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对口支援项目情况总结
盐人医发【2011】141号
关于对口支援项目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县卫生局:
为了进一步做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工程”工作,根据《自治区卫生厅“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工程”实施方案》的有关精神,把科学发展观与支援工作有力结合起来。分别与县卫生局、青山乡中心卫生院签订了“盐池县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责任书”,按照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和义务,结合我院实际和对口支援单位(青山乡中心卫生院)实际,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人员培训、业务指导、健康教育、医疗服务、设备支持等。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院基本情况
盐池县人民医院是盐池县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二级综合性医院。编制床位300张,实际开放240张。现有编制职工135人,临时聘用人员120人,担负着全县16万人民群众的医疗、急救、预防保健等工作任务。医院设内、外、妇产、儿、急救中心、手术室等12个临床科室;放射科、检验科等8个医技科室;行政职能科室8个。拥有双排螺旋CT、大型CR-X光机、彩色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胃镜等大型医疗设备。截止11月底总诊疗102633人次;出院人数7805人次;孕产妇住院分娩1604人次;床位使用率74.79%,平均住院日7.15天,完成手术4129例(包括门诊手术1823),成分输血率100%;120救护车出勤642车次;实现业务总收入3176.05万元。其中门诊收入1209.64万元;住院收入1966.41万元;业务总收入中药品收入1630.91万元,占业务总收入的51.35%。
二、“万名医师对口支援农村项目”实施情况
自2005年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以来,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与我院结成帮扶对子。我院先后与惠安堡卫生院、青山乡卫生院结成了帮扶对子。2011年我院再次与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和青山乡卫生院结成对口支援关系。本着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态度与对口单位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一)、受援情况。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和医务科、护理部、办公室等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的“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领导小组,并确定了业务副院长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召开专题会议,对专家组来我院的生活、工作进行具体的研究安排部署。制定计划,签订“合作协议书”,确立责任人,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从而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租赁宿舍聘请厨师,解决他们的饮食起居问题,使他们安心在这里工作学习。2011年有13名不同专业医师到我院开展医疗支援工作,业务涵盖内科、外科、急诊科等多个学科,到目前 2 为止共诊疗1350人次,参与开展抢救危重病人10人次,手术15人次,教学查房15人次,病历讨论30例,学术讲座20次。
今年5月10日,由卫生部组建的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医疗队6名专家来我院开展为期半个月的巡回医疗,为了能达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目的,6名专家不辞辛苦,每天上午为患者看病,下午为医务人员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带教查房、危重病人抢救、专题讲座等一系列大量的工作。共诊疗各类患者1000多人次,专题讲座12场次,医务人员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听课人数达到800多人次,开展骨科手术9例,进行疑难病例会诊、讨论27次,带教查房21次,危重病人抢救3人次。还为医院学科和科室建设规划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提高和改善我院医疗条件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巡回医疗不仅给群众带来了福音,也给我院医务人员带来了新技术和新观念,将使我们受益匪浅”。医疗队员们高超的医术和忘我的工作作风受到当地群众的赞扬,并与我院医务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加强宣传,扩大卫生支农的影响和派驻专家的知名度。向广大病患介绍专家的专业特长和医疗信息,使“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家喻户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回顾过去,我院作为受援单位和受益者,深切地感受到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是新时期中央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大决策,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基层医院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一项亲民、爱民、利民、惠民工程。
(二)、支援情况。严格按照“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要求开展支援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计划,签署“目标责任书”。按照实施计划和目标责任书要求安排3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到对口单位长期开展诊疗活动。同时,克服临床一线人员紧张的困难,主动与卫生院院长联系,针对基层妇女妇科疾病多的情况,先 后抽调内、外、妇、儿等科室,携带B超、化验设备、药品、器械等,利用集贸集市免费为基层群众提供妇科疾病筛查等巡回医疗服务。并在资金、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给受援医院提供有力地支持和帮助,以确保建立起支援工作的长效机制,努力缓解当地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真正做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先后捐助器械和药品5500元,出动医疗队员12人次,诊疗门诊患者850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6万余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常见病、多发病学术讲座3场次,更新了专业人员的诊疗知识。协助卫生院建立健康档案1000余人次。指导化验室人员学习化验技术,维修化验设备2台次。使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能在当地就近得到解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意见建议
通过一年的支援工作开展,发现不少问题,上级医院的专家来我院时,对我院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人员缺少,学习机会少,医院的科室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值得我院深思。而我院医务人员下去时也发现了许多农村群众的问题,比如群众对疾病预防知识的匮乏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的群众对疾病的不重视,总是小病拖成大病,好治的拖成难治的了。建议通过电视等媒体开设长期专门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疾病预防和不良生活习惯进行教育干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继续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做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实施活动的各项工作,加强和对口支援单位的医疗技术合作和业务联系,为当地的患者解除病痛。
盐池县人民医院
2011年12月10日
第二篇:2016对口支援总结
2016年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根据卫生部《关于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工程”的通知》以及省卫生厅和卫生临清市卫生局、临清市中医院管理中心《关于深入实施城市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卫生工作的通知》的相关精神,我院按照要求,认真组织贯彻落实,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院各个层面的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院专门制定了《对口支援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了医务处为全面负责和协调对口支援工作的责任处室。同时围绕相关文件精神,明确了对口支援工作目标及重点工作,并提出工作计划和具体要求。
二、主要做法
(一)按照省厅的部署,我院第一时间与受援医院进行了对接,院长亲自带队,实地考察受援医院,通过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受援医院的具体需求,制定务实、针对性强对口支援工作计划,确保了对口支援工作有效开展。
(二)医务处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和对口支援工作计划,制定了对口支援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监督考核机制。
(三)选择合适的对口支援医疗技术,选定的医疗技术要求投入少,群众有需求,医院有效益;并做到包教包会,回去能独立开展。
(四)为掌握对口支援实际开展情况,除两院日常工作联系外,我院还由分管院长亲自带队对派出人员进行突击检查,核实工作实绩和技术项目开展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严格与科室考核、职称晋升、年终考核挂钩。
三、支援内容
通过调查我院明确以下三个方面为对口支援重点:
(一)基础管理
以十二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为基础,通过派遣资深管理专家前往受援医院进行专题讲座以及受援医院派遣管理人员来院短期学习、进修的形式,加强对受援医院管理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受援医院的基础医疗管理水平。
(二)医疗技术
1.根据受援医院的实际需求,选派经验丰富的中级职称以上卫生技术人员到受援医院参与帮助、指导临床医疗工作。工作方式包括临床诊疗示范教学查房、示教手术、病案讨论等多种形式。
2.派遣资深医学专家对受援医院进行诊疗常规和指南的培训与指导,会诊手术、不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根据社区卫生中心的要求,组织有关专家赴社区卫生中心进行业务讲座:手足口病专项讲座、抗生素的使用等专题讲座,并指导一些常见病的诊疗规范。
3.邀请受援医院相关人员参加我院举办的各种层次的学术活动。
4.按照技术项目准入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受援医院的特点,明确扶持重点科室,积极向受援医院推广适宜的诊疗技术,提高受援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
(三)人员培训
1.为受援医院优先、免费提供医护人员来院进修学习的机会,培训人员由受援医院根据自身发展规划确定,帮助受援医院建立一支技术精良的医疗护理队伍。
2.对来院进修的医务人员,我院制定专人带教,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进行一对一带教,以确保进修取得实际效果。
3.采用科室之间“一对一”技术承包的方式进行技术扶持。确定技术项目后,由受援医院选派技术进修团队来院专门进修该技术项目。院部指定具体专家负责带教。要求做到包教包会。技术团队回到受援医院开展技术初期,我院另派专家协助。最终使技术项目在受援医院能成熟开展。
(四)主要成效 1.更新理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灌输一些先进的科学理念,比如,医生必须具备“继续学习的理念”、“病人第一的理念”、“微创的理念”等等,将受援医院外科的业务水平、认识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并授之可持续发展之道。不仅在业务方面,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严格医疗过程中的各项核心制度,组织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业务学习等。
2.提高了受援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通过派出医师到受援医院工作、接收受援医院医务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举办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既提高了受援医院的管理水平,又提高了受援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受到了受援医院的一致好评。
3.拓宽了服务半径,提高了医院的影响力
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通过医疗服务的输出,拓宽了我院医疗服务的半径,提高了医院的影响力及知名度,取得了派出医院和受援医院双赢的目的。
医院
2016年12月31日
第三篇:2010对口支援总结
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年对口支援
工作总结
我中心自2009年起与昌平区医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续签了对口支援协议书。在去年良好的工作基础上,今年的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一、工作目标
1、按照北京市《关于开展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
见》和《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保证对口支援工作的良好运行。
2、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完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对口支援
作用。
3、加强与去医院业务沟通,通过对口支援提高社区医生慢病
管理能力、疾病诊疗水平。
4、继续通过带教、进修培养医疗技术人才。
5、自查、反馈、探索、讨论,达到持续改进。
二、组织管理
各科室严格按照“对口支援工作制度”、“双向转诊工作制度和流程”、“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等管理制度,保证对口支援工作顺利开展。对口支援领导小组负责对口支援科室、专业的确定和人员的安排,由受援科室负责考勤。
三、工作的开展
1、对口支援30人次,60天,转诊201人次。
2、送出2名医务人员进修学习。
3、对口支援社区站慢病筛查总数256人次,其中规范管理
203,管理率为79%。
城区中心2010.12.25
第四篇:对口支援总结
,城乡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从城乡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我院持续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的进行。而且在自此项工作中受益匪浅。
2015年初,医院派驻五名医生来我院,五名医师针对我院的现状和需求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和帮扶。根据我院管理和临床实际工作,制定针对制约医院综合能力提升薄弱环节的发展规划。重点包括临床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管理能力提升等内容。专家组成员和派驻医务人员在我院内开展临床查房、临床教学、会诊、技术培训、手术示教、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等,指导我院医师开展疑难危重病症诊疗;培训我院医务人员;对我医院的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帮助我院建设重点科室;充分发挥上级医院的综合能力与优势,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通过对口支援,我院与附属医院结成了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协作关系,我院在医院管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控制、基础设施、学科建设、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上半年共计开展学习讲座4次,从基础到临床前沿工作都做到了指导和拓展带教查房9次,各种疑难病例、危重病例讨论3余次,开展手术示教5余次,各名医生每月组织一次查房,参加全院会诊2次,对一些疑难病症在诊断和治疗上提出合理化建议,开展多项繁杂和重大的手术项目,从而大大提高了院的业务技术水平。减免进修学习费用1万余元。专家在我院工作期间,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在节假日期间还对疑难病例进行跟踪诊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更加珍惜这样的机会,在受援过程中不断使我院各方面业务得到提升,更好地为服务广大群众。为辖区人民的医疗保健保驾护航。
五大连池市第一人民医院
第五篇:对口支援总结
根据卫生部《关于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工程”的通知》以及省卫生厅《关于城市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卫生工作实施方案》、《江苏省关于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的意见》的精神和无锡市卫生局、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关于深入实施城市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卫生工作的通知》的相关精神,我院按照要求,认真组织贯彻落实,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院各个层面的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院专门制定了《对口支援工作方案》,成立了由院长、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确定了医务处为全面负责和协调对口支援工作的责任处室。同时围绕相关文件精神,明确了对口支援工作目标及重点工作,并提出工作计划和就具体要求。
二、主要做法
1、按照省厅的部署,我院第一时间与受援医院进行了对接,院长亲自带队,实地考察受援医院,通过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受援医院的具体需求,制定务实、针对性强对口支援工作计划,确保了对口支援工作有效开展。
2、医务处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和对口支援工作计划,制定了对口支援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监督考核机制。
3、选择合适的对口支援医疗技术,选定的医疗技术要求投入少,群众有需求,医院有效益;并做到包教包会,回去能独立开展。
4、为掌握对口支援实际开展情况,除两院日常工作联系外,我院还由分管院长亲自带队对派出人员进行突击检查,核实工作实绩和技术项目开展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严格与科室考核、职称晋升、年终考核挂钩。
三、支援内容
通过调查我院明确以下三个方面为对口支援重点:
1、基础管理
以十二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为基础,通过派遣资深管理专家前往受援医院进行专题讲座以及受援医院派遣管理人员来院短期学习、进修的形式,加强对受援医院管理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受援医院的基础医疗管理水平。
2、医疗技术
(1)根据受援医院的实际需求,选派经验丰富的中级职称以上卫生技术人员到受援医院参与帮助、指导临床医疗工作。工作方式包括临床诊疗示范教学查房、示教手术、病案讨论、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
(2)派遣资深医学专家对受援医院进行诊疗常规和指南的培训与指导,会诊手术、不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根据社区卫生中心的要求,组织有关专家赴社区卫生中心进行业务讲座:手足口病专项讲座、抗生素的使用等专题讲座,并指导一些常见病的诊疗规范。
(3)邀请受援医院相关人员参加我院举办的各种层次的学术活动。
(4)按照技术项目准入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受援医院的特点,明确扶持重点科室,积极向受援医院推广适宜的诊疗技术,提高受援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
(5)派遣专家进行医疗咨询和义诊活动,根据受援医院的需求,适度开展专家门诊。
3、人员培训
(1)为受援医院优先、免费提供医护人员来院进修学习的机会,培训人员由受援医院根据自身发展规划确定,帮助受援医院建立一支技术精良的医疗护理队伍。今年共免费接收进修医师70名。
(2)对来院进修的医务人员,我院制定专人带教,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进行一对一带教,以确保进修取得实际效果。
(3)采用科室之间“一对一”技术承包的方式进行技术扶持。确定技术项目后,由受援医院选派技术进修团队来院专门进修该技术项目。院部指定具体专家负责带教。要求做到包教包会。技术团队回到受援医院开展技术初期,我院另派专家协助。最终使技术项目在受援医院能成熟开展。
(4)在对口医疗支援工作中,我院还同时接收受援医院科主任的短期培训计划。我院对受援医院派出的每一位医务人员制订了详细的进修计划。
四、主要成效
1、更新理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灌输一些先进的医学理念,比如,医生必须具备“继续学习的理念”、“病人第一的理念”、“微创的理念”等等,将受援医院外科的业务水平、认识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并授之可持续发展之道。不仅在业务方面,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严格医疗过程中的各项核心制度,组织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业务学习等。
2、提高了受援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通过派出医师到受援医院工作、接收受援医院医务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举办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既提高了受援医院的管理水平,又提高了受援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受到了受援医院的一致好评。
3、拓宽了服务半径,提高了医院的影响力
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通过医疗服务的输出,拓宽了我院医疗服务的半径,提高了医院的影响力及知名度,取得了派出医院和受援医院双赢的目的。