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控制分析
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控制分析
[摘 要] 石油钻井工程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的重要施工手段和关键环节,它不仅是多专业、多工种协同配合施工的复杂工程,更是集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于一体,并且具有规模大、投资额大、周期长、风险多样性等特点。而石油气勘探与开发成本中比重较大的就是钻井工程成本,所以石油钻井工程成本高低直接影响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收益。这让石油钻井工程成本风险控制问题备受关注。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之一的石油工业,为了综合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必需要加强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控制和研究,积极采取相关的成本风险控制措施,降低和规避成本风险,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控制
doi : 10.3969 / j.issn.16730194(2015)11-0019-03
伴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明显,进口的依赖度日渐变大。针对这种状况,在新的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石油企业已经开始拓宽海外市场,势必要加强对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控制。虽然我国已经逐渐认识到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并逐渐建立了成本风险控制系统,但仍然与国外先进石油钻井公司存在较大的差距。因石油钻井工程项目风险因素的不断增加,导致石油钻井工程成本波动较大。这要求我国石油钻井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认真分析石油钻井工程中影响成本风险的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有效控制成本风险。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控制概念
1.1 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概念
石油钻井工程成本是进行石油钻井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石油钻井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指的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投入钻井工程所需要的各种支出费用的总和。这是石油钻井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更是体现石油钻井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在石油钻井工程项目实际操作过程中,因受石油产量的影响,通常又把钻井工程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根据变量的不同变动成本划分为3类:钻机作业变动成本、进尺作业变动成本、井口作业变动成本。
1.2 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概念
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指的是在给定的条件下,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钻井成本投入的增加。由于石油钻井工程项目主要是地面以下地层的隐蔽对象,工程中涉及的地质环境、施工环境、施工工艺都有许多的不同与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很难通过以往的工程数据资料和经验成功地预测出符合未来的实际情况。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除了具有一般工程项目风险的随机性、客观性、相关性、多样性和普遍性特点外,其本身还有独特的属性,主要表现在阶段性、后续性、差异性和复杂性。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2.1 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因素识别
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识别就是通过系统的方法与步骤找出可能造成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增加的风险。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根据不同的来源可分为自然风险、技术风险、经济风险、管理风险、政治风险、其他风险等。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钻井项目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目前常用的钻井项目成本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风险因素预先分析法、专家调查法、核查表法、分解分析法和图解法等。在实际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识别中,选用适合的方法单独或是组合使用,力求达到最佳效果,最终确定了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的最主要来源。
2.2 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因素分析
通过对钻井工程成本构成要素的调查,并总结和分析钻井活动中易引起成本增加的各种因素,归纳总结出影响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风险因素、经济风险因素、技术风险因素、管理风险因素、政策风险因素。各方面风险因素详细分析具体如下:
(1)自然风险因素指的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受到自然力作用,导致的工程事故及财产损失造成工程项目成本增加而产生的风险。石油钻井工程项目的施工地理位置多在地质条件恶劣、人迹稀少的野外,加之恶劣天气(如暴风雪、暴风雨、洪水等)都会给施工带来影响,甚至是停工,使得钻井工程不能顺利进行,并发生额外的钻井工程费用。通常自然风险包括气象条件、地质条件(如设计地层厚度与实际钻井遇地层厚度的变化很大,设计地层压力与实际地层压力差异大等)、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如施工用水用电供应的不稳定性,使得钻井工程中断或延后)等。
(2)经济风险因素指的是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所在国或区域经济形势、经济环境、经济实力以及解决经济问题时的能力等方面的变化造成的成本风险。通常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投资巨大,倘若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如通货膨胀时国家会通过宏观调控增加税收,经济形势变化时导致的汇率的变化、物资的变化等都将会增加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由此可见,经济风险因素是影响石油钻井工程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石油钻井工程风险管理中应特别关注。
(3)技术风险因素是石油钻井工程项目的关键,它也是诱发石油钻井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技术风险主要是由于设计、施工操作和测量,可能导致工程报废,甚至发生井喷、火灾等恶性事故。虽然石油钻井工程事故发生的机率不大,但是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造成钻井成本的大幅度提升。为确保技术风险因素对石油钻井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要预先感知技术风险因素,尽可能做到精准的钻井测量、科学合理的钻井设计、严格执行的施工操作程序、及时更新的钻井工艺和严控各环节的钻井施工质量。在石油钻井工程工艺及技术上,应积极向国外学习,结合国外先进工艺技术调整现行的石油钻井工艺技术。此外还需加强对石油钻井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全面提升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及实际操作能力,只有全体钻井作业人员技能提高,才可能避免因技术因素造成风险事件发生。
(4)管理风险因素是指在石油钻井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因管理上的缺陷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因石油钻井工程的复杂性、综合性和长期性特点,决定了管理风险因素在石油钻井工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风险因素中主要包括管理人员素质、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后勤保障、风险意识等。如管理机构组织混乱,管理模式老化、管理制度不合理、不能上行下效、管理人员权责不清、缺乏风险控制意识等管理上的缺陷,都会阻碍项目的顺利实施,造成工期延长、成本超支、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管理风险其实质是人的风险。
(5)政治风险因素是指事先未能预料到有关的政治事件的出现将导致石油工程项目所在国项目环境发生变化,影响到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产生成本风险。例如国家对石油领域进行宏观调控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是石油钻井工程管理人员难以事先预见的,是影响石油钻井工程成本变动的因素之一。政治风险因素主要包括:钻井工程征地法规的变化、钻井工程工具及设备摊销标准提高、安全环保要求提高及国家战争和**等不可抗力。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控制措施
由于石油钻井工程本身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遇到和需要克服的风险较多,所以在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管理中,关键是要做好风险的控制工作。要降低成本风险就必须正确地应对前面分析出的增加工程项目成本的风险因素。由于石油钻井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很难完全避免成本风险,综合考虑风险事件的发生机率以及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制定相应的成本风险控制措施,有助于减小并消除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降低石油钻井工程项目的成本。
3.1 自然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针对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自然风险因素的控制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提高防范恶劣气象条件的能力。一是在石油钻井工程项目实施前应积极搜集气象资料,以便合理制定防范措施,比如酷热季节和低温季节应提前做好降温防暑与防冻保温工作,大雨和大风天气应提前做好防雨挡风工作等。并根据不同气候条件提前做好物资运输、储备工作等。二是通过购买工程保险的方法,将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转移到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以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三是对于石油钻井工程合同的签订,应事先将划分不可抗力风险的分担比例拟定出合适的合同条款,从而使风险由石油钻井工程项目参与各方按合同规定共同承担风险责任。
(2)加强对地质条件的认知水平。在石油钻井工程施工前,应深入到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充分收集施工区域地质地层结构数据,并委派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利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对施工现场地质情况等进行详尽的勘察。然后综合整理分析收集和勘察到的地质资料,为石油钻井工程成本风险的降低提供保障。还应通过对石油钻井工程施工人员加强地质条件认知的岗前施工培训,降低由此造成的风险。并根据地质结构选用适宜的钻井工艺和钻井工具,避免因地质条件影响工程施工,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3)科学合理选择和布置施工现场。由于石油钻井工程项目通常都是在条件艰苦,地理位置偏僻的无人区,若是对施工环境不熟悉,会影响工程施工的推进。石油钻井工程的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地质条件及气候条件,重视施工环境巡查,例如:供水、供电、住宿、物资运送途径等,合理选择和布置施工现场,并根据周围环境,确定最佳的后勤管理方案,选择最佳的物资运输路线等,节省时间和成本,避免因物资到位不及时影响钻井作业的顺利实施。
3.2 经济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针对经济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为了控制此类风险,石油钻井工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应对经济变化的宏观调控机制,不管是出现通货膨胀或是汇率变化等,都能事先做好预防和应急措施,降低风险发生后果的严重度,减少其给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造成的损失。健全财务管理体系以保证钻井工程资金的充足,确保石油钻井工程项目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完善材料采购管理体制,有效跟踪材料价格变化、库存状况、损耗情况,从而降低成本风险。还应规范合同管理,保证合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防止出现索赔和反索赔事件。
3.3 技术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在技术风险因素控制方面应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石油钻井工程工艺及技术,提高钻井测量的水平,并能够通过实践调整现行的石油钻井工艺技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钻井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流程。与此同时,还应通过技术培训加强钻井工程施工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及实际操作能力。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与控制,严把质量关,尽可能地减少因技术因素而引发的风险事件,确保石油钻井工程的安全。
3.4 管理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在管理风险因素控制方面,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设置风险管理机构,做到精且简,充分发挥团队作用,提高工作效率。要结合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的特点拟定风险管理制度,并应监督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来约束管理人员,消除由于管理人员疏忽大意造成的风险。应着力加强对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教育,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落实意识。最后要建立并完善紧急事故应对机制,不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应变紧急事故的能力,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高效的处理,降低成本风险损失程度。
3.5 政治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在政治风险因素控制方面,应在石油钻井工程项目实施前对工程所在国进行深入的了解,明确该国政府执政状况是否稳定,加强对突发政治事件的预测,不应该贸然进入。同时在工程施工前,也可购买相应保险,降低政治风险成本支出。并且应透彻地研究和利用好相关政策法规与摊销标准,当国家出台有关征地法规政策或征地法规变化时,石油钻井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及时分析、学习,做到将由于政策或征地法规变化导致的成本风险损失降到最低。还应根据国家对安全和环保政策的变化,不断强化工程环保及安全措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石油钻井工程成本风险因素中技术风险因素的比重最大,应作为钻井成本风险管理的重点,其次依次为经济风险因素、自然风险因素、管理风险因素,影响最弱的是政策风险因素。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耀辉.浅谈石油钻井工程成本控制[J].科技与生活,2010(3):36-37.[2]李家国.浅析控制钻井工程投资成本的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9):10-14.[3]赵俊平.石油钻井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D].大庆:大庆石油学院,2007.[4] 李琪,于琳琳,刘志坤,等.钻井风险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及模型[J].天然气工业,2008,28(5):120-122.[5]董蓓.石油钻井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 [D].东营:中国石油大学,2010.
第二篇:石油企业海外石油工程项目钻井成本控制
石油企业海外石油工程项目钻井成本控制
摘要:面对激烈的石油市场竞争压力,石油企业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稳妥推进,努力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不断对自身机构与管理机制进行改革与完善,降低海外石油工程项目的钻井成本。本文通过对海外石油工程项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三个层面提出控制海外石油工程项目钻井成本的可行性方案,实现全方位钻井成本控制。
关键词:海外钻井成本控制;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我国是油气资源短缺与浪费严重并存的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油气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有限的供给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必须注重研究、发展和完善适合自身发展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本文提出从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三个层面全方位加强海外石油工程项目钻井成本控制,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1.海外石油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国内工程项目,海外石油工程项目既存在相似性也存在着差异性。只有全面认清海外项目财务管理方面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才能在控制钻井成本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合适的财务管理人员相对匮乏。由于近几年海外石油工程项目进展较快,能胜任海外石油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人员储备较少,大部分都是“初来乍到”,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进行学习借鉴,不能在大量财务基础工作中归类、整理、分析出符合海外石油工程项目的合理化建议。
2、海外石油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面临着更多系统性风险。开展海外石油工程项目不仅要考虑所在国的政策制度,还要考虑国际的政策制度。国际经济制裁,资源国政局动荡、种族战争、银行破产、通货膨胀等潜伏的危害都加大项目开展的困难,致使海外石油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面临着更多如政策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等系统性风险。
3、资金渠道受阻,现金流存在中断的可能。为改善钻井设备和技术,海外石油工程项目的融资金额通常比国内工程项目要大。然而,由于国际经济制裁,石油资源国存在受外汇管制的可能,无论是境内外汇资金汇出还是境外资金汇入的渠道都会全部受阻,海外石油工程项目无法开立操作账户。
2.海外石油工程项目钻井成本的事前计划
2.1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成本控制为重点,量化钻井成本管理目标,规范过程控制,落实各责任中心的职责,强化企业对成本的分析和预测,实现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职员的控制和管理。
预算通过“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方式编制而成。企业预算委员会制定并颁布海外石油工程项目的经营战略、方针和目标,并将其贯彻落实到项目组;项目组根据拟定的奖惩制度,项目运营情况分析,资金分配和现金控制制度等,自行编制预算草案上报预算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对上报的预算草案进行再平衡,汇总、修改后,正式下达预算方案。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将预算目标的分解、落实、考核等一系列的活动纳入到海外石油工程项目中,通过各种管理活动的自身管理控制,实现预算总体目标。企业计划部门按照预算指标将进行切块分解,按照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原则,细化到各责任部门,将经营和成本压力传递到项目组的每个岗位和职工。
2.2.制度建设
石油企业应把国际市场当作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一个“特区”来对待,努力做到精心把握,精细培育,全力打造。
一、优化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国际项目事业部的职能定位,发挥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能;探索管理人员年薪制等鼓励政策,让在涉外市场做出贡献的干部职工积极性切实得到提高。
二、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建立定期培训制度模式,培养提高财务人员综合能力、沟通能力和国际业务能力,促使国际财务人员既熟悉掌握不同资源国当地的会计制度、税收制度等,又掌握经济法、计算机和其他基础文化知识等多层次知识,提高海外石油工程项目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三、做好技术装备的配套保障。根据国际市场需求,从企业现有装备情况出发,在全企业范围内合理调配资源,根据项目进度,及时有序地推进技术装备的升级、购进与配套。
3.海外石油工程项目钻井成本的事中控制
3.1资金管理
财务部门应在保证钻井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紧盯资金结算环节,随时跟踪甲方资金动态,确保资金及时结算和回收。采用例会通报制度,每月对交易结算和应收款回收情况进行通报,督促有关部门做好结算和回收工作。除项目前期启动资金需垫付资金外,项目运转资金通过项目及时结算加以解决,使资金周转得到良性循环。
财务部门应在保证钻井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紧盯资金结算环节,随时跟踪甲方资金动态,确保资金及时结算和回收。采用例会通报制度,每月对交易结算和应收款回收情况进行通报,督促有关部门做好结算和回收工作。除项目前期启动资金需垫付资金外,项目运转资金通过项目及时结算加以解决,使资金周转得到良性循环。
3.2重点成本控制
在众多影响海外石油工程项目钻井成本的因素中,主要影响项目为差旅费和材料费。
由于海外石油工程项目远在他方,差旅费的支出必然是重头戏。需要根据项目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理极限,制定合理的海外工程人员倒班休假制度。根据倒班休假的规律性和团体性,可以与航空企业签订长期协议,不但保证了购票的及时性,也可以在正常票价上获得长期优惠,降低差旅费成本。
对材料的管理使用可以从源头控制延伸到过程控制。在材料计划过程中,项目组材料员要提高项目材料供求的前瞻性,根据项目施工进展需要和库存情况,及时编制材料需求计划,尽可能做到材料不中断,不浪费,不积压。
4.海外石油工程项目钻井成本的事后分析
石油企业应当结合自身条件,针对海外石油工程项目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根据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制定合适的评价考核标准,对项目的经营状况、员工的工作成果进行分析、考核。
企业将实际成本与预算、定额、进行比较分析,查明差异发生的原因和责任的归属,据以评价考核各责任部门的工作业绩;同时制订相应措施,消除不利差异,发展有利差异,着眼于未来,改进成本控制工作;并根据分析的具体情况确定如何进一步修订和改进项目定额和标准价格。为下一项目的施工提供科学的定额和预算数据。
5.?Y论
本文指出了在海外石油工程项目控制钻井成本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三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管理。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三个层面中的每项管理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贯穿于整个成本控制的始终。只有环环相扣,互相反馈,才能准确掌握海外项目的动态,及时做出反应,更好地发挥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重要作用,有效地保证项目有序的快速发展。
第三篇:浅谈如何控制工程项目材料成本
浅谈如何控制工程项目材料成本
[摘要]目前,在我国建筑市场微利润形势下做好材料成本控制,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新突破点。文章就如何做好材料成本控制提出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控制;工程项目;材料成本
[作者简介]陈凤,广西壮族自治区冶金建设公司,研究方向:成本控制,广西柳州,545002
[中图分类号] F2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7)09-0121-0001
当前,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建筑施工企业赢利空间逐渐缩小,形势迫使施工企业不得不将注意力转向内部的成本管理。而材料费用占工程成本的比例很大,因此,做好材料成本控制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新突破点。
目前,企业大部分项目成本管理都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管理效果比较差,成本控制并不理想,尤其是在材料成本控制方面,施工所用的物料费用占整个项目成本中的比重最大,达60%以上,因此降低成本的潜力最大。多数企业在施工准备阶段的用料计划计算得不准确,进料时把关不严,质量和数量的误差较大,物料采购价格不透明,物料采购成本损失严重;在堆放物料的地方,经常发生施工现场的车辆碾压物料入土造成浪费;经常发生物料被盗事件,有的工程竣工后,物料剩余现象严重。
针对以上情况,采取如下措施:
一、编制项目预算成本,严格限额领料控制制度
在项目的开工阶段,就应该根据合同价格的构成,重新调整编制预算成本,才能对工程实施的全过程起到比较、控制的作用。其基本的做法是:编制项目预算成本,按分部分项工程分析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严格限额领料控制制度,按理论加损耗的办法分配给施工作业队,减少物料成本损失。在施工经验方面,以钢结构厂房为例,经验丰富的施工队可将损耗系数控制在1.04以内,由此可节约材料、增加效益。对于节约了材料的施工队伍,公司给予奖励;而超额领料的施工队伍,则扣其工程款予以处罚。采用此种手段调动人员的积极性,达到控制材料成本的目的。
二、制定采购计划,选择供应商
首先检查仓库存货情况,制定采购计划。下一步进行市场调研,在充分掌握物资采购信息的基础上,论质比价,对耗量大、价款总额大的材料采取招标方式,公开竞价、择优选定,降低采购成本。
将材料采购任务分配给每个采购员,每人负责若干种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最后,根据各种原材料的目标成本和作业执行的有效性考核每个采购员的经济责任完成情况。
三、施工阶段的材料成本控制
在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对材料核数定量方面尽量做到准确,过多或不足都不利于成本的控制。对照预算成本作出评价,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纠正偏差。在项目的施工阶段,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做到账物相符,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工程进入收尾,避免出现工完料不尽的情况,并安排专人负责周转材料的回收,杜绝浪费现象。
四、材料成本的动态管理
材料成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随着工程量调整、工期变化、材料价格变动,成本都会发生变化。在总价包干和综合单价包干的合同中,材料的价格是不作调整的,这就要求施工单位规避材料价格风险,主要措施除了加强市场实时的询价力度外,还要有自己的价格信息网和可靠的供应商队伍。市场的变化谁都不能左右,一旦遇到某一种或几种主要材料价格大幅度涨价的情况,就无法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并增加工程成本。
五、材料费索赔
由于客观原因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非承包商责任工程延期导致的材料价格上涨和超期储存费用,都可进行材料费的索赔。承包商要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制度,记录建材的进货日期和价格,建立领用制度,以便索赔时能准确地分离出索赔事项所引起的材料额外耗用量。为证明材料单价的上涨,承包商应提供可靠的订货单、采购单或官方公布的材料价格调整指数。
建筑施工企业面对压价、让利等白热化的建筑市场竞争环境,在材料成本部分挖掘潜力,制定材料成本的控制措施、推行责任制和奖惩制,有利于增强全体管理人员的材料成本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对建筑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篇:石油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研究
石油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研究
【摘要】:文章对石油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定义、原则以及程序进行了阐述,重点论述了成本控制中的成本核算过程。
【关键词】:石油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成本核算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002-6908(2007)0410022-01
工程项目是石油施工企业各种生产要素配置的集结地,是企业员工获取经济效益的源头。以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为中心,通过成本核算手段,提高项目的运作质量,是石油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面对石油石化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研究和解决石油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显得尤为迫切。
一、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指对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将使公众的实际发生的各项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的范围内,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是否符合要求,计算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
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1、保持成本和收益的联动关系。
2、维持成本和收益的一定比例。
三、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程序
1、分解预算成本。工程项目中标后,先确定预算成本。按照成本项目核算内容分解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间接成本包括施工管理费等。属于有专门用途的费用,如间接费、职工工资、奖金、差旅费、办公费、临时占地费、临时设施工程项目是石油施工企业各种生产要素配置的集结地,是企业员工获取经济效益的源头。以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为中心,通过成本核算手段,提高项目的运作质量,是石油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面对石油石化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研究和解决石油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显得尤为迫切。
一、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指对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将使公众的实际发生的各项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的范围内,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是否符合要求,计算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
利润、税金、概预算定额编制费和劳动定额测定费等不在预算之内的,为便于对比计算,也作为独立的项目反映。
2、确定计划成本。计划成本的确定要从预算成本和可能支出两个方面考虑。在按预算成本确定计划成本前,要先计算税金、利润、概预算定额编制费和劳动定额测定费够不够缴纳,若向业主收取的四项费用超出应向税务局、公司和有关部门缴纳的数额,超出部门可作为暂实现的收入;反之,差额部分从直接费或间接费中弥补。
按预算成本确定了初步的计划成本后,还须按预算工程量、材料用量、机械设备需要量以及人工单价、材料采购价、机械设备使用及租赁单价等确定可能支出的计划成本。
3、计划成本的修正。按预算成本确定的计划成本和按可能支出确定的计划成本对照比较,互相修正,如各成本子项数额相差较大,要调整计划成本数额。当按预算成本确定的计划成本高于按可能支出确定的计划成本,以后者作为最终的计划成本,若按预算成本确定的计划成本低于按可能支出确定的计划成本,要找出原因,其差额需从其他成本子项的结余中弥补。如无法弥补,则从上缴的公司利润中弥补。
4、实施成本控制。包括制度控制、定额或指标控制、合同控制等
制度控制是指在成本支出工程中,必须执行国家、公司的有关制度与规定,如财经制度、工资含量包干制度等。
定额或指标控制指为了控制项目成本,要求成本支出必须按定额执行,没有定额的,要根据同类工程耗用情况,结合本工程实际,制定各项指标。对于大批量或金额较大的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降低采购成本,节约采购资金。
合同控制指项目部为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根据已确定各成本子项的计划成本,与各专业管理人员、施工队长等签订成本承包合同,即按照费用归口管理的要求,确定各部门、各有关人员的成本管理责任制。
5、进行成本核算。要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划清成本费用支出与非成本费用支出的界限,划清工程项目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要做好施工项目成本核算,首先要明确其所属范畴。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成本的概念存在着分歧。是以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的财务制度为基础来核算的成本,称为企业财务成本;二是根据施工项目管理和决策需要来核算核算成本,称为项目管理成本。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项目经理组织管理人员核算的是管理成本,而不是财务成本,如果在实践中将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混为一谈,则会产生成本核算周期长、手续烦琐、数据复杂、核算结果对项目管理没有指导意义等现象。将成本核算对象定义为管理成本,一切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简化核算过程和结果,改变过去项目成本管理中引用会计方法和会计报表的核算模式,将解决上述的矛盾,使成本核算更具可操作性。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工作,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
(一)根据成本计划确立成本核算指标。项目经理组织成本核算工作的第一步是确立成本核算指标。为了方便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指标的设置应尽可能与成本计划相对应。将核算结果与成本计划对照比较,使其即使反映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二)成本核算主要因素分析。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存在众多的成本核算科目,对每一科目进行核算,会造成信息成本较高,得不偿失。在设计成本的因素中,包括该项目实际作业中资源消耗数量、价格及资源价格变动的概率。
(三)成本核算指标的敏感性分析。对主要成本核算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是设置成本控制界限的方法之一。通过敏感性分析来判断对某项成本因素予以核算和控制的强度。
(四)成本核算成果。建立信息化成本核算体系,将项目成本核算成果系统储存,是成本核算工作得以高效实施的保障,也是企业成本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
6、严格成本考核。在施工项目管理机构中,每位项目管理人员都应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既是工程质量检查、进度监督人员,又是成本控制和核算人员。管理人员每天结束工作前应保证一个小时左右的内部作业时间,其中成本核算工作就是重要的内部作业之一。通过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和项目局域网络的建立,每位管理人员的核算结果将按既定核算体系由计算机汇总后,将加工信息提交项目经理,作为其制定成本控制措施的依据。项目竣工后,项目部将成本核算资料及数据汇总、整理后报公司审核。根据公司的审核意见及项目部与各部门、各有关人员签订的成本承包合同,项目部对责任人予以奖罚。
当前,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工作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展,究其原因在于对成本核算工作认识模糊与缺乏重视。而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将是石油企业进入成本竞争时代的竞争利器,也是企业推进成本发展战略的基础。在我过加入WTO、石油业面临国际竞争的背景下,加强石油企业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更显得重要。为此,展开项目成本核算的实用性研究工作,将为石油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第五篇:风险及成本控制(范文模版)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
项目部成立时,由系统集成部经理和项目经理任命风险和成本控制工程师。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的管理活动,以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是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负责整个项目过程中的预算、决算。对期间的费用发生记录,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每周向系统集成部经理和项目经理汇报项目的费用发生情况。风险和成本控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工程设计主要风险及管控措施
项目立项后,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建设进度,节省工程投资,设计工作十分重要。根据国家规定,一般工程项目设计可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对于技术上复杂、在设计时有一定难度的工程,可以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
1.初步设计
系统集成部接受到销售部的委托时,由系统集成部完成项目的初步设计,或者委外设计。该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是:(1)销售人员获取项目的信息不完全(比如:项目的安装方式、项目安装的地点场地情况等等),而导致设计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从而出现较大的偏差。(2)设计人员对相关信息资料研究不透彻,初步设计出现较大疏漏。(3)设计深度不足,造成施工组织不周密、工程质量存隐患、投资失控以及投产后运行成本过高等。主要管控措施:
(1)系统集成部提供设计所需资料的模板,销售负责填写,安装模板上的所需信息填写完成后。系统集成部负责提供设计方案。否则不予提供。定期系统集成部对销售进行一定的技术培训。
(2)在1MW以上比较重大的工程设计过程中,系统集成部组织一个小的会议,详细的讨论分析信息材料。然后分工明确针对项目进行设计,尽量减少由于信息偏差导致的设计失误。
(3)特别情况需要委外设计的话,委外设计引入竞争机制,尽量采用招标方式确定设计单位,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设计单位。系统集成部协助设计。
(4)建立严格的初步设计审查和批准制度,通过严格的复核、专家评议等制度,层层把关,确保评审工作质量。在初步设计审查中,技术方案是审查的核心和重点,1MW以下的项目必须经过系统集成部经理进行审阅批准方可对外。1MW以上重大技术方案必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报系统集成部经理审阅,组织设计人员共同讨论,由系统集成部经理批准方可对外。
(5)关注初步设计规模是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一致。若有偏离及时进行修正。
(6)对初步设计的方案进行经济分析,有效控制项目的成本。
2.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主要是通过图纸,把设计者的意图和全部设计结果表达出来,作为施工建造的依据。该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是:(1)概预算严重脱离实际,导致项目投资失控;(2)工程设计与后续施工未有效衔接或过早衔接,导致技术方案未得到有效落实,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工程变更,发生重大经济损失。主要管控措施:
(1)建立详细的概预算编制与审核制度。概预算的编制要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有关建设和造价管理的各项规定和标准,完整、准确地反映设计内容和当时当地的价格水平。系统集成部应当组织工程、技术、经济等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概预算的编制,然后报系统集成部经理进行初步审核;最后报公司领导最终审核。重点审查编制依据、项目内容、工程量的计算、定额套用等是否真实、完整和准确。如发现施工图预算如超过初步设计批复的投资概算规模,应对项目概算进行修正,并经系统集成部经理审批。
(2)建立严格的施工图设计管理制度和交底制度。在对施工图设计进行审查时,应重点关注施工图设计深度能否满足全面施工及各类设备安装要求,施工图设计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规定,各专业工种之间是否做到了有效配合等。施工图设计基本完成后,应召开施工图会审会议,由业主单位、总包单位、监理单位等共同审阅施工图文件,总包单位应进行技术交底,介绍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及时沟通问题,修改不符合实际和有错误的图纸,会议应形成书面纪要。(3)制定严格的设计变更管理制度。设计单位应当提供全面、及时的现场服务,避免设计与施工相脱节的现象发生,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对确需进行的变更,应尽量控制在设计阶段,采用层层审批等方法,以使投资得到有效控制。若在施工后期由于客观因素导致设计变更,由总包单位向监理提供书面证明材料。经监理签字后报业主。(4)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管理要求执行各项设计报批要求,在一般情况下,上一环节尚未批准的,不得进入下一环节,尽量避免出现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现象。(5)特殊情况下可以引入设计监理,提高设计质量。
二、工程招标、投标环节的主要风险及管控措施
总包单位工程招标是指总包单位在总包合同签订后,依照法定程序,以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等方式,鼓励潜在的投标人依据招标文件参与竞争,通过评标择优选定中标人的一种经济活动。实行招投标是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相关工作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和透明度的重要制度安排,是防范和遏制工程领域商业贿赂的有效举措。工程招标一般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和定标五个主要环节
1.招标主要管控措施
(1)总包单位应当按照《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本着公开、公正、平等竞争的原则,建立健全本单位的招投标管理制度,明确应当进行招标的工程项目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程序,以及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各环节的管理要求。
(2)工程立项后,对于是否采用招标,以及招标方式、标段划分等,应由分包单位工程管理部门牵头提出方案,报经总包单位招标决策机构集体审议通过后执行。第三,总包单位确需划分标段组织招标的,应当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提出专业意见;划分标段时,应当考虑项目的专业要求、管理要求、对工程投资的影响以及各项工作的衔接,不得违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招标设计方案,将应当由一个承包单位完成的工程项目肢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几个承包单位。
第四,招标公告的编制要公开、透明,严格根据项目特点确定投标人的资格要求,不得根据“意向中标人”的实际情况确定投标人资格要求。总包单位不具备自行招标能力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机构代理招标。
第五,总包单位应当根据项目特点决定是否编制标底;需要编制标底的,标底编制过程和标底应当严格保密。2.开标、评标和定标
投标工作结束后,总包单位应当组织开标、评标和定标。该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是:开标不公开、不透明,损害投标人利益;评标委员会成员缺乏专业水平,或者总包单位向评标委员会施加影响,致使评标流于形式;评标委员会成员与投标人串通作弊,损害招标人利益。主要管控措施:
第一,开标过程应邀请所有投标人或其代表出席,并委托公证机构进行检查和公证。
第二,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确保其成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并具备招标项目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严格保密。评标委员会成员和参与评标的有关工作人员不得私下接触投标人,不得收受投标人任何形式的商业贿赂。第三,总包单位应当为保证评标委员会独立、客观地进行评标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不得向评标委员会成员施加影响,干扰其客观评判。第四,评标委员会应当在评标报告中详细说明每位成员的评价意见以及集体评审结果,对于中标候选人和落标人要分别陈述具体理由。每位成员应对其出具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
第五,中标候选人是1个以上时,招标人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由决策机构审议决定中标人。
3.签订合同
中标人确定后,总包单位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同中标人订立书面合同,双方不得另行订立背离招标文件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总包单位应当制定工程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在工程合同管理和履行中的职责,严格按照合同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第二,总包工程施工合同、各类分包合同、工程项目施工内部承包合同应当按照国家或本总包单位制定的示范文本的内容填写,清楚列明质量、进度、资金、安全等各项具体标准,有施工图纸的,施工图纸是合同的重要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三,总包单位应当建立合同履行执行情况台账,记录合同的实际履约情况,并随时督促对方当事人及时履行其义务,总包单位的履约情况也应及时做好记录并经对方确认。
三、工程建设
工程建设指的是工程建设实施,即施工阶段。建设成本、进度和质量的具体控制主要就在这一阶段。
(一)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的主要管控措施
总包单位应按设计和开工前签订的合同所确定的工期、进度计划等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建设,并采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方式保证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该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有:盲目赶进度,牺牲质量、费用目标,导致质量低劣,费用超支;质量、安全监管不到位,存在质量隐患。主要管控措施如下。1.在工程进度管控方面:
第一,监理单位应当建立监理进度控制体系,明确相关程序、要求和责任
第二,承包单位应按合同规定的工程进度编制详细的分阶段或分项进度计划,报送监理机构审批后,严格按照进度计划开展工作。制定的进度计划应当适合建设工程的实际条件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与承包单位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的供应计划协调一致。确需调整进度的,必须优先保证质量,并同总包单位、监理机构达成一致意见。
第三,承包单位至少应按月对完成投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工程的实际进度与批准的合同进度计划不符时,承包单位应提交修订合同进度计划的申请报告,并附原因分析和相关措施,报监理机构审批。2.在工程质量管控方面:
第一,承包单位应当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制度,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建设,并在施工前列出重要的质量控制点,报经监理机构同意后,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预控。质量控制点中的重点控制对象包括:人的行为,关键过程、关键操作,施工设备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施工技术参数,某些工序之间的作业顺序,有些作业之间的技术间歇时间、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施工方法等。
第二,承包单位应按合同约定对材料、工程设备以及工程的所有部位及其施工工艺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检查和检验,定期编制工程质量报表,报送监理机构审查。关键工序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第三,监理机构有权对工程的所有部位及其施工工艺进行检查验收,发现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应当要求承包单位立即返工修改,直至符合验收标准为止。对于主要工序作业,只有监理机构审验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3.在安全建设管控方面:
第一,总包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安全检查,并授权监理机构按合同约定的安全工作内容监督、检查承包单位安全工作的实施。此外,总包单位不得对承包单位、监理机构等提出不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不得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总包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时,应当确定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第二,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总包单位。
第三,承包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建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细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承包单位应当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主要体现在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和工程款结算方面,可参见“工程价款结算”部分。
(二)工程物资采购的主要管控措施
工程物资包括材料和设备。为了保证项目顺利进行,需要按照施工进度需要,及时购置材料和设备。材料和设备采购一般占到工程总造价的60%以上,对工程投资、进度、质量等具有重大影响。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工程物资采购过程控制不力,材料和设备质次价高,不符合设计标准和合同要求,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第一,重大设备和大宗材料的采购应当采用招标方式。第二,对于由承包单位购买的工程物资,总包单位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工程物资符合设计标准和合同要求。1,在施工合同中,总包单位应具体说明建筑材料和设备应达到的质量标准,明确责任追究方式。2,对于承包单位提供的重要材料和工程设备,应由监理机构进行检验,查验材料合格证明和产品合格证书,一般材料要进行抽检。未经监理人员签字,工程物资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3,运入施工场地的材料、工程设备,包括备品、备件、安装专用工器具等,必须专用于合同工程,未经监理人员同意,承包单位不得运出施工场地或挪作他用。
(三)工程价款结算的主要管控措施
总包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的工程价款结算是建设期间的一项重要内容。该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是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混乱,项目资金不落实,导致工程进度延迟或中断。
第一,总包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工程价款结算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职责权限划分,并切实遵照执行。财会部门应当安排专职的工程财会人员,认真开展工程项目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
第二,资金筹集和使用应与工程进度协调一致,总包单位应当根据项目组成(分部、分项工程)结合时间进度编制资金使用计划,作为资产管控和工程价款结算的重要依据。
第三,总包单位财会部门应当加强与承包单位和监理机构的沟通,准确掌握工程进度,确保财务报表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资产价值,并根据施工合同约定,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工程价款结算。总包单位财会部门应认真审核相关凭证,严格按合同规定的付款方式付款,既不应违规预支,也不得无故拖欠。
第四,施工过程中,如果工程的实际成本突破了工程项目预算,总包单位应当及时分析原因,按照规定的程序予以处理。
(四)工程变更的主要管控措施
工程建设周期通常较长。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某些情况发生变化,如总包单位对工程提出新要求、出现设计错误、外部环境条件产生变化等,有时需要对工程进行必要变更。工程变更包括工程量变更、项目内容的变更、进度计划的变更、施工条件的变更等。该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是现场控制不当,工程变更频繁,导致费用超支、工期延误。
第一,总包单位要建立严格的工程变更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确需变更的,要按照规定程序尽快办理变更手续,减少经济损失。对于重大的变更事项,必须经总包单位、监理机构和承包单位集体商议,同时严加审核文件,提高审批层级,依法需报有关政府部门审批的,必须取得同意变更的批复文件。
第二,工程变更获得批准后,应尽快落实变更设计和施工,承包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全面落实变更指令。
第三,如因人为原因引发工程变更,如设计失误、施工缺陷等,应当追究当事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四,对工程变更价款的支付实施更为严格的审批制度,变更文件必须齐备,变更工程量的计算必须经过监理机构复核并签字确认,防止承包单位虚列工程费用。
四、工程验收管控措施:
竣工验收指工程项目竣工后由总包单位会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等,对该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以及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验的过程。竣工验收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是:竣工验收不规范,质量检验把关不严,可能导致工程存在重大质量隐患;虚报项目投资完成额、虚列建设成本或者隐匿结余资金,竣工决算失真;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未及时进行估价、结转。
第一,总包单位应当健全竣工验收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竣工验收的条件、标准、程序、组织管理和责任追究等。
第二,竣工验收必须履行规定的程序,至少应经过承包单位初检、监理机构审核、正式竣工验收三个程序。正式竣工验收前,根据合同规定应当进行试运行的,应当由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和承包单位共同参与试运行。试运行符合要求的,才能进行正式验收。正式验收时,应当组成由总包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组成的验收组,共同审验。重大项目的验收,可吸收相关方面专家组进行评审。第三,初检后,确定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承包单位应及时通知总包单位,总包单位会同监理单位初验后应及时对项目价值进行暂估,转入固定资产核算。总包单位财务部门应定期根据所掌握的工程项目进度核对项目固定资产暂估记录。
第四,总包单位应当加强对工程竣工决算的审核,应先自行审核,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实施审计;未经审计的,不得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第五,总包单位要加强对完工后剩余物资的管理。工程竣工后,总包单位对各种节约的材料、设备、施工机械工具等,要清理核实,妥善处理。第六,总包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工程建设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工程项目档案。需报政府有关部门备案的,应当及时备案。
工程项目后评估是指在建设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项目后评估通常安排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6个月或1年后,多为效益后评价和过程后评价。工程项目后评估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管控措施,总包单位要予以重视并认真用好。首先,总包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完工项目的后评估制度,对完工工程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和项目投资效益等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项目的决策和提高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其次,总包单位应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项目后评估的公开、客观和公正。原则上,凡是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立项决策、设计、监理、施工等业务的机构不得从事该项目的后评估工作,以保证后评估的独立性。最后,要严格落实工程项目决策及执行相关环节责任追究制度,项目后评估结果应当作为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