排(乘805路、816路、4路、103路电车、824路、616、52路公交车可到达。从南内环街太原师范学院南门或并州北路学校东门进入前往逸夫教学楼)。同时在省教育厅网上发布答辩顺序。
报送答辩材料时间:2012年5月28日—5月30日下午6时以前。随材料报送申报答辩人员汇总名单(纸质2份),并提交电子版。
附:山西省高等学校学术答辩申报人员汇总表
附件列表:
1、山西省高等学校学术答辩申报人员汇总表.xls
第二篇: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实验系列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答辩规则(2012)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实验系列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答辩规则(2012年)
一、参加答辩人员范围 凡参加我省高等学校晋升(含转评)教授、副教授(含高讲过渡副教授)、高级实验师和全省实验系列高级实验师任职资格评审者,不论学校有无评审权,一律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学术答辩。答辩成绩当年有效。
二、参加答辩须提供的材料
1、填写答辩书一份。申报答辩的学科必须与申报评审的学科一致,不能随意变换学科。
2、任现职期间或近5年来的学术工作总结(字数不超过2000字),用A4纸打印2份。学术工作总结要点可填入答辩书相关栏目。
3、提交两篇任现职以来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代表本人最高学术水平、最新研究成果并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原刊物各一本(须附网上检索页并加盖学校审查印章),论文各复印2份。参加上答辩未通过者,再次答辩时须提交新发表的 论文,否则不予接收申报答辩。
4、答辩论文要求。申报教授职务的,须提供被CSSCI或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收录的国家级刊物论文1篇。被SCI、EI、核心期刊(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收录的请附收录检索证明。申报副教授以上职务提交的论文,必须是发表在正刊上(发表在增刊、专刊或特刊的不算);发表在高校学报上的论文,其学校不能低于本校层次。未公开发表的论文、用稿通知、清样和以前晋升职称使用过的论文一律不能作为答辩材料。
提交的答辩论文不要用综述性和教研教改性的文章,要有反映自己专业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否则评委无法对专业水平做出评价。晋升教授者主要讲本人研究方向的前沿动态,避免将学科发展动态与自己的研究成果相分离。高职高专晋升副教授人员,综述性和教研教改性的文章只限一篇。
答辩结束后工作人员当场将论文刊物原件退还本人。
三、答辩时间
答辩时间为30—50分钟。前5-10分钟简要介绍本人近5年学术研究情况,包括本人学术研究进展情况及研究成果在本学科所处的位置,解决了哪些理论实践课题,对本专业学科前沿动态掌握情况;本人答辩论文的主要学术观点及学术创新、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中间时间回答提问,后10—20分钟点评、辩论。
答辩形式
1、答辩采取公开形式,允许参加答辩人员及其他人员旁听。答辩者回答问题结束后,评委当场进行点评。
2、答辩以问答为主,可多次随机提问,通过答辩考察了解答辩者学术水平的高低、论文的真伪,衡量答辩者的教学科研成果在所从事专业领域内的学术位置和作用。对学术上有争议的观点,答辩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可将各自的意见写成书面材料呈交高评会裁定。
3、为了维护答辩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欢迎答辩人员对答辩工作进行监督,如发现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者,可向省教育厅职称办举报。
五、命题
评委本着便于直接交流,又利于考察答辩者学术水平、能力的原则进行命题。答辩题目应涵盖专业知识和考察创新能力等内容。评委根据答辩者提交的论文和总结,在此范围拟出3道答辩题,答辩者从中选择2道题回答。
六、评分标准
答辩成绩实行百分制,论文、科研学术水平评价占总成绩的50%,答辩成绩占50%。答辩总成绩分为三档:优(85分以上)、合格(60-84分)、差(60分以下,不含60分)。为了体现公平,按学校类别和晋升职务分类排队。
1、学校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本科高校,第二类为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
2、申报职务分为三类:教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高讲过渡副教授。
评委根据答辩人的水平赋分后,再根据本人所在学校类别和申报类型按优秀、合格、差(不合格)3:6:1的比例进行排队、确定名次。按得分高低,优秀比例不得突破30%,差的比例不得低于10%。答辩成绩通知学校。
七、结果使用办法
答辩结果提交高评会作为评审的主要依据之一。
1、凡答辩没有通过的不能参加申报评审。答辩成绩刚达到合格线,且学术水平、工作业绩较差者,在评审时学科组一般不向评委会推荐。
2、破格晋升的答辩成绩必须为优秀。
八、答辩人员注意事项
1、凡参加答辩的人员,答辩时不得携带任何讲稿和提纲(对个别学科晋升人员需使用投影(PPT)演示本人学术研究成果的,请提前告知工作人员准备)。
2、答辩之前,答辩人首先作自我介绍:本人姓名、所在学校、院(系),本人从事的专业及研究方向,所授课程名称和申报职务。外语专业用外语答辩。
3、按时到达指定答辩地点候答,不到者按弃权处理。
4、进入答辩会场人员要及时关闭手机。
5、候答辩或旁听时,不得在会场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对答辩人评头论足、发出任何声响,以免影响答辩人现场发挥。
6、不能到答辩评委成员休息处找人,影响评委的工作和休息。
7、凡有违反上述纪律者,经劝阻无效,取消其答辩资格。
九、答辩时间:2012年6月2日至3日。6月1日(星期五)下午3点参加答辩人员到南内环街太原师范学院逸夫教学楼门前看答辩顺序及具体安排(乘805路、816路、4路、103路电车、824路、616、52路公交车可到达。从南内环街太原师范学院南门或并州北路学校东门进入前往逸夫教学楼)。同时在省教育厅网上发布答辩顺序。
报送答辩材料时间:2012年5月28日—5月30日下午6时以前。随材料报送申报答辩人员汇总名单(纸质2份),并提交电子版。
附:山西省高等学校学术答辩申报人员汇总表
附件列表:
1、山西省高等学校学术答辩申报人员汇总表.xls
第三篇:山西省高校教师、实验系列晋升高级职务学术答辩规则
山西省高校教师、实验系列晋升高级职务学术答辩规则
(2011年)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5-19
一、参加答辩人员范围
凡参加我省高等学校晋升(含转评)教授、副教授(含高讲过渡副教授)、高级实验师和全省实验系列高级实验师任职资格评审者,不论学校有无评审权,一律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学术答辩。答辩成绩当年有效。
二、参加答辩须提供的材料
1、填写答辩书一份。申报答辩的学科必须与申报评审的学科一致,不能随意变换学科。,用A4纸打印
2、任现职期间或近5年来的学术工作总结(字数不超过2000字)2份。学术工作总结要点可填入答辩书相关栏目。
3、提交两篇任现职以来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代表本人最高学术水平、最新研究成果并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原刊物各一本(须附网上检索页并加盖学校审查印章),论文各复印2份。参加上答辩未通过者,再次答辩时须提交新发表的 论文,否则不予接收申报答辩。
4、答辩论文要求。申报教授职务的,须提供国家级刊物论文1篇,被SCI、EI收录的请附收录检索证明。申报副教授以上职务提交的论文,必须是发表在正刊上(发表在增刊、专刊或特刊的不算);发表在高校学报上的论文,其学报学校不能低于本校层次。未公开发表的论文、用稿通知、清样和以前晋升职称使用过的论文一律不能作为答辩材料。
提交的答辩论文不要用综述性和教研教改性的文章,要有反映自己专业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否则评委无法对专业水平做出评价。晋升教授者主要讲本人研究方向的前沿动态,避免将学科发展动态与自己的研究成果相分离。高职高专晋升副教授人员,综述性和教研教改性的文章只限一篇。
答辩结束后工作人员当场将论文刊物原件退还本人。
三、答辩时间
答辩时间为30—50分钟。前5-10分钟简要介绍本人近5年学术研究情况,包括本人学术研究进展情况及研究成果在本学科所处的位置,解决了哪些理论实践课题,对本专业学科前沿动态掌握情况;本人答辩论文的主要学术观点及学术创新、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中间时间回答提问,后10—20分钟点评、辩论。答辩形式
1、答辩采取公开形式,允许参加答辩人员及其他人员旁听。答辩者回答问题结束后,评委当场进行点评。
2、答辩以问答为主,可多次随机提问,通过答辩考察了解答辩者学术水平的高低、论文的真伪,衡量答辩者的教学科研成果在所从事专业领域内的学术位置和作用。对学术上有争议的观点,答辩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可将各自的意见写成书面材料呈交高评会裁定。
3、为了维护答辩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欢迎答辩人员对答辩工作进行监督,如发现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者,可向省教育厅职称办举报。
五、命题
评委本着便于直接交流,又利于考察答辩者学术水平、能力的原则进行命题。答辩题目应涵盖专业知识和考察创新能力等内容。评委根据答辩者提交的论文和总结,在此范围拟出3道答辩题,答辩者从中选择2道题回答。
六、评分标准
答辩成绩实行百分制,论文、科研学术水平评价占总成绩的40%,答辩成绩占、合格(60-84分)、差(60分以下,不60%。答辩总成绩分为三档:优(85分以上)含60分)。为了体现公平,按学校类别和晋升职务分类排队。
1、学校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本科高校,第二类为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高讲过渡副
2、申报职务分为三类:教授、副教授(副研究馆员、高级实验师)教授。
评委根据答辩人的水平赋分后,再根据本人所在学校类别和申报类型按优秀、合格、差(不合格)3:6:1的比例进行排队、确定名次。按得分高低,优秀比例不得突破30%,差的比例不得低于10%。答辩成绩通知学校。
七、结果使用办法
答辩结果提交高评会作为评审的主要依据之一。
1、凡答辩没有通过的不能参加申报评审。答辩成绩刚达到合格线,且学术水平、工作业绩较差者,在评审时学科组一般不向评委会推荐。
2、破格晋升的答辩成绩必须为优秀。
八、答辩人员注意事项
1、凡参加答辩的人员,答辩时不得携带任何讲稿和提纲(对个别学科晋升人员需使用投影(PPT)演示本人学术研究成果的,请提前告知工作人员准备)。,本人从
2、答辩之前,答辩人首先作自我介绍:本人姓名、所在学校、院(系)事的专业及研究方向,所授课程名称和申报职务。外语专业用外语答辩。
3、按时到达指定答辩地点候答,不到者按弃权处理。
4、进入答辩会场人员要及时关闭手机。
5、候答辩或旁听时,不得在会场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对答辩人评头论足、发出任何声响,以免影响答辩人现场发挥。
6、不能到答辩评委成员休息处找人,影响评委的工作和休息。
7、凡有违反上述纪律者,经劝阻无效,取消其答辩资格。
第四篇:ZCB201509年晋升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答辩的工作安排
山 西 师 范 大 学 职 称 办
校职称办【2015】001号
关于我校2015年晋升教师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答辩的通知
各学院、各独立研究所、各教学辅助单位:
根据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4全省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职称工作的通知》(晋人社职字〔2014〕66号)和《山西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答辩规则》(晋人职字〔2006〕30号))以及省教育厅的职称会议精神,现对2015年我校教师系列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答辩工作安排如下。
一、参加答辩人员范围
1.教育部批准授权我校具有副教授以上评审权的评审学科,由我校自行组织实施晋升副教授职务学术答辩。按照教育部(教人函[2004]28号)、山西省教育厅(晋教人函[2004]115号)和原山西省人事厅(晋人职字[2005]78号、[2006] 94号、[2007]92号文件批复通知,我校中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教育学、体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10个学科具有副教授评审权。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授予山西大同大学等6所高校副教授评审权和同意山西农业大学等5所高校增设47个学科副教授评审权的批复》(晋教师〔2015〕19号)通知,我校历史学、外国语言文学、社会学、心理学、音乐学、戏剧戏曲学、美术学、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等13个学科具有副教授评审权。
2.经论文查重、论文论著代表作外审、教学考察、申报资格初审均合格且申报我校具有副教授以上评审权学科的教师,一律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学 术答辩,答辩成绩申报当年有效。
3.参加申报晋升教授和我校无评审权学科的副教授仍参加山西省高等学校统一组织的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答辩。
二、答辩提供的材料及报送时间
1.填写答辩书一份(从省教育厅网<下载专区>或山西师大职称评审QQ群下载,A4格式)。申报答辩的学科必须与本人从事的专业和拟申报评审的学科一致。
2.任现职期间、近5年来的学术技术工作总结(字数不超过2千字,用A4纸打印2份,单位审核盖章)。学术工作总结要点可填入答辩书相关栏目。3.答辩论文要求。从送审通过专家鉴定并合格的论文代表作中指定两篇作为答辩论文,填写到答辩书的相关栏目中,同时将论文各复印5份(申报晋升教授和我校无评审权学科的副教授论文各复印2份,论文封面、封底、目录复印并盖章)。并附SCI、EI、CSSCI、北大核心收录检索证明一份。4.参加上答辩未通过者,再次答辩时须提交新发表的论文,否则不予接收申报答辩。
5.以上答辩材料单独装入档案袋和本人职称申报材料同时报送。
三、答辩时间
答辩时间为30分钟左右。答辩内容包括个人情况介绍、专家提问和回答提问、专家点评等三部分组成。个人情况简要介绍本人近5年学术研究情况,包括本人学术研究进展情况及研究成果在本学科所处的位置,解决了哪些理论实践课题,对本专业学科前沿动态掌握情况;本人答辩论文的主要学术观点及学术创新点、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
四、答辩形式
1.实行答辩论文评判及专业答辩命题匿名制、现场答辩公开进行的办法。允许参加答辩人员及其他人员旁听。答辩者回答问题结束后,评委当场进行点评。
2.答辩以问答为主,可多次随机提问,通过答辩考察了解答辩论文的真伪、学术水平的高低,衡量答辩者的教学科研成果在所从事专业领域内的学 术位置和作用。对学术上有争议的观点,答辩人和答辩评委可将各自的意见写成书面材料呈交高评会裁定。
3.为了维护答辩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欢迎答辩人员对答辩工作进行监督,如发现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者,可向校职称办书面材料举报。
五、评委命题
本着便于直接交流,又利于考察答辩者学术水平、能力的原则进行命题。答辩题目应涵盖专业知识和考察创新能力等内容。评委根据答辩者提交 的论文和总结,在此范围拟出3道答辩题,答辩者从中选择2道题回答。答辩评委外校专家不少于三分之一。
六、评分标准
1.答辩成绩实行百分制。论文、科研学术水平评价占总成绩的50%,答辩成绩占50%。答辩实行末尾淘汰。破格晋升的答辩成绩必须为优秀。
2.答辩总成绩分为三档:优(85分以上)、合格(60-84分)、差(60分以下,不含60分)。
3.评委根据答辩人的水平赋分后,再按优秀、合格、差(不合格)3:6:1的比例进行排队、确定名次。按得分高低,严格执行山西省人社厅规定的优秀率不得突破30%、淘汰率不低于10%的比例要求。
七、结果使用办法
学术答辩结果提交高评会作为评审的主要依据之一。
1.答辩成绩刚达到合格线,且学术水平、工作业绩较差者,在评审时学科组一般不向评委会推荐。
2.破格晋升的答辩成绩必须为优秀。
八、答辩时间及地点
答辩时间及地点、答辩分组、答辩顺序届时通知。请注意及时登录校职称办网页查阅。
九、答辩人员注意事项
1.凡参加答辩的人员,答辩时不得携带任何讲稿和提纲。
2.答辩开始,答辩人首先作自我介绍:本人姓名、所在学校、院(系),本人从事的专业及研究方向,所授课程名称和申报职务。外语专业用外语答辩。
3.按时到达指定答辩地点候答,不到者按弃权处理。进入答辩会场人员要及时关闭手机。
4.等候答辩或旁听时,不得在会场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对答辩人评头论足、发出任何声响,以免影响答辩人现场发挥。
5.不能到评委成员休息处找人,影响评委的工作和休息。6.凡有违反上述纪律者,经劝阻无效,取消其答辩资格。7.收费标准:300元/人。
山西师范大学职称办 2015年9月10日
第五篇: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
2012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
根据实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为导向,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绩效提高的教师评价体系的需要,结合我省高等学校的实际,将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分为四个类型,不同类型教师在教学、科研条件上有不同要求。
(1)教学型:以教学为主,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全校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体育、大学语文、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化学等公共基础课教学的专职教师。教学型教师由学校教务处、人事处(职称办)共同确认。(2)教学科研型:以教学为主,承担一定科研工作,主要承担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的教师。(3)科研教学型:以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技术成果推广为主,承担一定教学工作的教师。(4)专职班主任、辅导员型:专职从事班主任、辅导员教学工作的教师。
一、基本条件
高等学校教师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法纪。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
风端正,团结协作,积极承担工作任务。
二、晋升教授条件
受聘副教授以来,积极承担学校的教学、科研(教研)和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任务,具有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在丰富的学术实践基础上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能及时把握本学科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主持和指导学术创新的能力,并在教学研究方面具有较高造诣。
(一)教学必备条件
1.受聘副教授以来,主讲过两门以上(科研教学型教师和专职班主任、辅导员型教师可一门)大学课程的讲授工作,其中一门必须为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双肩挑”教师按规定的减免工作量要求)。
2.受聘副教授以来,教学型教师年均授课在280学时以上,在教学中进行了一门公共课或基础课教学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任期内学生评价优良,至少获一项校级以上教学类成果奖。
教学科研型教师年均授课在180学时以上,进行了一门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或开设一门新课程;科研教学型教师年均授课时数在60学时以上,并主讲过一门专业课程;专职班主任、辅导员型教师完成学校规定的授课时数。
具有指导青年教师或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并指导过2名以上青年教师。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考察,教学效果达到教授职务相应的水平,学生评价优良。
(二)科研必备条件
1.课题。受聘副教授以来,主持一项有经费支持的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研、教研项目(含省教育厅科研、教研项目),或主持、参与有经费支持的国家级科研课题(前3名),或主持完成一项横向课题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类经费到款3万元以上,自然科学类到款10万元以上。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课题的经费要求可适当放宽。主持的省部级项目需在项目任务书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结题,项目任务书对结题无明确要求的须在3年内结题。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项目对结题不作硬性要求。
2.论文。受聘副教授以来正常晋升:①教学型:在核心期刊发表3篇论文,其中1篇为被CSSCI或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收录的国家级刊物论文。②教学科研型:在核心期刊发表4篇论文,其中2篇为被CSSCI或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收录的国家级刊物论文。③科研教学型: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其中3篇为被CSSCI或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收录的国家级刊物论
文。
破格晋升:要求5篇论文,自然科学类须有被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收录的国家一A级论文3篇以上,或有3篇期刊论文被SCI、EI收录(EI收录的会议论文不算),或1篇论文在《中国科学》发表;社会科学类须有被CSSCI或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收录的国家一A级论文2篇以上,或1篇以上被《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全文发表或全文收录。
(三)其他应备条件
正常晋升,在满足上述教学、科研必备条件后,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条。破格晋升,在满足上述教学、科研必备条件后,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两条。
1.专著。在省级以上专业出版社出版与本人从事专业一致的专著(独著、非合著、非编著)一部,理科字数不少于12万字,文科字数不少于18万字(不能几部累加)。专著应是本人承担科研、教研(教改)项目或是本人多年学术研究系列论文积累形成的最终成果。专著实行出版后次年外审制度。送审前,须提供以下材料之一:①主持省级以上课题计划任务书和结题报告;②3篇以上与本人专著研究方向相一致的高水平论文;③专著出版之后在本学科领域产生较大学术影响的3件以上书评或被引用、转载情况。
2.教材。主编或参编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网” [.cn]检索为准),或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直接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目录的,本人单独完成一章以上;或以第一主编出版由有关部委教材审定机构批准立项的规划教材一部(需提供部委教育部门下达的文件)。
3.教学奖。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项前5名,或国家精品课程前4名;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或省精品课程前2名负责人;或作为首席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国家“六大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CCTV杯高校英语口语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一次或二等奖二次,或省级一等奖三次。
4.科研奖。自然科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项,前5名;或省部级政府部门科学技术一等奖前4名,二等奖前3名;或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前2名。社会科学: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2名;或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或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前2名。
5.专利。获得与本人专业研究方向一致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均为第1发明人),且专利实施并取得明显推广效益。
6.独立承担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技术创新重大项目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500万元以上),学校纯收入50万元以上(需提供双方签订的技术合同书和学校财务处出具的进账收据)。
7.在产学研合作及产业经营管理、科技开发、技术推广、普及上取得显著成绩,并取得经济效益(500万元以上),学校纯收入100万元以上(需提供双方签订的技术合同书和学校财务处出具的到款进账收据)。
(四)艺术、体育专业补充条件
根据艺术、体育教师专业的特点制定以下补充条件。艺术、体育教师在满足晋升教授必备教学、科研条件的前提下,正常晋升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条(可代替其他应备条件之一条),破格晋升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两条(可代替其他应备条件之两条),可晋升教授职务。艺术、体育教师或所教高校学生获多项奖项的,只按两项最高奖项计,其余只作参考。
1.音乐、舞蹈学科
(1)近五年来(下同),教师或作为首席指导教师所教高校学生在国家级专业比赛中,获三等以上奖一项,或在省级专业比赛中,获一等奖一项。
(2)由省级以上文化管理部门、音协举办的教师或作为首席指导教师所教高校学生独唱、独奏、作品音乐会二场以上,或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个人独唱、独奏、作品音像制品一部(外审)。
(戏剧戏曲、影视学科参照以上条件执行,影视获奖条件仅限国家级奖)。
2.美术学科
(1)近五年来(下同)参加全国一级美展并获三等以上奖一项,或参加全国二级美展并获二等以上奖一项,或省美协各专业分会主办的展览作品获一等奖一项。
(2)由省级专业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画册,每幅画册不少于50幅个人作品(外审)。
(3)在CSSCI收录的专业期刊发表一A级美术、设计作品一幅以上,或一B级美术、设计作品四幅以上,所发表作品均不少于1/2页面。
(艺术设计、书法、摄影学科参照以上条件执行,摄影获奖条件仅限国家级奖)。
3.体育学科
近五年来(下同),教师或作为主教练在全国运动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以上比赛中获前三名或破记录一次,或获第四、五、六名累计二次,或获第七、八名累计三次;在全国单项比赛、全国大学生单项比赛中获得前三名或破记录累计两次,或获第四、五、六名累计三次,或获第七、八名累计四次(助理教练翻倍)。
(五)高职学院“双师型”教师补充条件
任现职以来获得省教育厅和省教育工会联合表彰的“山西省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学名师”,并被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记一等功者,可视同具备其他应备条件之一。
三、晋升副教授条件
受聘讲师以来,积极承担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任务,具有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专业知识、技能,在丰富的学术实践基础上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能及时把握本学科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在教学中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上有较深入的研究。
(一)教学必备条件
1.受聘讲师以来,主讲过一门基础课或二门以上课程(教学型教师和高职高专教师须二门基础课,其中一门为专业基础课或技术基础课),高职学院教师要求担任过一门实践(技能)课的讲授任务;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双肩挑”教师按规定减免工作量要求)。
2.教学型教师年均授课在280学时以上,在教学中进行了一门公共课或基础课教学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教学科研型教师年均授课时数在 180 学时以上,进行了一门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或开设一门新课程;科研教学型教师年均授课在60学时以上;专职班主任、辅导员型教师完成学校规定的授课时数。
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考察,教学水平和效果达到副教授职务水平,学生评价优良。
(二)科研必备条件
1.论文。①教学型:在省级以上本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篇以上。如4篇论文全都发表在高校学报上,其中必须有1篇发表在高于本校层次的学报上。同时要求,必须是与本人从事专业相一致的学报。
②教学科研型:4篇中其中1篇为被CSSCI或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收录的国家级刊物论文,或4篇中有2篇被CSSCI或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收录的论文。
③科研教学型:4篇中其中2篇为被CSSCI或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收录的国家级刊物论文,或4篇中有3篇被CSSCI或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收录的论文。
正常晋升,在4篇论文中,教学型教师如有2篇、教学科研型有3篇、科研教学型有
4篇被CSSCI或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收录的国家级刊物论文可顶其他应备条件一条(破格晋升不在此列)。
破格晋升:在4篇论文中,须有被CSSCI或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收录的国家级以上刊物论文2 篇以上,或有2篇论文被SCI、EI收录,或1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SSCI全文发表或全文收录。
2.课题。科研教学型教师要求受聘讲师以来,主持或参与(前5名)省部级(高职高专学校可省教育厅或省有关厅局科研项目,包括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教育科学指令课题、规划课题、一般课题等)科研或教研(教改)项目一项。
(三)其他应备条件
正常晋升,在满足上述教学、科研必备条件后,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条。破格晋升,在满足上述教学、科研必备条件后,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两条。
1.著作。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与从事专业一致的著作一部,理科字数不少于10万字,文科字数不少于12万字(不能几部累加)。著作应是本人承担科研、教研(教改)项目或本人多年学术研究系列论文积累形成的最终成果。
2.教材。主编或参编教育部和有关部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或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直接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目录的(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网” [.cn]检索为准),本人单独完成一章以上或本人编写字数在5万字以上。
3.教学奖。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项前5名;或国家精品课程前5名;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前4名,二等奖前3名或省精品课程前3名,三等奖第1名;或作为指导教师(前3名)指导大学生在国家“六大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和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次,或省级一等奖2次。高职学院教师或作为首席指导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相关权威机构举办)三等以上奖一项,或省级一等奖一项。
4.科研奖。自然科学: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4名,三等奖第1名;或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第1名。社会科学:获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前4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第1名;或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三等奖第1名。
5.专利。获得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前2名发明人)或实用新型专利1项(第1发明人),且专利实施并取得明显推广效益。
6.独立承担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技术创新重大项目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300万元以上),学校纯收入30万元以上(需提供双方签订的技术合同书和学校财务处出具的到款进账收据)。
7.在产学研合作及产业经营管理、科技开发、技术推广、普及上取得显著成绩,并取得经济效益(300万元以上),学校纯收入30万元以上(需提供双方签订的技术合同书和学校财务处出具的到款进账收据)。
(四)艺术、体育专业补充条件
艺术、体育教师在满足晋升副教授教学、科研必备条件的前提下,正常晋升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条(可代替其他应备条件之一条),破格晋升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两条(可代替其他应备条件之两条),可晋升副教授职务。艺术、体育教师或所教高校学生获多项奖项的,只按两项最高奖项计,其余只作参考。
1.音乐、舞蹈学科
(1)近五年来(下同),教师或作为首席指导教师所教高校学生在国家级专业比赛中获
优秀以上奖一项,或在省级专业比赛中获二等以上奖一项。
(2)由省级以上文化管理部门、音协举办的教师或作为首席指导教师所教高校学生独唱、独奏、作品音乐会一场,或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个人独唱、独奏、作品音像制品一部。
(戏剧戏曲、影视学科参照以上条件执行)。
2.美术学科
(1)参加全国一级美展并获优秀以上奖一项,或者参加全国二级美展并获三等以上奖一项,或省美协各专业分会主办的展览作品获二等以上奖一项。
(2)由省级以上专业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画册,每幅画册不少于40幅。
(3)在CSSCI收录的专业期刊发表的一B级美术、设计作品两幅以上,作品不少于1/2页面。
(艺术设计、书法、摄影学科参照以上条件执行)。
3.体育学科
近五年来(下同),教师或作为主教练在全国运动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以上比赛中获前八名一次以上;或在全国单项比赛、全国大学生单项比赛中获得前六名一次以上;或在山西省全民运动会、省外高校协作区比赛获得前两名累计二次以上;在山西省大学生比赛中获第一名累计2次以上(助理教练翻倍)。
(五)高职学院“双师型”教师补充条件
1.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正常晋升副教授,在满足教学必备条件、科研必备条件后,并有在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累计6个月以上经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视同具备其他应备条件之一:
①任现职以来参加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执业(一级或职业中级,下同)资格考试,获得(与本人现从事专业一致或相近专业)执业资格证书或现持有经国家注册的上述有效执业资格注册证书者。
②任现职以来获得省教育厅和省教育工会联合表彰的“山西省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学名师”或“山西省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优秀教师”称号者。
③任现职以来获得2项外观设计专利(第1发明人),且专利实施并取得明显推广效益。
2.转评。从其他单位和组织调入高职院校担任教师,转评副教授任职资格的,须取得高校教师资格,通过全省统一组织的晋升高级职务学术答辩,并在高校教学岗位上发表过1篇(规定的篇数内)以上高水平论文,或主持过省级以上科研、教研项目,或获得其他科研奖,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第1发明人),凡根据国家和我省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有关规定,在原单位已被聘任过与本人现承担教学专业相同或相近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如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等),可不要求其他应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