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民族古籍现状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15:5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顺市民族古籍现状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顺市民族古籍现状调研报告》。

第一篇:安顺市民族古籍现状调研报告

安顺市民族古籍现状调研报告

一、民族古籍概述

传统意义上的古籍主要指古书,就是历史上的各种文献资料。民族古籍,则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范围内生活过的或者正在生活着的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切文字(包括少数民族文字及汉字),具有某种文化含义的符号(文字的雏形)及口头语言记录下来的文化载体,大体划分为文献古籍和口传古籍两大类。民族古籍的时间下限一般以1911年辛亥革命为界,凡是叙述1911年以前内容的都算做民族古籍,如果是1949年以前内容重要的民族古籍,也可以列入民族古籍的保护范畴。民族古籍的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学、历史、法律、医药、天文历算、哲学、宗教、地理等领域。

二、民族古籍普查工作

民族古籍普查工作主要是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方法,对民族古籍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普查登陆,从而建立民族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安顺市在贵州省民宗委的指导下先后在2008年和2016年组织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民族古籍普查工作,主要是普查摸排古籍分布、收藏情况,整理登录古籍条目,2008年至2010年搜集整理 的古籍普查成果已经编纂出版了《安顺市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2016年民族古籍普查工作主要是顺应国家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要求,对民族古籍进行查缺补漏,同时利用录音机、录像机等现代化工具和手段,收集整理民族古籍,主要是民间流传的各种口传古籍,为继承发扬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提供基础。此次安顺市共普查登陆民族古籍条目534条,获得省民宗委审核合格民族古籍条目387条。

三、安顺民族古籍现状

安顺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6.15%。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少数民族和汉族群众一起创造了丰富多彩而又带有安顺地域特色的黔中文化,特别是布依族、苗族、仡佬族等世居少数民族,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灿烂的精神文化,这些文化通过民族古籍这个载体得以保存和流传。

(一)布依族古籍现状

安顺市现已整理出版《古谢经》、《超荐经》、《故殡经》、《摩经》、《布依族神话故事》等布依族古籍书籍。普查登录《洪水朝天》、《初识歌》、《反对父母包办婚姻》等28首布依语诗歌,《步杰上天取铜鼓》、《灶神菩萨》、《石破惊天》等130个布依族神话传说故事。

在布依族聚居地,除了文献古籍以外,其民间口传古籍相当丰富。按照文体的不同,大致分为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民歌;按其内容可分为历史人物事件、地方风物、社会习尚、衣食住行等。其中民间故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包括幻想故事(童话)、动植物故事、风物民俗传说故事、历史传说故事、生活爱情故事(包括机智人物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谚语故事等;布依族的民歌和谚语,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历史、时政、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爱情、自然现象、道德论理等方面。流传在镇宁扁担山一带的《抱老多》讲述一位叫抱老多的老人,采青石盖成了天,用泥土铺成了地,后来洪水暴发,淹没天下,有两兄妹坐在葫芦船三幸免于难,于是二人结成夫妇,生下一个肉团,他们把肉团切成许多小块,撒向四方,变成了人,从此人烟才慢慢多起来。

布依族的民歌除用布依语歌唱外,还有用汉语歌唱的。一般是五字或七字一句,四句一首有一定的体例。

布依族民间还流传着一些简短而意义深刻的谚语。如批评等待思想的“栓牛等草长,”批评不求实际而蛮干的“明知是刺蓬,偏去晒垫单”,揭露反动统治阶级残暴的“鸟中最黑算乌鸦,心肠最毒数管家”等。

布依族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歌谣。在紫云自治县布依族聚居地就流传着古歌、礼仪歌、叙事歌和情歌几大类歌谣。古歌有造天造地、造人造物歌等;礼仪歌有开亲歌、敬客歌、开柜歌、筷子歌等;叙事歌有忧愁歌、寡崽歌等;情歌有长 调、“四、六、八句”和结巴歌等。

(二)苗族古籍现状

苗族是一个苦难的、迁徙的民族,他们的古歌传唱着因为战争、政治等原因他们从黄河边往西迁徙的历史。苗族大多居住在山林深处,交通不便,文化不太发达,苗族的歌师成为民族的知识分子,复杂祭祀活动时吟唱古歌古词。苗族群众喜爱歌舞,他们创作了许多情歌、生产生活之歌,记录了对生活、生产劳动的感悟和经验。由于苗族居住分散,形成了许多直系,直系之间文化、语言都有很大差异,彼此之间认同感不强。

安顺市现已整理出版的苗族古籍有《杨鲁的传说》、《蚩尤的传说》、《亚鲁王》等资料。现已普查登录的苗族方言诗歌有《创造万物》、《开天辟地》、《物本种源》等45首,《太阳和月亮的由来》、《两兄弟分家》、《龙女与两兄弟》等神话传说故事84个。

安顺苗族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留下了丰富的民间传说,记录了不用时期苗族人民的劳动、生活状况,反抗压迫、与大自然斗争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开天辟地》、《兄妹成婚》等关于天地产生、人类起源的传说。《找人烟》、《两兄弟和虎姊妹》等关于迁徙和与环境作斗争的故事。《蛇郎》、《狗犁田》等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螺蛳姑娘》、《蛤蟆后生》等关于爱情婚姻的故事。《苗阿五》、《杨九的传说》等 关于民族反抗的故事。

安顺苗族还流传着许多古歌,主要有酒歌、情歌、叙事歌、开亲歌、祭祀词等。酒歌通常是在除老人亡故以外的各种场合演唱的歌曲。演唱形式有对唱,有问有答,也有一人唱大家和,或者各人唱其中一段。如流传在镇宁自治县马厂镇一带的《板凳舞歌》。叙事歌主要是叙述苗族迁徙中的一些历史事件、人物事迹。情歌主要是年轻人在相互交往中演唱的歌曲。开亲歌是专门叙述苗族联姻由来和有关婚姻的一些礼节问题。祭祀词多在各种祭供场合由祭师说唱,分常用祭祀词和指路词。祭祀词是平时用鬼、祭供祖宗的词语;指路词是老人过世专门使用的。

(三)仡佬族古籍

仡佬族因人数少且居住分散,各地仡佬族差异很大,甚至分散在同一个县内的仡佬人也不能互相通话。目前,仡佬族中大约只有极少数人还会说仡佬语。现已整理出版的仡佬族古籍有《仡佬族古歌》,普查登录的古诗有《泡筒歌》、《丧葬歌》、《仡佬族孝歌》等45首。《金银洞》、《阿力和达勒的故事》、《姑娘出嫁打伞的来历》等17则仡佬语故事传说。

仡佬族民间流传着许多诗歌、故事和谚语。民歌有山歌、儿歌、酒歌、孝歌4类,曲调不同,各有特色。诗歌多为小调,三言、五言、七言不拘,但大都是七言体裁,也有用仡佬语歌唱的长短句形式。音韵铿锵,自成一格。仡佬族的民 间故事,有歌颂劳动人民的聪明、善良和勤劳勇敢的,也有是揭露反动统治阶级残暴和贪婪的。

四、民族古籍工作的困境

现在民族古籍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民族古籍专业人才。由于许多口传民族古籍主要掌握在一些年纪大的摩师、老人手中,他们不通晓汉语,就需要通晓民族语言,且具有一定民族工作经验,有文字功底的专门人才去搜集、翻译民族口传古籍,但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极度缺乏。

二是资金缺乏。开展民族古籍普查需要深入民族村寨,和少数民族打交道,难免产生交通、食宿及器材等费用,但是省、市、县用于民族古籍普查的经费杯水车薪。另外,三是古籍流失速度快。许多老摩书等,只有摩师才看得懂,由于保管条件限制,许多书籍残缺损坏,甚至跟随摩师逝去。许多口传古籍没有传承人,无法再口口相传。

五、民族古籍工作建议

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与大中专院校合作,积极培养民族古籍专门人才,提升民族古籍科研水平。

二是抓紧抢救优秀少数民族民间口传古籍传承人。要组织一定人力尽快搜集、整理民间艺人的口传资料,建立和完善具有一定规模的少数民族口传古籍音像资料库,整理出版 一批少数民族口传古籍声像出版物。同时,对那些因条件限制而不能及时全面记录整理,长期在民间传诵的少数民族古籍,要有意识培育口传古籍的传承人。

三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建议对一些珍贵的少数民族古籍要投入必要的财力和人力进行原生性保护和修复,以保持古籍原貌。要借助数字化技术,对现有少数民族古籍进行抢救,以加强和改进再生性保护。同时,要广开渠道,采取多种途径积极吸纳社会资金,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民族古籍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是加强交流与合作。建议民族部门、文化部门和图书、档案、文史、社会科学研究部门加强合作与交流,整合力量,集中有限的资金共同做好民族民间文化挖掘、保护工作。同时,加强对民族古籍普查成果的梳理,分类和应用,发挥少数民族古籍在保存历史、资政育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服务于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

五是要大力宣传少数民族古籍宣传工作。要广泛组织讲座、展览、培训、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普及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知识,推广民族古籍工作的先进经验,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的积极性。打造《亚鲁王》这样的少数民族古籍精品工程,展示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优秀成果。

第二篇:现状调研报告

现状调研报告

现状概况:

合肥市生态公园位于二环北路以南,二环西路以东,合九铁路线以西,清溪路以北,距离合肥火车站仅三站路的路程,用地面积约8.2平方公里,公园种植3万余株各类植物、拥有近20余万平方米草坪、近10万平方米的水面。周边交通便利,南面为安徽国际汽车城,东面为居民住宅小区。在这个比逍遥津公园还要大的公园里,建有露天营地、旱冰场、儿童游乐园、钓鱼岛等40余处设施。在水上森林公园及入口处还安排了冷雾经管,使生态公园带有浓厚的森林公园特色 合肥市两大水源地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分别位于基地的西部和北部。本公园与规划中的城市东南防风林带通过环城公园生态廊道相连接,是合肥南淝河景观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范围内南淝河及四里河蜿蜒流过场地的大部分区域,与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相临。沿河道有着面积较大的丘陵地带,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为营造特色的生态公园社区,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合肥市生态公园的设计,充分贯彻了生态、经济和功能互动与平衡发展的概念,成功实现了城市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共生,将生态保护转化为了城市效益,并通过城市的集聚发展,保全了自然生态空间,控制了城市的分散发展和外延无序扩张,促进了城市土地开发的集约化。设计中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将可持续性发展的高品质风景区和城市社区作为我们的设计目标,最终创造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

环境。

防灾概况:

我组所选地块位于该公园的东面,靠近芦岭路;马路对面就是小区。该地块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地势平坦,位于生态公园的外围,一旦发生灾害附近小区的居民能够在第一时间撤离到该地块上并进行安置;如果公园内部发生火灾等险情,可以阻挡火灾向外蔓延,能够保护周边居民安全。但该地块栽植的数木多棵枯死,一旦发生火灾会使火势蔓延,造成更大损失。

防灾绿化现状:

该地块种植了海桐、龙柏、侧柏、雪松、悬铃木、广玉兰和大量的香樟树;其中海桐、香樟、广玉兰防火性能比较强;且香樟栽植密度较大数量较多,能够很好的起防火作用和防止高空物体坠落,有一定的保护阻挡作用。雪松抗旱性比较好,树体高大、枝叶较多,也可在地震等灾害发生时阻挡高空坠落物;降低次生灾害。

第三篇:现状调研报告

一、现状调研报告

1.规划范围:本次调研的范围是华南农业大学整个校园。占地8250多亩,校舍总建筑面积约137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环境,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

水体13460平方米。

华南农业大学是广东省和农业部/ 九五0、/ 十五0共建、/ 211 工程0全国重点大学, 已有99 a 的办学历

史。校园地处北纬23b9c28d、东经113b21c7d, 坐落在素有/ 花城0美誉的广州市区,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为2114~ 2119 e , 11 月下旬至2 月中旬可能出现霜冻, 年平均降水量1 62316~ 1 89918 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820~ 1 960 h。成土母质以堆积红土、红色岩系和砂页岩为主, 可开发利用为农用

地。校园占地550 hm2, 校舍总建筑面积130 万m2, 没有连续明显的校墙, 多条公路穿插其中, 校内分布着5 个湖泊、4 个运动场、5 个学生宿舍区, 5 个教师宿舍区, 5 个教学楼区, 多个功能大楼, 还有多个试验农

田、栽培基地、畜牧农场和一个树木园。

3.,.2高校校园绿地的分类

(1)教学区绿地

教学区绿地是校园建筑主体的组团绿地,一般包括教学设施、公共设施和行政办公 建筑等绿地范围。

(2)生活区绿地

生活区绿地包括学生宿舍、食堂、浴室和不同规模的商业服务设施的组团绿地。

(3)运动区绿地

运动区绿地包括大型室外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和各类球场、器械运动场地等绿 地布局。

(4)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是校园中相对独立,向公共开放空间,经过艺术布局,具有一定的设施和 内容,供师生进行浏览、休息、娱乐、游戏等活动的园林绿地,其中包括:广场绿地、休闲绿地和道路围墙绿地等。

(5)集中绿化区(带)

集中绿化区(带)布局可以作为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既隔离又共享的绿化景区或绿

化带;作为校区与城市交通干道的防噪声隔离绿化带,并可以作为未来对外开发设施的 预留用地;作为教学区与体育运动区之间的隔离带;作为未来发展用地的预留地。

原国家教委规划面积指标规定:专用绿地的规划指标“不宜超过6扩/生”但是在现在的校园绿地规划中大多突破了这个指标脾

第四篇:现状调研报告

目 录

一、规划范围及区位分析第现状三部调研报告

二、上层次规划及相邻地区规划汇总

三、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

四、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五、用地分析与用地评价

六、人口现状分析

七、用地及建设现状

八、现有企业与单位情况

九、现状公共设施情况

十、现有工程设施情况

十一、道路交通情况

十二、存在的问题与规划的重点 分

一、规划范围及区位分析

(一)规划范围

桂芳村位于望城县黄金镇,是黄金镇的北大门,是为了纪念当地革命烈士宁桂芳而得名,原桂芳村和原金莲村两自然村于2004年下半年合并为一个行政村--桂芳村,共34个村组。桂芳村地处望城县与长沙市之间,南距长沙市23公里,北至望城县城8公里,由雷高公路连接;往南与雷锋大道、长常高速公路,往东与绕城高速公路等道路相联系。黄金镇桂芳村的区位优势明显。

(二)区位分析

1、经济区位

黄金镇的桂芳村地处望城区与长沙市之间,距离长沙市政府仅23公里,已被长沙市“十一五”规划定为长沙城区的一部分。随着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与辐射能力的增强,其产业链、供应链向黄金镇的逐步延伸和传递,将有效的促进黄金镇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

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三农”问题的解决。

近年来,黄金镇利用其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新建食品工业园、台商投资区等两个省级

开发区,成为长沙市市区新产业置换及外迁工业基地。黄金镇通过加强与高星区金融、信息、物流、咨询等服务业的合作,有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开放度和关联度,实现特色农业与服务业 的联动发展与产业对接;有助于通过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等手段,来扩大农副

产品的市场份额并实现农民增收;有利于促进其旅游观光、休闲农业等产业的不断壮大。

2、交通区位

桂芳村地处长沙市西北部的望城县黄金镇境内。黄金镇南抵长沙市岳麓区,北接望城县高

塘岭镇,距长沙市市区仅5公里,处于望城县与长沙市城区的结合部,是望城城实施融城战略 的桥头堡。

黄金镇地处望城县与长沙市之间,南至长沙市区仅23公里,北距望城县城8公里,由雷高公路连接;往南与雷锋大道、长常高速公路,往东与绕城高速公路等道路相联系。随着周边设施的配套完善,本社区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将更加显著。

3、生态区位

金坪社区作为典型的丘陵地区,山体、耕地、河流等自然地貌丰富。境内三环线以西是“新东阳”观光农业示范区,以南是观音桥水库以及龙湖高尔夫高档社区,中部为省农业厅百果园项目,佛教文化园——洗心禅寺工程也正在建设中。规划建设必须保护其优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资源,为其今后的健康发展注入旅游开发潜力。

二、上层次规划及相邻地区规划汇总

(一)上层次规划内容

1、长沙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年)

由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2004年通过市政府审批。规划市域城市化水平2010年达61%,2020年达70%。

规划黄金镇进入长沙市规划区,现状发展条件评价为三级,为综合型中心城市的一部分。

范围内有长常高速公路、绕城线等公路。

在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中,黄金镇位于中部生态协调保护区,适宜发展高效农业及旅游业,为中心城区提供补给。规划要求该片严格保护现有林场、森林资源,坚持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提高林业生态区对市域的环境调节作用;鼓励高效农业与生态农业,减少环境污染;严格控制 城镇及居民点建设性污染等。

2、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由长沙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2003年通过国务院审批。

规划至2020年全市总人口为688万人,城镇人口为482万人,城市化水平为70% 规划黄金镇为都市区的一部分,为城市功能结构“一主、两次、四组团”中的高星组团的组成部分,功能定位为机械、食品工业为主的综合性产业区、市区新产业开发及置换外迁企业基地。要求保护绕城线环城林带、长常高速公路绿色通道等。

在道路交通规划中,经过黄金乡的高速公路有长常高速公路,红线宽度27.5米,绿线控制宽度100米。快速路有绕城线,红线宽度46米,绿线控制宽度86米。城市主干路有雷锋大道等道路。

3、望城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年)

由湖南千府城市设计有限公司编制,2002年已至送审稿阶段,尚未经过审批。规划县域城市化水平2010年达41%,2020年达68%。规划黄金与雷锋合并入河西新城,为规划发展的重点镇,城镇职能为旅游工贸型,发展方向是利用区位及交通条件,发展旅游产业。2010年人口规模3.2万人,用地规模3.68平方公里,2020年人口规模5万人,用地规模5.5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为60%。

规划黄金镇属于望城县中西部经济区,以高星组团为核心,依托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工业基础,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搞活流通,形成贸、工、农一体的生产模式,发展区域经济。

在其生态分区规划中黄金镇为生态城市(融城生态)示范区,拥有黄金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将逐步建成为现代化的融城生态示范区,达到财富、健康、文明的三维复合生态系统。

在道路系统规划中,规划“五线三环”的过境公路交通,经过黄金镇的有“五线”中的雷锋大道、长常高速公路;“三环”中的绕城线望城段、桥驿—丁字—高塘岭—黄金—雷锋—学士。

4、望城县总体规划

望城县总体规划由长沙市规划院编制,规划范围含高塘岭镇全部,以及乌山镇、星城镇、黄金镇部分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14平方公里,规划至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8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为20平方公里。该规划于2000年由市政府正式审批,目前,县城建设按照总体规划框架实施。

5、望城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年)

望城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由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和望城县规划建筑勘测设计院承担,规划范围含高塘岭镇全部,以及乌山镇、星城镇、黄金镇部分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14平方公里,规划至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8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为20平方公里。该规划方案正在完善中。

(二)相关要求

根据上述各上层次规划,对桂芳村提出以下规划要求。

1、功能定位

通过对桂芳村的现状及发展条件分析,确定桂芳村为集高效农业、观光旅游、高效工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为改善农民工作、居住、游憩等生活条件的目的。

2、规划要求

考虑该村为农村地区,缺少规划,因此村庄规划必须考虑衔接好控规并落实其规划意图。结合上层次及相邻地区规划的要求,在桂芳村范围之内需考虑以下规划建设内容。(1)用地结构与用地功能布局

居民点的用地需要得到优化,人均居住用地面积需要有效地控制,提高居民点的土地利用率。农业用地、商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建设用地等需要相互结合,并以居住用地为核心进行布局。(2)道路系统规划

1)农网需要改造,以六姑岭和下六姑山为重点,形成完善的农网体系; 2)道路的硬化率很低,所以道路要大面积的硬化;(3)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全村没有幼儿园,建议在居民点选址内新建幼儿园。

2、小学的设备需要完善。

3)水利要新建和改造,平岭塘水库清污大约2万立方米。(4)公用设施规划

1、建议修建或是改建卫生院设施,优化环境。

2、在排水系统、给水系统、供气系统布局中注重考虑农民的经济、社会因素,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3、在通讯方面,增加邮政网点,提高农民生活的信息化程度。表1 规划道路交通一览表

三、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

(一)历史沿革

桂芳村位于望城县黄金乡,是黄金乡的北大门,是为了纪念当地革命烈士宁桂芳而得名,原桂芳村和原金莲村两自然村于2004年下半年合并为一个行政村--桂芳村,共34个村组,有

桂芳村和金联村2个自然村,农用地面积为439.8公顷。

(二)行政区划

根据现状调查及望城县黄金镇提供的资料,桂芳村主要以农民人口和少量的流动人口组成。至2006年末在桂芳村村域范围内的总人口为3749人,共34个村组。根据村委会提供的资料并加以整理,得出金坪社区各村组人口情况表。

四、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一)桂芳村基本情况

桂芳是黄金乡的北大门,南距离长沙市23公里左右,北到望城县8公里左右,雷高公路横跨而过。全村总人口1049(2006年末),共980户。全村面积为15900亩,其中耕地3100亩,水田2900亩,鱼塘1000亩,林地6000亩,主要以粮食作物和蔬菜为主,村办有小学和卫生院等设施。

本村人口总户数为1049户,2006年年末总人口为3762人;其中常住人口为3749人,流动人口仅有13人,人口的流动性非常小;18岁以下的人口为822人,占到总人口的21.9%,60岁以上的人口为590人,占到总人口的15.7%,19岁到60岁的人口总数为2350人,占到总人口的62.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达2562人,占到总人口的68.3%。

(二)桂芳村基本情况

桂芳村至2006年年末全村共有34个村民小组,共1049户,总人口为3762人。其中常住人口为3749人,而且本村农民很少外出务工,常年外出劳动力仅为13人。桂芳村农用地面积为439.8公顷,其中耕地238.6公顷(其中基本农田200公顷),林地面积208.7公顷,园地15.6公顷,建设面积80公顷。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33.3公顷。

(三)桂芳村与其它村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2006年,桂芳村实现总产值875.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5万元,农业总产值620.4万元,其他总产值160.3万元,企业总产值为85万元。

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率为72.0:9.7:18.3。完成财政总收入1504.8万元,比2001年增长103.9%,人均收入达4000元,比2001年增长了100%。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该村支柱产业为农业,主要农产品为水稻、蔬菜、生猪。村域范围内主要单位有:天心牧业、利民液化气站、桂芳纺纱厂、桂芳机砖厂、桂芳一砖厂、桂芳二砖厂、油膏厂、湖南省珍稀动植物养殖场、长沙茶厂等。

另外,由于该村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拥有农用车、农机具台数60台,农业技术人员34人,农业科技示范户有34户。此外,该村的文化卫生方面较突出,拥有1个农民业余文化组织,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4人,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1人。近年来,桂芳村的收入和村民收入都持续增加。通过黄金乡其他行政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比较和从业人员构成情况,不难看出:桂芳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强,但是缺乏主导产业,人均收入相对较低,农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内部需要调整,还需引进更多的企业来增强经济竞争优势。目前优越的区位条件未能有效的转化为经济与产业发展优势。

五、用地分析与用地评价

本区气候类型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春季湿凉多雨,夏季炎热湿润,有伏旱天气,秋季高温干旱,冬季寒冷干燥,一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水量1410.8mm,年平均日照1610.5小时,无霜期274天,日均温≥10℃的活动积温5376.9℃。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本区的山岭众多,山上多为植被覆盖,因此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大,无泥石流、洪涝、干旱等灾害的影响。

桂芳村现状地形地貌主要以丘陵为主,村域范围内地势南高北低;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低山丘陵中间和南部边缘为平坦的河谷平原,是桂芳村的基本农田;老河坝横穿桂芳村,注入

黄金河,黄金河流经桂芳村的南部和东南部村界。表2 桂芳村用地现状一览表

六、人口现状分析

(一)性别构成

2006年末桂芳村总人口3762人。其中男性有1927人,女性1835人,以女性为100,男女性别比为105:100。

(二)年龄构成

通过对黄金镇桂芳村的人口情况的调查,得到其年龄与家庭构成的相关信息。家庭构成反映农村家庭人口数量、性别、辈份等组合情况。它对于村庄户型的选择、生活和文化设施的配置、生活居住区组织等都

有直接影响。桂芳村人口年龄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0-6岁的有347人,占总人数的9%;7-18岁的有475人,占13%;18岁以下的人口为822人,占到总人口的21.85%;19岁到60岁的人口总数为2350人,占到总人口的62%,60岁以上的人口为590人,占到总人口的16%。桂芳村家庭平均规模为3.58人/户,家庭规模适中。

(三)从业人员构成

2006年,桂芳村从业人员总数为2350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800人,占76.60%,常年外出劳动力人员为550人,占23.40%。由此可知,桂芳村还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但随着征地的项目的增多,部分失地农民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特别是剩余劳动力较多,失地农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形势严峻。

(四)文化水平构成

通过对黄金乡桂芳村的人口情况的调查,全村文化水平构成情况如图2所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20人,占总人口的1%;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有650人,占10%;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445人,占21%;小学文化程度的有1200人,占18%。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2645人,占77.45%。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有0人,占0%。

图1 桂芳村人口年龄构成 图2 桂芳村文化水平构成

七、用地及建设现状

(一)用地现状分析

桂芳村总用地面积1000公顷。其中村庄建设用地80公顷,占总用地比例的8%;农用地面

积为439.8公顷,占总用地比例为43.98%。目前由雷高公路、雷锋大道、长常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等道路相联系的主干骨架已基本形成。

针对目前村庄建设用地较分散、人均建设用地较大的特点,建议规划新居民点尽量集中布置以求得土地的集约利用,社区内村庄建设用地应该与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相衔接。表3 土地利用现状汇总表

1、道路

本区内的主要道路有一条县道雷高公路、一条乡道从艾家坡-星城镇、7号路(沿黄金河的水泥硬化坝基)和一号水泥硬化路。本村内还有北部将要修建通车的新城大道,构成了本村的道路骨架,详见下表。表4 道路现状一览表

评价:本区中部有雷高公路纵向穿过,其他道路呈东西向与雷高公路连接,与外部联系方便快捷,但是横向没有一条公路穿过本村,部分

路段的路况较差,如中部往东的几条主要的道路,都是沙石路面,且路基不是很牢固。

2、电力

本区除上六姑山、下六姑山、六姑岭外,其他村组农网改造已经完成,现有四个变压器,具体情况如下表:

本村经农网改造后,基本能够满足当地用地所需,但是在金联片电力供应有些紧张,整个片(原金联村)只有一个变压器,上六姑山、下六姑山和六姑岭的电网改造没有进行,木质的电线杆、年久老化的电线等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3、农田水利

桂芳村的农田灌溉水源主要是黄金河(南部的农田),老河坝(中部的农田),还有坪岭塘水库(已经硬化重新修复)和各个村组的池塘近70个(已经硬化塘基)40个。渠道总长度达4000米,其中硬化总长度为500米。

4、生活用水 1)、给水部分:

目前整个村给水主要抽取地下水,村民均自己打井水饮用,其中95%家庭使用机械泵抽取;生产用水或抽取地下水、或引河塘水。2)、排水部分:

桂芳村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备,生活生产污水一般由土质明沟或砌筑明沟排入就近水体,排水沟总长度约为2000米,其中硬化总长度达500米左右;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垃圾清运和无公害处理,只是进行堆放。

5、其他设施 1)教育

本区范围内有一所村属小学和一所私立初中。中小学现状一览表

第7/11页

2)医疗

医院现状情况一览表

3)本规划区现没有文化站、图书馆、敬老院、幼儿园,也没有体育设施,在村部设有邮政网点一个;另外本区一直没有进入有线电视的服务区。

(二)建设现状特征

1、本片区地处丘陵岗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而一些开发建设项目选址缺乏保护和利用的意识,这样不仅破坏了环境,又降低了开发的效益,增加了市政工程费用。

2、由于较好的交通和区位优势,近几年该片发展较为迅速,以绕城线、雷锋大道等城市主干骨架已基本形成。

3、基础设施的整体建设较为薄弱,相关管网与道路的建设不同步。

4、片区内现状公共设施主要存在规模不够、档次不高、分布不均、设施不全等问题。

八、现有企业与单位情况

(一)村办企业情况

村域范围内主要单位有:天心牧业、利民液化气站、桂芳纺纱厂、桂芳机砖厂、桂芳一砖厂、桂芳二砖厂、油膏厂、湖南省珍稀动植物养殖场、长沙茶厂等。

(二)占用村庄用地的城市工业企业情况

本片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了较多的生态休闲和房地产项目。随着道路的建成,高星片区近年来成为了长沙市开发建设的热土,大部分土地已被单位征用,已征用地单位详见下表。表5 桂芳村工业企业情况一览表

九、现状公共设施情况

(一)村庄公共服务设施情况 表6 桂芳村公共服务设施情况表

第8/11页

(二)村庄内公共设施情况 表7 城市公共设施情况表

十、现有工程设施情况

(一)给水

市政供水管网目前还很不完善,市政管网(水厂)供水户数为0户,自家打井供水户数1019户,供水普及率为0。此外,由于地处微丘地区,地下水很丰富且便于采用,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市政给水设施建设滞后,目前整个村给水主要抽取地下水,村民均自己打井水饮用,其中95%家庭使用机械泵抽取;生产用水或抽取地下水、或引河塘水。

(二)排水

桂芳村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备,生活生产污水一般由土质明沟或砌筑明沟排入就近水体,排水沟总长度约为2000米,其中硬化总长度达500米左右;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垃圾清运和无公害处理,只是进行堆放。

(三)电力

本区除上六姑山、下六姑山、六姑岭外,其他村组农网改造已经完成,现有四个变压器,具体情况如下表:

本村经农网改造后,基本能够满足当地用地所需,但是在金联片电力供应有些紧张,整个片(原金联村)只有一个变压器,上六姑山、下六姑山和六姑岭的电网改造没有进行,木质的电线杆、年久老化的电线等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电信

现有邮政网点一个(在村部),新增一个邮政网点。开通有线电视。

一、农田水利

桂芳村的农田灌溉水源主要是黄金河(南部的农田),老河坝(中部的农田),还有坪岭塘水库(已经硬化重新修复)和各个村组的池塘近70个(已经硬化塘基)40个。渠道总长度达

第9/11页

4000米,其中硬化总长度为500米。

十一、道路交通情况 表8 道路现状一览表

评价:本区中部有雷高公路纵向穿过,其他道路呈东西向与雷高公路连接,与外部联系方便快捷,但是横向没有一条公路穿过本村,部分路段的路况较差,如中部往东的几条主要的道路,都是沙石路面,且路基不是很牢固。

十二、存在的问题与规划的重点

(一)存在的问题

1、存在问题分析

1)村级总产值增长缓慢,村级总收入则增长迅速,2006年比村级总产值大的多,说明劳动力外出打工的人数较大。

2)本区林地面积广大,但是基本上为集地,未开发利用。3)部分道路状况较差,通达性尤其是雨天的通达性较差;机耕道的不足和质量隐患。4)农网改造未完成,存在有安全隐患;金莲片电压过低,村民生活用电紧张。5)老河坝,通水渠道淤塞严重,池塘也多年未修,达不到蓄水灌溉的目的。

6)村域范围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与缺乏,阻碍了信息的流通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2、规划建议

1)新增三个排灌站:一个在堤脚下,一个在坪岭塘水库,一个在古塘。进行老河坝的疏通和

整修,对一些主要的灌溉池塘进行塘基整修和除淤:下黄狮塘、岔家塘(灌溉面积100亩)、古塘(灌溉面积200亩)、大塘塘基硬化、天星塘(120亩)。

2)修机耕道:从八形山――瓦槽门(800米);从古塘――杨家塘(700米);从郭大塘――水茨塘; 南朝咀的机耕道完善(有三座通过水面的桥梁要拓宽);瓦槽门――郭大塘的机耕道(1000米);从道塘――水茨塘。

3)硬化几条主要的道路:一条是从艾家坡-星城镇,一条是从黄金河――金联片――金联学校――桂芳机砖二厂;报母桥――雷高公路的道路硬化拓宽。

4)新修村部大楼,建一个村部图书室,建一个村部敬老院;在金莲片的居民点新增一个邮政网点;将桂芳村纳入有线电视服务范围。5)完成上六姑山、下六姑山和六姑岭的农网改造;新增一个电压器在天一楼。6)建造200个沼气池。

(二)本次规划的重点

1、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探索失地农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2、从区域角度论证金坪社区发展中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确立其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

3、从城乡统筹角度出发,从本村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确立其主导产业。

第10/11页

4、加强本村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要求。

5、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交通的优势,结合周围山水、田园等生态要素,建设城市与自然景观有机统一的和谐村庄。

6、由于北部受到园区的影响,村北部的大部分用地已经属于工业园区,不适合选作居民点,所以雷高公路以东北方向的发展受到限制,应该把重点放在南部和西部。现选了两块居民安置地:一片在雷高公路以西,主要包括六姑岭和下六姑山村组,主要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另外一

片是黄金坝北向一直延伸到大塘湾,此块主要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

7、重点项目建设计划

1)农网改造:现六姑岭和下六姑山组还没有完全实现农网改造,计划在未来近几年里面完善电网:禁止私人乱接电线,变木制电杆为水泥,加变压器;

2)道路硬化:硬化的道路少,未硬化的多,并且地级道路的通行能力差,主要是要加强黄金片和金联片的联系,具体要硬化的主要有雷高公路到堤脚下路,堤脚下到瓦朝门的路,报母桥到天一卢路; 3)水利建设工程:疏通渠道,加固堤坝。主要有伍家塘到推子湾的渠道,新坝到大塘的渠道要改建。另外在坪岭塘到下六姑山要新建造一条渠道。其余的渠道都需要不同程度的清理。新塘,土地塘以及长塘的塘基要硬化;

4)环境卫生设施:新建200个沼气池。新建垃圾场; 5)教育设施:改善小学硬件条件;

6)在六姑岭和下六姑山组准备办农家旅游和钓鱼基地

第五篇:民族旅游调研报告

浅析如何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

欣赏民族文化、品味民族文化、感悟民族文化、追求民族文化是现代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终极要求。因此,展现民族文化内涵、张扬民族文化个性、突出民族文化差异性是我县旅游业不变的灵魂和永久的主题。为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提高文化旅游品位,进一步打造“中国回族文化展示地”旅游品牌,根据县委、政府部署和安排,镇党委协同纳家户村村两委班子日前组织了专门的调研组,对我县的纳家户村旅游文化进行调研.一、杨和镇纳家户村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现状我县总人口20.4万人,有汉、回、满等13个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18%。其历史悠久,民族性突出;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不断的传承、不断光大、不断变革。她包含民族历史文化、民族饮食、民风民俗、民间工艺、回族特色建筑等,而杨和镇纳家户村更是回族重要聚居区和发祥地,之所以备受广大游客的青睐,之所以被县委政府不遗余力将其打造为我县旅游黄金带,其核心就在于她以中华回乡文化园为依托,深度开发宁夏世界穆斯林城,推进了中国回族文化和世界穆斯林文化的展示.在以文化遗产为主体的众多人文

旅游景观,这里遗留着明朝时期的清真寺古建筑和回族民族特色建筑,而这正是大批游客心仪纳家户的重要理由。

1、历史文化

回族是由波斯和中亚地区各族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唐宋时期到元代快速发展,进入明代,回族人进一步融合了汉、蒙、维吾尔等族人并不断得到繁衍,回族居住的“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为当代回族的分布奠定了基础。

宁夏是历史悠久的回族聚居区。早在宋代、西夏时期,就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大食人在宁夏一代定居。而素有盛名的纳家户则是宁夏伊斯兰“大杂居,小聚居”的典型分布代表。目前,伊斯兰教已不单纯是宗教,而是一支建设美好宁夏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

2、回族饮食文化

回族具有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积累并创造了品种繁多、风味各异的民族特色佳肴。手抓羊肉、羊杂碎、贺兰山野蘑菇面、糖醋鲤鱼、油香、馓子等清真菜和清真食品都使很多游客吃了忘返;回族特有的盖碗茶由茶叶配以各式干果、糖类,五颜六色,味道醇香,营养丰富,是回族饮食文化中的又一地方特色的饮食。而伴随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全羊宴、烤全羊等具有千年历史的美食开

始重放光彩。即传承推广了宁夏回族饮食文化,又达到了以食促游,以食创收。

3、特色体育、民间文化

“踏脚”随着丝绸文化繁盛时期由伊斯兰教徒传入中国,是一项对抗性活动,也是回族人外出的防身之术。一般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技艺高低自由对峙。随着时代的发展,“踏脚”已逐渐成为人们在农闲时节的主要娱乐活动。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广泛的群众性。现在文艺工作者根据“踏脚”改编的“踏脚舞”,已多次获奖,而且已经成为代表宁夏参加少数民族运动会的传统表演项目。

每年九月至十月间 “中国西部民族花儿歌手邀请赛”,全国各地的民歌选手齐聚中华回乡文化园一展民族文化。而其中宁夏的“花儿”以悠扬的旋律和直白的唱词,展示出宁夏回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已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特色民居

在社会的发展当中,回族的家庭居室与汉族的建筑已无很大的差别,但回族的民居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室内陈设和装饰上。传统的回族家庭,进门正面的案桌上,设有香炉、香瓶和香盒;有的家庭中间摆放经匣,装有《古兰经》等经

典。回族室内一般不臵人物或动物画,一般以山水风景、几何图案取代,挂历也是印有伊斯兰教历与公历相对照的,图案以著名的清真寺为主。一般回族家庭多在清晨、傍晚点燃苏荷香使房间空气保持清新。回族家庭庭院总是保持干净整洁,院子中间种植葡萄、玫瑰等花卉植物,使得生活更加幽雅。

二、杨和镇纳家户发展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的契机

1、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打造。永宁县委政府连续几年经济会议提出了旅游发展纳家户的战略决策,从资金、政策上给予了倾斜,给杨和镇纳家户村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2、良好的发展空间。纳家户村毗邻109线,纳家户清真大寺是典型的中国殿堂式清真寺,现在纳家户清真大寺-中华回乡文化园-鹤泉湖旅游线路已成精品旅游线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拉动了永宁县民族文化旅游向前发展。

3、中华回乡文化园中回族原创舞蹈月上贺兰作为中国回族文化走出国门的表演节目,在国人和世人面前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回族文化。这也给回族聚居区和发祥地杨和镇纳家户村发展民族旅游提供了天赐良机。

三、杨和镇纳家户发展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旅游硬件建设,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搞好民族文化旅游,应重点突出、特点鲜明、丰富多彩的展览出民族文化,应避免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单一性,因地制宜,加强组合,包括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组合,主题不同的文化遗产景观组合等。加强民俗村,歌舞广场等硬件建设,如发展回族民俗游,把当地回族的民俗风情(包括服饰、居住、饮食、歌舞、婚俗、回族刺绣等)组合后向游客集中展示,吸引游客。同时也给那些没有机会向更多游客进行展演的单项文化遗产项目提供展示平台,可谓一举多得。加强行业管理,对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区居民进行专门培训,进行民族统一着装,学会简单的伊斯兰语。对古街进行进一步的休憩修葺完善,构建回族文化建筑群,打造精品回族一条街。

2、重视节庆、广泛宣传。一是积极鼓励、支持文化创作和民族研究。我区的回族研究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以回族文化论坛、研讨会为主要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成为宣传宁夏的一个重要平台。二是回族民间节庆尤其是回族节庆本身就是一项价值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在这一大项目下又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子项目,可以说民间节庆是集中展示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绝佳平台,例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首先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不断引导、积极宣传民间节庆。其次,在重视开展民间节庆的基础上,汇集众多的遗产项目,策划举办多项融经贸、体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节庆活动,如“中国回族节日精品游”等通过多种媒体的全方位宣传,使很多平时难得一见的回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不同的展演形式闪亮登场,让参观者大饱眼福,也让来自民间的艺人或表演者,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得到收获,提高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

3、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促进民族文化和旅游的有机融合与可持续发展。一是以旅游开发促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两者并不对立,只要正确看待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保护与开发是相辅相成的,保护是为了我们更好的所用,而科学的开发行为带来的效益是促使资源得以更好的保护。二是用民族文化促进旅游发展,随着杨和镇纳家户村旅游品牌价值升位,应抓紧对弥足珍贵的回族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的深度开发,在遵循保留文化遗产原真性的前提下,开发出我县区域内的以展示回族文化遗产为主题的众多旅游活动与旅游景观,进一步丰富杨和镇纳家户村旅游内容,突出杨和镇纳家户村文化旅游内涵,保持杨和镇纳家户村旺盛的生命力与吸引力。三是搞好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我县民族文化遗产、特色工艺的多数传承者和拥有者因开展旅游增加了自身收入,改善了生活,甚至脱贫致富,使他们感受到自身文化的经济价值。同时也要把我县民族文化遗产、特色工艺的传承者和拥有者更多的投入到我县的旅游经济发展,促使他们提高保护自身文化的自觉性,加入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列,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从而保证我县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下载安顺市民族古籍现状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顺市民族古籍现状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族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为加快我县文化事业建设,加大文化产业开发,推动我县民族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壮大,实现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日,县人大常委会民工委、财......

    暑期民族传统文化调研报告

    暑期民族传统文化调研报告 暑期民族>传统文化>调研报告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同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也刻不容缓,利用暑期,我走......

    关于民族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民族工作的调研报告 ***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塔额盆地南缘、准噶尔盆地西缘,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全县总面积6106平方公里,边境线......

    暑期民族传统文化调研报告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同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也刻不容缓,利用暑期,我走访了本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富集、特色鲜明的村寨--......

    民族文化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为加快我县文化事业建设,加大文化产业开发,推动我县民族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壮大,实现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我县的文化工作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彝族文化为主打,......

    林业现状调研报告

    林业现状调研报告范文(一)近年来,我县以“国土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与兴林富民相结合,成果巩固与产业培育同步,林业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一、发展现状1、第......

    现状调研报告提纲

    现状调研报告提纲 1.2 规划范围 1.3 区位条件 1.4 规划编制背景 1.5 规划编制依据 1.6 技术路线 2. 现状情况 2.1 人口现状 2.2 经济发展现状 2.3 土地使用现状 2.4 建筑......

    公园现状调研报告

    婚 庆 公 园 项 目投资分析报告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目录第一部分、项目投资分析报告编制背景第二部分、城市经济状况第三部分、项目整体概况第四部分、项目SWOT分析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