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集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解集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安徽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亳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利辛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提出的各项改革目标,在市、县教育局和镇中心学校的有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我校在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通过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师资培训、教研活动、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在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中,使课改实验工作顺利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课改中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一、课改中开展的主要工作
1.加强校本师资培训,增强教师整体素质。
成立课改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工作的决策、协调、组织、保障和评价工作,教科室具体负责组织课改教师培训工作,开展了如下培训:(1、岗前培训: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组织教师参加了多元化、实效性各级培训。(2、校本培训:加强新课改思想、理念、方法等培训。组织全校教师进行《纲要》和有关新课程资料的学习,以参与式培训为主,提高实验教师的课改实效。(3、家校培训。及时召开家长会,注重对新课程的宣传,为实施新课改营造良好的氛围。(4“未来工程”培训。对中青年教师定时限期进行教育
信息技术培训,使教师能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课件制作,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化功能,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5后续培训。及时了解新课程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通过研讨、评课、交流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的后续培训。
2、广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
⑴、定期集体备课、互相探讨。每周由年级组长组织实验教师集体备课时间,教科室派专人负责,及时了解实验情况,指导、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
(2、定期进行形式多样的月总结,学期总结,如教改经验,教学随笔、课后反思、教学札记等,进行新课改经验总结,新课改教师研讨会,课改教学质量分析,研讨,课改教学成果展示。
(3、领导深入课堂听课,及时指导,研究制定新课改中考试与评价体系的改革。(4、安排学校计划安排进行新课改教学研讨课、课改教学展示课、课改教学问题研讨、利用周三科技文体课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实践。
(5、从本校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内容,我校教师在今年亳州市教学论文评比中两人获奖。
(7、落实《纲要》和《方案》的精神,逐步推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为全面实行新课改革做好准备。
3、开展校本教学研究,促进课改实验。
(1、以课改实验为龙头,大力开展教学研究。(2、创新教法,将课改理念不断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中。(3、广泛开展了“愉快教育”,创设“和谐教育”的课堂情景。(4、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合作学习意识。(5、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化功能,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6、注重赏识教育,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7研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4、建立科学、规范的校本教研体系,推动课改工作。
(1、理论启动:启动了“创新教育教学”思路。(2、系统活动:教研活动抓落实,有实效。(3、群体促动:定期召开教学研讨活动,课改经验交流研讨会,不断把课改实验工作推向深入;开展各科综合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改革考试与评价机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我校以《课程标准》为导向,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着为学生、为教师、为家长服务的指导思想,放弃校领导对教师、学生的权威性评价,建立了具体开放的评价体系。
(1、教师评价。即自我评价、同事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学校评价。(2、学生评价。采用每月一次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伙伴互评、教师评价的“四评”方式。(3、改革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作业等六方面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能力的提高。(4、用“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教学理念评价学生。激励性语言、体态性语言广泛地走进课堂,融入学生心田。(5、发挥奖赏分明的奖励制度的激励、促进作用,建立了优胜劣汰的多元化、开放式评价体系。
二、实施新课程以来发生的变化
1、教师的角色开始转变。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同伴。师生间的距离正逐步靠近,让学生有了一种平等感、亲切感,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形成。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面对课改,教师越来越多地自发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逐渐形成教学反思的习惯。一年来,教师撰写的教后随笔、反思型的论文越来越多,其数量、质量较之实验前有了极大的提高。教师自觉运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既提高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又较好地促进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3、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教师及非实验教师以课改为契机,主动充电,阅读理论专著,互相探讨教学。通过集体备课、听评课和交互式的讨论,我们看到的是教师的智慧一次次碰撞,感受到的是同伴的
真诚互助,享受到的是成功的喜悦。教师的问题意识、主体意识在实验中增强了,理论水平在实验中得到了提高。新课程实验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变原来的“要我上”为“我来上”,教研的氛围更浓了。
4、学生在课改实验中快乐学习。新课程的教学民主了,课堂活跃了,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自己经历发现、体验、探究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课堂上,教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5、课改进入实施阶段以来,各学科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教讨活动,帮助教师树立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教学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6、课改教学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专业化成长的平台。课改将教师推上了自觉参与的教研教育科研之路。良好的教育科研之风已蔚然形成,成为我校教育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7、初步建立了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开放式、多元化的考试与评价体系和机制。实验中,我们以《课程标准》为向导,提出“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改变以往以考试来衡量教师与学生的权威性终结评价,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建立了“以人为本”的、开放的、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三、存在的问题:
1、要继续提升领导和教师的观念。如何彻底转变陈旧的观念,迅速 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是我们这次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虽然通过培 训和实践,我们的领导和老师的观念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和新课 程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2、要继续探索理念与实践的新的结合点。如何将课改理念转化为广 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实践,如何处理好课堂的开放与课堂的有效性问 题,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中的精华,为新课改所用,这已经成为 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问题。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要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举行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帮助 教师将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重视校本教研制度的完善,努力建设一 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积极稳妥地推进课改进程,及时总结课改经验,提高课改成效,建立一系列制度保障新课程的实施。
3、继续推进经验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促进课改的深入发展。在研究 完善考试与师生评价体系和机制改革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学校管理的 评价改革体系。
第二篇:解集学校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解集学校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几年来,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与管理等多方面较原来的课程都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我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为了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试点工作,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以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目的,按《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目的,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推动我校的素质教育落实,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验目标
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及参与学校教育改革的良好环境和和谐氛围,力争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发展、有所突破:
(一)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1、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教育行为得到转变,新课程理念得到树立,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2、实现开放、互动、高效的适应新课程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
(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1、学生学习方式,实现多样化、个性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2、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
三、实验措施
(一)加强教育管理保障课改的顺利进行
1、加强实验过程的质量监控。开展经常性的听课、评课等活动,引导教师分析和反思教学行为,进行必要的质量调查,及时反馈,采取相应措施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增强教师监控质量的意识和能力。
2、教育经费开支适当倾斜。为师资培训,课题研究、奖励等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推进。
(二)、师资培训
1、上级培训:在各年级教师参加市局组织的“ 新课程培训”基础上,继续 组织教师自行学习培训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2、校本培训。
培训内容:①各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②新课程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变革;③新课程与评价改革;④新课程新理念;⑤信息技术培训等。
培训形式:专题讲座,集体研讨,个人自学。
培训时间:课余时间。
(三)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1、初步建立与新课程教育相配套的合理、科学和操作性强的教师、学生、课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
2、探索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突出学校办学特色
五、任务与要求
(一)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
新的课程与标准,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每一位教师都应当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改,学校全面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每位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学习理解体会新课程的要求,实现教育观念转变。
1、准确把握课程改革要求,明确努力方向
通过理论学习、交流、讨论、反思与总结,教师应理解把握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内容,形成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明确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树立自身努力的目标,以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2、树立课程新观念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力争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方面整合。
(二)在课程改革中,让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研究者
1、引导教师从课程改革的角度,重构“教师”的概念,意识到教师不只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还是升华自我,完善自我,需要丰富创造力的导师。教师的劳动不是简单、被动的接受,而是复杂、有意义、创造性的劳动。倡导教师具有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形成课程改革研究者的意识。
2、在“案例研究”的科研活动中,结合教研活动,把“案例研究”思想方法,贯穿到课程改革实验中,养成教育反思的习惯,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形成自觉地把教育知识转化为教育技能的能力。
(三)在教研活动中全面提高教师课程实施水平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结合我校实际,开展“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每位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形成指导学生转变、形成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的能力。
1、强化师生交往,构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过程。
2、转变学习方式,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让学生在成功的学习体验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自觉主动的学习方式与习惯。
3、在制定学科目标时,要充分考虑“知识、技能、能力、情感”。在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中上,要从儿童的体验出发,更加注重联系社会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掌握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教师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使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源于教材,而优于教材。
4、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使学生在差异发展、体验成功中,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第三篇:解集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解集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安徽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亳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利辛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提出的各项改革目标,在市、县教育局和镇中心学校的有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我校在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通过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师资培训、教研活动、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在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中,使课改实验工作顺利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课改中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一、课改中开展的主要工作
1.加强校本师资培训,增强教师整体素质。
成立课改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工作的决策、协调、组织、保障和评价工作,教科室具体负责组织课改教师培训工作,开展了如下培训:
(1)、岗前培训: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组织教师参加了多元化、实效性各级培训。(2)、校本培训:加强新课改思想、理念、方法等培训。组织全校教师进行《纲要》和有关新课程资料的学习,以参与式培训为主,提高实验教师的课改实效。(3)、家校培训。及时召开家长会,注重对新课程的宣传,为实施新课改营造良好的氛围。(4)“未来工程”培训。对中青年教师定时限期进行教育
信息技术培训,使教师能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课件制作,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化功能,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5)后续培训。及时了解新课程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通过研讨、评课、交流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的后续培训。
2、广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
⑴、定期集体备课、互相探讨。每周由年级组长组织实验教师集体备课时间,教科室派专人负责,及时了解实验情况,指导、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
(2)、定期进行形式多样的月总结,学期总结,如教改经验,教学随笔、课后反思、教学札记等,进行新课改经验总结,新课改教师研讨会,课改教学质量分析,研讨,课改教学成果展示。
(3)、领导深入课堂听课,及时指导,研究制定新课改中考试与评价体系的改革。
(4)、安排学校计划安排进行新课改教学研讨课、课改教学展示课、课改教学问题研讨、利用周三科技文体课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实践。
(5)、从本校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内容,我校教师在今年亳州市教学论文评比中两人获奖。
(7)、落实《纲要》和《方案》的精神,逐步推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为全面实行新课改革做好准备。
3、开展校本教学研究,促进课改实验。
(1)、以课改实验为龙头,大力开展教学研究。(2)、创新教法,将课改理念不断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中。(3)、广泛开展了“愉快教育”,创设“和谐教育”的课堂情景。(4)、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合作学习意识。(5)、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化功能,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6)、注重赏识教育,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7)研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4、建立科学、规范的校本教研体系,推动课改工作。
(1)、理论启动:启动了“创新教育教学”思路。(2)、系统活动:教研活动抓落实,有实效。(3)、群体促动:定期召开教学研讨活动,课改经验交流研讨会,不断把课改实验工作推向深入;开展各科综合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改革考试与评价机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我校以《课程标准》为导向,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着为学生、为教师、为家长服务的指导思想,放弃校领导对教师、学生的权威性评价,建立了具体开放的评价体系。
(1)、教师评价。即自我评价、同事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学校评价。(2)、学生评价。采用每月一次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伙伴互评、教师评价的“四评”方式。(3)、改革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作业等六方面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能力的提高。(4)、用“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教学理念评价学生。激励性语言、体态性语言广泛地走进课堂,融入学生心田。(5)、发挥奖赏分明的奖励制度的激励、促进作用,建立了优胜劣汰的多元化、开放式评价体系。
二、实施新课程以来发生的变化
1、教师的角色开始转变。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同伴。师生间的距离正逐步靠近,让学生有了一种平等感、亲切感,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形成。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面对课改,教师越来越多地自发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逐渐形成教学反思的习惯。一年来,教师撰写的教后随笔、反思型的论文越来越多,其数量、质量较之实验前有了极大的提高。教师自觉运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既提高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又较好地促进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3、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教师及非实验教师以课改为契机,主动充电,阅读理论专著,互相探讨教学。通过集体备课、听评课和交互式的讨论,我们看到的是教师的智慧一次次碰撞,感受到的是同伴的真诚互助,享受到的是成功的喜悦。教师的问题意识、主体意识在实验中增强了,理论水平在实验中得到了提高。新课程实验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变原来的“要我上”为“我来上”,教研的氛围更浓了。
4、学生在课改实验中快乐学习。新课程的教学民主了,课堂活跃了,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自己经历发现、体验、探究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课堂上,教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5、课改进入实施阶段以来,各学科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教讨活动,帮助教师树立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教学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6、课改教学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专业化成长的平台。课改将教师推上了自觉参与的教研教育科研之路。良好的教育科研之风已蔚然形成,成为我校教育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7、初步建立了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开放式、多元化的考试与评价体系和机制。实验中,我们以《课程标准》为向导,提出“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改变以往以考试来衡量教师与学生的权威性终结评价,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建立了“以人为本”的、开放的、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三、存在的问题:
1、要继续提升领导和教师的观念。如何彻底转变陈旧的观念,迅速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是我们这次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虽然通过培训和实践,我们的领导和老师的观念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和新课程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2、要继续探索理念与实践的新的结合点。如何将课改理念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实践,如何处理好课堂的开放与课堂的有效性问题,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中的精华,为新课改所用,这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问题。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要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举行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帮助教师将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重视校本教研制度的完善,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积极稳妥地推进课改进程,及时总结课改经验,提高课改成效,建立一系列制度保障新课程的实施。
3、继续推进经验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促进课改的深入发展。在研究完善考试与师生评价体系和机制改革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学校管理的评价改革体系。
第四篇:2003─2004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2003─2004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一年以来,新课程改革随着我们一路走来,在这一年的风雨历程中,不免有磕磕绊绊,但是我们边走边想,边想边做,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例如:朱镇、侯振华、李国杰,等五位教师的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课获得了县级奖励;杨春雨、王建业等人的论文获得县级奖励。但是在我们的工作中还有一定的不足。如:个别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在教学中仍用老套子。不能主动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为了使今后的工作顺利开展,并在工作中能扬长避短,特对本实施新课改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绩是主流。
纵观一年来我校实施新课改革的艰难历程,虽有一定程度 不足,但是通过全体干部、教师的一致努力可谓是硕果累累。(1)、我校成功的组织教师学习了《新课程改革标准》在学习过程中,干部、教师均表现十分积极,及时做好学习准备、积极在活动中进行发言、认真做好记录、并能主动的写活动心得和体会。
(2)、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组织教师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基本功大赛(朗读、三笔字、口头作文)其中候振华、朱镇、杨春雨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余教师或达标奖。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但促进了我校教师基本功的全满提高,而且调动了教师在平时练习基本功的积极性。(3)、擂台赛为教师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在第二学期我校组织了关于符合新课标准的课堂教学擂台赛。在此项活动中,年轻教师奋勇向前,老教师也不甘落后,例如:侯彩英、徐淑芬等老师表现积极,势与年轻人一决高下。通过几周的激烈角逐,朱镇、赵志刚、刘燕山三位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余教师获鼓励奖。
(4)“走出去,学进来”效果显著。
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走出去,学进来”活动。稍有机会便派教师去学习,另外,要求去学习的教师回来后一定要做移植课或作报告,这样,就大大的拓宽了教师的学习机会。我校先后有90人次去参加县级或县级以上的听课或评课活动,这样就是我能能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查找自身的不足。
(5)、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我小教室积极撰写论文及心得。通过一年的努力,我校共有8篇论文获县级奖励,30篇论文或校级奖励。
二、缺点不容忽视。
在这一年的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虽然成绩是主流,但是不足指出也不容忽视,英提起广大干部教师的注意。a)干部深入课堂机会较少,缺少一对一的指导交流。b)个别教师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够深刻,导致授课仍按老一套进行。
c)各项活动表现突出的人员比较集中,没有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三、改进措施。
(1)、继续发扬成功之处,以便更好的为新课程改革服务。(2)、干部要经常深入课堂,和教师一起研究、探讨、以便共同提高。
(3)、鼓励个别教师要尽快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新课改的大潮中去。
(4)、对表现平常的教师给与鼓励,使他们力争在今后的各项活动中有所表现。
总之,一年以来,我们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力争使新课改的种子在我校扎根、生长,最后开出美丽的花朵。
2003─2004新课改实施情况总结
单位:时间:
蓟县别山小学
年9月
2003
第五篇: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一场世纪春雨,洒向广大教师的心田,一切都是充满朝气,一切显得生机勃勃。在课改的浪潮中,我们学区领导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引领全乡教师全面实施了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实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在,初中、小学一、二、三年级已全部开始执行国家新课程计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乡的全面推进,使全乡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转变教育观念、学习了解课改新理念、建立新课程实施的科学程序和运作方式、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科学研究和课题攻关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初步经验和成果。至2015年秋季,我乡参加课程改革的学校有16所,参加实验的班级有31个。
一、我们学区在课程改革方面所作的主要工作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工作。为顺利实施课改实验工作,学区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学习宣传,在转变教育观念上狠下工夫。我们组织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把学校工作实际和课程改革实验相结合,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做好准备。其次,我们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全社会宣传《决定》和《纲要》的主要精神以及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引导全社会理解、参与并支持课程改革,形成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良好的舆论氛围。第三,召开了全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对全乡课改工作进行了积极动员和安排部署,制定印发了《陇川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陇川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方案》和《陇川乡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方案》,专题研究部署全乡实施课程改革工作,进一步统一了认识,明确了任务分工,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扫清了障碍。还把课程改革从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实施步骤和范围、师资培训、师资保障等方面予以明确,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专家小组,具体由学区领导,共同参与,分工协作,进行乡课程改革工作的具体管理指导工作。建立培训、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中学和中心小学的带头作用,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同时充分调动教学骨干、教学能手的积极性,发挥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优势,形成课改实验工作的专业指导力量,积极为推进学校教学改革服务。承担课改任务的学校,对课改工作的组织领导也普遍较为重视,如蔡家铺小学成立了由校长负责的课改领导小组,聚合学校最具创新能力和前瞻意识的老中青教师和各处室负责人,借助行政手段强力推进教师观念的转变,以保证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蔡家铺小学还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听课小组,检查课改的实施情况。
2、实行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不断夯实课改工作的基础。xx年暑假,全乡100多人参加课改的集中培训,顺利完成了全年的培训任务。在完成集中培训任务的同时,许多学校还有侧重地进行了校本培训,如蔡家铺小学等学校组织学校任课教师听讲座,看光盘,分学科组进行了教材分析和交流。
3、组织观摩、研讨,加强指导和交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我们鼓励学校积极主动地探索,另一方面及时加强宏观指导。xx年,学区组织全乡教师通过听课、座谈等形式,了解课改情况,提供课改指导和服务;全年共组织中小学教学研讨会2次,还组织12个青年骨干教师以课改为中心作汇报观摩课、研讨课12节,听课教师近300多人次,在全乡教育系统产生了广泛影响。
4、积极调研,巩固成果,及时解决问题。为了解我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巩固我乡课改的成果,学区还组织有关人员对实施新课程的学校进行了专题课改督导检查。通过检查,我们发现,各实验学校对于课程改革工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把课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纳入本学期工作计划中,在课改工作中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有方案。
5、及时总结交流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推动我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为交流课改经验,寻求解决影响和制约我乡课程改革发展的有效办法,进一步推动我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不断提高我乡教育教学质量。学区向全乡所有教育工作者征集了课改论文,全乡教师踊跃投稿,其中16篇被评奖发表。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全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从准备、启动到推进,经过两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但是,随着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也暴露和反映出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对课改的思想认识不够,观念转变太慢,不能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问题;二是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定位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三是对解决在大班额条件下,如何开展分层次教学,使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发展的问题创新不够;四是循序渐进和创新突破的问题;五是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问题;六是参与式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七是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中在集体备课、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八是校本课程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的问题;九是课改培训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学习。要对课程改革给予更多重视和投入。要进一步严密课程改革的组织工作,逐步整合、发展专业指导力量。坚持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的原则,建立教育部门、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有效机制。一是要充分领会课程改革作为“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素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的主要目标之一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而坚定信心,全力以赴;二是要确保课改专项经费的落实,为课改工作顺利推进保驾护航;三是要站在教育发展的时代前沿,不断引发教师的超前思考,切实提高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和职业素养。四是要加强对《纲要》和《课标》的学习,组织干部、教师,深刻领会理论精髓,理解基本要求和思路,强化知识储备,完善知识体系。
2、要规范课程改革的管理和指导。下一步我们计划要组织全乡教职工进行认真的学习和讨论《兰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在领会精神的基础上自觉地实施,推动我乡课改工作的深入进行。各级教科研部门更要站在课改前沿,切实为课程改革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操作示范。
3、要积极宣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介绍其他地方的课改信息,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和学习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4、要加强对课程改革试验工作的指导和交流,注意抓点带面,发挥在课改工作中勇于探索的先进学校的典型示范作用。课程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机遇,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对课程改革试验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课程改革试验工作的管理水平,做到责任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2015年我们计划选出3-4个条件较好,教师、教研力量强,课改试验工作较有成效的学校作为乡课程改革试验工作的示范基地,以便全乡其他参加课改的学校来学习、借鉴,从而推动全乡课程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更大的成绩。要时刻关注课改工作的薄弱地区和薄弱点,强化督导和检查,组织部分优秀教师送教下乡,现场“诊断”。加强课改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活动。同时要动员各学校积极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到课改先进地区取经,以促进我乡的课改工作。
5、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积极进行新课程考试与评价制度的改革探索。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现有评价体系和新课程评价改革之间的基础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努力学习现代教育评价思想,转变传统的考试评价观念,了解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方向和要求,掌握评价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明确评价促进发展和改进、激励、调控的功能,从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等方面体现评价的多元化。目前尚未探索出较成熟的具体做法,初步做法是征集了一些课改较有成效的学校的考试卷来做研究,然后编辑成册子印发给大家来交流、学习、研究,群策群力,共同提高和促进。
总之,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适合陇川教育特点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说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精心组织、积极探索,创造性地、扎扎实实地做好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工作,力争我乡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