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真情留住学子 劝返总结10-11 上
真情留住学子,重托明日太阳
——窑新学校控流劝返总结
张小芳
一、学生基本情况
1、学生异动情况。
我校上学年初在校学生数263人,毕业98人。本学年初学生数252人,新招 50人,本学期初学生数255人,异动40人。其中小学转出 8人,转入 39人;中学转出 10人,转入 3 人。实际流失学生3人,流失率1.8 %。
2、流失生分布情况。
我校流失生为七、八年级,所在村组分别是: 高庙七组:吴 辉(男 七年级)高山二组:胡 翼(男 七年级)新庄三组:胡 柳(女 八年级)
3、流失生走向。
我校三名流失生去向分类: 吴 辉:务农。胡 翼:学徒工。胡 柳:纱厂打工。
二、辍学原因
经调查走访发现,已辍学的3名学生辍学主要原因有三类:厌学型、家庭困难型、读书无用型。
1、厌学型:已辍学的男生吴 辉为双差生,平时学习态度不好,上课不听讲,下课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差,对学习彻底丧失信心。在学校生活中,经常违反校纪班规,不服从老师管教,在教室里坐不住。
2、家庭困难型:虽然国家实行免费入学的助学政策,学校对贫困生也采取了“减、免、缓”的助学措施,但仍有少数同学,因为家中兄弟姐妹多,劳动力少,家境贫
寒,生活拮据,上不起学,即使坐在教室里也不安心,最后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不得不辍学。
3、读书无用型:近年来,马口纺织厂如雨后春笋,不断崛起,进厂务工高额的报酬与高校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鲜明对比,因此读书无用论在附近村民中广为传播,于是不少父母在学生读书与早些赚钱的天平上,严重失衡,逼迫学生进厂打工。
学生辍学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上几方面情况产生,不仅给家庭、社会、学校带来不安定因素,也直接影响普及程度的达标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制约着“普九”成果巩固及国民经济发展,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育管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三、控辍对策及措施
1、实行包保责任制,建立健全控辍网络。学校领导对学生辍学和流失现象一向非常重视,多次召开行政例会,统一认识,部署工作,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计划和制度。其中收效甚佳的是“三包”包保责任制:校长包学校,班主任包班级,老师包学生。校长亲自挂帅,身先士卒,副校长积极响应,默契配合,主任鼎立相助,通力合作。所有领导同心协力,分工明确,协调一致,致使控辍工作和任务及时顺利完成。学校还时常召开全体教师大会进行宣传动员,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通知,并指导大家与指示精神保持一致,贯彻落实方针政策。全校领导与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面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以致控流工作收到满意的效果。
2、采取切实得力的措施。为了让所有学生能正常入学读书,学校加大了控辍力度,采取了得力的控辍保学措施。一是向家长宣传控辍法规,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对经动员仍拒不送适龄少儿入学的父母给予必要处罚,直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二是规范管理制度,落实控辍责任制,将控辍与评优评先、政绩考核、绩效工资等挂钩,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坚持助学控辍,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标准,落实国家对贫困生减补免政策,千方百计加大减免缓力度,开展爱心助学工程,实施“一帮一”的帮扶救困活动,建立爱心助学基金,让他们感受党和国家的温暖,确保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学能用,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3、加大教师家访劝学力度,坚持三访制度。即访适龄少年儿童,访特困生,访留守生。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
4、及时做学生返校工作。近年来工厂减人裁员,部分家长纷纷下岗打工,也有家长对学校办学时间和质量有疑虑,还有家长法制观念淡薄,短期名利思想严重,加之个别学生成绩差,家庭暂时困难,升学无望等多种主客观因素,导致少数学生有的随亲外出就读,有的想转入自己认为理想之校学习,有的在家赋闲或想打工挣钱。基于此类情况,学校马上召开教师大会,全面动员,对症下药。做这些工作难度大,时间长,面较广,但老师不辞辛苦,耐心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致使绝大部分流失生纷纷到校,安心上课。
5、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切实改变教育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耐心鼓励学生,尽力帮困补缺,帮助学生增强学习信心。
6、切实抓好“无流失学生班级”创建活动。对无辍学班级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实施奖励,大会表彰。
四、控辍劝返效果
走访调查发现,已流失的31名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已进入马口棉纺厂上班,每月有近千元的收入,巨大的金钱诱惑使劝返的可能性变得最为渺茫。为切实落实控辗工作,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何承义挂帅的劝返小组,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通过电话家访在外地打工的学生及家长,向学生家长下达《督促入学通知书);组织包年级,包班级的学校领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深入学生,采用家庭家访,爱心助学等方式。通过全校领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共同努力,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走访,收获甚大,先后劝返了28名学生。
五、控辍典型
普遍撒“网”
重点捉“鱼”
——窑新学校“拉网式”普访卓有成效
今年开学初,窑新学校领导一到校,就带领全体教师,采用“拉网式”方略,对所在辖区的十个自然村挨组挨户普访,遇到“钌子户”耐心劝解,学生纷纷返校,效果甚佳,控辍率创历史新高。
为保持“普九”胜利成果,随时迎接上级领导的检查,切实解决“失学”老大难问题,窑新学校校长何承义一改往昔做法,今年正月初八,就召开校委会,亲自挂帅,成立走访劝返专班,实行“三定三包”(定人员、定村组、定对象,包发动、包入学、包巩固)责任制。正月初十召开全校教师大会,领导教师分工明确,通力合作,全员出动,连续三天三夜马不停蹄穿梭在学校辖区十个自然村组间。对每个家长、学生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劝学。绝大部分家长、学生通情达理,迅速到校报到注册。针对特种情况,班子成员对有关重点村组开展“送法上门”活动,除在学校橱窗、广播宣传外,还组织学生骨干在校外开展“宣传小分队”“劝学组”等流动宣传活动,张贴《义务教育法》宣传标语近百幅,印发“三法五纲”宣传单数百张,形成强大的依法控辍声势,打造了窑新学校“普九”“控流”的良好平台。开学几天,仍有少数难拔“钌子”迟迟未到,但大家毫不退却。已过五旬的何伯承老师,不顾体弱,七次登门拜坊,十余次打电话联系,两次下武汉。真是踏破铁鞋,苦口婆心。在他的感召下,五年级夏禹等2名在外务工经商少年终于回校专心学习。
六年级学生林子昭一直没来报到,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经多方了解,陈雨上有姐姐,下有两个弟弟,只靠父亲一人种田维持一家人生活,收入微薄,难以生计,子女读书没着落,只得采取“丢卒保车”的方法,让女儿辍学,儿子读书。陈雨无奈先后到武汉、广州做服装。主管政教的张小芳副校长知情后,十多次踏着泥泞小路、冒着严冬摸黑上门做工作。主动和莲藕批发商取得联系,帮助其将库存的莲藕销售一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父满口承诺,一定让子女到校读书。果然,第二天早晨,陈雨同学高高兴兴背着书包来到学校上课。
五年级陈鄂、刘昌是表兄弟,也是有名的顽劣生,有很强的厌学情绪,兄弟俩经常邀约一起旷课逃学,且不服管教,令教过他们的老师非们常头痛。今年开学初,伤透脑筋的父母觉得他们已经无可救药,决定让他们辍学.跟着吴高的父亲到武汉工地上当小工。获知此情后,校长何承义说:“越是这样的学生,我们越不能放弃,我们决不能把这样的学生推上社会。”于是何校长带领劝返小组成员,三次到两名学生的家里做工作。当第三次到学生吴高家里时,刚从武汉赶回的吴高父亲紧握何校长的的手说:“校长,谢谢您!为了我的儿子,要您三次到我家接我儿子,比我这个当父亲的还要好。我一定把他们都送到学校去。”
六年级张萱是一名女生,成绩不好,家庭环境差,全家人生活仅仅靠近五十岁的父亲卖炭为生。寒假前,棉纺厂招工负责人来到她家做工作,要她去棉纺厂上班。面临枯燥乏味的学习与进厂赚钱贴补家用的选择时,她在学习面前止步了。寒假中她成了一名纺织女工。“怎么劝返,才能让她重新回到学校?”成了摆在班主任张国
新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冥思苦想后,张国新老师意识到,要想让一名学生回来,最重要的就是打消她和父母的疑虑,告诉她,只有通过读书这条路,才能彻底改变她的命运和家庭的经济状况。在打听清张萱的休息时间后,张老师多次家访做工作,交心谈心,讲自己的求学之路,讲自己的生活感悟,讲自己的人生体验。终于,张老师一次次的促膝谈心,让张萱感动了,决定继续她的求学之路。
“三施”润心,“三信”明理,以情感人,以理激人,有效沟通了学校、家长、学生的思想感情,大大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近年来,窑新学校辍学率屡创新低,今年又破记录。截止现在,外出童工28人重返校园,安心学习。相信在新一届校领班子的正确领导下,窑新学校的“普九”工作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总之,通过全校领导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学校的控辍控流工作卓有成效。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学校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与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多下功夫,多想办法,弥补不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尽一切可能留住学生,把控辍控流工作做得更扎实,开创一个更加辉煌的崭新局面。
窑新学校 2011.2.21
第二篇:劝返记录
劝返记录
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乡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截止5月18日,该乡已劝返流失学生18人。
为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顺利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地苏乡采取“三帮一、三动员、三保障"的劝返措施。三帮一:由一名乡领导或乡干部、两名教师组成三人工作小组负责动员一个流失学生.三动员:5月15日至30日,每五天为一个工作阶段进行动员,在半个月内分三个阶段集中动员劝返工作;并要求各工作组在进行劝返工作时做好记录,记录表上有工作队员、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签名;乡政府决定在5月20日、25日、30日晚上8点在地苏中学会议室听取各工作组劝返工作情况汇报。三保障:保障所有劝返学生均能享受国家“两免一补”待遇,并由劝返干部负责为其联系课本、垫支未到位的寄宿生生活补助费;乡政府为返校的生活困难学生提供生活保障,每月补助大米30斤;乡政府、学校负责将品行好,不想报读高中的学生推荐到区内外中专技校就读,为学生掌握就业技术,尽快就业提供保障。截止5月18日,该乡已劝返赞字村陆茂堂(初二)、镇兴村的覃兴肃(初一)、九送村的陆帼湖(初二)等18名流失学生重返学校读书。(蒙英姿)
第三篇:劝返工作总结
吴店二中流失生劝返工作总结
为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工作,保障中小学生完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防止学生辍学,有效提高我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水平,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利,促进我校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我校教师做到了齐抓共管,常抓不懈,加大了控制流失生的管理力度: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控辍保学”工作,以身作则,带领全体教师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增强教师依法治教的意识,并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认真执行学籍管理制度,对转出转入学生建立健全档案。多次在会议上重点强调要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并做了具体的指示和分工,各班做好入学情况调查统计、汇报、及劝返工作。实行了流失生与个人评优、职称晋级挂钩,对班级有流失生的教师,决不予评优和晋级。力争各年级的巩固率达到100%。
二、制度完善,落实到位。
开学初期是劝返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学校制定以下劝返制度:
1、新学期开学第一周,学校集中对未报到的学生进行摸底造册,落实人员逐生督促其入学报到。
2、在校生无故不到校上课,班主任应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家访,说服学生及早返校。
3、学生因厌学、学习困难、家庭困难等有辍学倾向的,班主任、学科教师要及时家访,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并从学习、生活、思想方面对辍学倾向生以关心帮助,鼓励其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学业。
4、学生辍学,班主任主动上门进行说服动员工作,说服动员后三天内(不含双休日)仍不返校的,可由学校协助做好劝返工作。
三、措施得力,工作到位。
防止学生辍学,开学虽是重点,但功在平时:
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寄宿学生及流动人口子女是辍学的易发群体,在常规教学中我校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在严格落实“两免一补”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相关政策,广泛发动社会各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以帮扶为主,做到学生不因贫困辍学;
二是加强师德教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执行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尊重爱护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三是对学困生因材施教,适当降低教学、考试难度标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组织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使他们爱学、会学、学会,始终保持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对所谓的“后进生”更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进取。如采取教师辅导,学科兴趣小组辅导,班委会谈心、交流思想等形式,使他们在同龄人的帮助下找到共识,找到知音,同时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使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了自信,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是继续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积极召开家长会,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对学生给予学习上关注、生活上关心、心理上关爱,加强课业学习指导、心理咨询和安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五是让学生树立自信,体验成功。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学生亦如此。我们对每个学生不要盲目要求过高,而应根据实际低起点、严要求,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要坚持学生“人人有特长,个个能成才”的教育理念,我们让每个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并让他们每个人都能“摘到果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的责任在于教育,只有使每一个应受教育的公民接受教育,才能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化素质。虽然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会有各种问题摆在面前,但只要我们有信心,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都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面临失学的学生有了读书的条件,端正了学习态度,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每一孩子都愿意在学校里读书、学习。多年来,我校教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在高尚师德的熏陶下采取以上措施,有利推动了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的提高。为实现“两基”目标奠定了基础。
第四篇:劝返工作总结
吴店二中流失生劝返工作总结
为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工作,保障中小学生完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防止学生辍学,有效提高我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水平,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利,促进我校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我校教师做到了齐抓共管,常抓不懈,加大了控制流失生的管理力度: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控辍保学”工作,以身作则,带领全体教师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增强教师依法治教的意识,并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认真执行学籍管理制度,对转出转入学生建立健全档案。多次在会议上重点强调要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并做了具体的指示和分工,各班做好入学情况调查统计、汇报、及劝返工作。实行了流失生与个人评优、职称晋级挂钩,对班级有流失生的教师,决不予评优和晋级。力争各年级的巩固率达到100%。
二、制度完善,落实到位。
开学初期是劝返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学校制定以下劝返制度:
1、新学期开学第一周,学校集中对未报到的学生进行摸底造册,落实人员逐生督促其入学报到。
2、在校生无故不到校上课,班主任应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家访,说服学生及早返校。
3、学生因厌学、学习困难、家庭困难等有辍学倾向的,班主任、学科教师要及时家访,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并从学习、生活、思想方面对辍学倾向生以关心帮助,鼓励其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学业。
4、学生辍学,班主任主动上门进行说服动员工作,说服动员后三天内(不含双休日)仍不返校的,可由学校协助做好劝返工作。
三、措施得力,工作到位。
防止学生辍学,开学虽是重点,但功在平时:
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寄宿学生及流动人口子女是辍学的易发群体,在常规教学中我校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在严格落实“两免一补”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相关政策,广泛发动社会各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以帮扶为主,做到学生不因贫困辍学;
二是加强师德教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执行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尊重爱护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三是对学困生因材施教,适当降低教学、考试难度标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组织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使他们爱学、会学、学会,始终保持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对所谓的“后进生”更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进取。如采取教师辅导,学科兴趣小组辅导,班委会谈心、交流思想等形式,使他们在同龄人的帮助下找到共识,找到知音,同时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使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了自信,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是继续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积极召开家长会,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对学生给予学习上关注、生活上关心、心理上关爱,加强课业学习指导、心理咨询和安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五是让学生树立自信,体验成功。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学生亦如此。我们对每个学生不要盲目要求过高,而应根据实际低起点、严要求,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要坚持学生“人人有特长,个个能成才”的教育理念,我们让每个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并让他们每个人都能“摘到果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的责任在于教育,只有使每一个应受教育的公民接受教育,才能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化素质。虽然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会有各种问题摆在面前,但只要我们有信心,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都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面临失学的学生有了读书的条件,端正了学习态度,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每一孩子都愿意在学校里读书、学习。多年来,我校教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在高尚师德的熏陶下采取以上措施,有利推动了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的提高。为实现“两基”目标奠定了基础。
第五篇:劝返制度
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制度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有效地遏制学生辍学,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切实保障适龄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健康发展,制定本制度
1、摸清底数,建立辍学学生档案。按照学年初各级人数对学生逐班检查,为做好动员学生返校复学提供可靠的依据。动员辍学学生复学。针对辍学学生的辍学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劝学生返校学习。
2、学校要求班主任安排专门时间电话联系学生家长,开展细致工作,说服学生家长让学生返校学习,对不能及时返校的同学多次电话联系,直至学生返校为止。
3、对班主任电话联系动员后仍不能复学的学生,班主任上报学校,学校根据学生来源,学校抽调学校相关领导及班主任组织劝学帮扶工作小组,安排专门时间下乡,深入到学生家庭开展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说服学生及学生家长返校学习。对不能及时返校的同学要多次做工作,直至学生返校为止。
4、落实控制辍学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制止学生辍学工作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班级、落实到教师,签订制止辍学目标责任书。
5、加强学籍管理。严格转学、休学手续,对正常学生变动,履行学籍管理手续,做好记录,妥善保管各种印证材料。对有辍学趋向的学生要早发现、早制止、确保不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