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家堰镇农技服务中心2014年度人大评议
高家堰镇农技服务中心2014年度
人大评议材料汇报
2014上半年以来,在高家堰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县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中心围绕镇委提出的“对于全面建设幸福高家堰,小康高家堰,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意义重大”的总体思路,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2014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1、深挖耕地潜力,确保全年粮食生产。推广新品种,提升农产品质量。2014年我中心在稳定上年粮经种植结构的基础上,大力引进高产、优质、高抗新品种。水稻主推宜香1577、骏优172、恩禾优291等高抗高产优质品种;玉米主推天玉168、康农108、辽单127、承玉15等品种合理搭配;为了调整产业结构,我中心最新引进煮酒专用型小高粱,目前长势喜人;油菜主推低芥酸高油品种,如油研1707、油研818等;我镇今年农产品优质率力争75%以上。
2、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农业生产。
一是继续抓好柑橘大实蝇联防工作,巩固联防成果。为了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强化引导和技术支持的同时,强化柑农自防意识,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主导作用,引导专业合作社、柑农开展联合防控、自我防控的同时,为了更好的促进大实蝇联防,县政府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为我镇配发果瑞特3000袋,我中心并以6月5号左右发放到相关村组和农户。截止6月30日,分别在金盆、界岭和向日岭等5村开展技术培训5场次,培训柑农400人次。并盯住重点村、组和户,做到不是因为柑农不知技术而不防的现象。同时,农技中心设了3个观察点、1个联防试验点,以便及时掌握大实蝇的防治效果情况。
二是抓好“示范农业”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典型示范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手段。搞好示范带动,促进农民增收。今年已在流溪、向日岭村建玉米示范片100亩(其中有5亩的全省玉米高产创建);玉米水稻示范点10亩;柑橘示范片200亩。认真抓好金盆、青岩、高家堰、向日岭等村的84户柑橘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三是今年4月份,我中心协助省、市、县农业执法部门对我镇农资市场进行了一次大检查,打击假冒伪劣化肥、种子等农用物资,保障农民利益,进一步搞好农业服务。
3、配方施肥,降耗增效夺丰收。
2013-2015年是全县“测土配方肥全覆盖推广年”,我中心紧抓住这次机遇,在全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推广,并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良好社会氛围。采取张贴标语、悬挂宣传条幅、制作墙体广告、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手册》、组织流动宣传车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测土配方施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是开展配方施肥技术培训。每个网点培训1场次,共培训了9场次。三是建立服务查询平台和网点。在中心门市建立了测土配方查询平台,农民可以随时查询自己的土壤肥力情况,并根据肥力情况,种植不同的作物选择不同的施肥方案。今年在全镇每个行政村中建一个服务网点,网点广泛宣传、培训农民,发放施肥通知单到户,全镇发放施肥通知单4000份,全镇春季销售配方肥400吨。
4、加强农机安全工作。一是认真宣传贯彻农机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落实惠民政策,加强对农业机械的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意识,达到“高效、优质、低耗、安全”的目的。
二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泉源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平台,抓好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工作,积极动员有条件的农户购买新型农业机械,以降低劳动强度和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认真做好农机管理工作,目前,我中心正准备和县农机局开展农机驾驶员的培训和监管工作,加强农机的安全生产工作。
5、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
一是完善了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产品进入市场实行检疫检测、对种植大户进行质量跟踪监测等相关制度。推行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和抽检制度。
二是培训检测人员。我中心派农技员以7月2日至8日,在随州曾都区参加了全省农产品质检员技术培训。
6、做好数据收集和农情报送工作。严格按照各级要求按时报送各种资料和报表,为上级部门研究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及时报送有价值的信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防治植物病虫害、保障食用农产品安全、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乡镇农技站人员为主体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是农业新技术推广的中坚力量,在农技推广中发挥着其它任何组织、任何个人都无法替代的作用。但10年前的乡镇机构改革,使得我中心农技干部人心惶惶,感到前途难以预料、命运难以把握,农技推广综合实力有所下降,给新时期农技推广工作带来重重困难。
1、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是在乡镇农业推广机构的改革中,我中心从农业行业站取消,成立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没有设专门人员,没有自己的试验场所、示范基地,影响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在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成本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二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从事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公益性很强的事业,农技的推广、宣传、培训,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土壤肥力定点观测,植物疫情的封锁和除治,柑橘大实蝇联防工作都是直接的公益性社会服务,形成的是社会效益。三是经费不足无暇顾及业务。农技推广人员没有纳入正常的编制范围,农技人员编制、工资情况各异,思想极不稳定。经费不足,主要表现在:推广经费基本没有,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缺少日常的活动资金,包括日常的人员开支和办公经费,更无钱用于推广工作。使的农技人员无暇顾及业务。
2、推广机构队伍有待加强。一是技术力量是基层农技推广的生命。由于工资收入水平低,乡镇农技推广的问题多年积累严重,加上我县财政普遍紧张,致使农业科技人员工作条件艰苦、生活待遇差、工资待遇低(到目前还停留在2004年的工资基础上),加速了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流失。二是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按照目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身份与待遇,很少有农业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愿意加入到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从事农技推广这样一个专业性较强、部门职能较弱、工作条件与待遇却较差的事业。为鼓励农业专业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基层推广事业出台了非常优厚的政策,但很多毕业生宁愿到乡镇支教,也不愿到乡镇从事农技推广。原有人员陆续流失,在岗人员技术老化,新鲜血液难以补充,致使乡镇农技推广站技术力量不仅没有随时代进步逐步加强,反而呈下降趋势。
3、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农民的信任感越来越低。过去老百姓都知道,乡镇农技推广站是政府机构,乡镇农技人员是推广农业科技、帮助农民搞好生产的“技术干部”,因而对乡镇农技推广站与乡镇农技人员非常信任、非常热情,这给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但经过近十年的改革,过去乡镇农技推广站“公有制”经营已全部退出,不少农技人员迫于生活压力,都开起了“私营”农资经营店,既“开方”又“卖药”,不少农民对乡镇农技人员“开方”的公正性与目的性产生怀疑。推行“以钱养事”后,原有乡镇农技推广站转变为民办非营利性中介服务组织,原有乡镇农技人员干部退出事业编制,身份发生了变化,已不再是“公家人”了,农民对其信任程度进一步下降,这给开展正常的公益性示范推广工作带来新的困难。性质改变,无暇推广。
三、整改措施;
1、呼吁人大代表通过各级人大逐级提交议案,明确基层农技推广公益性定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病虫害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均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补贴、工作经费等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基层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农民生产技能培训、动植物疫情和农情监控等所需经费列入财政专项。按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定性、定编、定员,建立一支稳定的科技推广队伍,保证足够的经费,让在岗人员生活有保障,安心工作,消除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与职能相符的服务效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建设新型的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需引进和培养一批复合型的科技人才。
2、加强农技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道德标准。不断加强中心农技人员知识更新与技能培训。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觉悟高、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现代农民,而培养现代农民,离不开掌握现代农业知识与技能的乡镇农技人员。针对当前农技人员知识老化、技能退化,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等现状,我中心要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对中心农技人员进行知识更新与技能培训。中心农技人员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接受新挑战,提高业务能力与技术水平。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我们农技人员才会不被淘汰,才会永远都有“出路”。
3、建立健全制度。制订《农技推广人员聘用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农技人员绩效考评制度》、《农技人员培训制度》和《学习制度》等各项制度,加强农技人员的工作目标量化考核,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家堰镇农技服务中心
2014年7月24日
第二篇:高家堡镇文化服务中心2017工作总结
高家堡镇文化服务中心2017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广局的关心指导下,高家堡镇文化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以服务基层,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目标,自加压力,扎实工作,现将一年以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思想,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身的工作。积极参加神木市和上级举办的文化干部理论知识培训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充实自我,更好地投入到文化工作中去,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同时,认真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改造思想,清除杂念,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二、认真履职、努力开展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党委政府提出的“把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纳入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工作思路,努力开展各项工作。
1、加强阵地建设
文化阵地是文化工作的载体,没有文化阵地,就难以开展文化活动,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总面积三千平方米左右的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其中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该中心于2017年7月开始改建,历经三个多月,于十月中旬基础建设基本完工,所有展厅、活动室已在十一月初正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及游客免费试行开放。
高家堡镇文化服务中心坚持“服务广大群众,丰富文化内涵”的理念,以体现公益性、便捷性、服务性为原则,针对群众不同的文化需求,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教育、学习娱乐健身等活动,不断满足社会各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目前该中心在基础建设上设有室外羽毛球场地、户外健身、乒乓球、百米文化长廊、部分民俗实物展和院内立体式民俗观赏。室内设有棋牌室、台球室、乒乓球室、瑜伽、健身房、视听练歌房、练乐房、创作室、电子图书阅览室和综合排练厅等。供广大群众参观的有书画、摄影展厅,非遗、民俗展厅,红色文化展厅,长城展馆和石峁新石器后期龙山文化体验馆。
高家堡文化服务中心是一座集群众文化展览展示、图书阅览、信息服务、教育培训、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影视放映、公益演出及团队活动于一体的,覆盖全镇2.4万户籍居民、7万多游客文化生活服务所需的综合性、公益性、多功能的文化服务中心。
2、组织各项活动,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表演活动:从2017年春节开始,筹划了“陕北过大年”大型活动在我镇举行,先后组织了秧歌游行、比赛;火判官展示;陕北说书;灯谜;戏曲表演等活动,为高家堡广大群众送上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也让老百姓过了一个祥和、喜庆、热闹的春节。“
五、一”期间,为活跃游客的旅游兴趣和展现高家堡古镇的风貌,组织了景点内小节目表演和陕北说书的演出。国庆及重阳节在高家堡村群众大舞台上组织指导了由本地群众自发排演的文艺演出。按照市文广局的要求,协助市文化馆开展“情系百姓、文化进村”演出活动,全年为各村组送戏下乡二十余场,积极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脱贫攻坚的精神,真正做到了文艺为基层老百姓服务的目的。
电影放映:在古镇景区原人民公社大礼堂内坚持每天两场为广大游客放映电影,结合西大街六、七十年代的风貌,主要放映一些符合当年时代的老电影以增加游客的旅游兴趣。
书画笔会:先后邀请了省、市级书画家二十余人来我镇创作,写高家堡,画高家堡,并组织和发动我们自己的干部群众与名家交流、切磋。
自文化服务中心改建启用以来,积极发挥本中心的宣传职能,加强管理,净化文化市场。坚持每个展厅、活动室定期为广大老百姓免费开放。2018年,结合我镇文化市场的情况,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做好喉舌作用,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为镇党委、镇政府做好新时期农村文化宣传工作,进一步使我们的管理工作更规范化、制度化,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三篇:高家堰商会工作制度
高家堰镇商会工作制度
为充分发挥商会作用,拓宽商会活动领域,使商会更好的服务高家堰镇经济建设,促进镇域经济发展上台阶,特制定工作制度如下:
一、学习制度。根据会员的不同情况,对执委会成员每季度组织一次学习,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习总书记关于统战工作的重要思想论断等,使之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会长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会长会议,由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参加;主要是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研究和讨论决定重要事项,布置下月工作。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政治。
三、活动制度。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商会会员开展联谊、参观、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会员积极参与高家堰镇各项活动,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四、执委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执委会议,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总结布置本会的工作任务,讨论决定商会的重要事项等。
五、会员代表大会制度。每五年召开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召开)。主要讨论决定本会的重大事项、听取和审议执委会工作报告,选举新一届执行委员会。
六、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商会财务工作的管理,实行重大开支集体研究制度,经费使用须经会长审批,年终公布收支情况。
第四篇: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典型经验材料
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成立于9月,涉及农技、农机、林业、畜牧等职能,为全镇农业生产服务,负责农业关键技术的推广与示范,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与预防和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森林火警火灾预报扑灭,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农机推广,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和农民培训教育等工作。中心现有技术人员16名,其中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12名。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农委的业务指导下,及各村的鼎力配合下,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增强为农服务意识,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围绕“推广”搞“服务”,搞好“服务”促“推广”,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艺、新机具的应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主要做法和成绩
1、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积极组织开展政治思想和业务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树立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学习作风,在进一步完善学习、考勤、工作岗位等各项管理考核制度的同时强化了单位内部工作责任制,将技术人员分配到村,给每个人定岗位,定责任,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各项工作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
2、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不断吸收,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艺、新机具,充分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注重把已推广利用的成熟农业技术整合、集成,然后推广应用,实现农业节本增效。一是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农业效益低下,农民种养水平不高的状况,中心根据我镇特色,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培训,全年共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24期,培训农民6000人次,发放农业技术资料2万余份,组织技术小分队深入村庄,巡回田间地头咨询指导农户3500余人次,现场解答农民提出的各种技术难题200多个。同时,中心结合农民科技入户工程培植农业科技示范户160户,辐射带动3200户。通过宣传培训,极大地调动了我镇农民的科技应用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种养水平。二是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艺、新机具。推广测土配方、水稻机插秧、小麦精量播种、滴灌、防虫网、遮阳网覆盖等15项新技术;推广使用良种覆盖率达100%,如徐麦30、荀瓜绿波、包菜早生美味、菜花津绿70、80等优新品种40多个,小麦平均亩产达440公斤,水稻平均亩产达550公斤,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550亩。
3、开展农业综合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深入村庄田头,做好农技服务。中心农技人员深入村庄田头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报工作,及时发布病虫害情报,精心组织防病治虫药剂,农忙季节实行不定期的下到村庄田头,指导农民科学应用实用农业技术,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中技术难点。二是加强农机具的检修服务工作。农忙季节,组织技术人员下到村组对全镇农机具进行检修,保证农机具工作正常。三是加大动物防疫力度。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免疫合格率均达100%,全年无一起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同时,我们还特别注重动物疾病的治疗,做到随叫随到,遇重大疾病,实行集体会诊或邀请区站专家亲临指导。四是加大林业生产服务。根据我镇实际,制定造林绿化规划,将指标落实各村,由林业技术人员逐一指导各村科学植树和管理,确保成活率达98%以上,同时还注重指导树木病虫害防治。五是加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中心积极指导、引导组织和个人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镇注册成立合作社55家,注册会员6543人。由于合作社的建立,增强了全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了农业服务水平。
4、加强园区建设,大力发展规模高效设施农业。
近年来,我镇按照“四业、四化、三个第一”目标,围绕高效农业设施化、设施农业规模化、规模农业生态化、生态农业观光化思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形成了园艺蔬菜、优质林果、绿色草莓和优质食用菌等四大主导产业,培育了两大国家级有机食品——“汇泉”牌蔬菜、“青纯”牌蔬菜,中国名牌产品——“胜阳”牌胶合板,中国十大名梨——“宫品”牌皇冠梨,农业部无公害产品——“康华”牌食用菌,江苏省无公害产品——“黄桥”牌蔬菜等六大品牌,建设了江苏青纯现代农业博览园、徐州久久农业科技示范园、徐村食用菌产业园、台上草莓生态观光园、龙亭太空蔬菜生产基地工程、瑞克斯旺农业园、黄桥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新何皇冠梨生产基地等八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镇高效农业面积达到3.7万亩,占全镇可耕地面积的72%。其设施菜1.6万亩,皇冠梨0.6万亩,草莓0.7万亩、食用菌逾亿袋。草莓、皇冠梨基地生产规模苏北第一,建设特色专业村9个,特色村比例达75%。初步形成了较为完
第五篇:镇人大评议整改方案
丹凤县竹林关中学
关于镇人大代表视察评议教育工作的整改方案
根据丹凤县竹林关镇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对全镇教育工作视察评议情况的反馈意见》(丹竹人发[2014]4号)文件要求,我校领导非常重视,组织全体职工认真习了文件内容,深刻进行了意见收集和问题自查自纠工作。经过归纳、整理,现根据人大代表反馈的意见、建议和自查出来的问题,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镇人大代表评议教育工作整改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勤政务实、立德树人”的丹凤教育主流价值观,坚持“谁主管,谁负责”整改工作原则和标本兼治、查改并举的方针,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以人大代表评议为手段,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努力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发展。
二、整改重点
经过对人大代表意见反馈情况和自评、自查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需要整改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二是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工作的问题;三是强化学生安全管理的问题;对于上述问题,分别明确责任,进行任务分解,学校主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进行深入剖析,突出重点,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树立教育良好形象,保证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整改措施
按照镇人大评议教育情况的反馈意见,我校将重点加强和改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抓思想作风建设,树立向师德要质量的意识;二是抓干部队伍建设,树立向管理要质量的意识;三是抓骨干教师培养,树立向优质教学资源要质量的意识;四是抓“高效课堂”教学,树立向课堂要质量的意识;五是抓常规管理,树立向过程要质量的意识;六是抓教研教改,树立向科研要质量的意识;七是抓考风考纪建设,树立向评价公平要质量的意识;八是抓教学时间,树立向时间要质量的意识;九是抓安全保障,树立向平安要质量的意识。
责任领导:王银伸
陈毅 责任处室:教务处
2、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一是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把个人梦想与民族梦想,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日常教育全过程,融入到各门课程之中,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开展学生养成教育。大力推行并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扎实开展“好习惯伴我行”主题教育,坚持以体验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养成习惯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类教育活动;三是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工作。加强家校联通,推动家长委员会工作深入开展,为德育工作开展搭建平台;四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完善优秀班主任管理机制,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全面落实班主任工作职责,做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努力提高班级德育教育管理水平。
责任领导:张崇锋
王博
宋立 责任处室:政教处
团委
3、进一步强化学生安全管理。
一是强化学生法制安全教育。开展法制安全教育第一课活动,突出防踩踏、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意外伤害等重点,对学生进行全面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是突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在开学前后,对学校设施设备进行拉网式大检查,认真排查校舍、消防器材、体育器材、食堂设备、实验器材、用电设备等设施、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安全检查全方位、全覆盖,不漏一栋校舍、一个设施、一个环节,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做到整改措施、责任、人员、资金、时限“五落实”;三是狠抓意外伤害事故防范。严格校园门禁管理,严防不法分子进入校园滋事。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及时收缴刀具等危险品,防止意外伤害事件发生。强化校内、外寄宿生安全管理,逐人登记建档,定期走访检查,夯实租房户、学生家长、安全管理人员责任,确保校外住宿生安全;四是突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对学校食堂、宿舍等场所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全面清理、检查餐厅米、面、油、调料等原料,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对食品加工器具进行清洗、消毒,对自备水源进行消毒、监测,确保食品和用水安全,严防腹泻、流感等疾病在校园传播流行;五是做好校园周边综合治理。联合镇综治、公安、交通、药监、工商等部门,对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及交通秩序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排查,针对校园周边乱摆摊点、占道经营、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开展联合整治,防止校园周边车辆伤害学生,不断改善校园及周边治安、交通秩序环境;六是严防汛期校园安全事故。高度重视防汛和防溺水工作,认真汲取全国各地学生溺水事故教训,严格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制度,及时了解掌握气象信息,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做到早预防、早准备,确保学校安全度汛。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责任领导:张崇锋
王博
邢爱民
吕协智 责任处室:政教处
保卫处
总务处
四、整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深化对镇人大评议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自觉落实整改。整改工作由校长负总责,主管副校长及班子成员分工落实,分管处室具体办理,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分解落实责任。整改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杜绝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要按照整改要求,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处室、责任人员,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改进。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整改难度确定完成时限,需要长期整改的单独制定计划,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务求实效。
(三)强化监督检查。切实加强督查,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及时督查通报措施落实情况及实施效果,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实处,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整改成果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标准,确保整改工作最大化让群众满意。
(四)建立长效机制。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及时修改完善现行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健全各项制度的修订更新机制、贯彻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努力将整改成果转化为长效管理机制。
丹凤县竹林关中学 2014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