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撤销街道办事处可行性分析调研报告(定)
撤销街道办事处可行性分析调研报告
关于撤销街道办事处的可行性分析
应良忠
街道办事处在我国已经存在50多年,作为政府的行政机构,它对于社区的文化建设、民事纠纷、外来人口流动等各个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社区建设的深化,街道办事处原有体制越来越显示诸多弊端。因此,撤消街道办事处,降低行政运营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强化社区自治职能,既是社会化转型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撤销街道办事处的可行性分析
(一)从其自身发展定位和运行情况看,有必要撤销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最初设立之时,其初衷并不在于对城市基层事务进行全面综合管理,而是作为政府派出机关,充当城市政府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桥梁,并无太多的社会管理职能。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承担起经济职能并主导了“街居经济”,然后又担负起了更多的社会综合管理职能。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街道办事处职能发展变化的清晰脉络——由单一履行协调职能的派出机关发展为具有社会综合管理职能的“准一级政府”。可以说,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派出机构,在基层社会的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街道管理体制不适应性日益突出,1
撤销街道办事处可行性分析调研报告
一些深层的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街道办事处权能失衡。在政府职能转变还未完全到位以及城市社区自治功能还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大量的社会事务最终都落到了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身上,但街道办事处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定地位和权力,不仅在财政和人员编制上受制于一级政府,而且没有独立行政执法权和完全的行政管理功能,只能受职能部门的委托,传递行使某项职能。就台州市街道办事处而言,其社会事务科就应对民政、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等11个职能部门。调查中,不少街道同志反映“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加上某些部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重,检查评比考核泛滥,使街道工作人员忙于应付,不堪重负。
(二)从加强社会管理看,有必要撤销街道办事处。一是街道办事处承担了过多的社会管理职能,使得自己不堪重负。街道办事处所处的新时期新环境,以及市民对于公共服务的新需求,都注定了街道办事处必须承担大量的综合社会职能。众多的市、区政府也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他们的普遍做法是下放权力,下放城市政府所拥有的综合管理权、财政权、人事权,使街道办事处拥有类似于一级政府所拥有的城市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员管理的权力,同时调整街道的“条块关系”,赋予街道办事处对区政府专业管理部门派出机构如派出所、工商所等的领导权或统筹协调权,这就使得街道办事处这个原来政府居民之间的桥梁几乎涵盖了一级政府的所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管理层次,包括居民、民政、司法、治安、交通、防火安全、市容、卫生、绿化、撤销街道办事处可行性分析调研报告
环保、人防、计划生育、劳动管理、文教、集体经济、第三产业、市场管理、社区服务等方方面面。同时为了加强对街道办事处的领导和监督,街道办事处的机构设置也是面面俱到,除了必要的行政机构之外,还设立了党的机构和团委、工会、妇联等社团,但街道办事处毕竟不同于一级政府,由于地域的限制街道办事处不能拥有类似于市、区政府过多的工作人员,这就更加加重了街道办事处的负担。根据一项调查资料显示: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宝街道办事处目前承担各类工作达168项,其中党群工作和人大工委工作计49项,街道内部事务性工作23项,行政管理和居民服务类工作96项。如此之多的工作,必定使得街道办事处“心有余而力不足”,街道办事处迫切需要其他组织或机构来分担它的职能,但市、区政府距离市民较远难以及时满足市民的需要,而作为第三部门的社会组织在我国又发展不健全,街道办事处处于“欲罢不能”的“骑虎难下”状态。
二是街道办事处履行一级政府的职能但所受监督极小。在我国的宪政体制中,政府都是由它的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但街道办事处恰恰以一种极其“巧妙”的方式摆脱了监督,街道办事处名义上不是一级政府,当然也就不需要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何况街道本来就没有人民代表大会机构,同时名义上作为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只需要向它的上级机关即市、区政府负责,其负责人也直接由上级机关选派,但这只属于政府内部的监督,其力度和效果
撤销街道办事处可行性分析调研报告
远远不及人民监督。于是,“人大对街道办事处的监督是一个断层”,市民对街道办事处既没有监督权,也没有参与权,更不能选举自己的领导人,实际上街道办事处是行一级政府之权而又不受监督。没有监督的后果不需赘述,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早就向我们展示了这一后果,对于政府的行为人民只能寄希望于“海清河宴,有圣人出”,然而个人道德的约束是脆弱的,无数人的道德在公共权力面前瞬间坍塌,于是中国两千年二十五朝不断重复着由太平盛世到奸佞当道的王朝堕落周期性古老故事。“这不是官员的道德问题,而是制度的问题。”
三是街道办事处的全方位职能抑制了第三部门社会组织的发展。第三部门虽然不能履行政府的职责,但可以解决很多社会问题,如提供公共服务、保护环境等。一个运行良好的社会,社会本身就具有良好的调节功能,而政府不需要事必躬亲,这其中第三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市民对社会服务的需求,赋予街道办事处一级政府职能并承担起社会管理,这是典型的“全能政府”思维模式。当然,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第三部门没有发展起来,满足市民迫切需求的唯一办法也只能是加大相关政府部门职能。但这政府部门只是“权宜之计”,如果不有步骤地培养第三部门发展,而是大包大揽所有社会事务,则就会出现更大的问题——一个运行良好的社会永远无法建立。目前街道办事处的不堪重负,正是扼制第三部门发展的社会中政府的无奈。
(三)从社区功能提升看,有必要撤销街道办事处。随着改革
撤销街道办事处可行性分析调研报告
不断深入,城市经济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群众与居住社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社区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长期以来,街道办事处凭借其对社区居委会人、财、物的控制,将政府职能延伸到社区,城市居委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行政化倾向,自治色彩淡薄,居民参与程度不高,凝聚力不强。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之间“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往往只停留在字面上,严重影响和束缚了社区自治功能的培育和发展。目前,办事处所管理工作的几乎早都由社区居委会承担,比如计划生育、创建、卫生、医保、社保等,办事处在政府与社区之间仅仅是出个嘴的传话筒,而没有实际大作用。
二、街道办事处改革的方向
面对街道办事处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其定位的模糊困难,关于街道办事处的改革方向,众多学者和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思路,按照街道办事处的最终存在状态,本文采用“虚”“实”两种分发,因为街道办事处改革的终极状态无非是存与废。所谓“虚”是指减少街道办事处的职能,而重点培育第三部门,使街道管理社会化,并扩大居民委员会的作用以达到市民的自治,街道办事处的命运则是在街道管理社会化完成之后撤销;所谓“实”是指进一步加强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完整性,直接将街道办事处设为一级政府,对市民进行基层管理,下面对这两种改革方向稍作分析。
(一)将街道办事处设为一级政府的改革方向。这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偷懒思维,既然市民需要社会服务,政府
撤销街道办事处可行性分析调研报告
也需要进行社会管理,于是就在需要的地方设立政府,那么如果居委会有朝一日也满足不了市民的需求,是否还要在街道办事处下面再设一层“居民办事处”的一级政府?这种思维带来的是政府林立、层级浩繁。另外这一改革方向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与政府相配套的监督问题,有政府的地方必然要设置行政区划,也就是街道成为行政区划的一个新层级,那这个政府在行政区划中的产生就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单单设立一级政府而不设立相应的权力机关(在我国就是人民代表大会)这是违背现代民主精神的,这里不做讨论。在一些实行了这一改革的城市中,街道设立了权力机关,即街道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街道的最高权力机关也是立法机关。在这种情况下,监督已经不成为问题,但设立街道人民代表大会意味着政治上的分权,而分权意味着自治。首先街道面积不大,一般只有二三平方公里,本身就不适合于作为行政区划,其次小范围内的市民立法自治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发展。
(二)撤销街道办事处的改革方向。这一改革思路来源于公共管理社会化和社群主义的启发社会服务交给作为第三部门的社会组织提供,而社会管理交由社区的市民自治,其终极价值便是还权于民,这也是我在前文中将街道办事处称为“权宜之计”的最主要原因。但对现实的理想化认识极有可能带来灾难,坚持这一改革方向首先要摒弃“一劳永逸”的思想,因为我国目前第三部门发展非常不充分,无法单独完成社会服务,市民的自治理念
撤销街道办事处可行性分析调研报告
也刚刚萌芽,公民精神没有完全培育起来,如果急于达到理想的状态而贸然撤销街道办事处,恐怕带来的将是社会服务的缺失和市民的混乱,毕竟我们的市民在政府的管理下已经习惯了。所以,此改革为大势所趋,但宜缓不宜急,须要循序渐进,提供第三部门发展的空间和培育市民自治所需的环境。
关于这一点,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管理体制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经验,例如“美国城市政府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城市管理的方式很多,而且大多已经制度化,常见的方式有议员和政府官员走访市民、公共舆论、听证会等。其中,听证会是一种应用广泛也最为有效的参与形式。在需要做决策时,把各利益相关者和专家召集起来,让各方阐明做或不做的理由,最后由大家表决做出决定。这样的决策过程,可以广泛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提高决策科学水平,减少失误。广泛参与有利于参与者对决策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全社会了解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决策的执行。同时,广泛参与提高了决策的透明度,有利于社会监督。”同时要加强对街道办事处的监督,例如可以利用审计手段对街道资金来源、资金支出、预算管理、招商成本、政府采购进行审计。
第二篇:调研可行性分析
调研可行性分析:
关于新入职社工对员工福利选择偏向调研的可行性分析:
1、基本情况
(1)项目申请单位情况:单位名称:华农09级社工系第组
法人代表姓名:吴丹
。。
(2)、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职称、专业、联系电话,与项目相关的主要业绩。(3)、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项目类型;主要工作内容、预期总目标及其阶段性目标;主要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项目总投入情况(包括人、财、物等方面)
2、必要性和可行性 实施项目的必要性
(1)项目受益范围分析:社工工资普遍较低,离职率高,社工机构人才奇缺,这已是不争的现实,在这个背景下,开展新入职社工对员工福利选择偏向调研的项目,了解新入职社工对福利的真正需求,可以切实提高社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职业的认同感;可以帮助社工机构招纳贤才;进一步来说,还可以影响到整个社工行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公益组织的蓬勃,为人类带来福祉。
(2)国家(含部分地区)需求分析:从国家和社会支持方面来讲,现阶段,社工这一行业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开展关于社工待遇的调研也有了大环境的支持。
(3)申请单位事业发展需求分析:申请人所在机构的社工存在较高的离职现象,且现正值招贤时期,而探讨新入职社工对员工福利选择偏向,了解社工的真正需求,对于机构招贤留贤有着重大的帮助。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与同类项目相比分析:本次调研活动针对的是新入职社工,由社工离职率较高的现状来看,这部分人群较多,且易接触;经多种途径了解到,在现有的关于对社工进行福利调研项目中,多是对社工福利满意度与工作满意度方面的调查,而未出现有针对新入职社工对福利选择偏向的研究,因此,本项目更有开展的优势。
(2)技术的可行性。本次调研的实施方法主要会用到问卷的访谈的调查方法,并且在调查的过程中运用倾听,同情,表达真诚等心理咨询方法,在分析问卷的过程则会用到Spss问卷分析法等。这些都是本次调研项目的技术上的保证
(3)财务可行性。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财务预算如下:交通补贴
;问卷打印费
。这样的低成本项目极大地提高了项目的可行性
(4)人员组织可行性。本次调研分三个阶段来实施,循序渐进。每个阶段都由华农社工系大三的五位组员来开展,华农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组员经过多次培训和实习,均具有丰富的调研经验。并且之前的实习机构正是项目要调研的对象,这样的人员配备能大大保证项目的顺利执行
(5)社会可行性。目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社工担当着治理社会问题的重要角色,正越来越受到重视,社工事业的发展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了解新入职社工对福利的选择偏向又影响着社工事业的发展。这样便体现了项目的对社会的影响力度
3、风险因素及对策?要写吗?
项目建议书只是投资前对项目的轮廓性设想,主要从投资建设的必要性方面论述,同时初步分析投资建设的可行性。基本内容有:
1、投资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2、产品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
3、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的初步分析;
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
5、项目大体进度安排;
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评价。
第三篇:调研报告[定](本站推荐)
XXXXX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调研报告
学生姓名 XXX 专业班级 XXXXXX
指导教师 XXX职称 XXX
所在单位XXX
教研室主任XXX
完成日期XXX 年 4 月 1 日
调研报告
1 课题来源及意义
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社会的进步与青少年息息相关,青少年偏差行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严重妨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政治趋于民主化;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社会利益空前分化;文化体制由专一的传统文化向多元化转变。封建文化以及黄色、暴力、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西方文化糟粕是青少年正常人格形成的重大障碍,而人格缺陷又导致他们偏离社会规范,甚至违法犯罪。加之当代青少年缺乏社会阅历,是非判断能力低,不能正确的区分善恶,美丑,尤其是社区的青少年,他们自幼就容易深受各种观念包括不健康或歪曲的思想影响,对于事物总是缺乏一种正确的价值判断,如果没有家庭和社会的正确教导和引导,他们就会产生行为偏差问题。
教育和挽救行为偏差青少年的工作是从根本上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关键,同时行为偏差青少年群体的教育与挽救也是影响青少年自身发展与社会稳定和谐的关键,如果我们不能给行为偏差青少年及时、有效的帮助、支持、引导、治疗、保护和培育,从而会给青少年的个人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和谐带来损害和威胁。
要使青少年健康的成长,不误入歧途做好预防工作是最重要的,而作为青少年赖以生存的社区,更应该把这项工作放在首位。而面对已经出现偏差行为的青少年,社区工作者应该以社区为平台,结合青少年发生偏差行为的各方面因素,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给予及时地帮助,使他们及时改变,这才是最重要的。
2 国内外发展状况
2.1 以社区服务为龙头,满足青少年生活享用需求
澳大利亚社区服务的特点是实施为少数民族服务的项目。开展社区服务主要是为了帮助非英语背景的移民适应环境,使他们既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又能进入主流社会。服务项目有咨询服务、就业帮助、语言翻译、文化广播、教育、医疗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非常具体而又实际,大都围绕着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日本的社区服务从法律、制度的制定,各组织机构的建立以及具体的工作实施,已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针对青少年服务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服务人员到服务对象家中进行单独服务,另一方式为将服务对象集中到某一地点进行集中的服务,家庭服务经常进行,集体服务定期进行。
荷兰现行的社区服务提供主体是志愿者组织,志愿者组织由原来的为各自所属的教
派服务,拓展到为所有教派的人服务。
我国把团组织最为社区青少年教育服务工作的主体,并大力发展各级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社区少工委等青少年组织,并为进一步推进青少年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2.2 以社区文化为纽带,营造青少年良好成长氛围
美国十分注重社区图书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投入建设。洛杉矶的每个社区都有非常正规的图书馆和文化活动中心,图书的来源一部分是政府拨钱买的,另一部分是社区内的居民捐赠的,社区成员把家中的书捐给图书馆。众多企业也参与到社区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来,企业在与社区居民融为一体,了解社区居民的真正需求,并通过企业自己的长处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进行经营。
澳大利亚是一个工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也是个典型的多民族移民国家。澳大利亚社区文化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引导青少年献身澳大利亚并为澳大利亚国家未来利益分担责任。澳大利亚人有一个口号:“最小的也是最好的”,这也是抓社区青少年文化项目的一个指导思想,即项目越具体越小越好。它的民族社区并不全是一般的行政和地域概念,它还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内涵,可以说每个社区就是一个民族的缩影,举办的“多元文化艺术节”几乎可以欣赏到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和艺术。
新加坡社区中心及文化俱乐部,从满足青少年的不同需求出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教育活动。如,专门成立人民协会所属的青年运动来组织青年活动,以迎合青年人的各种需求和兴趣。还设立儿童俱乐部,为6-14岁少年儿童服务。
我国开始在社区内建立文体活动中心,图书馆等,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场所,也为社区的青少年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并时常举办各方面的讲座,丰富社区青少年的知识面,促进其成长。
2.3 以社区教育为载体,提升青少年精神生活质量
美国开展社区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把学校教育社区化。利用学校的体育、文化、娱乐设施开展经常性的社区活动,甚至把建成的博物馆、图书馆交由学校管理都是司空见惯之事。受杜威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美国的学校教育普遍比较重视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来学习知识、增长才能、陶冶情操。二是把社区活动的教育化。美国的社会福利事业比较发达,社区内福利、卫生、宗教组织众多,所需经费主要依靠募捐筹集,但相当充盈。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协会、组织把活动的重点放在提供各类服务上,如济贫、助医、戒毒等。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他们逐渐意识到,众多社会问题的解决、福利事业的推进、社区文明程度的提高,归根结底还有赖于通过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准与适应能力。
我国社区作为青少年教育服务的主要阵地,把青少年教育服务作为共青团工作的首要任务,长年坚持在社区青少年中开展理论示范小组、社区科普、环保行、雏鹰行动、志愿者行动、青少年维权行为等活动,不断加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力度,切实服务于社区青少年,维护社区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2.4 我国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还不完善
社区青少年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惑,如:社区团建缺乏大的突破;单项工作进社区多,整体推进不够,团内资源分散,工作难以形成系统和声势,事业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低,社会、青少年对团的工作认可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大等。
3 研究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研究目标通过对青少年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求预防并矫治偏差行为的产生。通过社区工作的介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进一步提升社区功能。
研究内容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偏差行为进行界定,并对其与犯罪行为进行区分,之后阐述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同伴群体因素等。通过对青少年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分析社区应该注意和实施的内容。第二部分主要对社区及社区社会工作的职能进行简单的归纳,并分析社区工作对青少年偏差行为预防及矫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结合前两部分所表达的观点,结合实例,从社区的角度,探讨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介入方法及预防措施和对策。
4 研究手段和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访谈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社区青少年教育的文献和青少年偏差行为相关的资料,了解青少年偏差行为的产生原因及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展开。具体的文献包括相关的书籍、论文、社区及相关机构的研究报告。通过对其的分析和整理获取课题研究所需要的资料。
实地访谈法主要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访谈者包括社区工作人员和学校的老师。通过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访谈,主要了解社区青少年生活的家庭状况,通过对学校老师的访谈主要了解在课堂上学生听课及出席的情况。
5 进度计划
6 参考文献
[1]徐愫.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6
[2]范明林.社会工作原理与实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4
[3]顾东辉.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7
[4]朱力.当代中国社会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
[5]徐永祥.社区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
[6]陆士桢.李江英.洪江荣.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案例精选[M].上海:华东理工
大学出版社.2010.8
[7]静进.儿童青少年的认知发展[J].中国学校卫生.2006.2
[8]周沛.社区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李建英.范志海译.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3
[10]Delgado,Melvin.Community Social Work Practice in an Urban Context:The Potential
of a Capacity Enhancement Perspective[J].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第四篇:机修车间的可行性调研分析报告
永宁采油厂关于成立机修车间 的可行性调研分析报告
一、报告说明
1、调研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厂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类设备的数量、维修费用逐年增加,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同时设备维修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原油生产的顺利进行,企业健康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2、调研目的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我厂设备修理现状,探讨有效的设备维修管理措施,切实提高设备修理质量、降低修理费用,提升设备完好率,确保油田发展对设备可靠性、安全型、高效性的要求。
3、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内容主要为全厂设备维修管理现状。
4、成员
本次调研由动力装备科组织实施。
5、时间
本次调研共分三阶段完成:第一阶段(10月3日-12月7日),为现场调研、考察阶段;第二阶段(12月8日-12月
参差不齐,维修效率不一。
2.2.3 内修力量薄弱。除车辆外,其他设备基本依靠外修,维修费用较大,不符合油田公司要求的“内修为主、外修为辅”修理原则。
2.2.4 设备带病运行普遍,停机率高。主要表现为抽油机等生产设备,保养不到位、零部件缺失,但继续运行情况普遍存在。部分设备由于备品配件不到位或设备故障后才考察维修单位,拖延了维修时间,造成设备待维修时间过长,增加了不必要的停机时间。
2.2.5 维修费用制度不规范。一是定价部门不统一:各部门的设备维修费用一部分参照审计科定价、一部分参照企管科制定的作业价格表,一部分由基建科预算。二是费用结算基本按照计划费用结算,计划修理中未实施部分、不合格部分未按要求拒付。三是全厂维修费用统计难或统计不准确,给报表上报工作带来影响。
2.2.6 维修过程控制不严,缺少监督机制。各部门没有专门的设备维修监督员,外修部分无过程监督,偷工减料、倒换零部件现象不能有效监督。
2.2.7验收监督不严,维修质量不高。由于监管部门及使用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不能准确认定设备故障,存在无故障或小故障报修现象。同时维修后的验收监督不严格,维修质量参差不齐,返修率较高。
永宁采油厂机修厂(二类维修厂),始建于1992年2月,主要承担永宁采油厂各种车辆及工程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工作。现有员工38人,其中管理人员6人,工程技术人员5名,维修工28人。机修厂共有修理厂房18间,面积1080平方米。现有各类机修设备 台(件)。
2010年机修厂共承担内修车辆6241台次,收入155.59万元,2011年承担内修车辆6525台次,收入163.48万元。
三、结论与分析过程
1、结论:成立内部机修机构(机修车间)。
2、分析过程 2.1 维修管理分析
2.1.1 管理职责不清。成立内部机修机构后,各部门严格按照管理职责开展工作,杜绝自报自修无监督、无审核的现状,使设备修理管理工作步入正轨。
2.1.2 外修准入不严。成立内部机修机构后,除因技术、修理资质等客观原因外,设备、物资的维修由内部修理机构完成。外修基本由原生产厂家或技术性较高的单位承担,修理准入门槛提高,范围变小。
2.1.3 内修力量薄弱。成立内部机修机构后,即符合油田公司“内修为主、外修为辅”的修理原则,也能提高自主修理能力,降低对外修单位的依赖性。
2.1.4 设备停机率高。成立内部机修机构后,可以在设
各生产部门成立机修班组,通过传、帮、带、学等方式,使设备操作者掌握基本的修理保养知识,全面提高设备操作人员技能水平,有效带动全员生产维修。并能集思广益,创新出更多的使用、维修新方法、新成果。
2.2 维修费用分析
对比分析发现:2011年与2010年设备维修台次基本持平,设备系数仅下降0.04,但修理费用提高了46%,即在设备整体新度状况持平、设备故障率持平的情况下,修理费用增加较大。
调查中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原材料上涨、工人工资提高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外修成本增高;二是外修质量不高,设备维修质保期后不久又发生故障,需再次维修;三是维修配件成本较高。
成立内部机修机构后,可以有效降低设备维修费用。一是维修费用中减少了外修单位的利润部分;二是维修质量提高,维修次数降低;三是内部供应的配件保证高质量、低成本,同时修旧利废的开展,有效降低配件成本费用。
2.3 内修管理分析
2.3.1 除因技术、设备等原因不能满足维修条件的需外修外,机修厂现有设备及人员,基本能满足我厂现有车辆的修理需要。
2.3.2 机修厂管理人员以内部职工为主,维修人员按需
出外修申请,动力装备科、机修车间共同鉴定后,报厂招标办公室,择优招标确定维修厂家、维修价格,签订合同后方可进行修理。
1.4 外修实行定点维修,定点维修厂家的考察必须有动力装备科及机修车间的参与。
1.5 维修材料、工器具的选型、招标过程必须有动力装备科及机修车间的参与。
1.6 机修车间要严把配件质量关,发现质量不合格的零配件,应及时退换或索赔。
1.7 机修车间配合动力装备科做好设备外修质量验收工作,修理质量不合格及未维修部分应拒付修理费用。
1.8 配件更换时坚持“以旧换新”原则,并大力开展修旧利废工作。
1.9 负责推广并组织开展预防维修、计划维修制。1.10 机修车间应建立内修台账,并详实登记,分月、季、报动力装备科。
1.11 机修厂人员薪酬实行基本工资+计件工资制度。
2、岗位设置建议(附表)
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工段4个,班组16个。2.1 工段及班组机构设置建议:
2.1.1 机械设备修理工段,下设班组7个。2.1.2 机电设备修理工段,下设班组3个。
分别作为电气设备维修工宿舍及库房。
5、设备配置建议(共计划投资200万元):
5.1 机械设备维修:铣床1台;C630机床1台;刨床1台。计划投资约为70万元。
5.2 电机维修:电烘箱1台;普用工具及仪表各6套。计划投资约为20万元。
5.3 变压器维修:电烘箱1台;滤油机1台;1200mm剪纸机一台;5T室内航吊1台;试验台一套;引车轨道一组;普用工具及仪表各3套。计划投资约为90万元。
5.4 电器开关维修:试验台1台;普用工具及仪表各3套。计划投资约为20万元。
五、经济效益分析
以2011年设备维修费用作为参考,现将成立机修车间的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1、车辆(2011年机修厂承担车辆维修6525台次,收入163.48万元,不含材料费)
1.1外修费用(估算)
1.1.1 外修运费:6525台次×200元/台次=130.5万元; 1.1.2 工时费(按30%利润估算):163.48万元+163.48万元×30%=212.52万元;
1.1.3 材料费(按30%利润估算):163.48万元+163.48万元×30%=212.52万元;
1率=700台×1700元/台×40%=47.6万元。(新设备费用即更换全部配件的材料费、工时费、税费)
3.3 低压配电柜内修效益=外修费用-内修费用=119万元-47.6万元=71.4万元。
4、变压器
4.1 外修费用(2011年共维修47台)38.69万元。4.2 内修费用(估算)=外修费用-17%税费-30%利润=38.69万元-38.69×17%万元-38.69×30%万元=20.50万元。
4.3 变压器内修效益=外修费用-内修费用=38.69万元-20.50万元=18.19万元。
5、电动机(以11KW电机核算)
5.1 外修费用(2011年共维修2400台,每台495元):2400台×495元/台=118.8万元。
5.2 内修费用(估算)=修理量×(材料费+工时费)=2400台×(116元+250元)=87.84万元。
5.3 电动机内修效益=外修费用-内修费用=118.8万元-87.84万元=30.96万元。
5.4 备注:材料费为新、废铜线差价+其他材料费用计116元。工时费按工作量及社会价格核算为250元/台。
6、抽油机
6.1 外修费用:2011年抽油机外修费用共计401.57万元。
3规程和质量标准,保障修理质量,缩短维修时间,节约修理费用,做到安全、高效、文明、节约。
根据本次调研,发现我厂现有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存在诸多缺陷,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因此成立机电车间是我厂发展的必然趋势。
机修车间的成立,将有效提高设备的可靠性,进一步确保设备安全、高效、经济运行,全面提升设备装备水平,为我厂各项生产经营目标的顺利完成提供强有力的设备保障,为永宁采油厂全面、健康、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次调研,由于时间匆忙,了解有限,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指正。
二O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伊宁县大调研活动畜牧业专题分析报告(定)
伊宁县大调研活动畜牧业专题分析报告
一、畜牧业对农牧民增收贡献
2010年,全县牲畜存栏86.59万头,出栏牲畜71.3万头;肉产量3.62万吨,同比增长8.3%;奶产量9.79万吨,同比增长10%;蛋产量3.05万吨,同比增长10%,家禽养殖量达800万只,畜牧业总产值达10.67亿元,增长10%。畜牧业带动农牧民人均增收303元,使农牧民来自畜牧业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676元,其中来自奶业的收入381元,占23%;来自牛羊育肥业的收入1050元,占63%;来自养猪业的收入72元,占4%;来自养禽业的收入171元,占10%。畜牧业收入占农牧民人均总收入6467元的26%。
大调研所得数据与上述数据有一定差距,具体如下:
一、大调研入户登记草场面积与实际面积相差253万亩,主要原因一是农区乡因草场未分到户为集体所有,入户时未登记;二是牧业乡部分草场只分到了组也未登记;三是冬草场126.5万亩未登记。
二、大调研入户调查人均畜牧业收入仅为981元,与原测算数据相差695元,主要原因一是入户调查登记养殖户育肥牲畜时大多只计算了每户一批育肥数量,而养殖户一年一般育肥都在三批次,也就是说只登记了该户育肥数量的三分之一;二是未计算牲畜增量收入;三是对饲养1-2头奶牛的散户大多未计算收入。四是在入户登记时,很多育肥户和养鸡户都说不挣钱,实际上2010年育肥和养鸡的利润是很可 1
观的,育肥一头牛利润在300元以上,一只羊在100元左右,一只蛋鸡收入在10元左右。
三、入户调查登记家禽存栏数与年未统计数相差218万只,登记误差太大。
二、畜牧业拉动农牧民增收潜力分析
(一)市场潜力。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尤以畜产品消费增长最为显著。随着人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我国将全面步入小康生活,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变化,畜产品的消费必将向更高水平迈进,尤其是对优质蛋白(牛羊肉和奶类)消费需求会大幅度提升。从国内市场需求来看,2015年,全国人均肉蛋奶需求分别达到61千克、20千克和23千克; 全国肉、蛋、奶总需求量分别达到8832万吨、2916万吨和3322万吨,比2010年分别增长1062万吨、256万吨和942万吨。畜牧业发展蕴藏着广阔市场空间。2010年,我县肉、蛋、奶产销量均居州直首位,畜产品在疆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但到目前仍以出售原料或初级畜产品为主,还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畜产品附加值低,今后若做好畜产品龙头企业的引进及品牌创立,我县畜牧业产值将大幅提升。
(二)养殖规模化发展潜力。一是具有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全县有400万亩草场、100万亩耕地,年均种植玉米50余万亩,牧草4万亩,每年可产玉米40余万吨,秸秆69万吨。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饲草料保障。二是具有巨大的区位优势。伊宁县距伊宁市18公里,距乌鲁木齐720公里,2
距霍尔果斯口岸90公里、都拉塔口岸80公里。精-伊-霍铁路、国道218线(伊新公路)和省道伊巴公路穿越县境,伊宁机场离县城只有20公里,交通便利。霍尔果斯口岸是通往中亚各国的重要枢纽,向中亚出口畜产品,区位优势突出。三是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我县有丰富的剩余劳动力,全县有4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5万人,有青壮劳力21万人,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保障。
(三)牲畜品质提升潜力。多年来尽管我县对牲畜品种改良、动物防疫、饲草料调制、饲养管理及牲畜棚圈建设等实用技术进行了一定推广,牲畜个体生产性能有了一定提高,但与国外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在牲畜品质上仍存在很大差距,个体产奶、产肉均不到发达国家的50%。随着畜牧业先进科技的普及、牲畜个体品质的提升空间很大。
三、畜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一是畜群结构不合理,调整缓慢。大畜比例较低,仅占15%。二是畜群良种比例提高缓慢,牛品种经过多年改良良种率虽然达到70%以上,但高产牛比例仍较低,加之饲养水平低,生产性能不高;小畜品种退化严重,生产性能低下。三是草原畜牧业与农区畜牧业发展不平衡。近几年来农区畜牧业发展迅速,但草原畜牧业发展缓慢,仍处于靠天养畜的状态,草原生态产品未得到合理有效开发,生产效益低。
(二)产业化步伐推进缓慢。目前,我县畜牧业生产基本还处在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要 3
求差距很大。养殖户各自为政,畜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日异突出。由于技术、资金、资源、市场等原因限制,只能在小规模、低层次上生产经营。生产、加工、销售之间缺乏完善的连接机制,畜禽产品基本上都是以原料形式进入市场,无高附加值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产品关联度小,没有真正实现产加销的有机结合。致使综合效益难以提高。
(三)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一是基层技术人员不足、待遇低、队伍不稳定,知识老化,对畜牧业生产不能提供有效服务。二是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组织不健全,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养殖风险大。三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设备和技术严重不足,大部分畜产品只能以初级产品或以原料为主进入市场,缺乏特色品牌,畜产品难以实现多次增值,无法享受畜产品加工、运销过程中产生的丰厚利润。四是畜产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监测人员短缺、设备落后、监测经费不足等致使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降低。
(四)缺乏资金扶持。一是养殖户在养殖生产中缺少资金,金融贷款难,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小额贷款资金额度太小难以发展壮大养殖规模;二是国家、地方财政对发展畜牧业投入资金少,对养殖户的直接扶持更少,导致养殖户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制约了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
四、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拉动农牧民增收
(一)增收目标
“十二五”期间,年均实现畜牧业人均增收300元,使农牧民来自畜牧业的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000元的30%。
(二)增收主要来源
除去价格因素,畜牧业增收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来源于养殖规模的扩大,牲畜数量的增加和结构调整方面。到2015年,奶牛养殖量达到15万头,净增5万头;育肥肉牛达到20万头,净增7.4万头;肉羊55万只,净增9万只;养猪20万头,净增9.5万头;饲养家禽800万只的目标。畜群结构方面大畜(主要是牛)比例由22%提高到30%以上。畜牧业养殖规模的发展可实现农牧民人均增收800元。
二是来源于科学养殖水平的提升,牲畜品质的提高。通过科技投入,突出抓好品种改良、秸秆青黄贮制作、饲养管理、棚圈建设及牧草新品种培育等新技术推广应用。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奶牛个体产奶量增加1000公斤,肉牛个体产肉量提高15公斤、肉羊个体产肉量提高5公斤,农牧民人均增收400-500元。
三是来源于畜产品的精深加工,畜产品品牌的建立推广。围绕肉、蛋、奶三大产业,积极引进猪禽屠宰加工、禽蛋加工、牛羊肉精深加工企业。积极开展草原绿色羔羊、禽蛋、奶业等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申报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提高产品质量,争创特色品牌。通过畜产品加工及实施品牌战略实现农牧民人均增收300-500元。
(三)主要措施
1、合理规划、优化布局,加快养殖小区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进程
一是畜牧业重点围绕奶牛业、牛羊育肥业、生猪养殖业、家禽养殖业四大产业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牛羊育肥业,以愉群翁回族乡、温亚尔乡、墩麻扎镇、萨地克于孜乡、萨木于孜乡、喀什乡等乡镇为重点建设10个牛羊育肥基地乡,使牛羊育肥出栏达70万头以上,产肉3万吨以上;奶牛业,以愉群翁回族乡、萨地克于孜乡、胡地亚于孜乡、吐鲁番于孜乡、吉里于孜镇、温亚尔乡、阿热吾斯塘等乡为重点建设7个优质奶牛养殖基地乡,使奶牛达到15万头,年产奶量20万吨;家禽养殖业,积极推行机械化养殖模式,以青年农场、英塔木乡、维吾尔玉其温乡、温亚尔乡、喀什乡、阿热吾斯塘乡为重点建设10个家禽养殖基地乡,同时在沿山沿河乡发展草原牧鸡、鸭鹅养殖,使家禽养殖量达1000万只规模,产蛋6万吨;生猪养殖业,以维吾尔玉其温乡、多浪农场、阿热吾斯塘乡、青年农场、喀什乡、巴依托海乡为重点建设7个生猪养殖基地乡,使全县生猪年出栏达20万头,产肉1万吨以上。
二是在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进程中,以加快养殖小区建设规模化养殖为抓手,在强力推进养殖大户进小区的前提下,鼓励发展户均两头牛、十只羊、百只禽的庭院经济。
三是在提高养殖效益、加快增收的进程中,要以加快推广品种改良、秸杆养畜、机械化养殖、挤奶为抓手。强力推进小畜换大畜、劣种换良种等措施,使畜牧产业效益大幅提升。2015年大小畜比例牧区要达到3:7,农区达到5:5。
四是牧区要以加快落实定居兴牧发展战略为抓手。2011年-2020年自治区规划281亿元用于定居兴牧工程,要强力推进牧民区定居、草原生态保护、划区轮牧、种草养畜及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等措施,逐步实现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2、大力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在提高养殖业组织化程度工作中,以创建各种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强力推广分户饲养、联户经营、企业联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模式,逐步实现订单养殖、订单销售。
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积极发展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协会)及其它中介组织,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畜牧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农村能人创办、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牧民提供科技、信息、生产资料、产品流通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和市场组织化程度,降低农民各自分散经营的成本。
二是以抓质量、创品牌为抓手,通过加强防疫检测、品种改良、标准化生产、质量监管等措施,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开展肉奶禽蛋等绿色基地、产品认证,努力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养殖效益。
3、扶持、培育畜产品深加工业企业的发展,引进龙头企业,提高畜牧产业化水平。
以创建专业化养殖基地,兴建加工企业、打造品牌为抓手,引导企业联合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互 7
信机制,发展合作化经营。二是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要求,统筹安排养殖基地,并实行统一品种、统一品牌、统一质量要求、统一规格,杜绝零打碎敲,各自为政的短期行为,解决好有商品无品牌、有品牌无规模、有规模无市场的问题。四是实施龙头加订单战略。积极寻求签订畜产品订单,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发展订单畜牧业。
4、解决好资金扶持。一是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援疆资金及社会资金,做好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确保畜牧重点项目及时上马。二是由政府出面协调金融企业向养殖户发放养殖贷款,建立互信机制,解决农户养殖生产资金短缺问题。
伊宁县畜牧兽医局 二0一0年十二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