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小学纠风工作计2016
小学纠风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以提高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为目的,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培训学习为手段,以专项整治为主要措施,全面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及学校行风建设。
二、工作目标
建立完整的纠风工作体系,制定可行性强的纠风工作制度,有效控制学校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力争不出现社会影响严重的师德师风事件。
三、工作安排
1、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提高纠风工作的责任意识
(1)各位教职工要更新观念、改变思路,进一步提高对纠风工作的认识,及时调整建立学校纠风工作领导小组,并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由学校校长亲自担任组长。
(2)制定本单位纠风工作相关制度,特别是要建立纠风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及违规违纪处理办法,同时统一装订成册上报区教育局。
(3)县教育局与学校法人代表签订年度纠风工作责任状;在岗教师要在学校的组织下,主动签定师德师风建设承诺书。
(4)调整学校教育行风监督员人员名单,定期组织开展行风监督员”进校园看教育”活动,6月、11月分别组织两次行风监督员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行风监督员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加强纠风工作的培训与学习,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及教师的法制观念
(1)学校根据纠风工作安排,年内将组织学校教师开展两次纠风工作专题培训,内容以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大要案警示学习等为主。
(2)学校要定期安排时间(全年不得少于四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试行)》以及《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3)组织开展一次典型案例剖析活动。以收集的典型案例为原型,组织教师开展讨论、反思、评价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3、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有效遏制违规违纪行为发生(1)定期开展学校收费工作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执行自治区“一费制”、“两免一补”的收费政策,在每次收费工作会上对教师进行必要的提示,从源头上消除搭车收费、乱收费等思想,收费工作结束后,以各自自检为基础,联合物价、财政等部门对学校收费工作进行联合检查,确保收费工作不出现任何问题。
(2)定期开展“三乱”整治工作。学校在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的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学校纠风工作领导小组将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对查实的当事人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4、校务公开工作
学校要严格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局下发的《校务公开工作方案》工作要求,制定本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落实重大校务公开公示工作,建立校务公开档案。
5、案件调查处理工作
高度重视各级纠风部门转办的纠风案件,本着严肃、认真、细致、公正的原则,开展调查处理工作,对查实的案件及时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及时给予当事人一定的处理。
2013.4.12
第二篇:第四社区纠风工作计划专题
第四社区党支部纠风工作计划
为切实做好社区纠风工作,我社区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紧紧围绕以经济建为中心,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狠抓了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纠风工作向深入开展,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纠风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纠风目标管理责任制。社区特别重视纠风工作,并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纠风工作领导小组,对职责范围内的纠风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与社区的每一位党员签订了责任书,定期召开义务监督员会议,对社区居委会工作作风进行评议,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纠风工作的领导,保证纠风工作的落实。
二、继续加强纠正不正之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社区为了进一步取信于民,自觉接受社区居民群众的监督,坚持以居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标准,综合运用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种手段,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围绕社区的中心工作,认真解决当前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一些热难点问题,拓宽信访信息渠道,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四、继续推行居务公开,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通过居务公开栏、发放宣传单等多途径对社区居务(政务、事务、财务)进行公开,坚持对低保对象的照片、姓名、年龄、住址、身体状况、家庭收入、享受低保金额等内容实行“月月公开制”,严格执行三级联审,保证低保金按时足额发放,做到应保尽保。
五、进一步完善干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干部外出活动管理的规定”,加强“人、财、物”的管理,探索源头治腐的新方法、新途径,逐步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管理机制。
六、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组织协调,既从严治标、惩治腐败、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又着力治本、预防腐败、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努力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成效。
七、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担负起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职责,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加强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牢固树立“中心、创新、纪律、成才”的四种意识,围绕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拓展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法,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的作风建设,为不断开创我社区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局面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合作区第四社区
一月十一日
第三篇:纠风工作
第五章 纠风工作
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是反腐败斗争的三项任务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抓好这项工作,对于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纠风的含义
纠风,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所谓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主要是指一些部门和行业的从业人员(或团体)凭借手中权力以及工作、职务的方便,背离国家的政策规定,违反服务规范和职业道德,为本单位、小团体和个人谋取私利,损害社会和群众的利益。这几年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三乱”(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不依法,乱扣滥罚;以权以业谋私,吃、拿、卡、要,收“红包”,拿回扣等就是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突出表现。这种表现在不同的时期其形式、程度不完全相同。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涉及范围比较广,易发生在社会服务性、独家经营或有权、管物的部门和单位,具有与一定部门、一定行业的某种职权紧密相联系的特征。因此,纠风,就是要纠正以执法、监督、经济管理和公用事业四大部门和行业为重点的不良风气。
第二节 纠风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1、“纠建并举、标本兼治”的基本方针。
党中央、国务院对纠风工作历来十分重视,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也是与行业不正之风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持续斗争、反复较量和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的20年。特别是1990年,国务院成立纠风办以后,在实践中逐步认识了纠风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纠建并举、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这一方针就是要求纠风工作,一方面要通过专项治理、清理、整顿、查处等手段,反对和纠正有关部门、行业或单位的不正之风,取得治标的阶段性的成果;另一方面要在“纠”的同时,立足治本,着眼于“建”,即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制定和落实保持优良作风的制度,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监督制约的机制,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等,不断铲除不正之风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防止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纠”和“建”的这两个方面,构成了行风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2、“谁主管、谁负责”的基本原则。
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一般都是在业务领域中发生的具有行业特征的消极腐败现象,因此,纠风必须从业务领域抓起,要以“谁主管、谁负责”为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行头的作用,实行行业管理。“风成于上,俗成于下”,行业不正之风的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有些领导干部在行风建设上不能率先垂范大有关系。因此,只有坚持把纠风工作纳入部门和行业领导班子目标管理,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行风建设责任制,才能使纠风工作有强有力的领导保证,也才能真正实现以好的党风带政风,促行风。3、党政统一领导、政府部门主抓、条块紧密结合、纠风办指导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纠风工作是我党“反腐倡廉”的一个重要任务,我国政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必须要由党政统一领导。行业不正之风大多发生在与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执法部门、“窗口”服务行业、垄断行业,直接损害群众利益,直接影响依法行政,直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因此,这项工作要由政府主抓。带有行业特征的不正之风,大多发生在基层,涉及到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和生老病死的所有问题,老百姓的感受最深,反映最强烈,因此,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条块必须紧密结合,既要通过“行头”强化行业管理,又要通过“块块”进行严格监管,方能奏效。纠风工作是反腐败三项工作格局之一,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从思想上、工作摆布上把纠风工作摆上突出位置。设在纪委、监察局的纠风办作为政府的一个专司纠风职责的办事机构,着重是履行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的职能,主要是对那些涉及多家且哪家都不宜牵头的工作承担牵头作用,搞好协调;对有关部门抓落实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视抓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特别是顶风违纪问题的严肃惩处和曝光。同时,纠风办要积极主动地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情况,加强请示报告和信息工作。
第三节 纠风工作的主要方法
2000年,国务院总理朱基致信全国纠风工作会议,充分肯定10年来,各级纠风办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改革、发展、稳定大计作出了积极贡献。回顾10年来的纠风工作,各地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在全国普遍推行的有“专项治理”、“民主评议行风”、“公示制、社会服务承诺制”等三种主要方法。
一、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
专项治理是在纠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成功经验,在纠风工作占有最重要、最突出的位置。10年的纠风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专项治理来实现,来推动、提高和深入的。10年来,全国统一进行立项治理的有治理公路河道乱设卡、乱罚款、乱收费,清理、规范中小学乱收费,清理用公款变相出国(境)旅游,清理“小金库”,减轻企业负担、减轻农民负担,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等。各省、市、县立项治理的就更多了。实践表明,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有利于统一部署和工作启动,形成较大声势,加大工作力度;有利于条块紧密结合,发挥部门和地方积极性;有利于纠风工作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利于带动和推动纠风其它工作的开展。
那么,如何开展专项治理?在选题立项时,要重点考虑五大因素:①治理的层次、范围和对象。即确立的治理项目是由哪一级审批,涉及哪些部门和单位,主要对象是谁。②立项的依据。即群众对立项治理问题的强烈程度,是否是“热点”,政府对此问题的态度和重视程度,与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和社会稳定的相关程度。③法律规定是否明确,政策界限是否清楚。④实施的保证条件。即政府态度是否坚决,部门是否积极主动,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能否建立起工作机构和工作班子。⑤任务、重点和目标是否明确。开展专项治理的基本工作步骤一般分为六步:第一步,调查论证。主要通过调查了解群众的反映、听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弄清有关的政策依据,考虑需投入的力量,分析预测操作的难易程度和预计效果等。第二步,审批立项。将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提交政府和有关部门审批,形成正式文件。第三步,部署和发动。由政府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确定牵头部门,明确工作方案、工作责任、工作机构、工作条件,统一宣传口径。第四步,组织实施。这一步一般按确定的工作方案,分宣传发动、自查自纠、清理整顿、建章立制等几个阶段进行。第五步,检查评价。通过检查,根据治理情况提出巩固、深化的意见,必要时组织“回头看”。
二、抓住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部门,开展民主评议行风。
民主评议行风,是纠风工作的一个创举,是把民主监督机制引入纠风工作的成功实践。开展民主评议行风一般分准备、调查、评议、整改、总结五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一般要做好四项工作:①制定实施方案,确定评议对象、内容和标准。②建立工作班子,落实行风评议责任制。③选聘、培训评议代表,明确要求。选聘的评议代表要体现先进性、广泛性和代表性。④动员部署。
第二,调查阶段。主要是组织评议代表通过背对背的明查暗访、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等,切实掌握被评单位的行风建设状况。对重点问题要进行专题调查,深入剖析,找准症结,形成评议材料。第三,评议阶段。主要是召开由被评部门领导班子以及“窗口”单位的负责人参加的行风评议会(必要时也可邀请新闻单位和其他部门的领导旁听),由评议代表实事求是向被评部门通报反馈社会各界的意见,并提出整改建议。
第四,整改阶段。评议是手段,整改是目的,群众满意是标准。这一阶段被评单位要针对评议意见,拿出整改措施,集中抓好整改。整改情况要及时向评议代表反馈。评议代表对整改情况要跟踪监督、检查,做到整改不到位,评议不收场。
第五,总结阶段。由政府宣布对被评单位的评估意见,肯定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巩固和深化行风评议成果的意见,并兑现奖惩。
开展民主评议行风需要注意四个问题:第一,必须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行,评议时政府的主管领导要到场。第二,要把注重实效作为民主评议的核心。一是不能走过场,一次评议的单位不能太多;二是
评议的内容要有重点、有标准;三是要把评议搞深搞透,问题不解决不收场;四是要注重整改,实实在在地解决一批问题。第三,把民主评议同其它各种有效措施和监督机制有机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发挥整体效应。如:评议同教育相结合,与干部的考核使用相结合,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等等。第四,切忌把民主评议简单化。一要准备充分;二要把民主评议作为一个过程;三要有巩固评议成果的措施;四要常抓不懈,逐步使民主评议规范化、制度化。
三、在直接面向群众为群众服务的部门和单位推行公示制和社会服务承诺制。
对于政府的行政执法部门来说,实行公示制,就是要把行政执法的职责范围、内容、程序、工作标准、期限等向社会公开明示,规范行政和执法行为,接受社会监督。对于公共服务部门,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就是按照行业特点,把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程序、服务时限等公开向社会承诺。推行公示制、承诺制有利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增强服务意识,摆正管理与服务的位置,把权力化作责任,变管理为服务;有利于规范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和服务行为,自我加压,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加强部门和行业的作风建设,为纠风工作和行风建设提供一个有效的载体和一个好的机制。
推行公示制、承诺制的基本步骤分为准备、实施、评价三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主要是确定推行的范围和单位,建立工作班子,进行动员部署等。这一阶段的重点和关键是要制定好配套的制度。
首先,要制定出公示、承诺制度。要根据部门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职责,选定制度模式。一般来说,行政管理、执法部门实行公示制度,社会服务部门实行承诺制度。公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执法管理行为内容及期限公示;②执法违示的责任追究与处罚公示;③监督举报电话公示。社会服务部门的承诺制,要按照行业特点,把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程序、服务时限等向社会承诺,并设立监督机构和举报电话。
其次,要制订实施违示违诺处理办法。
再次,要制定实施投诉监督制度。主要包括受理投诉的原则、受理投诉的范围、受理投诉的要求、处理投诉的期限等。
第四,要完善检查评议制度。
第二,推行实施阶段。主要做好以下工作:①通过会议、简报、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公布,做到尽可能地扩大“知情面”。②组织各种自查、明查暗访、联合检查、评议等活动,推进“两制”落实。③突出重点,运用正反典型,指导“两制”落实。④通过编发动态简报、通报、新闻报道等进行信息指导。
第三,工作效果评价阶段。主要是运行一段时间后(一般是一年),对推行“两制”的单位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发动群众进行评议,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肯定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兑现奖惩,并研究制定巩固深化的措施。从一些单位推行“两制”的实践看,推行公示、承诺制要注意把握好四个原则:一是社会化原则。各部门、各单位凡是公示和承诺的内容,都应是社会群众所要求、需要知道的。特别是一些与经济建设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事项,以及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都要通过公示和承诺,公布于众,以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接受社会监督。二是法制化原则。各部门、单位制订的公示和承诺制度,要以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为依据,一方面要反映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特点,另一方面又要体现勤政廉政的要求。三是具体化原则。在推行公示制、承诺制过程中要积极而又慎重地选点定项。凡作出公示、承诺的内容、范围、责任要尽可能细化量化,以便于操作和接受监督。四是规范化原则。各部门、单位实行公示、承诺制都要明确具体内容和处理规定,减少人为的弹性和工作上的随意性。明确规定责任追究和处罚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事前警戒和责任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统一、切实可行的制度。在实施中,要加强监督检查,发现违示、违诺的问题,严格按照规定追究责任。情节恶劣的违示违诺事件,必须严肃查处,以取信于民。这是检验公示制、承诺制能不能兑现,能不能发挥作用的关键。
第四篇:小学财务工作计1
小学财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财务后勤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为了让财务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全体师生,更好的为教学作贡献,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严格执行有关的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不断增添置教学设备,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使办学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特对本的财务工作出如下安排:
二、基本情况及经费来源:
我校有六个教学班,共有学生150人,2012年国家划拨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每生300元,国家可划拨公用经费300元×150人=45000元。办学条件基本能适应教学发展。
二、经费预算:
办公费:15000元,印刷费:2000元,水电费:2000元,取暖费:800元,差旅费:2000元,会议费:2000元,培训费:8000元,劳务费:8000元,零星维修费:18000元,专用材料费:14000元,公用支出中其它费用:18000元,办公设备购置费:8000元,专用设备购置费:5000元,图书资料费:2000元,校舍维修改造费:12000
三、经费的使用:
1、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财经纪律和财经制度。
2、购置任何办公用品所用经额在500元以下的必须是校长同意后方可购置,500元以上的经教代会同意后方可购置。
3、购物时应向销货方索取统一发票,经办人注明用途,并经校长签字后,出纳做好凭证,记好现金日记账,再由会记入帐。
4、经费支出要日清月结,帐物相符。
5、严格财经纪律,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保证教学秩序的进行。
6、民主决策经费使用,逐步实现经费的民主化管理。
四、经费的管理:
根据有关管理规定,会计管帐不管钱,出纳管钱不管帐。
根据有关财经纪律出纳身边不能超过300元现金,但鉴于我校的具体情况离银行或信用社比较远,存款和取款都不方便,因此学校应选领导放心教师满意的老师做出纳。
一、工作目标:
依据县物价局、财政局、教育局以及相关主管部门财经规定,严格执行相关的价格规定和收费规定,严守财务纪律,厉行节约,做到财务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师生,财务公开化,开源节流,打足收入,压缩支出,把资金用在刀口上,为全力提升本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打造一流的服务。
二、具体措施:
1、财务工作要做到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为全体师生服务,做到急教育工作之急,需教育工作之需。在服务中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使财务工作真正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师生。
2、认真学习并自觉执行上级教育收费文件和法规,深入领会主管部门的各种财务制度精神实质,努力促进校内财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做到依法理财,依法收费。
3、严格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规范收费,不能违规收费。更不能搭车收费、4、有计划性、统筹性地使用资金。严格执行支出预算制度。校内各项必须支出实行先预算、再审批、后办理制度,坚决杜绝资金支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支。
5、有计划改善校内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有计划的添置教育教学资料,加快校园内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工作,为保持本校事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6、严格实行财务审批一支笔制度。对欲报销的发票必须有经办人、证明人和审核人的签字,方可报销入帐。
7、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帐,加强对校内各种教育教学设施的管理。对校内资产进行逐一清理登记,并建立资产管理明细帐。实行物资使用、保管责任制,谁使用谁负责,无故损坏或遗失者,由责任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8、经常总结,不断提高。自觉主动接受全校职工和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认真听取他们的宝贵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提升服务质量。
第五篇:2018小学校本研修工作计
2018小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和科研水平,切实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到教科研训一体化,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特制定本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计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进课程改革,规范管理,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教育发展的突出位置,围绕“培育骨干、提升整体、推进均衡”思路,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拓展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不断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切实形成教师全员参与的学习型组织,让各个层面的教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不同领域里获得提高,全面促进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优化发展。
二、现状分析
(一)学校教师队伍的主要特点:
至2018年5月,专任教师总数101,其中在职在编教师107名,98、99毕业生10名,特岗教师10名,现将教师队伍结构进行如下分析: 1.教师学科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学校语、数、英、音、体、美、科学、道德与法制、计算机等学科教师基本配有专职教师,目前,综合实践、地方等学科主要由语、数学科教师兼教。
2.教师职称、学历结构层次不高。本科49人,专科48人,中专3人。教师学历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职称结构,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15人,一级教师55人,二级教师38人。
3.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学校现有学科带头2名,教学新秀2人,市级骨干教师 18人,县级骨干教师3人。
(二)教师专业研修主要需求: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不断的提高,基于我校教师在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的结合与应用相对滞后,实施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还比较欠缺,教师的科研能力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参差不齐,很多教师不钻研业务知识,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校本研修工作,通过校本研修,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
三、研修目标
1.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重点,实施教师职称学历提升、师资培训和教师梯队发展计划。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历,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具有较高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团队。
2.紧紧围绕“以生为本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研究,从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通过立足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白板等进行教学的技能。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查找所需资料,互相学习和交流。认真组织开展2017-2018的 “一师一优课”系列活动。
4.依托学校教学工作室,打造学术领导力。实施好青蓝工程,发挥教学骨干的作用,大力培养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锻炼的舞台,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多让他们走出去进行学习培训,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校内的教学骨干,带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5.结合学校“十三五”各级课题的研究开展,加强学校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激活教师参与研修的主体意识,逐步建立教学、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的新型教学研究风气,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组织者、引导者和示范者。
6.要加强相关的管理制度建设,如教师业务学习制度、教师参加培训制度、听课评课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教师考核奖励制度等,通过完善和强化规章制度的约束,促使校本研修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变成有序。
7.进一步深化集体备课制度,进行教案的改革与创新,强化二备、三备成果,提高实效性和操作性。要注重作业布置,要分类分层,规定不同标准,提出不同要求,体现层次性和自主选择性,要严格控制作业量及完成作业时间。
8.要注重教学反思,要引导教师学会反思,找出“备课”和“教学行为”的不和谐之处,分析原因,寻找解决方案,促使教师学会在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校本研修内容
根据培训课程化原则,校本培训分设五个课程类别,具体内容及学时认定如下:
(一)师德课程
1.课程目标:提高师德修养
2.课程内容:以提高师德修养为目的,包括师德规范、职业道德、公民守则、法律法规、专业标准、知识竞赛等。规范师德建设,遵守职业道德;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普法知识”,引导教师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做到依法从教。
3.课程实施: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推进“师德第一课”品牌建设,集中式开展培训,对文件精神进行学习与深度解读;通过小组互动、个人自学、案例分析、实践运用等形式,在日常工作中,发挥正面引领和先进示范示范,积极参加县级(校级)师德标兵等评选,发现身边德、能、勤、绩先进典型,创新性的开展各类有主题的师德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二)理论课程
1.课程目标:更新理念、强化认识、统一思想为目的。2.课程内容:包括教育理念、课程原理、认知理论、课程目标等。
3.课程实施:以读书提升专业,开展全员阅读、分层阅读、深度阅读、分享阅读等。学校行政组织好每周一次的读书会活动;青年教师本要读好学校提供的优秀读物,向全校教师展示读书交流活动成果。
4.培训考核:每参加1次校级培训获1-2学时。签到表与研修记录同步查验,两者皆有为1学时。完成1次读书心得征文活动为5 学时,获奖者为6学时。由项目负责人每次结束后及时验证,签字确认。本课程最终经确认合格,折后可得5学时。
5.课程预设学时:5-18学时
(三)实践体验课程
1.课程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目的。2.课程内容:包括各类公开课(含研讨课、汇报课、实验课)、教研活动、观课评课、课题研究、校级交流活动、师徒结对、骨干浸润培训等。
3.课程实施: 以课例(案例)研究,校本研修的专业引领,校园学术团队建设,以骨干教师培训、专家诊断培训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为载体,让全校教师不断获得专业发展,教师在实践中历练获得成长,因为好教师不是教出来的,是在教育教学的“实战”中发展和成长起来的;其次,以开展校本化课程项目建设、课题研究,以科学的、规范的科研方法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最后,通过备课组活动、公开课、共同体活动、以及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园际间教师网上协同研修等途径开展互动研究,以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四)知识技能课程
1.课程目标:提升学科素养和专业技能为目的。2课程内容:包括教学基本功(含写作、朗诵、三字一话等)、专业素养竞赛、学科知识、专家培训等。
3.课程实施:组织教师进行基本功的教学培训和比赛,不断提升教师的自身能力;做好学校各种学习培训的团队建设,及时进行信息分享、问题研讨、经验交流等,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依托备课组集体活动,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与社团课程等的开展需要,进行丰富多彩的基本功培训,比如书画、舞蹈、模拟上课、讲故事等,对教师的基本功开展培训;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做好青年教师每的素养大赛培训。
(五)信息素养提升课程
1.课程目标:更新提升教育技术。
2.课程内容:包括软件应用、课件制作、微课录制、未来教室和电子白板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
3.课程实施:根据学科对信息技术运用的需要,重点开展视频、音频下载以及剪辑现场操作培训;对一些常用软件进行推荐与操作培训;以及电子白板课件的演示操作培训;对“互联网+”信息发展作拓展式介绍等。以实际体验式操作培训为主要形式,邀请专家或由学校后勤装备处组织教师参加培训。
五、研修的方式和途径
1.自主学习:要求每位教师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学习,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2.专题学习: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学校校本研修存在的问题,学校将借助网络进行专题学习。
3.广泛开展教师相互听课活动,以评促研。学校将每周的星期三定为教学开放周,要求教师相互听课、评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4.强化集体备课:利用集体备课活动时间进行教案改革,在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内以教研组为单位,实行集体备课,倡导使用导学案,研讨教学课堂、教学评价、研讨“以生为本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情况。综合学科做好集体备课的改进。
5.观摩教学过程:积极组织教学竞赛活动,以赛代训。6.促使教师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上课后要注重反思,形成总结性材料,在教研组内交流。
7.发挥校园学术团队的力量,打造校园学术影响力。通过各种团队,带动和促进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学校骨干力量。
8.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采用浸润式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素养。
六、校本研修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
对教师队伍建设实行目标管理,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师资队伍领导小组,真抓实干,将有关目标任务具体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教育、教学双管齐下,分管校长明确任务,发现苗子,积极培养,树立典型,带动全局。根据学校实际,运用多种方法,将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与教育现代化管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1.加强师德教育
以转变观念为重点,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校倡导的“明德立人”理念为核心,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并且增强执行教育法规的意识,增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意识,增强爱生服务意识,创文明校风,树师表形象,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估标准和办法,进一步完善配套的奖惩制度。
2.加强师能培训
健全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制度,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文化科学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认真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提升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和应用网络教学及电子白板辅助教学的技术。积极开展组内研讨、网络学习等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实际教育教学能力。
(三)突出重点,加大培养
1.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尽快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继续夯实学校“青蓝工程”建设。
①引领新教师立稳讲台:通过“新老结对”、“新教师汇报展示”等形式,帮助新上岗的教师尽快适应岗位工作,立足三尺讲台。学校行政、学科骨干积极参与“一带一”活动。具体落实“八个一”,即写好一份教案,出好一张试卷,上好一堂公开课,写好一篇读书笔记,管好一个班级,参与一个实验课题,发表一篇教育教学文章,树立一个良好的师表形象。以此促进青年教师逐步完善应具备的业务素质。提倡苦练基本功,展示个人风采,形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新局面。
②推进各级教师分层拜师活动:学校积极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各级教师间的传帮带作用。深入开展“分学科、分发展层次”拜师活动,使发展期、成长期及提升期的各级教师都有帮教的师傅,在合作交流中实现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年长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掘先进事迹,组织经验交流;密切关注“短板”教师,继续跟踪随访,用真诚和耐心鼓舞其爱岗热情,增强教学自信,并在教育教学上加以指导,促进其不断进步。
2.完善校级骨干教师培养管理制度,加大培养力度。建立、完善校级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审管理制度,通过两年一次的校级骨干教师命名及每年一度的骨干考核奖惩等管理,让更多的校级骨干教师奋发上进、不断超越。同时带动校园内各级教师有理想、有追求,形成良好的你追我赶、和谐奋进的教师团体。
(四)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
结合学校新一轮“十三五”发展规划和课题研究方向,积极指导和支持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健全教科研网络,积极开展以“核心素养取向的课程体系实践的研究”为主题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活动,聘请专家、教授来校指导,奖励教师的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学校要努力为教师的教科研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五)大力推进学科教学研究工作室平台建设 在学校语文、数学、信息、体育、心理等学科组建学科教学研究工作室,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建立并不断完善其组织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校学科领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课题研究、理论学习、课堂研究、课例撰写等活动,凝聚学科骨干合力,带动整个学科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建成骨干教师发展成长的快通道。
七、研修保障
1.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协调工作。
2.构建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管理网络,明确各人职责。项目负责人需认真及时登记“学校校本培训汇总表、“校本培训签到表”、负责好信息报撰写、报道上传、资料积累以及验证工作。
3.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档案,内容包括:校本培训的规划、培训活动材料、教师个人档案认定材料等。把教师参加培训情况作为教师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提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4.培训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训前应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的目标、措施、时间、具体内容等。
5.建立考核和奖惩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施过程监控、结果考核。教师每次研修活动,必须严格考勤,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及时填好研修手册记录、“教师校本培训记录表”,经项目负责人考核确认后才能获得相关学时。考核结果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小学校本研修领导小组 组 长:王海涛
副组长:刘俊辉 司金山
组 员:鲁建国 包红梅 鲁建仁 黄立臣 沈仲
1.承担的主要任务: 全面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2.负责校本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考核工作。
3.整理、留存有关继续教育的资料,考核成绩,建立培训档案等。
八、研修评价
对每一个培训课程结果后,根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法、课程成效等方面设计问卷,以个人评价(省级以上培训必须参与)、小组评价、学校评价等形式进行调查,了解校本培训课程实施情况,以便日后改进。
九、研究过程(具体事宜,以通知或方案为准!)1.开学第一课 2.专题学习3.师德教育第一课 4.专题报告会 5.专题学习6.主题活动
7.观看“师德标兵先进事迹”视频 8.网络视频 9.普法知识 10.理论课程
11.专家(骨干)讲座、菜单式培训 12.读书交流会 13.实践体验课程
14.“以生为本,自主探究”主题研究 15.浸润式骨干培训 15.课题研究 16.知识技能课程 17.学科素养培训 18.信息素养提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