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教学小结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学生主动探索能力。但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显得很重要。而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呢?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
1、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通过这些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不仅在数学本身理论的发展上,而且广泛地应用于其他自然科学之中,以及日常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也都离不开数学。通过这些介绍,使学生明确数学在社会和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深对学习数学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平时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充分利用每个单元的开篇课,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介绍本部分知识的广泛应用,调动学生学习、运用数学知识的热情。如在学习三角形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在没有任何测量工具的条件下,一个战士测得了隔河相望得敌军碉堡与我军阵地的距离,你知道这个战士是怎样测量的吗?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和思考。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要真正理解这些道理,就必须认真学好三角形这一章,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这一章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应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数学对于提高思维素质,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和重要手段。
在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立好问题情景
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带着浓厚兴趣愉快的学习。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时,我拿了一张纸进入课堂说“这张纸约厚0.1毫米,现在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要对折30次,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厚度为多少?”学生纷纷做出估计,有的说30毫米,有的说60毫米,胆子大一点的说10米。我说“经过计算,这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叠起来的高度。”同学们都惊讶不已,纷纷要求教会他们计算方法。全班同学兴趣盎然,课堂气愤和谐,教学效果良好。
2、引出趣味
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内容,适当地介绍一些有关的数学史话,特别是我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古今数学家的生平、趣事,如华罗庚努力钻研,靠勤奋创造了奇迹等故事,以及一些著名数学问题的历史典故,一些已经解决或尚未解决的数学难题和猜想等等,都会令到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兴味盎然地投入学习,而且还会激励学生勇于探索的钻研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3、提出数学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上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后大胆的提出问题,从而成功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4、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
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事实证明,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有效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不良心理因素,有利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精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设法在课堂中创设愉悦的环境,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教学形式上可因课灵活设计,如运用“回答问题接力比赛”、“速算比赛”、“读背法则定义”、“默写公式比赛”、“学生提问,学生解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愉悦地学习,即使一节数学终了,学生仍不觉疲劳,且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5、体验成功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也是激励学生乐于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学生听懂一节课,掌握一种数学方法,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测验得到好成绩,平时教师的鼓励与赞赏等,都能使学生从这些“成功”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热情。相反,如果学生在学习上屡屡失败,听不懂课,题不会做,学生便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基础高低,兴趣差异等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做到欲高先低,欲快先慢,让学生不断取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尤其对差生更要多创造一些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能对数学重新建立起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6、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课堂教学之余,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如举办趣味数学小讲座、数学竞赛专题讲座、学习方法讲座、学习经验交流会、出版数学墙报等来调动各类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从而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采用小组教学,个别辅导等形式,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教学中发现,差生中的绝大多数智力并不差,可见决定差生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因此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做法。一、用典型事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其智能的发展是有强化和推动作用的。教学中,有目的地不断用榜样言行生动范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例如讲华罗庚、陈景润等我国著名数学家的事迹及成才的故事,指出他们之所以能登上数学的高峰,是因为他们具有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可贵品质,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勤奋而顽强地学习。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教师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初中生思想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上课容易分心,在课堂上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变化或者作必要的停顿来警示他们,使其感到自己始终置身于老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部分学生依赖性强,不爱动脑筋,抄作业,教育他们认识到做作业是自己学习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独立完成作业虽是长期的艰苦的事情,但对学习有利,让他们明确要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在认真复习的基础上,“强迫”自己去独立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自控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结合课本内容适当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进取和求知欲。注意编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探索性和应用性,例如讲列方程解应用题时讲一讲古希腊数学家刁番都的故事。讲距形时,自制平行四边形教具,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有一个直角的平行四边形。通过演示观察,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争议、探索:在四边边长不变的情况下,平行四边形在变动中成为一个怎样的图形?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发生了变化?(角),什么没有变化?(边)。矩形的定义是什么?它是什么四边形的特殊的一种?除具有什么图形性质外,还具有怎样的特殊性质?一连串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索。讲两圆的位置关系时,利用直观教具,用运动的方式,让学生看到两圆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的变化过程。从而归纳出两圆之间的五种位置关系,增强了直观性。
三、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现在的初中生,由于家庭条件较优越及家长的包办代替,动手能力较差,这给数学的学习带来了障碍。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教具,在完成操作过程中将直觉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例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让每一个学生先准备好一个硬纸做的三角形,在课堂上让同学们都把这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来,再和第三个角拼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平角。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定理的证明思路。再如在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时,指导学生动手画图实验,分别剪两个有两边夹角、两角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通过比较,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判定定理。通过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制作教具,实物在手,看得见,摸得着,对它们的特征记忆深刻,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是在学习行为过程中实现的,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养成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而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阻碍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只要学生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中,重视加强数学学法指导,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1、预习方法的指导。
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手、动脑、自己阅读课文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自学能力。课前要布置预习提纲,让学生先通读课文,然后细读理解大致内容,自定一些“划”和批的记号,在课本上把关键句、重点词、概念、公式、定理划出来,使他们养成边读边划边批边算的习惯。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听课方面要求学生上课做到 “一专三动”,即专心听老师对重点难点的剖析,听例题解法及思路分析、技巧等。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做好堂上练习,认真听老师讲评及课后小结,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学活动。
3、总结归纳复习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复习时,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每个知识点、每章节的内容加以综合归纳,注意知识的新旧联系、知识的前后联系、知识的横向联系,写出简明小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有选择性地解一些各种类型和档次的习题,使学生掌握各类题的解题规律和方法,巩固所学内容。
4、培养学生“准加快”的计算能力。
数学是运算要求高的学科,运算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学生在小学阶段应用心算较多,而在初中数学中,相应运算的难度、运算的步骤都有所增加,运算中常出现由于心算不笔算带来的错误,一步出错,步步错。有些学生常常“看”题而不算题,懒动手,长此以往,做题速度减慢,导致能力下降。教学中首先得重视运算方面的训练和指导,用练习或考试中出现的错例教育学生,使其感到丢分丢得“心痛”,让学生笔不离手,计算时动手打一下草稿,把心算和笔算有机结合起来,能大大提高运算准确度,减少失误。其次应加强运算的限时训练,如进行5分钟测评,提高运算速度,培养学生好的运算习惯。
总之,在搞好教学改革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本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
第二篇:数学教学小结
数学教学小结
2013年我有幸担任了2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一个学期的检测,感触很多。
高三数学文科在徐晓冬老师的带领下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组织全组教师学习2012年高考教学大纲、高考考试说明,确定了围绕教学大纲,考试说明进行教学,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基础知识为主线进行教学,重点班以中高档题为主,平行班以基础题为主的战略思想。同时抓集体备课,讲课,对每周二的集体备课、讲课都认真准备,一次一个人作中心发言,其他老师作补充,重点、难点、教学方法集体讨论,最后由徐晓冬老师总结。我们在资料的征订、测试题的命题、改卷中发现的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状态、学生容易错误地方时常交流。我觉得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工作氛围,这是很不容易的。
事实上,在这一个学期里,我也在不断反思、探索,寻觅一条如何才能使学生学好数学,通向高考成功之路。在一段时期的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几点问题:
1、很多问题都要靠我讲他们听,我讲得多学生做得少,同学们不善于挤时间,独立动手能力比较差,稍微变个题型就不知所措,问其原因,回答不会,做题没思路,一没思路就不想往下做。平时做题少,很多题型没有见过,以致于思维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做起题来有困难。
2、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有些该记忆的公式没有记住、该理解的概念没有理解,尤其是立体几何基本问题的求法,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等,导致做题时不知该用哪个公式,还得去翻书。
3、上课听课的效果不好。大部分同学都说,课堂上我讲的东西极大部分能听懂,但一到自已做题就不会。其实这部分同学听懂的只是对某一道题表面上的东西,其实质的东西,它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没有融入到其大脑中,不会举一反三,没有从问题的表面看到本质,思维没有得到升华,课下又不巩固复习,导致讲过的题型仍然不会做。
4、现在有少数学生比较懒,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问题他知道
思路后,就只知道说不动手,数学课桌子上不准备草稿纸,以致于每次考试都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得不了高分。
对于以上学生存在的问题,我借用了以下的一些基本办法:
1、关爱学生,激起学习激情。我知道热爱学生,走近学生,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鼓励的话,都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激活学习数学的思维。2、每天除了把资料书的作业做完后还做3道典型的高考题,当天批改,对没有完成作业进行批评教育直到其改进为止。
3、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对一些重点知识、一些性质进行不定时的测验,及时检查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因材施教。
4、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课前尽量认真备课,把可能遇见的情况逐一解决,并时常练一些题同时归纳近几年高考的主要题型和所有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我尽量把一些解题的主要思想方法和基本技巧,比如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的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选择题中的直接法,排除法,特殊植法,极值法等教给他们,既使他们不能立刻学会,但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就能把方法融入解题当中了。
5、高三复习注意到低起点、重探究、求能力的同时,还注重抓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信息点、易错点、得分点,培养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养成规范作答、不容失分的习惯。课下个别辅导,通过辅导能知道哪些知识存在问题,或者是我上课遗漏的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
7、认真分析数学临界内的临界生和临界外的临界生的学习数学的状态。比如说每次测试都能在90分以上的同学,应建议他们课后可做一些适合自己的题目。对一些数学“学困生”,鼓励他们多问问题,多思考。采用低起点,先享受一下成功,然后不断深入提高,以致达到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进步和提高。
大家都知道,以上的都是每位高中教师的常用的方法。但是说与做完全是两回事。我觉得这重要的是需要我们的坚持不懈。我们常说学生需要住承受失败之痛,实际上,往往我们年轻教师更需要不怕失败,勇于向前的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之中,我觉得我应该还注意很多。
1、在高一开始,我们就不能松懈,扎扎实实的把学生的基础知识打牢。重视知识的 “过程”教学,即基本概念、原理、定理、公式的形成、推导过程、相互联系和应用范围。不然在高三一轮复习中由于时间安排偏紧,急于赶进度,试图挤出更多时间进行解题训练的情况下将会造成基础不实,知识点覆盖面小,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的大问题。
2、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尽可能的清楚。对于每个目标,应该分解在每一节课的内容之中,便能力目标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可操作的“实体”。
3、注意将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训练分开,不要认为只要多做题目,数学思想方法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我们应该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讲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自然数的一次函数时,就讲清楚其几何意义是点(n,an)在一条直线上,公差d为此直线的斜率,隐含在等差数列中的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就体现了出来。同样,在解题训练中,隐含在解题方法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应该有效地加以揭示,注意例题教学作用的发挥。讲题目不要贪多求难,多归纳题型(如阅读理解题,信息迁移题、探索题、应用题等),揭示规律(如寻求最佳解法、对问题进行引伸、转换、概括、抽象、发现新结论),解后反思,举一反三。以练代讲,以讲代练都是不可取的。
4、努力研究高考的基本规律,高考试题的特点、历届高考试题及考试说明对高三复习的导向作用。努力研究学生参加高考的心理、生理变化规律。防止到临考前和考试时学生找不到解题感觉,进入不了状态,直接影响了考试水平的发挥。高三数学复习强调若于次循环尤为重要,在第一轮复习中往往想把知识一步讲到位,把复习难度一直提高到高考试题难度是不可取的,结果往往出现高考题型教师讲过,但多数学生仍做不出的现象。我觉得我研究高考数学课堂复习模式不够,缺少创新。以后还应该多向其他老师学习。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过教学,我更加清楚教学相长的意义,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努力,争取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2013年1月19日
第三篇:数学教学改进小结
数学教学改进小结(精选多篇)
数学课堂教学改进小结
1.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作用。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计算题的教学比较抽象而乏味,不停地计算练习更是让学生感到疲惫、厌恶。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抽象的、枯燥的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让数学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同时,通过形象的演示,突出了学习的重点,突破了学习的难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帮助学生“悟”,指导学生“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而有趣,创设引导学生探索、操
作和思考的情景,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活动,整节课学生是在有目的的进行有效思考,课堂中有独立探究,有合作交流;有估计,有验证;有观察,有分析,有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优化,力求让学生在探索算法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并产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积极情感体验。
2、注重了数学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期课改提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于是,“学有用的数学”成了我们的口号。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条件,引导学
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存在于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3、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过程、自主探究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一般按照学生“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通过让学生摆一摆、连一连、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相结合,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
4、以学生的认知为起点,注重体验,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在教学《谁围出的面积最大》一课中,比较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与认知体验,注重了学生新旧知识的铺垫衔接,注重了猜想与验证,通过优秀学生的交流带动,教师的点拨引导,进行了思维方式的优化渗透,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又如:在教学《搭配》一课时,在教学例1时,教师引导学生不仅可以确定上衣,也可以确定下衣。在教学例2时,不是例1的简单重复而是在例1的基础上增加“拓展”着一块,智闯五关中的第五关更是结合生活实际,把两种搭配组
合的思维方式综合在了一起,这样学生对”排列和组合”意义的理解就加深了印象,也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在整堂课对学生提出的方法只要是按一定顺序的,教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给学生以人文关怀,着力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
以上四部分是本学期根据自己教学上的不足进行改进的一些体会,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不断地发现和改进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带动学生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断地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懈努力!
改进数学教学的意见之小结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中学数学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计算机的结合,使数学在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现代中学数学教育地的观念和内容也较以往有很大的突破。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这种局面将会逐渐改变,但我们
必须统一思想,为我国中学数学教育发展,为培养新一代人才而达成共识。
我执教的是第一届使用新教材的六年级,再此仅针对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发表一些我的看法:
首先,是教学目标。我们必须紧扣六年级课程标准,当然在此基础上也可以适当的根据实情加以变化。通过制定合理的数学教学目标,既要有长期教学目标即学科教学目的,也要有短期教学目标,即每个课题和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并把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的着眼点。数学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又要考虑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兴趣也不尽相同,数学教学要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可持续性和良性发展,必须打破过去那种要求客观上有差异的学生去被动适应统一的教学计划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分层的教学模式。选定学生必需 的数学知识作为基础模块,以此为平台,为不同学习目的的学生构建若干个可供选择的知识模块,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向中学过渡的阶段,因此老师要特别重视学生技能和能力地培养。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教学应朝着生本方向发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学会自主学习的本事才能一生受用。教师应明确培养学生自学的目标,尽量多为学生创造自学的条件,如课前资料搜集、课堂交流质疑学习、课后拓展活动等。让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在日后的学习中能举一反三,为主动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诱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理解水平、拓展学生人文知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使学生平稳地走向初中的学习,并不断地将知识和能力内化,武装自身。
其次,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改革
是数学教学改革重中之重,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都花了心思大力改变,在这里我提出几个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课前准备在过去的教学中是教师的专利。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要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真正体会到课堂是属于他们的。数学的教学相对比较枯燥,如果一味地由教师自导自讲,那么课会上的毫无生机。但如果教师能抓住六年级学生好胜爱表现的心理,让他们自己学习交流,结果就会大相径庭。学生会以主动学习的心态乐意去完成这项任务,通过网络、图书馆、书报等各种途径、各种角度的资料的搜集,对知识有更直观的了解,在接下来的课堂交流中也就更积极更易学了。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教学中导入部分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堂课能否成功,很大程度要依靠上课
伊始能否抓住学生的心。首先要遵循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尽量创造一些直观情景让他们有质的体验。其次要顾及到六年级学生好动和心思散的天性,用灵活生动地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拉进课堂。
对于一些较深含义的知识点,要根据学生思维的发展,用浅入深出的语言使学生便于理解。
第三,是信息技术与数学的结合。随着电子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有了广泛深入的应用,尤其变革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使数学教学进入了新的天地。多媒体教学使数学教学更具有科学性、生动性,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愿意接受和掌握知识点,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有了多媒体,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再唱独角戏,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运用多媒体创作音效和几何动画,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目光;有
了多媒体,课堂教学变的生机勃勃,学生的思维被带动起来了。各种多媒体效果使学生身临诗境,真切深刻地感悟到呆板的数字和深奥的语言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有了多媒体,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表扬或鼓励的话语,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予以评价,这样学生又觉得新奇又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自信心;还可以运用多媒体与学生互动交流,如出一些配对题、填空题等,让学生上台亲自操作解题,学生踊跃参与的过程就是主动学习的最好表现。
最后是教学评价。考试是评价学生知识学习程度的重要手段,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数学教学的评价方法也应更趋向人性化,死板的只注重结果的模式必须坚决摈弃。
评价内容应该更丰富充实。我们不仅要评价课内所学,还要评价课外的知识累积;不仅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操练,还应着重考察学生对学科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习惯、态度和方法等;不仅要看书面的成绩,还要观察其之前的成绩。数学教学必须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绝不能以一次测验断论优或劣。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对数学有反客为主的态度。考试不再由固定的期末一张卷决定。而是贯穿于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通过各方面的积累对学生作出综合评分。
评价形式应该更灵活多样。我们应将数学教学渗透到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多方面的评价总结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重在引发学生自主与合作研究,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开放思维,形成积极的学习方式,把数学学习的过程转化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有效地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满足每个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促进他们健康积极的学习。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考试环境,让学生产生“我要学数学,我喜欢学数学。”的感觉。在评价的形式上,考察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更公正的方法
也是必然的趋势。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也要关注情感态度的变化。
这就是我对数学六年级新教材,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评价的一点看法。对于数学教学,我可以说是“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也希望整个社会都能行动起来,为创造一个良好的数学教学环境而努力而奋斗!
阳光外国语学校胡爱华
我制订了一份改进计划,我的改进目标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教育;“授之以渔”注重学法指导并根据这个目标,制订了一系列的措施,最后,把这些措施逐步的落实到每节课中。
我们常说“一个手指伸出总有长短”何况人呢?由于各种原因,每个孩子接受领悟能力总是有差异的。为了让每
个孩子体验成功,提高学习兴趣,本学期我注重以学生为本,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教育。在课堂上,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每个孩子在自身基础上不断提高。如在教授《微笑着承受一切》时,我要求学生想象桑兰是如何克服困难,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自己涮牙的时,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不一样,所以先出示了一段描写桑兰涮牙的语句,然后我要求班中孩子根据自己的实力进行想象,第一档只要求将老师给的描写桑兰涮牙的语句背出,第二档要求根据老师给的例句,想象桑兰穿衣吃饭的情景,第三档自己组织语句,想象桑兰吃饭穿衣的情景。通过这样的分层要求,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能力掌握了桑兰是如何吃饭、穿衣、涮牙。另外,每周的练习也采取了分层,我在每道题目后用星数标出题目的难易程度,星数越多难度越大,我让学生自主选择题目,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更浓厚了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方法的掌握是
终身受用的。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语文习惯的培养。现在的课文篇幅较长,教授的时间又短,光靠课堂上讲解肯定是不扎实的,所以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为了不让预习流于形式,我每天布置书面预习作业,并且认真批改。通过预习,学生至少课文看过了,课文中的问题也思考过了。我从他们的预习作业中也知道他们容易写错的字,他们不易理解的问题,这样在课堂上我可以有的放矢进行讲解,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上认真记笔记,记录课文要点,语文知识点。课后复习,复习是重新学习旧知识的过程。德国学者狄慈根指出:“重复是学习的母亲。”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温过而知新。学习新知识,要经常复习旧知识,有利于巩固、应用和提高。教授反问句时,告诉”他们改变反问句的反问句的方法,写作文时告诉他们选材要新颖,结尾要点题。总之在教授时,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倾其所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感到:要做成功一件事,务必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更需要脚塌实地去做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教学改进小结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在计算机上作动画,上网聊天等等。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信息技术课
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他们已梦想成真,终于能够直接动手操作计算机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这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学生很容易在新鲜感和兴趣感过去之后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所以在教学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攻克了本节的难点。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例如:当我在课堂上再次提问:“大家会用google吗?”学生们依然自信地回答:“会呀!”
于是我布置了一道题目:“请大家查询一下上海始发至西安的,时间比较合适的一趟火车,并告诉老师两地之间的大致行车距离。看谁查得又快又准确。”题目布置后,我和学生一起开始搜索,3分钟之后,我已经找到了自己想要 的结果,而这时我看到学生们还在手忙脚乱地搜索呢。当我宣布我已经搜索成功之后,学生们都很惊异地望着我,明显露出怀疑的神色。
十分钟后,我宣布停止搜索。此时,已经有学生找到了相关站点,但没能把所需要的信息提取出来;大多数同学则还在一大堆页面中苦苦寻觅,并纷纷反应相关内容太多了,一页一页的浏览过来要花好长时间。
“事实上,正因为google搜集的网页数量巨大,掌握更多的搜索技巧对于我们进行快速有效的搜索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没有一定的技巧,我们的搜索活动就会变成‘网海捞针’,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么,老师是怎样搜索的呢?”我向学生演示了我的搜索过程。
在学生实际观察了我的搜索过程后,我详细地解释了自己的搜索时的思路,让
学生理解为什么使用这样一些词语的组合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然后,我请学生打开google站点,特别向他们介绍了平时被很多学生视而不见的“高级搜索”和“google大全”。当打开“高级搜索”的页面后,我听到许多学生发出惊叹,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根本忙不过来,有时不免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同学的积极性。于是在分组的基础上,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从而
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在这种分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的计算机”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例如:在文字处理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已掌握基本编辑方法时,对一些修饰性操作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在教学中营造了这种学生自主创新、探索学习的学习氛围的同时,可安排一名小助手,上课时,每一位小助手都仔细聆听着教师的每一次讲解,认真地完成每一次练习,并且对其他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帮助。小助手定期更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三、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
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为提高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法”,即每一章节均有一个具体的任务,能用计算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学
生学习积极性。
另外,经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让学生从电脑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电脑中所蕴含的知识、技巧真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感。
音乐教学改进小结
刘珺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特殊的认识过程,所以课堂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课堂。本学期,我在进行“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按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学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改革着手,积极研究与改进教学策略,努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体现,主动参与能力得以培养,创新精神得到发挥,为学
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现小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高中的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不足: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
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特别是对于坐在没有桌子、讲台的教室中的一群群倍有优越感的中学生。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三、考试:
为了是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采用了:让学生选择一种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来表现 这学期学校安排我 1
上四年级音乐课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有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四、其他: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
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参加市里的音乐教研活动;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上英特网里上的教育工作站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交流。
综上所述,这学期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足之处,希望以后自己能多多学习,努力充实自己,做一个对学生负责,更对自己负责的好老师。
第四篇:初三数学教学小结
初三数学教学小结
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良好习惯
首先,《数学课程标准》的前言开宗明义的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五变:一变: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二变: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
三变:变“教师主宰”为“教师主导”;
四变:变“学生模仿”为“学生探究”;
五变:变“变重教条结论”为“重知识发现过程”。
其次,鼓励学生养成“四不”习惯:
一不:不“裹足不前”;
二不:不“固步自封”;
三不:不“盲目崇拜”;
四不:不“迷信权威”。
这样才能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渗透数学思想、提高教学效率
因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之一。
(1)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学会构建数学模型,走出题海误区。
近年来,由于中考数学试题中增加了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考查,以致有人误认为在中考复习时应以做偏题难题为主,这是极其错误的。数形结合思想,就可把代数中的数量和几何中的图形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方法。这种思想的运用几乎在初中数学的各章节中都是体现最多的思想方法之一。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中利用这种思想可通过画线形图来轻而易举的找出行程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进而列出方程;函数及其图象的学习几乎把这种思想贯穿始终;统计初步中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解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题和圆中运用垂径定理求半径、弦长、弦心距及正多边形与圆的有关计算都可构造成直角三角形的模型,比如著名的赵州桥问题就是这类题的典型。
(2)渗透符号表述思想,让学生学会归纳推理,走出繁难误区。
其实,初中数学的符号是极其多的,而且各种符号都有其特定的涵义和意义。如果老师有意识的教会学生运用简洁符号表述深奥复杂的数学道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时,点在直角平面内的六种位置的符号规律可以总结为:“同正在一、负正二,同负在三、正负四,前0为纵、后0为横”。这里的“正”“负”指某一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一二三四指四个象限,纵横分指y轴和x 轴。
在讲解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极其性质时,可通过画出几个不同二次函数的图象,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规律:口上a为正、口下a为负;c的符号看y轴,原点以上c为正,原点以下c为负;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a、b的符号相同,对称轴在y轴右侧a、b为异号;与x轴公共点个数为二时,图象与x轴相交,与x轴公共点个数为一时,图象与x轴相切,与x轴公共点个数为零时,图象与x轴相离。
在画一次函数y=kx+b(k≠0,b≠0)和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时,可首先画出正比例函数y=kx(k≠0)和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然后再画出几个给定系数的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出了“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
(3)渗透唯物辨证思想,让学生学会质疑和概括,走出封闭误区。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具有反作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这种思想观点,可以成功解决许多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和具体的数学抽象问题。长期以来,一提起数学学习,许多学生就会想到“读书”、“做习题”、“考试”等,一定程度上,形成这种认识正说明学习方式存在着单
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为此,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途径就是要从传统的把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封闭性基础上的学习方式转向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即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自己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进而能够在课堂中大胆提问和质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具体的数学问题中,用此思想结合二次函数解决了运输问题中的费用最省、抛射问题中的怎样抛铅球最远、怎样准确击中打击目标的问题;结合解直角三角形解决了怎样不过河测河宽、不上山测山高、不触礁和防止风沙问题。另外,还把“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的辨证思想渗透到点的轨迹的学习中去,结果让点“活”了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演示过程中掌握了几种轨迹。
(4)渗透化归类比的思想,让学生在知识重现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走出混淆是非的误区。
在临近中考的第三、四轮的综合复习中,运用化归类比思想,往往可以让学生在沉重枯燥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的激情和灵感,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对旧知识的遗忘,使知识能顺利的迁移。
比如,在复习圆的切线的证明时,先让学生根据切线判定定理得出切线的证明就是一条直线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此圆的一条半径垂直,二是经过这条半径的外端点。然后,通过两个不同的例题类比出已知切点和不知切点在此圆上的位置等两种不同类型的切线证明题的解题思路,归纳如下:有切点,连圆心,证垂直;无切点,作垂直、证半径。
又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内切圆时,文综之家大多数学生会把外心和内心的概念及性质混淆。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类比思想,可以把三角形的外心和内心的概念和性质概括为: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它随三角形的形状不同,位置也不同:它在锐角三角形的内部,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处,在钝角三角形的外部;它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具有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内心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它是三角形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它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不随三角形形状的改变而变化位置;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三、控制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中考总复习的过程中,片面追求数学课堂的“多而全”的做法是极其有害的。一节课只有有限的四十五分钟,要想把什么问题都说清楚都说透,那更不容易。在一个既定的时间内,要想说明的问题越多,则每个问题分配的时间越少,这就势必造成了蜻蜓点水,难以深入。事实上,每堂数学课都有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焦点”、“中心”,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把这些“焦点”、“中心”揭示出来,然后让学生自去揣度,自去联想,自去生发,从教师复习的这“一”个“焦点”,“一”个“中心”中去理会其他相关的问题。为此,我们毕业班的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招术:
(1)以点见面。
这一办法大多用在一些寻找规律的问题中。如 “已知以线段AB=a为直径的圆的周长为C1=πa和面积为S1=1∕4πa2时,求分别以AB的二分之一、三分之
一、n分之一为直径的圆周长分别为C2 =?C3 =?...Cn=?以及面积分别为S2 =? S3 =?... Sn=?。”就可以用此法解之。
(2)以少总多。
此招可以运用于关于切线证明的论述:有切点,连圆心,证垂直;无切点,作垂直、证半径。而且,在整个总复习中,从始至终要求学生要把“厚”书“读”薄,其实,这也是贯彻“以少总多”战术的具体表现之一。
(3)以失求得。
教师讲课,总要“失”掉一些次要的,非本质的东西,从而由表及里,由繁到简,发掘到更主要的、反映本质的东西,这就是讲课艺术中的抓重点、求本质,即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做法。经验告诉我们,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除了应具备一定的文理、数理基础外,还要熟悉一些事理,否则学习起来,困难颇多。如浓度问题要熟悉溶液、溶质、浓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行程问题中常见的有两类问题,即相遇问题和追击问题,解决这两类问题都要求学生首先要理解题意,也就是要具备前面提到的“文理”知识;其次要清楚时间、速度、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即要具备前面提到的“数理”知识;最后,借助事理加以解决。
四、努力分层推进、科学评价学生。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不良倾向,加快教学进度,压缩新课教学时间,以便腾出较长的时间来进行总复习。这种做法使得知识过程遭到压缩,学生的思维活动被教师的灌输所代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不到应有的培养,知识的阶段复习受到削减,结果是基础不实,反而欲速不达。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应适当掌握教学进度,侧重探索数学规律,把分析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识发展相结合、把分析中考命题方向与学生实际水平相结合,从而确定教学起点,使好中差生都能接受,把全班学生都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将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将课堂练习及作业布置、将平时测验及教学评价均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增设讲练层次,设计或选配相应的启发性问题、例题、练习题、测试题组,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小台阶、多层次的引导好中差生获得不同层次的数学知识,逐步实现教学的基本目标。
教学实践表明:大量的机械重复强求划一的练习作业超过了学生的生理、心理负荷,尤其是临近中考前的复习更要注意这一点,避免学生产生厌学、应付等逆反心理。因此,对练习作业老师首先要精心选编,合理布置,不能过度搞题海战术。教师在备课时应设计三种水平的习题:基础题、熟练题、发展题。使中、下等学生完成基础题、熟练题,培养他们的解题技巧和技能;让中上生、优生完成熟练题、发展题,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由于分层教学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它有利于“保底”——让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合格,也有利于“冒尖”---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再有所获尽力发展。对学生可能出现困难的较高层次习题,教师在备课时应先准备一些铺垫性的小题,以便在学生出现思维“卡壳”时再搭一级台阶,让其攀上较高的层次。
比如,在讲解垂径定理及其推论(1)时,教师应想到若按照课本上的原话来叙述此定理和推论,肯定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麻烦。因此,我们可以把书上的叙述改为“如果一条直线符合(1)经过圆心(2)垂直于弦(3)平分弦(4)平分弦所对的优弧(5)平分弦所对的劣弧中的任何两个条件,那么它也同时符合其他三个条件。”并且强调这里的“弦”不是直径,还把它称为“知二推三”定理。经过这样的处理以后,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很好。
另外,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采用多样化的方式,首先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然后,由老师给予或鼓励、或赞叹的肯定方式,来深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其次,恰当矫正学生的错误和偏差,帮助学生查找造成错误的原由,使学生在老师和风细雨的态度下重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反馈和评价相结合,使评价和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了评价的导向作用。
应该说,中考是关乎学生及其家庭未来命运、关乎教师及其学校未来发展的一件大事,只要
我们广大师生能在对待数学学习上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各显其能,就一定能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五篇:二年级数学教学小结
二年级数学教学小结
期末考试已临近,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将画上句号。为了能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也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在此将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系统回顾与总结。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其他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二年级数学教学,重在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本学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二、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
二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效”的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在举行这个活动时,同学们相互测量身高,提高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结合基础知识,加强各种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重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例如: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所比较的数的数位是不同的还是相同的,再根据位数的多少或最高位上的数的大小来判断所比较的数的大小。教学数的读,写法时,在举几个例子后,引导学生总结读法,写数的法则,这个过程本身体现了归纳推理。
四、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的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本册的教学中,有很多知识都渗透课外的知识点。如教学《生活中的大数》这一单元时,就出现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产生的年代,在完成教学的同时,我对学生重点讲解四大发明用处。因为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于这方面的知识解理不清,所以在教学这部分时简单的讲解一下,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有在练习解决生活中的数学时,有道图文结合的题目:每次进去4人,我排在第15个,第几次才能进去?我对学生就进行了公益事业的教育。类似的题目还有很多,只是希望学生能在学生知识的同时能拓展知识面。
五、勤与家长沟通,实现共同教育。
与家长常联系,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与此同时,教师更能加深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做到因材施教。
二年级数学教学小结 江海区礼东小学胡合有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两个班数学的教学任务,虽然每日劳碌不息,吃了很多的辛苦,在这过程中却让人感受到了充实和快乐。二年级的学生,明显地比一年级学生进步了许许多多,课堂上知道认真听课了,不懂的问题敢<于问>老师了,勇于探索新知了,也懂得小组合作了;但做小动作的,说悄悄话的,交头接耳的现象却时有发生。面对两个班70名不谙世事的孩子,面对一双双调皮的眼睛,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如何更好地进行课堂组织教学。首先,我想到的是激励机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口头表扬,如:个人表扬:“某某坐得真好”,“某某听得多认真啊,老师都为你高兴”,“某某反应最快,是这节课最聪明的孩子”等。集体表扬:“第一小组同学回答最响亮”,“第二小组同学坐得最端正”等等。类似的表扬语,适时地穿插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课堂纪律明显好转。但也有极个别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天生好动,自控力差,管不住自己。遇到这样的同学,课下我会单独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课上认真听讲。末了,我总会说上一句,“老师相信你能做到”。课上,每当我发现平时好动的同学有了积极的表现时,就会抓住时机给予肯定,这节课,这名爱犯小错误的同学表现的就会很好;开展“比一比,看谁的红星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达到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的目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激励的微笑,一句不经意的表扬,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作为老师的我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开心,好的课堂组织教学带来了一片春意盎然的天地,何乐而不为呢? 本册教材无论是在新授课中,还是在练习题中,都配有大量的情景图。处理好每一个新按授的情景图,每一个练习题的插图,是学生学习新授巩固新知的重要环节,让学生“读图”是必不可少的过程。由于大多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我就让学生先“读图”两分钟,再根据图编一个小故事。优等生先做示范,把编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其他学生模仿,同位之间互听互编,层层递进。不到半学期,大多数学生看图编故事的口语表达能力有较大的进步。由于学生读懂了图意,并能编成小故事,根据图解决实际问题的难点迎刃而解。
钟面的知识,是本学期处理失败的一单元。关键是我高估了学生的能力。自以为上学期学生已学过半时与整时,哪知道有一部分学生早已把学过的知识抛到九宵云外。不但不认识快几时了,几时刚过,而且钟面上的整时与半时也认不清。而我在处理本单元是,只是水过地皮湿,到单元测试时,才发现学生还不认识钟面上的时刻,更别说计算所经过的时间了。虽然边学习新知边补习此单元的内容,一直期末复习,还是有个别学生不能认识钟面上的时刻。此次教训,让我又一次体会到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深刻含义。
一学期在课堂上的得与失,成与败中匆匆走过,课改的号角依然在响彻云霄,我的课堂教学却在追随着课改的行踪缓缓行进。我还得努力,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