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国银监会印发《(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行业年度发展与监管情况报告》和《机构概览》编写通知

时间:2019-05-12 16:4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0.中国银监会印发《(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行业年度发展与监管情况报告》和《机构概览》编写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0.中国银监会印发《(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行业年度发展与监管情况报告》和《机构概览》编写通知》。

第一篇:10.中国银监会印发《(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行业年度发展与监管情况报告》和《机构概览》编写通知

10、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XX省(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行业XXXX年度发展与监管情况报告》和《XX机构概览》编写说明的通知

银监发[2010]7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规范融资性担保行业年度发展与监管情况报告和融资性担保机构机构概览的编写工作,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办公室研究拟订了《XX省(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行业XXXX年度发展与监管情况报告》和《XX机构概览》(以下简称《年度情况报告》、《机构概览》)的编写说明,并已经2010年7月23日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现就做好《年度情况报告》和《机构概览》编写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年度情况报告》和《机构概览》编写工作

《年度情况报告》是辖区融资性担保行业年度发展情况与监管工作成效的总结报告。编写《年度情况报告》,对于掌握融资性担保行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分析研究存在的风险和突出问题,制定和完善配套制度与扶持政策,不断提高监管有效性,防控系统性风险,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机构概览》是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管理与监管有关基本情况的历史记录,是监管部门分析评价单体机构风险状况、改进监管工作的重要依据。各地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年度情况报告》和《机构概览》的编写工作,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认真抓好落实工作。

二、认真编写《年度情况报告》,及时报送

各地监管部门要按照《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于每年年底认真做好本年度工作总结,全面分析评估本辖区融资性担保行业年度发展情况和监管工作情况,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规划好下一年度的监管工作。每年2月底前各地监管部门应以书面形式及时向部际联席会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送本辖区《年度情况报告》。同时,将《年度情况报告》电子文档通过当地银监局经银监会内网转报部际联席会议。

三、认真编写《机构概览》,及时归档 各地监管部门要认真分析每家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年度报告和日常经营管理状况,结合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情况,分析评价其经营管理的规范性和稳健性,实事求是地评估已实施监管措施的成效,拟订切实有效的监管工作计划及监管措施。要按照《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于每年6月底前完成所监管各融资性担保机构上一年度《机构概览》的编写、更新和存档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各地监管部门要将已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机构概览》及时抄送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银监局及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四、认真做好本辖区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分析研究工作

各地监管部门和各银监局要结合日常监管掌握的情况,从不同角度加强对本地区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分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准确把握风险动态,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努力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性担保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加强监管联动,不断促进本辖区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附件:1.《XX省(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行业XXXX年度发展与监管情况报告》编写说明

2.《XX机构概览》编写说明

二〇一〇年九月六日

附件1

《XX省(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行业XXX年度发展与监管情况报告》编写说明

《XX省(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行业XXXX年度发展与监管情况报告》是监管部门对本辖区融资性担保行业年度发展整体情况与监管工作成效的综述材料,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基本情况

(一)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简况。

机构、从业人员、业务规模与结构(包括县(市)级区域机构业务情况的专项说明)及其变化情况。(二)融资性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情况。(三)融资性担保机构落实产业政策情况。

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情况(通过调查取得户数、金额等数据);对“三农”经济的支持情况(通过调查取得户数、金额等数据);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情况(通过调查取得户数、金额等数据)。

(四)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扶持情况。

二、行业经营与管理情况(一)行业资产负债与盈利情况。

规模与结构、主要经营指标(如平均的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成本收入比、资产负债率等)分析。

(二)公司治理总体情况。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等组织架构总体建设情况,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的履职情况,以及人员培训情况。可对总体情况及分类情况作分析说明,并可举事例说明。

(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简述并评估机构业务政策与流程的健全性、风险识别与监测的充分性、风险控制与处置措施的适当性、内外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有效性,合规经营情况,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可对总体情况及分类情况作分析说明,并可举事例说明。(四)市场开发与成本控制。

产品与服务创新情况,本辖区发展较好的新业务开办和管理情况;担保费率收取的水平;市场营销状况;机构经营管理成本变化与财务管理情况。可对总体情况及分类情况作分析说明,并可举事例说明。(五)融资性担保行业协会活动情况。

三、行业风险情况(一)资本与拨备的充足性。

机构资本金数额及运用情况,风险拨备提取的充足性,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分析,资本需求预估及资本增补计划可行性。可对总体情况及分类情况作分析说明,并可举事例说明。

(二)信用风险。机构信用风险水平,客户、行业、区域等集中度分析,反担保措施对信用风险的缓释情况,代偿、损失与追偿情况(融资性担保代偿率、融资性担保损失率分析),风险补偿情况,信用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分析。可对总体情况及分类情况作分析说明,并可举事例说明。

(三)流动性风险。

机构表内外资产负债期限匹配情况、机构及辖区流动性管理策略及应急管理预案的适当性评价。可对总体情况及分类情况作分析说明,并可举事例说明。(四)市场风险。

机构承担的市场风险头寸及水平,市场风险管理的适当性评价。可对总体情况及分类情况作分析说明,并可举事例说明。(五)操作及合规风险。

内控制度的健全性与执行力评价。可对总体情况及分类情况作分析说明,并可举事例说明。合规、投诉与涉诉情况及其影响。可对总体情况及分类情况作分析说明,并可举事例说明。(六)其他风险。

四、总体情况评估

对年度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归纳年度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行业在改革与发展中取得的主要成绩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五、发展政策与监管措施成效分析(一)政策措施的制定实施情况。

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等落实情况;本辖区政策、制度制定实施情况。

(二)市场准入、退出及日常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非现场监管情况,现场检查工作开展情况与效果评估,风险提示情况。(三)重大风险事件处置、信息披露情况。

六、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发展趋势及监管安排

分析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风险与问题发展态势,提出下一年度监管工作思路与工作重点,并简述监管措施计划。

七、政策建议

结合监管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对完善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监管及扶持政策、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附件2

《XX机构概览》编写说明

《XX机构概览》是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管理与监管有关基本 情况的历史记录,是监管部门分析评价单体机构风险状况、改进监管工作的重要依据。《XX机构概览》的内容主要是:全面扼要地描述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经营管理情况,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风险和突出问题,评估已实施监管措施的成效,确立下一步的监管计划。《XX机构概览》由监管部门对本辖区列为监管对象的融资性担保机构逐个进行编写,并按年度及时予以更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融资性担保机构年度基本情况

摘录融资性担保机构年度报告和重大事项临时报告的主要内容。

二、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总体分析评价(一)发展的稳健性;(二)公司治理的合理性;

(三)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健全性与有效性、经营的合规性;(四)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及时性与完整性;(五)资本及准备金的充足性;(六)机构主要风险点及突出的问题。

三、已采取监管措施的成效及后续监管计划(一)主要监管措施与取得的效果;(二)后续监管计划的要点

第二篇: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XX省(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行业XXXX发展与监管情况报告》和《XX机构概览》

《XX省(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行业XXX发展与监管情况报告》编写说明

《XX省(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行业XXXX发展与监管情况报告》是监管部门对本辖区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整体情况与监管工作成效的综述材料,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基本情况

(一)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简况。

机构、从业人员、业务规模与结构(包括县(市)级区域机构业务情况的专项说明)及其变化情况。

(二)融资性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情况。

(三)融资性担保机构落实产业政策情况。

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情况(通过调查取得户数、金额等数据);对“三农”经济的支持情况(通过调查取得户数、金额等数据);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情况(通过调查取得户数、金额等数据)。

(四)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扶持情况。

二、行业经营与管理情况

(一)行业资产负债与盈利情况。

规模与结构、主要经营指标(如平均的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成本收入比、资产负债率等)分析。

(二)公司治理总体情况。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等组织架构总体建设情况,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的履职情况,以及人员培训情况。可对总体情况及分类情况作分析说明,并可举事例说明。

(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简述并评估机构业务政策与流程的健全性、风险识别与监测的充分性、风险控制与处置措施的适当性、内外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有效性,合规经营情况,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可对总体情况及分类情况作分析说明,并可举事例说明。

(四)市场开发与成本控制。

产品与服务创新情况,本辖区发展较好的新业务开办和管理情况;担保费率收取的水平;市场营销状况;机构经营管理成本变化与财务管理情况。可对总体情况及分类情况作分析说明,并可举事例说明。

(五)融资性担保行业协会活动情况。

三、行业风险情况

(一)资本与拨备的充足性。

机构资本金数额及运用情况,风险拨备提取的充足性,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分析,资本需求预估及资本增补计划可行性。可对总体情况及分类情况作分析说明,并可举事例说明。

(二)信用风险。

机构信用风险水平,客户、行业、区域等集中度分析,反担保措施对信用风险的缓释情况,代偿、损失与追偿情况(融资性担保代偿率、融资性担保损失率分析),风险补偿情况,信用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分析。可对总体情况及分类情况作分析说明,并可举事例说明。

(三)流动性风险。

机构表内外资产负债期限匹配情况、机构及辖区流动性管理策略及应急管理预案的适当性评价。可对总体情况及分类情况作分析说明,并可举事例说明。

(四)市场风险。

机构承担的市场风险头寸及水平,市场风险管理的适当性评价。可对总体情况及分类情况作分析说明,并可举事例说明。

(五)操作及合规风险。

内控制度的健全性与执行力评价。可对总体情况及分类情况作分析说明,并可举事例说明。合规、投诉与涉诉情况及其影响。可对总体情况及分类情况作分析说明,并可举事例说明。

(六)其他风险。

四、总体情况评估

对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归纳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行业在改革与发展中取得的主要成绩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五、发展政策与监管措施成效分析

(一)政策措施的制定实施情况。

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等落实情况;本辖区政策、制度制定实施情况。

(二)市场准入、退出及日常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非现场监管情况,现场检查工作开展情况与效果评估,风险提示情况。

(三)重大风险事件处置、信息披露情况。

六、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发展趋势及监管安排

分析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风险与问题发展态势,提出下一监管工作思路与工作重点,并简述监管措施计划。

七、政策建议

结合监管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对完善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监管及扶持政策、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附件

2《XX机构概览》编写说明

《XX机构概览》是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管理与监管有关基本

情况的历史记录,是监管部门分析评价单体机构风险状况、改进监管工作的重要依据。《XX机构概览》的内容主要是:全面扼要地描述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经营管理情况,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风险和突出问题,评估已实施监管措施的成效,确立下一步的监管计划。《XX机构概览》由监管部门对本辖区列为监管对象的融资性担保机构逐个进行编写,并按及时予以更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融资性担保机构基本情况

摘录融资性担保机构报告和重大事项临时报告的主要内容。

二、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总体分析评价

(一)发展的稳健性;

(二)公司治理的合理性;

(三)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健全性与有效性、经营的合规性;

(四)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及时性与完整性;

(五)资本及准备金的充足性;

(六)机构主要风险点及突出的问题。

三、已采取监管措施的成效及后续监管计划

(一)主要监管措施与取得的效果;

(二)后续监管计划的要点。

第三篇:银监会通报2011年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与监管情况

发布时间 : 2012-06-26 文章来源 : 融资担保部 文章类型 : 原创

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有关负责人通报2011年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与监管情况

近日,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了2011年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与监管情况。

2011年,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以促进规范发展,防范化解风险为主线,加快完善制度建设,推动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及其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部门(以下简称地方监管部门)完成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整顿工作,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与监管取得积极进展,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管理逐步规范,监管架构基本建立,融资性担保行业初步纳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从行业发展情况来看,2011年融资性担保行业总体运行基本平稳,发展速度较快。一是机构和业务增长较快。截至2011年末,全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共有法人机构8402家,较上年末增加2372家,增长39.3%,其中,国有控股占18.7%,民营及外资控股占81.3%,民营及外资控股机构占比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在保余额总计19120亿元,较年初增加5374亿元,增长39.1%。

二是资本和拨备增多。截至2011年末,融资性担保机构资产总额9311亿元,同比增长57.2%。净资产总额7858亿元,同比增长63.8%。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1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1.8%,占担保业务收入的51%;担保赔偿准备金余额3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2.7%,占年末担保责任余额的1.7%。担保准备金合计5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1%;担保责任拨备覆盖率为607.5%,较上年末增加100个百分点。三是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截至2011年末,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12747亿元(不含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贷款),同比增长39.8%。其中,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9857亿元,同比增长40.5%,占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的77.3%。融资性担保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是融资性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进一步加强。截至2011年末,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开展业务合作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计15997家(含分支机构),同比增长32.6%。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1274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629亿元,增长39.8%;融资性担保贷款户数18.1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6万户,增长9.6%。融资性担保贷款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余额占比2.2%,户数占比9.7%,较上年末分别增加0.4和0.5个百分点。

从行业监管情况来看,2011年融资性担保行业完成全面规范整顿,监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风险防范化解力度不断加强。

一是全面完成规范整顿,为行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2011年,通过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整顿,提升规范了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准入门槛,一批相对较为规范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取得经营许可证,一定程度上净化了行业环境、规范了经营行为、明确了监管对象、锻炼了监管队伍,行业地位和形象有所提升,银担合作的基础和环境有所改善,促进了融资性担保行业的规范有序发展。

二是深入推进制度建设,监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2011年,联席会议进一步完善以《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核心的融资性担保行业规章制度体系,就融资性担保机构跨省设立分支机构、再担保机构管理、保证金监管、资本金运用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和论证,已下发了《关于规范融资性担保机构客户担保保证金管理的通知》,从制度上消除客户保证金被挪用的风险隐患,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促进融资性担保机构健康发展。

三是积极研究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行业健康发展创造环境。2011年,联席会议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合作的通知》,通过促进和规范银担合作,推动融资性担保行业依法合规经营、健康发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银监会等八部门《关于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发展的意见》,对融资性担保行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划,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措施,为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四是加大风险提示,加强风险防范化解。去年以来,针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风险问题,联席会议高度重视,加大风险提示指导力度,积极稳妥推进风险化解,督促各地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及时报告处理重大风险事件。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银担合作风险自查和抽查,防范化解银担合作风险隐患,促进银担合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是进一步建立完善监管机制,监管队伍得到锻炼和提高。联席会议去年组织融资性担保监管专题培训、统计制度培训以及大型融资性担保机构高管人员培训等,进一步明确了地方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推动其工作重心逐步从准入为主转移到加强日常监管,提高了地方监管部门的监管执行力和监管有效性,为行业监管队伍的建设和有效监管机制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尽管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与监管取得积极进展,但多年不规范经营聚集的风险隐患和深层次矛盾与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融资性担保机构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和违规经营等问题仍较为突出。

下一步,联席会议将继续完善制度建设,适时启动《办法》修订工作,并对分支机构管理、再担保机构发展、资本金运用等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制定完善有关制度措施。加强对地方监管部门的指导协调与风险提示,研究建立地方监管部门履职评价制度,督促地方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执行力建设。推动各地监管部门建立完善持续有效的日常监管模式,逐步实现向风险监管、分类监管及持续性监管的转变。与有关部门积极协商,争取出台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扶持政策,并尽快建立健全融资性担保行业自律组织。

第四篇: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与监管情况

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与监管情况 无

6月15日,在关于“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与监管情况”的新闻通气会上,银监会融资担保部副主任朱永杨就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相关问题问答了记者提问。1.近期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发展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

答:首先,机构实力增强,业务发展较快。截至2010年底,全国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共计6030家,实收资本总额达4506亿元,比2009年底增加了约1000亿元,平均注册资本为0.75亿元,注册资本10亿元(含)以上的29家,1亿元(含)至10亿元的1863家,注册资本2000万元(含)以上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占比近80%。全行业资产总额达5923亿元,净资产4798亿元。在保余额总计达11503亿元,较上年增长64.6%,其中,融资性担保9948亿元,占比86.5%,贷款担保9139亿元,占比79.5%。

其次,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管理逐渐规范,风险管控能力和稳健性有所加强。在《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等七部委〔2010〕3号令,以下简称《办法》)和8个配套制度下发后,特别是通过全面规范整顿,愿意继续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对照《办法》的相关规定,自查自纠,着力规范自身经营行为,逐步树立审慎经营意识,加强合规性建设,风险管控能力和经营稳健性有所增强。2010年担保代偿率0.7%,损失率0.04%,准备金余额为353亿元,拨备率(担保准备金余额/担保余额)为3.1%,拨备覆盖率(担保准备金余额/担保代偿余额)为507.28%。

第三,银担合作继续改善,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性担保业务增长幅度较大。2010年底,与融资性担保机构有业务合作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分支机构)共计10321家,较上年增长27.1%;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8931亿元(不含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贷款),较上年增长60.9%;融资性担保贷款户数16.6万户,较上年增长48.9%。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6894亿元,较上年增长69.9%,占融资性担保贷款总额的77.2%;为14.2万户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性担保,户数较上年增长58.3%,占所有融资性担保贷款户数的85.5%,融资性担保机构有效发挥了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作用。2.近期融资性担保行业监管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效果如何?

答:一是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建立行业规范发展和审慎监管制度框架。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于2010年先后制定出台了《办法》及8个配套制度,包括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经营许可证管理、重大风险事件报告、行业统计等内容,涵盖了融资性担保业经营规则、监管规范和对监管工作的基本要求等方面,初步构建了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的基本制度框架,为促进融资性担保机构提高内控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以及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是监管体制初步确立,行业监管逐渐步入规范轨道。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国办发〔2009〕7号)要求,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及时明确监管部门及工作职责,并陆续出台《办法》实施细则。各地逐步建立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准入、日常监管和退出机制,行业监管逐渐步入规范轨道。联席会议还对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动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行业规范发展。

三是实施了全行业的规范整顿工作。去年3月《办法》印发后,联席会议立即实施全行业规范整顿工作,各地政府对所辖区域内的融资类担保机构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风险排查、资格审查和重新核准登记。这项工作总体上已在今年3月底基本完成,对符合条件的融资性担保机构颁发了《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通过一系列措施,融资性担保行业市场形象和市场信心有所提升。各地融资性担保机构增资扩股的意愿持续增强,资本金增加较多,国有、民营以及外资均呈现不断流入态势。经营的规范性和稳健性有所增强。

3.今年联席会议将主要推进哪几方面工作?

答:针对当前融资性担保行业的总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今年联席会议将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紧研究拟定融资性担保机构自有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再担保机构管理办法、跨省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等制度。

二是对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政策问题与有关部门协商,争取出台有关扶持政策,推进银担合作等建设,完善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三是督促做好规范整顿的后续工作,加强风险提示和指导,抓好《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的贯彻落实。

四是推动各地建立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信息系统,加强透明度建设,尽快建立健全融资性担保行业自律组织。

五是研究建立地方监管部门履职评价制度,督促地方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执行力建设。4.今年地方监管部门需要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答:一是要扎实做好规范整顿后续工作。包括做好规范整顿的分析总结,组织“回头看”,抓好有关问题的整改落实,巩固规范整顿成果。

二是全面贯彻落实《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重点督促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强公司治理、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建设。

三是严格防控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目前,部分融资性担保机构内部控制较为薄弱,一些融资性担保机构出资不实或抽逃资本,热衷于担保主业外的高风险、高收益活动,存在一些单体机构风险。同时也需要关注担保业务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潜在信用风险、部分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集中度过高所隐含的信用风险及部分融资性担保机构成为新的融资平台的风险等。

四是着力推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规划,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本地区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做强主业,改革创新,准确把握机构数量与机构质量的关系,着力建设一批公司治理完善、内部控制严密、风险管理有效,具有较强承保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融资性担保机构。

五是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和手段,着力持续有效监管。地方监管部门应尽快健全监管组织机构,加强人员、经费的有效配置,加快推进建设监管信息系统,完善监管方式手段,探索差别化监管,加强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管理、风险状况的日常分析监测,切实提高监管有效性。

六是加强培训和人才工作。

5.融资性担保机构与非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根据国办发〔2009〕7号文和《办法》有关规定,融资性担保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他非公司制机构。其与非融资性担保机构最主要的不同是三个方面:

(1)根据目前的规定,融资性担保机构是特许机构,需要通过地方监管部门前置性审批许可并获得《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后,才能在工商等相关部门注册登记成立;而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尚未实行准入管理,其注册登记没有前置性的行政审批要求,也不持有经营许可证,只要符合《公司法》等相关规定,直接进行工商注册登记或其他注册登记即可成立。根据《办法》有关规定,擅自在名称中使用“融资性担保”字样的,由监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予以处罚。通俗地讲,融资性担保机构是持牌机构,非融资性担保机构是非持牌机构。

(2)融资性担保业务为特许经营业务。根据《办法》有关规定,经过监管部门批准,融资性担保机构可以兼营非融资性担保业务,但是非融资性担保机构不得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未经批准擅自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并处罚。这里所谓的经营,就是以融资性担保为业的意思。

(3)融资性担保机构为纳入监管机构监管的特许机构,除在机构准入方面需要审批外,其高管人员任职资格、业务都需准入审批,而且对其经营活动实施审慎监管。非融资性担保机构都没有这些要求。6.如要通过担保机构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应如何选择担保机构?

答:根据《中国银监会关于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合作的通知》(银监发〔2011〕17号,以下简称《银担合作通知》),自2011年3月31日起,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融资性担保机构持有经营许可证作为与之开展合作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消费者如要通过担保机构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首要的是要查看担保机构是否持有有效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其次是根据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资信状况来判断是否有能力承担担保责任。

7.据报道,目前有些担保机构在非法集资、非法吸存和高利放贷,联席会议对此什么态度?

答: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报道中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吸存、高利放贷的担保机构大部分是非融资性担保机构。这些机构不在联席会议和各地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范围内。这些机构打着担保旗号从事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吸存、高利放贷等违法活动,给合法经营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和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形象声誉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不仅干扰了正常市场秩序,也给地方金融稳定带来隐患。对于这些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吸存、高利放贷的担保机构,应由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查处。

对于涉嫌此类活动的个别融资性担保机构,我们已多次要求地方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根据有关规定予以查处。

8.联席会议对深化银担合作有何考虑?

答:深化银担合作是促进银担双方互利共赢、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今年初银监会已经印发了《银担合作通知》,对此提出了要求。今年联席会议将采取措施进一步深化银担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融资性担保机构资质进行正确评价和严格审查,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合作准入,要重点查验经营许可证、综合评价经营规范性、风险管控能力以及融资性担保机构资信实力。

二是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国家在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收费、考核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三是要研究保证金交存、风险分担等问题,指导银担双方通过自愿协商的原则逐步完善现有合作机制。9.规范整顿作为去年以来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答:按照《办法》相关规定和联席会议工作部署,各省(区、市)高度重视,多数省(区、市)成立了由政府负责人挂帅的领导小组,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妥善制订规范整顿方案,对原有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了风险排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规范,对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进行了重新审核登记并颁发了《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绝大部分地区规范整顿工作已于今年3月31日基本结束,但还有一些收尾的工作。截至5月31日,全国纳入规范整顿范围的机构数量为9192家,已完成规范整顿的为8732家,正在规范整顿中机构数量为326家,尚未进行规范整顿的机构数量为134家,规范整顿完成率为95%,规范整顿合格的为6473家,全国共发放经营许可证5888张。

第五篇:中国银监会关于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合作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性担保机构

业务合作的通知》

(银监发〔2011〕17号)

一、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加强银担合作的意义,要按《通知》要求,在风险可控、遵循市场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合作,并借助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增信作用,拓展业务领域,控制业务风险,尤其是在小企业贷款、“三农”贷款、民生项目贷款等方面深化合作,形成银行和担保机构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通知》要求,自2011年3月31日起,应将融资性担保机构持有经营许可证作为开展合作的一个必要条件,并根据担保机构公司治理、风险管控、依法合规经营情况以及资本、信用、经营业绩等实际情况确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三、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落实担保贷款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贷款“三查”,加强贷后跟踪管理。同时应与担保机构联手对借款企业进行风险控制,防止被担保人随意逃废债务和转移风险。银行机构应建立违规担保机构“黑名单”制度,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降低银行机构与担保机构的合作风险。

四、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各银监分局要认真做好融资性担保贷款统计报表的填制和报送工作。要按照我局《关于转发<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融资性担保贷款统计和有关资料转送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川银监发〔2010〕246号)要求,于每年2月15日前及7月15日前通过四川银监局专网或腾讯通RTX将本机构和本辖内融资性担保贷款统计报表(半年报)发送至四川银监局现场检查六处,同时要对所填报统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五、各银监分局要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充分了解辖内融资性担保行业及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经营发展情况、风险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严密监控担保贷款风险,并将相关情况及时通报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并抄送当地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辖内银担合作的健康稳定发展。

六、全省融资性担保公司备案初审及申报工作将于2011年3月底前完成。各银监分局及成都各县(区、市)监管办事处要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了解和掌握当地融资性担保公司规范整顿进程。要按照《关于做好银担合作中银行债权维护有关工作的通知》(川银监办发〔2010〕239号)文件要求,密切关注规范整顿中银担合作中银行金融债权维护问题,及时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提示,对发现的紧急情况和有关问题应及时报告省局。请各银监分局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

特此通知。

二○一一年三月四日

下载10.中国银监会印发《(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行业年度发展与监管情况报告》和《机构概览》编写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10.中国银监会印发《(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行业年度发展与监管情况报告》和《机构概览》编写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