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

时间:2019-05-12 16:0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

第一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

发改价格[2005]100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计委)、物价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成本监审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为合理制定高等学校学费标准,提高教育收费决策的科学性,特制定了《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附件: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二○○五年六月八日

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

(试行)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合理制定高等学校学费标准,提高教育收费决策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成本监审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价格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进行调查、审核和核算价格成本的活动。

第三条 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应保证公正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核算原则是:

1、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成本;凡是不属于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成本。

2、相关性原则。凡与高校教育无关的收支活动,一律不能计入教育成本。

3、分类核算原则。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按学校性质分类核算,并逐步过渡到按专业分类进行核算。

第四条 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必须以经过同级财政 部门审核批准的《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和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及帐册为基础,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合理。

第二章 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构成

第五条 高校教育培养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构成。其中人员支出包括:教职工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其他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取暖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福利费、劳务费、招待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专用材料费、其它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助学金、住房补贴和其他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包括房屋建筑物折旧、设备折旧。第六条 生均培养成本指高等学校培养一个标准学生的平均成本。

第七条 学生总人数,指一个自然年度内的全校平均学生总数。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生、专科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生、预科生、成人脱产班学生、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学生、来华留学生、函授、网络教育生等各类学生。不包括学校举办的面向社会的各种形式短期培训班(时间为半年以下)学生。其中:

(1)在校本科生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的,不作为第二学士学位生,以免重复计算。(2)未在本条类别中列明的学生,均计入“其他学生”,包括中等专业教育生等。

第八条 教职工总数,指高等学校内从事教学、科研、业务辅助、行政管理和后勤工作的人员,离退休人员,外聘教师或专家,雇用期限在半年以上的临时工人等各类教职工的全年平均数。其中:业务辅助人员是指为教学服务的人员,包括图书馆管理员、资料室资料员、电化教育馆人员,实验室实验员以及直接为教学服务的绘图、摄影、仪器修理、模型制作专业技术人员等;外聘专家或教师指在本校担任一个学期以上教学任务的非本校在职教师。短期或临时聘请的讲课人员不计入教职工总数。

第九条 基本工资,指高等学校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在职人员的基本工资,包括固定工资与国家规定比例的津贴、各类学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的临时待遇。

第十条 津贴,指高等学校在基本工资之外按国家规定发放的津贴,包括地区性津贴、政府特殊津贴、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及价格补贴、冬季取暖补贴、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等。

第十一条 奖金,指高等学校在基本工资、津贴之外,按国家规定开支的各类奖金。

第十二条 社会保障缴费,指高等学校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第十三条 其它人员支出,指上述项目未包括的各种加班工资、病假两个月以上期间的人员工资、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及临时工工资等人员支出。

第十四条 公用支出,指高等学校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取暖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福利费、劳务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招待费和其他公用支出。

1、办公费,指高等学校用于日常行政管理的费用,包括购买日常办公用品、书报杂志、为进行科学实验购置的工(器)具等低值易耗品、化学试剂、材料费用等。

2、水电费,指高等学校支付的水费、电费、污水处理等费用。

3、取暖费,指高等学校支付的取暖用燃料费、热力费、炉具购置费等。

4、邮电费,指高校支付的信函、包裹、货物等邮寄费、电话费(含住宅电话补贴费)、电报费、传真、网络通信费等。

5、交通费,指高等学校各类交通工具的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养路费、安全奖励等。

6、差旅费,指高等学校职工出差、出国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杂费以及学生调遣费、调干家属旅费补助等。

7、会议费,指高等学校按规定开支的各类会议支出。包括会议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文件资料印刷费、会议场地租用费等。

8、培训费,包括高等学校按规定开支的培训支出。

9、福利费,指高等学校按国家规定提取的福利费。

10、劳务费,指高等学校支付给单位和个人的翻译费、咨询费、手续费等劳务费用。

11、租赁费,指高等学校租赁办公用房、宿舍、专用通讯网的费用等。

12、物业管理费,指高等学校开支的办公用房的物业管理费。

13、维修费,指高等学校用于恢复固定资产使用价值、保持正常工作而支出的日常修理和维护费用,包括各类设备维修费,单位公用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维修费,以及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不够基本建设投资额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费用(不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管理的古建筑、纪念建筑物的维修费)。

14、招待费,指高等学校为执行公务或开展业务活动需要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包括在接待地发生的交通费、用餐费和住宿费等。

15、其他公用支出,指高等学校用于上述第1至14项以外的必要日常公用支出。包括诉讼费、会员费、工会经费、其他杂费等。

第十五条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指高等学校支出的对个人和家庭的无偿性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补贴(包括住房公积金)、助学金等。其中离退休费包括离休费和退休费。

第十六条 助学金,指高等学校按国家规定对各类在校学生发放的助学金、奖学金、学生贷款贴息、勤工助学金、困难补助、出国留学(实习)人员生活费、青少年业余体校学员伙食补助费和生活费补贴,以及按照协议由我方负担或享受我方奖学金的来华留学生、进修生生活费等。其中:专项奖学金是指学校出资设立的专门用于资助特困学生、奖励品学兼优学生的奖学金支出,不包括以单位或个人捐赠、赞助形式设立的专项奖学金。

第十七条 固定资产,指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交通工具、图书、其他固定资产六大类。

第十八条 固定资产折旧。

(一)房屋建筑物折旧。指历年所置房屋建筑物(包括附属设施)当年应提折旧额。

(二)设备折旧。指除房屋建筑物外的其它固定资产(不包括文物和陈列品)应提折旧额。

第三章 高校教育培养成本项目及相关核算

第十九条 学生总人数。按年初学生总数与年末学生总数平均计算。计算公式为:(年初学生数*8+年末学生数*4)/12 第二十条 标准学生数。各类学生折算为标准学生的权数为:本科、专科、第二学士学位、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成人脱产班学生、预科生、进修生为1,博士生为2,硕士生为1.5,来华留学生为3,函授、网络教育生为0.1,夜大等其他学生均为0.3。

第二十一条 教职工人数。教职工人数根据行政人员比例、定编人数和生师比三项指标先后顺序进行审核,不重复进行。

1、行政人员比例。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原则上控制在事业编制教职工人数的12—15%(校部党政机构人员编制可按全校事业编制教职工人数的6—10%掌握),高于15%则按超比例行政管理人员数、在职教职工人均工资及福利费水平核减支出,低于12%不核增支出。

2、单位定编人数。在职教职工总数如果突破单位定编人数,则按超编数、在职教职工人均工资及福利费支出水平相应核减支出,未突破编制不核增支出。

3、生师比。标准学生与教学人员人数的合理比例(生师比),综合、民族、师范、工科、农、林、语文、财经、政法等院校确定为18:1,医学院校16:1,体育及艺术院校11:1,低于这一比例则按超比例教学人员数、教学人员的人均工资及福利费水平核减支出,高于这一比例不核增支出。生师比=标准学生数/(专任教师数+外聘教师数*0.5)。

第二十二条 福利费、工会经费分别按工资总额的3%、2%计提,不符合规定的工资和福利费支出要相应核减,未达到标准的要核增。其中工资总额主要指基本工资和津贴。学校在基本工资、津贴之外发放的属于国家规定工资总额组成范围内的各种奖金,在政策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据实审核。

第二十三条 维修费。一般性修缮费用按实际发生的费用核算,大修缮费用(超过该固定资产原值的20%)计入固定资产,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年限分摊计提折旧。

第二十四条 招待费。招待费审核标准,地方管理高校为“当年公用支出总额(扣除招待费和维修费)的2%”,中央(部门)管理的高校为“当年公用支出总额(扣除招待费和维修费)的1%”。超出的要进行核减,未突破的不核增。

第二十五条 其它公用支出。其它公用支出总额不能超过当年公用支出总额(扣除招待费和维修费)的15%。未超过15%的,按实际发生额核填;超过15%的,应按实际情况将有关费用分别计入相应的成本项目,不能明确计入相应成本项目的,作为不合理费用予以剔除。

第二十六条 离退休人员费用,只计算由学校负担的部分,不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中的离退休人员拨款和离退休人员公费医疗经费拨款,差额为负数的(即拨款额大于支出额的),本项目计为0。第二十七条 一次性进入住房补贴项目的费用,数额巨大的,要采取按学校教职工平均工作年数(即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之间的年数)的方法进行分摊(一般可按30年进行分摊),各调查年度的购房补贴按年度分摊额计入“住房补贴”中。第二十八条 设备折旧。设备按分类折旧率(专用设备按8年、一般设备按5年,其它设备均按10年折旧)计提折旧。按设备购置年限已经提取完折旧的设备,不再计提。

第二十九条 房屋建筑物折旧。各年房屋建筑物应提折旧统一按当年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总值的2%(50年折旧期)计提。其中:已投入使用但未办理竣工结算的房屋建筑物可按估计价值暂估入帐,并计提折旧。

第三十条 科研费用。按科研费用的30%计入成本。如能分别计入具体成本项目,则在该项目中直接核减;否则,按科研费用占学校教育总支出比例的70%相应核减教育培养成本各项目支出。

第三十一条 短期培训支出。能够单独计算的短期培训收入与支出,应从学校教育总收支中剔除;短期培训支出无法计算的,按短期培训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扣减总支出及各项目支出。

第四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篇: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

《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 发改价格[2005]1008号 2005年6月8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成本监审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为合理制定高等学校学费标准,提高教育收费决策的科学性,特制定了《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合理制定高等学校学费标准,提高教育收费决策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成本监审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价格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进行调查、审核和核算价格成本的活动。

第三条 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应保证公正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核算原则是: 

1、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成本; 凡是不属于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成本。

2.相关性原则。凡与高校教育无关的收支活动,一律不能计入教育成本。

3.分类核算原则。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按学校性质分类核算,并逐步过渡到按专业分类进行核算。

第四条 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必须以经过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的《财务决算报表》和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及帐册为基础,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合理。

第二章 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构成 第五条 高校教育培养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构成。其中人员费用包括:教职工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其他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取暖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养费、福利费、劳务费、招待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专用材料费、其它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助学金、住房补贴和其他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包括房屋建筑物折旧、设备折旧。

第六条 生均培养成本指高等学校培养一个标准学生的平均成本。

第七条 学生总人数,指一个自然内的全校平均学生总结。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生、专科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生、预科生、成人脱产班学生、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学生、来华留学生、函授、网络教育生等各类学生。不包括学校举办的面向社会的各种形式短期培训班(时间为半年以下)学生。其中:

(1)在校本科生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的,不作为第二学士学位生,以免重复计算。

(2)未在本条类别中列明的学生,均计入“其他学生”,包括中等专业教育生等。

第八条 教职工总数,指高等学校内从事教学、科研、业务辅助、行政管理和后勤工作的人员,离退休人员,外聘教师或专家,雇用期限在半年以上的临时工人等各类教职工的全年平均数。其中:业务辅助人员是指为教学服务的人员,包括图书馆管理员、资料室资料员、电化教育馆人员,实验室实验员以及直接为教学服务的绘图、摄影、仪器修理、模型制作专业技术人员等;外聘专家或教师指在本校担任一个学期以上教学任务的非本校在职教师。短期或临时聘请的讲课人员不计入教职工总数。

第九条 基本工资,指高等学校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在职人员的基本工资,包括固定工资与国家规定比例的津贴、各类学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的临时待遇。

第十条 津贴,指高等学校在基本工资之外按国家规定发放的津贴,包括地区性津贴、政府特殊津贴、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及价格补贴、冬季取暖补贴、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等。

第十一条 奖金,指高等学校在基本工资、津贴之外,按国家规定开支的各类奖金。

第十二条 社会保障缴费,指高等学校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

第十三条 其它人员支出,指上述项目未包括的各种加班工资、病假两个月以上期间的人员工资、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及临时工工资等人员支出。

第十四条 公用支出,指高等学校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取暖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福利费、劳务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招待费和其他公用支出。

1.办公费,指高等学校用于日常行政管理的费用,包括购买日常办公用品、书报杂志、为进行科学实验购置的工(器)具等低值易耗品、化学试剂、材料费用等。 2.水电费,指高等学校支付的水费、电费、污水处理等费用。 3.取暖费,指高等学校支付的取暖用燃料费、热力费、炉具购置费等。

4.邮电费,指高校支付的信函、包裹、货物等邮寄费、电话费(含住宅电话补贴费)、电报费、传真、网络通信费等。

5.交通费,指高等学校各类交通工具的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养路费、安全奖励等。

6.差旅费,指高等学校职工出差、出国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杂费以及学生调遣费、调干家属旅费补费等。

7.会议费,指高等学校按规定开支的各类会议支出。包括会议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文件资料印刷费、会议场地租用费等。

8.培训费,包括高等学校按规定开支的培训支出。 9.福利费,指高等学校按国家规定提取的福利费。 10.劳务费,指高等学校支付给单位和个人的翻译费、咨询费、手续费等劳务费用。

11.租赁费,指高等学校租赁办公用房、宿舍、专用通讯网的费用等。 12.物业管理费,指高等学校开支的办公用房的物业管理费。

13.维修费,指高等学校用于恢复固定资产使用价值、保持正常工作而支出的日常修理和维护费用,包括各类设备维修费,单位公用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维修费,以及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不够基本建设投资额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费用(不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管理的古建筑、纪念建筑物的维修费)。

14.招待费,指高等学校为执行公务或开展业务活动需要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包括在接待地发生的交通费、用餐费和住宿费等。

15.其他公用支出,指高等学校用于上述第1至14项以外的必要日常公用支出。包括诉讼费、会员费、工会经费、其他杂费等。

第十五条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指高等学校支出的对个人和家庭的无偿性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补贴(包括住房公积金)、助学金等。其中离退休费包括离休费和退休费。

第十六条 助学金,指高等学校按国家规定对各类在校学生发放的助学金、奖学金、学生贷生活费补贴,以及按照协议由我方负担或享受我方奖学金的来华留学生、进修生生活费等。其中:专项奖学金是指学校出资设立的专门用于资助特困学生、奖励品学兼优学生的奖学金支出,不包括以单位或个人捐赠、赞助形式设立的专项奖学金。

第十七条 固定资产,指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交通工具、图书、其他固定资产六大类。

第十八条 固定资产折旧。

(一)房屋建筑物折旧。指历年所置房屋建筑物(包括附属设施)当年应提折旧额。

(二)设备折旧。指除房屋建筑物外的其它固定资产(不包括文物和陈列品)应提折旧额。

第三章 高校教育培养成本项目及相关核算

第十九条 学生总人数。按年初学生总数与年末学生总数平均计算。计算公式为:

(年初学生数×8+年末学生数×4)÷12

第二十条 标准学生数。各类学生折算为标准学生的权数为:本科、专科、第二学士学位、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成人脱产班学生、预科生、进修生为1,博士生为2,硕士生为1.5,来华留学生为3,函授、网络教育生为0.1,夜大等其他学生均为0.3。

第二十一条 教职工人数。教职工人数根据行政人员比例、定编人数和生师比三项指标先后顺序进行审核,不重复进行。

1.行政人员比例。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原则上控制在事业编制教职工人数的12-15%(校部党政机构人员编制可按全校事业编制教职工人数的6-10%掌握),高于15%则按超比例行政管理人员数、在职教职工人均工资及福利费水平核减支出,低于12%不核增支出。 2.单位定编人数。在职教职工总数如果突破单位定编人数,则按超编数、在职教职工人均工资及福利费支出水平相应核减支出,未突破编制不核增支出。

3.生师比。标准学生与教学人员人数的合理比例(生师比),综合、民族、师范、工科、农、林、语文、财经、政法等院校确定为18:1,医学院校16:1,体育及艺术院校11:1,低于这一比例则按超比例教学人员数、教学人员的人均工资及福利费水平核减支出,高于这一比例不核增支出。

生师比=标准学生数÷(专任教师数+外聘教师数×0.5)

第二十二条 福利费、工会经费分别按工资总额的3%、2%计提,不符合规定的工资和福利费支出要相应核减,未达到标准的要核增。其中工资总额主要指基本工资和津贴。学校在基本工资、津贴之外发放的属于国家规定工资总额组成范围内的各种奖金,在政策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据实审核。

第二十三条 维修费。一般性修缮费用按实际发生的费用核算,大修缮费用(超过该固定资产原值的20%)计入固定资产,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年限分摊计提折旧。

第二十四条 招待费。招待费审核标准,地方管理高校为“当年公用支出总额(扣除招待费和维修费)的2%”,中央(部门)管理的高校为“当年公用支出总额(扣除招待费和维修费)的1%”。超出的要进行核减,未突破的不核增。

第二十五条 其它公用支出。其它公用支出总额不能超过当年公用支出总额(扣除招待费和维修费)的15%。未超过15%的,按实际发生额核填;超过15%的,应按实际情况将有关费用分别计入相应的成本项目,不能明确计入相应成本项目的,作为不合理费用予以剔除。

第二十六条 离退休人员费用,只计算由学校负担的部分,不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中的离退休人员拨款和离退休人员公费医疗经费拨款,差额为负数的(即拨款额大于支出额的),本项目计为0。

第二十七条 一次性进入住房补贴项目的费用,数额巨大的,要采取按学校教职工平均工作年数(即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之间的年数)的方法进行分摊(一般可按30年进行分摊),各调查的购房补贴按分摊额计入“住房补贴”中。

第二十八条 设备折旧。设备按分类折旧率(专用设备按8年、一般设备按5年,其它设备均按10年折旧)计提折旧。按设备购置年限已经提取完折旧的设备,不再计提。

第二十九条 房屋建筑物折旧。各年房屋建筑物应提折旧统一按当年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总值的2%(50年折旧期)计提。其中:已投入使用但未办理竣工结算的房屋建筑物可按估计价值暂估入帐,并计提折旧。 第三十条 科研费用。按科研费用的30%计入成本。如能分别计入具体成本项目,则在该项目中直接核减;否则,按科研费用占学校教育总支出比例的70%相应核减教育培养成本各项目支出。

第三十一条 短期培训支出。能够单独计算的短期培训收入与支出,应从学校教育总收支中剔除;短期培训支出无法计算的,按短期培训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扣减总支出及各项目支出。

第四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

【发布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文号】发改价格规〔2017〕371号 【发布日期】2017-02-28 【生效日期】2017-02-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

发改价格规〔2017〕3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各国铁控股合资铁路公司: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28号)精神,加强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提高政府价格监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我们制定了《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7年2月28日

附件

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行为,提

高政府制定价格的科学性、合理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

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28 号)以及《中央定价目录》(国家

发展改革委令第 29 号)、《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国家发展

改革委令第 42 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对中央管理企业

全资及控股铁路上开行的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实施定价成本监

审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铁路普通旅客列车,指使用铁路机车牵引、运用动

车组以外其他车型运送旅客的列车。第三条 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应当遵循以下

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应当符合《中华人民

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

(二)相关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应当与普通旅客列车

运输生产经营活动相关。

(三)合理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应当反映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生产经营活动正常需要,影响定价成本水平的主要技术、经

济指标应当符合行业标准或者社会公允水平。

第四条 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应当以监审时前三年经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审计部门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凭证、账簿以及铁路运输企业合法、真实、完整的其他财务会计、统计等相关资料为基础。

第五条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求,提供

财务会计、统计等定价成本监审相关资料和报表,并对所提供资料

和报表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票价监管需要完善运输成本核算制度,逐步实现按照列车速度等级完整准确记录

和合理归集普通旅客列车运输成本。

第二章 定价成本构成

第六条 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项目包括主营业务

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

第七条 主营业务成本,指铁路运输企业在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燃料动力费、运行作业费以及其他生产费。

(一)职工薪酬,指铁路运输企业为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生产人员以及运输生产单位管理、服务人员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

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

(二)固定资产折旧费,指对与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生产相关的线路、房屋建筑物、机车车辆、信号设备、通信设备、供水供电设备等固定资产,按照其原值和规定折旧办法计提的费用。

(三)固定资产修理费,指为恢复和改进与普通旅客列车运输

生产相关的固定资产性能进行各种检修、临修、小修、中修、大修

等修理的费用。

(四)燃料动力费,指铁路运输企业在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生产过程中耗用成品油、天然气、电力、煤炭、水的费用。

(五)运行作业费,指铁路运输企业在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生产

过程中为旅客提供车站和列车清洁、供暖、供水、备品清洗等服务的费用以及机车整备运行、救援列车运用养护等费用。

(六)其他生产费,指除以上成本因素外,与普通旅客列车运

输生产相关的调度所费用、行车公寓费用、运输生产人员劳动保护费和制服补贴、标准计量费、化验检验费、通信费、安全生产费以及跨线运输时接受其他铁路企业服务的付费支出等费用。

第八条 管理费用,指铁路运输企业为组织和管理铁路普通旅

客列车运输生产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铁路运输企业管理部门人员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办公房屋和设施设备折旧费、修理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按规定缴纳的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

税金,企业管理部门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防疫经费、环境监测费、研究与开发费、咨询费、审计费、绿化费等。

第九条 财务费用,指铁路运输企业为筹集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生产所需资金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支付相关金融机构手续费等。

第十条 销售费用,指铁路运输企业在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

市场营销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铁路运输企业营销机构职工

薪酬、办公费、差旅费等。

第十一条 下列费用项目不得计入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

(一)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

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费用;

(二)营业外支出、资产减值损失等与普通旅客列车运输无关的费用(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与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相关,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政府补助、政策优惠、社会无偿捐赠等冲减的费用;

(四)滞纳金、违约金、罚款;

(五)捐赠、公益广告、公益宣传费用、管理部门人员制服补

贴费用;

(六)特许经营权费用;

(七)同一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单位相互提供服务、资金往来等

发生的付费支出;

(八)中央管理企业对其全资及控股铁路运输企业的补助支

出;

(九)其他不应计入定价成本的支出。

第三章 定价成本核定

第十二条 计入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的职工工资

总额,应当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制定的铁路运输企业工资管理政策核定。

职工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

育保险费等分别依据计入定价成本的职工工资总额和国家有关规

定核定。

职工福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原则上据

实核定,但最高分别不得超过计入定价成本的职工工资总额的 14%、12%、2.5%和 2%。国家另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核定。第十三条 计入定价成本的固定资产折旧费,按照可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定价折旧率分类核定。

(一)可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指经履行规定审批、决策手续建

设购置的铁路线路、房屋建筑物、机车车辆、信号设备、通信设备、供水供电设备等与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生产相关的固定资产。

以下固定资产不得列入可计提折旧的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生产

相关固定资产范围:未投入实际使用的固定资产;已计提完折旧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政府、社会无偿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未履行规定审批、决策手续建设购置的固定资产。

(二)可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原则上按照建设购置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核定。进行清产核资过程中盘盈固定资产原值按照经财政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的价值确定。

以下情形不得计入可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进行过清产核

资但未经财政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的盘盈固定资产价值;不能提供有效证明的固定资产价值;固定资产的评估增值部分。

(三)定价折旧率原则上根据可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定价折旧年

限和残值率,采取年限平均法确定。定价折旧年限参照经财政部批

准的年限确定,固定资产残值率一般按 3%—5%确定。各类固定资产定价折旧年限具体见附表。

第十四条 固定资产修理费、燃料动力费、运行作业费、其他

生产费以及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原则上据实核定。其中,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广告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物业管理费等非生产性质的费用,按照剔除不合理因素后的监审时前三年最低年份水平确定。

第十五条 无形资产摊销费原则上按照经审查批准或者审计的财务报告中确定的无形资产原值、规定的摊销年限,采用直线摊销法核定。评估增值部分不计入无形资产原值。摊销年限有法

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从其规定或者约定;没有规定或者约定的,计算机软件按五年摊销,其他按十年摊销。

第十六条 利息支出原则上根据实际贷款总额和贷款利率据实核定。

贷款利率最高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浮动上限。

第十七条 除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非生产性质费用以外,计

入定价成本的其他各项费用支出以及相关运营数据,按照监审时前三年平均值核定。

对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费用增长幅度高于历史

平均增长幅度的,应当参照历史变动趋势合理调减。

第四章 定价成本归集和分摊

第十八条 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按照专项成本和

分摊的共用成本分别归集。

专项成本指专项归属于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生产的费用支出。

分摊的共用成本指普通旅客列车运输与动车组列车运输、货物运输、行包运输共用线路、设备设施、运行作业等,经合理分摊归

属于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的费用支出。第十九条 共用成本按照以下方法分摊计入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

(一)线路运行相关费用按照普通旅客列车、动车组列车、货物列车、行包专列走行公里进行分摊。

(二)旅客运输与货物运输、行包运输共用车站作业以及站内运行相关费用,按照车站从事旅客、货物、行包运输的含劳务派遣用工在内的直接生产人员比例进行分摊;普通旅客列车运输与动车组列车运输共用车站作业以及站内运行相关费用按照列车发到旅

客人数比例进行分摊。

(三)信号设备、通信设备、供水供电设备相关费用按照普通旅客列车、动车组列车、货物列车、行包专列走行公里比例进行分摊。

(四)机车整备及运行相关费用按照普通旅客列车、货物列车、行包专列牵引机车走行公里比例进行分摊。

(五)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按照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动车组列

车运输、货物运输、行包运输周转量比例进行分摊。

(六)财务费用中的交付使用资产贷款利息、其他长期借款利

息、铁路债券利息按照所涉及资产的原值比例分摊到线路、车站、信号设备、通信设备、供水供电设备、机车等资产;普通旅客列车运输与货物运输、行包运输共用资产的交付使用资产贷款利息、其

他长期借款利息、铁路债券利息,按照本条第(一)至

(五)项对相关资产运行费用的规定进行分摊。其他财务费用按照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动车组列车运输、货物运输、行包运输周转量比例进行分

摊。

(七)其他共用成本按照相关运输周转量比例等指标进行分

摊。

(八)普通旅客列车加挂行李车、邮政车的,相关费用按照客车、行李车、邮政车编组比例进行分摊。

第二十条 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总成本按照依上述规

定核定的专项成本和经分摊的共用成本之和确定。

其他业务与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共用资产、人员或者统一支付费用的,应当按照其他业务收入净值一定比例冲减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总成本,该比例原则上按照不低于 50%确定;其他业务收入净

值为负值时,将其他业务支出直接冲减总成本。

与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相关的营业外收入直接冲减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总成本。

第二十一条 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单位定价成本按照核定的定价总成本除以经折算的标准席别总运输周转量计算确定。

上述核定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单位定价成本的标准席别为硬座。

硬座席别运输周转量按照其运送旅客人数与运输距离的乘积确定。软座、硬卧、软卧等其他席别运输周转量分别按照其客车定员与硬

座定员比例折算成标准席别运输周转量。经折算的标准席别总运输周转量按照硬座席别运输周转量与其他席别分别折算的标准席别运输周转量之和确定。

第二十二条 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归集主体为中央管理企业总公司,成本归集和分摊应当在全面调查、测算、审核中央管理企业总公司及其一级子公司普通旅客列车运输成本基础上进行。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可以

参照本办法,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纳入地方定价目录的铁路旅客运输价格定价成本监审办法。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 2017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有效期 5 年。

附表

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固定资产分类定价折旧年限表

固定资产类别 定价折旧年限 1.机车车辆

其中:客车、机车、大养设备 25 其他 20 2.线路

其中:路基 100 道口 45

既有线桥梁 65 其他桥涵建筑物 45 既有线隧道 80 既有线涵渠 55 防护林 45 线路隔离网 20 3.信号设备

电气集中设备 15 其他信号设备 10 4.房屋

固定资产类别 定价折旧年限

其中:一般房屋 50 受腐蚀生产用房 20 受强腐蚀生产用房 10 简易房 8 5.建筑物

其中:雨棚、站台、围墙、烟囱、储水池、化粪池 50 其他建筑物 20 6.机械动力设备 10 7.运输起动设备 8 8.传导设备 20 9.电气化供电设备 其中:接触网、主变压器 20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开关设备、交流盘、直流盘、10 电容补偿装置

其他电气化供电设备 8 10.仪器仪表 8 11.工具及器具 5 12.通信设备

其中:通信铁塔 50 通信线路 20

通信电源、其他通信设备 8 电子设备 5

13.信息技术设备 5

14.高价互换配件 4—10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小水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小水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小水电发电定价成本监审行为,提高政府制定小水电上网电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42号令)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实施小水电发电定价成本监审的行为。

第三条 小水电发电定价成本监审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成本调查监审机构组织实施。

第四条 小水电发电定价成本的核定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合法性原则。计入小水电发电企业定价成本的各项费用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相关性原则。计入小水电发电企业定价成本的各项费用,应与小水电发电企业发电业务相关。

(三)合理性原则。影响小水电发电企业发电定价成本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当符合行业技术政策、相关标准或社会公允水平。

第五条 小水电发电定价成本监审,应当以经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税务等政府部门审计(审核)的财务会计报告、手

续齐备的原始凭证及账册等资料为基础,对经营者成本合理归集、分析、审核,核定定价成本。

第六条 小水电发电定价成本由发电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构成。

第七条 发电生产成本是指正常电力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合理费用。包括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折旧、燃料费、水费、材料费、修理费及其它费用。

第八条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3- 管理费用是指小水电发电企业为管理和组织发电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包括管理部门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折旧、修理费、税金(包括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业务招待费、办公费、水电费、租赁费、会议费、差旅费、技术开发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及其他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小水电发电经营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第九条 第七条中所指水费为发电用水费用。包括外购水费、水资源费、水利工程设施供水的费用及库区移民扶持基金等。水费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规定的标准核定。

第十条 材料费是指发电运行中消耗性材料、事故备品以及其他各种生产用材料支出,原则上据实核定,但最高不得超过每千瓦装机20元的标准核定。

第十一条 修理费是指小水电发电企业为维持正常发电运行所需要发生的大修理费和日常维护费用,原则上据实核定,但不得超过核定的固定资产原值的1.5%。

第十二条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所提供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报酬以及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第十三条 职工工资总额按照核定的职工人数和平均工资确定。职工人数原则上据实核定,但不得超过原国家水利部《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水电〔1995〕186号)最低定员和设计定员中的最低人数。职工平均工资指职工获得的平均劳动报酬,包括各种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原则上据实核定,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地小水电行业或统计部门公布的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不低于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全区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4- 第十四条 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计提基数按照核定的职工工资总额确定,但五项保险计提基数不低于当地统计部门发布的上一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60%,计提比例按当地政府规定比例确定,超过规定计提比例的不得计入定价成本。

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和职工福利费据实核定,但最高分别不得超过核定工资总额的 2%、2.5%和14%。

第十五条 固定资产原值原则上按历史成本核定。按规定进行过清产核资的,按照财政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的各类固定资产价值核定;新增的,依据竣工决算报告和相关原始购置凭证核定;经营者发生合并、分立等改组活动的,可按经有关政府部门认定的评估价值核定资产成本。已投入使用但未形成竣工决算报告的固定资产,可由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合理确定。

第十六条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原值分类确定。残值率原则上按 3%-5%计算,但综合折旧率不得超过5%,折旧年限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折旧年限具体如下:

(一)房屋及建筑物为20-40年;

(二)机器、机械及生产设备为10-2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8年;

(四)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运输工具为4-8年;

(五)电子设备为3-5年。

由政府或社会无偿投入所形成的固定资产、闲置超过9个月和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均不得计提折旧计入定价成本。

第十七条 与发电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按照企业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定价成本,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发电业务收入的 5‰。

-5- 第十八条

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分摊计入定价成本。其中,土地使用权费用已计入地面建筑物价格且无法分离的,随建筑物提取折旧;其他情况均按土地使用年限分摊。其他无形资产,有明确受益期限的按受益年限分摊,未明确受益期限的按不低于 10年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一般按受益期限摊销。

第十九条 贷款利息支出原则上根据与发电业务相关的实际贷款余额与贷款利率核定,贷款利率不得超过商业银行当期最高贷款利率,并按照20年等额还本付息计算。

第二十条 其他业务成本应单独核算,不计入发电成本。不能单独核算或者核算不合理的,应当从总成本中扣除。其他业务成本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收入比例法、资产比例法等方法合理核定。

第二十一条 老电厂的上网电量,原则上按最近三年的实际平均数计。年发电利用小时低于3000小时的,按3000小时核定上网电量;新建电厂按设计上网电量计。

第二十二条 单位发电定价成本,是指发电总成本与上网电量的比值。

单位发电定价成本=发电总成本÷上网电量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物价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 2014年2月1 日起施行。

-6-

第五篇:关于印发安徽省定价成本监审固定资产折旧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安徽省定价成本监审 固定资产折旧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皖成本〔2011〕2号

各市、县物价局:

为合理核定定价成本,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安徽省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试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安徽省定价成本监审固定资产折旧技术规范(试行)。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安徽省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日

安徽省定价成本监审固定资产折旧技术规范

(试行)

第一条 为合理审核确定定价成本,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2号)、《安徽省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15号)、《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试行)》(发改价格〔2007〕1219号)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安徽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进行成本监审,审核确定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时,适用本规范。

第三条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经营商品、提供劳务和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第四条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预计净残值,是指预计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固定资产处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处置收入扣除处置费用后的余额,等于固定资产原值乘以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残值率可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消耗方式和工作环境等因素,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3-5%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率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期限,或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第五条 审核确定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应遵循相关性原则。凡与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生产经营无关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一律不能计入定价成本。

第六条 审核确定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必须履行实地监审程序,核对相关的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及主要固定资产实地盘点。应重点关注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以及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等,并检查固定资产的总账和明细账。

第七条 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即初始计量),应当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取得成本包括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包括外购、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等。根据不同的取得方式核定取得成本。

第八条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第九条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工程物资成本、人工成本、交纳的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

第十条 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在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第十一条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第十二条 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计价,或按以下方法确定其入账价值:

(一)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二)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第十三条 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如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接收捐赠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等有关规定核定。

第十四条 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按照固定资产的原价,加上改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余额计价。

第十五条 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工程,自交付使用之日起,按照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成本等资料,估价转入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竣工决算办理完毕以后,按照决算数调整原估价和已计提折旧。

第十六条 为保持定价成本的平稳性,成本监审中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采用年限平均法(交通等行业可以采用工作量折旧法),不得采用加速折旧法。

第十七条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总值×年折旧率 第十八条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年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第十九条 固定资产折旧应按月计提。当月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次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内减少或者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第二十条 下列固定资产在成本监审时不予计提折旧:

(一)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经营者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二)房屋、建筑物以外未使用、不需用以及封存的固定资产;

(三)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四)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五)已在成本中一次性列支而形成的固定资产;

(六)破产、关停企业的固定资产;

(七)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八)长期闲置(9个月以上)的固定资产;

(九)其他违背成本监审原则或按照规定不得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第二十一条 未充分利用的固定资产,应按行业标准或社会公允水平计量。

第二十二条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原则上按照设计使用年限确定。没有设计使用年限的,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使用情况和使用环境,按照《有关行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参照表》(见附表),在折旧年限范围中值以上区间内合理确定。

第二十三条 实行特许经营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按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一)特许经营期满后资产无偿移交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最高不超过特许经营期;

(二)特许经营期满后资产有偿转让的,按第十六条规定确定折旧年限。

第二十四条 由政府补助或社会无偿投入(含捐助)形成的固定资产,其折旧原则上不应计入定价成本;但后续支出可以计入定价成本。

第二十五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修理,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并重新核定固定资产的原值、使用寿命及年折旧费用:

(一)一次性发生的修理支出达到该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

(二)经过修理后该项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延长;

(三)经过修理后该项固定资产生产能力提高;

(四)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第二十六条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予资本化,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租赁有效期内平均摊销。其摊销费用视同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定价成本。

第二十七条 多项业务共同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贡献的大小(一般以销售收入为依据)、资产占用时间(面积)比例、产量或其他方法合理分摊折旧费用。

第二十八条 本规范未涉及以及对照本规范无参照标准的固定资产,法律法规和相关财务制度对其折旧年限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具体规定的,应当按照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原则确定。

第二十九条 本规范由安徽省物价局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解释。

第三十条 本规范自 2012年1月1日起施行。附件:有关行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

下载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