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淮北市梅苑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部教务处工作总结
淮北市梅苑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部教务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小学部教务处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开展工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稳定、规范、发展”教学管理理念,突出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积极把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本学期小学教务处工作重点,以规范教育管理为抓手,以扎实开展教师教研组活动和青年教师培养为切入点,认真组织开展多种教学研讨活动,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比较圆满地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
一、工作开展成效
(一)教师培养工作
本学期,小学教务处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与专业引领:
1、开展师徒结对。小学教务处协助教科室,按照学校青年教师培养方案,认真做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工作。
2、注重专家指导及名师引领作用。本年度,小学教务处在认真做好迎接市教育局教研室专家课堂教学调研工作的同时,还特邀市小学语文“陈金龙名师工作室”、市小学英语“吴晓辉名师工作室”和市小学数学“韩东名师工作室”成员到校指导教学研讨工作。专家指导及名师示范作用的发挥,促进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3、加大教师外出学习的力度。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借鉴先进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教科研理论水平,学校加大小学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的支持力度。据统计,2011年度,小学部共安排教师外出听课学习达20余人次。外出学习教师返校后,分别以外出学习汇报课、专题讲座及教职工会议上作报告等形式将新理念、新信息及学习心得传达给大家,实现了学习资源共享。
4、扎实开展好汇报课、公开课活动。小学教务处配合教科室,每学期初将青年教师汇报课及45周岁以下教师公开课日期、课题明确安排到人,并督促教研组认真落实。
5、积极开展教师素养评比活动。10月,成功举办学校首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与之配合相继举行青年教师朗读技能比赛、粉板字书写比赛及综合知识技能测试。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素养的提升,同时也为其他学科教师素养比赛的相继举办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教学管理工作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抓好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学生辅导及教学评估与监控等环节。每学期,小学教务处至少统一开展两次业务检查活动,对教师教学常规登记表、教案与学生作业批改情况进行了集中统一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客观、详实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表。
2、落实学校“以教研组管理主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组织和指导好教研组长及时开展常规业务检查工作,教务处进行检查结果的总结反馈与集中归档工作,并对教研组检查情况进行抽查。
3、督促指导教研组扎实开展好教研活动。一是认真组织开好每两周一次的小学部教学例会。二是亲自参加小学语文、数学及英语教研组活动,督促落实好教研工作计划。
(三)学籍管理及招生工作
1、规范做好学籍的管理工作。按照上级关于校学生学籍管理的要求,认真做好一年级新生入学学籍上报,转学生学籍的转入、转出的审核及办理,同时严格履行休学手续。
2、严格做好招生工作。小学教务处认真贯彻市教育局一年级招生政策,严格执行学校招生制度,认真、规范做好一年级新生及转学学生的招生工作。教务处立足学校发展大局,积极做好教师思想工作,充分挖潜,科学筹划,均衡分班,实现一年级招生5个班和三、四、五年级顺利分班的工作目标,使得小学部在校学生数突破千人大关,达到1252人的办学规模。
(四)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
1、积极做好校本课程开发。
(1)坚持每天放学排好路队并集体背诵经典诵读。此种做法获得来校检查工作的市人大代表们的一致肯定与赞赏。
(2)开设写字及书法课程。一方面坚持每天下午预备铃后,每班开设10分钟写字活动。另一方面,在市直学校中率先开设书法课,并由资深专业书法教师专业授课,提高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书法艺术的人文素养。
(3)小学部教务处注重组织引导学生根据兴趣及特长,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兴趣小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作息时间调整。小学教务处严格执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办学的相关文件精神,一是取消了实行多年的早读课,保障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二是取消原三至六年级开设的下午第三节正课,集中改设为20分钟课外活动时间,为学校开展一系列兴趣小组活动提供了时间保证。
(五)教育教学成果
1、教师赛课。
(1)11月份,丁莉老师在市首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中,以其扎实、全面的语文教学素养,表现突出,深得评委赞赏,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2)11月份,淮北市第二节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中,小学部丁 莉、袁红老师同时获得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为梅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了软实力。
2、教师论文获奖。在2011年安徽省小学语文优秀论文评选中,我校丁雪芹老师论文荣获省级一等奖,据悉,全省仅有3篇获得一等奖。丁莉、张飞老师论文分获省级三等奖。此次,市教研室仅推荐10篇参评,我校3篇全部获奖,显示了我校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科研的实力与水平,得到专家及学校领导的赞扬。
3、学生获奖。
(1)六年级学生黄硕在山东济南举行的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竞赛中表现突出,力挫群雄,成功问鼎,荣获小学机器人足球项目比赛全国第一名,开创了我校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的先河。
(2)在第二十二届 “希望杯” 全国中小学数学竞赛中,小学部多人次获奖,为我校争得荣誉。
(六)协作其他科室开展工作
(1)协助教科室成功举办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2)协助校工会积极组织小学部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3)配合政教处、少先队队部,开展“小记者进校园”、“小交警在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展示小学生良好精神面貌,有力提升了梅苑学校的社会形象。
二、工作不足剖析
本学期,小学教务处在学校工作计划精神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小学部工作实际,虽然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如下不足:
1、经典诵读活动及写字教学仍需强化与探索,还需努力使之成为学校校本课程,成为小学部特色办学的亮点。
2、语文教研组内教师粉板字训练尚未形成日常化、制度化,教师技能训练有待加强。
3、数学教研组计划开展的分低、中、高年级段“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因我校小学平行班级过少,未能全部落实,有待改进教研活动方式。
4、各教研组开展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有待改进与深化。
5、本学期,青年教师每月一次汇报课尚能如期进行,45岁以下教师公开课未能应上皆上,有些公开课准备不充分,存在应付之嫌。
6、在进行教师的业务检查中,发现尚有部分教师备课不认真和批改作业马虎的现象。小部分教师不写教学反思或反思空洞,有流于形式之嫌。
7、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方面,小学教务处有些地方做得不够细致,与一线教师交流不够。小学教学规范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8、在工作协调性方面不够。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做的不是完全到位,有待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
三、改进工作设想
对于今后小学部教务处的工作,我们将在学校 “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引下,作出如下的设想:
1、增强服务意识,忠实履责,加强学习,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2、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教师书写、朗读技能培训与评比工作,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切实提高教师基本教学技能。
3、精心开好每两周一次的小学教学工作例会,指导各教研组开展的教研工作,重点做好集体备课及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更多关注教师的学习培训工作,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外出活动的机会和展示能力的机会。
4、关注教师的常态课堂教学,关注教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5、拟在每两周固定时间(下午第三节课)举行全体教师参加的集体教研活动,活动内容拟定为继续教育专项教学技能培训、专题理论学习、教师汇报课等。
6、继续加强小学部教学质量检测的力度。拟定于每学期在部分年级进行语文、数学、外语学科质量调研测试活动。
7、继续指导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好经典诵读与写字课程的落实与开发,使之逐步成为我校小学部的办学特色。
8、继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评比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成长的沃土。
9、协同教科室共同做好教师的基本功培训工作,重点做好教师教学基本功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培养。
10、结合学校制定的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制订和完善教学工作方面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检查考核制度,负责做好教师教学过程和成果的检查和考核工作。
展望未来,小学教务处将在校长室的领导之下,进一步团结协作,深入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与全体教师一道,同心同德、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力争使我校小学部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王 坤 2011-12-10 4
第二篇:小学部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总结
小学部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
教务处工作总结
在董事会、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我们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在教育科研、教学改革、校本培训、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收到较好的效果。为发扬优点,进一步巩固己取得的成果;为发现不足、弥补缺漏、更上层楼,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教研为龙头,带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要搞好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首先抓好教研工作。教研工作是保证教育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本学期,我们一如既往地把教研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下大力气来抓,并抓出一定成效。
(一)成立教研领导小组,明确教研目标
学期始,我们成立了小学部教研领导小组,由李周珍主任任组长,车立新主任、朱真强主任为副组长,成员有语文教研组组长马金英、数学教研组组长杨先龙,英语教研组组长黄美娥,综合教研组组长林敏。经过研究,确立如下三点教研目标: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确立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角色。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3、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建立师生互动课堂教学关系。围绕这三个目标,教研工作有声有色展开,并取得较好效果。
(二)以教研组为阵地,全力攻克课题堡垒
根据我校的母课题《关于教师角色的转换与建立师生互动课堂教学关系研究》,各教研组分别确立自己的子课题。语文教研组的课题是《教师角色转换在语文课堂上的具体表现方式》,数学教研组的课题是《如何使小学生在数学课上活起来》,英语教研组的课题是《如何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另外,针对已进入新课标实验起步阶段的一年级语文、数学教学确立了两个课题,语文课题是《钻研教法,趣学拼音》,数学课题是《关于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研究》。确立课题后,以各教研组为阵地,多层次,多形式全力攻克课题堡垒。
1、制定课题方案,分解课题任务,责任落实到人
在充分讨论、研究、考证的基础上,制定出课题实施方案,并把课题任务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位参与研究人员明确自己具体操作任务,这样就保证了课题研究能够高效、高质进行。
2、围绕课题,统筹安排教研组各项教研活动 教研组教研活动主要有以下几项:理论学习、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教研公开课及评课等。这些活动都围绕课题进行,由课题把它们凝聚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比如语文教研组研究的课题是教师角色转换,那么语文组教研活动就围绕这一课题进行。理论学习主要学习与教师角色转换有关的内容,从中吸取营养、寻找指南;教学研讨重在研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转换教师角色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各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等;集体备课同样体现这一内容;教研公开课及评课也围绕这一一内容进行,具体解决在实践中的操作及成效等问题。通过这些目的性强、重点突出、达标度高的活动,把问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课题研究的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3、阶段总结与理论升华相结合
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按三步走:第一步是启动阶段,利用半个月时间尝试、探路。第二步正式实施阶段,从九月十五日起至十二月十五日,历经三个月时间。第三步成果展开不段,集中展示实验阶段性成果。每个阶段结束进行认真、细致、科学的总结,找出优点与不足,布署、调整下一步工作,保证课题目标逐步实施。为提升阶段总结的质量与科学性,使它成为课题研究的一部分,我们把阶段总结与理论升华结合起来在更高层次上指导实践,为实践在理论上提升奠定基础。这集中体现在学期末教师撰写教学论文上。语文组王瑶老师《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桑巧玲《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数学组刘维华《数学挑战性问题设计》、张军莉《寓教于乐教学》、英语组黄美娥《趣味教学》、综合组柯明霞《音乐课中的德育渗透》等,它们是在总结中理论升华的结晶。
(三)以课堂教学为平台,融教师与教学为一体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研的支持与引导,教研要借助课堂教学得以实现,只有把两者融合起来,才能赢得教学与教研双丰收。在本学期,围绕教研课题,我们开展了一人一节的教研组公开课及观摩课、研讨课等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总结、探讨、提高,使教学与教研彼此促进、相互激发、共同发展。一年级的魏瑜、林芳两位老师语、数教改课上得有声有色,魏瑜的“趣学拼音”法、林芳的“探究学习”,各具特色,使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等方面都得到很大发展。普通班范晓芬、桑巧玲的语文课、刘维华老师的数学课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在教师教的方法和学习学的方法的革新上作出自己的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起到很好地示范、引路作用。
由于我们抓住了教研工作这个“龙头”,使课堂教学改革在原有基础更进一步,为新课标实验推广作好铺垫。
二、抓常规教学,促教学规范,聚精会神抓质量
课堂教学改革要在有序、规范的常规教学基础上进行。没有有序、规范常规教学作保证,教学改革很难顺利实施。本学期,在抓常规教学,促教学规范上,现做了如下工作:
1、严格执行《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做到管理的规范化。
学期初,组织教师深入、细致学习《小学部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明确要求、领会精神,做到人人眼中有细则,人人心中有细则。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教案书写、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素质考查、阶段考试、学生评价。每一项都有明确、细致的要求,纲目清楚、重点突出,操作性强,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1)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检相结合。定期检查分为月检、半月检。月检是对月工作的一次全面、系统大检阅,对存在的优点和出现问题做细致纪录和深入分折,以便使教师在下个月工作中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不断进步。半月检是对月检的补充和强化,也是为避免教师不把功夫用在平时,而到月底搞突击等不良现象发生。不定期抽查是随时随地对常规工作进行突击性检查,它有力促进教师每时每日都能高质量工作。比如教案书写,除定期检查外,还采取随堂检查方式,以检查教师是否有案上课,是否按案上课,以确定课堂教学质量。(2)定性评价和量化打分相结合
对常规教学检查工作采用定性评价与量化打分相结合的方式。检查完后,每位教师发给一张“反馈纪录表”,以定性评价方式作精当概述和分析,使教师对自己常规工作的优缺点有明确认识,利于以后改进。同时,进行量化打分,并按个数评出等次,惩优罚劣。定性评价与量化打分相结合的评价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的进步,提高常规教学工作质量。教学常规检查表现突出了教师有:范晓芬、彭闽莉、王瑶、杨先龙、张军莉、荀辉、林敏、柯明霞、黄美娥等。
2、采用灵活多样方式,聚精会神抓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由于我校的特殊性质,除教学工作外,还有很多其它的工作,对教学工作产生一定冲击波。教务处努力把各种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力争做到聚精会神抓质量。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实行分层教学、个别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根据我校学生特点,我们采用了分层教学、个别教学方式。把班级学生大体分为几个层次,根据每一层次的不同特点施行不同教学,对个别特殊学生则采用特殊的个别教学方式。A层次学生在教学中高要求、大密度、快节奏,使他分明课饱、字课好;B层次学生要求适中、密度适宜、节奏张弛有度,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C、层次学生则降低要求,放慢节奏,使他们跟得上、学得进,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树立“我能行、我最棒”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最终达到提高他们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的目的。这几个层次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B层次部分学生通 过努力可以晋升为A层次的学生,C层次晋升为B层次等等,这就给学生设定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会激发他们不断地去努力,不断地取得更好的成绩。(2)由自考到同考,不断加大质量监控力度
学期初我们即采取月考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取得了一定成效。如10月份月考语文科平均分有1个班超过80分,有2个班不及格,11月份考达到6个班,其它班全部及格;数学由3个班增到4个班,由3个班不及格减少为2个班不及格,取得的进步是明显的。语、数、英成绩均较突出的班级三(1)、四(2)、五(1)、六(2)。平均分达到优等分以上有王瑶教的六(2)语文、周妹香教的六(2)英语,进步较大的有林晓锦教四(2)语文,郭沐教的六(1)语文,杨先龙教的四(3)数学,王雪辉教的六(3)数学。
自第14周起,在李校长建议下,将月考改为周考,及时对教师一周授课质量进行检阅,使教师更注重每一节课的授课质量,还注重面对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更注重平时教学反馈、补救,收到较好的效果。拿三年语文和六年数学为例。三(1)14周周考平均分77.2分,及格率是74.3%;15周平均分是89.3,提高于12.1分,及格率是97.8%,增长了23.5个百分点。三(2)14周周考平均分72.5分,及格率82.5%;15周平均分83.5,提高了11分,及格率90%,增长7.5个百分点。六(1)、六(2)数学14周周考平均分均不及格,及格率仅为44.4%,44.2%;15周平均分分别为72.70分,各提高20分,21分;及格率也都增长了20多个百分点。这些数字足以表明周考有监控教学质量上所起的巨大作用。(3)从自发性的课外补习到系统化的“五二”工程,实际培优辅差责任制
以往课外补习很大程度上属于自发性的,教师什么时间补、补几个学生及补习效果都缺少宏观监控,比较随意、散漫,效果也不明显。14周起推行的“五二”工程,实行培优辅差责任制,把每个学生包给固定教师,教师定出辅导计划和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并负相应责任。这样一来,班级每一个学生都有了着落,教师也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找到了努力方向,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教务处每位教师发记录表达20份,每位教师至少辅导15个学生,每个学生至少辅导5次,学生辅导率在98%以上。由于临近期末,工作繁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质量,相信在下学期会做得更好。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在期末考试中,语文平均分80分以上有9个班,占64.2%,数学5个班,占35.7%,英语13个班,占92.9%,及格60%。
3、加强课堂巡视,促进课堂教学规范化。
学期伊始,教务处为规范课堂教学,作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课堂纪律要严(2)学习氛围要浓(3)师生互动活而不乱(4)教师上课有案可依(5)教师教态符合规范。在教研组长、年段长的配合下,教务处每天巡查达10余次,使课堂教学走上规范化轨道。
三、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才能
对小学生而言,没有什么比培养兴趣更重要的事了。兴趣是最好老师,对小学生更是如此。本学期,我们成立了电脑、英语口语、声乐、舞蹈等14个兴趣小组。每个小组一周至少活动两次,每次时间一节半课。兴趣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施、有总结,极大促进学生兴趣的形成、能力的发展。对兴趣小组活动我们提出两个意识,那就是质量意识和特色意识。围绕这两个意识我们狠抓落实,收到一定成效。在朗读比赛、作文比赛、英语口语比赛、数学比赛等活动中,兴趣小组学生身手不凡,连创佳绩,令人瞩目。当然由于师资、教学条件等方面限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在今后工作中改进。
四、校本培训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双管齐下,互促互进
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水平的高下,而师资水平又与校本培训质量密不可分。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力度不断加大的形势下,抓好校本培训班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理论上,我们搜集、整理、印制了新课程标准、教改新动态等资料,发给教研组,组织学习和研讨。在实践上,通过集体备课、教研课、公开课及教务处听、评课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走向成熟。如果说校本培训的是全体教师的提高,那么,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侧重的是中坚力量。根据闽侯县教育局《关于培养小学骨干教师的意见》的通知,教务处制定出小学部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规划。列入第二批培养对象的是桑巧玲、彭闽莉、张军莉三位教师。在对他们严要求、勤指导、多关注的基础上,我们创造条件给她与更多展与自己才能的机会,为她们平日成熟辅路搭桥。业务水平的提高与能力培养离不开开放式学习和交流。本学期,共三次派教师到子弟校观摩、学习,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今后,我们要一如既往地把这两项工作抓下去,相信在不久将来会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
总之,本学期,我们在教育教学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收到了较为丰厚的回报。但不足还是存在的。如在教学模式的建构上还不成熟,教改力度还需加强,教研活动不够深入,兴趣小组活动还不够规范,校本培训时时间相对不足,教学质量也有得更进一步的提高等等。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下学期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把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层次上。
五虎山学校小学部教务处
2003年12月28日
第三篇:淮北市梅苑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淮北市梅苑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稿)
在全球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完成《安徽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确定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为扎实有序地推进我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年》、《、《安徽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和《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构建生态型智慧校园为目标,以师生发展为根本,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为核心,实验先行、以点带面、辐射推广,扎实稳定地推进我校智慧校园的建设工作展。
二、目标任务
(一)工作目标:立足我校信息化工作实际,充分依托现代信息通讯和“乐教云”资源平台技术,构建高效、便捷的学校信息化支持环境,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各个领域有效、创新应用的水平,实现现代科技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人与技术的和谐、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服务师生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创新。
(二)主要任务:在现代教育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与“乐教云”资源平台技术,主要任务是构建与智慧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智能化的“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教育管理、教育服务、校园信息安全” 五个一体化建设。
1.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构建覆盖全校的校园网,使信息资源通畅到达管理和教学终端。包括校园网站建设,学校“班班通”建设,学校计算机教学机房、多媒体教室、录播室、电子阅览室建设。
2.教育资源一体化建设
建设全校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资源;建设学校数字图书馆、录播室、电子阅览室建设。
3.教育管理一体化建设
建设覆盖全校中小学部包括建设校园教学管理系统、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管理以及智慧课堂教学支持系统、学生智慧学习系统等其他教育服务管理在内的统一电子校务平台建设。
4.校园信息安全一体化建设
以省市“校安系统”为基础,构建覆盖省、市和学校的统一的校园安全工作应急反应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和校园监控系统。
5、教育服务一体化建设
建设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系统;建设在校学生数字化学习系统;建设校园教学管理系统、智慧课堂教学支持系统、学生智慧学习与评价系统;建设后勤服务管理系统体系。
三、工作重点
(一)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专项培训
我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坚持“先培训、后实施”的原则,组织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与学科骨干教师等人员进行智慧校园建设理念、建设思路、建设模式、应用模式等内容的专题培训,提高试点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开展智慧校园环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及教学管理的需要,充分“班班通”技术和“乐教云”平台技术,改造和优化现行的校园信息化环境,构建智能化的校园教学管理系统、课堂教学支持系统、学生智慧学习系统、后勤服务管理系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提供智能化、集成化的校园管理以及人本化、效能化的教育教学服务,使学校的信息化环境与教育教学实践和谐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三)开展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践的智慧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构建支持学生主动学习、支持教师有效教学的智慧教室环境,以智慧课堂教学为重点,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推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四)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智慧校园管理模式改革探索
按照“学校管理精细化、管理模式人本化、工作业务流程化、工作流程协同化、管理数据标准化”的智慧校园管理理念,依托智慧校园的基础环境,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校管理模式、管理策略的研究,探索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最佳途径,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从局部信息化向整体信息化转变,实现整体规划、科学管理与科学决策,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和实效。
(五)开展智慧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和策略探索研究
依托安徽基础教育资源运用平台中“教师研修”和“教师社区”及“乐教云”资源平台技术完善教师学习空间,搭建教师平等对话、协同发展、激发教育智慧的平台;同时深入开展信息时代智慧型教师的培养模式与培养策略研究,通过环境建设策略、制度保障策略,引 导教师采取自主发展、团队合作等策略,促进智慧成长,以技术启迪智慧、探索促进创新,依托智慧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创新。
四、实施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设智慧校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德育、校园安全、总务等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必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指导制订出台建设智慧校园工作实施方案,进行合理分工,组织好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工作。
1、成立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段红波(校长、书记)
副组长:倪居宝(副校长、副书记)、张松梅(副书记)、叶玉梅(主管教学副校长)、刘庆田(主管安全副校长)、张凤宇(主管德育副校长)、杨光荣(工会主席)
成 员:王承华(办公室主任)、赵清才(教务处主任)、王 坤(教科室主任)、于书超(主任)、周 伟(总务处主任)、刘相翠(政教副主任)、祝 丽(小学部政教处主任)、丁 莉(小学部教务处主任)、李妮娜(团委书记)、辛 诚(大队辅导员)、丁雪艳(七年级组长)、邓冠军(八年级组长)、梁辉(九年级组长)及各教研组长
工作职责:
① 制订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② 根据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制订具体操作细则。③ 统筹组织、协调与落实智慧校园建设各项具体工作。
④ 指导各学部、各年级组、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及各班级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定期组织信息化业务培训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
⑤ 定期组织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检查与评估,不断调整与改善建设工作。⑥ 安排与做好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管理工作。
2、成立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教学管理工作小组 组 长:叶玉梅(主管教学副校长)
副组长:赵清才(教务处主任)、王 坤(教科室主任)、于书超(主任)、丁 莉(小学部教务处主任)、组 员:毛红磊(小学部教务处主任助理)、张 飞(小学部教务处主任助理)
丁雪艳(七年级组长)、梁永刚(七年级副组长)、邓冠军(八年级组长)、许 伟(八年级副组长)、梁 辉(九年级组长)、罗志斌(九年级副组长)张 崎(学籍管理员)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工作职责:
① 制订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工作计划与具体操作细则。
② 负责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教学应用培训的组织工作(安排时间与考勤)。③ 指导学科教师开展应用工作,定期组织应用经验交流,落实各项应用工作。④ 定期进行各学科应用工作的检查与评估,不断调整与改善应用工作。
3、成立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德育管理工作小组
组 长:张凤宇(主管德育副校长)
副组长:刘相翠(政教副主任)、祝 丽(小学部政教主任)
组 员:李妮娜(团委书记)、辛诚(大队辅导员)、各年级组长及班主任老师 工作职责:
① 制订信息化教育资源德育应用的工作计划与具体操作细则。② 负责信息化教育资源德育应用培训的组织工作(安排时间与考勤)。③ 指导各年级组长开展试点工作,定期组织试点经验交流,落实各项工作任务。④ 定期进行各年级试点工作的检查与评估,不断调整与改善试点工作。
4、成立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后勤管理工作小组
组 长:倪居宝(副校长、副书记)副组长:周 伟(总务处主任)组 员:段茂林、任飞雪及各年级组长 工作职责:
① 制订信息化教育资源后勤管理的工作计划与具体操作细则。② 负责信息化教育资源后勤管理培训的组织工作(安排时间与考勤)。③ 负责建立学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指导各年级组长开展教学物资配备、采购及维修实行即时网上办理,落实后勤智能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④ 定期进行学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检查与评估。
5、成立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工作技术维护小组 组 长:于书超(主任)(个人建议,仅供领导参考)副组长:吴 军(学校管理平台及校园网站管理员)
组 员:徐 强(学校录播室管理员)、王愿愿(交互式电子白板管理员)及信息技术教师
工作职责:
① 负责草拟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技术维护工作方案。② 负责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的规划与实施。
③ 负责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技术平台建设的设计与实施。④ 负责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技术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
⑤ 为各学科、年级组开展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工作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持。
6、成立教育信息化应用智慧办公及档案资料工作小组 组 长:王承华(办公室主任)组 员:马苗苗、胡素华、吴秋卉 工作职责:
① 负责制订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管理方案。② 负责制订智慧校园建设智能办公系统的规划与实施。
③ 指导各个工作小组做好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相关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二)健全工作机制
1、将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列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学校将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教育科研、校园安全、德育工作及家校联系等方面深入推进智慧校园及信息化应用层次,细致做好规划,科学确立目标,切实提供保障。
2、强化对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督导与考核。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各科室、年级组、班级、教研组、备课组、任课教师等部门和个人的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工作的考核。考核成绩纳入对各科室、年级、班级或对教师工作的等级评定中,与绩效工资持钩,并做为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之一。
3、健全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和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管理制度。各工作小组要建立健全各种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将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纳入学校科学规范管理轨道。学校要建立如下制度:教师学生信息化培训学习制度,校园网络安全制度、学校信息安全保护制度、校园网站信息发布管理制度、“乐教云”资源平台管理制度、网络教学资源使用考评制度、网络教研与集体备课考评制度、智慧型教师培养模式与策略、校本资源库建设与资源上传考核制度、录播室管理使用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使用制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制度、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制度、智慧校园与德育工作及家校联系整合研究制度、智慧校园与后勤智能化管理制度等。
4、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先进教师(创新型教师)的评比活动、每学年开展三项以上的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专题活动的竞赛,对活动中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5、经费保障:落实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开展需求预算,确保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装备的维护和更新需要的经费。
(三)构建多元信息技术培训体系
1、校际培训。
依托长三角网络结对学校联盟,与其中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开展较为深入的结对学校建立起合作关系,定期选派学校领导班子和骨干老师观摩学习、学习他们应用信息技术的理念和管理方法,开展校际间应用信息技术“同课异构”活动和异地网络教研活动,既能增进学校间的沟通和联系,又能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网络教研和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不定期地邀请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专题讲座。包括信息化教学培训,教育资源应用能力培训等。
2、校本培训。调查分析学校各年龄段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挖掘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信息技术资源,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对全校师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校本研修培训。
利用学校网站、淮北教育网、安徽教育网、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乐教云资源应用平台,引导教师积极进行网络教研,及时发布教学课例,热情参与教研话题讨论、分享个人教学心得,促进自我专业提升。
学校鼓励教师建立个人博客、微博,及时发布自己教学设计和点滴体会,分享与同伴的交流收获,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3、互助培训。教师可以根据网络信息浏览,教科研动态,教研活动,教师博客等多种灵活多变的自主方式进行自我或者同伴互助,探讨在信息化应用中的教与学的实际问题。
4、层级培训。通过对培训活动中涌现出的信息化教学能手的宣传和奖励,形成推动全校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积极氛围,使培训由信息技术教师到学科教师,由青年教师、骨干培训转向全员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都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及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能力。同时,引导教师制定个人信息技术发展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能力。
5、开展聚焦信息化课堂的教师教学展示活动。教学展示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新进教师的“上岗课”、中青年教师的“评优课”,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教学展示活动要求在信息技术下的说课、上课、评课的程序将教学设计及相关课件上网,并将优秀展示课拍摄成课堂实 录,放在网络平台上“晒课”,供网络教研之用。在教学展示活动中,通过教师的互动互助、彼此支持,在表达自我经验,分享他人成果的过程中得到收获和提高,形成同行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氛围。学校定期集中评出优质课进行公开展示,并积极推荐参加各级比赛。
6、开展信息化教育专项教学技能评比活动。每学年通过青年教师大奖赛活动组织一次信息化资源教学应用课堂教学比赛活动。根据教学流程设计细化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比如: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网络备课、课件制作、电子教案设计、关于多媒体资源应用的教学反思或论文等),使教师的基本技能更加过硬,钻研、把握、设计教材的能力不断提高。每学期举办一次信息化教学课件评比活动,鼓励教师自制课件,积累我校的优秀课件,推荐参加各级课件比赛,同时推进我校的校本资源库的建设。
(四)加强学校学科资源库建设
1、创造条件组建学科网络资源建设指导小组,积极开发校本资源,收集整理各教研组、备课组各级优质教学资源补充到学科教学资源库中,并对学科教学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科学分类,尝试建设学科基本支撑体系类资源、不同版本教材类资源、专题性资源、考试训练类资源、学生网络环境下自主与协作学习类资源。
2、教学资源库建设管理。各学部、各年级、科室、教研组、每位教师都要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学校将对相关内容的教学资源进行汇总检查,每月公布一次,并将应用性强的作品放入学校资源库,实现校内各教师之间、校内资源库之间的资源共享。
3、建设校本优秀教学资源库。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措施。一方面要将学校所有已购买教学光盘资源、远程下载资源及自建资源重新进行梳理、归类,挂至学校网站以保证教师及时使用。另一方面还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乐教云”资源应用平台和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等技术,或以其它各类教育资源库为依托,积极搜索并整理因特网上相关学科教育资源,多种途径开展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使用,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为开展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充分支持。学校每学期要按资源库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对各年级、各处室进行考核,与绩效工资或教学成果奖、优秀教研组评选挂钩。每位教师的教学资源建设成绩也将作为教师评优晋职的一项重要考核评比指标。
(五)成立学科网络教研指导小组
1、成立以教研组长为组长的学科网络教研指导小组。各教研组要以应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实践为教研方向,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应用信息化教育资源为突破口,强化教师网络教研能力,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并制定具体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2、加强网络校本教研的力度,规范教师QQ群,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教学管理的高效化。规定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必要次数,指导和规范教师利用“乐教云”资源平台上课,学会通过网络参与教研活动,利用学校网络平台组织教师开展不同形式和类型的教学研讨活动,进行集体备课说课、网上评课、撰写教学反思、点评教学案例、解答教学问题、积累学科资料等,通过教师QQ群、网站答疑、教师Blog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现资源共享,成员之间讨论交流,拓展教师合作交流的空间,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促进团队的共同提高。
3、各教研组要以本教研组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现状为基础,统筹规划教研组教育科研,确定科研重点,确立研究课题,设计课题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学科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展“乐教云”资源平台与交互式电子白板有机融合课堂教学应用研讨活动。
4、学校建立教师工作博客,记录教师撰写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见证每位教师的成长轨迹。建立、规范教师专业成长电子记录袋,特别是关注新上岗教师、青年教师的成长,发挥他们年轻、信息技术运用水平较高的优点,整合丰富多彩的具有我校特色的信息网络应用资源,使之更好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
(六)培养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素养
1、规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普及计算机知识。认真执行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精神》,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小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与意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一般使用方法。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达标率达到95%以上。
2、开展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发展学生特长。学校依托“乐教云”资源应用平台和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应用环境,开设班级社区。组织各类兴趣活动小组,开展各项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电脑绘画、电子报制作,网页制作,动画制作、机器人活动等兴趣小组活动。
五、推进策略
(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推进原则
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工作是项系统工程,学校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注意避免针对某一项应用建一个平台或资源库,导致各个平台之间互不相通,把本来互为联系的工作割裂。
(二)“领衔教研组 + 参与教研组”的推进模式 分别采用组团和结队的方式,以应用水平较高的教研组为核心,组建多个应用推进团队,确保多个教研组的应用水平同步提高。即:以学校信息化某一方面的应用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做法与成效的教研组为“领衔教研组”,其它一个或数个教研组为“参与教研组”,组成应用推进团队,通过这种结对互助的形式,加快提升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环境建设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
(三)“有重点,分层次”的推进过程
由于各教研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差距还比较大,在信息化应用推进过程中,要针对学校的具体实际,有重点、分层次开展推进工作,使得各教研组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六、推进步骤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具体工作,初步安排从2014年10月开始启动,预期到2016年12月底基本完成,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应用探索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主要任务是:
1、成立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分工协作。
2、召开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启动大会,宣传此项工作的实际意义,修订、完善各种制度、办法、细则,保障推进工作有序、有效的推进。
3、聘请专业人员到学校对教师进行“乐教云”资源应用平台的使用培训。
4、开展全员培训。通过电子白板和教师进行“乐教云”资源应用平台的使用技术的全员培训和考核验收,大幅提升一线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终端设备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二)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普及应用阶段(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主要任务是:
1、组织部分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学习借鉴外地的经验。
2、邀请市教研室专家到学校进行学科与信息化资源深度融合的讲座与课堂教学指导,进一步提高教师应用信息化开展智慧课堂教学能力。
3、学校拟投资购置设备,搜集整理各学科资源,初步建立学校资源库。
4、利用QQ群和博客群进行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专题教学研讨,促进教师间、学科间的沟通和交流。
5、各教研组开展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展示课和示范课,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智慧课堂教学的模式与策略。
6、突出抓好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实效,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有明显提高。
(三)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持续发展阶段(2016年1月—2016年9月)。主要任务是:
1、继续完善学校云平台的开发。探索构建教师公共服务平台,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专业成长课程服务。
2、逐步实现信息技术资源与学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平台实现校际间微视频、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
3、初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教育云平台功能的进一步的扩展及电子书包的应用,推进在线课堂的教学与评估,初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索为学生搭建基于学习分析差异化与个性化学习服务的智能学习的平台。
4、构建素质教育生态体系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
5、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程改革,实现智慧课堂。
6、形成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生个性化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基于云技术的终身学习空间,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四)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工作总结提升阶段(2016年10月—2016年12月)
1、认真全面地分析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改进的建议,进行总结提高,形成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应用工作实践研究文字总结报告。
2、学校全面总结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对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与总结。
3、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综合考核奖励。
面临现代教育发展新的历史机遇,梅苑学校将不断更新理念,与时俱进,逐梦前行,创新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完善适合教师、家学生个性发展、终身学习的网络空间,积极构建智慧校园,坚定地遵循教育规律,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寻路,让每一个灵动生命因智慧教育而自由舒展。
淮北市梅苑学校教科室 2014年9月28日
第四篇:2017—2018学第一学(小学部)教务处工作计划
2017—2018学第一学期
教务处工作计划
紧围绕学校工作重点及教学任务,坚持质量为核心、教学为中心、课堂为重心、管理为轴心,力争做细做实每一项工作,为我校小学部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工作。
一、加强常规管理,力求扎实
1、常规检查。教学常规检查是保证课堂效益的重要手段。本学期,教务处将继续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督管,做到备课、上课、评价、辅导等各方面不出现薄弱环节。教务处将结合绩效考核的有关文件要求,加大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力度,将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督。
开学初,各学科教师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在开学初一周内上交教务处,教务处将审核教研组计划和教师教学计划。
2、备课:备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备课必须从确定教学目标、分析重难点开始。本学期将进一步强调“任课必备”的要求,部分兼职技能学科可以备简案。本学期打算对一些优秀的备课进行展示。
3、上课: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时间和教学纪律是质量的保证。提倡教师在预备铃响时就能到达班级,和学生共同做好教与学的准备工作。本学期还将进一步加大在室外或专用教室上课班级的整队与行走的规范与检查,低年级的任课教师必须亲自带队和送队,确保学生在行进过程中的安全。
4、作业布置和批改:练习与作业布置必须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合理协调各科家庭作业总量。练习和作业要有发必收,有做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在作业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结合学校要求,注重对学生的作业格式、汉字等书写的指导。
5、辅导:辅导学生必须因材施教、讲求实效,每次辅导都要做好记录,要建好学困生档案,学期结束时把学困生档案上交到教务处存档。
6、严格课程管理。应该说,随着“五严”规定的出台,学校开齐、开足课程已经做到,上足、上好课程基本到位。新的学期还是要加大力度进行督查、监控,确保“上足、上好”课程,规范调课、坚决反对拖堂等行为,确保中高年级家庭作业不超1小时。
二、强化教学研究,凸显实效
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要效益,早已成为学校提高质量的“重头”。新的学期要切实抓好教学每一个环节,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益。课堂教学要“真实、扎实、大气、灵气”,从“有效”走向
“高效”,本学期教研活动主题:明确目标,凸显重点,打造高效课堂。
新的学期将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活动,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备课组在计划中要把每一个单元集体备课的任务落实下来,每次活动做到提前准备,人人参与,并保留好活动原始资料。备课组活动重在教材的分析,共享布置与批改作业的良策,共享辅导学困生的“金点子”。
三、行事例
九月份
1、组织一年级语文教师新教材学习
2、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计划
3、组织一年级科学新教材培训
4、一年级学籍整理上报 十月份
1、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和后进生辅导开展活动。
2、小学教师优质课评选
3、三年级”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演讲比赛
4、“发现课堂”教学研讨
5、小学经典诗文诵的教学研讨活动 十一月份
1、二年级讲故事比赛
2、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观摩教学
3、期中检测及常规检查
4、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例会 十二月份
1、小学生写字比赛
2、小学生读诵讲演展示:一年级朗读比赛
3、小学教师单元教案评比 一月份
1、复习课研讨
2、期末总结、复习考试
3、期末常规检查
第五篇:小学部教务处工作总结
鲁山学校小学部2007-2008学年工作总结
本学期,鲁山学校小学部在县教体局、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县小学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鲁山学校总校教育、教学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本学年教学、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积累的管理经验
(一)、切实推进“新课程”改革
1、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创新评价管理机制。针对我校青年教师多的现状,教务处重新征订了各科新课程标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县组织的随考活动,教务处进行了严格的阅卷,并将成绩与老师的考评挂钩,促进了老师不断进行业务理论学习。
2、扎实开展了“新课改革暨洋思教学”立标、学标、达标活动。本学期,教务处对上学期达标的10位教师的课又进行了重新听课,而且多次组织小学部教师到初中部听课学习。在此基础上各教研组长上了新学期立标示范课。然后我们组织未达标教师认真学习,对未达标的教师又进行有重点的听课。在第二轮次全县课堂达标活动中,我校上报的王建云、唐雪艳、周钦英、亓堂霞、张晓杰等老师全部达标,达标率为100%。我们还在三到五年级中开展了杜郞口教学经验学习推广活动,先后到兖州参加了省杜郞口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全体老师到齐鲁杜郞口实验分校学习听课。回来后,我们先后组织了杜郞口教学经验研讨活动,组织了教务主任示范研讨课,教研组长分开课,骨干老师研讨课等活动。学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推广实施方案。一年来,大部分教师已实验性的把杜郞口教学经验、洋思教学经验结合起来,效果明显。
3、走出去,取经学习,更换教师的脑筋。本学期,小学部两位英语老师参加了全国新标准英语培训研讨活动,三名英语教师参加了省英语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一名英语老师参加了剑桥英语培训活动,两名英语老师参加了市组织的英语培训活动。六位英语教师参加了八天英语培训活动。所有任课老师均参加了县教学开放交流活动。为实现资源共享,我们要求所有外出学习老师学习回来后,都要写学习心得与收获,并作专项介绍。在外出学习时还订购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及录像资料,丰富了老师们学习的材料。教务处利用大休、晚自习等时间组织全体老师认真观看录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通过积极进行新课程改革及强行推广“洋思教学”法,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很快,出现了一部分校级讲课能手,本学期赵世姐在县美术课比赛中获奖,并参加了市美术课讲课比赛获三等奖,李明君、刘芳在县备课比赛活动获奖。有3篇论文在英语报、淄博日报发表。有多篇论文在县、市评比中获奖其中王丽霞、张继红、董艳玲老师分获市论文评选一、二等奖。桑荣老师被评为县教坛新秀,刘芳获县语文讲课比赛二等奖。董艳玲、谢孔刚董方艳获省阳光苗苗杯书画比赛优秀辅导教师。有多名学生获省、市书画比赛一、二等奖。有1人被评为县优秀老师,一人被评为县优秀青年,一人被评为县骨干教师。
(二)、狠抓了教学常规及常规教科研的落实工作
1、加大了对教学常规的检查力度。
本学期小学部对教学常规的检查采取了一日一查,一周一总结、一反馈,一月一大查的办法,由教务处带领各教研组长从每天的晨读、课堂、课间、课外活动、晚自习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每天检查人员还要随机抽查一个年级的备课、作业。通过检查评估,及时推广了好的做法,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切实保证了教学常规的落实。
2、按县教研室的要求,在各学科全面进行集体备课研讨活动,我们认真学习南麻镇集体备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我校实际,积极探索高效的集体备课路子。为让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一是小学部制定下发了集体备课研讨管理制度,对各学科每周集体备课的时间、形式、要求进行了硬性规定。二是根据小学部实际,采用了集体研讨式三步备课法,即先由各教师对重点课时进行初备,然后在备课组内以说课、演课的形式进行集体研讨。每次定一名主讲人,主讲人轮流安排。组内老师对研讨的教案认真研讨后,对主要环节形成定稿,然后各教师进行二次备课,最后实施于课堂。一学期的集体备课,老师们收获很大,尤其是年青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很快。当然在具体实施中还有很多问题,如:研讨的时间确定、如何切实提高研讨效率、研讨后的教案能否在教学中实施,都值得以后进一步研究。
3、加大了听评课等常规教研活动的开展力度。为促使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尽快上一个新台阶,小学部加大了对教师的听评课力度。一是校委会主要领导做到了至少每天听一节课。各教研组每周组织听评课活动不少于3次。二是组织开展了各种听评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教务领导示范带动课、教研组长公开课、青年老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多媒体教学研讨课、教科研改革展示课等系列听评课活动。为提高听评课的效果,教务处采用了 “三级评课制”即:一是由全员参与的集体评课,二是由教研组长带领下同年级同学科老师的研讨评课,三是由老师个人自己写出评课要点,进行交流。“三级评课制”很好的解决了教师评课的时间问题。本学期小学部还开展了教案编写、练习题设计、试题设计、普通话比赛等单项教学技能比赛活动。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4、加大调研力度。期中前后对部分年级进行了课堂教学质量调研。主要通过听随堂课,看备课组活动、班级管理资料;查教师的备课、作业;问卷调查等形式。并与教师反馈教学调研情况,与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与建议。针对学生的口算能力差,字、词写不好的现状。先后组织了口算能力、字词书写及朗读抽测。
5、扎实开展了常规落实管理月活动,在活动中要求每位教师人人上一节课好课、听评两节课、编写一个优质教案、写一篇成功教学案例。活动的开展规范了教师的课堂常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还组织了教案编写设计比赛,各科教学模式设计比赛等活动。
(三)、积极进行教科研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小学部重点进行了五项课题研究:一是循序自主作文训练、二是开放式兴趣数学教学、三是字经教学、四是欢乐英语教学、五是探究式自然教学实验研究,为切实搞好课题研究,小学部组织了相关的培训活动。并让每一位课改实验老师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教务处定期对课改实验情况进行了抽测了解。
(四)、重视特色教学,本学期英语教学有所突破。
本学期,小学部继续重视了抓特色教学,尤其重视了抓英语特色教学活动。学校多次组织英语教师会,研究如何创出小学部的英语教学特色。对英语教材的使用、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及培养目标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学校引入陈雷英语教学,办了陈雷英语课外辅导班,小学部全体英语老师陪着学生参加培训班,组织学生按时上下课,帮助陈雷英语辅导老师维持学生纪律。并对老师讲课的内容、方法等进行了认真记录。可以说,这次培训班即是培训学生也是培训老师,为小学部全面推广陈雷英语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学期全县首次小学英语培训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上由我校英语教师上了两节研讨课,并由我校外教和总校田茂书校长作了英语音标及单词发音辅导;在会上我校小学部汇报了英语教学的开展及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期末,组织了陈雷英语学习成果汇报会,展示效果理想,家长比较满意。本学期,总校又在小学部三到五年级全面推广八天英语行进教学经验。对英语课进行了半天集中授课,半天集体教研,由总校田校长和张校长亲自组织,效果明显。
(五)、进一步加强了艺体教育工作。
在上好体育、音乐、美术课的前提下,学校还设有舞蹈、器乐、绘画、书法、声乐等兴趣活动小组,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潜质等合理分组,配有专门场所、设施及乐器、道具,聘请了崔玉富(县文管办主任)、侯明军等专家定期来校辅导,使学生的潜质、兴趣、爱好、特长充分得以发现、培养和提高。加强了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了跳绳、毽球等体育比赛活动。并多次组织学生到胜利山游玩,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
(六)、重视教师基本功训练。
小学部一直让教师练粉笔字,采取一日一练,由教务处规定每天的书写内容,并由专人负责检查,通过练习,教师的书写水平有所提高。
二、存在问题及教学中的困惑。
由于本校特点决定,来我校上学的学生,家长最关注的是一学期后,学生的书面成绩提高了多少,对于其它方面关注则少,这就与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相矛盾。于是在教学中出现了任课教师片面追求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学部对教师成绩的考评因为对其它方面考评难度较大,过多的落脚到期中与期末考试上,导致了素质教育实施的进程与质量。小学部的学生由于不是来自一个自然区域,优、中、差学生比例失调、男女生比例失调。近年来,招收的学生问题学生较多,而且以差生居多,给提高教学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怎样按不同学生的特点展开教学,小学部教师虽积极进行研究,但没找出一条好的办法。小学部由于学生年龄少,他们需要老师照顾的地方很多,如学生生病打针等需老师陪护,这就形成了任课教师不能把全部精力用到教学上,而是非教学工作占用了他们大多数的时间,因为老师的精力和时间是一定的,因此,我们有时在工作要求上也显得力不从心。
二00七年十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