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结:面对新入园孩子的分离焦虑,老师该怎么做?
小结:面对新入园孩子的分离焦虑,老师该怎么做?
小结:面对新入园孩子的分离焦虑,老师该怎么做?
孩子开始崭新的幼儿园生活,离开家,进入了陌生的环境,孩子们总是有些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哭闹、认生、胆小、喜欢自由走动、不喜欢集体游戏与生活。这主要是分离焦虑的表现。面对如此混乱的场面,作为一名许久没带小班的成长型教师更是束手无策。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调节,情况已基本稳定。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教师心态要好
自己作为人母的我,自己的孩子多哭一会就会心烦。开学第一天,孩子一进教室门,这个哭脸就拉得老长老长的,甚至还有几个孩子是破天荒的大哭。就一、二个小朋友的哭闹也就讲就过去了,但一半孩子进行哭泣,而且哄了这个哭了那个,哄了那个哭了这个,这样我想会使我们老师慢慢的感觉自己的身心无力,甚至会心烦。所以,作为新小班的老师,我们首先要放稳自己的心态,以耐心为主,安慰为主,把孩子一个一个的安抚好,稳定下来,尽量减少孩子的哭闹现象。所以面对新入园孩子的分离焦虑,老师的心一定要耐心、耐心、再耐心。
二、转移幼儿的注意
我班孩子在入园几天后哭闹的孩子逐渐增加,而开学哭闹的孩子则已稳定了情绪。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可以进行一些小游戏,开展一些小活动。但是活动一定要生动、有趣、符合小朋友的年龄特点。以此转移小朋友的注意力。让他们慢慢接受集体生活,暂时忘掉分离的情感。
三、家园合作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
有一些家长一来园就跟老师交流自己孩子在家的表现:如从来不睡午觉、不吃饭菜只吃零食等等的一系列问题。所以我觉的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孩子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避免分离焦虑,所以家长要配合教师在家做好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让幼儿每天逐渐养成小朋友在幼儿园的习惯作息。让其尽快适应,让其健康成长。
分离焦虑是幼儿园新生常见的问题。教师只要争对孩子自身特点应对分离焦虑的问题,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健康的快乐成长。
第二篇:如何消除幼儿入园分离焦虑
如何消除幼儿入园分离焦虑
片段回放:
早上幼儿园门口传来一阵阵哭闹声,“我不去幼儿园,回家!回家!”伴随着哭闹声,童童被妈妈抱到了班级门口,只见他满脸泪水,使劲搂着妈妈的脖子,嘴巴里不停地重复那两句话,“回家,不上幼儿园!”看到老师的他哭声更大了,小脸紧紧贴在妈妈肩上,连头都不肯抬,不管妈妈和老师怎样哄劝都不松手。站在一旁的爸爸实在没办法,只好使劲掰开他的手,老师趁机把他抱过来。在老师的怀里,他的小脚小手乱踢乱打,大声哭喊着“找妈妈,回家!”为了分散幼儿注意力,老师把童童抱到了座位上,给他拿来了玩具盒和小食品,结果他把这些东西一下推到了地上。这个早上,教室里还不时传来童童的哭闹声。
“痛”并进步着:走进幼儿园,是幼儿向正式的社会生活迈出的重要一步,是幼儿人生的一个重大转变。
9月,许多满3岁的小宝宝开始进入幼儿园,这意味着幼儿向正式的社会生活迈出了重要一步,是幼儿入人生的一个重大转变。然而,幼儿入园总是出现哭闹声或情绪低沉的现象,童童的行为是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典型表现。
幼儿出生后,主要抚养者照顾幼儿,满足幼儿的身心需要,因此,幼儿与主要抚养者建立亲密的情感连接,产生依恋关系,当幼儿与主要抚养者分离,进入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时,幼儿表现出分离焦虑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不同的幼儿分离焦虑行为也有所差异,大概可以归纳为两种:
哭闹型:
这是极为典型也是最易引起关注的一大类,其主要外显特征为大声哭啼,有的同时伴有逃跑、撕扯家长、踢打老师、摔打玩具等行为。根据幼儿哭闹的时间长短和是否持续,我们将其细分为短暂哭闹型、持续哭闹型两类。在特定时间段或由于某种特定事件的触发出现短时间哭闹型,而像童童那样长时间哭闹的,我们称其为持续哭闹型。
抑郁型:
这也是极为典型但容易被忽视的一大类,其主要外显特征情绪低沉,不与别人交流,不参与集体活动,不吃饭、不喝水,有的也伴有低声抽泣,但通常比较安静。根据幼儿情绪低沉的时间长短和是否持续,我们也将其细分为短暂型、持续型两类。
从经验上来看,如果教师注意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积极建立新的依恋关系的话,通常幼儿在入园两周以后,短暂哭闹和短暂抑郁现象的发生频率会显著降低。如果有个别幼儿持续哭闹或持续抑郁的情况并没有显著变化,那么我们的教师会及时寻求专家的指导并建议家长寻求其他方面的支持,以弄清根本原因,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早衔接早受益:促进家庭抚育和幼儿园保育的顺利衔接,是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有效途径。
我们会这样做:
结合幼儿特点和需求,科学合理地创设班级环境,为幼儿与老师之间建立新的依恋关系营造良好氛围。对于新生来讲,创设能让他的情绪保持稳定,进而使其获得安全感的环境,是极为重要的。我们会保证环境的清洁,消除异味、清除可能伤害到幼儿的物品,就成为必然要求。环境中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物品。刚入园时,允许幼儿携带熟悉的物品到幼儿园。幼儿熟悉的物品经常陪伴他,沾染了他熟悉的气味,能带给幼儿安全感和舒适感。所以进入幼儿园后,这些物品可以暂时成为幼儿依恋的替代品,缓解焦虑。
教师与幼儿的交流通常应在幼儿正式入园之前就已经开始,并为幼儿制定相应的保育计划。幼儿正式入园后,教师会根据幼儿入园后的状况调整保育计划。对幼儿的生理反应(诸如劳累、饥饿等)和情绪反应(紧张、抑郁、厌烦等)做出及时的回应,以行动、言语、表情等方式与幼儿形成相互作用。我们会定时为幼儿讲述故事、播放熟悉的音乐,与幼儿一起唱歌、吃饭等常规活动,都意味着一种感情上的承诺。教师经常对幼儿示以微笑、爱抚,并与之交谈,则可以强化良好的师生关系。
与此同时,对于刚入园的孩子,班级里“两教一保”往往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时我们幼儿园会通过抽调行政人员、教研人员,以及中大班的教师一起进入新生班,保证足够的人手安抚不稳定的幼儿,这样可以通过减少情绪不稳定幼儿的哭闹现象,保证大多数幼儿不受分离焦虑情绪的影响。
建议家长这样做:
在家庭中,家长教养行为和情绪态度,都会影响到幼儿对幼儿园的态度以及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所需要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家长本身应克服分离焦虑,当幼儿初入幼儿园时,有的家长甚至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一直在教师门口徘徊,这样的情绪会传递给幼儿。因此家长可以在每次与幼儿分离时,体现向幼儿说明,给幼儿一个心理预期,虽然幼儿还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但是如果长时间坚持,会有助于幼儿而形成一种认知,幼儿会逐渐明白离开只是暂时的,最终还是会回来的。
幼儿园是集体教养机构,有字的规律和规则,幼儿必须遵守幼儿园的规则行事。这些都要求幼儿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家长应在日常教育中注意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立能力,提高幼儿的独立意识,逐步培养其独立穿衣、吃饭、入册等自立能力。同时,家长还可以鼓励幼儿独立参加活动,减少幼儿对环境的陌生感,幼儿在成人视野之中,在安全范围之内,成人就可以放手让幼儿独立参加活动。
学前阶段是幼儿建立对周围环境的信任与安全感,形成自主性与主动性的关键时期,上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重大时间,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幼儿失去对周围环境的信任,从而缺乏安全感,进而对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学习以及幼儿人格塑造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家庭和幼儿园应该共同努力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和入园适应,消除入园焦虑。
第三篇:如何消除幼儿入园分离焦虑
如何消除幼儿入园分离焦虑
建立师幼依恋是良方
早上幼儿园门口传来一阵阵哭闹声,“我不去幼儿园,回!回家!”伴随着哭闹声潼潼被妈妈抱到了班级门口,只见他满脸泪水,使劲搂着妈妈的脖子,嘴里还不停的重复着那两句话,“回家!不上幼儿园!”看到老师他的哭声更大了,小脸紧紧贴在妈妈肩上。连头都不肯抬,不管妈妈和老师怎样哄劝都不肯松手。站在一旁的爸爸实在没办法,只好使劲掰开了他的手,老师趁机把他抱过来。在老师怀里,他的小手小脚乱踢乱打,大声哭喊着“找妈妈,回家!”为了分散幼儿注意力,老师把潼潼抱到座位上,给他拿来玩具盒和小食品,结果他把这些东西一下推到了地上。这个早上,教室里还不时传来潼潼的哭闹声。
“痛”并进步着:走进幼儿园,只幼儿向正式的社会生活迈出的重要一步,是幼儿人生的一个重大转变。
9月,许多满3岁的小宝宝开始进入幼儿园,着意味着幼儿向正式的社会生活迈出的重要一步,是幼儿人生的一个重大转变。然而,幼儿园总是出现哭闹声或情绪低沉的现象,某些幼儿甚至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潼潼的现象是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典型表现。
幼儿出生后,主要抚养者照顾幼儿,满足幼儿的身心需要,因此,幼儿与主要抚养者建立亲密的感性连接,产生依恋关系。当幼儿与主要抚养者分离,进入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时,幼儿产生分离焦虑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不同的幼儿焦虑行为也有所差异,大概可以归纳为两种:
哭闹型:这是极为典型也最易引起关注的一大类,其主要外显特征为大声啼哭,有的同事伴有跑跳、撕扯家长、踢打老师、摔打玩具等行为。根据幼儿哭闹的时间长短和是否持续,我们将其细分为短暂哭闹型、持续哭闹型两类。在特定时间段或由于某种特定时间的触发出现短时间哭闹的,我们将其归为短暂哭闹型。而像潼潼那样长时间哭闹的,我们称其为持续哭闹型。
第四篇:孩子入园焦虑家长如何应对
孩子入园焦虑家长如何应对?
父母烦恼:我们的孩子3岁了,每天早上都哭着不愿意上幼儿园,不好好吃饭,也不好好睡觉,为此我们园长常心疼,怎么办呢?
专家支招:想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的态度是最为关键的。
1、家长送完孩子后即可离去,相信老师会用适当的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千万不要“偷窥”孩子,否则会增加孩子的焦虑,延迟孩子的入园适应期。
2、对于初入园的孩子,妈妈会特别担心,回家后总是问长问短,但请妈妈们要注意,尽量问一些正面的问题上,如:在幼儿园里有什么高兴的事啊,和小朋友们玩过哪些,玩得游戏等等。
3、新入园的前一两个星期,孩子会对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每天与你软磨硬泡“我不要去幼儿园”,有的孩子还会在半夜大哭起来:“我不去上幼儿园”,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身体不适,这时父母要密切观察孩子身体、情绪等各方面的变化,但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给孩子请假,在孩子面前要表现出坚决要求他上幼儿园的态度,一般来说,幼儿园两周左右的时间就能适应幼儿园生活。
老师对家长说:与熟悉的父母分开,置身于陌生的新环境,加上平时习惯的生活方式突然改变,致使孩子突然感到无所适从,产生不安全感,所以刚入园的孩子都会有哭闹、烦躁的表现,这是正常的现象,是每个孩子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家长一定要正确面对。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没有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的家长,但爱孩子,要爱在心里,爱得有艺术,该放手时且放心,这才是爱的最高境界。愿我们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尽快度过分离焦虑期。
第五篇:教育笔记如何面对幼儿入园焦虑文档
小班教育笔记:
如何面对幼儿入园焦虑
入园的第一天,许景浩来了。当妈妈拉着他进入我们班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使我们不约而同的围了上去。“来,让老师抱抱!许景浩真乖。”可无论怎样说都无济于事,只见他双手紧紧拉着妈妈的衣角,哭的大汉淋漓,全身颤抖,嘴里还不停的说着:“我要回家,我要妈妈,我不上幼儿园、、、、、、”。他妈妈看到这样,生气的说:“浩浩,你再这样,妈妈以后不接你了,不让你回奶奶家!”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这样以来,日常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而且也影响着其他小朋友的教育。面对这特殊的孩子,在家访中找到了症结:孩子入园前一直就由妈妈或姥姥一个人带,很少接触到其他小朋友,孩子见了生人就害怕。所以孩子对带她的人依恋程度非常高。一旦要脱离她的周围,反应会特别激烈。但是,家长也应该正确的对待幼儿的这种情绪,不能一味斥责,而是应该向幼儿解释清楚。妈妈不是不是不要你而是妈妈要去上班,等到下班妈妈就来接你。
家长在家里尽可能对幼儿讲一些幼儿园的事情,让幼儿逐渐了解幼儿园,多讲一些幼儿园有很多玩具,有可爱的小朋友,还有好玩的玩具,更有慈爱的老师。老师在幼儿园里也应该积极引导幼儿,关心幼儿成为幼儿的依恋对象,并组织有趣的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忘却孤独和焦虑,投入新的环境中去,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渐渐地可消除她的不安全感。每天面对这么一大群可爱、纯洁的孩子们,在孩子们中间,幼儿的心是最纯洁的,你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我们不应当吝啬赞美、吝啬肯定、吝啬鼓励,同时,讲究了教育的时机、方法、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彻底摆脱阴影,让孩子开心的过好了园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